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的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课程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同人们的期望和要求之间出现了落差,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不满意程度也在不断加大,批评新课程语文教育的话语也渐渐多起来。一时间,新课程语文教育成为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褒贬毁誉,纷至沓来。仅2001年以来,关于语文的报刊杂志,如《语文建设》、《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教师报》等刊物的语文教育批评类文章“繁多复杂”。尽管不像1997年前后那样出版了大量的语文教育批评专著或集子,但大量的语文教育批评类言论,除了见于纸质媒介外,还散见于互联网和人们日常的交流中。这些批评多含有“问题透视”、“鸡肋”、“疑惑”、“尴尬”、“失落”、“批判”、“偏颇”、“误读”、“流弊”、“反思”、“缺失”等字眼,鲜明地体现出人们对新课程语文教育的不满和批判,透露出的是人们对母语教育的关爱,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母语教育的要求和支持。语文教育批评正是公众对语文教育的种种认识和评价,是对语文教育争论和异化所引起的反思和批判,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审视和思考。对语文教育批评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刻挖掘语文教育的不当行为及其成因,探究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期望,从而找出病因,加快新课程改革,推动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认识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的路径,搭建起一个分析语文教育批评的理论框架。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不仅有助于人们认清新课程改革中纷繁复杂的语文教育批评现象,为语文教育批评建立起一套较合理的准则与规范,更有利于为语文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论文将研究视角放置在新课程改革(时间跨度为2001年-2007年)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解读部分,是对语文教育批评的初步认定。主要是对语文教育批评的概念进行界定,审视其特点并对其产生及功能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扫描部分,呈现一些原始的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文本,对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的形态与内容进行大致的分类,简析其成因。第三部分为反思部分,主要是对新课程语文教育批评现状的反思。主要从特点和误区两个方面来分析。第四部分为超越部分,是对语文教育批评的构想。阐述如何回应语文教育批评和如何坚守语文教育批评原则,并探索语文教育批评的一些策略。
As the drop has appeared between people’s expectation and request an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people become more and more unsatisfied with Chinese education, as a result, critics on new curriculum are found increasing gradually.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of the society with various discussions, among which appraises praise or blame comes as thick as hail.
     Since the year 2001, a great deal of criticism on Chinese education has appeared on variou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uch as Chinese Construction, Chinese Learning,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s,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 Chinese Teaching Communication, The Teacher Reports, etc. Even though the number of the publication of monographs and collections is not as large as the one around the year 1997, considerable criticism on Chinese education can be seen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s well as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on the Internet. Among all these criticism, such words are employed frequently in it as "perspective ", "chicken ribs", "doubt", "awkward", "lose", "criticize", "biased", "mislead reading", "abuse", "self-examination", "hiatus", etc,. Obviously, they are the reflection of people’s dissatisfaction and criticizing which as a matter of fact, represent people’s concern and support as well as their request for Chinese education.
     As it is, it is the criticism on Chinese education that realizes and evaluates the Chinese education. It refers to the self-examination and criticism caused by Chinese education argument and dissimilation as well as a kind of survey and specul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Studying this phenomenon of criticism on Chinese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a deeper exploration of the misbehaviors and the causes of it. In addition, it will help to analyze people’s expectation towards Chinese education,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of it and finally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a healthy direction.
     This research aims at probing out a route to recognize criticism on the Chinese new curriculum and building up a theoretical frame of analyzing Chinese education critics. To some extent, it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people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complicated phenomenon of critics on criticism Chines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ut also helpful in setting up a set of reasonable criterion and norm of it. Additionally, it will help to build a fine atmosphere for Chinese reform of new curriculum. All in all, it is of great positive and realistic meaning.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critics on Chinese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new course reform (2001--2007). It consists of four parts. Part I is the explanatory part, which is the elementary recognition of critics on Chinese education. It mainly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the critics on Chinese education, scan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analyzes its creation and functions. Part II is the scanning part, in which it presents some original versions of critics on Chinese education, makes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ntent as well as the form of it and an analysis of its formation. Part III is the rethink part mainly on the self-examin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itics on Chinese education, of which it analyzes from two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 and misleading area. Part IV is the exceed part, which brings some ideas of critics on Chinese education. In this part, it brings the question how to respond to the and how to stick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criticism on Chinese education and can some strategies on it may find the answers.
引文
[1] 任小平.课程改革问题透析[J] .教学与管理,2006 年第 5 期.
    [2]《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年版。“批”见第 1534 页;“评”见第 881 页.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3 年版,第 775 页.
