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陀的形成及其与北方民族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古代民族的一个成员,沙陀原为西突厥别部,活动于西域,后内迁代北地区,以之为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在从西域到代北,沙陀和多个民族产生互动、融合,逐渐从一个小的部落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在五代,沙陀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本文以沙陀与北方民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来了解沙陀由一个小的部落到形成民族共同体乃至建立王朝前后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关系。文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论文选题的由来、选题的意义、沙陀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等内容。
     第二章在学者对沙陀族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论述,表明笔者对学者观点的倾向性。虽然沙陀中融入了处密、回纥、粟特等民族成分,由于民族的族源具有单一性,不能将其组成成分作为族源。根据沙陀祖先的世系其族源应该是西突厥处月部落之朱邪部。沙陀长期于西域迁转活动,曾一度迁居甘州,后内迁至代北发展、壮大。
     第三章主要论述沙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及其民族成分。沙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朱邪部、沙陀、沙陀三部落这一新的民族共同体三个过程。在形成新的沙陀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沙陀吸纳了回鹘、粟特、达靼、汉人等不同的民族成分,他们共同为沙陀的形成和沙陀王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第四章论述了沙陀和契丹的关系。由于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契丹势力最强,故以此作为文章的一个重点。文中着重论述了沙陀与契丹的四次会盟,这四次会盟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体现出围绕利益展开的双方的政治、军事关系。幽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中原的北方天然屏障,同时也是北方游牧势力南下的孔道。沙陀和契丹还曾展开了对幽州的争夺,石敬瑭借契丹援助建立后晋,将幽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五章论述了五代时期北方民族对沙陀王朝的朝贡。本章选择朝贡为对象的原因是,当时北方除契丹之外的其他民族的资料难以支撑一个章节的内容,这些民族都与沙陀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没有什么冲突。文中对朝贡的民族分了西北、北部、东北三个区域分别论述。文章主要在分析表格的基础上来看北方民族朝贡沙陀的次数、贡品、回赐、贡使等内容。北方民族与沙陀王朝之间以朝贡为媒介建立的经济关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同时还兼具一定的政治意涵。
A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ancient ethnic groups, the Shatuo formerly belonging to West Turks lived in the West Regions, and later moved into the north of Dai, and took it as a base had grown.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to the north of Dai, the Shatuo interacted, blended and gradually formed a ethnic community from a small tribe with a number of ethnic guoups. In the Five Dynasties, Later Tang, Later Jin, Later Han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Shatuo.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 are the research object to understand political, military and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Shatuo and the northern ethnic groups. The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origins of the main topic on the paper, significance on topics, Survey of the Shatuo,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keys in writing and so on.
     Chapter Two is the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scholars' study of the ethnic origin of the Shatuo and shows the author's tendency. Although the parts of the Chumi, the Uyghur, the Soghd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integrated into the Shatuo, due to the oneness the ethnic origin, they can not be called the origin of the Shatuo. According to the Shatuo ancestral lineage, the origin should be the Zhuye tribe of the Chuyue tribal alliance of the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 The Shatuo liv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 a long time, then moved into Ganzhou, the latter moved into the north of Dai in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main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ethnic community of the Shatuo and its ethnic composition. There are three processes of the Zhuye tribe, the Shatuo and the Shatuo three tribes of a new ethnic community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ethnic community of the Shatuo.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ethnic community, the Shatuo absorbed Uyghur, Soghd, Tatar, Han etc different ethnic composition. They made toget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hatuo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atuo Dynastie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hatuo and the Khitan. During the end of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the Khitan was the strongest force in the north of ancient China. So the relations are accepted as an emphasis of the article between the Shatuo and the Khitan.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alliances between the Shatuo and the Khitan as an important aspect. Each of the four alliances has different benefit demands and reflect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ties around the benefits between the Shatuo and the Khitan. It is a natural barrier of the North Central Plains that the location of Youzhou shows, but also is a southward road for forces in the northern nomadic groups.It had ever launched a competition for Youzhou between the Shatuo and the Khitan。Shi Jingtang established the Later Jin Dynasty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the Khitan, and ceded "You-yun 16 states" to the Khitan,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northern ethnic groups tributed to the Shatuo Dynasties. The reason selecting tribute as the object of the chapter is that historical data about the northern ethnic groups addition to the Khitan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are difficult to support a chapter. These northern ethnic groups with the Shatuo Dynasties were maintaining tributary relations and had no conflict.
     The tribute of northern ethnic groups in the paper are separated the northwest, north, north-east three regions to discuss. The paper is mainly the basis of tributary forms to analysis the number of tribute, tribute, returns and tributary envoies and so o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through tribute not only has some economic significance, but also possesses a certain degree of political meaning among the Shatuo Dynasties and the northern ethnic groups.
引文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53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88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4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5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59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6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0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⑥《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1页。
    ⑦《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7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3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③河外指的是黄河之外,就沙陀所居甘州的地理位置而言,此处的河外指的是今青海省境黄河之南地域,即黄南州、海南州东部之地,这一带被黄河从南、西、北三面围绕,中古时代较为荒凉偏僻,参见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9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6155页。
    ⑤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代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册“代北”第1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59页);唐代的代北大致相当于代州、朔州、蔚州和振武节度使辖区,其北线因唐廷对代州以北的控制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伸缩;关于代北的范围,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50-62页。
    ⑥《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⑦史念海认为农牧区的天然界线在西汉时司马迁已经划定,即在今由河北秦皇岛附近经过北京和太原之北,西南行至山西河津县黄河岸边,隋唐时仍大体相同,只是西端已到陇山以西,东北已向北移,到燕山山脉,并延伸到东北的辽水下游;而长城是人为构成的一条农牧界线;农牧地区的变迁会影响到足食足兵的问题,进而影响一个王朝的盛衰,参见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1991年,第31-35页;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下),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3辑,1995年,第1-15页、第1-26页。另据现代科学研究,唐后期至宋初,由于气候转冷,但仍比较湿润,农牧交错带的北界和南界明显地向东南退缩,大致来讲,北界南移至今陇西、固原、环县、志丹、榆林南、神木、朔县北、大同北、怀来以北至古北口一线,南界则南移至天水南、华亭南、庆阳、延安,至离石、代县、蔚县以南一线,参见郑景云、田砚宇、张丕远:《过去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 位置移动》,《环境与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158页。代北正处于这一区域。
    ①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杨建新、崔明德主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①[前苏联]巴托尔德著、罗致平译:《中亚突厥史十二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7页。
    ②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版,1993年影印第1版,第33页。
    ③林斡:《突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9-130页。
    ①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61页。
    ②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0页。
    ③林超民:《沙陀》,江应樑主编:《中国民族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中),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02页。
    ④[法]勒尼·格鲁塞著、魏英邦译:《草原帝国》,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47页。
    ⑤萧之兴:《沙陀》,王锤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五章》(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40页。
    ⑥《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⑦宋肃瀛:《回纥的由来及其发展》,《西域史论丛》(第1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2-79页。
    ⑧薛宗正:《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17页。
    ⑨王旭送:《沙陀来源新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第29卷第4期,第57页。
    ①郭平梁:《回鹘西迁考》,《西域史论丛》(第1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41页。
    ②蔡家艺:《沙陀族》,见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宋辽金时期民族史·第四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
    ③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415页。
    ④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7-38页。
    ⑤《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1页。
    ⑥《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页。
    ⑦王旭送:《沙陀来源新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第29卷第4期,第56页。
    ①参见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4-16页。
    ②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12-17页。
    ③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11-23页。
    ④赵荣织:《沙陀名号考实》,《西域研究》2006年第4期,第36页。
    ⑤刘芸:《沙陀史研究》,硕士论文,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6年,第10页。
