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加坡由于其经济发展速度和政治廉洁程度而备受世界关注,发展的原因也备受争议。它1965年实现独立,到现在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当下,学术界对新加坡的研究已经超出了经济发展的范畴,转向了对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和政治发展模式的讨论。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认定新加坡是权威主义国家,它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速度都是受权威主义的影响。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新加坡的一党制、李光耀的个人巨大作用以及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文化等。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既然新加坡的模式不符合西方的民主标准,它当然应被划归到权威主义的行列。同时,学界也存在另一种不同的主张,认为新加坡属于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是有别于西方的,它是一党长期执政,但不是一党制;它受李光耀巨大个人作用的影响,但他不是专断的个人绝对权威,而是精英人物的代表,受制度和法律的约束;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多元动态治理的形成、中等收入群体的增多都使得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参与的途径逐渐增多,民主性增强。同时,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共同体主义观念也保证了新加坡的自由不是无限的自由,新加坡的竞争不是无限的竞争,而是一种“有限竞争”、“有限民主”,还有人称之为“托管式民主”。
     本论文应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论对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模式进行了考察,引入了四个考察变量,即:外部压力、内部冲突、观念引导和精英作用。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模式或是道路的选择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制度的形成及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决定其发展走向民主或非民主的是外部环境的压力、内部的冲突、新的理念引进和精英的引导四个方面。新加坡的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主义国家,也不是完全符合西方路径的民主国家。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模式是和自身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和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外部压力、经济发展转型的内部动力、西方法治理念和东方仁治传统相互融合下的观念的引导以及人民行动党为代表的精英人物的推动四个方面因素的交互影响,走向了精英民主政治的道路。我认为新加坡不是权威主义国家,而是精英民主国家。原因在于:第一,学术界对民主与非民主的划分中,将绝对极权主义、极权主义和权威主义划在了非民主国家的行列,而把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和有限民主划分在了民主国家行列,这也是政治学理论中得到普遍赞同的划分方法。而新加坡是有限民主,既存在权力自上而下的运行,也存在自下而上的运行,且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除了政党还有别的,所以不能划分到权威主义国家行列。第二,在新加坡,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动态的、流动的。既有精英内部的流动,即精英与精英之间的流动,也有精英的外部流动,即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流动。民众通过合理的途径有可能转变为精英,进入精英群体。精英如果不能保持在本领域的优势地位与作用,将会被淘汰出精英群体,成为大众中的一员。精英与大众之间存在循环流动。第三,在新加坡,精英与大众之间是一种利益代表关系,精英代表大众利益进行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而民众的利益诉求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应。而实行权威主义的国家,精英和大众之间往往是一种利益代替关系,精英完全代替了民众的利益和表达诉求的权利。总之,绝对不能以西方判定民主非民主的标准来衡量新加坡的政治发展,而要从新加坡特殊的发展历史、先进——落后的二元发展环境以及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内二元结构等实际情况出发,这样做出的判断才是科学合理,才是有说服力的。综合分析,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属于精英民主政治,学术界所讲的“有限民主”和“托管式民主”从本质上讲都是精英民主政治,即民众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出最优秀的精英进行统治。
     本论文首先对权威主义和精英民主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有着很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民主与非民主的本质区别、精英流动性与封闭性的区别、精英与大众利益代表和利益代替的区别等,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权威的精英人物发挥作用有没有一种民主制度的制约、监督和保障。接着以典型的权威主义国家韩国(1960-1979年)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指出了权威主义向精英民主政治转型的必然性。其次,通过应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论,考察了新加坡政治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形成自身发展模式的四个方面因素,即: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和英国撤军带来的外部压力;政治经济发展诉求与本身地小人少、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之间的冲突;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下形成的鱼尾狮智慧的引导;各行各业精英人物的强力推动。在这四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新加坡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精英民主政治结构。再次,以历史制度主义为视角,考察了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结构,主要是从制度基础、法治基础、政治行为主体、信仰与价值观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制度基础主要考察了新加坡的国会和政党制度;法制基础主要侧重论述新加坡法律体系的形成;政治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信仰与价值观方面主要是从新加坡的精英教育着眼进行的考察。最后,对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我认为,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好的制度,形成了合适的文化土壤,培养了新生代的领导人及越来越多理性的公民。同时,在后李光耀时代,论文分别考察了吴作栋和李显龙时期的新加坡政治,认为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这种既定的精英民主政治发展模式也不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新加坡的精英民主政治固然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以自身的成功向世界表明,民主政治不仅仅有西方国家一种模式,西方的民主标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既充分反映和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又形成了完善的制约和纠错机制,精英民主政治发挥了最大的效能,值得进一步关注。
     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比较和对新加坡政治发展模式成因、结构的考察,可以判定新加坡的政治发展属于精英民主,而不是权威主义。论文的结论意在探讨一种不同于西方标准的民主模式,即立足于实现并实际实现了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在大多数人的意愿得不到满足时有一种纠错机制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才是民主政治的本质。
Singapore’s integr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of great attentionand the developing reasons are deeply in controversy. Singapore becameindependence in1965and then achieved modernization after thirty years. She finallybecomes the most advanc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in Southeast Asia. Politiciansand academics tend to talk about the reasons that hidden deeply in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the unique developing mode.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some scholarshave concluded that Singapore is an authoritarian country and its developing model,ideas and developing speed are influenced by authoritarianism. The reasons they giveare that Singapore owns one-party system, Lee Kuan Yew's personal huge role, anddeep-rooted Confucia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believe that since Singapore's modeldoes not conform to the standards of western democracy, and of course it should beclassified to authoritari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different voice, whichmeans that Singapore belongs to a democratic country. This kind of democracy isdifferent from the west. Singapore has a long-term ruling party, but not a one-partystate. She is affected by Lee Kuan Yew huge personal role. He is not an arbitraryleader but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lite. Singapore'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formation of multiple dynamic governance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middle-income groups make people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exp. the communitarianism, also ensures thatfreedom is not unlimited in Singapore. Singapore's competition is not unlimited, but a"limited competition","limited democracy" or you can call it a "manageddemocrac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Singapore'spolitic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introduces four variables, namely the externalpressure, internal conflict, ideas guiding and elite’s role. I think any country’s politicaldevelopment model or the choice of path in essence i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and