    [4]邹武林.发挥教育批评的作用引导教育健康发展[J] .基础教育研究,1995 年第 5 期 .
    [5]彭银祥.世纪之交的教育批评[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61 页.
    [6]刘生全.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透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年第 2 期.
    [7]林德全.论教育批评话语的转型[J] .江西教育科研,2003 年第 11 期.
    [8]李雁冰.课程评价的新途径: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J] .外国教育资料,2000 年第 4 期.
    [9]参见刘生全.论教育批评[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版,第 18 页.书中认为语文教育批评是学科教育批评的一种。尽管现实中语文教育批评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归纳之,通常集中表现在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和对语文教科书的批评两个主要方面。作者建议回应纷纭的语文教育批评显然应抓住语文课程建设这个核心。
    [10]程翔,谭消长.对语文批评的批评[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 年第 1 期.
    [11]史长虹.关于语文教育的批评[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第 2 期.
    [12]曾毅.20 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演变的探讨[J] .江西教育科研,2006 年第 10 期.
    [13]唐子江.语文教育改革呼唤理性批评[J] .理论探索,2006 年第 7、8 期.
    [14]唐子江.语文教学批判与语文教育发展——周庆元教授访谈录[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 年第 2 期
    [15]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257 页.
    [16]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9 月,第 47 页.
    [17]刘孝学.从“形式”与“实质”之争看语文教育的百年难题[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8]汪海龙,王东生.透视新课标争论的焦点[J] .中学语文,2004 年第 1 期.
    [19]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
    [20]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轮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180 页.
    [21]潘新和.外在化、异化:语文教育失败的根源[J] .作文成功之路,2006 年第 11 期.
    [22]曹海永.阅读教学:我们是去了什么?——“文本解读价值引导”现状的问题凝视、成因透视与出路审视[J] .江苏教育,2006 年第 8 期.
    [23]李金才.高中语文新课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及应对策略[J] .语文建设,2006 年第 2 期.
    [24]鲁洁.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第 159 页.
    [25]赵洪涛.警惕新课改中的“鸡肋效应”[J] .校长阅刊,2004 年第 10 期.
    [26]这三篇批评文章分别出自《南方周末》2005 年 2 月 2 日;《教师报》2006 年 1 月 25 日第 3 版;《中国教育报》2005 年 6 月 22 日第 4 版
    [27]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钱理群教授与孙绍振教授关于语文的对话[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 月.
    [28]http://learning.sohu.com/20070820/n251678909.shtml
    [29]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 29 届年会综述关[J] .课程教材教法,2006 年第 2 期.
    [30]任小平.课程改革问题透析[J] .教学与管理,2006 年第 5 期.
    [31]胡荼.课程标准,标准乎?新乎?[J] .中学语文教学,2002 年第 1 期.
    [32]李冲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献疑[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 年第 9 期.
    [33]孟庆欣.对新课标文本表述问题的思考[J] .辽宁教育,2003 年第 12 期.
    [34]王荣生.新课标语“语文教学内容”[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14 页.
    [35]崔干行.对语文学科实施新课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导刊,2005 年第 11 期.
    [36]同上
    [37]李金才.高中语文新课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及应对策略[J] .语文建设,2006 年第 2 期.
    [38]岳增学,刘文侠.语文教育的现实批判[J] .河北教育,2005 年第 12 期.
    [39]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二)[J] .教育研究与实践,2003 年第 8 期.
    [40]黄琼.一个异端的前世今生——泛语文批判[J] .中学语文教学,2005 年第 6 期.
    [41]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 .中学语文教学,2006 年第 2 期.
    [4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19 页.
    [43]丁雪梅.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四化”及反思[J] .现代语文,2005 年第 9 期.
    [44]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200 页.
    [45]孙叶青.语文新课程教学:不可走入虚无[J] .安徽教育,2003 年第 4 期.
    [46]黄永祥.新课程呼唤理性与真实的语文课堂——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干浮躁现象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 年第 2 期.
    [47]韩丽,马玉顺.形式化:新课改的一大误区[J] .校长阅刊,2005 年第 12 期.
    [48]李达海.中学语文教学怎么了[J] .语文天地,2005 年第 10 期
    [49]汤其虎、丁卫东.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呼唤语文课堂形式的合理复归[J] .教学研究,2006 年第 3期.
    [50]黄永祥.新课程呼唤理性与真实的语文课堂——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干浮躁现象的反思[J] .中国教育学刊,2006 年第 2 期.
    [51]郑国民,尹逊才.对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思考[J] .语文建设,2006 年第 2 期.
