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好学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已经对既有的学生培养和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这促使我们关注学校教育中的好学生评价问题。论文把这个问题聚焦在对学校评优标准的研究中。学校评优标准是指学校颁布的适用于好学生评价的一套规则/规范,是通过学校传达执行的国家、社会对学生的预期,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学生进行控制的手段,达到或接近这种预期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围绕学校评优标准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反映出国家对人才进行选拔的机制和过程。通过对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和实践研究,有助于我们透视人才选拔的实施机制,认识人才选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论文主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用半结构访谈法获取资料。其次,论文也运用了历史文献法,对样本学校中与学生评价有关的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
     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界定核心概念并提出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学校评优标准的历史变迁。在这一章中,论文以样本学校为主线对学校评优标准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论文发现,我国学校评优标准在历史变迁中呈现出两个特点,即,学校评优标准的变迁是连续的而不是断裂的;是渐进性的“变革”而不是突发性的“革命”。同时,学校评优标准的历史变迁呈现出三个趋向,分别是:从重视先赋性因素的评价向重视后致性因素的评价转变,评价对象越来越个人化;从显性的评价转变到隐性的评价,评价形式越来越隐蔽;从抽象的概括性评价转变到具体的技术性评价,评价技术越来越精细。
     第三部分是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在这一章中论文首先对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国家和观念层面的评优标准对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起“强控制性”影响,而学校内部因素只起“弱控制性”影响。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类似于行政指令传达的过程,从而导致学校评优标准的保守性和滞后性。研究发现学校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受制度环境的制约。面对评优标准制定的强势制度环境,学校作为组织追寻的是生存的合法性而不是效率最大化。论文用制度主义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第四部分是学校评优标准的实践。论文通过对学校评优标准实践的研究发现,好学生有四个标志,成绩好、品德好、天赋早熟和“学校出身”好。拥有这些标志越多的学生越是好学生。同时好学生作为一种标记标识出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注意力分配问题、学校利益和荣誉问题和学生个人的能力和“苦行”。研究同时发现学校评优标准的实践过程并不是按照文本的评优标准进行的评优活动。它实际上是评优标准的“二次制定”过程,有时甚至是对文本的评优标准的完全“颠覆”的过程。论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论文在第五部分对学校评优标准进行了反思。论文认为学校评优标准的制定和实践之间存在疏离,并对这种疏离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学校评优标准是一种教育选拔机制的认识出发,论文认为我们国家现有教育选拔的意识形态属于功绩主义意识形态。论文最后对人才选拔机制进行了透视并提出建议,认为应让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标准制定中来,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多主体制定评优标准的局面,建立多标准、多层次的评优标准以适应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The practice and reform of education are challenging the system of the existent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towards students, which urges us to think about theevaluation of excellent students in our education. The article condenses this problemint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selection standard toward excellent students in school. Thisstandard is the norm that the school evaluates excellent students, by which the countryand society control the students. The series of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standard, is oneof the measures by which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singling out the talents. Byresearching the standard how to be established and how to be practiced, we couldhave some insight into the active system of choosing the talents, and the existentproblem in our choice.
     On the method of research, the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research, getting data by “half-structure interview”.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adopts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make a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data concerningth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certain schools.
