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The upper reaches of Weihe River and Xihanshui River is on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mportant places of origin. The archaeology excavates indicated that, this area has richly remains from the end of the Old Stone Age to the New Stone Age.This article from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angle, as the unit of the basin and the cultural tectonic plate systematically studies interaction relations of primitive economy shape, between the historical early time culture landscape pattern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nd the pre-historical culture vicissitude.
     The area of the area of Guanzhong and Longyou is in the traffic centre of the area of Guanzhong and Longyou, and it is the center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not latter than the earlier period of New Stone Age.The terrain, physiognomy, climate, vegetation and plants Province have multiplex characteristics.
     At the last stage of Paleolithic, Most of gathering and hunting economy in agreeable climate span of the closing stage of Peistocene was in loess valley, where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 were superior, the vegetation was luxuriant, the wild animals were frequently met.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New Stone Age (8200aBP-6900aBP), agriculture of Panicummiliaceum and Brassica growing, chicken and sheep raising, had started. The economy was mainly gathering and hunting, and agriculture was less important. primative agriculture of this period in the area was only one of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origination.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roved this is one of Chinese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 dissemination cent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Yangshao culture(6900aBP-4900aBP), the scale and space of primitiv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creasingly expanded, and achieved in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in the closing stage of Yangshao culture(5500aBP-4900aBP),the climate had fluctuated since the middle of period of Yangshao, and the agriculture focus gradually moved from the area of northern Weihe River to southern one.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of civilization formed. Yangshao culture in this area became two different kinds. The fire-farming destroy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me areas, and accelerated soil erosion.
     During Longshan culture(4900aBP-3900aBP), the fire-farming agriculture changed into hoe-farming agriculture; this period had three spans: the declining stage(4800aBP-4200aBP), the re-prosperous stage(4200-3900 aBP ),the re-declining stage(after 3900aBP).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generated because of warm and dry climate, of human being's violating, these are the reasons that fire-farming agriculture declined, and that the economic focus moved. In the area of loess valley and hills of northern Weihe River, where the soil texture is loose, the climate is dry and cool, the agriculture increased faster than other place.
     The climate became dry and cold quickly in about 4000aBP, Qijia culture declined and died out because of strong drought, semi-pastor and semi-agriculture economy appeared.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Warring period, nomdic tribe in northern china permeated in area of northern Weihe Ri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changed into varieties.
引文
铩颷1]章钘文《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2期,第25-32页。
    铩颷1]张行《西北史前时期人类对居址的选择及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1期,第30-40页。
    [2]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年第3期,第207-213页。
    [3]徐日辉《新石器时代渭水上游的农业经济》,《今古农业》2004年第3期。
    [4]程晓钟主编《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
    [5]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6]安成邦、冯兆东、唐领余、陈发虎《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地理学报》2003年第5期,第743-748页。
    [7]2001年11月西安“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讨论会”发言稿。
    [8]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第57-67页。
    [9]苏海洋《大地湾文明兴盛的地理原因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模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47-49页。
    铩颷1]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第28-32页。
    铩颷1]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3-12页。
    [2]左峰、王彦俊主编,李虎生等著《天水市文物志》(内部资料,1998年,第54至56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天水地区考古调查纪要》,《考古》1983年12期,第1066-1107页。
    [4]张天恩《天水出土兽面铜牌饰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第43-46页。
    [5]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13-26页。
    [6]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铩颷1]《甘肃农业地理》编写组《甘肃农业地理》(送审稿),1978年,第78页。
    [2]《宁夏农业地理》编写组《宁夏农业地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年,第59页。
    铩颷1]资料来源于2003年《甘肃农业年鉴》;中共甘肃省委研究室编《甘肃省情》,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
    铩颷1]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八辑,第16-32页。
    铩颷1]谢骏义等《甘肃武山发现的人类化石》,《史前研究》1980年第4期,第47-51页
    [2]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考古和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第28-32页。
    [3]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考古和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第28-32页。
    [4]左峰、王彦俊主编,李虎生等著《天水市文物志》(内部资料),1998年,第22页。
    铩颷1]章钘文《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2期,第25-32页。