    [52]黄家斌.泛化虚化异化神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误区[J] .小学教学参考,2005 年 7 月.
    [53]王其华.新课程语文对话教学的理性审视和科学构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 年第 7 期
    [54]谢志威.语文课堂应慎用多媒体[N] .现代教育报,2007 年 3 月 23 日,第 010 版.
    [55]孙叶青.语文新课程教学:不可走入虚无[J] .安徽教育,2003 年第 4 期.
    [56]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人民教育,2005 年 9 月
    [57]刘花.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问题浅探——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 .文教资料,2007 年 1 月.
    [58]胡立根.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危机与价值重建[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 年第 5 期.
    [59]李卫东.语文教师,你是谁?——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思[J] .中学语文教学,2007 年第 4 期.
    [60]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86 页.
    [61]徐飞.中学语文教育的尴尬——一个语文教师的失落[N] .教师报,2006 年 1 月 25 日,第 003 版.
    [62]张定远.中学语文教师的尴尬[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 年第 4 期.
    [63]任小平.课程改革问题透析[J] .教学与管理,2006 年第 5 期.
    [64]赵洪涛.警惕新课改中的“鸡肋效应”[J] .校长阅刊,2004 年第 10 期.
    [65]李允.理想化、文本化、指令化:新课程教师培训低效的综合症[J] .继续教育研究,2006 年第 6 期.
    [66]傅琦.走出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误区[J] .中学语文教学。2007 年第 3 期.
    [67]顾本华.不识庐山直面目——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误区浅谈[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 年第 11 期.
    [68]何小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适度[J].河北教育,2007 年第 3 期.
    [69]余建三.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 .学语文,2006 年第 6 期.
    [70]朱文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迫切问题[J] .中教研究,2007 年第 1-2 期.
    [71]桑志军.百年语文教育研究的反思[J] .中学语文教学,2004 年第 8 期.
    [72]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J] .教育探索,2004 年第 9 期.
    [73]李山林.语文教育的三种研究视角——语文教育研究史略论[J] .益阳师专学报,2002 年第 1 期.
    [74]潘庆玉.哲学空场与出场: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反思与当下选择[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75]赵文汉.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1 期.
    [76]陈时见,刘继平.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J] .教育研究,2002 年第 7 期.
    [77]俞乐女.阅读课上的‘空论’与‘笑谈’现象批判[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年第 5 期.
    [78]卢金明,霍术东.文本“误读”: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J] .现代语文,2006 年第 7 期.
    [79]http://www.chinese163.com/Html/Article/31017.html
    [80]参见杨敬法老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jingfa
    [81]卢政.迷失与偏离——对中国当下文化批评的理性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82]唐子江.语文教育改革呼唤理性批评[J] .教学大参考,2006 年第 7-8 期.
    [83]引自 http://blog.sina.com.cn/u/1222731621
    [84]作者蔡朝阳,转引自张曼迪的博客:http://manja.blog.tom.com
    [85]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J] .人民教育,2005 年第 9 期.
    [86]姚家祥.缺失理性的无效批判——也评〈中学语文教学无效批判〉[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 年第 9期.
    [87]王爱娣.美国小学生怎样写作文[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 年第 12 期.
    [88]李松岳.独立的文学批评何以成为可能[J] .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第 3 期.
    [89]闫秀文.由翻译大赛想到的——对中国语文教育功利性的批判[J] .(待查)
    [90]刘生全.论教育批评[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版,第 98 页.
    [91]吴康宁. “教育批判”的困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年第 4 期.
    [92]艾斐.从批评中获取滋养和动力[J] .人民日报,2003 年 12 月 15 日.
    [93][美]迈克尔?W 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序言.
    [94]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代序第 8 页.
    [95]彭银祥.世纪之交的教育批评[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60 页.
    [96]《列宁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79 页.
    [97]王尚文.呼唤语文教学观念的大讨论[J] .中学语文教学,2001 年第 3 期.
    [98]刘国正.提倡科学态度 反对然言耸听[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 年第 11 期
    [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74 页.
    [100]沈韬.语文教学呼唤学科批评[J] .中学语文教学,1999 年第 8 期.
    [10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6 页 .
    [102]陶东风.文化批判的批判[J] .电视艺术,1996 年第 6 期.