     The article ha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ims to find questions, define keywords and offer my mind line.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the selection standard toward excellent students in certain schools. In this chapter, the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ection standard, and find that theselection standard has two characters: continuous but not isolated; slowly “reform”rather than fast “revolution”. The selection standard also present in three orientations:first, from placing the importance on the factor of sponsored to the factor of contested;second, from distinct to indistinct; third, from the abstract general evaluation to theconcrete technical one.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lection standard. The article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ard, and then finds that theselection standard of country always influences that of school strongly, we call it the “strong-controlling” influence. Comparative, the inner factor of school is only the“weak-controlling” influence. This situation mak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ardin school as a top-down process that seems executive and directive, which leads to thestandard conservative. The school is discovered to establish the standard in a ratherpassive way, confined by the systematic environment. The article explains thisphenomenon with the institutionalism theory. Confronted with such a powerfulenvironment, the school as an 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 pursues its legality instead ofthe maxim efficiency.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practice of the selection standard. By researchingthe practice of the selection standard in stationary school, we find that the goodstudents have four markings, their score is high, the moral qualities is good, thenatural endowments is precocious and they come from the famous school. Morehe(she) owns these markings, more he(she) is a good student. The good student also isused as a kind of marking showing lots of phenomena, such as the country’s attentiondistributing at particular period, school’s benefits and honor and student’s personalability and hard work. By researching we also find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selectionstandard of school do not carry out according to the text of the selection standard.Actually the process is afresh the standard, and sometimes evenly complete" reversal" the text of standard. The thesis used the theory of social network theory to explainthe series of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last conclusion,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selection standard in the fifthchapter. Our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selection standard alienated fromthe text standard and tried to analyze the alienation. Because the selection standard isone of the measures by which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singling out the talents, wethink that our country’s ideology about selection from students is meritocracy. At last,we suggest that the market and social strength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the standard. The situation should be formed that country, market and social strengthestablish the standard together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multi-standard to supply manykind of talents.
引文
①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部分。
    ②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
    ①“高三女孩成绩一般叩开哈佛素质令哈佛钦佩”,《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12月27日。
    ②“人才培养:技工荒,何时不再存在”,《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4日;http://www.gmw.cn; http://www.hnedu.cn中相关内容。
    ③《光明日报》,“华夏时讯”栏目,2005年4月2日;《成都日报》电子版,2005年3月5日;中国教育科研网相关内容;光明网相关内容。
    ①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①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97-298页。
    ①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97-298页。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9-50页。
    ②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①陈友松、张念宏、卫景福主编:《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318页。
    ①张玉田、程培杰、腾星:《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20页。
    ②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85页。
    ③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1266页。
    ①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手册》相关文件。
    ①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18-119页。
    ①[英]伯特兰·罗素著、吴友三译:《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页。
    ②陈振中:“社会性、互动与权力——诠释课堂生活的社会学视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①刘庆仁:“德州一九九六年教育绩效评价”,《教育研究资讯》,2004年04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编。
    ④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7-108页。
    ②W.Kuiper,K.Bos and T.Plomp,“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iteracy of final-year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Dutch result in an internation context”,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volume27,No.1,2001.
    ③Jaap Scheerens,“The Evaluation Culture”,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Volume30,No.2,2004.
    ①[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0-51页。
    ①共青团教育部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七日中青联发[2004]55号文件。
    ①石中英:“中国大陆国家基础教育目的反思性研究:1985~2001”,《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创刊号。
    ①林本:《现代的理想中学生》,第六版,台湾开明书店,民国六十七年(1978年),第197页。
    ①刘震:《〈学记〉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②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先秦秦汉(远古-公元220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62页。
    ①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6-47页。
    ②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试图对科举制实行以来发生的“重科举,轻学校”的弊端进行矫正。“重科举,轻学校”在唐代伴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已经表现出来,到了宋代,更是发展成为只重科举取才而忽视学校育才,进而导致一些士子专攻举业而不屑于接受系统知识学习的严重弊端。至宋中叶,学校育才与科举取士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当时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围绕这三次兴学运动,当朝大臣就兴学育才和考试选才开展了激烈的争论。王安石的“三舍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①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79-380页。
