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温阳祛瘀降浊法对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峻问题,肥胖者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关节炎和癌症风险明显增加[1]。近年来人们对棕色脂肪组织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消耗脂肪作用,因此基于棕色脂肪组织的抗肥胖药物研究,对治疗肥胖带来新的前景。中医认为提出肥胖为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虚气弱,失其"游溢精气"和"散精"功能,津液输布异常,就会导致脂肪的堆积。代谢异常则水湿痰浊内生,痰阻气滞,气不行血,血行不畅成瘀血。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交阻导致肥胖的发生。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辨证以中医健脾温阳、祛瘀降浊法治疗肥胖,临床疗效明显,但该方对棕色脂肪
引文
[1]祝之明.肥胖与心血管病变-从流行病学到发病机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6):402-404.
    [2]李佶阳,陈凛.不足10%的成年肥胖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体重问题[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1):30-30.
    [3]1.Virtanen KA,Lidell ME,Orava J,et al.Functional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healthy adults.2009.N Engl J Med.360:1518-25.
    [4]刘喜明,仝小林,王朋倩.试论“膏浊”致病论[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839-842
    [5]王捷频,王四旺,王剑波,等.痰浊、血瘀与高脂血症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9,9(30):1271
    [6]蔡静,侯丽辉.痰浊与现代物质基础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42-7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