    铩颷1]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考古的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第28-32页。
    [2]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旱作农业的起源》,《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第17-35页、第57页。
    铩颷1]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甘肃省考古工作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至24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50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省天水市西山坪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5期,第385-392页、第473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出,第238-245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出,第16-221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6-20页。
    [3]2005年作者到这里考察时发现了大地湾一期文化交错绳纹陶片。
    [4]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3-12页。
    [5]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6]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聚落形态及其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第83-89页。
    铩颷1]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2]张行《古生物与古环境》,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73-274页。
    [3]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20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18-319页。
    [2]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3]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316-317页。
    [4][赵邡《甘肃省天水市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42-345页。
    [5]甘肃省博物馆、秦安文化馆发掘小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文物》1981年第4期,1-7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5-339页。
    铩颷1]何双全《甘肃先秦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2]蔡连珍《碳十四年代的树轮年代校正--介绍新校正表的使用》,《考古》1985年第3期,第279-281页。
    [3]郎树德《大地湾遗存黍和羊骨的发现与启示》,程晓钟主编《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95-296页。
    [4]郎树德《大地湾遗存黍和羊骨的发现与启示》,程晓钟主编《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95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6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66-367页。
    [7]张行《古生物与古环境》,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73-274页。
    铩颷1]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2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31、第333页。
    [3]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起源》,《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4期,第17-35页、第57页。
    [4]王辉《论试老官台文化及相关问题》,程晓钟主编《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7-329页。
    铩颷1]作者总体上同意石先生关于农业阶段性演化的论点,但不同意把“刀耕火种”农业和“锄耕农业”完全等同的观点。勿容置疑“刀耕火种”农业中包含有“锄耕农业”的因素,但并不意味着等于“锄耕农业”。“刀耕火种”农业和“锄耕农业”是前后相连,又互相区别的两个发展阶段。
    [2]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316-317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8-339页。
    [4]甘肃省博物馆、秦安县文化馆大地湾发掘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文物》1981年第4期,第1-7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第230-231页、第238页。
    [6]王建革《史前华北火耕农业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第360-365页。
    铩颷1]甘肃省博物馆、秦安文化馆大地湾发掘小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早期遗存》,《文物》1981年第4期,第1-7页。
    [2]徐旺生《关于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探讨》,《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第31-35页。
    [3]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起源》,《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4期,第17-35、第57页。
    [4]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第3期,第207-213页。
    铩颷1]安志敏《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考古》2000年第5期,第45-56页。
    [2]武吉华、张申合编,《植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3]武吉华、张申合编,《植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91-92页。
    [4]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聚落形态及其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第83-89页。
    [5]安志敏《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考古》2000年第5期,第45-56页。
    [6]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第3期,第207-213页。
    铩颷1]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8辑,第16-32页。
    [2]武吉华、张申合编《植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92页。
    铩颷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谷子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63-78页。
    [2]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地理研究》2003年第9期,第625-633页。
    铩颷1]章钘文《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2期,第25-32页。
    [2]章钘文《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2期,第25-32页。
    [3]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考古和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第28-32页。
    [4]石兴邦《前仰韶文化的发现及意义》,《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页。
    [5]石兴邦《前仰韶文化的发现及意义》,《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页。
    铩颷1]阎渭清《略论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意义》,程晓钟主编《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43-356页。
    [2]安志敏《中国西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133-151页。
    [3]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年第3期,第207-213页。
    [4]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年第3期,第207-213页。
    [5]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6]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3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7]辛中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05年第4期,第9-14页、第39页。
    [8]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四川文物》1993年第6期,第3-9页。
    [9]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年第3期,第207-213页。
    铩颷1]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1期第17-35、第57页。