    ①丁谦:《新唐书沙陀传地理考证》,见氏著:《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第1集),杭州:浙江图书馆校刊,1915年。
    ②赵荣织、王旭送:《唐代沙陀人在西域的活动区域》,《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63页。
    ③岑仲勉:《处月处密所在部地考》,见氏著:《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98-201页。
    ④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57页。
    ⑤林超民:《沙陀》,江应樑主编:《中国民族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中),第102页。
    ⑥萧之兴:《沙陀》,王锤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五章》(增订本),第540页。
    ⑦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3,见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第9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第443页。
    ⑧[日]松田寿南著、陈俊谋译:《古代天山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401页。
    ⑨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27-28页。
    ①参见丁谦:《新唐书沙陀传地理考证》,氏著:《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
    ②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64页。
    ③参见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3-14页。
    ④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与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2-264页。
    ⑤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41页。
    ①参见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9-71页。
    ②赵荣织:《略论沙陀人的内迁》,《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6页。
    ③刘芸:《沙陀史研究》,第56页。
    ④尹伟先著、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隋唐五代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00页。
    ⑤参见傅乐成:《沙陀之汉化》,原载《华冈学报》,1965年第2期,收入氏著::《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第319-338页。
    ①李鸿宾:《沙陀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第84-86页。
    ②王义康:《沙陀汉化问题再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2月,第24卷第4期,第137页。
    ③李万禄:《古代沙陀部的兴衰演变与汉族李姓》,《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第17页。
    ④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49-52页。
    ⑤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208-222页。
    ⑥李丹婕:《评介<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第140页。
    ⑦任崇岳:《试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其措施》,《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1 月,第39卷第1期,第134-135页。
    .①赵荣织:《沙陀名号考实》,《西域研究》2006年第4期,第37页。
    ②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第61-63页。
    ③参见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第335-346页。
    ④王义康:《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昭武九姓胡》,《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第107-113页。
    ⑤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42-49页。
    ①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谈》,《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5页。
    ②刘惠琴、陈海涛:《唐末五代沙陀集团中的粟特人及其汉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18卷第2期,第58-64页。
    ③陈海涛:《“萨葛”钩沉》,《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55卷第2期,第196页。
    ④参见萧之兴:《沙陀》,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五章》(增订本),第541-544页。
    ⑤参见刘芸:《沙陀史研究》,第19-26页。
    ⑥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108-152页。
    ⑦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第205页。
    ①参见房忠伟:《沙陀突厥对唐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第4-25页。
    ②金石:《沙陀豪酋李克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7期,第24-25页。
    ③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120-152页。
    ④参见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9页。
    ⑤参见马良:《李克用》,太原: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53页
    ⑥李玉林:《一代豪酋李克用的汉化》,《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4卷第2期,第73-76页。
    ①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80-83页。
    ②张士尊:《唐庄宗亡国论》,《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第1期,第28-31、27页。
    ③曾国富:《后唐庄宗失政及其历史教训》,《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21卷第2期,第80-85页。
    ④曾国富:《试析五代晋王李存勖灭后梁的条件》,《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第126-128页。
    ⑤李崇新:《试论唐末五代晋梁争霸的军事得失》,《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15页。
    ⑥徐庭云:《一位有贡献的沙陀政治家——论后唐明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第31页。
    ①王永平:《略论后唐明宗李嗣源》,《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第13-16页。
    ②王志华:《后唐明宗李嗣源评传》,《沧桑》1994年第1期,第45-47页。
    ③蔡家艺:《沙陀族》,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宋辽金时期民族史·第四章》,第202页。
    ④蔡静波:《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守业型皇帝形象》,《兰台世界》2007年第18期,第59页。
    ⑤岑仲勉:《隋唐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新1版,第546页。
    ⑥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第60页。
    ⑦赵继颜:《石敬瑭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5年第2期,第110-114页。
    ⑧谭其骧:《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社会科学(上海)》1983年第5期,第40页。
    ⑨舒焚:《辽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1页。
    ①郑学檬:《关于石敬珊评价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②邵勤:《石敬瑭:人物评价的再思考》,《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2期,第45-47页。
    ③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问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台2版,第331-332页。
    ④范恩实:《石敬瑭割让幽云(幽蓟)的历史背景》,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319页。
    ⑤曾国富:《论刘知远》,《民族研究》1994年第5期,第80-85页;同作者《五代典型军阀刘知远》,《文史知识》1994年第5期,第83-87页。
    ⑥刘凤翥:《契丹王朝何时何故改称大辽》,《昭乌达蒙古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第2期,第8-9页。
    ⑦沈元加:《刘知远的起兵与耶律德光的北归——与刘凤翥同志商榷》,《昭乌达蒙古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第3期,第22-25页。
    ⑧参见朱恒夫:《刘知远故事流变考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95-100页;杨波:《戏曲中刘知远形象演变初探》,《戏曲百家》1997年第2期,第102-106页;徐大军:《刘知远故事:由历史到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82-86页;徐艳芳:《从刘知远到李三娘》,《济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第21卷第2期,第40-43页。
    ⑨参见蔡家艺:《沙陀族》,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宋辽金时期民族史·第四章》,第174-218页。
    ⑩参见萧之兴:《沙陀》,见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五章》(增订本),第536-554页。
    ①陈佳华、林荣贵:《五代宋辽金西夏到元朝的统一》,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89-398页。
    ②参见刘芸:《沙陀史研究》,第30-34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②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0页。
    ③宋肃瀛:《回纥的由来及其发展》,《西域史论丛》(第1辑),第43页,
    ④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56《外臣部·种族》,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252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②《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1页。
    ③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葵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77页。
    ④陶岳:《五代史补》卷2《太祖号独眼龙》,[清]纪昀、永瑢编纂:《四库全书》(第40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影印,1987年,第650页。
    ⑤《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9页。
    ①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佚名撰,路芜、南孚尹、陈珊点校:《元朝秘史》卷1,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页。
    ③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卷2,[清]纪昀、永瑢编纂:《四库全书》(第119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影印,1987年,第388页。
    ④岑仲勉:《处月处密所在部地考》,见氏著:《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201页。
    ⑤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4页。
    ⑥尹伟先著、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隋唐五代卷》,第298页。
    ⑦《旧唐书》卷140下《突厥传下》,第5185年。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6154页。
    ② W·Eberhard, Some Culture Traits of the SHA-T‘O TURKS, Oriental Art,vol1,1948-1949,P.50.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④杨建新:《西突厥的形成、属部及其它有关问题》,《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第19页。
    ⑤林斡:《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⑥参见岑仲勉:《处月处密所在部地考》,氏著:《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96-201页。
    ⑦《旧唐书》卷4《高宗纪上》,第76页。
    ①[日]小田羲久编:《大谷文书集成》(第3卷),京都:法藏馆,2003,第209-210页。
    ②参见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2-03页;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6页。
    ③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第1册)卷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④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4页。
    ⑤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84张九龄《敕伊吾军使张楚宾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83页。
    ⑥北庭都护府刘涣谋反发生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参见《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第201页;《新唐书》卷5《玄宗纪》第138页。
    ⑦王旭送:《沙陀来源新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第29卷第4期,第59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6156页。
    ②杨圣敏:《回纥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④《旧唐书》卷4《高宗纪上》,第68-69页。
    ①《资治通鉴》卷210,唐纪26,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十月辛酉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78页。
    ②参见赵荣织:《沙陀“朱邪”姓氏消失与重现原因蠡测》,《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40-41页。另外,沙陀朱邪氏姓氏的前后变化,樊文礼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朱邪部从永徽三年(652)被唐军击败后,一个多世纪默默无闻,以至于人们忘记了他们的姓氏(或部号),而以其居住的地名“沙陀”名之,于是出现了沙陀金山、沙陀辅国、沙陀骨咄支等等,但在朱邪部内部,无疑还继续保持着他们的族号,所以当他们一离开沙陀碛,史书也马上恢复了其“朱邪”的族号(或姓氏),出现了朱邪尽忠、朱邪执宜、朱邪赤心等名字(参见《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22-23页)。
    ③王凤翔:《唐五代赐姓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月,第18卷第6期,第22页。
    ④《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1页。
    ⑤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⑥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56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39页。
    ②薛宗正撰“拔野古”条,见《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439页。
    ③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5页。
    ④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第165页。
    ⑤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20页。
    ①参见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20-21页。
    ②[日]石见清裕:《<晋王李克用墓志>录文与沙陀的谱系》,2004年“中国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唐宋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转引自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21页注释①。
