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中央储备银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汪伪政权在1941年1月6日成立中央银行,沿用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央储备银行法案”,定名为中央储备银行(简称中储行,其发行货币以下简称中储券)。
     本文主要利用日本报纸中有关中储行和货币战的报道、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的日本外交文书以及上海档案馆和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等馆藏档案资料,研究中储行在上海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四年多的运行过程中,通过钱庄的领券制不断扩大发行数量,通过发行中储券取代法币,消除蒋介石政府的金融影响,通过成立检查金融事务管理处监管银钱业及成立江浙皖地区的中储行分支行,建立一整套中央银行制度。本文围绕汪伪政权与日本政府在金融上合作与折冲的关系展开论述,考察中储行成立的背景、中储行的组织和制度建设、中储券发行所引发的货币战以及日本逐渐加强对中储行的控制,从而研究日本政府在金融领域对沦陷区的控制和掠夺程度。另外,通过分析汪伪政权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政策的优劣得失来研究汪伪政权如何获取维持统治权威的金融力量,探究在战时国家和社会时空的情境下汪伪政权的具体作用与内在涵义。
     由于日本的军事侵略,中国被分割成重庆国民政府控制的国统区,共产党控制的抗日根据地和汪伪政权控制的华中沦陷区,以及日本控制的满洲国、台湾、华北等占领地,在各分裂区域中出现了相对或暂时独立存在的政权形式,而如何理解占领者日本、抵抗者重庆国民政府和妥协者汪伪政权这三者的关系乃是一个仍值得全面深入探究的课题。文章选择以汪伪中央储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日经济高度结合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地区汪伪中央储备银行的业务组织和其系列活动,考察中日战时背景下的汪伪傀儡政权及其与日本占领军、重庆国民政府的特殊关系,从而更明晰地理解“傀儡政府”的内在涵义。理清傀儡政府的历史,有助于加深和拓宽人们对抗战时期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历史的认知水平和视野。
     日本与汪伪政权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汪伪政权在中储行成立过程中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是十分突出的。入侵者与其扶植的傀儡政府之间的关系,实有更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事实上,汪伪政权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确立政治权威,积极筹设中储行,可是筹设过程日本和汪伪利益的不一致,使中储行成立过程经历了不可避免的曲折。
     在上海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是当时中国工商业和金融的中枢,也是国内外金融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区。中央储备银行的成立,成为引发日本、汪伪政权与重庆国民政府三方货币战的导火索。可见对于傀儡政权来说,成立属于自己的中央银行实属难上加难,这种机构的成立不仅涉及到原有势力的反对,而且有殖民者的干预。
     一方面,中储券和法币经过等价兑换、差价兑换和全面回收三个阶段,法币被驱逐出沦陷区,而日本用回收的法币到国统区购买物资使重庆国民政府财政上崩溃;另一方面,通货信用和政治威信相挂钩,中储券成为华中地区通货,为了维持中储券价值,日本开始加强对汪伪政权的扶植和控制,特别是日本派经济顾问加强对中储行的干预力度。1 943年4月日本政府停止发行新军票,中储券回收军票,进而中储券军票化,发行日益膨胀。日本利用中储券使中储行为日军费“埋单”。汪伪政权因而绑在日本对外扩张的“战车”上而增强了傀儡性。文章通过中储行这一政府金融机构的个案分析和探讨战时复杂的中日关系,从而加深人们对抗战时期沦陷区历史的理解。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of China organized by the Wang Ching-wei puppetregime in line with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Act enacted by the NationalGovernment in Nanking in 1937,known as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referred to inCRB,hereinafter referred to in CRB notes as the issuance of currency).
     The thesis discusses,from the political-monetary history perspective,focuseson the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over the past five years,from1941 to 1945 within the Japanese-occupied areas in Central China (besides,inthis case Central China refers specifically to the regions of Jiangsu,Zhejiang,Anhuiprovinces and Nanjing,Shanghai,Wuhan).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was established in the reign of Wang Ching-weipuppet regime.Its rough formation was a reflection of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among Wang Ching-wei puppet regime and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ChungkingNational Government.One side,Japanese Government paid lip service to support theestablishment of 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after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WangChing-wei puppet regime signed the peace agreement.The other side,ChungkingNational Government did its best to hold back the 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ReserveBank.Under Wang Ching-wei puppet regime's utmost appeal to JapaneseGovernment,the Central Reserve Bank came into existence.This thesis discussessuch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governments and their dynamic effects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is bank,focusing on the three governments' mutualwrestling.