    [2]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4页。
    铩颷1]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2]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3-12页。
    [3]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4]李非、水涛、李水城《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铩颷1]张行《古生物与古环境》,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73-274页。
    [2]郎树德《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聚落形态及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第83-89页。
    [3]赵邡《甘肃天水市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40-345页。
    [4]甘肃省博物馆大地湾发掘小组《甘肃秦安王家阴洼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第1-17、第58页。
    [5]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第九区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1期,第1-14页。
    铩颷1]本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铩颷1]郎树德《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聚落形态及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第83-89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8-339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6-87页。
    [2]本表数据来源于《师赵村与西山坪》一书。
    铩颷1]王建革《史前华北火耕农业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第360-365页。
    [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省秦安大地湾第九区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期第1-14页。
    [3]王建革《史前华北火耕农业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第360-365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343页。
    铩颷1]早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3-12页。
    [2]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铩颷1]张行《古生物与古环境》,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73-27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5-339页。
    [3]本表采自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古文化、古环境及古气候情景的重建》,见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铩颷1]吴文祥、葛全胜《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第60-6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45页。
    铩颷1]吴文祥、葛全胜《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第60-67页。
    [2]吴文祥、葛全胜《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第60-67页。
    [3]郎树德《西北先民拓荒之始--大地湾》,《丝绸之路》2004年第4期,第4-8页。
    [4]郎树德《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聚落形态及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第83-89页。
    [5]苏海洋《从大地湾文明兴盛的地理原因及文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模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47-49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45页。
    [2]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58页。
    [3]孔昭宸、杜乃秋、莫多闻、李非《自然概况及某些地区大暖期植被和气候》,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5-18页。
    [4]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聚落形态及其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第83-89页。
    铩颷1]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古文化古环境及其古气候情景的重建》,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79-194页。
    [2]查小春、唐克丽《黄土丘陵林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质变化》,《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第464-469页。
    [3]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07页。
    [4]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07页。
    铩颷1]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第47-58页。
    铩颷1]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8-39页。
    [2]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3]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铩颷1]常山下层埋藏厚度估计值为1.5米,估计埋藏量为667 km~3;齐家文化最大平均厚以0.5米计,估计总埋藏量为575km~3。
    铩颷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谢端琚主编《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5-339页。
    [2]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311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天水师赵村史前文化遗址发掘》,《考古》1990年第7期,第577-586页。
    [4]左峰,王彦俊主编、李虎生等著《天水市文物志》,天水市文化出版局,1998年,第116页。
    [5]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153-176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天水师赵村史前文化遗址发掘》,《考古》1990年第7期,第577-586页。
    [2]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153-176页。
    [3]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247-248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会书出版社,1999年,第336-338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6-338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36-338页。
    [7]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9页。
    铩颷1]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2]施雅风、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8-39页。
    [3]施雅风、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8-39页。
    [4]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古文文化、古环境及其古气候情景的重建》,施雅风、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铩颷1]《甘肃农业地理》编写组《甘肃农业地理》(送审稿),1978年,第43页。
    [2]侯方良、刘峰贵《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第841-846页。
    [3]李栋梁、刘德祥编著《甘肃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4]《甘肃农业地理》编写组《甘肃农业地理》(送审稿),1978年,第43页。
    [5]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8-39页。
    [6]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179至194页。
    [7]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铩颷1]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第3-12页。
    [2]吴文祥、葛全胜《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第60-70页。
    [3]安成邦、冯兆东、唐领余、陈发虎《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地理学报》2003年第5期,第743-748页。
    铩颷1]吴文祥、葛全胜《全新世气候事件及期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1期,第3-9页。
