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中的神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文学的许多新变肇源于此。其中有大两类内容在汉代文学中体现尤为突出:一为经学;一为神话。汉代文学中的神话在与经学“尚质”文学观的交融与背离之中,凸显了文学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与魅力。
     汉代文学中的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文学中神话的新变是对原始神话重新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汉代文化的重构。正是由于汉代文学中神话的润色、加工和定型,中国神话才成为中国文学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汉代文学中的神话进一步开拓了文学创作的空间,丰富了文学的题材内容及表现方式,甚至影响到后世文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寄托乃至价值取向。
     目前,学界对于汉代经学与文学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对于汉代文学中神话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旨在就这一问题进行相对系统的探究,以期对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有所补益。
     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七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汉代文学中神话的文化渊源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神话和谐观念影响了汉代宇宙观,并对汉代神学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文学中的神话继承了经传中神话历史化、神话怪异记载及神话夸饰成分,并且受到了诸子的广泛影响。如墨子的鬼神信仰、诸子传闻记录、《庄子》《列子》的虚构手法与游仙主题、纵横夸饰文风等,诸子的进化神话观也影响了汉代文学对于神话的认识。此外,汉代以燕齐文化、巫楚文化为代表的各地神秘文化也为文学中神话场景的描写营造了文化氛围,但汉代神秘文化的渊源并没有南北文化的分野,可以追溯到殷商神秘文化。
     第二章主要对汉代文学中的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探讨。首先,汉代统治者采用神道设教的手段,将神话作为大一统政权的隐喻和象征以及文化建构的一部分。大量的帝王天命神话在汉代产生,并呈现出与先秦迥然不同的面貌。汉代谶纬经学的盛行,使得博士文人群体借助谶纬重新建构以“太一”为中心的神系,并促进了汉代符瑞文化的繁荣。汉代博士文人群体对经书的过度阐释,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神话化进程,其对先秦及同代典籍的整理、注释具有收集、保存神话之功。此外,神仙信仰作为汉代社会颇为盛行的一种生存状态,对文学中的神话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求仙思想和祛灾求福两个方面。
     第三章对汉代文学中神话产生的动因与旨归进行了说明。认为汉代兴废继绝的文化建构以及雅好博物的时代风尚推动了文学中神话记载的大量出现,而文学中神话描写的目的主要体现在追古颂今与聊寄吾心两个方面,分别以封禅和游仙为代表。
     第四章对汉代文学中神话的生成与摹拟进行了分析。认为汉代繁琐、频仍的庙堂祭祀与民间祭祀为文学中神话的产生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汉代文学摹拟创作风气的影响下,文学中神话的摹拟创作促进了类似文学作品中神话记载的不断出现,主要以骚体、汉赋及乐府中的神话摹拟为代表。
     第五章从虚构与真实、感性与理性、文学与文化等方面对汉代文学中的神话进行多维审视。认为汉代史传文学中的神话虚构与其“实录”精神相互促进,是史家“传神”手法的体现,进一步影响到了汉代的历史传说观念。在“爱奇”倾向的影响下,汉代文学中的神话开拓了文学的情感表现领域,而神话所体现的“致用”原则则是对理性精神的复归。此外,汉代文学中的神话还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表述方式以及文化依托。
     第六章对汉代文学中神话的发展特征及文化嬗变进行了梳理。认为汉代文学中的神话体现了神话与历史的双向互动及谶纬化、世俗化、仙话化的发展特征,并经历了从神巫文化到史官文化、从本儒用道到亦儒亦道的文化嬗变历程。
     第七章探讨了汉代文学中的神话对汉代文学的总体影响。认为汉代文学中的神话对汉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了中国文学从先秦到汉代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完善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通俗、情节的丰富及风格的浪漫等方面。
Han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serves a key role, many new changes of literature originates from the origin.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ontent are particularly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han dynasty:one for the classics, the other is the myth. Myths in han nynasty literature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m of literature as literature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blending and deviating with Confucian classics "quality" literature.
     Original myth, classical and modern myth is different state of being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myth.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connect primitive myth and modern myth,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myths.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rebuild primitive myth, and also is a new rebuilding process to the whole Han dynasty literature. It is because of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Polish, finalize and design, Chinese myths can event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 Myths in Han dynaty literature furtherly develop the literary creation space, enrich the subject contents and the forms of literature, and even influence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way of thinking, emo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 to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dynasty Confucian classic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have gained fruitful results, for the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research is relatively weak.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doing a relatively systematic study to explor the problem, so as to initiate somewhat to research of han dynast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ull text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specific content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analyze the origins of han dynasty literature myth. Believes in ancient myths harmonious idea has affected the world view of han dynasty, and the theological system has produced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an dynasty. Han dynasty inherited the classical mythology of literary history, myths, bizarre records and myths exaggerated ingredients, and widespread influence by other schools. Such as mo zi's belief in ghosts and gods, anecdotal records,"zhuang zi" school "liezi" fictitious technique and swim fairy theme,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ance style, etc. Their 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yth also influenced the literature in han dynasty for the myth. In addition, the han dynasty represented by YanQi culture, WuChu culture around the mysterious culture has created a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mythological scenes in literature. While Han dynasty mysterious culture of origin has no divergence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ulture, mysterious cul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hells.
     I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an dynasty literature myth era background. First of all, the han dynasty rulers adopted teaching means, set up in the Shinto myth as a metaphor and symbol of the unified regime and part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ots of mandate of heaven emperor myths in han dynasty, and presented with the face of the pre-qin period is very different. Dr Prophetic-mixed han dynasty Confucian classics, makes literati with prophetic-mixed reconstruct centered on "so a" god department,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FuRui culture in han dynasty. Dr Han dynasty literati excessively interpretate the scriptures, further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myth, and its, systemize, annotation to the generation of pre-qin ancient books helped collect, conserve the myth. In addition, the immortal faith as a prevail living cond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and myths, it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pursuing immortality thought and remove disaster.
     The third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myths in han dynasty. Thinking that it is the thriving, declining, inherited, dy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lso the elegant,curious era fashion promoted the creat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myth. Myth and literature mainly embodied in two aspects:chasing the ancient, praising the present and eliciting personal emotions, respectively represented by FengChan and swim.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generation and mimic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Thinking that many trival, the temple worship and folk sacrifice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to literature and myth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imulation of creation atmosphere of han dynasty,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al myths promote sonme similar literature appear constantly, mainly SaoTi, rhyme prose and poems represented a myth in the mimic.
     The fifth chapter from the fiction and reality, perceptual and ration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the han literature in the myth of multidimensional review. Thinking that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is fiction and its "factual record" spirit, promote each other,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historian "lifelikeness" technique, and further affected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legend. Tendency in "seeking for novel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 dynasty literary myth of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 field, and embodied in the myth of "practical" principle is the return of rational spirit. In addition, the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also affected the literary creation theme, expression, and culture.
     The sixth chapt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and generalizes the cultural transmutation. Thinking that myths in han dynasty embodies the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myths and history, and also reflets a prophetic-mixed, secular and fair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t also experiences a cultural evolution process which from the sibyl culture to the historiographer culture, from the Confucianism with the tao to take both of them.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han dynasty literature myth of overall influence o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Thinking that myths in han dynasty literature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in han dynasty, reflects the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pre-qin to han dynasty plain to gorgeous,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rough to perfect, mainly reflects in the popular language, the rich plotand the romantic style, etc.