     The CRB served as a critical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Wang Government.However,so far there has been less than sufficient studies on it.In this regard,thisthesis aim first to trenchant the history of the CRB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itspreparation,establishment through to its daily operations.The Sino-Japaneserelationship will also be examined.In conclusion,it is believed to cast a new light onthe entangled relationships among Jiang,Wang and the Japanese regimes,which willcertainl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引文
1 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6年版,第27页。
    2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4页。
    1张嘉璈著、杨志信译:《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Shun-Hsin Chou,The Chinese Inflation,1937-1949,(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Arthur N.Young,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1937-1949,(Cambridge,Massachusetts,1965).
    2上海图书馆藏胶卷J1608 第三卷 第0994帧,《中国经济评论 第三卷(上海、南京)》,1942年9月到1944年1月,第六卷第六期,第89-93页。
    3上海图书馆藏胶卷J1608 第三卷 第0994帧,《中国经济评论第三卷(上海、南京)》,1942年9月到1944年1月,第六卷第六期,第1—19页。
    1 《参考资料 第四号 关于伪中央银行密件》,国民政府档,001-016052-006,台湾国史馆藏。
    2 华中沦陷区,主要是上海、南京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二市,后来随着日军占领武汉、长沙,又增加了湖南和湖北两省的部分地区。
    3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料丛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74页,文中“推行新币(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货币,简称中储券)”。
    4 《上海特别市银行业同业公会致中央储备银行“华中华北币制及通汇意见书”》,1943年5月13日,S173-1-133,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1 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著:《汪伪政权全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760页。
    1 《大阪朝日新闻》1937.6.21(昭和12),新闻记事文库银行(29—102),神户大学电子图书馆藏。
    2 《国闻周报》第14卷,第13期,1937年。《津沪大公报》(评论选辑),《论中央储备银行》第58页—59页。
    1余子道、刘其奎、曹振威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清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第155页。
    2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4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二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34-937页。
    2华兴商业银行伪维新政府认购二千五百万元,日本由兴业银行认购五百万元(横滨正金银行代行股权)、朝鲜银行、台湾银行、三井银行、三菱银行和住友银行分别认购四百万元。
    3清水善俊编:《支那事变军票史》,东京大学图书馆藏,非卖品,1971年5月17日发行,第168页。
    4黄美真、李占才编:《日伪对华中沦陷区经济的掠夺与统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123—124页。
    5《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92页。
    6《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92-493页。
    1《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78页。
    2《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479页。
    3《汪伪上海市教育局市府颁发有关行政管理、地方事业等事项的规定指示文件》,1939年3月-1944年10月,第17-18页,上海市档案馆,R48-1-55。
    4 关金券,是中央银行1931年5月以海关金单位为单位发行的专用于缴纳关税的支付手段。由于中国在法币改革以前是银本位制国家,在外汇贸易中受到“银价低落、金价上涨|”的影响而遭受损失,所以国民政府自1930年2月1日起,将进口税的征收改用海关金单位计算,规定每一海关金单位为60.1866克纯金,约等值于0.40美金、19.7265便士、0.8025日金。详见龚辉的《论国民政府关金政策的演变——兼论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财政金融的争斗》,《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5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6),1986年,第253页。
    1 程绍德:《法币所造成之伟绩及其前途》,《财政评论》,第五卷第三期,民国三十年三月版,第8页。
    2 兴亚院1942年被废止,设立了大东亚省。
    3 王士花译:《日伪时期山东鲁西道各县状况(上),《近代史资料》总11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146页。本篇译自日本兴亚院《调查月报》第1卷第11号,是1940年7月日本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的调查报告。
    4 侯厚培、吴觉农著:《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黎明书局发行,1931年11月30日初版,1931年12月10日再版,第344—345页。
    1 《中报》,1940年1月11日,第9版。
    2 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1 海关关余,日本占领华中华南海关后,偿付外债所留下的各关关税收入,称为关税余款,简称关余。
    2 “汪兆铭叛国(二)”,国民政府档,001—016052—0009,台湾国史馆。
    3 有关1938年5月英日非法协定全文内容可见中央调查统计局经济调查处编:《四年来之敌寇经济侵略》;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编:《中外经济年报》(1939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0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参见童蒙正著:《关税概论》,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198页。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一月版,第260—261页。
    4 《伪财政部通告今后关税偿债办法》,《财政评论》第一卷第2期,第7页。
    1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料长编》民国二十九年,第57本,第90页。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第261页。
    1 刘翼凌:“关于华侨对日经济制裁的一点意见”,《华侨动员》第三期,《抗战与华侨》,上海图书馆藏,109673。
    2 千家驹:《中国法币史之发展》,南华出版社1944年版,第29页。
    3 马寅初:《马寅初全集》(第十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页。
    1 赵兰坪:《抗战以来吾国之法币与通货》,《经济汇报》第1卷第1期。
    1 程绍德:《法币所造成之伟绩及其前途》,《财政评论》,第五卷第三期,民国三十年三月版,第8页。
    2 程绍德:《法币所造成之伟绩及其前途》,《财政评论》,第五卷第三期,民国三十年三月版,第8页。
    3 《上海之经济与商业》,经济丛书之一,民国二十九年,上海:中国商报馆出版。
    1 刘镇泉:《最近之上海辅币问题》,《经济汇报》第1卷第8期。
    2 刘镇泉:《最近之上海辅币问题》,《经济汇报》第1卷第8期。
    3 《申报》1941年1月5日,第12版,标题为“瞬届阴历年底、金融愈趋安定”。
