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青铜容器的装饰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青铜器装饰艺术是我国古代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通过对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可以增进对夏商周时期的美术特别是工艺美术发展状况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夏商周时期社会文化艺术的全面认识。本论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夏商周青铜容器的装饰艺术作了系统分析研究,主要学术观点和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首次确立了青铜器装饰艺术研究的范畴。青铜器的装饰艺术包括青铜器的造型、装饰纹样题材、装饰工艺和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等内容,所以,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探讨。
     其次,对不同种类的青铜器造型艺术作了分析。本文在前人对青铜器分期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分类入手,依时代为序,对每种器类的造型演变作了分析。夏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基本以方、圆的几何形体为主要特征,但自商代后期起,其造型也借用了众多动物的形体特征,创造出了诸多仿生动物造型的青铜容礼器,而且方、圆几何形体礼器的某些附件也做成浮雕动物形象,既增加造型的多样性,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再次,是对青铜器的装饰题材作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题材的起源、演变及一些题材的内涵。青铜器的装饰纹样题材丰富多彩,主要有五大类,即神异动物纹、仿生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和人物画像故事纹。神异动物纹有兽面纹、龙纹、凤鸟纹三类,在商代和西周早、中期它们的形式变化最为丰富,是青铜器装饰的主要题材。到西周中、晚期,则逐渐用抽象变形的几何纹作为主要装饰题材。这种装饰作风到春秋中、晚期又有了新的变化,伴随着各种金属细作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工整细密的图案式装饰风格。仿生动物纹始终是青铜器装饰的一种基本题材,整个商周时期都有不同程度运用。植物花卉题材,是我国古代装饰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但其在商周时期一向很少受人注意,论文对其在青铜器装饰上的运用作了分析。其作为青铜器装饰题材,出现虽早,但运用较少,而且大多处于陪衬地位,直到东周时期,才逐步得以广泛运用,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题材。人物和画像故事纹在青铜器上也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尤其画像故事类题材是东周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装饰题材,它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青铜器各类装饰题材的变化反映着其内涵的演变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其中动物纹样的内涵可能具有多样性,而且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的。
     其四,对青铜器的装饰工艺作了分析总结。青铜器装饰工艺的发展对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而装饰工艺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装饰工艺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密切关系,而另外一些工艺则完全为装饰所运用。就目前考古发现看,商代的青铜器已运用了合范、模印、分铸、铸合、焊接、镶嵌绿松石、镶嵌红铜、镂刻、填漆、包金等诸种工艺。这些工艺为西周、东周青铜器所沿用,但到东周时期又出现了火蜡熔模、铸镶红铜、镶嵌金银、刻纹、鎏金银、贴金银等新工艺。这些工艺为青铜器装饰艺术提供了技术支持,论文对这些工艺在青铜器装饰上的运用做了分析。
     其五,对青铜器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了分析。青铜器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平面线性纹样装饰、立体雕塑性装饰、刻符文字性装饰和色彩性装饰四大类,它们在史前装饰艺术中都已有不同程度运用。其中,线性纹样是青铜器装饰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其它三类一向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它们对于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的完整性、美观性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它们都是青铜器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些装饰艺术形式的起源和在青铜器上的运用情况均作了分析。
     最后,结合夏商周青铜容器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的变化,探讨了先秦时期不同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在回顾审美观念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商周时期社会的主要思想特征,通过对夏商周不同时代青铜容器造型、装饰艺术所表现出的风格差异的分析,指出了夏商周不同时代审美观念的主要特征。装饰艺术形式上表现为繁——简——繁的发展规律,和这个发展规律相应,审美观念上呈现出的是从神化到理性化再到多样化的演进过程。
Bronze decorative arts we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ancient decorative arts, which was the people's social life, religion, ideological, aesthetic ideas of the major carrier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bronzes and decorative arts, we can understand deeply the art of Xia, Shang and Zhou period,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and crafts, and further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and the arts of Shang and Zhou period.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the main academic perspectives and innovations in this paper as follows:
     First, it established the field of bronze decorative art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Bronze decorative arts included bronze shapes, decorative patterns on the theme, decorating and other forms of expression. Hence,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analyzed these issues.
     Second, it analyzed different types of plastic bronze. We can classified the Bronze from the start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each type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age order. The basic model of Shang and Zhou bronze were round and square, but since the late Shang Dynasty, their shapes also borrowed many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and created a number of animal-shaped bronze bionic. Furthermore, some ritual device and annex with some animals carved image not only increased the diversity of shape but also played a role in decoration.