change of a system. The key factors of its development towards authoritariandemocracy are the pressures coming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ternal conflicts,and new concept introduced and elite. The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has its ownparticularity, which is neither a traditional authoritarian country nor a democraticcountry in line with the path of western democracies. Singapore's politicaldevelopment model integrates closely with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national culture. It was influenced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Britishcolonial rule and the urge to be forced out of 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 the innerpower in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rule of law fromwest, the east benevolence tradition and the elite such as People's Action Party. I thinkthat Singapore is not an authoritarian country but an elite democratic one. Firstly, inacademics, it usually put absolutely totalitarianism,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inthe circle of undemocratic countries and put direct democracy and representativedemocracy and limited democracy in democratic nations while dividing thedemocracy and un-democracy. This is also a widespread way of dividing in politics.While Singapore owns limited democracy, th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from top tobottom and from the bottom up, in addition the people have other ways toparticipating in politics besides the party channel, so Singapore can't be divided intothe authoritarian country. Secondly, in Singap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iteand the public is open and dynamic. There are elite internal flow, the external flow ofelite, which means flow between the elite and the public. People could become elitethrough reasonable ways. Thirdly, in Singap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ite andmass is a kind of interests. The elites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to makedecisions so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can be timely and effectively feedback andresponse. And in authoritarian coun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ite and the publicis often a interest instead of the other. The elites completely take the place of thepublic interest and their appeal. Above all, we cannot exam Singapore's political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western democracy. A reasonablejudg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uniqu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ingapore, the advanced-backward binar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trong country-strong domestic dualstructure of social reality.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ingapore belongs to the elitedemocracy. The "limited democracy" and "managed democracy" in essence bothbelong to elite democracy, namely by a democratic way people pick out the best eliteto rule.
     This paper first compares the authoritarianism and elite democracy. There are a lotof similarities between each other, but also have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such as the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democracy and un-democracy, the difference betweenthe elite mobility and closed eli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lite and public interestsin representatives and replace.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whether the authoritativeelites are under a democratic system’s restriction, supervision and protection. Then the paper takes a typical authoritarian country, South Korea (1960-1979) as anexample to point 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transformation from democratic politicalauthoritarianism to elite. Secondly, by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institutionalism, the paper examines the Singapore’s four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politic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four variables, Singapore hasformed a democratic political structure, which suits its own reality. Then, in the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ngapore’sdemocratic political structure, mainly the system, and the rule of law, politicalbehavior body, beliefs and values. Among them, the system mainly examines theSingapore congress and the party system, the legal system mainly focuses on theformation of the Singapore legal system, the political behavior body mainly includespolitical parties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beliefs and values refer to theelite education. Finally, the paper evaluates Singapore’s elite democracy and thenmakes some predictions. I think that Singapore's elite democracy is sustainable,because it has already formed a good system, formed appropriate cultural soil andcultivated the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 and citizens of more and more rational. At thesame time, in the post-Lee Kuan yew era, namely the Goh Chok Tong and Lee HsienLoong, Singapore's elite democracy will not be fundamentally changed according tothe path dependence theory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Singapore's elite democracy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but it could also show the world her success that democracyis not only a pattern and the standard of western democracy is not a universal standard.Singapore's elite democracy affected by the Confucian culture could both fully reflectand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people and form a perfectrestric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Singapore's elite democracy deservesfurther atten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theory and the mode of Singapore’s politicaldevelopment, including its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the causes, I can conclude that the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is elite democracy, rather than authoritarian. The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explore a different model of democracy fromwestern standard. It means that democracy should bas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wishes of the majority, and that when it doesn’t meet the majority’s will, we canresort to an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Thisis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引文
①张永和著:《李光耀传》,花城出版社,1993年,第459、466页。
    ②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8-379页。
    ①Han Tan Juan, Chinese researchers lack accurate knowledge on Singapore, Lianhe Zaobao,2001-06-30
    ①[美]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页。
    ②Martin Perry, Lily Kong and Brenda Yeoh, Singapore:ADevelopmental City State, John Wiley&Sons Ltd,1997, p.82.