    ②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③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④“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会试录序”,天一阁藏。转引自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①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三联书店,1998年,第113页。
    ②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页。
    ③《光绪朝东华录》卷169,转引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81页。
    ④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4页。
    ⑤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三联书店,1998年,第392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59页。
    ①校志,第93页。
    ①校志,第92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第8页。
    ①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4页。
    ②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154页。
    ②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169-170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第417页。
    ④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2页。
    ①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402页。
    ②“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人民日报》,1973年8月10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582页。
    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⑤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239页。
    ⑥《人民日报》,1985年5月29日。
    ①校志,第366页。
    ①《光明日报》,1999年6月17日。
    ①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手册》,第85页。
    ②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刘明堂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①Theodore Hsi-en Chen,Chinese Education Since1949:Academic and Revolutionary Models,NewYork:Pergamon,1981,P88~115.参见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81-183页;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69-173页。
    ①[法]加斯东·米拉亚雷、让·维亚尔主编,张人杰等译:《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90页。
    ②[法]加斯东·米拉亚雷、让·维亚尔主编,张人杰等译:《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90-99页。
    ①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72页。
    ②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72页。
    ③详见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中的观点。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
    ①A·W·古尔德纳(Alvin Gouldner):《工业科层制的范式》(Patterns of Industrial Bureaucracy)(纽约:自由出版社1954年版),第216页。转引自[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8页。
    ①福州十四中校志中规定:年段是在政教、教务、总务三处领导下的基层管理单位,必须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关心全体学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年段长是年段教育、教学、行政等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对年段工作全面负责。校志,第176页。
    ①参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②韦伯:《社会学文集》,转引自刑建国等:《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①M·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第333-334页。转引自[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②M·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第324页。转引自[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①M·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第328页。转引自[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页。
    ②[法]克罗戴特·拉法耶著,安延译:《组织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①布卢姆、塞尔兹尼克著,蔡正仁等译:《社会学概论》,大学生活社出版(香港),1977年,第289页。
    ②布卢姆、塞尔兹尼克著,蔡正仁等译:《社会学概论》,大学生活社出版(香港),1977年,第288页。
    ③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0-71页。
    ④布卢姆、塞尔兹尼克著,蔡正仁等译:《社会学概论》,大学生活社出版(香港),1977年,第289-293页。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0-71页。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2-77页。
    ②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0-71页。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2-33页。
    ④(美)道格拉斯·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226页。
    ⑤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9-240页。
    ①参见(英)邓肯·米切尔主编,蔡振扬等译:《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78-179页。
    ②参见(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著,刘进译:《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0页。
    ③(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48页。
    ④布卢姆、塞尔兹尼克著,蔡正仁等译:《社会学概论》,大学生活社出版(香港),1977年,第288页。
    ①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6-297页。
    ②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7页。
    ①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58-259页。
    ②刘精明:《国家、阶层群体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
    ①刘精明:《国家、阶层群体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
    ①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18-119页。
    ①赫伯特·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①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②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5-227页。
    ①校志,第360-361页。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7-90页。
    ①校志,第418页。
    ①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①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9页以及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4-235页。
    ①Marshall,D.A.2002,“Behavior,Belonging,and Belief:A Theory of Ritual Practice.”Sociological Theory,vol.20(3).
    ①[美]伊万·伊利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台·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53页。
    ①张银富:《国中教师参与决定与学校气氛之关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中华民国63年6月(1974年),第14页。转引自,林义男、王文科:《教育社会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89年(1990年),第150页。
    ②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31页。
    ③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32页。
    ①刘精明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86-287页。
    ①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28-130页。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4-116页。
    ①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23-124页。
    ①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①[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88页。
    ①林义男、王文科:《教育社会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89年(1990年),第164页。
