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器对女性拇外翻人群下肢肌肉表面肌电特性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目的: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的畸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多见。拇外翻患者往往由于第1跖骨头疼痛,影响足的正常负重和行走功能。针对拇外翻的治疗一般分为手术治疗和矫形器治疗。矫形器治疗因其无创、安全和方便被大多数患者广泛接受。基于表面肌电的矫形器治疗对女性拇外翻患者下肢肌肉特性的影响研究对矫形器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矫形器对拇外翻人群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特性十分必要的。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1 8名拇外翻女性作为实验样本。矫形器为Meunster敏斯特活性健美拇外翻矫正器。测试动作为平地自由行走、上楼和下楼三种与下肢有关的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并同时采集左右下肢的股直肌、股内肌、股外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腓肠肌外侧、比目鱼肌共16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设计抗阻下蹲伸膝、抗阻俯卧屈膝、抗阻踝关节背屈、抗阻提踵四种动作,获得对应下肢肌肉的最大自主收缩(MVC)表面肌电信号。提取肌肉积分肌电值、放电持续时间、做功贡献率作为分析指标。运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完成裸足和穿戴矫形器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显著性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拇外翻女性下肢肌肉在平地自由行走、上楼和下楼三种状态下,裸足和佩戴矫形器比较,积分肌电值均增大,但大腿部肌肉积分肌电值的增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部肌肉积分肌电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行走和下楼两种状态下,下肢肌肉的放电持续时间变化不明显,但在上楼时,股内肌和胫骨前肌的放电时间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做功贡献率指标在自由行走、上楼和下楼三种状态下变化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小腿部肌肉在佩戴矫形器后,做功贡献率明显增加(p<0.05),大腿部肌肉做功贡献度变化不显著。研究结论:佩戴拇外翻矫形器在平地自由行走、上楼和下楼三种状态下对小腿前后肌群工作状态的影响较大,在持续工作时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小腿前后肌群的肌纤维动员和做功贡献率增加,提高了肌肉的工作效率。佩戴拇外翻矫形器改变了下肢肌肉的协调模式,能够为矫形器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