    ①张泽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1984年1月,第37页。
    ②此处观点参见李路曲:《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观》,《亚太研究》,1993年第4期。陈祖洲:《新加坡:威权型政治下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王勤:《新加坡经济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③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61-163页。
    ①李路曲:《新加坡现代化之路:进程、模式和文化选择》,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618页。
    ②陈祖洲:《新加坡:“权威型”政治下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①Kevin Hewison, Richard Robison and Garry Rodan(eds.),southeast Asia in the1990s:Authoritarianism,Democracy and Capitalism, Australia: Allen&Uwin Pty1993,p.80.
    ②赵晨:《新加坡的反腐败斗争》,《亚太研究》,1994年第1期,第92页。
    ①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111页。
    ②Beng-Huat Chua, Communitarian Ideology and Democracy in Singapo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①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②庄礼伟:《亚洲的高度》,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504页。
    ③庄礼伟:《亚洲的高度》,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第511-514页。
    ④徐中起,邵芬:《论新加坡法制建设的基本特征》,《云南学术探索》,1997年第6期,第75页。
    ⑤韩大元著:《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27页。
    ⑥王瑞贺:《新加坡国会》,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⑦庄礼伟:《“好政府”模式及其社会效应》,《当代亚太》,2001年第10期,第56页。
    ⑧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7页。
    ①李路曲:《新加坡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稳定机制》,《亚太研究》,1993年第2期,第61页。
    ②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③Alex Josey, Democracy in Singapore,Asia Pacific Press Pte Ltd,1970.
    ④Martin Perry, Lily Kong and Brenda Yeoh, Singapore:ADevelopmental City State, John Wiley&Sons Ltd,1997, p.62-66.
    ⑤转引自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58页。
    ⑥Martin Perry, Lily Kong and Brenda Yeoh, Singapore:ADevelopmental City State, John Wiley&Sons Ltd,1997, p.80-81.
    ⑦Beng-Huat Chua, Communitarian Ideology and Democracy in Singapo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185-198
    ①[美]摩西.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②Martin Perry, Lily Kong and Brenda Yeoh, Singapore:ADevelopmental City State, John Wiley&Sons Ltd,1997,p.76-79.Beng-Huat Chua, Communitarian Ideology and Democracy in Singapo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③Peter S.J.Chen(ed), Singapore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Tren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GarryRodan(ed), Singapore Changes Guard: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rections in th1990s, NewYork:St.Martin’s Press,1993.
    ①T.J. Bellews, The People’s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Emergence ofADominant Party System, New Haven,1970.Chan Heng Chee, The Dynamics of One Party Dominance: The PAP AT THE Grass-Roots, SingaporeUniversity Press Pte.Ltd.1976.
    ②Gavin Peebles and Wilson,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Past and Future, Edward Elgar,Cheltanham, UK.Northampton, MA, USA.2002, p.38.
    ①[美]谢茨施耐德著,任军锋译:《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24-225页。
    ①[英]戴维.米勒等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5-47页。
    ②[英]戴维.米勒等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①[英]戴维.米勒等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5-47页。
    ②陈峰君:《威权主义概念与我国》,《东南亚研究》,2000年第4期,第141页。
    ③陈峰君:《威权主义概念与成因》,《东南亚研究》,2000年第4期,第143页。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②[英]戴维.米勒等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③陈峰君:《威权主义概念与成因》,《东南亚研究》,2000年第4期,第138页。
    ①俞新天:《华人社会里的西方社会科学——误解的3个根源》,《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0期,第72页。
    ②E.E.Schattsehneider,Party Government,NewYork:Holt,rinehart&Winsron,1942,P.1
    ③JeaneJ.KirkPatrick,Dictatorships and Double standard:rationlism and reason in politics,NewYork:Simon&Sehuster,1982.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张立鹏译:《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③[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④此处内容参加刘永佶:《民主的权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①此处观点,详见赵虎吉主编:《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5月版,第331-333页。
    ①[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②[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刘北成译:《精英的兴衰》,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第149页。
    ③[美]哈罗德·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页。
    ④[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①此处的精英概念参考了李光耀对精英一词的说法。
    ②[美]米切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六版)》,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83—84页。
    ③赵大生:《新加坡精英治国论的实践》,《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5期,18页。
    ①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第三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5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37页。
    ①赵虎吉:《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现代化与权威主义:韩国现代化政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①孙哲:《权威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①转引自尹保云:《民主与本土文化:韩国威权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页。
    ①尹保云:《民主与本土文化:韩国权威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页。