引文
① 朱绍侯:《汉画神灵图像考述》序一,见牛天伟、金爱秀:《汉画神灵图像考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 马晓宏:《天·神·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神运动》,台北:云龙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① 详见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①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79页。
    ① 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3页。
    ② 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第199-200页。
    ③ 从1902年旅日中国学者梁启超第一次使用日本学者发明的来于myth的“神话”一词,1903年蒋观云在《新民丛报(谈丛)》发表第一篇神话学论文《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至今,中国现代神话学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① [德]奥托·泽曼著,周惠译:《希腊罗马神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第913页。
    ③ 《辞海》(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3625页。
    ④ 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①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② 袁珂:《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③ 袁珂:《再论广义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
    ④ 同上。
    ⑤ 赵炎秋:《中西神话仙话比较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⑥ 萧兵:《古代小说与神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① 鲁迅:《鲁迅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66-67页。
    ② 李福清:《中国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第2期。
    ③ 王青:《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44页。
    ① 陈连山:《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论中国神话学界使用西方现代神话概念的成就与局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 《辞海》(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3625页。
    ③ 黄震云、孙娟:《汉代神话史》,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年,第17-18页。
    ①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②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页。
    ③ 详见赵顺宏:《文化原型的探究与质疑——论<故事新编>的艺术构想》,《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
    ① 参见潜明滋:《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潜明滋:《中国神话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 参见黄震云、孙娟:《汉代神话史》,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年。
    ③ 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 主要汉代神画研究专著有陈履生的《神画主神研究》(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李立的《汉墓神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牛天伟、金爱秀的《汉画神灵图像考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
    ② 王青:《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台北:洪叶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③ 王青:《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④ 主要有:阳清的《唐前造神运动与人神遇合的文学主题》(《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2期);田桂民的《早期中国神仙信仰的形成与演化》(《南开学报》,2003年第6期);常金仓的《<山海经>与战国时期的造神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杨颉慧的《从两汉人名看汉代的神仙信仰》(《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韩]闵丙三的《汉代乐府诗里的神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以及[英]鲁惟一著,王浩译:《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⑤ 顾颉刚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⑥ 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⑦ 杨显:《汉代神话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①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30页。
    ② 李立:《文化嬗变与汉代自然神话演变》,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③ 闻一多先生有《神话与诗》一书,收录了作者18篇论文,分别以神话和《楚辞》为中心,对古代文化及先秦诗歌进行了深入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解剖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对此后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郑振铎与张亮采先生在宗教、民俗与文学的综合研究方面大有创获,周勋初先生的《九歌》研究,综合了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以及神话传说等各个角度,新见跌出。参见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郑振铎:《郑振铎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周勋初:《九歌新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 萧兵:《楚辞与神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⑤ 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⑥ 蒋述卓:《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⑦ 李立:《文化嬗变与汉代自然神话演变》,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⑧ 李立:《神话视阈下的文学解读:以汉唐文学类型化演变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① 内容包括:行神崇拜与传统祖饯诗的流变、月神话的演变与汉唐咏月诗的创作、传统泰山文化的后生命意识与汉唐诗歌的泰山情结、山鬼传说的演变与神女题材的文学创作、牛郎织女神话的演变与爱情模式的文学典型意义、桑树崇拜与文学桑女形象的美学意义和道德价值等章节。
    ② 黄震云:《汉代神话的多态性与政治》,《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③ 这些成果主要有:姚圣良:《汉人的神仙观念与汉赋的艺术表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包才华:《汉赋的神话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增刊);李艳洁:《汉赋中神话传说的外向征服特证》(《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葛成民:《汉赋作品中多神融合的文化透视》(《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刘泽华、胡学常:《汉赋的政治神话》(《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王宗:《评汉人辞赋中的神仙思想》(《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等。
    ④ 如郑明璋:《经学与汉赋的创作》,《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冯维林:《论截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魏以远:《从汉赋看两汉的道家思想》,《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等。
    ⑤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⑥ 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 李立:《神话视域下的文学解读:以汉唐文学类型化演变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页。
    ① [俄]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4页。
    ② 扬之水:《先秦诗文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26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7页。
    ② (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621-627页。
    ③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76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7页。
    ①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11页。
    ②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11-112页。
    ①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②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35-236页。
    ③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98页。
    ④ 《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两句下注引。
    ⑤ (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85页。
    ⑥ 金祖孟:《中国古宇宙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⑦ 屈原有《天问》,荀卿有《天论》。汉代系统阐释对天地宇宙看法的著作主要有:《淮南子·天文训》、《天人三策》、《史记·天官书》、《论衡·谈天》、《论衡·说日》等。
    ①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9页。
    ② 尚学锋:《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③ (清)苏舆著,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7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07-508页。
    ⑤ (汉)司马相如撰,金国永校注:《司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66页。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6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6页。
    ② 佟德富:《神话宇宙时空观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9-463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5-458页。
    ② 同上,第462-485页。
    ① 黄震云:《汉代神话的多态性与政治》,《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②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86页。
    ③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48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79-480页。
    ⑤ 同上,第574-578页。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7-168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30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6页。
    ⑤ 同上,第46页。
    ①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42页。
    ② 曹顺庆、王庆:《中国传统学术生成的奥秘:“依经立义”》,《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③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3页。
    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0页。
    ⑤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7-108页。
    ① (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55页。
    ②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97页。
    ③ (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9页。
    ④ 原昊:《历史神话化的文本典范——<世本·作篇>所载发明创造类神话蠡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①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4页。
    ②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9页。
    ③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17-818页。
    ④ 同上,第1867页。
    ⑤ (清)汪中:《述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⑥ (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30页。
    ① (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62-463页。
    ② 杨伯峻:《左传》序言,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③ 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④ (宋)黎靖德编纂:《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51页。
    ⑤ 同上,第2152页。
    ⑥ 同上,第2170页。
    ⑦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22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3752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22页。
    ③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④ 同上,第82页。
    ⑤ 吴阁生:《左传微》,台北:中华书局,1970年,第195页。
    ⑥ [法]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第122页。
    ⑦ 同上,第147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73页。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65-166页。
    ③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57页。
    ①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7-118页。
    ②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550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3页。
    ④ 同上。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1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73页。
    ③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8页。
    ④ 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⑤ 袁珂:《山海经校注·序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① 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46页。
    ③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6页。
    ④ 同上,第1738页。
    ①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37页。
    ②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32页。
    ③ 同上,第330-331页。
    ④ 同上,第288页。
    ①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0页。
    ② 同上,第297页。
    ③ (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13页。
    ① 徐兴无认为“谶纬文献还存留着比较纯粹的墨家思想,并有所发展。”认为墨家与神仙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这种渊源关系使得墨家在汉代后期向道教转化。详见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0-44页。
    ②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7页。
    ③ (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48页。
    ④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6页。
    ⑤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54页。关于谶纬的详细记载,皆可参见:《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该书由日本学者安居香山和中村璋八于1964年编成,是目前最完备的纬书辑本,共“收《易纬》二十四种、《尚书纬》八种、《尚书中候》二十一种、《诗纬》四种、《礼纬》四种、《乐纬》四种、《春秋纬》二十九种、《孝经纬》十五种、《论语纬》九种。计一百一十八种。其中有泛称《易纬》、《尚书纬》、《尚书中候》、《诗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论语谶》者,故实有名目一百零九种。又辑有《河图》四十三种、《洛书》十五种。计五十八种。”1971年至1985年以《重修纬书集成》为名,由明德出版社陆续出版。1994年,河北人民出版社重以《纬书集成》为名刊行。详见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10页。
    ⑥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89页。
    ①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8-40页。
    ②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3页。
    ③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57页。
    ④ 陈桐生:《组章为篇:战国诸子散文的一种特殊结构》,《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
    ⑤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35页。
    ①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73-474页。
    ②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74、2679-2680页。
    ③ 同上,第2711页。
    ④ 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⑤ 刘凤泉:《中国早期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108-109页。
    ⑥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0页。
    ⑦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32页。
    ①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925页。
    ② 刘凤泉:《中国早期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105-106页。
    ③ 同上,第112-113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45页。
    ① 同上,第1744-1745页。
    ② 班固统计为1380篇,而程国斌认为当为1390篇,参见程国斌:《论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文体意义》,《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
    ③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页。
    ④ 同上,第6页。
    ⑤ 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⑥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9页。
    ⑦ 廖群:《<汲冢琐语>与先秦“说体”考察》,《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
    ①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页。
    ② 同上,第108页。
    ③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62页。
    ④ 刘凤泉:《中国早期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119页。
    ①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7页。
    ② 参见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67页。
    ③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7-48页。
    ④ 同上,第117-118页。
    ⑤ 关于《列子》一书的真伪与产生年代,唐代柳宗元、清代姚际恒认为《列子》一书真伪参半;宋代高似孙、黄震提出《列子》系伪书说,其后明代宋濂,近人陈三立、梁启超、章炳麟、郭沫若、马叙伦、顾实、陈文波、吕思勉、杨伯峻、严北溟诸学者继承此说,《列子》伪书之议几成定论。后来,岑仲勉、李养正、日本学者武义内雄、台湾学者严灵峰、陈鼓应、许抗生等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列子》并非伪书,乃是先秦子书之一,是战国后期陆续编成的道家文献。徐兴无也同意此观点。参见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4-45页,注释11。刘建国对各家观点做了行深入分析和辨正,最后得出结论“《列子》是一部真书,是一部研究战国初期思想家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宝贵遗产。”详见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0-264页。英国学者鲁惟一在《剑桥中国秦汉史》第十二章中认为《列子》“不同篇目的时间约起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之间。”参见[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03-704页。本文同意《列子》乃战国子书的观点。
    ⑥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5页。
    ⑦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页。
    ① 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7-258页。
    ②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1-152页。
    ③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④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6页。
    ⑤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50-151页。
    ⑥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7-168页.