     Moreover, it classified the decorative type of bronze ware, and analyzed the origin of the various topics, evolution and the content of some subjects based on this. Bronze ware decorative patterns with colorful themes, mainly contained five categories: miraculous animal images design, animal images bionic design, geometric patterns design, plant design and profile figure portraits design. Miraculous animal images design included animal face, dragon, phenix veins. It was the main theme in the early Shang Dynasty and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it was the most abundant. But the deformation of abstract geometric patterns became the main theme to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is decorative style had a new change to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etal technology, a neat and meticulous style of decorative style formed. Bionic decorative bronze animal mages was a fundamental theme. Although plant and flowers themes emerged early, but it was used less. Until the Dong Zhou period, it had gradually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Figures and portraits designs on bronze ware had a visible change step by step. Bronze various decorative themes of the bronze ware reflected the ti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content closely. Among them, the animal patterns may have the connotation of diversity, but changed with the times.
     Fourth, the bronze ware decoration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and conclud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decoration craft had an great role in the form of the bronze art style. And the decorative techniques had close rel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ome decorative craf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asting technology, while others were used for decoration process complete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such techniques had been used in Shang Dynasty, such as Fan filled Fan, molding, casting hours, with casting, welding and turquoise mosaic, mosaic red copper, rows filled paint packages, etc. These processes had been used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Other new technology were adopted in Dong Zhou period, for example: lost wax investment cast, framed red copper, gold and silver inlay, marking, gilt silver, gold and silver stickers. These processes supported the bronze decorative arts in technique. So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use of the technology on decorative bronze.
     Fift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corative artistic form of the bronze ware.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bronze decorative art forms: the linear decorative patterns, sculpture decoration, characters decoration and color decoration. And they had been used in decorative arts of primitive society. Among them, linear pattern was the main form of decorative bronze. Though the three other have been not paid attention, they had been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ir integrity and beauty of the decorative bronze. So they we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ronze decorative arts.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and the use of these decorative art forms in bronze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re-Qin aesthetic ideas of different period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style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 decorative arts and the social and ideological changes in different eras. Based on reviewing the origin and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aesthetic ideas, combining the main idea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ng and Zhou,his paper pointed out main features of the aesthetic ideas in different eras through the analysis different styles of different times of the Shang and Zhou Bronzes modeling.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decorative art form was from complicated to simple and then from simple to complicated. Corresponding the development law, aesthetic concept elevated from apotheosis to the rational and then the diversity.
引文
1 翦们赞:《先秦史》第204~20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 转引自[英]艾兰(S.Allan):《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第143页,汪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
    5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第4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6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38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8 朱剑心:《金石学》第12页,文物出版社 1981年。
    1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1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 庞熏琹:《谈装饰艺术》,《工艺美术文选》第1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86年。
    3 邵大箴:《装饰艺术和装饰艺术家》,《装饰》1988年3期。
    1 《汉书》曾记载汉武帝时曾“得宝鼎后土祠旁”。
    2 《说文解字》序:“郡国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3 《梁书》卷五○记刘杳之言:“……古者樽彝,皆刻木为鸟兽,凿顶及背,以出内酒。顷魏世鲁郡地中得齐大夫子尾送女器,有牺樽作牺牛形:晋永嘉贼曹嶷于青州发齐景公冢,又得此二樽,形亦为牛象。二处皆古之遗器,知非虚也。”
    4 朱凤瀚先生认为“真正可以称为青铜器研究的学问,是从宋代才开始的”,参见《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24页。
    1 容庚:《宋代吉金书籍述评》,《学术研究》1963年第9期。
    2 A.元代著录有:杨駨《增广钟鼎篆韵》、潘昂霄《金石例》、梁有《文海英渊》等。
    B.明代著录有:曹昭《格古要论》、郭宗昌《金石史》等。
    3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2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1 王世民:《商周铜器考古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温故知新——面向中国考古学的朱来》,2002年5月。
    2 《王国维遗书》 (一),商务印书馆1940年影印本,上海古籍书店 1983年。
    3 郭沫若:《金文丛考》第306页,人民出版社 1952年改编本。
    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彝器形象学试探》,科学出版社 1958年。
    5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彝器形象学试探》附注三,科学出版社 1958年。
    6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北平哈佛燕京学社 1941年。
    7 容庚、张维持:《殷崩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4年。
    1 李济:《安阳遗址出土之狩猎卜辞、动物遗骸与装饰纹样》,《考古人类学刊》第九、十期合刊 (1957)。
    2 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1990年。
    3 马承源:《商周时代火的图像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 马承源:《漫谈中国青铜器上的画像》,《文物》1961年第10期。
    5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13~4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6 马承源:《商代青铜器纹样属性溯源》,《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九期,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年。
