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产权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解析——以广东南海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作为珠三角土地政策改革的热点试验区,曾经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南海模式"。其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与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在总结梳理南海区不同阶段的土地产权变迁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方法以及宏观分析与微观解析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南海区土地产权变化及制度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1987年以来,南海区土地产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其实质是土地由资源逐渐转变为资产及资本的过程;(2)研究期内,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与土地产权演变的三个阶段相呼应,产权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1987~1992年,土地有偿投包制促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分离,土地资产化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推进了农用地的适度规模经营;1993~2002年是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阶段,由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加速了土地资本化过程,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增加了17093.54hm2,各区土地利用强度普遍上升;2003~2013年,土地紧缩政策促进集体土地产权国有化,建设用地扩张速度逐渐减慢,农用地减少趋势得到控制,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增强,区域差异逐渐减小;(3)1987~2013年南海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呈现"农用地集聚——乡村工业化破碎格局——集聚与破碎化共存"的阶段性变化;(4)南海区土地产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集体土地的资本化、土地管理体系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方式等方面,其驱动机制是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