    ⑦ 同上,第1500页,附录三,“《淮南子》总评”。
    ① 王国维曾将《庄子》书中大量的“故事”与西方的“神话”联系起来,开百年《庄子》神话研究之先声;郎擎霄确认了《庄子》书中神话传说的存在,以此说明《庄子》艺术手法的高超;茅盾看重《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庄子改造利用神话材料为寓言的过程中已经使神话非神话化了,这里的“非神话化”其实主要是指哲理化;闻一多认为庄子崇信万物有灵,对神话采取了吸收、消融和改造的态度。
    ② 袁珂:《神话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4-105页。
    ③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95页。
    ④ 赵奉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虚拟名字及文学效应》,《中州学刊》,2012年第3期。
    ①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5页。
    ②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1页。
    ③ 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82-183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02页。
    ①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6页。
    ② 《神乌赋》释文最早公布于《文物》1996年第8期,主要研究论文有:裘锡圭:《<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万光治:《尹湾汉简<神乌赋>研究》(《四川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虞万里:《尹湾汉简<神乌赋>笺释》(《学术集林》第十二卷,1997年12月);谭家健:《<神乌赋>源流漫论》(《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等。
    ③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④ 黄悦:《神话叙事与集体记忆——<淮南子>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208页。
    ⑤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5页。
    ⑥ 同上,第18页。
    ⑦ 同上,第551页。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8-129页。
    ② 同上,第483-485页。
    ③ 黄悦:《神话叙事与集体记忆——<淮南子>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212-213页。
    ④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6页。
    ⑤ 同上,第252页。
    ⑥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6-47页。
    ① 李生龙:《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修订本)》,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266-267页。
    ② (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43页。
    ③ 刘师培著,黄锦君选编:《刘师培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8页。
    ④ 同上。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00、396-397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页。
    ③ 同上,第608-609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3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33-3034页。
    ②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59页。
    ③ 刘朝谦:《赋文本的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④ 刘凤泉:《汉赋辨说》,《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1期。
    ① (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② 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3页。
    ③ 同上,第323页。
    ④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5页。
    ⑤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38页。
    ②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9页。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56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页。
    ② (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5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68-1369页。
    ④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4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69-1370页。
    ②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26页。
    ③ 同上,第952-953页。
    ① 池万兴:《<管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46-24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44页。
    ③ 同上,第2346-2347页。
    ① 池万兴:《<管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50-251页。
    ② 《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26-127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81页。
    ④ 孙家洲:《汉代齐地尚巫之风考实》,《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⑤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6页。
    ⑥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4-695页。
    ② 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70-71页。
    ③ 参见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6-297页。
    ④ (明)陈子龙:《陈卧子先生安雅堂稿》(卷三),上海:时中书局,1910年。
    ⑤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页。
    ①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页。
    ② 金开诚:《屈原辞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页。
    ④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72页。
    ⑤ 刘朝谦:《赋文本的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5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8-1366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43页。
    ② 王子今:《两汉的越巫》,《南都学坛》,2005年第1期。
    ③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397页。
    ④ 同上,第1841页。
    ⑤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7-298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0页。
    ② 详见许结:《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42页。
    ③ 同上。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58页。
    ⑤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① 程干帆:《文论十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②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页。
    ①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② 纪晓建:《<楚辞><山海经>神话趋同的文化学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③ 同上。
    ①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
    ② 参见韩维志:《论西王母文学形象在东汉的初步定型及其文化成因》,《江汉论坛》,2012年第6期。
    ① 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75页。
    ② 吴泓:《“神道设教”的文字意义及其演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8期。
    ③ 《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
    ④ 周人认为“天”(上帝)不只是殷人的“天”,不是只把天命授予殷人,而是授予有德者。《诗经·大雅·文王》:“天命靡常。”《尚书·召诰》:“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⑤ 《史记·封禅书》记秦襄公始祭白帝,“自以为主少嗥之神。”楚有东皇太一,又自称帝高阳颛顼的后代。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有阏伯,季曰实沈。……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国语·晋语四》:“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又据《史记》和《汉书》,秦襄公始祠白帝,秦宣公始祭青帝,秦灵公又祭黄帝和炎帝。可见,五帝的产生当在东周初襄公时代前后。从社会的发展情况看,这和西周襄亡,诸侯崛起的时间是一致的。见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52页。
    ① 五德终始说的产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在这里注意的,是这种天人感应的历史唯物主义循环论,和战国以来社会变化的对应关系,以及这种学说对诸侯兼并、王者代兴的解释。如秦得水德,周得火德,水克火,故秦灭周而兴。秦得水德之说,可见《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汉代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帝王天命神话就是对五德终始学说的继承和发挥。
    ② 《史记·封禅书》:“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峙。”至景帝止,“祠官各以岁时祠如故。”
    ③ 吴泓:《“神道设教”的文字意义及其演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8期。
    ④ 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90页。
    ⑤ 董新祥:《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与天人观差异》,《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⑥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①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② 参见牛天伟、金爱秀:《汉画神灵图像考述》第七章《祥禽瑞兽图像》,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4-346页。
    ③ (汉)贾谊撰,闫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0页。
    ④ 详见《春秋繁露》中《天地之行》、《离台根》、《求雨》等章节。
    ① 刘师培:《左龛集·古今画学变迁论》(卷十三),载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年。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19页。
    ③ 同上,第1219页。
    ④ 同上,第1052-1070页。
    ①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56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6页。
    ① 龚世学:《图腾崇拜与符瑞文化的产生》,《天府新论》,2011年第1期。
    ② 详见赵沛霖:《墨子与帝王天命神话》,《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③ 赵沛霖:《司马迁与帝王天命神话的终结——《高祖本纪》和《赵世家》的神话学审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 赵沛霖:《司马迁与帝王天命神话的终结——<高祖本纪>和<赵世家>的神话学审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 同上。
    ③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71页。
    ① (汉)卫宏:《汉旧仪补遗》卷上,(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9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26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01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27页。
    ①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②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两汉博士家法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4页。
    ③ 蒙文通:《经学抉原》,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64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20页
    ⑤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六十七),《四库全书》本,第8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97页。
    ①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85页。
    ② 同上,第607页。
    ③ 陈登原:《国史旧闻》,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09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912页。
    ②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7页。
    ③ 同上。
    ④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4页。
    ⑤ 王洪军:《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94页。
    ⑥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7页。
    ①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7页。
    ②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721-2722页。
    ①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86页。
    ②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83-287页。
    ③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1页。
    ④ [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34-135页。
    ①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53页。
    ② (清)苏舆著,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4-95页。
    ③ 刘明华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07页。
    ④ 吕宗力:《谶纬与魏晋南朝文学》,载葛晓音:《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① (汉)郑玄:《驳五经异义》,《四库全书》本,第1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11页。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28-831页。
    ③ 同上,第790页。
    ① (汉)郑玄:《驳五经异义》,《四库全书》本,第1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11页。
    ②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58页。
    ③ 同上,第258-259页。
    ④ (明)孙毂辑:《古微书·推度灾》卷二十四,《四库全书》本,第1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77页。
    ⑤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78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91页。
    ①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59-260页。
    ②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603页。
    ③ 同上。
    ④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7页。
    ⑤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103页。
    ① (宋)黎靖德编纂:《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51页。
    ② 同上,第2152页。
    ③ 同上,第2170页。
    ④ 刘畅:《中国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①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104页。
    ② (晋)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子部影印明嘉靖孔天胤刊本。
    ③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9页。
    ④ 同上,第199页。
    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2—3103页。
    ⑥ (清)谭仪:《汉铙歌十八曲集解》(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26页。
    ②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③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93-1733页。
    ①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29页。
    ② 同上,第1723-1724页。
    ③ 同上,第1725页。
    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705页。
    ⑤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5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7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87页。
    ③ 刘畅:《中国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83页。
    ⑤ 同上,第238页。
    ⑥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600—-1601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25—241页。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21-722页。
    ③ 胡晓明:《物占、物占神话与符瑞——符瑞的神话学解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④ 胡晓明:《图腾、图腾神话与古代符瑞——中国古代图腾文化新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⑤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⑥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①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57页。
    ② 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1页。
    ③ (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0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00页。
    ⑤ 刘畅:《中国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82-83页。
