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的艺术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文坛中独特的存在,迟子建多年以来在自己的土地上默默而又不懈地追求着,她不是任何潮流的主将,她的写作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出发,打上了自然的深深烙印。
     本文主要从自然入手,结合文本分析和作者经历,探讨自然在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价值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迟子建作品中的自然界。迟子建首先在自然中发现了自然之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静态美,而是充满了生命意识。迟子建认为人和其他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万物都有生命,人并不比其他生物高贵,这形成了她的万物有灵论。自然是迟子建的终极乡土,人类真正的栖居是回归自然。
     第二、迟子建作品中的自然还指内在自然即自然人性、生命的自然状态和生活的本真状态。迟子建在回归自然的姿态中,展开了对“人的本性”或“人的天性”即自然人性的追寻,主要表现为追寻个体生命的强力和自由,追寻生命本真的状态,前者主要表现在对鄂伦春人的书写中,后者主要表现在对天真无邪的儿童和傻子的书写中。而在朴素的日常生活中,迟子建又发现了生命的真正状态。
     第三、迟子建的自然哲学。从自然出发,迟子建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观和艺术观。迟子建认为人死了之后,灵魂依然存在,死亡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另外一种方式,人和灵魂可以穿越时空进行交流。真正的死亡是完全失去自然人性、完全失去真善美的灵魂之死,这样的人即使活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她的艺术世界里,迟子建崇尚本色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忧伤之美、宁静之美和回溯之美。
     迟子建用自然建构起的文学世界在当代文学史上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永恒的生命力,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写作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As China's literary existence of unique, Chi Zijian has pursuited silencely for many years on her own land,. being not the key player of any trend, she's writing, from her own lives and experiences, the natural deep-marked deep imprin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nature, combined with text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of the natur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novel writing in her important role and value of significance.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rstly, the Chi of the natural world. Chi Zijian found in the natural beauty of nature, which the beauty is not a static, but is full of life awareness. Chi thinks human beings and other organisms are parts of the nature, all things have lives, people are not nobler than the other organisms, which forms her animisms. Nature is the ultimate hometown. The real life of human beings is a return to nature.
     Secondly, Chi' s works also refer to the inherent nature of natural life that is natural and the natural state. Chi posture in the back to nature, the start of human nature or nature human , that is, the pursuit of natural, mainly for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life and the powerful search for freedom and the true state of life. the former represents in the Oroqen people in writing, the latter dose mainly on the innocent children and fools in writing.
     Thirdly, Chi Zijian' s natural philosophy. From nature, Chi formed her own view of life and art. Chi believes that the soul still exists after death, death is an life form in a different way, and the soul 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time and space. The real death is the total losses of the soul. That is , the physical body presences, but the soul have died, so the lives lost their values. In her art world, the beauty of color Chi advocated and formed is the beauty of sadness, quiet beauty and the beauty back.
     The na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chi' s world shows that a unique artistic personality and the eternal vitalit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or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the meaning of writing.
