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的有力与无力——论《美声》对尼采酒神精神的接受与质疑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美国当代女作家安·帕契特的《美声》以发生在南美某国的一次人质劫持事件为焦点,集中呈现了人质、恐怖分子、政府军三方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尤其强调了女高音歌唱家罗克珊·柯思的歌声对于恐怖分子前后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事实上,围绕着"美声"产生的一系列颇具吊诡意味的权力、命运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帕契特对尼采酒神精神的接受与质疑。一方面,她认同、肯定了音乐这种可以遗忘和消解个体、使不同个体暂时形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她也就尼采批判理性、尊崇审美的观点产生了质疑,深刻地探究了理性与审美的道德困境。
引文
[1]Marcus-Delgado,Jane.The Destructive Persistence of Myths and Stereotypes: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Redux in Ann Patchett’s Bel Canto[J].Letras Dispanas,2005(1):48-58.
    [2]Alexander,Vera.Sounds of Otherness:The Representation of Music in Ann Patchett’s Bel Canto[J].Double Dialogues,2009(10).
    [3]Review of Bel Canto by Ann Patchett[N].New Yorker,June 18,2001.
    [4]朱荣华.生命伦理的诗学构建——评当代美国作家安·帕契特的小说艺术[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2):101--104.
    [5]周国平.悲剧的酒神本质:尼采的悲剧观[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9+94.
    [6]尼采.悲剧的诞生[M].赵登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7]安·帕契特.美声[M].赵舒静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8]尼采.酒神世界观[A].校勘研究版尼采全集[C].G·科利,M·蒙梯纳里.慕尼黑:德国袖珍图书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