    ③《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79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55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①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63-64页。
    ②参见丁谦:《新唐书沙陀传地理考证》,见氏著:《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
    ③赵荣织、王旭送:《唐代沙陀人在西域的活动区域》,《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63页。
    ④岑仲勉:《处月处密所在部地考》,氏著:《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98-201页。
    ⑤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57页。
    ⑥林超民:《沙陀》,江应樑主编:《中国民族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三节》(中),第102页。
    ⑦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三,第443页。
    ⑧参见[日]松田寿南著、陈俊谋译:《古代天山地理学研究》,第27-28页。
    ⑨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8页。
    ⑩刘芸:《沙陀人》,见徐黎丽主编:《突厥人变迁史研究·第二编·第八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①《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8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95页。
    ②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8页。
    ③《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6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0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⑥《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7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2-6063页。
    ⑦《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3页。
    ⑧《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②《全唐文》卷284张九龄《敕伊吾军使张楚宾书》,第2883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④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9页。
    ⑤吐蕃的职官中的“论”是官吏、大臣之意,且指王室通婚家族以外的其他贵族;“论”是吐蕃社会代表贵族身份的一大称号,参见陈楠:《吐蕃的“尚”与“论”》,氏著:《藏史丛考》,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62-166页。由之可见,“论”在吐蕃社会中的地位。朱邪尽忠被吐蕃任命为“军大论”,足见吐蕃对沙陀的重视,当然这也是笼络沙陀的手段。
    ⑥《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①烈考为朱邪尽忠,《旧五代史》卷25《唐书一·武皇纪上》言“烈考国昌,本名赤心”(第332页)误。
    ②《资治通鉴》卷237,唐纪53,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六月“沙陀勇冠诸胡”条考异引赵凤:《后唐懿祖纪年录》,第7652页。
    ③《资治通鉴》卷237,唐纪53,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六月“沙陀勇冠诸胡”条,第7651-7653页。
    ④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70页。
    ①《资治通鉴》卷237,唐纪53,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六月“沙陀勇冠诸胡”条,第7651-7653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6155页。
    ③具体考证参见岑仲勉:《隋唐史》(下册),第549-550页。
    ④参见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13-14页。
    ①见丁谦:《新唐书沙陀传地理考证》,见氏著:《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
    ②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12页。
    ③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64页。
    ④尹伟先著、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隋唐五代卷》,第300页。
    ⑤陈炳应、卢冬:《古代民族》,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00-201页。
    ①赵荣织:《略论沙陀人的内迁》,《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6页。
    ②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9-71页。
    ③《资治通鉴》卷237,唐纪53,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六月条,第7660-7661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阴山北沙陀应为陉山北沙陀,参见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14-15页。
    ①《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1页。
    ②《资治通鉴》卷237,唐纪53,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六月条胡注,第7661页。
    ③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71页。
    ④《资治通鉴》卷204,唐纪20,唐则天后垂拱三年(687)七月条胡注,第6445页。
    ⑤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第46-47页。
    ⑥《资治通鉴》卷190,唐纪6,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四月壬申条胡注,第5950页。
    ⑦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第46-47页。
    ⑧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71页。
    ⑨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75页。
    ⑩赵荣织:《略论沙陀人的内迁》,《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6页。
    ①李锋敏:《沙陀的早期活动及东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5月,第37卷第3期,第109页。
    ①陈育宁:《民族史学概论·导论》(增订本),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③《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1页。
    ④《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1页。
    ⑤《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6页。
    ⑥《资治通鉴》卷194,唐纪10,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十月条,第6116页。
    ⑦《资治通鉴》卷195,唐纪11,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条,第6142页。
    ①薛宗正:《阿史那弥射生平析疑》,《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第27页。
    ②参见薛宗正:《阿史那弥射生平析疑》,《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第27-31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④《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5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59页;《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资治通鉴》卷196,唐纪12,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九月条,第6177页。
    ⑤《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6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0页。
    ⑥《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九月条,第6260页。
    ⑦《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6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0页;《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3页。
    ①《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十二月壬子条,第6277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1页;《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②《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正月癸亥条,第6277页;《新唐书》卷110《契苾何力传》、同书卷215下《突厥传下》、同书卷218《沙陀传》,第4119页、第6061页、第6154页。《新唐书》所见各传中,均言朱邪孤注战死,唯《资治通鉴》言生擒之,本文从《新唐书》。对于梁建方、契苾何力与朱邪孤注牢山一战中,唐军之所获,《资治通鉴》言为“斩首九千级”。《新唐书·契苾何力传》言“虏渠率六十,俘斩万余,牛马杂畜七万”,并俘获处密时健俟斤和合支贺等人。《新唐书·突厥传下》中为“上首九千级,虏其帅六十。”《新唐书·沙陀传》为“俘九千人”。相较来看,以《新唐书·契必何力传》所载最详,《新唐书·突厥传下》稍略,《资治通鉴》和《沙陀传》最简,但四则文献均提到此役中“九千”部众的命运,《资治通鉴》和《新唐书·突厥传下》均言这九千人被杀,《新唐书·沙陀传》中言被俘,《契苾何力传》给出了“俘斩万余”这样一个模糊的说法。未知孰是,今从《新唐书·沙陀传》。
    ③《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2页;《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④《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9页。
    ⑤《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9页。
    ⑥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56页。
    ⑦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1页。
    ⑧参见蔡家艺:《沙陀历史杂谈》,《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2-73页。
    ⑨《新唐书》卷43下《地理七下》,第1131页。
    ①《新唐书》卷43下《地理七下》,第1130页。
    ②《资治通鉴》卷199,唐纪15,唐高宗永徽五年(654)闰四月丙子条,第6285页。
    ③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第299页。
    ④赵荣织、王旭送:《唐代沙陀人在西域的活动区域》,《昌吉学院学报》2008第6期,第63页。
    ⑤《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7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3页。
    ⑥参见赵荣织:《沙陀“朱邪”姓氏消失与重现原因蠡测》,《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l期,第4041页。
    ⑦《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⑧《资治通鉴》卷210,唐纪26,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十月辛酉条,第6678页;《册府元龟》卷971《外臣部·朝贡四》,为“汝陀金山”,“汝”当为“沙”,第11405页。
    ①《资治通鉴》卷211,唐纪27,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十二月壬戌条,第6706页;《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一》,原文脱纪年,第11443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③岑仲勉:《隋唐史》,第549页。
    ④陆心源:《唐文拾遗》卷65《大唐银青光禄大夫、金满州都督、贺兰军大使沙陀公故夫人金城县君阿史那氏墓志铭》,附于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第11105页。
    ⑤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24-25页。
    ⑥[法]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新1版,第299页。
    ⑦《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①《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36页。
    ②《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第6087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④《资治通鉴》卷210,唐纪26,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十月辛酉条,第6678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只言贞元中(第6154页),《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系此事件于贞元六年(第5257页),从《旧唐书》。
    ⑥《册府元龟》卷961《外臣部·土风三》,第11313-11314页。
    ⑦《新唐书》卷218《沙陀传》,6154页。
    ⑧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55页。
    ①粟特或萨葛、薛葛、索葛、窣利,是指中世纪中亚讲伊兰语的粟特人居住的名称,此地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6至8世纪时,是粟特地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有康国、安国、石国、米国、史国等城邦国家。汉文史籍称,这些城邦国家居民的祖先原来居住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因被匈奴打败而西迁,达到粟特地区,皆以昭武为氏,以示不忘本。隋唐时期,对从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粟特人的后裔泛称为“昭武九姓”参见王国维:《西胡考》、《西胡续考》,氏著:《观堂集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6-620页;吕思勉:《胡考》,原载《国学论衡》1935年第6期,后收入林斡主编:《匈奴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53页;陈寅恪:《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57-59页;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氏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11-22页: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80页;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71-80页;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第335-336页。
    ②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锤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第336页。
    ③《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第77页。
    ④《旧五代史》卷75《晋高祖纪第一》,第977页。
    ①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第336页。
    ② Karl Krippes, Sociolinguistic Notes on the Turcification of the Sogdians, Centual Asiatic Journal,35,1-2,1991,pp67-80.
    ③河曲的西、北、东三面为黄河所绕,南以白于山脉为界,此地民族构成复杂,参见艾冲:《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51页。
    ④关于六胡州的建置、沿革等情况,参见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第71-80页;王北辰:《唐代河曲的“六胡州”》,见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编写组:《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218-230:艾冲:《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55-57页;艾冲:《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73-78页。
    ⑤《资治通鉴》卷202,唐纪18,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十月条,第6392页。
