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兴诚银行的经营理念与特色(1937—194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重庆市扼守长江与嘉陵江的汇合处,交通便利,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商埠之一,是整个四川商务交流的中枢,抗战后,重庆市更是成为了后方各省的要冲和金融中心。重庆银行在后方银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要研究抗战时期后方的银行,首先就要研究重庆的银行。有关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金融研究,目前学术界尚薄弱。本文选择以重庆商业银行之一的聚兴诚银行为探讨对象,通过对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档案和重庆银行公会档案及期刊、报纸等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聚兴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特色进行拙论,以期能够对该领域有所贡献。
     聚兴诚银行是川帮银行之首,实力雄厚,影响深远,是商业银行的突出代表。聚兴诚银行本身的发展与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为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在金融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了战时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之一。理念上,聚兴诚银行以“不结交官僚,不卷入政治”为经商信条,以“恒信贞勤”为职志,以“便利人群,服务社会”为口号、诚信经商;杨粲三制定的人员管理制度和其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对聚兴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金融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实践上,聚兴诚银行不断地寻找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将其理论付诸于实践,进行了组织形式变革和业务变革,突出了聚兴诚银行的特色,在诸多后方银行中独树一帜。
     抗战爆发后,原本欣欣向荣的景象被打破,战时经济十分动荡。聚兴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受了颇多的困难,迫使其不得不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变革主要有:(1)组织形式由股份两合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引起了组织机构和资本的变革;(2)业务在重心、区域和范围上的变革。变革的原因主要在于:政治上,受到国民政府金融管制政策的限制和约束;经济上,受到大后方物价飞涨的影响,以及大批工业内迁所带来的大后方经济飞速发展之推动;此外,杨氏家族内部错综复杂、持续时间较长的家族矛盾也影响了聚兴诚银行业务的变革的方向和规模。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聚兴诚银行仍在其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前进,成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之一,构成了西南金融网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促进了西南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聚兴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特色对于研究大后方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聚兴诚银行经营理念和战前、战时业务特色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银行的发展需要一套明确的、始终如一的、符合实际的经营理念,贯彻管理思想和经营观念,规范行为,以达到经营目标。(2)经济与金融唇齿相依,一旦金融出现困难,金融与经济相互协调必需国家适时适当的宏观调控和引导,特别是中央银行体系和监管制度的健全,正确处理金融、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3)在银行发展的过程中不容忽视同业公会对政府监管的补充作用。
The city of Chongqing, which locates at the interjuction of Yangtze River and Jialing Riv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ort in Yangtze River coastal area. It was thought to be the centrum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in the whole Sichuan area at the same time; which, developed to be a strategic location and financial center for other provinces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As Bank of Chongq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t the rear in that perio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a deep research on Bank of Chongqing firstly. There is still something frail exists in such kind of study on financial, so the thesis have expected that make a little measure of contribution on this aspect, with choosing one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ongqing which inherited from Bank of Juxingcheng as subject, arranging all kinds of materials about the files of which collecting from Chongqing Archives as well as sourcebooks, such as papers printed at that time, periodicals, ect., and finally make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idea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n managing of bank of Juxingcheng.
     Bank of Juxingcheng, which was the top of bands of banks in Sichuan Province because of its great economic strength, and deep and long lasting influence as well. There was a very clos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Bank of Juxingcheng and the finance in the rear at the special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e bank drew a great deal of contribution for the economy, making a huge effects in the financial field and finally becam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commercial banks in those days. Academically, Bank of Juxingcheng did its commerce under the faith of "never consort with bureaucrat", under the principle of "good and eternal faith", and took "serving the whole society" as the slogan, engaging in business activities honestly. Besides, Yang Cansan's management and employment systems played a very impottant pa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enture, which cultivated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To put into the practise, the bank seek a way and method fits for itself for along time which, giving prominence to its own features and finally achieved a great change on the profession. All of the above made the bank developed its own characristics.