    4 潘连贵著:《上海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50页。《申报》1941年1月5日,第12版,标题为“中央银行上海分行办事处、聚兴诚银行分别在静安寺路开业,新华银行办事处在福煦路开业”。
    5 黄美真、张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496页。
    1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秘总类》,1941年1月7日—1941年6月25日,Q55—2—1586,上海档案馆藏。
    2 抗战时期负责四行的机构,中中交农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简称四联总处。
    3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年),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424页。
    1 孙曜东口述、宋路霞整理:《浮世万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2005年5月第2次印刷,第231页。
    2 孙曜东口述、宋路霞整理:《浮世万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2005年5月第2次印刷,第230页。
    3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73-483页。
    4 上海市档案馆藏:Q264—1—1290,金城银行档沪行综合类(负责人公和函),第60页。
    1 《敌汪间关于成立伪中央银行问题交涉之经过》,情渝一一六二号,民国二十九年三月十九日收到,001-016052-0006,第54页,国史馆国民政府档案。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二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62-963页。
    3 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下册),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4 《中央经济月刊》,第二卷第9号,民国三十一年九月份,2041-1-1349,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档馆)。
    1 安慧著:《梦幻石头城:汪伪国民政府实录》,团结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115页。
    2 同上,第111页。
    1 《周佛海发表成立中央储备银行的声明》,1940年12月20日,Q325-1-2,上海市档案馆藏。
    2 《大阪朝日新闻》1941.1.7(昭和16),日本大阪大学新闻记事文库银行(29-168)。
    1 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6),第267页。
    2 中、中、交、农,即上海国民政府所辖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
    3 《中国经济评论》第3卷第2期(月刊)第177—178页。上海市档案馆藏胶卷J1608,第2卷,第0097—98帧。
    4 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6),1996年,第266—267页。
    1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426页。
    2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426页。
    3 《上海分行成立宣传工作报告及推行新币的有关文件》,1941年,2041-1-7,二档馆。
    4 姚盛祥、沈家振:《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始末》,第242页。国史馆藏,伪财政部档案1108/2130.2(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之上海金融界》。转引自林美莉的《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6),第267页。
    1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上),第618—62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上),第5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周佛海:《简单的自白》,《周佛海日记》(下),第1281页,转引自林美莉的《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第259—260页,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6)。
    4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下编),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1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下),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2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下),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3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下编),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4“广东省银行香港总稽核函留底(Outward Chief Manager)”,1941—1942年,Q65-3-181,上海市档案馆藏。
    1 陶菊隐:《大上海的孤岛岁月》,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第190-191页。
    2 孙曜东口述、宋路霞整理:《浮世万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2005年5月第2次印刷,第236页。
    1 《巩固金融、安定民生、中储券为唯一通货,财部周部长特发表重要声明》,《中华日报》(上海),1942年5月28日,转引自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研究室编,《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兴亡——汪伪政权史研究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93页。
    2 《各银行收兑法币办法》,第193页,Q269-1-409,上海市档案馆藏。
    1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史编写组编:《日寇经济侵略的工具——记中央储备银行罪恶史》(油印本),无出版社、出版日期,第95—97页。
    1 申报馆编:《申报年鉴》,1944年,附录《中央储备银行概况》,第20—21页。
    1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史编写组编:《日寇经济侵略的工具——记中央储备银行罪恶史》(油印本),无出版社、出版日期,第95—97页。
    2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史编写组编:《日寇经济侵略的工具——记中央储备银行罪恶史》(油印本),无出版社、出版日期,第97-98页。
    3 《申报》,1940年2月29日,第四版。
    1 袁愈佺:《自白书》,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下),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998页、第1005-1006页。
    2 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1937年12月13日至1945年8月15日)》(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631-633页。
    3 “中央储备银行与南京市政府协商会办积谷及贷款购买的公文”,1941年2月,2041-1-2960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4 “中央储备银行与南京市政府协商会办积谷及贷款购买的公文”,1941年2月,2041-1-2960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编:《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暨最高国防会议会议录》,第8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60页。
    2袁愈佺:《自白书》,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下),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998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编:《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暨最高国防会议会议录》,第15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49-150页。