    ⑥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74页。
    ⑦关于“康待宾之乱”的情况,参见袁澍:《康待宾起义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第54-59页;周伟洲:《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民族研究》1988年,第60-63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八月条,第6752页。
    ②《旧唐书》卷38《地理一·关内道·宥州》,第1418-1419页;《新唐书》卷37《地理一·关内道·宥州》,第974-975页。
    ③艾冲:《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74页。
    ④《资治通鉴》卷218,唐纪34,唐肃宗至德元载(756)九月条,第6997页。
    ⑤《资治通鉴》卷220,唐纪36,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二月条,第7047页。
    ⑥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48页。
    ⑦《资治通鉴》卷232,唐纪48,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十二月条并胡注,第7477页。
    ⑧[日]森部丰著、温晋根译:《唐后期至五代的粟特武人》,《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27页。
    ⑨《资治通鉴》卷244,唐纪60,唐文宗太和四年(830)三月条,第7870页。
    ①《资治通鉴》卷244,唐纪60,唐文宗太和四年(830)三月条,第7870页。
    ②李丹婕:《沙陀部族特性与后唐的建立》,《文史》第4辑,2005年,第235页。
    ③《旧唐书》卷161《刘沔传》,第4233-4234页。
    ④像“以河东马步都虞候段威为朔州刺史,充天宁军使,兼兴唐军沙陀三部落防遏都知兵马使”(《旧唐书》卷18下《宣宗纪下》,第644页);“将军朱耶赤心充太原行营招讨使、沙陀三部落等军使”(《旧唐书》卷19上《懿宗纪》,第665页);“以河东行营沙陀三部落羌浑诸部招讨使、检校太子宾客、监察御史朱邪赤心为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御史大夫、振武节度、麟、胜等州观察等使,仍赐姓名曰李国昌”(《旧唐书》卷19上《懿宗纪》,第674-675页)等。
    ⑤沙陀、萨葛、安庆三部落在文献中最早出现见于《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第700、707、710页。关于“萨葛”部落的变迁,参见陈海涛:《“萨葛”钩沉》,《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55卷第2期,第193-196页。
    ⑥森部丰著、温晋根译:《唐后期至五代的粟特武人》,《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第10辑),第233页。
    ①唐亡后,晋仍沿用唐天佑年号,此年为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
    ②《旧五代史》卷28《庄宗纪第二》,第391-392页。
    ③《资治通鉴》卷194,唐纪10,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十月乙亥条,第6116页。
    ④《资治通鉴》卷195,唐纪11,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38)十二月条,第6142页。
    ⑤《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5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59页;《资治通鉴》卷196,唐纪12,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八月条,第6177页。
    ⑥《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0-6063页。
    ①同罗、仆骨最早见于唐人编著的《北史》和《隋书》,见《北史》卷99《铁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303页;《隋书》卷84《北狄·铁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79页。
    ②《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59页;《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八月庚午条,第6239页,为“乞置官司”。
    ③《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1页。
    ④《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9页。
    ⑤《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9页。
    ⑥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第60页。
    ⑦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1-73页。
    ⑧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第299页;赵荣织、王旭送:《唐代沙陀人在西域的活动区域》,《昌吉学院学报》2008第6期,第63页。
    ⑨《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第176页;《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第6114页;《资治通鉴》卷211,唐纪27,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六月癸酉条,第6719页。
    ⑩《旧唐书》卷97《张说传》,第3052页;《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六月条,第6741页。
    ①《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1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③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4页。
    ④徐庭云认为,沙陀中的粟特人主要是内迁前和沙陀密切接触的那部分粟特人,他们后来随沙陀一起内迁河东定居下来,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参见《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锤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第338页。
    ⑤《旧五代史》卷123《安叔千传》,第1622页。
    ⑥《资治通鉴》卷279,后唐纪八,后唐潞王清泰元年(934)十二月条,第9126页。
    ⑦《旧五代史》卷61《安金全传》,第815页。
    ⑧《旧五代史》卷123《安审琦传》,第1614页。
    ①《旧五代史》卷66《康义诚传》,第879页;《新五代史》卷27《康义诚传》,第296页。
    ②《旧五代史》卷90《安元信传》,第1189页。
    ③《旧五代史》卷91《安彦威传》,第1202页
    ④《新五代史》卷46《康福传》,第515页。
    ⑤吕思勉:《胡考》,原载《国学论衡》1935年第6期,后收入林斡主编:《匈奴史论文集》,第52-53页。
    ⑥森部丰著、温晋根译:《唐后期至五代的粟特武人》,《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第10辑),第233页。
    ⑦蔡家艺:《沙陀历史杂谈》,《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5页。
    ⑧《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⑨《资治通鉴》卷251,唐纪67,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十一月条,第8131页。
    ⑩《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11) 《新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3页。
    (12) 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①《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4-335页;《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2-33页;《资治通鉴》卷253,唐纪69,唐僖宗广明元年(880)七月条,第8232--8233页。
    ②《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6页。
    ③《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④《新五代史》卷6《明宗纪》,第64页;同书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⑤《新五代史》卷10《明宗纪》,第106页。
    ①《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上》,第6037-6038页;《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四月条,第6075-6076页。
    ②《旧五代史》卷88《张万进传》,第1157-1158页。
    ③《旧五代史》卷94《郭金海传》,第1248-1249页。
    ④《旧五代史》卷98《张彦泽传》,第1305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
    ⑥《旧唐书》卷195《回纥传》,5198页。《新唐书》卷217上《回纥传上》在述及此事时,所言首领为“骨力裴罗”(第6114页)。《唐会要》卷98《回纥传》则为“逸标苾”(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新1版,第2068页)。三者事迹基本相同,当为同一人,故《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笼统地称为“回纥内附”(第6154页)。
    ⑦《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⑧《资治通鉴》卷237,唐纪53,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六月“沙陀勇冠诸胡”条考异引赵凤:《后唐懿祖纪年录》,第7652页。
    ①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5页。
    ②《新唐书》卷217下《回鹘下》,第6131-6132页。
    ③蔡家艺:《沙陀历史杂谈》,《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6页。
    ④《旧五代史》卷29《李存信传》,第713页;《新五代史》卷《义儿传·李存信传》,第390页。
    ⑤《旧五代史》卷94《何建传》,第1245页。
    ⑥《旧五代史》卷66《安重诲传》,第873页;《新五代史》卷24《唐臣传·安重诲传》,第253页。
    ⑦《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页。
    ①《旧唐书》卷189《西戎·吐谷浑传》,第5300页;《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上·吐谷浑传》,第6227页。
    ②《旧唐书》卷189《西戎·吐谷浑传》,第5301页;《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上·吐谷浑传》,第6228页。
    ③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38-140页。
    ④《旧唐书》卷19上《懿宗纪》,第674-675页。
    ⑤《旧唐书》卷19上《懿宗纪》,第675页。
    ⑥《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第707页。
    ①《资治通鉴》卷259,唐纪75,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六月条,第8456页。
    ②《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页。唐末时期河东一带的吐谷浑活动的具体情况,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4-179页。
    ③《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页。
    ④《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页。
    ⑤以上吐谷浑史料,皆见《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911页。
    ⑥五代时期的吐谷浑整体状况,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86-199页。
    ⑦《新五代史》卷36《李嗣恩传》,第390页。
    ⑧《新五代史》卷48《李金全传》,第540-542页。
    ⑨《新五代史》卷53《慕容彦超传》,第607页。
    ①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99页。
    ②《新五代史》卷53《慕容彦超传》,第607-610页。
    ③关于沙陀的汉化,参见傅乐成:《沙陀之汉化》,原载《华冈学报》,1965年第2期,收入氏著:《汉唐史论集》,第319-338页;李鸿宾:《沙陀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第84-86页;王义康:《沙陀汉化问题再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2月,第24卷第4期,第137页;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49页。
    ④《新五代史》卷35《杨涉传》,第377页。
    ⑤《新五代史》卷55《崔居俭传》,第635页。
    ⑥《新五代史》卷36《李嗣昭传》,第386-387页。
    ⑦《新五代史》卷36《李存进传》,第393-394页。
    ①《新五代史》卷36《李存贤传》,第395-396页。
    ②蔡家艺:《沙陀历史杂谈》,《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7页。
    ③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72页。
    ④《旧五代史》卷129《王重裔传》,第1702页。
    ⑤《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91页。五代时期的契丹直的情况,参见任爱君:《论五代时期的“银鞍契丹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5月,第28卷第3期,第37-40页;同作者《唐末五代的“山后八州”与“银鞍契丹直”》,《北方文物》2008年第2期,第61-64页。
    ⑥[日]西村阳子:《唐末五代代北地区沙陀集团内部构造再探讨——以<契苾通墓志铭>为中心》,《文史》第4辑,2005年,第211-227页。
    ⑦李丹婕:《沙陀部族的特性与后唐的建立》,《文史》第4辑,2005年,第235页。
    ①《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85页。
    ②李锡厚:《耶律阿保机传》,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9-30页。
    ③[英]崔瑞德、劳斯—彼得·蒂兹:《辽》,见[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一章》,北京:中国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6页。
    ①纪兵、宋抵:《辽代王朝的创立者耶律阿保机》,黄凤岐、冯继钦主编,孟广耀、马赫、杜承武、纪兵副主编:《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辽代卷》,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顾宏义、郑明:《试析五代宋初中原诸政权角立中的契丹因素》,韩世明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0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③黄凤岐:《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缔造者》,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辽金历史与考古》(第1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3-94页。
    ④李桂芝:《辽金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
    ⑤参见舒焚:《辽史稿》,第127-128页;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80-83页。
    ⑥《旧五代史》卷28《庄宗纪第二》,第389页。
    ⑦《辽史》卷1《太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①《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②《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③《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④《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⑤《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⑥《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②《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3页。
    ③《旧五代史》卷137《外国列传第一·契丹传》,第1828页。
    ①《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87页。
    ②《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1,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五月条,第8679-8680页。
    ③《册府元龟》卷980《外臣部·通好》,第11518-11519页。
    ④《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3页。
    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②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82页。
    ③《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1,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五月条,第8697页。
    ④《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⑤《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2页。
