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什么选择金中都——简论金中都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吴文涛
  • 年:2016
  • 作者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2-01
  • 会议录名称:北京史学论丛(2015)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9;K246.4
  • 学会代码:SYLL
  • 学会名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页数:13
  • 文件大小:677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金中都是12世纪女真族在长城以南创建的金朝首都。女真族兴起于东北松花江流域,于1115年推翻辽朝统治,建立政权,国号金。日益强大的金朝继续向南扩张,进入中原地区,于1126年灭北宋,迫使宋室南迁,此后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名为中都,取其居"五京"之中之意。宗室贵族、猛安谋克等政治核心也一并迁移至此,并在职官礼乐、军事防御、行政建置、文化教
引文
(1)[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
    (1)[元]脱脱等:《金史》卷二《太祖纪》,中华书局,1975。
    (2)《金史》卷二《太祖纪》。
    (3)[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政宣上帙四引赵良嗣:《燕云奉使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金史》卷七五《左企弓传》。
    (1)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九,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开运二年》,中华书局,1956。
    (3)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三七《外国列传》,中华书局,1976。
    (4)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1)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七十七《安边御寇·契丹》引路振:《乘轺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于德源:《辽南京(燕京)城坊、宫殿、苑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
    (3)[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录二》,中华书局,1979。
    (4)诸葛净:《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宋德金:《正统观与金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6)张棣:《正隆事迹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45册,齐鲁书社,1996。
    (7)《金史》卷一二九《张仲轲传》。
    (8)《金史》卷八四《诺延温敦思忠传》。
    (9)《金史》卷一二九《李通传》。
    (1)《金史》卷九十六《梁襄传》。
    (2)[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京城总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方舆纪要序”,中华书局,1955。
    (1)[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引,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2)《金史》卷八十三《张浩传》。
    (3)《金史》卷九十六《梁襄传》。
    (4)《金史》卷二十四《地理志上》。
    (5)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7页。
    (6)朱士光主编:《中国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329页。
    (1)《金史》卷八《世宗纪下》。
    (2)《金史》卷十二《章宗纪四》。
    (3)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一一《保大军节度使梁公墓铭》,四部丛刊本。
    (4)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册,转引自毕仲衍:《中书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20页。
    (5)《金史》卷四十七《食货志二》“牛具税”。
    (6)《金史》卷五十《食货志五》“常平仓”。
    (1)[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八《通州一》引《郡县释名》。
    (1)《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
    (2)《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京城总记》。
    (1)于德源:《辽南京(燕京)城坊、宫殿、苑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