    ⑦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2页。
    ① 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②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0页。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59页。
    ④ 同上,第3620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4页。
    ② (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49页。
    ③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59页。
    ①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373页。
    ② (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707页。
    ③ 同上,第706-707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1页。
    ①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2页。
    ② 同上,第622页。
    ③ 同上,第626页。
    ④ 参见周延良:《社祭神话与禖祭神话的人类学诠解》,《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
    ⑤ (宋)罗泌:《路史发挥》(卷三),四部丛刊本。
    ① (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② (晋)皇甫谧撰,(清)宋翔风、饯宝塘辑:《帝王世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③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04页。
    ⑤ 游国恩:《天问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7页。
    ⑥ 邓声国:《试论王逸<楚辞章句)的文学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张光直:《中国创世神话之分析与古史研究》,见《民族学研究所集刊》,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1959年第8期。
    ② [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和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0页。
    ③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胡亚豳译:《神话简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4页。
    ②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影印本),济南:齐鲁书社,第706页。
    ① 《日知录》卷三十《泰山治鬼》条云:“尝考泰山之故,仙论起于周末,鬼论起于汉末”。关于“仙”的概念的提出,学界多认同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不会早于东周后期。参见(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18页。
    ② 牟钟鉴《长生成仙说的历史考察与现代诠释》,《道教的历史与文学——第二届海峡两岸道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衡阳:南华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第552-553页。
    ③ (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82页。
    ④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34页。
    ① 范三畏:《旷古逸史:陇右神话与古史传说》,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7-241页。
    ② 陈梦家:《古文字中的商周祭祀》,《燕京学报》,第19期,1936年。
    ③ 仝涛、邹芙都:《西王母龙虎座造型源于西方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④ 余英时:《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8-49页。
    ⑤ 参见周到、吕品、汤文兴编:《河南汉代画象砖》,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5年。
    ① 参见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周静:《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四川文物》,1998年第6期:丁毅华:《汉代的类宗教迷信和民间信仰》,《南都学坛》,2001年第4期;徐杰舜:《汉族风俗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②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34页。
    ③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中华文史论从》,1979年第2辑。
    ④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45页。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76页。
    ③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④ 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8、76、110页。
    ①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26页。
    ② 踪凡:《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3页。
    ① 王叔岷:《列仙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② 同上,第4页。
    ③ 王叔岷:《列仙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页。
    ④ 同上,第63页。
    ⑤ 同上,第144页。
    ⑥ 同上,第130页。
    ⑦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15页。
    ⑧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页。
    ⑨ 李淞:《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⑩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41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476页。
    ② 《道藏》第20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490页。
    ③ [英]罗伯特·鲍柯克、肯尼思·汤普森编,龚方震、陈耀廷等译:《宗教与意识形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025页。
    ⑤ 同上,第123页。
    ⑥ 同上,第259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37页。
    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472-2473页。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8页。
    ④ 同上,第3450页。
    ① (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59页。
    ② (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5-156页。
    ③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67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79-480页。
    ⑤ 同上,第574-578页。
    ⑥ 同上,第461页。
    ⑦ 同上,第159页。
    ①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有怎样的区别——答文学社问》,《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2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1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1页。
    ② 同上,第1701页。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6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75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6页。
    ④ 参见王鍈:《说苑全译·前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28页。
    ② 同上,第1045页。
    ③ 同上,第1756页。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437-1439页。
    ②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① 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第401页。
    ② (晋)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子部影印明嘉靖孔天胤刊本。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29页。
    ④ 同上,第3575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55页。
    ② 同上,第3514页。
    ③ 王利器:《郑康成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第149页。
    ④ (清)袁枚:《随园诗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⑤ (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2页。
    ①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5页。
    ② 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64页。
    ③ 杨义:《<山海经>的神化思维》,《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董琨:《中国汉字源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30页。
    ②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9页。
    ③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①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2页。
    ② 同上,第272页。
    ③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6页。
    ④ 同上,第22页。
    ①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4页。
    ② (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67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5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96页。
    ⑤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6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67-3068页。
    ② 同上,第3070页。
    ③ 同上,第3052页。
    ④ 《史记评林》引楼防曰:“使人主睹之,乃所以助成其好大喜功之习,非所以正救其习也。”引詹惟修曰:“虽是谀词,然写出武帝非常状,屹然在千古之上。”参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10-1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553页。
    ⑤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78页。
    ① 阮芝生:《三司马与汉武帝封禅》,《台大历史学报》,1985年第20期。
    ② 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文史哲》,2010年第6期。
    ③ 踪凡:《司马相如资料汇编》(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5页。
    ④ (清)张裕钊:《濂亭遗文》(卷一),光绪乙未刻本。
    ⑤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82页。
    ⑥ 同上,第682页。
    ① 刘跃进:《<子虚赋><上林赋>的分篇、创作时间及其意义》,《文史》,2008年第2辑(总第83辑)。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17、3025页。
    ② (宋)程大昌撰,许沛藻、刘宇整理《演繁露》卷十一,见《全宋笔记》第四编,第九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84页。
    ③ (明)凌稚隆撰:《史记评林》,《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10-1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557页。
    ④ 《随园诗话》中有:“诗赋为文人兴到之作,不可为典要。上林不产卢橘,而相如赋有之。甘泉不产玉树,而杨雄赋有之。”(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14页。
    ⑤ (明)凌稚隆撰:《史记评林》,《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10-1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557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51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33-3034页。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75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26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0-161页。
    ② 同上,第193页。
    ③ 同上,第195页。
    ④ 同上,第200页。
    ⑤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70页。
    ① (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58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3页。
    ③ 同上,第3317页。
    ④ 同上,第3073页。
    ⑤ 同上,第3041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1-3042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49页。
    ③ (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18页。
    ④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8-111页。
    ① “司马相如既卒”《集解》徐广曰:“元狩五年也。”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09页。
    ③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82页。
    ④ 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第199-200页。
    ①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三卷《经学抉原》之《孔子与今文学》,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② 董治安:《汉赋的困厄与解脱——关于汉赋同经学的若干问题》,《文史哲》,1990年第5期。
    ③ 同上。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42页。
    ②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78页。
    ③ 《反都赋》:“兴四郊,建三雍,禅梁父,封岱宗。”《东京赋》:“既光厥武,仁洽道丰。登岱勒封,与黄比崇。”《东都赋》:“宪章稽古,登岱勒封,仪炳乎世宗。”
    ④ 费振刚:《全汉赋校释·长杨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① 孙秀昌:《两周时代“命”意识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悲”意识的影响》,
    ② 傅斯年:《新获楚辞写本后记跋》,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0页。
    ② [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8页。
    ①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9页。
    ① 陈昌明:《沉迷与超越——六朝文学之感官辩证》,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第199页。
    ② (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9页。
    ③ 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83页。
    ①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62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1-224页。
    ③ 均见《后汉书·张衡列传》第四十九李贤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930-1931、1937页。
    ①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68页。
    ②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56页。
    ③ 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036页。
    ④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34页。
    ⑤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① [英]詹·乔·弗雷泽著,徐玉新等译,刘魁立审校:《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②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57页。
    ①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1页。
    ②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155页。
    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157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6页。
    ⑤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42页。
    ⑥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页。
    ⑦ 同上,第8页。
    ⑧ [法]E·杜尔克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编印,《宗教研究译文集》第二章。
    ① 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0页。
    ② 同上,第361页。
    ③ 同上,第360页。
    ①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页。
    ② 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78页。
    ③ (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十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① 刘师培著,黄锦君选编:《刘师培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20页。
    ② 同上,第20页。
    ③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8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94页。
    ⑤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8页。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64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57页。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00页。
    ④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七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94页下。
    ⑤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49页。
    ⑥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5页。
    ①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47页。
    ② 李立:《神话视阈下的文学解读:以汉唐文学类型化演变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③ (晋)司马彪:《续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④ 见《后汉书》志第八,《祭祀志中》刘昭注。
