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遗址的保护利用模式:体系、现象与关键——以秦堂山遗址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史前时期是人类及其文明起源的时期,是探究"人从何来?"这一重大历史命题的着眼点。史前时期人类及其文明遗存创造经过时间的打磨和沉淀最终成为史前遗址,由于史前时期尚无文字记录,史前遗址成为研究史前史的重要依据,其价值体现在历史、艺术、科学等众多方面。为认识、解决当前我国史前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史前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相关研究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梳理出区域、遗址本体和局部保护展示三个层级的保护体系,进而对当前的保护利用模式及其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出现状问题的关键内因,最后结合秦堂山史前遗址的保护利用规划具体分析当前主流的史前遗址保护利用模式。文章认为信息阐释机制建设的缺失与保护利用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是当前史前遗址保护利用模式众多问题现象的本质原因。
引文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世界遗产名录:向人类化石地点和史前遗址倾斜[N].中国文物报,2009-04-17007.
    [2]陈立旭.欧美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审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02:49-54.
    [3]苏伯民.国外遗址保护发展状况和趋势[J].中国文化遗产,2005,01:104-107.
    [4]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6-20.
    [5]李海燕.国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9:835-837.
    [6]Bray,P.M.The heritage area phenomenon:where it is coming from.Cul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1994,8(17):3-4.
    [7]Eugster,J.G.Evolution of the Heritage Areas Movement.The George Wright FORUM,2003,20(2):50-59.
    [8]Fonseca,M.,et al.Unbridled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Landmarks:The Morro da Queimada Archaeological Site,Ouro Preto,Brazil.Cities,2001,18(6):381-389.
    [9]许凡,张谨,刘硕,钟彦华.史前遗址的展示——以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06:63-69.
    [10]李海燕.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5.
    [11]崔明.江苏省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利用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
    [12]朱明敏.土遗址保护利用模式探讨——以西安地区为例[J].东南文化,2011,03:18-24.
    [13]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01:2-12.
    [14]徐光冀.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J].洛阳考古,2013,01:83-86.
    [15]贺艳.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10.
    [16]赵文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17]王军.遗址公园模式在城市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09:50-57.
    [18]徐嵩龄.“保护·发展一体化”模式与“文化遗产特区[N].中国文物报,2009-08-28006.
    [19]廖荣.历史文化名城中设立大遗址“保护特区”现象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20]樊海强.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D].西北大学,2006.
    [21]庞骏,张杰.宜兴骆驼墩史前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A].江苏省旅游学会.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4.
    [22]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
    [23]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
    [24]喻学才.遗址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45-49.
    [25]本报通讯员梅芳燕本报记者叶辉.良渚模式:“中华第一城”走出文保困局[N].光明日报,2010-01-05005.
    [26]记者文艳.西安特区模式圆梦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N].西安日报,2013-06-08007.
    [27]策划姜扬沈向兴采写本报记者李毅铭王廷尧杨旻昊李树芬肖志雄通讯员陈涛.远古人类“活”起来[N].云南日报,2013-07-26011.
    [28]马广军.遗址旅游开发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09,02:27-29.
    [29]惠昭.史前遗址的展示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0]魏敏.公众考古学与史前遗址信息阐释[D].复旦大学,2009.
    [31]Merriman,N.Introduction:Diversity and dissonance in public archaeology.2004.
    [32]陈稳亮.大遗址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基于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J].旅游学刊,2009,09:7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