    7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编:《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95~3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1 参见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3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2 朱剑心:《金石学》第99、100页,文物出版社 1981年。
    3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68页,文物出版社 1980年。
    4 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下),《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5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影印本。
    6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5、1956年。
    7 A.李学勤:《论二里头文化的饕餮》,《走出疑古时代》第90~93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B.李学勤:《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
    1 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鸟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
    2 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2期。
    3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82~193页,文物出版社 1999年。
    3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 2003年。
    5 谭旦冏:《春秋铜器的新编年与龙纹的演变》,《故宫季刊》第7卷4期,1973年。
    6 高西省:《扶风出土的西周爬龙及研究》,《文博》1993年第6期。
    6 A.辛爱罡:《商周青铜器上的蝉纹》,《考古求知集》1997年。
    B.汤书君:《河南商周青铜器蝉纹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6期。
    8 A.岳洪彬:《殷墟青铜器纹饰的方向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三代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4年。
    B.岳洪彬:《殷墟青铜器纹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 2006年。
    9 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第6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 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第44页,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 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
    3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57~64、72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4 谢崇安:《商周艺术》第132页,巴蜀书社 1997年。
    5 李福顺:《中国美术史》第97~110页,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0年。
    6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 2000年。
    7 李松、贺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第40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
    8 龙宗鑫:《古代铜器上的纹饰结构》,《文物》1958年第11期。
    9 巫鸿:《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文物》1979年第5期。
    10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装饰艺术》,《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5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第103~122页,文物出版社 1985年。
    2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2)第27~40页,文物出版社 1997年。
    3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第292~29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4 段勇:《商周青铜器上的幻想动物纹研究》,北京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5 杨善清:《殷商先民审美意识研究》,《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44~3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6 关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未著出处者参阅:A.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45~4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B.段勇:《商周青铜器上的幻想动物纹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1年。
    1 樋口隆康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第133~195页,蔡凤书译,东方书店 1990年。
    2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 1983年。
    3 《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4 A.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B.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第144页,汪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
    1 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第六章,汪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
    2 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第92~112页,孙心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 A.杨晓能撰、孙亚冰译:《青铜纹饰与图形文字的史前渊源》,《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B.杨晓能:《商周青铜器纹饰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及功能》,《文物》2005年第6期。
    1 如翦伯赞先生在先秦史中,就把钢器的花纹作为反映商、西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翦伯赞《先秦史》第十四、十八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
    2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1 郭沫若:《青铜时代》第319页,科学出版社 1959年。
    2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97页,文物出版社 1981年。
    3 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64~68页,科学出版社 2001年。
    4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106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5 A.杨育彬:《郑州二里岗期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和铸造》,《中原文物》1981年特刊。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3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6 A.李维明:《郑州早商铜礼器年代辨识》,《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2期。
    B.朱光华:《早商青铜器分期与区域类型研究》,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5年。
    7 A.安金槐:《对郑州商代二里岗期商代青铜容器分期问题的初步探讨》,《中原文物》1992年3期。
    B.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 2001年。
    8 A.张长寿:《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考古学报》1979年3期。
    B.杨锡璋:《殷墟青铜容器的分期》,《中原文物》1983年3期。
    C.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9 A.郑振香、陈志达:《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殷墟青铜器》第38~58页,文物出版社 1985年。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1年。
    C.岳洪彬:《殷墟青铜容器分期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 2004年。
    10 提出五期分法的学者是西德科隆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的乌尔苏拉·林儿女士(Ursula Leinert),参见王世民、张亚初:《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考古与文物》1986年4期。
    11 安金槐先生是较早使用“中商文化”的学者,他以此指代郑州二里岗期遗存。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董琦、唐际根等先生相继对“中商文化”的内涵作了重新界定,参见:A.董琦:《关于中商文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1998年7月29日第三版、1998年8月5日第三版、8月12日第三版;
    B.唐际根:《中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4期。
    12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38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B.何毓灵:《试论中商时期的青铜容器》,《三代考古》(二)第346~348页,科学出版社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38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13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5年第九、十册,1956年1~4期。
    1 A.曹玮:《周原西周铜器分期》,《考古学研究》(二)第144~1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B.孙华:《彭县竹瓦街铜器再分析》,《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126页,科学出版社 2002年。
    2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251~254页,文物出版社 1999年。
    3 李丰:《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考古学报》1988年4期。
    4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第81页,文物出版社 2002年。
