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血培养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通过整理和分析肿瘤医院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治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血培养采用BACT/ALERT 3D 60血培养仪,采用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201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耐药菌株的检测及判断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株血培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9株,占47.56%,革兰阴性菌42株,占51.22%,真菌1株,占1.22%。最为常见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株(26.83%),大肠埃希菌21株(25.61%),肺炎克雷伯菌12株(14.63%)、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2.20%)。血培养阳性标本科室分布居前3位的科室为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分别占51.85%、28.39%、9.8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两者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61.90%(13/21)、25.00%(3/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0.00%(4/1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81.82%(18/22)。结论我院血培养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及时监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可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