引文
[1]迟子建:《沉睡的大固其固》,《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页。
    [2]同上,第18页。
    [3]迟子建:《葫芦街头唱晚》,《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4]同上,第61页。
    [5]迟子建:《亲亲土豆》,《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6]迟子建:《原始风景》,《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73页。
    [1]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第35页。
    [2]同上。
    [3]同上。
    [4]同上,第36页。
    [5]迟子建:《零作坊》,《名家近作自选集——踏着月光的行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6]同上,第22页。
    [7]普列汉诺夫:《托尔斯泰和自然》,《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718页
    [1]翟苏民:《迟子建小说艺术论》,《小说评论》,2004年第5期,第79页。
    [2]迟子建:《灯影下的大自然》,《女人的手》,明天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1]周景雷 迟子建:《文学的第三地》,《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第44页。
    [2]徐坤:《舞者迟子建》,《中国作家》,1998年第二期,第197页
    [3]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希望月报》,2003年第16期。
    [4]迟子建:《假如鱼也有翅膀》,《北方的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5]迟子建:同上。
    [1]迟子建:《五丈寺庙会》,《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2]迟子建:《雾月牛栏》,《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321页。
    [1]迟子建:《鸭如花》,《鲁迅文学奖获奖女作家小说精品——雾月牛栏》,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15-16页。
    [2]同上,第29页。
    [3]同上,第40页。
    [1]迟子建:《青草如歌的正午》,《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
    [2]同上,第171—172页。
    [3]迟子建:《秧歌》,《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们文学出版社,第342页。
    [4]迟子建:同上。
    [1]迟子建:《花季的乞讨》,《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2]迟子建:《我们到那里去散步》,《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3]迟子建:《雪山的长夜》,《天涯》,2003年第5期,第141页。
    [4]迟子建:《芳草在沼泽中》,《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1期。
    [5]迟子建:《疯人院的小磨盘》,《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3页。
    [6]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北京文学》,2007年第12期,第68页。
    [1]迟子建:《百雀林》,《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第40页。
    [2]迟子建:《百雀林》,《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第40页。
    [1]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1页。
    [2]徐阿兵:《残缺的完美——读迟子建新作<百雀林>》,《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第30页。
    [3]迟子建:《葫芦街头唱晚》,《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1]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页。
    [2]罗成琰:《童心与世俗的对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49页。
    [3]吴福辉:《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第240页
    [1]迟子建:《把哭声放轻些》,《北方的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96-197页。
    [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2期,第184页。
    [1]迟子建:《微风入林》,《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2]迟子建:《假如鱼也有翅膀》,《假如鱼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3]迟子建:《微风入林》,《微风入林——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4]迟子建:《微风入林》,《微风入林——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5]迟子建:《微风入林》,《微风入林——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1]同上,第90页。
    [2]同上,第94页。
    [3]同上,第94页。
    [4]同上,第93页。
    [1]迟子建:《逆行精灵》,《朋友们来看雪吧》,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2]罗成琰:《童心与世俗的对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51页。
    [3]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2页。
    [1]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8页。
    [2]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248页。
    [3]鲁迅:《爱罗先珂童话集序》,《鲁迅序跋集》上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216页。
    [4]孙兴香:《李贽童心说的美学内涵与文化价值》,《重庆科技学院院报》,2008年第10期,第100页。
    [1]迟子建:《北极村童话》,《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277页。
    [2]同上,第283页。
    [3]同上,第298页。
    [4]同上,第276页。
    [5]迟子建:《日落碗窑》,《迟子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1]同上,第188页。
    [1]迟子建:《灰街瓦云》,《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81-82页。
    [2]迟子建:《灰街瓦云》,《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3]同上,第91页。
    [4]同上,第103页。
    [5]同上。
    [6]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78-79页。
    [7]同上,79页。
    [1]迟子建:《雾月牛栏》,《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们文学出版社,第107页。
    [2]同上,第121页。
    [3]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09页。
    [4]崔道怡:《她是一个纯美的精灵》,《时代文学》,1999年第6期,第49页。
    [5]白烨:《清水洗尘关于作者与本书》,中国文联出版社,第2页。
    [6]迟子建:《我说我》,《时代文学》,1999年第6期,第46-47页。
    [1]文能 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花城》,1998年,第1期,第114页。