    1潘敏:《江苏日伪基层政权研究(193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23页。
    2袁愈佺:《自白书》,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下),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998页。
    3《中央储备银行与南京市政府协商会办积谷及贷款购买的公文》,1941年2月,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041-2960。
    1《中央储备银行与南京市政府协商会办积谷及贷款购买的公文》,1941年2月,2041-2960,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中央储备银行与南京市政府协商会办积谷及贷款购买的公文》,1941年2月,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041-2960。
    3张朝晖、刘志英:《论汪伪政府棉纱布贸易政策》,见《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朱伯康:《中国经济通史》(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第625页。
    2周永红: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伪中央储备银行研究》,第43页。
    3上海印钞厂,位于曹杨路158号,南临沿苏州河的光复西路。该厂筹建于1943年,为汪伪政权中央储备银行印刷所。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迁入战时设立于重庆的中央印刷厂,更名为中央印刷厂上海厂,从事法币印刷。
    4《废券、破券、缺号券处理(1941—1943年)》(内间有日文和日寇内阁印刷局大量制造中储券及所印之不良券情形),2041—1—3291,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53页。
    2洪葭管主编:《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第642页。
    3林美莉:《“特券”: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日货币战的个案研究》,“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国际研讨会论文。袁愈佺,《抗战时期日军使用假钞票的真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特辑》第58辑1988年1月版,第107—108页。
    4“兑换破损钞票办法及褪色中储券收兑办法”,1942—1944年,2041—1—3290,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 《中储行报》,第36号,1943年11月21日,Y10-1-417,上海档案馆藏。
    2 《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战》,《世纪》2008年第3期。参看林美莉的《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6),1996年,第266-267页。
    1 陈钢:《汪伪中央银行简介》,《民国档案》,1993年第3期,第139页。
    2 “国内要闻”,1943年4月30日,《银行周报》第27卷第15、16期合刊(民国三十二年四月卅日发行),S173-1-133,上海市档案馆藏。
    1 又载有华中方面全国商业统制会负责人的谈话称:“全国商统会以华中、北二地物资,一向维持交换状态,华北运往华中者,以煤介为最多,盐、油次之,华中北运者大半为面粉、杂粮等,惟年来统计结果,北运物资较南下者为多,此种情形对华中经济之发展不无损害”。出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98页。
    2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著:《汪伪政权全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1223页。
    3 “汪伪上海市教育局有关银行法及货币暂行条例”(1940年9月30日-1945年5月15日),第73页,R48-1-141,上海市档案馆藏。
    1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下册),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6-97页。
    1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90页。
    2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194-195页。
    1 《发行局1941年度总报告书》,1942年2月9日,2041—1—51,二档馆。
    2 同上。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第884页。另见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全编》(下编),第633页。蔡德金、李惠贤编:《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页。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1997年版,第884页。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85—886页。
    1 2041-1-4592中央信托公司及各同业银行等单位存款事务文书(1941-1945年),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南京市国家第二档案馆:2041-1-451“本行贴现1941-1945年”
    3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29辑汪伪政权内幕》,第257页。
    4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29辑 汪伪政权内幕》,第257页。
    5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29辑 汪伪政权内幕》,第258页。
    6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29辑 汪伪政权内幕》,第259页。
    1 《民国日报》1917年2月21日,转引自《武汉金融志》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开汉银行史料》,第33页。
    2 《交通银行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册》,无出版社,第6页。
    3 费行简撰:《民国十年官僚腐败史》,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一版,第20、22页。
    4 《交通银行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册》,无出版社,第7页。参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合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538页。
    1 上海档案馆藏:Q55—2—1586,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秘总类,1941年1月7日—1941年6月25日。
    2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上编,第556页。
    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第742—743页。
    4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上编,第556、557页
    1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270页。
    2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汪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一版,第659页。
    1 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著:《汪伪政权全史》,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305页。
    2 《上海银行业概况》,中储丛书之二,中央储备银行调查处1943年编印。
    3 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汪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一版,第915页。
    4袁愈佺:《日本侵略者炮制的商统会》,《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2》,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70页。
    5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汪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第914页。
    1大阪朝日新聞 1942.8.1(昭和17).