    ①由林义男、王文科:《教育社会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89年(1990年),第143-144页处得到启发。
    ①[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92页。
    ②[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92页。
    ③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4页。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②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①[法]P·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7页。
    ②刘精明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8-61页。
    ①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4-335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01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02页。
    ④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6页。
    ⑤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6页。
    ①校志,第40页。
    ①[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前言1-2页。
    ②[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3-306页。
    ①徐敏:“不要害怕触犯权威——诺贝尔奖得主霍夫特谈好学生的‘标准’”,《解放日报》,2004年7月31日。
    ②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80页。
    ①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②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4页。
    ③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4页。
    ④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34页。
    ①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6页。
    ②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6-37页。
    ①《中国教育年鉴总卷(1949-1981)》,第167页。
    ①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7-169页。
    ②教育部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方案,载《光明日报》1978年1月25日。
    ③《中国教育年鉴总卷(1949-1981)》,第131页、第168页。
    ④具体可参见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福州市档案馆,榕革政教(1975)034号文件“福州市革命委员会政治处教育组(通知)关于召开一九七四学年度福州市教育系统三好学生代表授奖大会的通知”。
    ②福州市档案馆,榕教中(1986)11号文件“福州市教育局关于评选1985-1986学年度福州市中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的通知”。
    ①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6页。
    ①[法]卢梭著,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7页。
    ①[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5-396页。
    ①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7页。
    ②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9页。
    ③[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6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7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8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0-411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2页。
    ①[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73页。
    ①[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74页。
    ①A·H·哈尔西:“趋向于能人统治吗——英国实例”,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②班克斯著,林清江译:《教育社会学》,第三版,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73年(1984年),第86页。
    ③详细内容请参见班克斯著,林清江译:《教育社会学》,第三版,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73年(1984年),第86-104页。
    ①班克斯著,林清江译:《教育社会学》,第三版,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73年(1984年),第101页。
    ②波斯尔思韦特:“学校学业成绩的优劣”,《世界教育展望(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8页。
    ③A·H·哈尔西:“趋向于能人统治吗——英国实例”,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7页。
    ④有关“新三好”的评奖比例见本论文第23页脚注。
    ①[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92页。
    ②[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8页。
    ①埃德加·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
    ②埃德加·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
    ①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刘明堂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②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刘明堂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①斯蒂芬·鲍尔著,王玉秋、孙益译:《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刘明堂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①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06页。
    ②霍斯金(K·W·Hoskin)和麦克夫(R·H·Macve)在“会计学:一门学科规训”一文中认为,可算度性(calculability)原则与书写中心主义(grammatocentrism)一起成为现代各种权力制度中的两个原则。而分数就是可算度性原则下的无形技术,它不单是给予表现一个数字,更给予你这个人一项价值。分数首次为个人成败提供客观量度标准。见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96页。
    ①伊万·伊利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56页。
    ②伊万·伊利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56页。
    ③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77页。
    ①[美]L·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前言。
    ①台湾的中学生中也不存在“反智主义”倾向。林生传认为“就国中学生来说,我国学生同辈团体并没有外国所发现的反智的学生次级文化。此种情形一方面与我国传统重视读书有关,一方面由于屈服于当前巨大的升学压力所致。”林生传:《教育社会学》,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九年增订版,第240页。
    ②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
    ①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18页。
    ①参见陈奎熹、高强华、张铎严编著:《教育社会学》,国立空中大学印行,中华民国90年(2001年),第73页。
    ①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①[英]厄尔·霍珀:“关于教育制度的类型学”,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1页。
    ②Hopper, E.(1971)“Notes on Stratification Education and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in E. Hopper (ed.),Readings in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 London: Hutchinson Univ.
    ①“赞助性流动”模式被界说为:……赞助性流动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英才的新成员由公认的英才或其代理人挑选,英才地位是依据某些假定的德行标准而授予,它不可能靠努力或策略来获得。向上流动就像加入一个私人俱乐部,每个候选人须经一个或多个成员的保荐。全体成员最终准予或否决其向上流动,则依据他们对候选人是否具备他们希望在同伴身上看到的那些品质而作的判断。见[英]厄尔·霍珀,“关于教育制度分类的类型学”以及[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教育”,分别见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13-114页和第92页。
    ②“竞争性流动”模式被界说为:……竞争性流动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英才地位是一种依据某些公平原则在公开竞争中获得的奖品,竞争者在可运用的策略方面享有广泛的自由。由于成功的向上流动所获得的“奖品”不是由某个公认的英才赐予,所以这位英才无权决定谁将得到、谁将得不到“奖品”。见[英]厄尔·霍珀,“关于教育制度分类的类型学”以及[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教育”,分别见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和第92页。
    ①《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79页。
    ②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①陈奎熹、高强华、张铎严编著:《教育社会学》,国立空中大学印行,中华民国90年(2001年),第79-81页。
    ①[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4页。
    ②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0页。
