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素(大豆苷元)调控动物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大豆素(daidzein)具有抗氧化,抗应激等特性,在畜牧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天然的大豆素多以葡萄糖糖苷(大豆苷,daizin)的形式存在,必须被肠道特定微生物菌群降解为雌马酚才能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大豆素能够促进脂类的合成,能够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促进葡萄糖摄入量和细胞成脂分化,促进了人前体脂肪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大豆素还能够提高促葡萄糖吸收和脂类生成类激素如胰岛素和脂连素(adiponectin)的分泌和表达。雌马酚能够加强C3H10T1/2干细胞向脂肪细胞的转化。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大豆素会抑制脂类的合成,结论尚不一致。迄今为止,大豆素调控动物脂类代谢的确切作用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发现,大豆素调控动物脂代谢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选择性激活ERs和PPARγ两种受体有关。大豆素可促进脂类合成,可能与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有关。大豆素和雌马酚能够作为配体在多种细胞中与PPARγ进行结合,激活PPARγ的转录活性。研究表明:大豆素通过激活PPARγ的转录活性,诱导鼠骨祖细胞分化成脂;大豆素和雌马酚能够促进鼠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提高FABP4、Glu4、IRS1基因的表达,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脂粒的积累,完全依赖于PPARγ转录活性的激活;诱导鼠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提高PPARγ、FABP4、Adiponectin等基因的表达,促进甘油三酯的积累。增加GLUT4蛋白的表达量,促进鼠前体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但一些研究发现饲喂大豆素降低了动物的脂肪沉积,这可能与大豆素能够激活雌激素受体(ERs)有关。ERs是一类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有α、β两种亚型。ERα和ERβ均可在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中表达。ERs与配体结合后,引起变构形成同源二聚体并与靶基因上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中的ERs再与辅调节蛋白因子(CoReg)结合促发基因转录。ERs的激活与表达可降低细胞中脂类的合成。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肉类的肉色、嫩度、风味、多汁性、系水力的关键因素,决定肉中大理石花纹的丰富程度。因此,如何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进而提升肉的品质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首要问题。大豆素在调控脂类代谢过程中因使用量、动物种类、性别及机体状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确定大豆素在不同动物间促脂生成的最适添加量及其调控脂类代谢的机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特别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因瘤胃具有将大豆素代谢成活性更强的雌马酚的天然优势,故应该高度重视大豆素对肉牛脂类代谢的影响和作用。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