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农村扶贫与劳动力转移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张秀兰 ; 宋洪远 ; 马九杰 ; 徐月宾 ; 方黎明 ; 张海阳
  • 年:2005
  •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农业部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 会议召开时间:2005-10-01
  • 会议录名称: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F249.2;F323.8
  • 学会代码:JJYJ
  • 学会名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 页数:49
  • 文件大小:2263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一、对中国农村减贫政策的反思和建议以1986年国务院成立贫困地区开发领导小组、1994年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2001年启动新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下文简称"扶贫纲要")为标志,2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目标逐渐明确、政策手段日益丰富、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根据有关部门的贫困线估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
引文
汪三贵、李周、任燕顺,2004,《中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战略及其影响》,2004上海扶贫大会会议论文。
    陈凡,2003,《中国扶贫资金投入对缓解贫困的作用》,《农业技术经济》第6期。
    蔡昉等,2002,《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刘冬梅,2001,《中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
    World Bank,2000,"China:Overcoming Rural Poverty,Joint Report of the Leading Group for Poverty Reduction,"UNDP and the World Bank,Report No.21105-CHA.
    刘晓昀、辛贤、毛学峰,2003,《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董焰、樊桦,2004,《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增长与减贫案例分析》,2003年上海扶贫大会会议论文。
    李培林,2003,《农民工:中国农民工进城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卫生部,2005,《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
    汪三贵,2002,《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农业经济问题》第12期。
    姚遂、汪小勤、陈卓淳,2002,《信贷扶贫制度的设计与创新——茅于轼扶贫案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黄佩华、迪帕克著,吴素萍等译,2003,《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北京。
    郭晓鸣,2005,《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途径及政策建议》,《农民日报》,6月11日。
    韩俊,2005,《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经济时报》,6月24日。
    农业部,2003,《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农业部,2004,《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2002,《农民收入简明手册》,(内部资料)。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人民日报》,2004年2月17日。
    宋洪远等,2000,《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
    宋洪远、庞丽华、赵长保,2003,《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世界》,第11期。
    宋洪远、赵长保,2000,《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载《中国农村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王小鲁,2002,《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载吴敬琏主编《比较》,中信出版社,北京。
    de Haan,Arjan,2000,Migrants,Livelihoods,and Rights:The jRelevance of Migration in Development Policies,Soci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No.4,Soci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The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K.
    Dorigo,Guido and Waldo R,Tobler,1983,Push-Pull Migration Laws,Annals,Assn.Am.Geographers,73,(1):1—17.
    Fields,Gary,S.,1979,A Welfare Economic Approach to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Du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3:325—353.
    Gupta,Manash Ranjan,1988,Migration,Welfare,Inequality and Shadow Wage,Oxford Economic Papers,40:477—486.
    Roberts,Kenneth D.,1997,China's Tidal Wave'of Migrant Labor:What Can We Learn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1:2.
    Robinson,Sherman,1976,A Note on the U Hypothesis Relat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6:437—438.
    Tobler,Waldo R,1995,Migration:Ravenstein,Thomthwaite,and Beyond,Urban Geography,16(4):327—343。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3,《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司,2005,《农村劳动力跨区就业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北京。
    陆铭、陈钊,2004,《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第6期。
    马九杰,2005,《经济增长中城乡差距及其决定因素》,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马九杰、孟凡友,2003,《城市农民工第二市场就业——关于深圳市的个案剖析》,《开放时代》第4期。
    马九杰、孟凡友,2003,《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改革》第4期。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2002,《农村劳动力及其就业情况简明手册》,中国农业信息网。
    王春超,2005,《收入差异、流动性与地区就业集聚——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1)Kuznets用两部门(A表示农业部门,B表示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差距和部门内部的差距以及部门份额的变化来解释总收入差距的“倒U曲线”。应当指出,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是有争议的。许多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如Paukert(1973)、Ahluwalia(1976)等;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的实证结果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见Deininger and Squire(1996)、Fields and Jakubson(1994)、Stewart(2000)等。
    (1)Temple(1999,2003)和Fields(2005)也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分析了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不平等效应,指出劳动力迁移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模糊的。
    (1)但是,正如陆名、陈钊(2004)指出的,一些因素可能增加统计意义上的城乡差距,如:通过“农转非”改变户籍、进入城市的人口往往是较富裕的农民,他们转移到城市后可能增加统计意义上的城乡差距。最贫困的农户往往难以支付必要的转移成本、应对转移风险,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往往很低,他们难以在城市获得就业机会。
    (1)参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2004年10月26日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区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另据Wu和Zhou(1996)估计,1990年来,每年大约有5 000—6 000万农村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但只有1 000—1 500万人口(即大约1/5)成为持久性迁移者而长久地居住在城市。
    (3)据深圳市劳动局(2000年)调查,在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不同方式中,“和老乡和朋友一同”者占总数的42.9%,“自己一人前往”者占31.4%,“和自己的配偶一同”者只有12.3%。另据深圳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2002年)调查,在秋收季节返乡的农民工比例为25.0%,春耕季节返乡的也占10.3%,周末或节假日回家探亲的也占7.4%。
    (4)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实现了向城市或发达地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都表示不愿意在迁入地长期定居(参见Robert,1997)。
    (1)所谓风险中立者,指从不确定的事件中获取的预期收入与等量的确定性收入,对他们而言都是相等的,不存在差别;而一个风险厌恶者,他更倾向于确定性预期值。
    (2)在迁出地也存在若干留人的“拉力”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长期形成的社会网络等。
    (1)转入地也存在若干不利于将迁移者留住的“推力”因素,如迁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工作生活环境、人为的制度分割甚至社会排斥等。
    (1)参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2004年10月26日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区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1)以下列举的山东省聊城市、宁阳县,黑龙江林口县的经验做法,主要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编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手册》的相关资料,以及作者的实地访谈调查资料整理的。
    (1)以下列举的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慈溪市的经验做法,主要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编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工作手册》的相关资料整理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