    ⑥《旧五代史》卷137《外国列传第一·契丹传》;《册府元龟》卷980《外臣部·通好》,第11518页。
    ⑦王义康:《后唐建国过程中抵御契丹南进政策探微》,《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0月,第22卷第4期,第88页。
    ⑧《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87页。
    ⑨《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①《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87页。
    ②舒焚:《辽史稿》,第128页。
    ③王义康:《后唐建国过程中抵御契丹南进政策探微》,《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0月,第22卷第4期,第88页。
    ④《旧五代史》卷137《外国列传第一·契丹传》,第1828页。
    ⑤《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4,后梁均为贞明二年(916)十二月条,第8810页。
    ⑥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83页。
    ⑦石敬瑭,岑仲勉于《隋唐史》(下册)中认为他不是沙陀人,乃是“本出于西夷”的粟特人(第546页)。《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载其“本出于西夷”(第77页),并无不确,考虑到沙陀迁徙到有大量六胡州粟特移民居住的云、朔地区后,这些粟特移民很快就沙陀化了,更何况随沙陀一起内迁的石敬瑭家族,其必也沙陀化了,所以石敬瑭是一位沙陀化了的粟特人。
    ①《旧五代史》卷75《晋高祖纪第一》,第977页。
    ②《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第97页。
    ③《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1,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五月条,第9143页。
    ④《新五代史》卷29《桑维翰传》,第321页。
    ⑤《旧五代史》卷137《外国列传第一·契丹传》,第1833页;《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1,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七月条,第9146页。
    ⑥《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1,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七月条,第9146页。
    ①《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1,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七月条,第9146页:《旧五代史》卷75《晋高祖纪第一》,第984页。《新五代史》之言“求救于契丹”(第79页);《辽史》卷3《太宗纪上》言:“七月……丙中,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其主所讨,遣赵莹因西南路招讨卢不姑求救……时赵德钧亦遣使至,河东复遣桑维翰来告急,遂许兴师(第38页)。”遣赵莹求救于契丹一事,为新旧《五代史》和《资治通鉴》所不载。
    ②《辽史》卷38《太宗纪上》,第38页。
    ③对于后唐步兵的死亡人数,《资治通鉴》和《旧五代史》均言万人左右(卷280,后梁纪1,后梁高祖天福元年(936)九月条,第9148页;卷75《晋高祖纪第一》,第985页),独《辽史》为“斩首数万级”(卷3《太宗纪上》,第38页),显然《辽史》夸大了后唐步兵死亡人数。
    ④《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第79页。《旧五代史》为“因论父子之义”(卷75《晋高祖纪第一》,第985页)。
    ⑤《辽史》卷3《太宗纪上》,第38页。
    ⑥《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1,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十一月条,第9154页;《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第79页;《辽史》卷3《太宗纪上》,第39页。
    ⑦《资治通鉴》卷280,后晋纪1,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十一月条,第9154页;《旧五代史》卷75《晋高祖纪第一》,第989页。《新五代史》不言输帛事(卷8《晋高祖纪》,第79页)。
    ①《辽史》卷4《太宗纪下》,第44-45页。
    ②《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2,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八月条,第9189页。
    ③《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2,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正月戊寅条,第9168页。
    ④《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2,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八月条,第9189页。
    ⑤《资治通鉴》卷281,后晋纪2,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八月条,第9181页。
    ⑥傅乐成著、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①沈起炜:《五代史话》,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②刘崇亦名刘旻,刘旻乃其即位所改名。对于刘知远和刘崇的兄弟关系,《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崇》载其为刘知远的从弟(第1810页),即为刘知远的堂弟;《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言其为刘知远的母弟(第863页),即为刘知远的亲弟弟。对此,陈家华、林荣贵认同《旧五代史》的内容(《五代宋辽金西夏到元朝的统一》,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三编》,第395页);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下册)采用了《新五代史》的说法(第846页);卞孝萱、郑学檬,萧之兴,傅乐成,沈起炜等学者采用了一种模糊的说法,称刘崇为刘知远之弟、其弟或弟(分别见《五代史话》,第12页;《沙陀》,王锤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五章》(增订本),第552页;《隋唐五代史》,第184页;《五代史话》,第83页),本文亦采用这种模糊的说法。
    ③《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崇传》,第1810页;《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为“都指挥使”,第863页。
    ④《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3页。
    ⑤《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3页。
    ⑥刘承祐即位的948年3月,李守贞、赵思绾和王景崇分别在河中、永兴和凤翔相次起兵,刘承祐派白文珂、郭从乂、常思分讨无功后,遣郭威督兵进讨,始得成功。参见《新五代史》卷11《后周太祖纪》,第110页。
    ①《新五代史》卷是11《后周太祖纪》,第111页。
    ②《旧五代史》卷110《后周太祖纪第一》,第1452页。
    ③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④以上郭威代汉自立的史实,参见《旧五代史》卷103《后汉隐帝纪下》,卷110《后周太祖纪第一》,第1374-1377页,第1453-1457;《新五代史》卷11《后周太祖纪》,第111-112页,《资治通鉴》卷289,后汉纪4,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十二月条,第9447-9449页。
    ⑤以与917年刘龚建立的南汉相区别。
    ⑥《资治通鉴》卷290,后周纪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正月条,第9455页。
    ①《资治通鉴》卷290,后周纪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二月至六月条,第9457-9462页。《十国春秋》卷104《北汉一·世祖本纪》载,李辩到了契丹后,兀欲与刘崇约为父子之国,后来郑珙出使契丹,只以“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自称;此亦见于同书卷107《郑珙传》(吴任臣著,徐敏霞、周莹点校:《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77页,第1520页)。从事后的发展看,双方并未约为父子之国,而是以叔侄相称。
    ②李桂芝:《辽金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③《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4页。
    ④《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4页。
    ⑤《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4页。
    ⑥《资治通鉴》卷290,后周纪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九月条,第9462-9463页;《辽史》卷5《世宗纪》,泰宁王作“察割”,第66页。
    ⑦《资治通鉴》卷290,后周纪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九月条,第9466页。
    ⑧《资治通鉴》卷290,后周纪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十月条,第9466页。
    ⑨《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9页。
    ①《资治通鉴》卷290,后周纪1,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正月条,第9453页。
    ②《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曼传》,第868页。
    ③《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8页。
    ④《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6-867页。
    ⑤《资治通鉴》卷292,后周纪3,后周太祖显德元年(954)十一月条,第9520页。
    ①《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第十·刘旻传》,第865-866页。
    ②李桂芝:《辽金简史》,第151页。
    ③《旧五代史》卷119《世宗纪第六》,第1581页;《新五代史》卷12《世宗纪》不记莫州,第123页。
    ④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卷3《舜典》,《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8页。
    ⑤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28上《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页;《资治通鉴》卷21,汉纪13,汉武帝元封五年(106)“上既攘却胡越”条,第693页。
    ⑥《旧唐书》卷39《地理二》,第1515页。
    ⑦《资治通鉴》卷211,唐纪27,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十二月条,第6707页。
    ①《资治通鉴》卷215,唐纪31,唐玄宗天宝(741)正月壬子条,第6849页。
    ②当时唐朝缘边十节兵力的大致情况是:安西24000人、北庭20000人、河西73000人、朔方64700人、河东55000人、_范阳 91400人、平卢37500人、陇右75000人、剑南30900人、岭南五府15400人,共486900人(见《资治通鉴》卷215,唐纪31,唐玄宗天宝(741)正月壬子条,第6847-7850页),其中范阳节度使的兵力占十节度兵力总数的18.8%,约五分之一。
    ③郗志群:《掀开北京历史第一页的先民们》,罗哲文等著:《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④于敏中编纂,瞿宣颖、左笑鸿、于杰点校:《日下旧闻考》卷5引《读书一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5页。
    ⑤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尹钧科选编:《侯仁之讲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⑥《资治通鉴》卷181,隋纪5,隋炀帝大业四年(608)正月乙巳条,第5636页。
    ⑦《资治通鉴》卷181,隋纪5,隋炀帝大业七年(611)二月条,第5653页。
    ⑧《资治通鉴》卷181,隋纪5,隋炀帝大业七年(611)七月条,第5654页。
    ⑨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40引《许奉使行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63页。
    ①《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4,后梁均王贞明三年(917)二月条,第8812-8813页。
    ②《汉书》卷28下《地理下》,第1657页。
    ③王义康:《唐代河朔移民及其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第67页。
    ④冯金忠:《幽州镇与唐代后期政治探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9月,第16卷第3期,第63页。
    ⑤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见氏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34页。
    ⑥《旧唐书》卷180《史臣曰》,第4683页。
    ⑦《资治通鉴》卷222,唐纪38,唐代宗广德元年(763)闰正月条,第7141页。
    ⑧张国刚将唐代藩镇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幽州镇即为典型的割据型。见氏著:《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77-103页。
    ⑨冯金忠:《唐幽州镇组织体制探微》,《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73页。
    ①《资治通鉴》卷222,唐纪38,代宗广德元年(763)闰正月癸亥条,第7141页。
    ②冯金忠:《唐幽州镇组织体制探微》,《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73页。
    ③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40页。
    ④《新五代史》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⑤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354页。
    ⑥《新唐书》卷212《藩镇卢龙·李可举传》,第5984页;《新唐书》卷218《沙陀传》中王镕误为王景崇,见校勘记(一),第6166页。
    ⑦《资治通鉴》卷258,唐纪74,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七月条,第8416页。
    ⑧《资治通鉴》卷259,唐纪75,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四月条,第8443-8444页。
    ①《新唐书》卷212《藩镇卢龙·李匡威传》,第5985页。
    ②《资治通鉴》卷261,唐纪77,唐昭宗乾宁四年(897)七月条,第8505页。
    ③《资治通鉴》卷261,唐纪77,唐昭宗乾宁四年(897)七月条,第8505-8506页。
    ④《资治通鉴》卷261,唐纪77,唐昭宗乾宁四月(897)八月条,第8506-8508页。
    ⑤《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⑥《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0页。
    ⑦《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1页。
    ⑧《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1页。
    ⑨《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1-1802页。
    ⑩《旧五代史》卷27《庄宗纪第一》第376页;《新五代史》卷39《刘守光传》,第426页;《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5页。
    (11) 《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5页。
    ①《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刘守光传》,第1805页。
    ②由于本节所述为唐末五代时,沙陀与契丹在幽州地区的活动,对契丹以前的发展不再赘述,有关内容可参见王玲著、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辽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4-6页),李桂芝:《辽金简史》(第1-26页)等。
    ③《资治通鉴》卷264,唐纪80,后唐庄宗天复三年(903)十二月条,第8623页。
    ④《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⑤会盟的相关情况,参见本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⑥《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页。
    ⑦《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3页。
    ⑧李桂芝:《辽金简史》,第144页。
    ①《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10页。
    ②《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10页。
    ③《资治通鉴》卷275,后唐纪4,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七月条,第8989页。
    ④姚从吾:《阿保机与后唐使臣姚坤谈话集录》,见氏著:《东北史论丛》,台北:正中书局,1976年第4版,第219页。
    ⑤《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4,后梁均王贞明三年(917)二月条,第8813页。
    ⑥《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4,后梁均王贞明三年(917)二月条,第8813-8814页。
    ⑦《辽史》卷《太祖纪上》,第12页。
