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的药物毒性机理的评价及早期预警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药物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药物毒性机理的前期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线粒体,细胞的能量代谢器官,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国内外一些大型制药公司及药物毒性研究机构先后将线粒体毒性作为药物研发及毒性机理的重要内容,以线粒体为靶点的药物分子毒性机理研究,已成为药学、化学、毒理学等多重领域的焦点。针对药物作用引起的线粒体损伤特点及所涉及的信号通路,同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检测手段,分别从体内和体外实验建立基于线粒体的药物毒性机理的评价体系,为药物的毒性机理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同时通过线粒体毒性机理的检测和研究,能够及早预测药物可能的毒性机理,对新药研发有着非常重要的预警作用。目前,线粒体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①超微结构的变化,包括线粒体的数量、大小、体积、双层膜结构、嵴的长度和密度、胞内分布及与亚细胞器细胞核、内质网之间的关系等;②线粒体功能,包括膜电位及通透性转换孔的活性,能量代谢(线粒体呼吸链控制率RCR和呼吸链复合物I-V酶活性),ATP水平,ATPase活性;③氧化损伤,包括ROS水平,MDA水平,抗氧化物酶防御系统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单胺氧化酶MAO等)。该综述简述了基于线粒体的药物毒性机理的评价方法,重点概述了线粒体毒性机理相关的作用机制,对选择合适的线粒体毒性评价方法和动物/细胞模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及早发现及预测药物的毒性靶点,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