    ④[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2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05页。
    ①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03-204页。
    ①[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83页。
    ①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7-308页。
    ②[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3页。
    ①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8页。
    ②[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2页。
    ①[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0页。
    ②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42页。
    ③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43页。
    ④[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87页。
    ⑤[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6页。
    ①[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9页。
    ②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94页。
    ③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96页。
    ②[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0页。
    ①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①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38页。
    ②[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2页。
    ①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2-69页。
    ①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①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①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学者麻生诚关于“英才多元培养体系”的思想。他认为英才可以分为“国家领袖型英才(目标、统制型领导)”、“专家型英才(适应型领导)”和“市民型英才(统合型领导)”。他们分别由不同的机构培养。国家领袖型英才在最高等、最拔尖的研究生院中形成,专家型英才主要由偏重专业教育的大学提供,并通过毕业后所就职的企业或组织单位中的英才开发体系和自我开发活动而成为英才的。市民型英才主要由一般大学提供,是在批评国家型英才和专家型英才的领导方针,并将这种领导方针与市民利益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成为英才的。这三种类型的英才构成了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并且相互影响。国家领袖型英才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专家型英才处于金字塔的中间,而市民型英才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市民型英才所处的位置正适合他们对底层社会利益的体察和向上表达。见[日]麻生诚,“英才与教育”,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03页。
    1.陈奎熹、高强华、张铎严编著:《教育社会学》,国立空中大学印行,中华民国九十年(2001年)八月修订版。
    2.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陈友松、张念宏、卫景福主编:《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4.程志民、江怡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7.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8.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11.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出版社,1998年。
    15.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6.贺刚:《真我假我——角色心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17.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19.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李建兴:《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幼狮文化事业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八年(1989年)。
    22.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3.李幼蒸:《理论符号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4.林生传:《教育社会学》,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九年(1990年)增订版。
    25.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刘精明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28.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
    29.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刘震:《〈学记〉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31.刘祖云:《组织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32.刘永富:《论真假——兼论真善美的统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33.林本:《现代的理想中学生》,台湾开明书店,民国六十七年。
    34.林清江:《教育社会学新编——我国社会与教育关系之研究》,第三版,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73年(1984年)。
    35.林义男、王文科:《教育社会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89年(1990年)。
    3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
    37.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39.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0.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4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4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4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45.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46.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8.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49.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0.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1.王有升:《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53.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4.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吴志宏:《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56.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7.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58.刑建国等:《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
    59.《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60.袁振国:《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61.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62.阮新邦:《批判诠释论与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3.张东娇:《最后的图腾——中国高中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特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6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65.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66.张义兵:《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张玉田、程培杰、腾星:《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68.郑也夫:《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69.钟启泉主编:《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70.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1.中央教科所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
    72.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73.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7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75.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6.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7.《中国教育年鉴》总卷(1949-1981)
    78.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
    79.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0.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先秦秦汉(远古——公元220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81.埃德加·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82.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3.埃里亚斯·卡内提著,冯文光译:《群众与权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84.班克斯著,林清江译:《教育社会学》,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三年(1984年)。