     When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 the economy was seriously damaged and became more and more turbulanced. There were numerous difficulties confronted with Bank of Juxingcheng during its development and it had to reform itself in every aspect so as to adapt itself to the changeable situation. The reform in this period mainly has two aspects.Firstly,the organization form changes into limited companies by the combined company shares. Secondly,business has changes in focus and areas and range. There would be many reasons for reforms:firstly, Kuomintang Government controled and restricted the financial policy; secondly, it was affected by inflation at the rear, and also stimulat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t the rear with the arrival of industries. During the reform,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nd long-term controdiction amongst family members had a negtive impact on the direction and scale of reforms. In spite of these, Bank of Juxingcheng was still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mmercial bank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stepped up under its guidance, and ultimately constitutedits part in fiancial links, pushing the economy growing in this area. Therefore, the reaserch about the idea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n managing of bank of Juxingcheng has an undoubt status in financial academia.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featured business during pre-war and during-war periods of Bank of Juxingcheng, we can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 needs a clear, consistent and realistic business philosophy; besides, Management ideas and business concepts needs to be carried on so as to achieve Business objectives. Secondly, economy and finance is closely connected so that our nation must have a timely and approprite adjustment and guidence so as to balance finance and economy, especially perfect the central banking system and a sound regulatory systemn in this process, and trea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inance, economy and National macro-cotrol correctly. Thirdly, the complementary supervision of association shouldn't be neglec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
引文
①有沈云荪《中华实业银行始末》(《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6期);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1896—1937》》(《中南财经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沈云荪《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中华银行》(《近代史资料》1958年第2期);金研《清末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史料》(《学术月刊》1961年第9期),金研《关于金城银行的若干史料》(《学术月刊》1962年第10期);黄鉴晖《中国通商银行是在银号基础l:改组的吗?》(《光明日报》1963年6月30日第4版);金洪文《从一家银行看民族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解放前的历史调查》(《解放日报》1965年6月20日第4版),等等。
    ②主要有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与衰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贷》(《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杨箐《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魏宏运《重视抗战时期金融史的研究——读<四联总处史料>》(《抗日战争研究》1991年第4期);姜宏业《四联总处与金融管理》(《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刘祯贵《试论抗战时期四联总处的工矿贴放政策》(《四川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吴春云、阮荣《蒋介石与四联总处》(民国档案2001年第4期);王红曼《四联总处与西南区域金融网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四联总处与战时西南地区的农业》(《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等。参见吴永光《近二十年来四联总处研究综述》(《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第4期)和黄正林《1980年以来国内革命根据地金融史研究综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1期》)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综述》(《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的经济部分。
    ③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编《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四联总处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马寅初、陈长蘅、卫挺生、叶秀峯、魏友棐、罗伟敦、寿勉成执笔战时综合丛书第一辑《抗战与经济》,独立出版社印行,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初版(1938年),第44页。
    ①佚名 《聚兴诚银行》,《银行月刊》第1卷第1期(1921年1月),第78页。
    ②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档号 0295—3—6。
    佚名 《聚兴诚银行》,《银行月刊》第1卷第1期(1921年1月),第78页。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295—1—1842。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295—1—1842。