    [103]参见吴康宁. “教育批判”的困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年第 4 期.指尝试完全站在教育实践的领导、组织及参与者这些“当事人”所承担角色的立场上,来审察他们对于“教育知识”的选择、辩护与运用,审察作为“教育知识”而影响教育实践的那些取向、原则、材料及方式的出场过程与在场运作。本文中将其适当延伸,包含理论者和实践者双方的换位思考。
    [104]程翔,谭消长.对语文批评的批评[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 年第 1 期.
    [105]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46-149 页.
    [106]李镇西.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断想[J] .语文教学通讯,1999 年第 9 期.
    [107][巴西]弗莱雷著,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 页.
    [108]但丁著,朱维基译.神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年版,第 243 页.
    [109]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三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0 月版,序言.
    [1]刘生全.论教育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2][法]蒂博代,赵坚译.六说文学批评[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
    [3][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1 月.
    [4]凌晨光.当代文学批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年 5 月.
    [5]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年 9 月.
    [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C].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 8 月.
    [7]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9 月.
    [8]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
    [9]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0]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前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14]赫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 11 月.
    [1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 月.
    [16]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
    [17]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l.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8]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19]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9 月.
    [20]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5 月.
    [21]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 7 月.
    [22]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探索[C].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2 月.
    [23]斯蒂芬.鲍尔著.王玉秋,孙益译.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7 月.
    [24]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2 月.
    [25]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2 月.
    [26]陈太胜著.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年 6 月.
    [27]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月.
    [28]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7 月.
    [29]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年.
    [30]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翻译编[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9 月.
    [31]欧阳宏生等著.电视文化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 月.
    [32]欧阳宏生等著.电视批评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 月.
    [33]孔庆东等编.审视中学语文:世纪末的尴尬[M]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4]彭银祥.回眸与前瞻:世纪之交的教育批评[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5]江明.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
    [36]王跃.教育批评[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 年 1 月.
    [37]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年 1 月.
    [38]陆志平.语文课程再探[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 月.
    [39]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6 月.
    [40][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 月.
    [4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42]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M](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9 月.
    [43]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M](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0 月.
    [1]肖川.教育究竟怎么了?——《论教育批评》评析[J].基础教育参考,2006 年第 8 期.
    [2]王本陆.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N] .中国教育报,2006 年 8 月 26 日,第 003 版.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6 年第 9 期.
    [4]邹武林.发挥教育批评的作用[J] .基础教育研究,1995 年第 5 期.
    [5]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年第 4 期.
    [6]程红兵、谭消长.对语文批评的批评[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 年第 1 期.
    [7]赵乔翔、张驰.关于语文教育批评的批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8 期.
    [8]岳增学、刘文侠.语文教育的现实批判[J] .河北教育,2005 年第 12 期.
    [9]黄琼.一个异端的前世今生——泛语文批判[J] .中学语文教学,2005 年第 6 期.
    [10]金兵.翻译批评的新走向——试论建设性的翻译批评[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1 期.
    [11]彭银祥.教育批评与教育观念现代化[J] .教育评论,1995 年第 6 期 .
    [12]石在中.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综述[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 年第 12 期.
    [13]李玉山.面对批评反思语文教学[J] .人民教育,2005 年第 24 期.
    [14]朱健国.中学语文为何遭炮打?[J] .南风窗,1999 年 7 月.
    [15]曾屹丹,辛治洋.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年第 1期.
    [16]乔卫平.论传统教育批判的三大误区[J] .教育科学,2004 年第 2 期.
    [17]钱芸.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N] .教育周刊,2006 年 2 月 15 日,第 007 版.
    [18]张永杰、马峰.基础教育改革之痛[N] .甘肃法制报 2006 年 9 月 18 日,第 003 版.
    [19]李丽萍.教育改革为何爱招骂[N] .中国青年报 2007 年 3 月 29 日,第 006 版.
    [20]钟启泉.新课改面临的挑战与反思[J] .校长阅刊,2006 年第 12 期.
    [21] 陈先云.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N] .语言文字周报,2007 年 2 月 21 日,第 004版.
    [22]徐德智.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谈[N] .甘肃日报,2007 年 3 月 16 日,第 007 版.
    [23]马卫东.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N] .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 年 1 月 1 日,第 006 版.
    [24]高志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7 年 1 月 13 日,第 006 版.
    [25]韩军.从文化情境解码语文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 年 2 月 8 日,第 008 版.
    [1]K12 语文栏目:http://www.hku.hk/curri/chincal/edu/chinese
    [2]语文在线:http://ywzx.126.com
    [3]语文大观园:http://sq.k12.com.cn/-wcunzhi
    [4]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ruian.com/-yrw
    [5]语文教育网:http://61.132.96.134/yc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