    85.布卢姆、塞尔兹尼克著,蔡正仁等译:《社会学概论》,大学生活社出版(香港),1977年。
    86.丹尼斯·郎著,陆震纶等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7.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88.弗·兹纳涅茨基著,陜斌祥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年。
    89.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90.赫伯特·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91.霍布豪斯著,朱曾汶译:《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2002年。
    92.J·丹纳赫、 T·斯奇拉托、 J·韦伯著,刘瑾译:《理解福柯》,百苑文艺出版社,2002年。
    93.雷蒙·布东著,黄建华译:《社会学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94.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95.罗伯特·W·考可斯著,林华译:《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96.玛丽·杜里——柏拉、阿涅斯·冯·让丹著,汪凌译:《学校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7.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8.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刘明堂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9.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100.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
    101.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张志铭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2.让·梅松纳夫著,殷世才等译:《群体动力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3.斯蒂芬·鲍尔著,王玉秋、孙益译,《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4.西耶斯著,冯棠译:《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90年。
    105.亚当肯顿著、张凯译:《行为互动——小范围相遇中的行为互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6.伊万·伊利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07.友田正泰编著,宋明顺译:《教育社会学》,水牛出版社,中华民国79年(1990年)。
    108.[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9.[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0.[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华夏出版社,2000年。
    111.[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2.[法]布尔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3.[法]加斯东·米拉亚雷、让·维亚尔主编,张人杰等译:《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114.[法]克罗戴特·拉法耶著,安延译:《组织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5.[法]卢梭著,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6.[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
    117.[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9年。
    11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论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0.[法]P·布尔迪约、 J·C·帕斯隆著,刑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1.[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2.[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著,马戎、时宪民、邱泽奇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年。
    123.[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4.[美]道格拉斯·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5.[美]E·A·罗斯著,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
    126.[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华夏出版社,1990年。
    127.[美]L·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
    128.[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
    129.[美]罗·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
    130.[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31.[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132.[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著,刘进译:《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
    133.[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4.[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5.[英]伯特兰·罗素著、吴友三译:《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商务印书馆1998年。
    136.[英]克里斯蒂娜·豪威尔斯著,张颖、王天成译:《德里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7.[英]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8.[英]邓肯·米切尔主编,蔡振扬等译:《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39.[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1.白红义:“权力、统治与正当性——简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兰州学刊》,2004年第1期。
    2.陈振中:“社会性、互动与权力——诠释课堂生活的社会学视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程广云、韩璞庚:“社会博弈理论及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2期。
    4.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5.龚群编译:“麦金太尔论社会关系、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7.何历宇:“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与权力”,《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2卷第1期。
    8.何雪松:“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及理论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8期。
    9.胡春光,杨宁芳:“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10.蒋建华:“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
    11.金生:“精英主义教育体制与重点学校”,《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4期。
    12.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3.李江源:“教育制度的本质与现代转型——基于社会哲学的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8期。
    14.李江源:“论教育制度的结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6.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制度化结构”,《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17.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3期。
    18.李小红:“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
    19.李亦菲:“对2004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几点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第11期。
    20.李毓章:“关于‘更好地理解’——以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1.梁鸿:“话语、权力和主体”,《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22.梁润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2卷第2期。
    23.林莉:“传统、市场与国际化”,《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2卷第2期。
    24.刘庆仁:“德州一九九六年教育绩效评价”,《教育研究资讯》,2004年第4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编。
    25.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和理论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4年第7期。
    26.刘玉祥:“关注大学与中学资优生教育的衔接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6期。
    27.罗燕:“教育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28.马健生:“学校改革的机制与模式: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29.彭虹斌:“我国公办中小学校转型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0.濮晓龙、刘婕:“完善奖学金评定的管理与机制”,《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7-8期。
