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常态防灾规划体系构建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灾害的承灾体,其自身环境的稳定性对灾害发生及防灾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特点最突出的区域,其高密度特质使其应对灾害时显示出脆弱性和敏感性。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常态防灾规划体系立足于中心区整体协调环境的建设,并作为中心区应急防灾规划体系的基础,与之共同构成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本文通过提出指导中心区发展格局、优化中心区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各项设施的方法,构建高密度中心区的常态防灾规划体系,旨在形成具有高度防灾能力的中心区环境,实现城市中心区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引文
[1]Yosef Jabareen.Planning the resilient city:Concepts and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risk[J].Cities,2011(31):220-229.
    [2]于连莉,王宁,牛雨.城市中心区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规划师,2006(S2):49-51.
    [3]王晶,曾坚,苏毅.可持续性"纤维"绿廊在紧凑城区规划中的应用--以大野秀敏2050年东京概念规划方案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4):68-73.
    [4]王海阔,陈志龙.城市避难场所与地下空间复合开发模式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4):631-634.
    [5]杨俊宴,吴明伟.中国特大城市CBD交通路网模式量化研究[J].规划师,2010(1):59-65.
    [6]周钰,赵建波,张玉坤.街道界面密度与城市形态的规划控制[J].城市规划,2012(6):28-32.
    [7]王峤,曾坚.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规划体系构建[J].建筑学报(S2),2012(08):144-148.
    [8]余翰武,伍国正,柳浒.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保障对策探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8-22.
    图1、2、3:作者绘制;
    图4:大野秀敏.东京2050展览.http://tokyo2050.com/ex1/04.html;
    图5:Surrey Central Transit Village Plan Urban Transportation Showcase Program.January 2007.;图6、图7:pla NYC:a greener,greater New York.
    表1: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归纳整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