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视角下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改进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关注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进而创造有活力的宜居城市。社会活力是营造城市活力的核心因素,面对当前城市设计中以土地经营为目标的新城扩张到以资本为载体的大规模旧城更新,设计过程过多重视公共空间的物化成果而非社会环境直接导致了"再造"空间人群的缺失和流失,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渐失,人城互动疏离,最终导致城市生活品质下降。因此,文章提倡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内涵以及城市设计的社会属性,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活力交往、认同和自组织创造三个层次的内涵表征,并通过城市设计理论层面的探究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具体实践的反馈,明确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活力的表达需求,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
引文
[1](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蒋涤非著.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包亚明著.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3.
    [4](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6.
    [5]孔祥伟.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D].东南大学,2005.
    [6]胡纹.城市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38-140.
    [7]匡银娟,苏军,李秀.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初探[J].南方建筑,2009(6):68.
    [8]匡银娟,苏军,李秀.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初探[J].南方建筑,2009(6):68.
    [9]岳天明,陈继.国内关于社会活力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创新,2010(4):106-110.
    [10]谭培文.全面依法治国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可靠保障[J].广西社会科学,2014(4):13-18.
    [11]张庭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关于“第三代规划理论”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3):1-7.
    [12](美)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3](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程里尧.TEAM10的城市设计思想[J].世界建筑,1983(3):78-82.
    [15]龚颖.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一以上海淮海中路新世界街区改造项目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2009.
    [16]李浩,尹强.城市空间节点识别方法探索[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会议,2011:6329-6339.
    [17]童明.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4(3):85-96.
    [18]尚晓茜.可渗透性街道形态对城市社区活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9]徐煜辉,卓伟德.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之营建——以,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及上海市新天地广场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6:46-49.
    [20]C.亚历山大,S.伊希卡娃,M.西尔佛斯坦等著.王听度,周序鸣译.建筑模式语言[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21]夏正伟.城市活力空间的延续与拓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3):21-25.
    [22]胡佳文.市民视角与城市活力——读《建筑模式语言》与《建筑的永恒之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146-147.
    [23]孙晶.抚顺市人口老龄化与城市活力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5):49-51.
    [24]体验智慧城市走进“活力上海”[J].上海信息化,2014:14-16.
    [25]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市规划变革[J].城市规划,2009(04):11-20.
    2蒋涤非在《城市形态活力论》第一章中对高密度和拥挤进行了区分,指出活力不等于人气。高密度是产生活力,提供多样化的源泉,而简单聚集带来的拥挤式的人气则是空间环境设计的失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