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雾霾环境下运动人体的生理、心理和感知水平——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目的:近几年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短期或长期暴露于PM2.5的环境中,能增加人们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预期寿命,引发更多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长期的雾霾环境下户外活动的人群,包括运动人群。雾霾环境下运动可能会给人们心理生理等方面带来一些影响。但是目前有关雾霾环境对运动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感知水平影响研究甚少,对运动人体带来的危害程度尚不清楚,机制也不明确。因此,通过研究雾霾环境下运动人体机能和代谢适应表征的状况,间接了解雾霾环境扰动运动人体系统特征及途径,并试阐述雾霾环境下运动人体的生理、心理和感知水平及其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例,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和大三各年级男生60名、女生40名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并现场回收共289份,有效率达91.6%。问卷分五部分:(1)人口资料统计调查表;(2)雾霾环境下运动的身体症状自评量表;(3)感知危险的污染物标准指数(PSI)值;(4)防护雾霾观点和可用口罩;(5)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版本处理,卡方检验人口资料统计数据、不同性别躯体存在症状、防护雾霾观点及可用口罩和感知危险的PSI值。用IES-R和总IES-R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一元线性回归进行判别雾霾环境中心理应激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雾霾环境下运动人体的身体不适症状种数平均为4.03±2.5。最常见的六种症状包括口腔或咽喉不适(65.4%)、鼻不适(62.7%)、运动缓慢(58.8%)、眼不适(50.4%)和呼吸困难(44.3%)。总IES-R得分平均为18.47±11.69,研究表明运动人群有轻度的心理压力而不是急性应激反应综合征。防护雾霾可用口罩的充足准备(33.3%)和不充分(66.7%)之间比例相差较大。感知危险的PSI值和身体症状种数明显与反应平均得分、过度反应得分、IES-R平均得分以及总IES-R得分有关,之间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雾霾环境下运动能引起身体不适症状和轻度的心理压力,这些不适症主要表现在与运动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调节系统。而身体不适症状的种数和感知危险的PSI值是导致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但是本研究存在缺陷,身体不适症和心理压力可能是因雾霾或运动或者两者共同刺激作用,之间需要进一步研究。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