    佚名 《聚兴诚银行三十年来概括》,《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15日),第186页。
    ①佚名《聚兴诚银行三十年来概括》,《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94年6月15日),第184页。
    ①张守广《川帮银行的首脑》,《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第81页。
    ②佚名《银行业务发展杂说》,《银行月刊》第2卷第12期(1922年12月),第46页。
    ③佚名《银行业务发展杂说》,《银行月刊》第2卷第12期(1922年12月),第46页。
    ①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的《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57页。
    ②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的《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58页。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295—2—447。
    ①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的《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77页。
    刘学华主编《新编货币银行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4月,第165页。
    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②佚名《聚兴诚银行三十年来概况》,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15日),第189页。
    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30页。
    邹宗伊著《中国战时金融管制》,财政评论社出版,1943年6月,第328页。
    ②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30页。
    ③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0086—1—5。
    ④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0086—1—91。
    《当前的金融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6月1日社论。
    ②邹宗伊著《中国战时金融管制》,财政评论社出版,1943年6月,第334—335页。
    ①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编《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第67—-68页。
    ②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0086—1—5,第7页。
    《当前的财政经济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10月31日社论。
    ④刘平著《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第212页
    ①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0086—1—6。
    ②邹宗伊著《中国战时金融管制》,财政评论社出版,1943年6月,第347页。
    ③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 0086—1—5。
    ④《改善地方金融纲要》,《新华日报》1938年4月29日第2版。
    ⑤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 0086—1—5。
    邹宗伊著《中国战时金融管制》,财政评论社出版,1943年6月,第321—322页。
    ②重庆金融编写组编《重庆金融(1840—1949)(上卷)》,重庆出版社, 第347页。
    ③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0086—1—5。
    邹宗伊著《中国战时金融管制》,财政评论社出版,1943年6月,第288—189页。
    ②重庆市档案馆馆藏重庆银行公会未刊档案,档号0086—1—5。
    佚名 《聚兴诚银行》,《银行月刊》第1卷第10期(1921年10月),第78页。
    杨鹏辉《川盐银行业务变迁研究(19371945)》,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年7月,第50页。
    ①佚名 《聚兴诚银行》,《银行月刊》第1卷第1期(1921年1月),第78页。
    ①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86页。
    ②佚名 《聚兴诚银行三十年来概括》,《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15日),第191页。
    ①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08页。
    ②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81页。
    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组编《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89页。
    ②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295—1—2110。
    重庆市档案馆馆藏聚兴诚银行未刊档案,档号0295—1—2110。
    《当前的金融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6月1日社论。
    ②刘志英著《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学林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312页。
    ③刘志英著《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学林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338—339页。
    1、聚兴诚银行相关档案全宗,卷宗号0295.重庆市档案馆藏
    2、档号0295—1—964,《聚兴诚银行总管理处1950年度上、下期经营外汇业务报告,1951年上期经营外汇业务计划,聚兴诚银行国外部年计表》
    3、档号0295—1—01915,《聚兴诚银行天津分行国外部业务报告及提案,进出口信汇换货统计表、侨汇表》
    4、档号0295—1—01886,《关于检发各行处编选1951年下半年工作总结及纲要的通函》
    5、档号0295—1—01980,《聚兴诚贸易公司业务报告书、损益计划表,各项费用开支明细表,职工底薪表》
    6、档号0295—2—592,《聚兴诚银行南京分行1946年业务报告书》
    7、档号0024—1—111,《关于检查聚兴诚银行仓库致聚兴诚银行仓库组的函》
    8、档号0024—1—129,《关于查办聚兴诚银行囤积车胎事宜的函、报告》
    9、档号0024—1—383,《聚兴诚银行重庆分行仓库存货月报》
    10、档号0053—2—880,《聚兴诚银行银元存款债权团组织章程》
    11、档号0295—1—1901,《聚兴诚银行分行1951年度下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分析表、统计表等》
    12、档号0295—2—207,《关于告知聚兴诚银行上海分行举办定期,活期存款情形并检送汉口分行特种便利存款简章及上海分行生活存款简章的函》
    13、档号0295—2—447,《关于检寄雇佣临时职员暂行办法及雇佣临时职员简章的函附办法简章》
    14、档号0295—1—2152,《关于举办定活两便存款并检送定活两便存款简章及有关单据致聚兴诚银行沪县办事处的函附简章利率表》
    15、档号,《关于求精学校委托聚兴诚银行代收学杂费并检送学费简章致聚兴诚银行信托部的函》
    16、档号0295—2—587,《聚兴诚银行1947年度国外部工作检讨及业务报告》
    17、档号0295—2—592,《聚兴诚银行天津分行1946年8月至12月份业务报告》
    18、档号0295—2—592,《聚兴诚银行南京分行1946年业务报告书》
    19、档号0053—2—880,《关于核查聚兴诚银行违法骗债行为上重庆市政府的呈》
    20、档号0086—1—170,《聚兴诚银行函送廿九至卅年度营业报告书》
    21、0295—3—6,《聚兴诚银行营业报告》