    ⑤ 见《续汉书·五行志一》刘昭注引蔡邕《伯夷叔齐碑》。
    ⑥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7页。
    ① 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8-181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26页。
    ③ 同上,第1349页。
    ④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① (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39-441页。
    ②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3页。
    ①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6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8-149页。
    ③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7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2页。
    ① (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十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②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③ 贾艳红:《论汉代政权对民间信仰的多重政策》,《齐鲁学刊》,2012年第4期。
    ④ 曾凡:《<淮南子>女娲神话探源》,《殷都学刊》,2012年第2期。
    ①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1页。
    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33页。
    ③ 同上,第2740页。
    ④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06-407页。
    ⑤ 同上,第81-82页。
    ⑥ (汉)王符著:《潜夫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71页。
    ⑦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2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798页。
    ②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682页。
    ③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四部丛刊》子部影印明嘉靖孔天胤刊本。
    ① 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
    ② (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38页。
    ③ (晋)张华撰,范宁校正:《博物志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① 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1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20页。
    ③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3页。
    ④ 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74-174页。
    ⑤ 参见周勋初《王充与两汉文风》一文及《两汉摹拟作品一览表》,《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⑥ 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75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7页。
    ② 同上,第672页。
    ③ 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1页。
    ①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6-47页。
    ③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0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2页。
    ⑤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① (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2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82页。
    ③ 同上,第123页。
    ①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② (宋)朱熹撰:《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③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思想、心态及文学》,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301-302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500页,附录三,“《淮南子》总评”。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2-23页。
    ② 同上,第128-129页。
    ③ 同上,第537-538页。
    ④ 同上,第797页。
    ⑤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第273-278页。
    ⑥ 同上,第326-327页。
    ⑦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思想、心态及文学》,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301-302页。
    ①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思想、心态及文学》,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323页。
    ② (清)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07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附录,第9页。
    ④ 李炳海:《道家文学的流动之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⑤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⑥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8-609页。
    ⑦ 同上,第530页。
    ① 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8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35页。
    ③ 同上,第134页。
    ④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36页。
    ⑤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⑥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5页。
    ①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33-34页。
    ② 同上,第34页。
    ③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3页。
    ④ (晋)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子部影印明嘉靖孔天胤刊本。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09页。
    ②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97页。
    ③ 朱谦之:《新辑本桓谭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2页。
    ① 《全汉赋》参见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该辑本共收录汉赋八十三家,二百九十三篇,其中可判定为完篇或基本完整者约一百篇,存目者二十四篇,余为残篇。
    ② 万光治:《汉赋通论》(序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8687页。
    ② (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2页。
    ③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91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①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② 孙作云:《楚辞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5页。
    ③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6页。
    ④ 陈昌明:《沉迷与超越——六朝文学之感官辩证》,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第201页。
    ①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57页。
    ② 同上,第400页。
    ③ 同上,第353页。
    ④ 同上,第422页。
    ⑤ 同上,第431页。
    ①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1-82页。
    ②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8、413页。
    ③ 见李丰楙著《魏晋南北朝文士与道教之关系》,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年,第489-490页。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
    ② [美]威廉·巴斯科姆:《口头传承的形式:散体叙事》,见[美]阿兰·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③ [意]拉斐尔·贝塔佐尼:《神话的真实性》,见[美]阿兰·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126页。
    ④ 刘朝谦:《赋文本的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①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13页。
    ②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62页。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8页。
    ① 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页。
    ③ 参见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④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分论第2章,《饮冰室合集》第12册《专集》之99,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0页。
    ① 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杨树增:《史记的想象与虚构》,《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唐子恒:《史记叙事的矛盾与夸张》,《晋阳学刊》,2002年第4期;陈曦:《史记历史虚构探索——兼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虚构传统》,《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许勇强:《史记记事“抵梧”简析——兼及<史记>的“实录”问题》,《求索》,2007年第5期;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倪爱珍:《史出于巫与先秦两汉史传中虚构的发生》,《江西社会科学》,第2011年第10期。
    ① (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64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审查报告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2页。
    ③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46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0页。
    ① (清)陈廷焯著、杜维沫校点:《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13页。
    ② (清)金圣叹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③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1-42页。
    ④ 韩兆琦:《史记通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3-44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4页。
    ② 同上,第22页。
    ③ 同上,第538页。
    ④ 同上,第538页。
    ⑤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29页。
    ⑥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21页。
    ① 张华:《人神之际多元互动下的“实录”坚守——司马迁取舍上古神话传说的原因探析》,《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19-3320页。
    ③ 同上,第2121页。
    ④ (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⑤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1-22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79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04-505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30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页。
    ② 同上,第43页。
    ③ 同上,第100页。
    ④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10页。
    ⑤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79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页。
    ② 同上,第46页。
    ①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85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5页。
    ③ 同上,第1779页。
    ④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1页。
    ⑤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48页。
    ⑥ (清)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07页。
    ④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8页。
    ② 同上,第1773页。
    ①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② (明)周亮工编:《尺牍新钞》,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87页。
    ② 同上,第48页。
    ③ 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40-141页。
    ④ 梁爱民:《经学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① 王晓娜:《历史叙事的虚构性问题》,《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② 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9页。
    ③ 吴中胜:《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④ (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⑤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三),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667页。
    ① (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82页。
    ②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0年,第1-2页。
    ③ 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4-236页。
    ① (明)王世贞著,罗仲卿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31页。
    ②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1页。
    ① (清)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07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87页。
    ② 同上,第284页。
    ① [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98-199页。
    ② 同上,第199页。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7-2738页。
    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323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页。
    ② 同上,第338页。
    ③ 同上,第3306页。
    ④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76页。
    ① (清)蒋骥撰:《山带阁注楚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04页。
    ② 参见林庚:《天问论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70-71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79页。
    ① 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②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41页。
    ①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8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56页。
    ③ 同上,第3063页。
    ④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116页。
    ①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116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00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97页。
    ②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8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121页。
    ① 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1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4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8-339页。
    ② 同上,第381页。
    ③ [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8页。
    ① (宋)罗泌:《路史发挥》(卷三),四部丛刊本。
    ① (清)李邺嗣:《杲堂文钞》(卷四),四明丛书本。
    ②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④ (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9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94页。
    ⑤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8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04页。
    ⑦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29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7-2738页。
    ② 同上,第1911页。
    ③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79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1页。
    ⑤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911-1912页。
    ⑥ (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01页。
    ⑦ (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634页。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43页。
    ③ 同上,第237页。