    ①《资治通鉴》卷270,后梁纪5,后梁均王贞明三年(917)八月条,第8816--8819页。
    ②《辽史》卷2《太祖纪下》,第17页。
    ③《资治通鉴》卷271,后梁纪6,后梁均王龙德元年(921)十二月条,第8870页。
    ④《资治通鉴》卷271,后梁纪6,后梁均王龙德二年(922)正月条,第8872--8873页。
    ⑤《辽史》卷2《太祖纪下》,第17页。
    ⑥《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89页。
    ⑦《资治通鉴》卷273,后唐纪2,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七月、九月条,第8923-8925页。
    ⑧曾国富:《论五代时期对契丹的民族政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3月,第22卷第2期,第48页。
    ①《资治通鉴》卷276,唐纪5,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四月条,第9017页。
    ②《资治通鉴》卷276,唐纪5,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四月至八月条,第9017页。
    ③范恩实曾对石敬瑭割让幽云地区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的影响做过论述,参见范恩实:《石敬瑭割让幽云(幽蓟)的历史背景》,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第318-319页。本文侧重于对当时的影响及对契丹社会产生的作用。
    ④何天明认为契丹作为中国古代民族的一分子,有权力接管、保卫及有办法管理燕云地区。见氏著:《论辽政权接管燕云的必然性及历史作用》,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4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3-114页。
    ⑤王玲著、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辽代卷》,第2页。
    ⑥傅乐成著、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第181页。
    ①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25页。
    ②林幹:《中国代北方民族史新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页。
    ③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第26页。
    ①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②陶懋炳认为后唐、后晋、后汉实际上起决策作用的人物都是汉人,它们与汉人所建的王朝并无区别,“只是中原王朝的更替”,参见陶懋炳:《五代史略》,第5页。
    ③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2004年,第6页。国外学者也有对朝贡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费正清,他主张朝贡是一种华夷共守的制度,它是在中’国与夷狄的边境上由双方共同创造,并在数世纪中作为中外往来的媒介共同施行的制度([美]费正清著、曾学白译:《朝贡与贸易的发展》,[美]费正清著,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第一编·探索中国近代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7-28页),并且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方式([美]费正清著、曾学白译:《条约替代朝贡制度》,[美]费正清著,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第一编·探索中国近代史》,第54页)。中山治一认为古代中国建立在朝贡制度基础上的对外关系,可以成为华夷秩序,其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周围夷狄各国接受册封,后者向前者朝贡,前者羁縻后者,这是一种“来自结合儒教王道思想而设想出来的独特的国际秩序观念”([日]中山治一:《华夷秩序》,[日]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序论·第一节·一》[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13页)。滨下武志指出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密切联系存在的朝贡贸易关系,“是亚洲而且只有亚洲才具有的唯一的历史体系”;朝贡关系的双方要以举行围绕臣服于中央政权的各种活动,作为朝贡方与中国的关系 的基本方式,这种体制的根本点就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44页)。可以看出,朝贡既具有政治意义,又具有经济意义,滨下武志更多的强调了朝贡的经济意义。关于古代中国朝贡制度的情况,参见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9月,第15卷第3期,第124-133页。
    ①《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回鹘传》,第1841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回鹘传》;王溥:《五代会要》卷28《回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新1版,第448页。
    ②杨圣敏:《回纥史》,第153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6155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6155页。
    ①《唐会要》卷98《回纥传》,第2074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资治通鉴》卷246,唐纪62,文宗开成四年(839)“回鹘相安允合、特勤柴革谋作乱”条,第7942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①陆庆夫统计的回鹘朝贡后唐的次数为15次,见《论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第66页。
    ①曾国富:《略论五代后唐“小康”之局》,《唐都学刊》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第91-93页。
    ②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第6页。
    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回鹘传》,第916页。
    ②程溯洛:《论回鹘与五代宋辽金的关系》,见氏著:《唐宋回鹘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6页。
    ③《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回鹘传》,第916页。
    ④林斡:《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新1版,第192页。
    ①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339页。
    ②《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回鹘传》,第1842-1843页。
    ③《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回鹘传》,第1842-1843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回鹘传》,第916页。
    ④[法]J.R.哈密顿著,耿昇、穆根来译:《五代回鹘史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5-136页。
    ⑤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540页。
    ⑥《资治通鉴》卷276,后唐纪5,明宗天成四年(929)四月条,第9029页。
    ⑦陆庆夫:《论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第68页。
    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党项传》,第912页。
    ②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此书在作者《唐代党项》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4页;《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上》,第32页。
    ⑤《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党项传》,第1845页;《新五代史》卷74《外国列传第三·党项传》,第912页。
    ⑥表中的党项进白驴与奚王李绍威进驼马系于一起,《册府元龟》卷972《外臣部·朝贡五》均系于同光二年(924)十一月(第1142页),《旧五代史》卷32《庄宗纪第六》系于同光二年(924)十月(第442页),两史籍所载当同为一事,周伟洲取《旧五代史》说(《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7页)。
    ①取周伟洲说,参见氏著:《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8页
    ②《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原文为“其首领来朝贡,授万德怀化司戈”(第463页);周伟洲作“来万德“(见氏著:《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8页)。概因党项有来姓,像来有行,本表仍从《五代会要》。
    ①周伟洲误“驼”为“劳”,见氏著:《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8页。
    ②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9页。
    ③周伟洲统计的为17次,参见氏著:《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7-118页。
    ④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15页。
    ⑤《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三·党项传》,第912页。
    ①《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2页。
    ②《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党项传》,第912页。
    ③《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党项传》,第912页。
    ④《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2页;《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互市》,第11728页。
    ⑤《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互市》,第11728页。
    ⑥《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3页。
    ⑦《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3页。
    ⑧《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3页。
    ⑨《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3页。
    ①《资治通鉴》卷292,后周纪3,世宗显德二年(955)正月条,第9253页。
    ②《五代会要》卷12《马》,第208页。
    ③《五代会要》卷12《马》,第208页。
    ④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31-137页。
    ⑤《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党项传》,第912页。
    ⑥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第120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②《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6155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⑥《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⑦《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吐蕃传》,第1839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蕃传》,第914页。
    ①《旧五代史》卷138《外国列传第二·吐蕃传》,第1841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蕃传》,第915页。
    ②曾国富:《略论五代后唐“小康”之局》,《唐都学刊》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第90-93页。
    ③《宋史》卷492《外国八·吐蕃传》,第14151页。
    ④《五代会要》卷30《吐番(蕃)》,第468页。
    ①《五代会要》卷30《吐番(蕃)》,第468页。
    ②《册府元龟》卷972《外臣部·朝贡五》,第11423页。
    ③黄颢认为汉文史籍中对吐蕃在五代时的点滴记载,“只不过将与交往的某一族、部视若吐蕃王朝的余众,用以夸张中原的政治影响”,参见藏族简史编写委员会:《藏族简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105页。
    ④《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页。
    ⑤参见五代时期吐谷浑的情况,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86-200页。
    ⑥李绍鲁,即白承福,为庄宗所赐,参见《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0页。
    ①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94页。
    ②《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1页。
    ③《新五代史》卷51《安重荣传》,第583页;《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1页。
    ④《新五代史》卷51《安重荣传》,第583页
    ⑤《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1页。
    ⑥《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1页。
    ⑦《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0页。
    ⑧《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互市》,第11728页。
    ⑨《五代会要》卷29《党项羌》,第463页。
    ⑩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92页。
    (11) 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90-194页。
    ①《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1页。
    ②后晋末期,刘知远曾出于私利诛杀吐谷浑部落,使得吐谷浑部落日益衰弱;这时沙陀与吐谷浑的关系与后唐相比逊色不少,参见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94-196页。
    ③《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0页。
    ④《五代会要》卷28《吐浑》,第450页。
    ⑤关于唐代突厥的情况,参见岑仲勉:《突厥集史》(上册);林幹:《突厥史》;林幹:《突厥与回纥史》;薛宗正:《突厥史》;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⑥《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突厥传》,第913页。
    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突厥传》,言突厥朝贡“凡四至”,误(第913页)。
    ②《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突厥传》,第913页。
    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②《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3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6159页。
    ④《新五代史》卷74《达靼传》,第911页。
    ⑤王国维言,唐末五代以来见于史籍者,只有近塞达靼,并称之为南达靼,为“欧阳公《五代史》之所传也”(《鞑靼考》,见氏著:《观堂集林》(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0页),此鞑靼即朝贡沙陀王朝的达靼。
    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②《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③《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达靼传》,第911页。
    ①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311页。
    ①札奇斯钦认为,契丹和后唐实力相近,双方往来的使节是平等的,有时的入使大可不必称为入贡,参见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293-294页。孙彩红列贡表时视契丹对后唐和后晋的入使均为朝贡,参见《唐、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奚的互市贸易》,《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0月,第21卷第4期,第129页。本文视契丹对后唐的入使为朝贡。
    ②《旧五代史》卷75《后晋高祖纪第一》,第987页。
    ③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316-317页。
    ④顾宏义、郑明:《试析五代宋初中原诸政权角立中的契丹因素》,韩世明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0辑),第12页。
    ⑤《辽史》卷3《太宗纪上》、卷4《太宗纪下》,第40-51页。
    ①《辽史》卷59《食货志上》,第923页。
    ②李桂芝:《辽金简史》,第87-88页。
    ③《辽史》卷59《食货志上》,第923页。
    ④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第98页。
