对王小鲁的灰色收入估算的质疑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一、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收入差距走势的关注,也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真实的收入分配特征。而对居民收入分配特征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住户抽样调查基础上。在这方面,国家统计局开展的较大规模的全国居民收支调查及其获取的数据为我们了解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增长及其收入分配基本情况提供了必要的
引文
(1)王有捐(2010),《也谈居民收入的统计与调查方法》,http://www.stats,gov.cn/tjfx/grgd/t20100824_402667008.htm;施发启(2010),《也评王小鲁博士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http-//www.stats,gov.cn/tjfx/grgd/t20100825_402667408.htm(国家统计局网站)。
    (2)如Banerjee.Abhijit V.and Piketty,Thomas,Top Indian Incomes,1956-2000(June 2003)(MI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03-32),专门讨论印度住户调查中高收入人群收入低估的问题;Mistiaen,Johan A.&Ravallion,Martin,2003."Survey complianc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2956,The World Bank),对美国住户调查中高收入人群不愿意配合调查带来的收入和收入差距的低估问题进行讨论。
    (1)M.Ravallion(2010),“SurveyNon-response andthe Distribution ofIncome”,2010年10月22~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经济学)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发展”上的发言稿。
    (2)见李实、罗楚亮(2010),《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一文。
    (3)一些质疑是需要借助于王小鲁使用的原始数据获得澄清,而有些质疑即使有了其原始数据也无法澄清。例如,在委托调查员进行规范的抽样调查时,为了防范调查员弄虚作假,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必要的复查,对被调查人进行回访,因此需要收集到被调查人的联系方式。而王小鲁的调查是采取匿名调查的方式,因而从数据中难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难以估计由于调查员弄虚作假或工作粗心带来的信息偏差问题。
    (1)王小鲁(2010)的表2给出了对应收入组的收入分布区间,值得注意的是,所给出的收入分布区间端点值都非常整齐,例如,他推算的最低10%收入组的收入区间处在1元~7000元之间,低收入组的收入区间处在7001元~10000元之间,这应该是非常偶然的。
    (2)如果以f_i表示第i个人食品消费,C_i表示第i个人的总消费支出,则人群组内累计的恩格尔系数既可以表示为∑_i(f_i)/(C~i),也可以表示为(∑_lf_i)/(∑_iC~i)。在王小鲁的论文中并没有说明是按照哪种方式得到特定人群组内的恩格尔系数,但由于只能获得国家统计局各收入组的人均食品消费和人均总消费,因此本文以(∑_lf~i)/(∑_iC~i)作为累计恩格尔系数并进行数据匹配的依据。
    (1)在本文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也曾向王小鲁提出过希望利用他的原始调查数据对其结论做些核对的要求,但出于数据保密和数据产权方面的原因而被拒绝。为此,我们的评论都只是基于他所发表的两篇研究报告中的叙述。
    (1)王小鲁提到了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其学术地位早已为人所知。但如果费孝通依照自己在江村的调查,将自己的著作冠名为《中国乡村经济》,结果会如何呢?
    (1)王小鲁在随后的讨论文章中一再强调,他并没有“推断总体”,但他通过恩格尔系数对不同分组收入水平的调整,其结果事实上既“修正”了总体人均收入水平也“修正”了收入分布。而“推断总体”应该也是他此项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2)在王有捐和施发启的评论文章中,这部分差额被解释为是收入的低报,而不是灰色收入。王小鲁在后来的回应文章中也似乎认可这一说法。但是按照王小鲁的报告,灰色收入被理解为国家统计局收入统计中所未能反映的收入,那么这部分的差额应该就是他所界定的“灰色收入”。
    (1)在王小鲁的两次报告的后半部分都提到了灰色收入的各种来源渠道,但这些渠道从他现有的住户调查数据中可能难以获得验证,而两篇报告也都没有做出这方面的尝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