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影响下居住用地区位优势度分析——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2004年以后,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运营,在促进交通可达性提高的同时,对轨道线路影响范围内的居住用地也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在武汉积极打造地铁城市的背景下,研究轨道交通对居住用地区位的影响,有利于把握轨道交通影响范围内居住用地的变化规律,也有助于减少房地产开发和居民择居的盲目性,并指导相关政策和总体规划对轨道沿线居住用地区位进行改善。以经济学价值模型为基础,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用地区位因素的影响,评价轨道站点范围内居住用地的区位价值,针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构建相关的居住用地区位优势度公式,分别对交通可达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房价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联系武汉实例,对轨道交通1号线29个站点进行了实证评价。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从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外围疏散、注意自然环境、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居住用地区位价值的改善途径。
引文
[1]刘芳.区位决定成败:城市住区空间区位决策与选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李国华.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居住区位选择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0.住区位选择分析
    [3]范炜,齐康.城市居住用地区位研究[J].新建筑,2003,05:76-77.
    [4]张帅.大都市郊区居民通勤特征及空间分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
    [5]阮晶晶.大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分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6]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
    1武汉房产网:http://wuhan.anjuke.com/market/
    2问卷地址:http://www.sojump.com/jq/8265523.aspx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