    ④ 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8-148页。
    ⑤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41-642页。
    ①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45页。
    ② 同上,第1048页。
    ③ (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5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68-1369页。
    ⑤ 此诗作者,众说纷纭。余冠英认为,这是一篇古辞,内容为弃妇的申诉。《文选》李善注引《歌录》云:“《塘上行》古辞,或云甄皇后造,或云魏文帝,或云武帝。”无论何种观点,将其归为汉乐府皆在情理之中。
    ⑥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54页。
    ①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页。
    ② (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31页。
    ③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4页。
    ④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①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页。详见赵顺宏:《文化原型的探究与质疑——论<故事新编>的艺木构想》《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
    ②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出版社,2003年,弟315页。
    ③ 同上,第319页。
    ④ 同上,第505页。
    ⑤ 同上,第515页。
    ① (汉)贾谊撰,闫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50页。
    ②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7页。
    ③ 王汉民:《道教神仙戏曲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51页。
    ① 《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4页。
    ② 李珺平:《天汉雄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③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0页。
    ④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24页。
    ⑤ (晋)张华撰,范宁校正:《博物志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7页。
    ①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2页。
    ②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05页。
    ① 阳清:《两汉神秘文化与武帝传说系列文本的人神遇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②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34页。
    ③ 同上,第161页。
    ④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36-343页。
    ⑤ [美]约瑟夫·洛斯奈:《精神分析入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1-29页。
    ①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② 参见《荣格心理学入门》,《读书》,1987年第4期。
    ③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1页。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① 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③ 同上,第35页。
    ④ 参见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之《汉魏六朝咏鸟赋留存状况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3页。这里只截取祢衡以上十篇,祢衡以下不在本文论述范畴。
    ①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② 同上,第9页。
    ③ (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0-61页。
    ①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034页。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页。
    ③ 同上,第6页。
    ④ 同上,第37页。
    ①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2页。
    ②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1页。
    ③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7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1-2483页。
    ⑤ 同上,第1302页。
    ⑥ (三国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90页。
    ① (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51页。
    ②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21页。
    ③ 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④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2-23页。
    ⑤ 同上,1958年,第614页。
    ⑥ 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① (宋)司马光撰,(明)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9608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1-1781页。
    ① 圣人史观,又称圣贤史观、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文化在“圣人作,贤者述”的循环往复之中,不断发展进步。以汉代陆贾“圣人成之”“贤者建功”以及王充“圣人作,贤者述”的历史观为代表。
    ① 罗根泽:《诸子考索》之《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②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08页。
    ① 孙昌武:《道教的仙歌及其文学价值》,《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
    ②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26页。
    ③ [意]维柯:《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92、137页。
    ④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19页。
    ⑤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7页。
    ⑥ 同上,第101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6页。
    ② 同上,第176-177页。
    ③ 同上,第194页。
    ④ 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第55页。
    ⑤ “谶纬”一词约于东汉晚期才出现,此前,独称谶、纬或经谶、谶记、图谶、纬书、图纬、纬候等,虽称谓繁多,而所指相同。参见陈槃:《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台北:“国立编译馆”,1992年。
    ⑥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① 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3页。
    ②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编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84页。
    ① 黄震云:《汉代神话的多态性与政治》,《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① 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② 详见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③ [苏]斯杰布林·卡明斯基著,易方译:《神话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页。
    ④ 赵沛霖:《孔子发现和肯定神话历史化的重大意义》,《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⑤ 朱仙林:《从罗泌<路史>看中国的“神话历史”》,《文艺评论》,2011年第10期。
    ① 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34页。
    ② 魏爱棠:《“神话”“历史”的对立与整合——一种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理解》,《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319-3320页。
    ① 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124页。
    ③ 董乃斌:《论中国叙事文学的演变轨迹》,《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
    ③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④ 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31页。
    ① 参见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第一章,载《神话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
    ② 吕思勉、童书业撰:《古史辨》第七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③ 同上,第50页。
    ① 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2页。
    ③ 原吴:《历史神话化的文本典范——<世本·作篇>所载发明创造类神话蠡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① (宋)罗泌:《路史发挥》,四部丛刊本。
    ② (三国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③ (晋)皇甫谧撰,(清)宋翔风、钱宝塘辑:《帝王世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① 《百衲本二十四史》,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②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1页。
    ③ 同上,第112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10-2811页。
    ①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9页。
    ②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8页。
    ③ 同上,第1413页。
    ④ 同上,第1038-1039页。
    ① 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5页。
    ②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9-40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1页。
    ①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08页。
    ② 谢贵安:《中国古代谶谣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98—164页。
    ③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②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③ 同上,第49页。
    ①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② 同上,第130页。
    ③ 余粮才、郝苏民:《伏羲与西王母形象考释》,《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① (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3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56页。
    ③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42页。
    ④ 余英时先生对汉代专有名词中的长寿类用语进行了统计,汉代长寿观念普遍体现在汉代地名、人名之中,显示了汉代中国求仙的世间转化与普及的两个重要事实。参见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7-49页。
    ⑤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29页。
    ⑥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04页。
    ①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② 郑土有:《中国古代神话仙话化的演变轨迹》,《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1期。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392-1394页。
    ② 同上,第1404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8页。
    ② 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读书笔记》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42—143页。
    ③ (清)李邺嗣:《杲堂文钞》卷4《五帝本纪论》,四明从书本。
    ④ 参见顾颉刚《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日]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译:《纬书与中国古代神秘思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目前学术界有的将之称为“方仙道”,并认为它是道教孕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3页。
    ⑤ 冯友兰:《再论<楚辞)中的哲学思想》,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中国哲学史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① (清)李邺嗣:《杲堂文钞》(卷四)之《五帝本纪论》,四明丛书本。
    ② (清)薛士学:《书小司马补三皇纪后》,(清)陈继聪等编:《蛟川先正文存》卷14,光绪八年刊本,第33页。
    ③ (清)李景星:《四史评议·史记评议》之《封禅书第六》,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32—33页。
    ① 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卷上,《丛书集成A新编》第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726页。
    ② 高有鹏:《用生命描绘中国神话的伏羲时代(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序三)》,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③ 同上,第5页。
    ④ (汉)刘向:《列女传》,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12年影印本。
    ① 张振犁:《黄帝神话的传说化与历史化》,载《神话新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② 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3页。
    ③ 刘凤泉:《中国早期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122页。
    ④ [美]锡德尼·芬克斯坦著,赵澧译:《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① 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3页。
    ②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13页。
    ③ 同上,第515页。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01页。
    ⑤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2页。
    ⑥ 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⑦ 杨向奎的研究参见:《历史与神话交融的防风氏》,载《杨向奎学术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吴锐的研究参见:《论“神守国”》,载《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中国思想的起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12-516页。
    ① 见李零《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2000年3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载《跨文化对话5》,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② 李零:《也谈“绝地天通”和“民神异业”》,载《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页。
    ②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7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1页。
    ④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87页。
    ⑤ 同上,第2359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80页。
    ② (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3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59页。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57页。
    ⑤ 同上,第162页。
    ⑥ 《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67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2页。
    ② 参见张峰屹:《西汉文学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9-273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43页。
    ② 同上,第3123页。
    ③ 同上,第3094页。
    ④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82-583页。
    ①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28页。
    ② 按:尽管《太平经》是长时期的集体创作,但其部分内容依然可以作为东汉材料加以引用。参见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页。详见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③ 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④ 参见宋佩韦:《东汉之宗教》,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20页:陈槃:《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17本,1948年,第46-47页。
    ① (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62页。
    ② 段立超:《蔡邕“颂”作与汉末文学新创》,《求索》,2012年第5期。
    ③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57-558页。
    ④ 邓新华:《从汉儒评赋看两汉文学接受的异化》,《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4期。
    ⑤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① 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413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2-113页。
    ① 蔡靖泉:《神话基质与文学基质——兼论先秦南北文学的特色和差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4页。
    ③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页。
    ④ [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05页。
    ② (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90页。
    ③ 同上,第882页。
    ④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3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页。