    [2]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古文文化、古环境及其古气候情景的重建》,施雅风、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79-194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4]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第57-67页。
    铩颷1]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第822-842页。
    [2]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第4-17页。
    [3]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2-98页。
    [4]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5]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5页。
    [6]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7]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4页。
    [8]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80-210页。
    [9]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89年第4期,第20-23页。
    铩颷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12-214页。
    铩锇渤砂睢⒎胝锥⑻屏煊唷⒊路⒒ⅰ陡仕嘀胁?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地理学报》,2003年第5期。
    安志敏《中国西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安志敏《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考古》,2000年第5期。
    查小春、唐克丽《黄土丘陵林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质变化》,《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
    蔡连珍《碳十四年代的树轮年代校正--介绍新校正表的使用》,《考古》,1985年第3期。
    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地理研究》,2003年第9期。
    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地理学报》,1985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渭河上游天水、甘谷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渭河上游渭源、陇西、武山三县考古调查简》,《考古通讯》,1958年第7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西汉水流域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3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渭河支流南河、榜沙河、漳河考古调查》,《考古》,1959年第7期。
    甘肃省博物馆、秦安文化馆发掘小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文物》,1981年第4期。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省秦安大地湾第九区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考古》,2003年第6期。
    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
    铩锖嗡陡仕嘞惹嘏┮悼脊鸥攀觥?《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侯方良、刘峰贵《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郎树德《西北先民拓荒之始--大地湾》,《丝绸之路》,2004年第4期。
    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聚落形态及其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
    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
    李晓青、南宝生《甘肃清水县刘坪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及金饰片》,《文物》,2003年第7期。
    石兴邦《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杰作农业的起源》,《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
    苏海洋《大地湾文明兴盛的地理原因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模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水涛《关于寺洼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89年第4期。
    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八辑。
    吴文祥、葛全胜《全新世气候事件及期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1期。
    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
    谢骏义等《甘肃武山发现的人类化石》,《史前研究》,1980年,第4期。
    谢骏义《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考古和新发现及其展望》,《人类学报》,1991年第1期。
    辛中华《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05年第4期。
    徐日辉《新石器时代渭水的上游的农业经济》,《今古农业》,2004年第3期。
    徐日辉,2001年11月西安“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讨论会”发言稿。
    徐学书《从考古资料看蚕丛氏蜀人的南迁》,《四川文物》,1993年第6期。
    张强禄《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2002年第1期。
    张天恩《天水出土兽面铜牌饰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张行《西北史前时期人类对居址的选择及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1期。
    铩镎胖遗唷镀爰椅幕芯?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章钘文《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研究》,《陇右文博》,1996年第2期。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西汉水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天水地区考古调查纪要》,《考古》,1983年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省天水市西山坪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天水师赵村史前文化遗址发掘》,《考古》1990年第7期。
    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3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程晓钟主编《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
    甘肃土壤普查办公室编《甘肃土壤》,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年。
    《甘肃农业地理》编写组《甘肃农业地理》,1978年(铅印本)。
    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甘肃省考古工作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海源县原始遗址分布图》(海源县文化旅游局李存文提供)。
    黄秉维、郑度、赵茗茶《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李怀顺,黄兆宏《甘肃考古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栋梁、刘德祥编著《甘肃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
    《宁夏农业地理》编写组《宁夏农业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
    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谷子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年。
    《天水县文物志》(油印本)。
    铩锾焖信┮登旃冶嘀短焖信┮底酆锨?1985年(铅印本)。
    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天水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王红宜、惠富平、王思明著《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吴国芳等编著《植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武吉华、张申合编《植物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所编《甘肃名胜古迹词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西吉县原始遗址分布图》(西吉县文化局蒙焕斌提供)。
    中共甘肃省委研究室编《甘肃省情》,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夏鼎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师赵村与西山坪》,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
    张光直著、印群译《古代中国考古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张行《古生物与古环境》,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庄浪县历史文物分布图》(庄浪县公安局杨海生提供)。
    左峰、王彦俊主编,李虎生等著《天水市文物志》(内部资料),1998年(铅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