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之争——零和博弈的进路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海监一二八行动首次进入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虽然期间遭到日本海上巡逻船和巡逻飞机的骚扰和监视,但最终胜利完成了巡航任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国际法上的重要意义。一二八行动后,因应日方的"购岛闹剧",中国将钓鱼岛巡航改为常态化和例行化,常态化巡航在宣示国家主权的同时迫使日本政府事实上承认和尊重中国主权,加强了对钓岛附近海洋资源的保护及海洋执法活动,有力支撑了国家的外交斗争,具有极大的舆论宣传鼓舞作用。无论从历史、经济抑或政治的角度分析,日本都不会放弃对我国钓鱼岛的窃占意图,就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笔者认为中国有急图方案、徐图方案和缓图方案可供选择,就徐图方案而言,中国应在资源保障层面、实践操作层面和宏观控制层面作出综合化、全方位的应对,才能更为有效的维护钓鱼岛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引文
1郁志荣著:《钓鱼岛巡航执法需加大力度》,载《国际》2013年第3期,第66页。
    2彭光谦:《从常态化巡航到常态化执法》,新华网,2013年7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7/05/c_124959016.htm
    1法制晚报:《日政客妄称钓鱼岛建灯塔为“购岛”始作俑者石原慎太郎》,新浪网新闻中心,2013年10月10日。http://news.sina.com.cn/w/2013-10-10/140028395902.shtml
    2全球军事网:《日媒:中国巡航钓鱼岛常态化日本疲于奔命》,全球军事网,2012年11月12日。http://www.militaryy.cn/html/72/n-85472.html
    3环球时报:《日媒:中国急于羞辱日,急不可耐或做轻率举动》,网易军事新闻,2012年11月6日。http://war.163.com/12/1106/08/8FK5I12O00014OMD.html
    1李扬帆著:《国恨:民国外交二十人》,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2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53页。
    1吉野直行著:《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和对策》,载《宏观经济》2016年第7期,第16-22页。
    1王屏著:《如何辨析‘日本右翼’》,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6年第6期,第89-90页。
    2腾讯新闻:《安倍视察钓鱼岛附近岛屿中方敦促日本停止挑衅》,腾讯新闻网,2013年7月18日。http://news.qq.com/a/20130718/001443.htm
    1当时,北洋水师主要装备克虏伯150mm后膛炮和210mm后膛炮,射速为1发/分钟,而主力舰“定远”和“镇远”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钟才1发;日本联合舰队装备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为8-10发/分钟,可见舰只火力装备的差距之大;清军舰只平均最大航速约为15节,而日本舰只则在18节左右。
    1没有海警船伴行、保护,我国的海洋调查活动举步维艰。2014年12月23日,中国“海大”号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赤尾屿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活动,遭日方巡逻船骚扰、驱离;2016年10月20日,中国“向阳红18”号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赤尾屿周边进行海洋调查活动,亦遭日方巡逻船骚扰、驱离。
    2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海监东海总队副总队长郁志荣在2013年9月回答《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2013年以来中国海警对钓鱼岛的巡航执法呈现常态化、海空一体化的特点,中国舰船在钓鱼岛海域为民间船只护航、驱赶非法入侵的日本船只等,中国在钓鱼岛海域维护主权已经成功转换角色。
    3据《中华网》2013年7月25日转载日媒报导,“24日四艘中国海警船巡钓鱼岛,同日,一架中国预警机经过冲绳主岛和宫古岛间的公海上空,进入太平洋,这是中国军方飞机首次被确认飞经该空域,进入太平洋。”另,2015年5月21日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在南京发布消息称,中国空军(含轰6k)航空兵首次飞越宫古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提升空军航空兵部队远海机动作。
    1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2页。
    1郑永年著:《中国国家间关系的构建:从“天下”到国际秩序》,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5期,第62页。
    2王海龙著:《论独岛领有权问题》,载《当代韩国》2013年第3期,第26页。
    3陈刚华著:《韩日独岛(竹岛)之争与美国的关系》,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第42、4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