    5 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第281页,人民出版社 1981年。
    1 李向伟:《装饰艺术风格的共性和个性刍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 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后收入其论文集《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 1998年。
    3 詹开逊:《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装饰纹样初探》,《新干商代大墓》第324页,文物出版社 1997年。
    1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第55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彝器形象学试探》,《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 1958年。
    3 容庚:《颂斋吉金图录》序文,1933年。
    4 各位学者对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准有不同意见,致使对青铜器的起源与青铜时代的界限有不同看法:A.唐兰认为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青铜器,表明已进入青铜时代,参见《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1期。
    B.安志敏则认为青铜器应起源于龙山文化时期,参见《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3期。
    C.白云翔认为中国早期铜器红铜和原始青铜并存,成熟阶段以青铜为主,而且中国青铜器是独立起源的,但起源地有多处,参见《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东南文化》2002年7期。
    5 关于“史前”这一时间范围,学者之间有不同的认识,陈星灿先生对其作了总结,基奉采用了夏鼐先生的观点,即“比二里头更早的各文化”都是属于中国史前时期,我们同意这种观点,下文的史前时期均采用了这种意见,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1~1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 任式楠先生对史前铜器的发现做了详细统计,并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本文采用了其意见,参见《中国史前铜器综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第384~393页,三秦出版社 2003年。
    7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 任式楠:《中国史前铜器综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第384~393页,三秦出版社 2003年。
    2 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3期。
    3 张忠培:《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中国北方考古文集》第23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4 齐家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后期大体与夏代年代平行,很多学者对齐家文化是否进入青铜时代尚存在争议,为便于考察史前铜器发展过程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故此将齐家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出土的铜器一并收入本表。
    1 梁宏刚等:《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中原文物》2004年1期。
    2 A.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1期。
    B.梁宏刚等:《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中原文物》2004年1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5 郑光:《二里头遗址与我国早期青铜文明》,《中国考古学论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第191页,科学出版社 1993年。
    1 A.金正耀:《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文物》2000年1期。
    B.陈旭:《河南古代青铜冶铸业的兴起》,《夏商文化论集》第171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2 马承源:《中国青铜艺术总论》,《中国青铜器全集》(1)第7页,文物出版社 1996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4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青铜器》,《考古》1991年1期。
    5 《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91年12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4期。
    1 郭宝均:《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3~1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152页,文物出版社 1980年。
    3 邵望平:《禹贡“九州岛”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第20页,文物出版社 1989年。
    4 郑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夏文化研究论集》第69、75页,中华书局 1996年。
    5 吕琪昌:《从青铜爵的来源探讨爵柱的功用》,《华夏考古》2005年3期。
    6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第55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1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篇),《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1948年。
    2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25~27页,文物出版社 1984年。
    3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64~65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4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5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22页,文物出版社 1984年。
    6 本文所谓代表性器物,是指造型和装饰较为典型、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一些容器,当然商周青铜容器种类非常多,由于写作要求所限,不能——赘述,所以我们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作以分析,其它器物的造型和装饰在总体上都有着类似的时代风格。
    1 郭宝均:《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第7页,文物出版社 1981年。
    2 郭宝均:《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第35页,文物出版社 1981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281页,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44页,文物出版社 1980年。
    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第18、23页,文物出版社 1997年。
    4 关于新干大墓的时代,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采用发掘者所推断的时代,参见彭适凡、刘林等:《关于新干大洋洲商墓年代问题的探讨》,《文物》1991年10期,下同。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第5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
    1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第21页,文物出版社 1988年。
    2 参见马承源:《中国青铜器》鼎66,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3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第7页,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2005年。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第242、243页,文物出版社 1999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第14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6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郑公大墓青铜器》第75、64、80页,大象出版社 2001年。
    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112~115页,文物出版社 1991年。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第92页,科学聉版社 1959年。
    2 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期。
    1 参阅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1052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但李夏廷称其为锜(《浑圆彝器研究》,《文物》,1992年10期)。
    2 A.杨宝成、刘森淼:《商周方鼎初论》,《考古》1991年6期。
    B.张国硕:《青铜方鼎研究》,《中原文物》,1994年2期。
    C.张懋镕:《商周方鼎探论》,《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
    D.朱亮、高西省:《西周青铜方鼎初论》,《西周文明论集》第93页,朝华出版社 2004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第20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4 A.陈旭:《郑州商城窖藏人铜方鼎的思考》,《2004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B.朱光华博士对此也有相同认识,参见其博士论文《早商青铜器分期与区域类型研究》第85页。
    5 河南省博物馆:《郑州新出土的商代前期大铜鼎》,《文物》1975年第6期。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新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文物》1983年第3期。
    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南顺城街青铜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
    8 高至喜:《商代人面方鼎》,《文物》1960年10期。
    9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第32、33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苏埠屯商代墓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38页,文物出版社 1980年。
    3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 1999年。
    1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
    2 佟佩华:《铜卷鼻象足方鼎》,《文物》1994年第3期。
    3 扶风县文化馆罗西章等:《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弋冬)诸器》,《文物》1976年第6期。