    ①参见李桂芝:《辽金简史》,第47-49页;林超民:《契丹》,江应樑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一章》,第338-339页;杨保隆、萧之兴:《契丹》,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五编·第一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59-460页。
    ②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30《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42-744页。
    ③《辽史》卷45《百官志一》,第695页。
    ④《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第179页。
    ⑤《五代会要》卷29《契丹》,第457页。
    ①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293页。
    ②曾国富:《略论五代后唐“小康”之局》,《唐都学刊》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第91-93页。
    ③《资治通鉴》卷276,唐纪5,明宗天成三年(928)四月—八月条,第9017页。
    ④《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91页《五代会要》卷29《契丹》,第457-458页。
    ⑤《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92页。
    ⑥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294页。
    ⑦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316页。
    ⑧[英]崔瑞德、克劳斯—彼得。蒂兹:《辽》,[德]傅海波、[英]崔瑞德,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71页。
    ①《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94页。
    ②《辽史》卷3《太宗上》、卷4《太宗纪下》,第40-51页。
    ③李桂芝:《辽金简史》,第148页。
    ④《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第一·契丹传》,第894页。
    ⑤《旧五代史》卷88《景延广传》,第1144页。
    ⑥《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黑水靺鞨传》,第920页。《新唐书》卷219《北狄·黑水靺鞨传》言其“分十六部,以南北称,盖其居最北方者也”(第6178页)。以此观之,黑水靺鞨十六部后来分出去一些部众,形成新的部落,到了五代时,才会有数十部落。
    ①王成玉:《黑水靺鞨研究》,硕士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2006年,第13-15页。唐与黑水靺鞨的关系,亦可参见姜守鹏:《唐代黑水靺鞨》,《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第181-185页;李德山:《黑水靺鞨史论》,《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第46-48页。
    ②《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黑水靺鞨传》,第920页。
    ①萧之兴:《靺鞨》,卢勋、萧之兴、祝启源:《隋唐民族史·第四章·第一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②《新唐书》卷219《北狄·黑水靺鞨》,第6178页。
    ③《五代会要》卷30《黑水靺鞨》,第477页。
    ④《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黑水靺鞨传》,第920页。
    ⑤《五代会要》卷30《黑水靺鞨》,第477页。
    ⑥《五代会要》卷30《黑水靺鞨》,第477页。
    ⑦《五代会要》卷30《黑水靺鞨》,第477页。
    ⑧参见林超民:《渤海的衰亡与东丹国的建立》,江应樑主编:《中国民族史·第四编·第八章》(中),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87页;王成玉:《黑水靺鞨研究》,第26-29页。但姜守鹏认为黑水靺鞨一直是独立于渤海之外的,参见同作者《唐代黑水靺鞨》,《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第184-185页。
    ⑨参见马一虹:《8世纪中期后黑水靺鞨与渤海关系考》,《文史哲》2001年第6期,第97页;王成玉:《黑水靺鞨研究》,第29页。
    ①参见王成国:《东北古代民族同中原王朝的关系》,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第六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②《新唐书》卷219《北狄·渤海传》,第6179页。
    ③《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渤海传》,第919-920页。
    ①有学者将渤海对后唐的朝贡纳入唐朝的范围,这是不对的,参见王承礼:《渤海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2页。
    ①王成国:《东北古代民族同中原王朝的关系》,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第六章》,第171页。
    ②王承礼:《渤海简史》,第171页。
    ③《辽史》卷《太祖纪下》,第22页。
    ④对于渤海灭亡后,渤海仍朝贡后唐一事,金毓黻并不赞同是渤海所为,认为国亡之后修贡,“殊不近理”,参见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3年再版,第322页。
    ⑤《五代会要》卷30《渤海》,第474-475页。
    ①杨保隆:《渤海史入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②《五代会要》卷28《奚》,第452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奚传》,第909页。
    ③《五代会要》卷28《奚》,第452页;《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奚传》,第909页。
    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奚传》,第909页。
    ②《辽史》卷1《太祖纪上》,第2、4页。
    ③陈暋:《西奚与古崖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51页。
    ④《五代会要》卷28《奚》,第453页。
    ⑤《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奚传》,第910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②沙陀姓氏的再现,参见赵荣织:《沙陀“朱邪”姓氏消失与重现原因蠡测》,《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40-41页。
    ③《旧武代史》卷《武皇纪上》,第331页。
    ④《旧唐书》卷8《玄宗上》,第176页;《旧唐书》卷97《张说传》,第3052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②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第15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④李丹婕:《沙陀部族特性与后唐的建立》,《文史》第4辑,2005年,第240页。
    ⑤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6《补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87页。
    ⑥沙陀对唐朝的作用,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108-120、138-143页。
    ⑦《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4页。
    ⑧唐末夷夏观念变化的变化是受安史之乱的刺激,相关论述参见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原载《大陆杂志》1962年10月,第25卷第8期,收入氏著:《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第209-226。
    ①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②《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第911页。
    ①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和贸易》,第269页。
    ②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和贸易》,第266页。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见《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徵等著:《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五代]孙光宪著、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薛居正撰、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宋]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新1版。
    [宋]王溥:《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新1版。
    [宋]叶隆礼著,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陶岳:《五代史补》,[清]纪昀、永瑢编纂:《四库全书》(第40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影印,1987年。
    [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元]脱脱等撰:《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清]纪昀、永瑢编纂:《四库全书》(第119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影印,1987年。
    路芜、南孚尹、陈珊点校:《元朝秘史》,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于敏中编纂,瞿宣颖、左笑鸿、于杰点校:《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吴任臣撰,徐敏霞、周莹点校:《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陆心源:《唐文拾遗》,[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第1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清]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第9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巴托尔德著、罗致平译:《中亚突厥史十二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岑仲勉:《突厥集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岑仲勉:《隋唐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新1版。
    陈炳应、卢冬:《古代民族》,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宋辽金时期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陈育宁:《民族史学概论》(增订本),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戴显群:《唐五代社会政治史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费正清著,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译:《费正清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傅海波、崔瑞德编,史卫民、马晓光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哈密顿著,耿昇、穆根来译:《五代回鹘史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79年。
    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3年再版。
    勒尼·格鲁塞著、魏英邦译:《草原帝国》,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桂芝:《辽金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年。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李锡厚:《耶律阿保机传》,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林斡:《突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林斡:《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新1版。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版,1993年影印第1版。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卢勋、萧之兴、祝启源:《隋唐五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沈起炜:《五代史话》,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社,2009年。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舒焚:《辽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松田寿男著、陈俊谋译:《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承礼:《渤海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玲著、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辽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信夫清三郎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徐黎丽主编:《突厥人变迁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薛宗正:《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杨保隆:《渤海史入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杨圣敏:《回纥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尹伟先著、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隋唐五代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藏族简史编写委员会:《藏族简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版。
    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台北:正中书局,1977年台2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历史大词典·隋唐五代史卷编篡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词典·隋唐五代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周伟洲:《唐代党项》,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艾冲:《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艾冲:《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蔡家艺:《沙陀历史杂谈》,《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蔡家艺:《辽宋金夏境内的沙陀遗民》,《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蔡静波:《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守业型皇帝形象》,《兰台世界》2007年9月下半月。
    陈海涛:《“萨葛”钩沉》,《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55卷第2期。
    陈瞥:《西奚与古崖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陈楠:《吐蕃的“尚”与“论”》,氏著:《藏史丛考》,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陈双印、张郁萍:《唐王朝及五代后梁、后唐时期太原佛教发展原因初探》,《敦煌研究》2007年第1期。
    陈寅恪:《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原载岭南大学国文学会:《南国》,1950年第2期,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程国赋:《论唐五代士子文化心态的嬗变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程溯洛:《论回鹘与五代宋辽会的关系》,氏著:《唐宋回鹘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程遂营:《士人与五代中枢政治》,《东方论坛》2001年第3期。
    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南都学坛》2001年9月,第21卷第5期。
    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
    丁谦:《新唐书沙陀传地理考证》,见氏著:《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第一集,中华民国四年(1915)浙江图书馆校刊。
    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学术界》,1995年第1期。
    范恩实:《石敬瑭割让幽云(幽蓟)的历史背景》,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樊文礼:《关于沙陀内迁的几个问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樊文礼:《试析李克用在晋汴争霸中失利的原因》,《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樊文礼:《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樊文礼:《李克用的尽忠唐室及其背景分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3月,第17卷第1期。