    [2]文能 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花城》,1998年,第1期,第116页。
    [1]迟子建:《北极村童话》,《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
    [2]迟子建:《沉睡的大固其固》,《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们文学出版社,第23页。
    [1]迟子建:《福翩翩》,《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第10页。
    [1]迟子建:《逝川》,《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们文学出版社,第79页。
    [2]迟子建:《盲人报摊》,《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09页。
    [3]同上。
    [4]迟子建:《盲人报摊》,《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09页。
    [1]迟子建:《周庄遇痴》,《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26页。
    [2]迟子建:《我能捕捉到多少条泪鱼》,《美文》,2005年第2期,第74页。
    [3]管怀国:《论迟子建艺术世界里“傻子”形象的艺术价值》,《理论与写作》,2005年第5期,第70页。
    [4]迟子建:《采浆果的人》,《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1]迟子建:《采浆果的人》,《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93页。
    [2]张懿红:《回归自然——迟子建的终极乡土》,《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第76页。
    [3]管怀国:《迟子建艺术世界中的关键词》,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1]迟子建:《雪坝下的新娘》,《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第72-73页。
    [2]同上,第77页。
    [1]费虹:《迟子建小说的“傻子”的叙事学意义》,《作家》,2008年第14期。
    [2]迟子建:《青草如歌的正午》,《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1]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第37页。
    [1]迟子建:迟子建文集》卷二《秧歌·自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第35页。
    [3]迟子建:《亲亲土豆》,《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1]周景雷 迟子建:《文学的第三地》,《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第46页。
    [2]迟子建:《花季的乞讨》,《假如鱼有翅膀》,《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第178页。
    [1]刘勰:《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64页。
    [2]王气中:《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8页。
    [1]曹文轩:《小说意义的个人经验——小说的艺术之三》,《小说选刊》2001年第3期,第125页。
    [2]於可训:《小说评论——主持人的话》,2002年第2期,第27页。
    [3]迟子建:《夜晚唱歌的草》《小说选刊》,2002年第2期,第16页。
    [4]同上。
    [1]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卷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2]迟子建:《盲人报摊》,《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3]迟子建:《盲人报摊》,《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99页。
    [4]同上,第197页。
    [5]迟子建:《北极村童话》,《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276页
    [6]同上,第283页。
    [7]迟子建:《日落碗窑》,《迟子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1]方守金《论迟子建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宁波教育学院院报,2001年第1期,第15页。
    [2]迟子建:《把哭声放轻些》,《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第95页。
    [1]迟子建:《原始风景》,《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89页。
    [2]迟子建:《鱼骨》,《迟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3]迟子建:《原始风景》,《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93页。
    [4]迟子建:《原始风景》,《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172页。
    [1]迟子建:《我们到那里去散步》,《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第102页。
    [1]迟子建:《我能捕捉到多少泪鱼》,《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第213页。
    [1]迟子建:《百雀林》,《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第40页。
    [2]迟子建:《百雀林》,《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第40页。
    [1]迟子建:《在温暖中流逝的美》,《北方文学》,2003年第7期,第40页。
    [2]同上。
    [3]迟子建:《迟子建作品精华日记卷》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迟子建文集》四卷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名家近作自选集——踏着月光的行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鲁迅文学奖获奖女作家小说精品——雾月牛栏》,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5]《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6]《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7]《朋友们来看雪吧》,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迟子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迟子建短篇小说代表作——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5]《原是风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伪满洲国》,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18]《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北方的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我伴我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4]《女人的手》,济南明天出版社2000版。
    [1]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 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5]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6]管怀国:《迟子建艺术世界中的关键词》,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刘勰:《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8]王气中:《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卷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1]方守金:《北方的精灵——迟子建论》,黑龙江人们出版社2002年版。