    ①Peter L. Berger,“The Uncertain Triumph of Democratic Capitalism,” Journal of Democracy3(July1992),3.转引自罗伯特.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①转引自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第三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6页。
    ②关于“寡头统治铁律”的论述内容参考了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一书的相关内容。[德]罗伯特.米歇尔斯著,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③S.E.芬纳编:《帕累托社会学著作选》,纽约弗里德利.普雷格公司,1996年版,第134页。
    ④S.E.芬纳编:《帕累托社会学著作选》,纽约弗里德利.普雷格公司,1996年版,第137页。
    ⑤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2页。
    ①莫斯卡:《统治阶级》,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39年版,第50页。
    ②赵虎吉主编:《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①[美]戴维.杜鲁门著,陈尧译:《政治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美]托马斯.戴伊著,孙占平等译:《民主的嘲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1页。
    ①动员型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由于受到他人的号召、动员、暗示等而被动地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合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①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7页。
    ①拉斯韦尔等:《权力与社会》,纽约1950年版,第226-227页。转引自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0页。
    ①波普著,傅集重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91页。
    ①列表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
    67页。
    ①此图及相关论述参考《民主的模式》的相关内容: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4-5页。
    ①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5月,第41页。
    ①赵虎吉主编:《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①[美]戴维.杜鲁门著,陈尧译:《政治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美]托马斯.戴伊著,孙占平等译:《民主的嘲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1页。
    ①动员型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由于受到他人的号召、动员、暗示等而被动地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合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①1953年7月,新加坡新任总督召集制宪委员,英国林德爵士为制宪调查团主席,负责对新加坡进行调查后,制定宪制改革的方案。
    ②严崇涛著,张志斌译:《新加坡成功的奥秘——一位首席公务员的沉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①申征,陈峰君:《第三世界的变革》,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①梁英明、梁志明、周南京、赵敬:《近代东南亚(1511-199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②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页。
    ①李光耀纵论中国发展模式,[N].参考消息,2004-06-22(06)
    ②Nether C D.Asian Style Democracy [J]. Asian Survey,1994(11):210-231
    ③蔡添成:吴作栋向干部提出新经济时代党的新使命[N].联合早报,2000-04-10(05)
    ①李光耀著:《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270页。
    ①鲁虎编著:《列国志新加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3页。
    ①夏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科学治党的经验借鉴》,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第91页。
    ①《海峡时报》,1960年6月23日。
    ②《海峡时报》,1960年6月21日。
    ③冯清莲著,苏宛蓉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它的历史、组织和领导》,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④《平民快报》,芳林补选特刊,第1-2期(1965年7月2-7日)
    ①《平民快报》,《内幕》,1965年12月16日,第4页。
    ①《新加坡年鉴,1963年》,新加坡,政府印刷所,1965年,第5页。
    ②注:在这次选举期间里,要除去一天提名日、一天星期日、两天例假及一个半天工作的星期六。
    ①《新加坡年鉴,1963年》,新加坡政府印刷所,1965年,第26页。
    ②注:这源自1963年9月10日的《海峡时报》摘录了李光耀的一段话:“我的信念是:拉赫曼亲王和阿卜杜勒.拉扎克不单是在今天或下一个月,而是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将同我们合作。”
    ③注:马来亚联盟由三个政党组成:马来亚民族统一机构,代表马来人;马来亚华人公会,代表华人;马来亚印度人国大党,代表印度人。
    ①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页。
    ①郭欢欢,李月:《新加坡执政党建设经验论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3—6页。
    ②谭鹏,高金平:《新加坡文化特质的生成机制及其启示》,桂海论丛,2012年第6期,第23页。
    ①[意]莫斯卡著,贾鹤鹏译:《统治阶级》,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页。
    ①李光耀:《李光耀执政四十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②联合早报记者:《重新巩固基层根基》,联合早报,1991-10-04.
    ③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④联合早报记者:《搜罗栽培精英分子》,联合早报,1982-11-15.
    ①米歇尔斯著,王昆、许荣译:《权力精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米歇尔斯著,王昆、许荣译:《权力精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1页。
    ①[意]帕累托著,刘北成译:《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②知二:《人才治国——李光耀的谋略精髓》,《人才瞭望》,1998年3月。
    ①《新加坡国会》,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13日。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1-06/13/content_1658583.htm.
    ①集选区候选人是指一个选区内以4至6人一组参选,其中至少一人是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种族。同组候选人必须同属一个政党,或均为无党派者,并作为一个整体竞选。相对的,参选人1对1的选取成为单选区。
    ②《新加坡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12年8月更新。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786/
    ①冯清莲著,苏宛蓉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它的历史、组织和领导》,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页。
    ②鲁虎编著:《列国志.新加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①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②姜跃:《密切联系群众重在制度建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经验之谈》,学习时报,2013年10月14日,第2版。
    ①[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页。
    ②[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①李光耀口述,格雷厄姆.艾莉森等编,蒋宗强译:《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信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06页。
    ①赵莉:《新加坡法治模式探析》,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5年6月,第4页。
    ②[美]阿历克斯.乔西:《勇往直前的李光耀》,台北:台湾新生报社出版部,1970年版,第71页。
    ①毕世鸿编著:《新加坡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219-220页。
    ①注:此处关于新加坡严明严密立法方面的细节内容参考了毕世鸿《新加坡概论》中的相关内容。
    ①《1994年6月9日,美国少年在新加坡受鞭刑》,网易,2006年6月9日。http://news.163.com/06/0608/092J39KBJF00011EBF.html.