    2中国银行上海国际金融研究所行史编写组编:《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史1929—1949》,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3吴景平等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71—273页。
    1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研究室编:《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兴亡——汪伪政权史研究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1-192页。
    1 《董事长文件(行务、人事、捐募、交际杂项)》,1944年,2030-255,二档馆。
    2 《董事长文件(行务、人事、捐募、交际杂项)》,1944年,2030-255,二档馆。此处鳌是指交通银行汉口分行经理龚鳌(龚缉五),副经理朱禹九。
    3 《董事长文件(行务、人事、捐募、交际杂项)》,1944年,2030-255,二档馆。
    4 《董事长文件(行务、人事、捐募、交际杂项)》,1944年,2030-255,二档馆。
    1 志久:《汪伪中央储备银行汉口分行始末》,《武汉文史资料》第8辑,第90页。
    2 中国银行在上海市的四个办事处分别是:八仙桥办事处、同孚路办事处、泰山路办事处和成都路办事处。交通银行在上海市的四个办事处分别是:南京路支行、民国路支行、静安寺路支行、泰山路支行。
    1 《汉口支行与正金、台湾银行汉口分行签定军票价值平衡资金所需储备券事协商议契约及有关文书》,1942年11月—1945年7月,2041—1—3551,二档馆。
    1 潘健:《汪伪政府财政研究》,博士论文,第173-174页。
    2 华洪涛:《上海‘孤岛’期间沪制轻工业品外销为何旺势空前?》,载《经济学术资料》1981年第10期,转引自张赛群《上海“孤岛”贸易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37页。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编:《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暨最高国防会议会议录》,第12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77页。
    4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上编,第547-548页。
    5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下编,第577页。参看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6年版,第257-258页。
    6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下编,第574页。
    7 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下编,第577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880页。
    2 蔡德金、李惠贤编:《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页。
    3 李安庆:《汪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历史档案》1982年第4期。
    1(日)浅田乔二著、袁愈佺译:《1937——1945年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2 《中储行稽核处、业务局往来有关国库局问题》,2041-1-5124,二档馆。
    3(日)浅田乔二等著、袁愈佺译:《1937—1945年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1清水善俊编:《支那事变军票史》后篇第六章附记,《停止军票发行后当地通货金融状况》,东京大学图书馆藏(非卖品),1971年5月17日发行,第317页。
    2(日)浅田乔二等著、袁愈佺译:《1937——1945年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3(日)浅田乔二等著、袁愈佺译:《1937——1945年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4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6年版,第253页。规定具体内容:“一、新中央银行必须聘请日本人作顾问(在事变中顾问具有决定一切的权力)。二、新中央银行的外汇须存于日本方面银行。三、中方为军票对策的实施,应对我方提高一定数量资金的协助。四、确认日方在军票对策的有关措施。五、中方有关新币流通地区及发行量,应随时与日方商议。六、中方如实行与军票对策有影响的措施时,须事先与日方协商。”
    5 胡宣同:《我所知道的中央储备银行》,《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政治军事编第五卷(20-5)》,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
    1 《中储行各行局处向日寇机关函送各种业务状况报表》,1942年5月-1945年1月,2041-2-143,二档馆。
    1 谭熙鸿主编:《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36-1945)》(上册),高叔康,“十年来之中国经济政策”,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辑,沈云龙主编,第50-53页。
    1 千家驹:《中国法币史之发展》,南华出版社1944年版,第29页。
    2 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9-1460页。
    3(日)池田诚编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研部译校:《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求实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32-134页。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1447-1448页,“华北和华中两地比较,华北情形单纯,不若华中之混乱复杂,且其管制工作具有一元的组织,并由敌人居间主持,沆瀣一气,其物价政策所收之效果稍与华中不同。”
    1 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第29辑汪伪政权内幕》,第256—259页。
    1 周作民著、徐才荣选编:《周作民日记》,载自《档案与历史》1989年第5期。日记中叙述了他在1946年6月2日,“偕文熊(朱文熊)访佛海,……午,应如堂之约,与同业诸君聚餐”,可见当时同业人士对中储行有诸多不满。
    2 周作民著、徐才荣选编:《周作民日记》,1945年8月16日,载自《档案与历史》1989年第5期。
    3 梅思平:《自白书》,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07页。