    22、0295—3—6,《聚兴诚银行银行股份两合公司第八次营业报告书》
    23、0295—3—6,《聚兴诚银行第十次营业报告书》
    24、0287—1—3679,《聚兴诚银行股份两合公司第八次营业报告书》
    25、0287—1—3668,《聚兴诚银行股份两事公司第七次营业报告书》
    1、档号0086-1-2,《抄发辅币条例颁发修正妨害国币惩治暂行条例及改善地方金融机构办法纲要等训令》
    2、档号0086-1-13,《关于修正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
    3、档号0086-1-26,《关于研讨战时金融法规的意见》(1945年)
    4、档号0086-1-91,《有关管理银行暂行办法》。
    5、档号0086-1-117,《关于1931年至1935年度会议记录》(19311935年)
    6、档号0086-1-119,《银行公会会议记录》(1936-1939年)
    7、档号0086-1-148,《关于会员大会及理事会记录》(1944-1945年)
    1、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志.第一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2、秦孝仪:《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货币金融》,革命文献(第74辑);台 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发行,1978年3月出版。
    3、唐润明:《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开发文献资料选编》重庆档案馆整理出版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财政经济(二、三、四)》,《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重庆金融编写组:《重庆金融(上卷)(18401949)》;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8月。
    2、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师范大学合编:《中华民国战时首都档案第二卷战时动员》、《中华民国战时首都档案第三卷战时社会》;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3、隗瀛涛著:《近代重庆城市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4、黄永凡、彭承福:《抗日战争中的重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5、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课题组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
    6、兰日旭:《中国金融现代化之路——以近代中国商业银行赢利性分枀为中心》;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
    7、刘学华主编:《新编货币银行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4月。
    8、彭承福主编:《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9、寿进文著:《战时中国的银行业》;(出版社不详),1944年1月初版。
    10、沈雷春著:《中国金融年鉴(1937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11、周葆銮著:《中华银行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8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12、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联合会文史资料编写组:《重庆5家著名银行:重庆工商史料第7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6辑《聚兴诚银行》(重庆出版社1984年)。
    13、张公权著,杨志信摘译:《中国通货膨胀史(一九三七——一九四九)》;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14、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著:《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15、周天豹、凌承学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经济发展概述》;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
    16、周勇主编:《重庆抗战史:1931—1945》;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17、周宜甫著:《四川金融风潮史略》;重庆:中国银行重庆分行编辑发行,1933年。
    1、《关于筹建太平水池预防水厂被敌机炸毁一事致聚兴诚银行函》(《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3期)
    2、《聚兴诚银行迁行址于法租界》(《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3期)
    3、时广东:《1905—1935中国近代区域银行发展史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4、时广东:《1905—1935:中国近代区域银行发展史研究——以聚兴诚银行、四川美丰银行为例》,四川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5日
    5、资料集《聚兴诚银行周报中有关中日关系史料辑彅(一)、(二)、(三)》(分别在《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3、4、5期)
    6、张釁喜:《聊兴诚银行的创办人——杨粲三》(《中园工商》1989年第8期)。
    7、郑学筠:《聚兴诚铦行的业加经营与杨粲三的用人之道》(《农金纵横》1991年第”期)。
    8、张守广:《川帮银行的首脑——聚兴诚银行简论》(《民国档案”005年第1期》)。
    9、张守广:《简论四川财团的形成、发展与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10、杨斌、张士杰:《试论抗战时期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民国档案》2003 年4期)
    1、伍启元等《我们对于当前物价问题的意见》,1942年5月17日第2版。
    1、《当前的金融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6月1日社论。
    2、《当前的财政经济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10月31日社论。
    3、《改善地方金融纲要》,《新华日报》1938年4月29日第2版。
    1、四川地方银行经济调查部《重庆金融业之锐进》,第1卷第3期(1934年3月)。
    2、四川地方银行经济调查部《重庆市银行业同业公会章程》,第1卷第3期(1934年3月)。
    3、《商业信用之基础》,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4、《重庆之金融业》,第2卷第2期(1934年8月)。
    5、《今后银行业务之商榷》,第6卷第2期(1936年8月)。
    6、《财部令聚兴诚银行改善业务》,第9卷第2期(1936年8月)。
    1、《抗战以来四川之金融》,第1卷第1期(1943年12月)。
    2、《川省银钱业之现状及其管制》,第1卷第1期(1943年12月)。
    3、《重庆的银行》、《十年来重庆市银行业鸟瞰》,《聚兴诚银行三十年来概况》,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15日)。
    4、《再论重庆的银行》,第1卷第3期(1944年6月15日)。
    5、《战时银行资金运用之检讨》,第2卷第4期(1945年10月1日)。
    1、《聚兴诚银行》,第1卷第1期(1921年1月)。
    2、《聚兴诚银行九年度营业报告》,第1卷第6期(1921年6月)。
    3、《成都聚兴诚银行储蓄部章程》,第2卷第4期(1922年4月)。
    4、《重庆商办银行该看看》,第2卷第6期(1922年6月)。
    5、《银行业务发展杂说》,第2卷第12期(1922年12月)。
    1、《当前之银行管理问题》,第5卷第10期(1942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