    樊文礼:《“华夷之变”与唐末五代士人的华夷观》,《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9月,第21卷第3期。
    房忠伟:《沙陀突厥对唐态度的变化及原因与影响》,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
    冯金忠:《唐代幽州镇组织体制探微》,《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冯金忠:《幽州镇与唐代后期政治探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9月,第16卷第3期。
    傅乐成:《沙陀之汉化》,原载《华冈学报》1965年第2期,收入氏著:《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
    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原载《大陆杂志》1962年10月,第25卷第8期,收入氏著:《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
    高学钦:《唐末五代分裂割据下的统一趋势》,《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24卷第2期。
    葛焕礼、王育济:《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政局的变动》,《河北学刊》2003年1月,第23卷第1期。
    顾宏义、郑明:《试析五代宋初中原诸政权角立中的契丹因素》,韩世明:《辽金史论集》(第10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郭平梁:《回鹘西迁考》,见《西域史论丛》编辑组:《西域史论丛》(第1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何俊哲:《关于耶律倍秘密向契丹主请兵攻击后唐的再商榷》,《北方文物》1996年第2期。
    何天明:《论辽政权接管燕云的必然性及历史作用》,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4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尹钧科选编:《侯仁之讲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黄凤岐:《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的缔造者》,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辽金历史与考古》(第1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贾艳红:《略论沙陀骑兵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的作用》,《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纪兵、宋抵:《辽王朝的创立者耶律阿保机》,黄凤岐、冯继钦主编,孟广耀、马赫、杜承武、纪兵副主编:《中国北方各族人物传·辽代卷》,沈阳:辽海出 版社,2002年。
    姜守鹏:《唐代黑水靺鞨》,《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
    金石:《沙陀毫酋李克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7期。
    崛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结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来可泓:《五代十国牙兵制度初探》,《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
    雷紫翰:《东丹王出走后唐浅论》,《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6月,第10卷第1期。
    李崇新:《试论唐末五代晋梁争霸的军事得失》,《南京大学理工学报》2007年2月,第20卷第1期。
    李丹婕:《评介<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
    李丹婕:《沙陀部族特性与后唐的建立》,《文史》第4辑,2005年。
    李德山:《黑水靺鞨史论》,《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甘肃社会科学》1999第3期。
    李锋敏:《沙陀族的早期活动及东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5月,第37卷第3期。
    李国锋:《士人与五代中枢政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李鸿宾:《沙陀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
    李万禄:《古代沙陀部的兴衰演变与汉族李姓》,《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
    李永瑜:《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中国土族》2005年夏季号。
    李玉林:《一代豪酋李克用的汉化》,《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4卷第1期。
    李最欣:《关于“安重诲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林德春:《后唐、后汉亡国确切公元纪年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7月,第25卷第4期。
    刘锋焘:《艰难的抉择与融合——浅论“华夷之变”观念对中华民族史的负面影响》,《文史哲》2001年第1期。
    刘凤翥:《契丹王朝何时何故改称大辽》,《昭乌达蒙古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87年2月。
    刘惠琴、陈海涛:《唐末五代沙陀集团中的粟特人及其汉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18卷第2期。
    刘芸:《沙陀史研究》,硕士论文,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6年。
    刘正民:《西域籍沙陀人在中原称帝及其历史作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0月,第22卷第4期。
    陆庆夫:《论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的贡使关系》,《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吕思勉:《胡考》,原载《国学论衡》1935年第6期,后收入林斡主编:《匈奴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杨建新、崔明德主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中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马一虹:《8世纪中期以后黑水靺鞨与渤海关系考》,《文史哲》2001年第6期。
    彭建英:《关于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战争》,《西北史地》1995年第1期。
    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
    齐勇锋:《中晚唐五代兵制探索》,《文献》第3辑,1988年。
    齐勇锋:《五代藩镇兵制和五代宋初的削藩措施》,《河北学刊》1993年第4期。
    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9月,第15卷第3期。
    任爱君:《论五代时期的“银鞍契丹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5月,第28卷第3期。
    任爱君:《唐末五代的“山后八州”与“银鞍契丹直”》,《北方文物》2008年第2期。
    任崇岳:《试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其措施》,《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1月,第39卷第1期。
    日野开三郎:《五代镇将研究》,《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史林》1992年第3期。
    邵勤:《石敬瑭:人物评价问题的再思考》,《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2期。
    森部丰著、温晋根译:《唐后期至五代的粟特武人》,《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第10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沈元加:《刘知远起兵与耶律德光北归——与刘凤翥同志商榷》,《昭乌达蒙古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第3期。
    石见清裕:《<晋王李克用墓志>录文与沙陀谱系》,2004年“中国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唐宋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转自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下),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
    宋肃瀛:《回纥的由来及其发展》,见《西域史论丛》编辑组:《西域史论丛》(第1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孙彩红:《唐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奚的互市贸易》,《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0月,第21卷第4期。
    谭其骧:《对今后历史研究工作的四点意见》,《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王北辰:《唐代河曲的“六胡州”》,见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编写组:《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王成国:《东北古代民族同中原王朝的关系》,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王成玉:《黑水靺鞨研究》,硕士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2006年。
    王凤翔:《唐五代赐姓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月,第18卷第6期。
    王凤翔:《五代士人群体特征初探》,《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
    王国维:《鞑靼考》,氏著:《观堂集林》(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西胡考》,氏著:《观堂集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西胡续考》,氏著:《观堂集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旭送:《沙陀来源新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2月,第29卷第4期。
    王义康:《沙陀汉化问题再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2月,第24卷第4期。
    王义康:《后唐、后晋、后汉王朝的昭武九姓胡》,《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王义康:《后唐建国过程中抵御契丹南进政策探微》,《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0月,第22卷第4期。
    王义康:《唐代河朔移民及其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王永超、校元明:《五代十国形成原因再认识——以移民与社会互动为视角的初步考察》,《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9卷第8期。
    王永平:《略论后唐明宗李嗣源》,《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
    王育民:《论唐末五代的牙兵》,《北京师院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王韵:《论唐五代昭义镇的地理环境和种族变化》,《唐都学刊》2009年2月,第25卷第1期。
    王振芳、王涛:《五代时期后唐军征晋阳之战地名纠误》,《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王志华:《后唐明宗李嗣源评传》,《沧桑》1994年第1期。
    西村阳子:《唐末五代代北地区沙陀集团内部构造再探讨——以<契苾通墓志铭>为中心》,《文史》第4辑,2005年。
    郗志群:《掀开北京历史第一页的先民们》,罗哲文等著:《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氏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徐大军:《刘知远故事:由历史到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徐庭云:《晚唐五代时期的沙陀》,《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徐庭云:《一位有贡献的沙陀政治家——论后唐明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见《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徐艳芳:《从刘知远到李三娘》,《济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第21卷第1期。
    薛宗正:《阿氏那弥射生平析疑》,《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杨波:《戏曲中刘知远形象演变初探》,《戏曲百家》1997年第2期。
    杨冬生、杨岸青:《李嗣昭为李克用之“元子”辨》,《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月,第3卷第3期。
    杨建新:《西突厥的形成、属部及其它有关问题》,《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
    姚从吾:《阿保机与后唐使臣姚坤谈话集录》,见氏著《东北史论丛》,台北:正中书局,1976年第4版。
    袁澍:《康待宾起义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曾国富:《五代典型军阀刘知远》,《文史知识》1994年第5期。
    曾国富:《论刘知远》,《民族研究》1994年第5期。
    曾国富:《后唐庄宗失政及其历史教训》,《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21卷第2期。
    曾国富:《论五代时期对契丹的民族政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3月,第22卷第3期。
    曾国富:《试析五代晋王李存勖灭后梁的条件》,《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曾国富:《五代后汉速亡探因》,《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月,第25卷第5期。
    曾国富:《略论五代后唐“小康”之局》,《唐都学刊》2008年1月,第24卷第1期。
    曾国富:《五代后妃与政治》,《兰州学刊》2008年第7期。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张明禄、王振芳:《略论隋唐五代时期太原及经济与风俗》,《沧桑》2005年第4期。
    张其凡:《五代后唐禁军考实——五代禁军再探》,《暨南学报》1991年第2期。
    张士尊:《唐庄宗亡国论》,《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第1期。
    张晓东:《五代时期的漕运与北方边防》,《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7月,第24卷第4期。
    张兴武:《五代政治文化的蜕变与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张郁萍、陈双印:《五代后梁、后唐时期河北地区佛教》,《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
    张云:《沙陀早期历史初探》,见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
    赵继颜:《石敬瑭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5年第2期。
    赵荣织:《略论沙陀人的内迁》,《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赵荣织:《试论沙陀政权后唐的兴起》,《西域研究》2005年第4期。
    赵荣织:《沙陀名号考实》,《西域研究》2006年第4期。
    赵荣织:《沙陀“朱邪”姓氏消失与重现原因蠡测》,《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赵荣织:《趣谈沙陀三王朝》,《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赵荣织、王旭送:《唐代沙陀人在西域的活动区域》,《昌吉学院学报》2008第6期。
    郑景云、田砚宇、张丕远:《过去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环境与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郑学檬:《关于石敬瑭评价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周伟洲:《唐代党项的内徙与分布》,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编:《西北历史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周伟洲:《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朱恒夫:《刘知远故事流变考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W · Eberhard, Some Culture Traits of the SHA-T‘O TURKS, Oriental Art.vol1,1948-1949.
    Karl Krippes, Sociolinguistic Notes on the Turcification of the Sogdians, Centual Asiatic Journal, 35,1-2,1991
    岡崎精郎:《後唐明宗と旧習》(上),《东洋史研究》第1卷第4号,1945年。
    岡崎精郎:《後唐明宗と旧召》(下),《东洋史研究》第10卷第2号,1948年。
    岡崎精郎:《<新唐害·沙陀伝>訳注》,羽田明、佐藤长等訳注:《骑马民族史3——正史北狄伝》,东京:平凡社,1973年。
    石见清裕:《唐代<沙陀公夫人阿史那氏墓誌>訳注·考察》,《村山吉広教授古稀记念中国古典文学論集》,东京:汲古害院,2000年。
    小田義久编:《大谷文书集成》(第3卷),京都:法藏馆,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