    上海档案馆:伪中央储备银行全宗号Q325,五卷 Q006-08-03599(1945.11),Q277-01-00274(1941),Q278-01-00404(1945)R007-01-00034(1941.9.4),R007-01-00032(1942.4.25),R047-02-00065(1944.8)
    1、U38—2—1319敌伪政治档案案卷之匪国民党在内地发行硬辅币及汪伪派汉奸周佛海去日商谈经济问题剪报
    2、S173—1—361上海市银业商业同业公会(上海特别市银行业同业公会)新旧法币数量统计
    3、Q273—1—5正明商业银行关于增资注册及变更登记并处理唐寿民、吴蕴斋等附逆股款、暨人事填报与伪伪财政部等各伪机关来往文件
    4、R48—1—141有关银行法及货币暂行条例(1940年9月30日起至1945年5月15日)
    5、Y10—1—417中储行报
    6、Q55—2—1586,渝伪四联总处、港交行总处关于存沪各公债券处置办法,代售公债托收美金,拒收伪中储券及代转各行来去密电(77张),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秘总类1941年1月7日—1941年6月25日
    7、Q1—7—114,上海市政府机要室。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汪伪国民政府档案2063,伪中央储备银行档案2041
    1、2063—1949财政部施政概况(1941年8月-1943年6月)
    2、2063—1955财政部主管关盐统三税及货币金融之现在情况及将来方案(1942年)
    3、2041—1—6关于筹备杭州分行事项卷第29号(1940年)
    4、2041—1—10财政部转发关于中央政治会议通过法令(1940年5月)
    5、2041—1—1073 1942年中储行下期及全年总决算
    6、2041—1—1074中储行1943年度全年决算
    7、2041—1—1077中储行1944年上期决算
    8、2041—1—1078中储行各分支行处1944年 下期预算
    9、2041—1—1088中储行总分支行局处1945年上期预算
    10、2041—1—1347中央经济月刊第2卷
    11、2041—1—1349中央经济月刊第2卷第9号(1942年9月)
    12、2041—1—1523中央储备银行发行局添设上海杭州等分库的有关文件附上海发行分库暂行办法(1941—1943年)
    13、2041—1—16汪伪中央银行筹备委员会经费(1940年)
    14、2041—1—17更正《南京晚报》刊登汪伪中央银行开幕的消息及换发证章等文件(1940年5月—11月)
    15、2041-1-2172中储行与金城银行抵押押款
    16、2041—1—21关于中央信托公司(附保险公司)组织章程及有关文书(1941年7月)
    17、2041—1—25中央储蓄会章程(1943年2月)
    18、2041—1—26中央储备银行法(1943年4月)
    19、2041—1—2759新旧币兑换损失补偿(1943年)
    20、2041—1—2760财政部颁发查获使用旧币提奖办法(1942年)
    21、2041—1—2796查报统一币制本行所受损失(1942年)
    22、2041—1—27 行务会议记录1941年5月
    23、2041—1—2845沪行买卖外汇生金银及军票统计(1941—1942年)
    24、2041—1-28 参事会常会记录(1943年10月)
    25、2041—1—2960中央储备银行与南京市政府协商令办积谷及贷款的购买的公文(1941—1942年)
    26、2041—1—29中央储备银行报告及稽核处工作报告(1942年2月)
    27、2041-1—3288 1941年沪库失券案
    28、2041-1-3289发行局拟定<废券销毁办法>及沪分库陈报成立驻沪销毁组及该组工作情形
    29、2041—1—3290兑换破损钞票办法及褪色本券收兑办法(1942—1944年)
    30、2041—1—3291废券、破券、缺号券处理(1941—1943年)
    31、2041—1—3294关于处理缺损中储券的来往文书
    32、2041—1—3295关于收兑破损中储券有关文书(1942年)
    33、2041—1—3299关于发现和处理伪造中储券的来往文书(1943年)
    34、2041—1—3301关于发现和处理伪制中储券的来往文书(1943年)
    35、2041—1—40南京中储行秘书刚来南京去世,中储行各分支行及相关机构送上慰问金
    36、2041—1—43中央储备银行发行局添设上海、杭州等分库的有关文件附上海发行分库暂行办法
    37、2041—1—5124中储行稽核处业务局业务方面得文书(1941-1945年)
    38、2041—1—51发行局1941年度总报告书
    39、2041—1—52中央储备银行1941年下期各项统计图表
    40、2041—1—53关于新法币事项(内有《妨害国币惩治暂行条例》等办法及新券样本)
    41、2041—1—54关于本行营业项(1941—1943年)
    42、2041—1—55关于各行处筹备及成立(一)
    43、2041—1—56关于各行处筹备及成立(二)
    44、2041—1—57各行处筹备及成立(三)
    45、2041—1—7上海分行成立宣传工作报告及推行新币的有关文件(1941年)
    46、2041—1—799推广发行中储券办法及有关推广中储券的文件
    47、2041—1—8汪伪中央银行筹备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内有送财政部钱币司中央储备银行新券样本的文书)(1940年)
    48、2041—2—115中储行总括旬报表(1941年1月—1945年1月)
    49、2041—2—143中储行各行局处向日寇机关函送各种业务状况报表(1942年5月—1945年1月)
    50、2041—2—40木村增太郎顾问“关于在一部分军统制物资中使用中储券”题给中储行总裁的信(1942年2月)
    51、2041—2—51杭、嘉、南通、崇明各地经济调查报告(1942年5月—1943年4月)
    52、2041—2—57中储行及同业出席日华金融恳谈人员名单及有关文件(1941—1943年)
    53、2041—2—60横滨正金银行1940年底下半期营业报告书
    54、2041—2—61上海银行(株式会社)证券持有人和数量列表第50期报告书(1943年6月1日-6月30日)
    55、2041—2—93中储行买卖美汇期货与日本正金银行勾结的文书(内有日文)
    56、2041—1—5094中储行各项会议记录(1941—1944年)
    57、2041—1—5102中储行行务会议及理事会会议录(1941—1945年)
    58、2041—1—5103中储行理监事会议议事录(1941—1943年)
    59、2041—1—373《业务发行两局关于券务及准备之相办互法》及有关文书(1941年)
    60、2041—1—374“日华金融会”会议纪录及《经济施策人员名单表》
    61、2041—1—5094中储行各项会议记录(1941—1944年)
    62、2041—1—3304“征信调查报告”及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2年)
    63、2041—1—3305“征信调查报告”及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2年)
    64、2041—1—3306“征信调查报告”及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2年)
    65、2041—1—3307“征信调查报告”及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2—1943年)