    ②注:此处关于新加坡严峻严厉的惩罚方面的细节内容参考了毕世鸿《新加坡概论》中的相关内容。
    ①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150页。
    ①李路曲、赵莉:《论新加坡法制社会建立的途径和原因》,《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页,第78页。
    ②彭朴:《新加坡的法制情况介绍及对我们的启示》,重庆法院网,2007年1月10日。Http://cq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4662
    ①庄礼伟:《好政府模式及其社会效应》,当代亚太,2001年第10期,13页。
    ②王亚群:《人民协会——连接新加坡政府与人民的桥梁》,当代亚太,1998年第5期,第59-61页。
    ①鲁虎:《列国志.新加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253页。
    ②鲁虎:《列国志.新加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①郑晓燕、蒋云根:《新加坡教育公共服务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新民网,2010年3月31日。Http://sh.xinmin.cn/minsheng/2010/03/31/4139813.html
    ①亨廷顿:《民主的千秋大业》,国策,1995年第1期,第20页。
    ①Heather Smith,“Industry Policy in EastAsia”,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Vol.9No.1, May1995, p.17.
    ②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5月版,第338页。
    ③严崇涛著,张志斌译,《新加坡成功的奥秘——一位首席公务员的沉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①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②阿历克斯.乔西:《新加坡第一》,台湾金陵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79页。
    ③庄礼伟:《“好政府”模式及其社会效应》,当代亚太,2001年第10期,第14页。
    ④[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①[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②李光耀口述,格雷厄姆.艾莉森等编,蒋宗强译:《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信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11页。
    ①[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
    ②[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196页。
    ①吴作栋:行动党的三大政治纲领,联合早报,1992-6-15.
    ②联合早报记者:何时举行大选?行动党随时做好准备,联合早报,2001-1-11.
    ①联合记者早报记者:总理接受CNN访问答问录,联合早报,2004-1-25
    ①注:所谓“再造新加坡”主要是指80年代,从维持竞争力的价值链观点出发重新审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将新加坡再造定位在“把新加坡发展为具有全球商务能力的全球化城市”。此解释参见曾振木等著:《心耘—一群经济精英打造新加坡成为第一的关键历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②所谓“无限新加坡”主要是指90年代,在全球化观念已在新加坡国内被普遍接受的背景下,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与国际接轨,让新加坡成为国际化城市,从新加坡公司变成“无限的新加坡”。
    ③联合早报记者:《李副总理:新加坡经济已复苏,但仍然面对不少问题》,联合早报,2002-08-04.
    ④联合早报记者:李总理国庆群众大会演讲,联合早报,2005-08-22.
    ①联合早报记者:李副总理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联合早报,2000-01-04.
    ②张康之:《论公共领域中的能力本位》,《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4-7页。
    ③Neo Boon Sion, Geraldine Chen, And Hackensack, N.J. Dynamic Governance: Embedding Culture,Capabilities and Change in Singapore [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2007.
    ④“石头”一说是李显龙在赌场解禁时所强调的“把每一块石头都翻开来检查,有问题就纠正,没问题才能放回去”。刚开始专指来自周边国家威胁促使赌场开放这个禁忌问题。后特指一切政治发展中出现的禁忌问题。
    ①[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224页。
    ②刘松涛著:《新加坡可以更繁荣》,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
    ③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上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美]汤姆.普雷特著,张立德译:《新加坡建国之路:李光耀对话录》,现代出版社,2011年版,第161页。
    ①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郎兴友:《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183页。
    [1]、[德]哈贝马斯,刘北成等译.合法化危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德]罗伯特.米歇尔斯,任军锋等译.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德]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4]、[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7年.
    [5]、[马来西亚]冯久玲,北京大学亚洲的新路翻译组.亚洲的新路[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6]、[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曹沛霖译.比较政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7]、[美]阿尔蒙德,维巴,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与民主[M].华夏出版社,1989年.
    [8]、[美]巴林顿.摩尔,拓夫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华夏出版社,1987年.
    [9]、[美]戴维.伊斯顿,王浦劬译.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华夏出版社,1998年.
    [10]、[美]杜维明,高专诚译.新加坡的挑战[M].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11]、[美] E.布莱克,景跃进等译.现代化的动力[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美] E.布莱克,杨豫等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13]、[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榕远译.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美]亨廷顿,李盛平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年.
    [15]、[美]亨廷顿,刘军宁译.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6]、[美]克罗齐,马殿军等译.民主的危机[M].求实出版社,1989年.
    [17]、[美]利普哈特,陈崎译.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美]罗伯特.达尔,顾昕等译.民主理论的前沿[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9]、[美]罗伯特.达尔,李柏光等译.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年.
    [20]、[美]罗伯特.达尔,王沪宁等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1]、[美]罗伯特.达尔,尤正明译.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求实出版社,1989年.