    [12]普列汉诺夫:《托尔斯泰和自然》,《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718页
    [13]王学谦:《自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丁来先:《自然美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吴福辉:《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
    [2]李树声:《清泪一掬见寸心——迟子建作品漫评》,载《文艺评论》1987年第3期。
    [3]费振钟:《迟子建的童话:北国土地上自由的音符》,载《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2期。
    [4]胡德培:《大胆地走着自己选择的艺术之路——迟子建创作论》,载《小说评论》1989年第4期。
    [5]许振强:《年青而练达的心灵——迟子建小说论》,载《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
    [6]罗成琰:《童心与世俗的对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2年第1期。
    [7]张洪德:《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三元架构》,载《当代文坛》1996年第3期。
    [8]谢有顺:《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我读迟子建的小说》,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
    [9]王干:《冰洁透明的流动和凝化—评迟子建的散文集(伤怀之美)》,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
    [10]焦会生:《迟子建中篇小说论》,载《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11]徐坤:《舞者迟子建》,载《中国作家》1998年第2期。
    [12]戴锦华迟子建:《极地之女》,载《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13]文能 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载《花城》1998年第1期。
    [14]焦会生:《迟子建短篇小说论》,载《当代文坛》1999年第5期。
    [15]张红萍:《论迟子建的小说创作》,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16]崔苇:《民间理想与温情营造——迟子建近作述评》,载《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17]唐韵:《色彩之美和距离之美——比较迟子建两类题材小说的创作风格》,载《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18]刘传霞:《迟子建小说创作论》。载《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9]李万武:《迟子建近年中短篇小说的情感品质》,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4期。
    [20]方守金:《迟子建小说的情调模式》,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1]蔡丽:《乡野民情与无常人生——评迟子建的(逆行精灵)》,载《当代文坛》2001年第2期。
    [22]方守金《论迟子建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宁波教育学院院报,2001年第1期。
    [23]曹文轩:《小说意义的个人经验——小说的艺术之三》,《小说选刊》2001年第3期。
    [24]方守金:《自然化育的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载《文艺评论》2001年第3期。
    [25]方守金:《永恒主题的新阐释——谈迟子建小说关于“爱”与“死”的艺术描写》,载《合肥教育学院院报》2001年第3期。
    [26]闫红秋:《迟子建小说的“死亡”艺术》,载《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27]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载《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28]刘传霞:《论作家迟子建的自然观》,载《理论学刊》2002年第1期。
    [29]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载《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30]梁爱民:《人与自然——迟子建小说的深层叙事结构分析》,载《学术探索》2003年底9期。
    [31]李莉:《论小说意象蕴涵的“气味”—兼谈迟子建小说》,载《文艺评论》2004年第3期。
    [32]翟苏民:《迟子建小说艺术论》,载《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33]秦殿启:《迟子建文学创作年研究综述》,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34]姜桂华:《执著于困境的发现与出路的寻找—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通解》,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35]管怀国:《论迟子建艺术世界里“傻子”形象的艺术价值》,《理论与写作》,2005年第5期。
    [36]王泉:《迟子建小说的本色美》,载《湖南城市学院院报》2005年第1期。
    [37]陈瑶《迟子建近期小说中的自然》,载《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8]周景雷迟子建:《文学的第三地》,《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39]管怀国:《迟子建艺术世界中的关键词》,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孙兰花:《生命感悟之剪辑下的人与自然——解读迟子建小说(原始风景)中的生态美》,载《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1]张迎军:《迟子建小说叙事中的“自然”母题》,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2]王京芳:《执著于自然宽怀于人性——论迟子建短篇小说(西街魂儿)》,载《名作欣赏》2007年第12期。
    [43]张东丽:《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意识》,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4]于晓燕《迟子建笔下的人格化自然》,载《现代语文》2007年第12期。
    [45]张懿红:《回归自然——迟子建的终极乡土》,载《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46]赵俊霞:《迟子建小说的自然观》,载《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
    [47]费虹:《迟子建小说的“傻子”的叙事学意义》,载2008年第14期。
    [48]孙兴香:《李贽童心说的美学内涵与文化价值》,《重庆科技学院院报》载2008年第10期。
    [49]徐阿兵:《残缺的完美——读迟子建新作(百雀林)》,《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
    [50]刘春玲:《论迟子建作品童年母题中的人性刻画》,载《长春工程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1]苗欣雨:《崇尚自然——迟子建小说印象》,载《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8年第2期。
    [52]史元明《“自然”与“情爱”的二维变奏——迟子建小说论》,载《河北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3]梁海:《历史向着自然返回——迟子建小说的诗性建构》,载《文艺评论》2009年第1期。
    [54]韩玉洁:《自然自在的生态语言——论迟子建小说的语言特色》,载《作家》2009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