    66、2041—1—3308“征信调查报告”及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3—1944年)
    67、2041—1—3309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4年)
    68、2041—1—3310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4年)
    69、2041—1—3311各地经济状况报告(1944—1945年)
    70、2041—1—3312有关芜湖杭州金融动态的文件及“满洲”中央银行、中国银行联合准备银行货币发行数额表(1941年)
    71、2041—1—3551汉口支行正金银行、台湾银行、汉口分行签订军票价值平衡资金所需储蓄券事协商议契约及有关文书(1942年2月-1945年7月)
    《申报》(上海)
    《中华日报》(上海)
    《汪伪国民政府公报》
    《经济统计月志》
    《中央经济月刊》
    1.汪大义编撰:《汪日密约》,岭南出版社1940年版。
    2.《申报年鉴》:申报社1944年出版。
    3.四联总处秘书处:《四联总处文献选辑》,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月一日版。
    4.北师大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编:《抗日战争时期汉奸汪精卫卖国投敌资料》,1965年1月印行。
    5.蔡德金、李惠贤编:《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7月版
    6.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重庆档案馆编:《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7.黄美真、赵云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成立》,《汪伪政权资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4月版。
    8.周佛海著、蔡德金编注:《周佛海日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料丛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周佛海日记》,香港创垦出版社1955年8月出版。公安部档案馆编:《周佛海狱中日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周佛海日记(全编)》(上下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9.罗君强、黄美真编:《伪廷幽影录——对汪伪的回忆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10.余子道、刘其奎、曹振威编:《汪精卫国民政府“清乡运动”(1941年5月——1944年7月)》,汪伪政权资料选编198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
    11.上海市档案馆编:《日伪上海市政府》,上海档案史料丛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12.寿充一、 寿乐英编:《中央银行史话》,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
    13.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忆录》,天津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14.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六编傀儡组织》,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一九八八年。
    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1911——194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上下册,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
    17.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18.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党德信、徐延华编:《日伪政权》,《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0.党德信、刘则刚、林治波编:《抗日战争》,《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1.徐枫、赵隆业编著:《日伪政权银行货币图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2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册,三联书店1957年9月版(1982年10月重印)。
    24.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1983年3月版。
    26.上海中国商报馆编:《上海之经济与商业》,上海中国商报馆出版民国三十一年出版。
    2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编:《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暨最高国防会议会议录》,共25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8.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下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29.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30.(日)清水善俊著:《支那事(?)軍票史》(非卖品),1971年版。
    1.林美莉著:《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印行1996年版。