    [22]、[美]罗伯特.古丁等,钟开斌等译.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23]、[美]罗伯特.帕特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美]诺斯,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5]、[美]萨缪尔.亨廷顿著,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年.
    [26]、[美]萨托利,冯克利等译.民主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7]、[美]萨托利,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M].商务印书馆,1995年.
    [28]、[美]托马斯.戴伊等著,孙占平译.民主的嘲讽[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29]、[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0]、[美]约翰.邓恩,林猛等译.民主的历程[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美]约瑟夫.熊彼特,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年.
    [32]、[新]冯清莲,苏宛蓉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它的历史、组织和领导[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33]、[新]梁文松等,陈晔等译.动态治理[M].中信出版社,2010年.
    [34]、[新]联合早报社.李光耀40年政论选[M].新加坡现代出版社,1994年.
    [35]、[新加坡]李光耀.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M].外文出版社,1998年.
    [36]、[新加坡]李元瑾主编.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M].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02年.
    [37]、[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刘北成译.精英的兴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8]、[英]戴维.赫尔德,胡伟等译.民主与全球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英]戴维.赫尔德,燕继荣译.民主的模式[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40]、[英]皮尔逊,新加坡翻译小组.新加坡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年.
    [41]、[英]W.G.赫夫,牛磊等译.新加坡的经济增长——20世纪里的贸易与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42]、曹云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43]、曹云华.亚洲的瑞士:新加坡启示录[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年.
    [44]、曾玲.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45]、陈尤文等主编.新加坡公共行政[M].时事出版社,1995年.
    [46]、陈岳,陈翠华.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M].时事出版社,1990年.
    [47]、陈祖洲.新加坡:“权威型”政治下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8]、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M].大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49]、金日坤.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50]、郎兴友.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51]、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M].外文出版社,2001年.
    [52]、李光耀口述,艾莉森等编,蒋宗强译.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53]、李光耀著.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M].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54]、李良栋.“第三波”与21世纪中国民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55]、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M].学林出版社,2005年.
    [56]、李路曲.东亚模式与价值重建[M].人民出版社,2002年.
    [57]、李路曲.新加坡现代化之路:进程、模式与文化选择[M].新华出版社,1996年.
    [58]、李韶鉴.可持续发展与多元社会和谐:新加坡经验[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李晓.东亚奇迹与强政府——东亚模式的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60]、李一平,周宁.新加坡研究[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61]、李玉梅.新加坡建国历程[M].(新加坡)国家文物局,1998年.
    [62]、梁文松,曾玉凤著,陈晔等译.动态治理.新加坡政府的经验[M].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63]、凌翔,陈轩.李光耀传[M].东方出版社,1998年.
    [64]、刘国雄.新加坡的廉政建设[M].人民出版社,1994年.
    [65]、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66]、鲁虎.列国志——新加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67]、罗佩恒,罗佩著.新加坡简史[M].(新加坡)新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
    [6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0]、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71]、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2]、吕元礼.鱼尾狮智慧.新加坡政治与治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73]、马志刚.新兴工业与儒家文化——新加坡道路及发展模式[M].时事出版社,1996年.
    [74]、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延续机制研究[M].博士后报告,2008年.
    [75]、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年.
    [76]、汪慕恒主编.当代新加坡[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77]、王瑞贺.新加坡国会[M].华夏出版社,2002年.
    [78]、王文钦.新加坡与儒家文化[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79]、王文钦.新加坡与儒家文化[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80]、韦红.新加坡精神[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81]、谢永亮.智谋大师李光耀[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年.
    [82]、许心礼主编.新加坡[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83]、严实.新加坡的廉政与社会管理[M].华夏出版社,1993年.
    [84]、张青.出使新加坡[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85]、张锡镇.东亚.变幻中的政治风云[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
    [86]、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87]、赵虎吉.揭开韩国神秘的面纱——现代化与权威主义.韩国现代政治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3年.
    [88]、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
    [89]、赵文春,张振国.瞩目新加坡[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
    [90]、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91]、中国精神文明考察团.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M].红旗出版社,1993年.(二)学位论文
    [92]、宾文学.从法制化进程探究新加坡现代化之路(1959-2000)[D].硕士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3]、曾韶玮.新加坡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山西大学,2008年.
    [94]、柴德让.新加坡威权政治与渐进民主改革研究[D].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5]、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6]、樊狄宁.新加坡的精英主义对高薪养廉的影响[D].硕士论文,山西大学,2008年.
    [97]、郭冠军.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议员服务选民制度[D].硕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8]、郭俊麟.李光耀执政后的新加坡政治.威权抗拒的结构分析[D].博士论文,台湾大学,2006年.
    [99]、何丽娜.新加坡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及其在新时期的调整[D].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8年.
    [100]、何萍.九十年代以来印度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D].硕士论文,四川大学,2006年.
    [101]、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D].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8年.
    [102]、李永乐.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103]、凌嵩.新加坡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硕士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4]、刘华军.新加坡国会立法研究[D].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105]、刘毅.德国与新加坡议会共和制比较[D].硕士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6]、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博士论文,武汉大学,2003年.