    4 参阅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1000、1052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5 李夏廷:《浑圆彝器研究》,《文物》1992年10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第31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8 A.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县望京楼出土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81年第6期。
    B.赵炳焕、白秉干《河南省新郑县新发现的商代铜器和玉器》,《中原文物》1992年第1期。
    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第221页,文物出版社 2001年。
    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第53页,文物出版社 1997年。
    2 王永光:《陕西省岐山县发现商代铜器》,《文物》1977年第12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1 胡智生、刘宝爱等:《宝鸡纸坊头西周墓》,《文物》1988年第3期。
    2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的西周铜器》,《文物》1965年第7期。
    3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文物》1995年1期。
    5 临朐县文化馆、潍坊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临朐发现齐、鄩、曾诸国铜器》,《文物》1983年12期。
    6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125页,文物出版社 1991年。
    7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安居出土青铜器》,《文物》1982年12期。
    8 滕县博物馆、万树瀛:《滕县后荆沟出土不(?)簋等青铜器群》,《文物》1981年9期。
    9 A.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1期。
    B.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3期。
    10 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期。
    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第174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考古》1979年3期。
    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第57页,文物出版社 199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44~49页,文物出版社 1980年。
    1 郭宝钧:《濬县辛村》第35页,科学出版社 1964年。
    2 转引自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126页甗13,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版。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文物》2000年12期。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10期。
    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等:《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1期。
    6 随县博物馆:《湖北随县城郊发现春秋墓葬和铜器》,《文物》1980年1期。
    7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2期。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第134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
    2 韩伟、曹明檀:《陕西凤翔高王寺战国铜器窖藏》,《文物》1981年1期。
    3 王丽敏:《河北曲阳县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2000年11期。
    4 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期。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3期。
    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年~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2001年。
    7 王寿芝:《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6期。
    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年~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第199页,文物出版社 2001年。
    9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8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50页,文物出版社 1980年。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15),文物出版社 2004年。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图版三七.1,文物出版社 1987年。
    1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57~101页,文物出版社 1999年。
    2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 2003年。
    3 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8期。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1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6.15,文物出版社 1997年。
    2 胡智生、刘宝爱等:《宝鸡纸坊头西周墓》,《文物》1988年3期。
    3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80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4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9期。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3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6 廊坊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河县文化馆:《河北三河大唐迥、双村战国墓》,《考古》1987年4期。
    7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9.11,文物出版社 1997年。
    1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云塘、庄白二号西周铜器窖藏》,《文物》1978年11期。
    2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94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 顾铁山、郭景斌:《河北省迁西县大黑汀战国墓》,《文物》1996年3期。
    4 陕西省考古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彩图8,文物出版社 1980年。
    5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37页,文物出版社 1981年。
    6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2期。
    7 中国文物小百科编委会:《中国文物小百科》第27页,未来出版社 2004年。
    1 王敏之:《河北唐县出土西周归父敦》,《文物》1985年6期。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254页,文物出版社 1991年。
    3 中国文物小百科编委会:《中国文物小百科》第27页,未来出版社 2004年。
    1 偃师县文化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8年4期。
    2 如容庚、李济、石璋如等认为其作用是温酒后便于提举把持;郑光认为它是一种装饰工艺。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2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1 河南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811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3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两侧的两座商代墓》,《考古》1965年10期。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第813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294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1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91年安阳后岗殷墓的发掘》,《考古》1993年10期。
    3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第276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西区—七一三号墓的发掘》,《考古》1986年8期。
    5 石兴邦:《长安普渡村西周墓葬发掘记》,《考古学报》第八册,1954年。
    6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第53页,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7 张剑、蔡运章:《洛阳白马寺三座西周晚期墓》,《文物》1998年10期。
    8 如王国维作《说斝》一文,对诸经中“散”字皆为“斝”字之讹提出了论证(《观堂集林》卷三,《王国维遗书》(一),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而朱凤瀚认为东周诸礼经中的斝未必就是宋以来称为斝的这种形制的青铜器,所以他认为王氏之说不能定论(《古代中国青铜器》第9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第34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铜器》,《考古》1991年12期。
    1 河南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南顺城街青铜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3期。
    3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第5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69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9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图版六一,文物出版社1985年。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6期。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9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8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2期。
    9 刘长荪、陈恒树:《湖北浠水发现两件青铜器》,《考古》1965年7期。
    1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瑶西周墓清理记》,《考古》1972年2期。