    ③ 傅道彬:《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④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9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页。
    ① (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8-29页。
    ② 同上,第29页。
    ③ 参见《文选·谢灵运传论》,李善注引《法言》佚文。
    ①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11页。
    ②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7页。
    ③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47页。
    ④ 踪凡:《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1页。
    ② 同上,第112页。
    ③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0页。
    ④ 同上,第306页。
    ⑤ 同上,第407页。
    ①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8年,第270页。
    ② (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6页。
    ③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6页。
    ④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页。
    ⑤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17页。
    ⑥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77页。
    ① 参见韩维志:《论西王母文学形象在东汉的初步定型及其文化成因》,《江汉论坛》,2012年第6期。
    ② 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86页。
    ③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08页。
    ④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2页。
    ① 摘自马克恩《<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3—144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1页。
    ③ 同上,第2785页。
    ④ 同上,第1690页。
    ⑤ 俞樟华:《论传记文学的艺术加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91页。
    ② 同上,第173-174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页。
    ② 马振方:《<孔子家语>、<孔丛子>之小说考辨》,《文艺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王德明主编:《孔子家语译注》(前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81页。
    ① 袁珂:《神话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9页。
    ② [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1-252页。
    ③ 李建中:《反(返)者道之动——中国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4页。
    1.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4. (清)陈廷焯著,杜维沫校点:《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5. (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6. (清)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8.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9. (晋)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子部影印明嘉靖孔天胤刊本。
    10.(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2.(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3.国学整理社辑:《诸子集成》(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14.(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5.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6.(清)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7.(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8.(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9.(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0.(晋)皇甫谧撰,(清)宋翔风、钱宝塘辑:《帝王世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汉)贾谊撰,闫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2.(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3.(明)柯维骐:《史记考要》,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2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5.(清)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6.(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7.(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8.(清)李景星:《四史评议》,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29.(清)李邺嗣:《杲堂文钞》,四明丛书本。
    30.(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1.(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2.(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3.刘文典撰,冯逸、乔华典校:《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4.(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5.(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6.(汉)刘向:《列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7.(南朝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38.(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9.(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0.(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2.(宋)罗泌:《路史发挥》,四部丛刊本。
    4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5.(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7.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8.(晋)司马彪:《续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9.(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0.(汉)司马相如撰,金国永校注:《司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1.(清)苏舆撰,钟哲点注:《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52.(清)孙星衍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3.(清)谭仪:《汉铙歌十八曲集解》(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54.(清)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5.(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56.(三国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7.(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58.(汉)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9.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0.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61.(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62.(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3.(明)王世贞著,罗仲卿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64.王叔岷:《列仙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5.(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6.(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67.(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8.(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69.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0.(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71.(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72.(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7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74.(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75.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76.(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7.(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8.(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79.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0.(清)袁枚:《随园诗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81.(晋)张华撰,范宁校正:《博物志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2.(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83.(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4.(汉)赵晔撰,薛耀天译注:《吴越春秋译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85.(清)赵在翰辑,钟肇鹏、萧文郁点校:《七纬》,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86.(明)周亮工编:《尺牍新钞》,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87.(清)朱杉撰,饶歌农点校:《礼记训纂》,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88.(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9.(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9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陈炳良:《神话·礼仪·文学》,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
    3.陈昌明:《沉迷与超越——六朝文学之感官辩证》,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
    4.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5.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
    6.陈槃:《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台北:国立编译馆,1992年。
    7.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8.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思想、心态及文学》,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9.陈桐生:《史记与诗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程千帆:《文论十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池万兴:《<管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5.丁鼎、杨洪权:《神秘的预言——中国古代谶言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7.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18.董琨:《中国汉字源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9.杜绣琳:《文学视野中的<淮南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0.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1.范三畏:《旷古逸史:陇右神话与古史传说》,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2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方铭:《战国文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
    24.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27.葛晓音:《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8.葛兆光:《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30.龚克昌:《汉赋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
    31.顾颉刚:《顾颉刚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2.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3.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4.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5.顾颉刚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3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7.郭嵩焘:《史记札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38.韩兆琦:《史记通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9.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40.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1.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2.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43.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赋与汉代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4.黄复山:《东汉谶纬学新探》,台北:台湾学生书店,2000年。
    45.黄悦:《神话叙事与集体记忆——<淮南子>的文化阐释》,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46.黄震云、孙娟:《汉代神话史》,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年。
    47.蒋述卓:《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金开诚:《屈原辞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49.金祖孟:《中国古宇宙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50.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1.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52.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53.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4.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55.李立:《神话视阈下的文学解读:以汉唐文学类型化演变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6.李立:《文化嬗变与汉代自然神话演变》,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
    57.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58.李清良:《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李生龙:《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60.李淞:《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汉代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62.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63.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6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5.林富士:《汉代的巫者》,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66.林庚:《天问论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67.刘朝谦:《赋文本的艺术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年。
    68.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通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69.刘凤泉:《中国早期文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70.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71.刘明华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72.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年。
    73.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八、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4.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5.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辨》(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6.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7.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78.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
    79.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80.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81.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82.马晓宏:《天·神·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神运动》,台北:云龙出版社,1991年。