    [107]、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年[D].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9年.
    [108]、邵兵.领导人的“危机意识”与国家的政治安全实践.以新加坡为例[D].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109]、孙建红.新加坡软威权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D].硕士论文,山西大学,2007年.
    [110]、覃敏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研究[D].硕士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111]、王涛.新加坡行政体制的特征.合理性及其面临的挑战[D].硕士论文,山西大学,2005年.
    [112]、王文志.论战后以来新加坡政治的发展(1945——今)[D].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113]、王璇.东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新加坡政治价值与政治发展问题研究
    [D].硕士论文,中央党校,2008年.
    [114]、谢哲.新加坡威权政治模式研究[D].硕士论文,外交学院,2010年.
    [115]、熊婉.新加坡多元文化中英语的双重角色[D].硕士论文,四川大学,2003年.
    [116]、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6年.
    [117]、杨丽华.新加坡政治发展道路解析[D].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118]、杨猛.新加坡国家至上理念与威权政治分析[D].硕士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19]、周碧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能力建设及其启示[D].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20]、埃里克西,谧谷,新加坡政治自由化前景[J].南洋资料译丛,1994年第Z1期.
    [121]、薄智跃.新加坡大选与政治文化变迁[J].南风窗,2011年第12期.
    [122]、陈祖洲.试论新加坡的政治控制系统[J].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23]、崔晓彤,赵丽敏.新加坡权威党制对中国实现政治稳定的启示——基于现代化视角的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24]、董琼华.儒家文化、东方式民主及其前景研究——以韩国、台湾和新加坡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25]、高奇琦,李路曲.新加坡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与治理中的合作网络,东南亚研究[J].2004年第5期.
    [126]、郭榛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式评析[J].岭南学刊,2008年第5期.
    [127]、洪艺菁.中国领导人访新.从“取经”到“叫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28]、侯松岭.冷战后中国与新加坡关系的发展[J].当代亚太,2000年第7期.
    [129]、黄冠军,吕元礼.系统论视角下的新加坡公职人员薪金制度[J].当代世界,2008年第4期.
    [130]、黄锐波,吕元礼.新加坡“托管式民主”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6期.
    [131]、黄叶微.浅析“亚洲价值观”影响下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J].法治与社会,2007年第8期.
    [132]、赖静萍.新加坡的威权政治及其历史走向——基于政治生态系统的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33]、李保英,高奇琦.“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134]、李济时.浅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国会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7期.
    [135]、李路曲.关于新加坡政党体制的几个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6]、李路曲.论新加坡的政治发展[J].东南亚研究,1992年第Z1期.
    [137]、李路曲.试析新加坡政治的特色——兼与韩国、台湾、香港比较,当代亚太,1996年第6期.
    [138]、李路曲.新加坡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作用[J].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3期.
    [139]、李路曲.新加坡与我国政治发展模式比较[J].理论探索,2008年第4期.
    [140]、李路曲.新加坡政治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41]、李路曲.新加坡政治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142]、李文.新加坡大选.威权模式变脸[J].人民论坛,2011年第16期.
    [143]、廖小健,郄清良.新加坡政治转型探究[J].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9期.
    [144]、林德浩.新加坡核心价值观与共同价值观探微[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45]、刘水芹.新加坡政治现代化模式探究[J].法治与社会,2008年第9期.
    [146]、罗梅.新加坡.2007-2008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2期.
    [147]、罗梅.新加坡2010-2011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1年第3期.
    [148]、吕元礼,黄卫平.新加坡,一党独大的人才保证[J].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第10期.
    [149]、吕元礼,黄卫平.一党独大,仍要随需而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作揭密(上下),南风窗,2009年第11、12期.
    [150]、吕元礼,梅黎明.人才、文化、制度.新加坡经验与中国之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51]、吕元礼,邱全东.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的政党文化转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52]、吕元礼,张超鑫.新加坡政府执行力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3]、吕元礼.李光耀评说好领导[J].决策,2010年第11期.
    [154]、吕元礼.试论新加坡模式与新加坡式民主[J].城市观察,2011年第1期.
    [155]、吕元礼.探析李光耀的儒家价值观[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第6期.
    [156]、吕元礼.新加坡.“为人民而行动的党”[J].同舟共济,2009年第8期.
    [157]、吕元礼.新加坡“家庭为根”的共同价值观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6期.
    [158]、吕元礼.新加坡的和谐社会是如何造就的[J].人民论坛,2010年第19期.
    [159]、吕元礼.新加坡的理念.高薪养贤,厚禄养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4期.
    [160]、吕元礼.新加坡廉政之道的全方位剖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61]、吕元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模式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
    [162]、吕元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组织新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63]、吕元礼.新加坡如何面对急功近利[J].人民论坛,2011年第1期.
    [164]、吕元礼.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何以保持廉洁[J].理论导报,2008年第3期.
    [165]、吕元礼.新加坡一党执政的领导方式分析[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I,2003年第00期.
    [166]、吕元礼.新加坡一党执政何以保持廉洁[J].政策,2008年第7期.