    2 李济:《斝的形制及其原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本上册,1969年1月。
    3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三,《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4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5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5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47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6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13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第62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70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71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9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15),文物出版社200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73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3 容庚、张维持:《殷脚青铜器通论》图版六二.120,文物出版社1984年。
    4 王龙正、姜涛等:《匍鸭铜盉与俯娉礼》,《文物》1998年4期。
    5 杨云鸿:《陕西干陵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西周铜盉》,《文物》1996年3期。
    6 扶风县文化馆罗西章等:《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弋冬)诸器》,《文物》1976年6期。
    1 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8期。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W2006的清理》,《文物》1995年1期。
    4 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12期。
    5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文物》1990年6期。
    1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繁昌县文化馆:《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12期。
    2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2期。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邓林秀:《山西芮城东周墓》,《文物》1987年12期。
    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3期。
    5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6 卢建国:《陕西铜川发现战国铜器》,《文物》1985年5期。
    7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
    8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165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9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4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0 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
    11 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铜器》,《考古》1991年12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4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考古》1979年3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74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9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5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觉简报》,《文物》1978年3期。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郑州新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文物》1983年3期。
    2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殷墟戚家庄东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3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9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5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2 葛介屏:《安徽阜南发现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文物》1959年1期。
    3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第39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4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4.115,文物出版社 1998年。
    5 A.冯玉辉:《湖南衡阳市郊发现青铜牺尊》,《文物》1978年7期。
    B.熊传新:《湖南醴陵发现商代铜象尊》,《文物》1976年7期。
    C.何介钧:《湘潭出土商代豕尊》,《湖南考古学辑刊》第一辑,岳麓书社1982年。
    6 陈贤芳:《父癸尊与子尊》,《文物》1986年1期。
    1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觉简报》,《文物》1978年3期。
    2 葛今:《泾阳高家堡早周墓葬发掘记》,《文物》1972年7期。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觉简报》,《文物》1998年9期。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文物》1995年1期。
    5 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考古》1963年8期。
    6 郭洙若:《盠器铭考释》,《考古学报》1957年2期。
    7 镇江博物馆、丹徒县文管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5期。
    8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掘队:《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4期。
    9 高次若、刘明科:《西周鱼尊在宝鸡出土》,《中国文物报》1989年3月31日第2版。
    10 郭沫若:《盠器铭考释》,《考古学报》1957年2期。
    11 何驽:《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9期。
    12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基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1期。
    1 汪小角:《桐城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文物》1999年4期。
    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5期。
    3 寿县博物馆:《寿县肖严湖出土春秋青铜器》,《文物》1990年11期。
    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9期。
    5 李夏廷:《浑源彝器研究》,《文物》1992年10期。
    6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
    7 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
    8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第66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6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8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67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 《安阳殷墟刘家庄北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15),文物出版社2004年。
    3 胡智生、刘宝爱等:《宝鸡纸坊头西周墓》,《文物》1988年3期。
    4 喀左县文化馆等北洞文物发掘小组:《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铜器》,《考古》1974年6期。
    1 A.王家佑:《记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的铜器》,《文物》1961年11期。
    B.四川省博物馆、彭县文化馆:《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考古》1981年6期。
    2 王儒林:《河南桐柏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5年7期。
    3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4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2期。
    5 寿县古墓清理小组:《安徽寿县战国墓出土的铜器群记略》,《文物》1955年8期。
    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第93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7 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8 刘昭瑞:《爵、尊、卤、鍪的定名和用途杂议》,《文物》1991年3期。
    9 李步青:《山东莱阳县出土己国铜器》,《文物》1983年12期。
    1 王寿芝:《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6期。
    2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41,文物出版社1996年。
    3 A.高西省:《西周青铜壶研究》,《西周文明论集》第116~131页,朝华出版社2004年。
    B.王世民、陈公柔等:《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31~139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4 王世民、陈公柔等:《西周青制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31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5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1期。
    6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兴平、风翔发现铜器》,《文物》1961年7期。
    7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8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壹零柒.208,文物出版社1984年。
    9 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1期。
