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耆夜》拾遺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在清華簡《耆夜》篇的辨僞時,我們不宜將文獻所建構的意義當成信史來辨僞,亦不宜過於相信既有研究結論和自己的知識經驗。我們不能認爲現有可知的先秦文獻中没有的語言,在其時就一定没有。《耆夜》篇很可能是戰國時的儒家所記。究其文獻性質,可能是屬於《漢書·藝文志》中提到的"雜說"一類文獻。簡文"周公作歌一終曰《蟋蟀》",其字面義當指周公興樂一終,其時會伴有舞蹈和《蟋蟀》詩的文辭,但非指周公創作《蟋蟀》詩。
引文
(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圖版第10—13頁、第63—72頁,釋文、注釋第150—155頁。
    (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2版),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20頁。
    (1)梁啟超:《論<老子>書作於戰國之末》,羅根澤編著:《古史辨》第4册,北平:樸社,1933年,第307頁。
    (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前言》,第4頁。
    (1)陳致:《清華簡所見古飲至禮及<■夜>中古佚詩試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93頁;《出土文獻》第1輯,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第29頁。
    (2)劉成群:《清華簡<■夜><蟋蟀>詩獻疑》認爲簡中包括《蟋蟀》,《學術論壇》,2010年第6期,第148頁。
    (3)劉光勝:《清華簡<耆夜>詩考論》,《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1期,第135頁;《中州學刊》,2011年第1期,第169頁。
    (4)郝貝欽:《清華簡<耆夜>整理與研究》,天津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第57頁。
    (5)劉立志:《周公作詩傳説的文化分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第145—146頁。
    (6)如果我們不將《耆夜》定性爲“史書”,而是將其認爲是如下文所述的戰國時代的“雜説”,則就没有必要糾結其内容的僞與不僞了。
    (1)(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708頁。
    (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第152頁。
    (3)劉國忠:《清華簡九篇釋文簡注》,《走進清華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33頁。
    (4)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第80頁。
    (1)李學勤:《清華簡<■夜>》,《光明日報》,2009年8月3日,第12版。
    (2)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第5期。
    (3)李學勤:《論清華簡<耆夜>的<蟋蟀>詩》,《中國文化》第33期,2011年,第7頁。
    (4)黄懷信:《清華簡<蟋蟀>與今本<蟋蟀>對比研究》,《詩經研究叢刊》第23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年,第242頁。
    (5)賈海生、錢建芳:《周公所作<蟋蟀>因何被編入<詩經·唐風>中》,《中國典籍與文化》,2013年第4期,第4—7頁。
    (6)吴新勇:《清華簡<蟋蟀>及其所見周公無逸思想》,《史學月刊》,2012年第4期,第129頁。
    (7)王鵬程:《“清華簡”<■夜·樂詩>管窺》,《中國文物報》,2010年4月30日,第6版。
    (8)陳致:《清華簡所見古飲至禮及<■夜>中古佚詩試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93頁;《出土文獻》第1輯,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第29頁。
    (9)劉成群:《清華簡<■夜><蟋蟀>詩獻疑》認爲簡中包括《蟋蟀》,《學術論壇》,2010年第6期,第148頁。
    (10)劉光勝:《清華簡<耆夜>詩考論》,《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1期,第130頁;《中州學刊》,2011年第1期,第166頁。
    (1)鄧建國:《論清華簡中的<蟋蟀>詩》,《2010年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中國古代文學部分),2010年,第52頁;《江漢考古》,2011年第2期,第114頁。
    (2)劉立志:《周公作詩的文化分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第146頁。
    (3)梅顯懋、于婷婷:《論兩<蟋蟀>源流關係及其作者問題》,《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第609、610、610頁。
    (4)陳民鎮:《<蟋蟀>之“志”及其詩學闡釋——兼論清華簡<耆夜>周公作<蟋蟀>本事》,《中國詩歌研究》第9輯,北京:學苑出版社,第57—66頁。
    (1)(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吕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295—2296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