    [167]、吕元礼.新加坡怎样选用党政人才[J].领导文萃,2011年第S2期.
    [168]、吕元礼.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和谐之道[J].理论导报,2008年第2期.
    [169]、吕元礼.政治理性与东方智慧[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70]、孙景峰,李社亮.基层组织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延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71]、孙景峰,李社亮.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地位与性质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72]、孙景峰,满振刚.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司法体系[J].东南亚纵横,2004年12期.
    [173]、孙景峰,孙培.芳林公园的进一步开放与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趋势[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74]、孙景峰,孙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电子党务建设的实践与经验[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75]、孙景峰,王锐.部长加薪与新加坡“高薪”功能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76]、孙景峰,王锐.从部长加薪辩论透视新加坡政治发展动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77]、孙景峰.邓小平访新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最终决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78]、孙景峰.国际人才竞争与新加坡的发展[J].继续教育,2005年第10期.
    [179]、孙景峰.加强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3期.
    [180]、孙景峰.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阶级属性的转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
    [181]、孙景峰.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面临的三大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82]、孙景峰.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群众基础的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3]、孙景峰.民情沟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基础的巩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184]、孙景峰.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行政体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85]、孙景峰.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政治——新加坡前国会议员白振华访谈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86]、孙景峰.世界民主化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87]、孙景峰.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巩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01期.
    [188]、孙景峰.试论新加坡一党独大的政治体制[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
    [189]、孙景峰.新加坡工会与政府关系刍议[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
    [190]、孙景峰.新加坡立法体系与人民行动党[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04期.
    [191]、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92]、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与执政[J].东南亚,2005年第04期.
    [193]、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维持执政合法性机制探析[J].东南亚,2004年第03期.
    [194]、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意识形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95]、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J].学术界,2006年第2期.
    [196]、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97]、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98]、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评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01期.
    [199]、孙景峰.新加坡威权体制的构建与社会发展成本的降低[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00]、孙景峰.中国学术界对新加坡研究硕果累累[J].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07期.
    [201]、王彩玲.新加坡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其演进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02]、王来法,黄俊尧,[韩]金基福.市民社会兴起下的韩国政治变迁[J].国际论坛,2004年第1期.
    [203]、王文智.新加坡“软威权主义”政治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04]、王振亚,冉亚铃.新加坡政治发展模式的制度特征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05]、魏新文,吕元礼.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三重基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206]、夏国兴.新加坡政治体制建设探微[J].教学与管理,1995年第03期.
    [207]、肖长华,胡庆亮.论新加坡政治体制的成因——一种应然与实然的分析视角[J].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12期.
    [208]、萧功秦.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简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J].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209]、许道敏.新加坡:严密立法严格执行[J].中国监察,2002年第16期.
    [210]、许敏,肖京林.浅析新加坡廉政建设——基于政治文明视角下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02期.
    [211]、杨慕华.近十年中国学者关于新加坡政治研究述评[J].南洋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12]、张春阳,吕元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213]、张骥,刘建文.论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14]、张键,吕元礼.新加坡政府民意吸纳与反馈机制——以民情联系组为例[J].学习月刊,2010年第29期.
    [215]、赵连忠.透视新加坡“柔性一党优位制”——兼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路径,长白学刊[J].2004年第5期.
    [216]、赵增彦.新加坡如何反腐倡廉[J].理论导刊,2006年第5期.
    [217]、朱桂芳.浅析新加坡李显龙政府对华政策的走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218]、 C. M. Turnbull: A History of Singapore1819-1988,Singapore: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9.
    [219]、 Diane K. Mauzy and R.S.Milne. Singapore Politics Under thePeople’s Action Party, London:Routlege,2002.
    [220]、 Edwin Lee. The British as Rulers: Governing Multiracial Singapore1867-1914,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1.
    [221]、 Garry Rodan(ed.),Singapore,Ash 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1.
    [222]、 Gavin Peebles and Peter Wilson,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Singapore: Past and Future,Edward Elgar, UK&USA,2002.
    [223]、 Han Fook Kwang,Lee Kuan Yew: The Man and His Ideas, Times EditionsPte.Ltd,1998.
    [224]、 Janet W. Salaff,State and Family in Singapore: Restructuring anIndustrial Socie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225]、 Jon S. T. Quah,Chan Heng Chee,Seah Chee Meow (eds.), Governmentand Polities of Singapore,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26]、 Jon S.T.Quah,In Search of Singapore’s national values, Singapore:th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1990.
    [227]、 Kernial Singh Sandhu,P. Wheatley (eds.), Management of success:The Molding of Modern Singapore,Singapore,1989.
    [228]、 Kevin Tan and Lam Peng Er, Managing Political Change inSingapore—the Elected Presidency, London: routlege,1997.
    [229]、 Michael Haas(ed.), The Singapore Puzzle, Westport, Conn.:Praeger,1999.
    [230]、 Tremenwan ChristoPher,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 Control inSingapore,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4.
    [231]、 http://zaobao.com联合早报网
    [232]、 httP://www.phoenixtv.com凤凰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