    2.石毓符著:《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戴建兵著:《金钱与战争:抗战时期的货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王士花著:《“开发”与掠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华北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美)约翰·亨特·博伊尔著、陈体芳、乐刻等译:《中日战争时期的通敌内幕1937——1945》,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6.吴景平著:《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7.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著:《汪伪政权全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8.王季深编:《战时上海经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9.(日)浅田乔二等著、袁愈佺译:《1937—1945年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0.(美)柯博文(Parks M.Coble):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n’s New Order: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1937-1945(译成《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国资本家》),加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加)卜正明(Timothy Brook):COLLABORATION: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译成《合作:战时中国的地方机构与地方精英》),哈佛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2
    13.大橋毅彦他編『上海1944-1945年——武田泰淳『上海の蛍』注釈』双文社2008年。
    14.岡田酋次『日中戦争裏方記』東洋(?)新報社1974年。
    15.桑野仁『戦時通貨工作史論——日中通貨戦の分析』法政大学出版局1965年。
    16.柴田善雄『占領地通貨金融政策の展開』日本(?)評論社1999年。
    17.柴田善雄『中国占領地日系企業の活動』日本(?)評論社2008年。
    18.高綱博文(?)『戦時上海——1937-45年』研文出版2005年。
    19.古厩忠夫『日中戦争と上海、そして私——古厩忠夫中国近現代論集』研文書院2004年。
    1.重庆档案馆:《抗战时期货币金融战史料选集》,《档案史料与研究》1990年第1—4期,1994年第2期。
    2.凌波:《抗战时期华中地区的货币战》,《抗日战争史新论》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
    3.刘冰:《抗战胜利后处理敌伪钞券资料—蒋介石财政部代电抄存选登》,《民国档案》1990年第3期。
    4.戴建兵:《一笔尚未清算的战债》,《民国档案》1998年第1期。
    5.唐锡强:《抗战时期日伪对安徽的经济掠夺》,《安徽史学》1994年第4期。
    6.郭静洲:《华北、华中地区的中日货币战》,《东南文化》1995年第3期。
    7.王莹先:《日本在中国沦陷区经济掠夺的特点》,《江汉论坛》1996年第11期。
    8.戴建兵:《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及伪中储券》,《中国货币》1995年第3期。
    20.顾关林:《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始末》,《上海金融》1995年第6期。
    21.周之友:《周佛海沉浮录》,《纵横》1990年第6期。
    22.单冠初:《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日伪在上海的金融战》,《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3期。
    23.戴建兵:《日本投降前后对中国经济的最后榨取和债务转移》,《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24.卓汉平:《日本在华中沦陷区的通货政策透析》,《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0期。
    25.金学文:《旧中国金融业的公债买卖》,《上海金融》1992年第5期。
    26.黄小波:《从控制金融看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历史教学问题》1995年第3期。
    27.成兴法译、李传东校:《日本在华扩设银行及掠夺中国银行财产史料》,《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3期。
    28.张根福:《试论汪伪战时经济体制的形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29.黄如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外汇政策概述及评价》,《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
    30.房建昌:《1939年—1942年驻沪的日本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6期。
    31.姚会元:《中国历史究竟有几家中央银行》,《经济师》1999年第8期。
    32.周章森:《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对浙江的经济掠夺》,《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33.黎霞:《抗日期间日军在华推行军票史》,《上海金融》1996年第1期,第44页。
    34.重庆档案馆:《日寇在沦陷区贬低法币劫夺银行之暴行记录》,《档案史料与研究》1996年第4期。
    35.张朝晖、刘志英:《论汪伪政府棉纱布贸易政策》,《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6.王克文:《通敌者与资本家—战时上海物资统制的一个侧面》,《档案与史料》1996年第2期。
    37.季长佑:《汪伪政权覆灭后伪中储行继续发行钞票真相》,《南京史志》1989年第4期。
    27.Frank M.Tamagna:China's Posfwar Finances,Pacific Affairs,Vol.18,No.2.(Jun.,1945),pp.117-136
    28.Frank M.Tamagna: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China and Japan(in Economic Problems of Foreign Area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36,No.2,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y-eigh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May,1946),pp.613-627
    29.Frank M.Tamagna:Financial Problems in China's War and Postwar Economy,Pacific Affairs,Vol.15,No.3.(Sep.,1942),pp.325-344China's Monetary Dilemma
    30.Leonard T.K.Wu.:Far Eastern Survey,Vol.4,No.24.(Dec.4,1935),pp.190-194.
    31.Chu Ching-lai:A Critical Study of the Kemmerer Report,Pacific Affairs,Vol.4,No.3.(Mar.,1931),pp.210-224
    32、#12
    33、#12
    34、#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