    83.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4.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85.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86.牛天伟、金爱秀:《汉画神灵图像考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87.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88.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9.钱穆:《秦汉史》,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90.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91.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92.钱钟书:《七缀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93.潜明滋:《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94.潜明滋:《中国神话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95.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96.尚学锋:《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97.孙作云:《楚辞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98.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99.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
    100.王步贵:《神秘文化——谶纬文化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1.王汉民:《道教神仙戏曲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02.王洪军:《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3.王利器:《郑康成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104.王青:《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台北:洪叶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105.王青:《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06.王青:《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07.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08.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
    109.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0.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1.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2.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3.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4.吴金兰:《刘向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5.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6.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17.吴中胜:《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119.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0.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21.萧兵:《楚辞与神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2.萧兵:《古代小说与神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3.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124.熊十力:《乾坤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125.徐复观:《汉代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6.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27.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28.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29. 许结:《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0. 扬之水:《先秦诗文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31. 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32. 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3.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34. 叶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秦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5.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136.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7. 叶舒宪主编:《神话历史丛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138.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139. 游国恩:《天问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40. 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41. 于迎春:《秦汉士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2.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14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4. 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45.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6. 袁珂、周明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147.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148. 袁珂:《中国神话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
    149. 张大可:《史记文献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150. 张峰屹:《西汉文学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1.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52.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153.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154.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155. 张松辉:《先秦汉代道家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156.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57.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8.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59. 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社会》,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
    160.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1. 赵敏俐:《汉代诗歌诗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62. 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163. 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
    164. 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65.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66. 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67. 周到、吕品、汤文兴:《河南汉代画象砖》,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5年。
    168. 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169.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70. 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171. 踪凡:《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 [美]阿兰·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日]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译:《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5. [德]奥托·泽曼著,周惠译:《希腊罗马神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6. [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7. [英]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 [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著,李培茱等译:《神话学》,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9.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0.[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2.[德]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14.[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胡亚豳译:《神话简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15.[法]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
    16.[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17.[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18.[英]罗伯特·鲍柯克、肯尼思·汤普森编,龚方震、陈耀廷等译:《宗教与意识形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2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2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
    2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编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5.[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26.[意]维柯:《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7.[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28.[美]锡德尼·芬克斯坦著,赵澧译:《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29.[苏]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30.[英]詹·乔·弗雷泽著,徐玉新等译,刘魁立审校:《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蔡靖泉:《神话基质与文学基质——兼论先秦南北文学的特色和差异》,《上海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2.曹顺庆、王庆:《中国传统学术生成的奥秘:“依经立义”》,《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3.陈连山:《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论中国神话学界使用西方现代神话概念的成就与局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陈桐生:《组章为篇:战国诸子散文的一种特殊结构》,《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
    5.程国斌:《论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文体意义》,《明清小说研究》(南京),2011年第2期。
    6.邓新华:《从汉儒评赋看两汉文学接受的异化》,《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4期。
    7.董乃斌:《论中国叙事文学的演变轨迹》,《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
    8.董新祥:《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与天人观差异》,《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9.董治安:《汉赋的困厄与解脱——关于汉赋同经学的若干问题》,《文史哲》,1990年第5期。
    10.冯维林:《论截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11.傅道彬:《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2.葛成民:《汉赋作品中多神融合的文化透视》,《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3.龚克昌:《关于汉赋的铺张扬厉》,《文史知识》,1988年第2期。
    14.龚世学:《图腾崇拜与符瑞文化的产生》,《天府新论》,2011年第1期。
    15.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
    16.韩维志:《论西王母文学形象在东汉的初步定型及其文化成因》,《江汉论坛》,2012年第6期。
    17.何新文:《赋家之心,苞括宇宙——论汉赋以“大”为美》,《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18.胡晓明:《图腾、图腾神话与古代符瑞——中国古代图腾文化新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9.胡晓明:《物占、物占神话与符瑞——符瑞的神话学解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0.黄震云:《汉代神话的多态性与政治》,《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21.纪晓建:《<楚辞><山海经>神话趋同的文化学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2.贾艳红:《论汉代政权对民间信仰的多重政策》,《齐鲁学刊》,2012年第4期。
    23.李福清:《中国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第2期。
    24.李建中:《反(返)者道之动——中国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25.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26.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文史哲》,2010年第6期。
    27.李艳洁:《汉赋中神话传说的外向征服特证》,《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8.梁爱民:《经学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29.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30.廖群:《<汲冢琐语>与先秦“说体”考察》,《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
    31.刘畅:《中国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32.刘凤泉:《汉赋辨说》,《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1期。
    33.刘跃进:《<子虚赋><上林赋>的分篇、创作时间及其意义》,《文史》,2008年第2辑(总83辑)。
    34.刘泽华、胡学常:《汉赋的政治神话》,《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35.马振方:《<孔子家语>、<孔丛子>之小说考辨》,《文艺研究》,2011年第3期。
    36.阮芝生:《三司马与汉武帝封禅》,《台大历史学报》,1985年第20期。
    37.孙昌武:《道教的仙歌及其文学价值》,《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
    38.孙家洲:《汉代齐地尚巫之风考实》,《文史哲》,2003年第3期。
    39.仝涛、邹芙都:《西王母龙虎座造型源于西方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0.佟德富:《神话宇宙时空观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41.万光治:《司马相如<大人赋>献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2.王晓娜:《历史叙事的虚构性问题》,《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43.王秀臣:《灾难视野中的文学回响——先秦灾难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44.王子今:《汉代的越巫》,《南都学坛》,2005年第1期。
    45.王宗:《评汉人辞赋中的神仙思想》,《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46.魏以远:《从汉赋看汉代的道家思想》,《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等。
    47.吴泓:《“神道设教”的文字意义及其演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8期。
    48.徐公持:《“义尚光大”与“类多依采”——汉代礼乐制度下的文学精神和性格》,《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49.杨向奎:《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50.杨义:《<山海经>的神化思维》,《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1.姚圣良:《汉人的神仙观念与汉赋的艺术表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52.余粮才、郝苏民:《伏羲与西王母形象考释》,《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3.俞樟华:《论传记文学的艺术加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4.原昊:《历史神话化的文本典范——<世本·作篇>所载发明创造类神话蠡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
    55.袁珂:《古代神话的发展及其流传演变》,《民间文学论坛》,1982第1期。
    56.袁珂:《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57.袁珂:《再论广义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
    58.昝风华:《风俗文化与汉代小说》,《东方丛刊》,2009年第3期。
    59.曾凡:《<淮南子>女娲神话探源》,《殷都学刊》,2012年第2期。
    60.张强:《论神话在汉代传播的文化形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61.赵奉蓉:《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虚拟名字及文学效应》,《中州学刊》,2012年第3期。
    62.赵沛霖:《从对神话传说的处理看司马迁的神话思想》,《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63.赵沛霖:《墨子与帝王天命神话》,《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64.赵沛霖:《司马迁与帝王天命神话的终结——<高祖本纪>和<赵世家>的神话学审视》,《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65.赵炎秋:《中西神话仙话比较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66.郑土有:《中国古代神话仙话化的演变轨迹》,《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1期。
    67.周延良:《社祭神话与禖祭神话的人类学诠解》,《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冬之卷。
    1.陈连山:《<山海经>学术史考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3.李丰楙:《魏晋南北朝文士与道教之关系》,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78年。
    4.杨显:《汉代神话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张华:《史记中的上古神话传说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