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埃及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悠久的文明,其文学史发端可追溯至公元前1700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引进埃及的文学作品。80年代之前的译作以短篇小说、政论文集为主,研究评论较少。80年代后,许多重要的当代作家的作品被引进我国,译介作品百花齐放。而自马哈福兹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翻译和研究的比重极大地偏向其作品。总体而言,中国对埃及文学的译介现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A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Egypt boasts long history and prosperous civilization.Egyptian literature can trace its origin back to 1700 BC.Egyptian literature started to be introduced into China since last 50's.The translations mainly consist of short novels and political essays,lacking literary studies and reviews.After 1980's,works of many important temporary writers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the category of translations has been widened greatly.And after Naguib Mahfouz won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88,the focus of Chinese researchers has shifted to his works.In general,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Egyptian literature has yield fruitful results while some problems still remain.
引文
1.陈挺:《台木尔和他的短篇小说》,载《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109—113页。
    2.丁钰梅:《埃及作家陶菲格·哈基姆的文学创作》,载《中国穆斯林》2015年第4期,第71—73页。
    3.何乃英:《阿拉伯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出版》,载《中国出版》1992年第7期,第62页。
    4.[美]克莱因主编:《20世纪非洲文学》,李永彩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16—323页。
    5.李唯中:《短篇巨匠与其长篇力作——纪念台木尔诞辰100周年》,载《阿拉伯世界》1994年第4期,第140—144页。
    6.李振中:《阿拉伯戏剧大师陶菲格哈·基姆》,载《阿拉伯世界》1985年第3期,第113—117页。
    7.林丰民:《埃及现代短篇小说》,载《阿拉伯世界》1988年第3期,第38—39页。
    8.马学勤:《从<洞中人>的戏剧冲突看陶菲格·哈基姆的美学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9.S.萨默赫:《尤素福·伊德里斯短篇小说中的语言与主题》,载《阿拉伯文学学刊》1975年第6期,第89—100页。
    10.伊宏:《陶菲克·哈基姆社会哲学观初探》,载《阿拉伯世界》1988年第4期,第46—50页。
    11.周锡昌:《塔哈·侯赛因与他的<日子>》,载《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96—102页。
    (1)林丰民:《埃及现代短篇小说》,载《阿拉伯世界》1988年第3期,第38—39页。
    (2)邬裕池:《台木尔和他的小说——评〈台木尔短篇小说集〉》,载《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第59—63页。
    (1)齐前进:《埃及新闻巨子——海卡尔》,载《中国记者》1989年第3期,第59—60页。
    (1)冯怀信:《塔哈·侯赛因哲学思想初探》,载《西亚非洲》1998年第3期,第48—52页。
    (2)冯怀信:《塔哈·侯赛因教育思想述评》,载《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4期,第45—47页。
    (3)冯怀信:《简论塔哈·侯赛因的社会政治思想》,载《西亚非洲》1998年第6期,第61—64页。
    (1)杨雁:《文明古国的戏剧复兴——埃及现代戏剧述评》,载《戏剧文学》1992年第11期,第51页。
    (2)虞晓贞:《漫谈埃及早期戏剧》,载《阿拉伯世界》1997年第2期,第29—31页。
    (1)邹兰芳:《尼罗河畔戏剧的黄金时代——埃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剧》,载《戏剧艺术》2013年第5期,第50—59页。
    (1)谢杨:《马哈福兹小说语言风格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吴昊:《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语言中的隐喻构建与解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5页。
    (2)丁淑红:《中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研究掠影》,载《外国文学》2009年第2期,第71—77页。
    (3)丁淑红:《诺奖得主马哈福兹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研究》,载《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6期,第136—14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