    31.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2.任丙强:“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述评——政治学研究的社会学新途径”,《社会科学家》,2003年第4期。
    33.容中逵、刘要悟:“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考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4期。
    34.石中英:“中国大陆国家基础教育目的反思性研究:1985~2001”,《教育研究杂志》2003年大陆版创刊号。
    35.盛冰:“当代社会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期。
    36.孙敏:“教育行政组织权力变质的根源及控制”,《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7.唐建伟:“学生管理工作中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应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8.王凤秋,张建华:“试析学校组织行为的内耗”,《教育管理》,1996年第1期。
    39.翁铁慧:“以人为本构建资优生的精神世界”,《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6期。
    40.夏科家:“在大德育视野下观照大学生成才观”,《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6期。
    41.夏献平:“新课改呼唤新高考”,《中国考试》,2004年第10期。
    42.项仙君:“建设审美的比较诗学话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43.许宏儒:“Bourdieu的‘文化资本’概念及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解释”,《教育研究资讯》(台湾),2004年十二卷三期。
    44.许杰:“教育分权:公共教育体制范式的转变”,《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45.徐湘荷:“儿童犯错,谁之过?——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6期。
    46.薛建平:“资优生德育: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3期。
    47.薛建平:“资优生德育研究价值与实践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6期
    48.杨春华:“父母的社会地位与对孩子教育期望的相关性:通过对父母教育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教育社会学理论、方法与应用——教育社会学论坛暨社会学人类学所成立20周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9月。内部资料。
    49.杨小微、吴黛舒:“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
    50.姚本先、刘世清:“教育交往中的言语困境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2期。
    51.叶国文:“权力合法性:一种权力起源模式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5期。
    52.俞可平:“政治学的公理”,《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3.张宝锋:“管制视野下的我国城市社会功能性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1期。
    54.张其志:“多元智能评估的主要观点及操作要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4期。
    55.张雄:“论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塑造的动态统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1期。
    56.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11期。
    57.郑杭生、邓伟志、李强等:“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1期。
    58.郑杭生、龚长宇:“义利互动模式与社会良性运行——对义利关系的一种理论和实证的社会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1年第11期。
    59.周成建:“极权·怀旧·自毁——人文精神话语张力生成的原因”,《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6期。
    60.周晓虹:“学术传统的延续与断裂——以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3期。
    61.周作宇:“素质教育:主体对话与价值表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62.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3.[澳]劳伦斯·安格斯:“教育政策、教育管理与文化分析——社会学传统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
    64.[美]弗朗西斯·福山著,曹义洹编译:“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8期。
    65.[美]林南著,俞弘强译:“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8期。
    66.[美]林南著,牛喜霞编译:“资本理论的社会学转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10期。
    67.[英]麦克·扬:“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8.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年。
    69.刘精明:《国家、阶层群体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Becker,H.(1973),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2ndedu, London.
    2.Blau,P..A Macrosoci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83,26-54,1977.
    3.Cook,K.&Whitn\meyer,J.M..Two Approaches to Social Structure:Exchange Theory and NetworkAnalysi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8,109-127,1992.
    4.Emirbayer,M.,&Goodwin,J.Network Analysis,Culture,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99,1411-54,1994.
    5.Hechter,M,&Knazawa,Satoshi.Sociological Rational Choice Theory.Anunal Review ofSociology,23,191-214,1997.
    6.Hwang,K.K.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92,744-974,1987.
    7.Jaap Scheerens,The Evaluation Culture,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30(2004)105-124.
    8.James S.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Supplement,94,S95-S120,1988.
    9.John Mathews(1985), Examination: A commentary, London George Allen&Unwin Ltd.
    10.Livingstone,David W.(1987), Critical Pedagogy and Cultural Power, Bergin&Garvey.
    11.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78(6),1360-1380,1973.
    12.Marsden,Peter.Core Discussion Networks of Americans.American Sociology,96,558-588,1990.
    13.Max Weber.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Glencoe,Ill.:Free Press,1949.
    14.Paul T.Hill.Reinventing Public Education.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15.Pescosolido,B.A.Beyond Rational Choice:The Social Dynamics of How People SeekHelp.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7,1096-1138,1992.
    16.Ralf Dahre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59.
    17.Shannon Jackson(2004),“Professing Performance:theatre in the academy form philology toperformativ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Swidler.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51,273-286,1986.
    19.Turner.R(1971):Sponsored and Contest Mobility and School System,Hutchinson,London.
    20.Wellman, Barry,&Wortley,Scott.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Community Ties andSocial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6,558-588,1990.
    21.Xueguang,Zhou.1996: Stratification Dynamics under State Socialism:The case of UrbanChina:1949-1993,Social forces,March,Vol.74(3).
    22.Xueguang Zhou and Liren Hou,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Vol.64,No.1(Feb.,1999)pp.12-36.
    23.Yu Hai(2002),Western Social Theory: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Fudan UniversityPress.
    http://www.stjohns-hanilton.school.nz/strengths.html
    http://www.collegeboard.com/student/testing/psat/about.html
    http://www.sja.edu.hk/f1/
    http://www.stjohns-hamilton.school.nz/strength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