    1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郑公大墓青铜器》第119页,大象出版社2001年。
    2 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器研究》(中),《考古与文物》1981年3期。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9期。
    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3期。
    3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文物精华—青铜器》第70页,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4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的几件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3期。
    5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行唐县李家庄发现战国青铜器》,《文物》1963年4期。
    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郑州新发现的商代窖藏青铜器》,《文物》1983年3期。
    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第194、198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8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977年11期。
    1 王寿芝:《陕西城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6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图版122,文物出版社1985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8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
    2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第69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3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玖贰.178,文物出版社1984年。
    4 《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觉简报》,《考古》1992年6期。
    5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捌陸.167,文物出版社1984年。
    6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彩版9.2,文物出版社1988年。
    7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觉简报》,《文物》1978年3期。
    8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彩版8.1,文物出版社1988年。
    9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捌捌.173,文物出版社1984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大司空村东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年10期。
    11 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考古》1963年8期。
    12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捌肆.164,文物出版社1984年。
    13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捌肆.165,文物出版社1984年。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50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图版二二九,文物出版社1985年。
    2 扶风县文化馆罗西章等:《陕西扶风县召李村一号周墓清理简报》,《文物》1976年6期。
    3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2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图版八二,文物出版社1985年。
    1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周镐京附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1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59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59、61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4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1 梓溪:《青铜器名辞解说》(七),《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7期。
    2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977年11期。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新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文物》1983年3期。
    4 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
    5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977年11期。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该墓年代较晚,属商代中期(朱光华:《早商青铜器分期与区域类型研究》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5年)。
    6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制器全集》3.177,文物出版社1997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墓》,《考古学报》1981年4期。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90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第8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 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8期。
    2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3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号墓清理报告》,《文物》1996年12期。关于该墓的时代,发掘者认为在昭王时期,有人认为在穆恭时期(高西省、秦怀戈《刘台子六号墓的年代及墓主问题》,《文博》1998年6期),我们采用后者断代意见。
    4 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1 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考古》1963年8期。
    2 扶风县文化馆罗西章等《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弋冬)诸器》,《文物》1976年6期。
    3 吴镇烽、朱捷元等:《陕西永寿、蓝田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79年2期。
    4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6.143,文物出版社1997年。
    5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5期。
    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郑工作站:《河南新郑县李家村发现春秋墓》,《考古》1983年8期。
    7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郑公大墓青铜器》第129页,大象出版社2001年。
    8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中原文物》1983年4期。
    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6期。
    10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12期。
    1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第100页,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12 岐山县文化馆庞怀清等:《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觉简报》,《文物》1976年5期。
    13 A.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67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B.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考古学报》1956年2期。
    14 吴镇烽、朱捷元等:《陕西永寿、蓝田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79年2期。
    15 李国梁:《安徽宿县谢芦村出土的周代青铜器》,《文物》1991年11期。
    16 岐山县文化馆庞怀清等:《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觉简报》,《文物》1976年5期。
    1 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河南罗山县发现春秋早期铜器》,《文物》1980年1期。
    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5期。
    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中原文物》1983年4期。
    4 王人聪:《新获滕大宰得(匚也)考释》,《文物》1998年8期。
    5 信阳地区文管会、潢川县文化馆:《河南潢川县发现黄国和蔡国铜器》,《文物》1980年1期。
    6 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10期。
    7 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期。
    8 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藏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1987年12期。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新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文物》1983年3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285、288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3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3.178,文物出版社199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90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5 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8期。
    6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文物精华—青铜器》第96页,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1 罗西章:《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
    2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兴修中州大渠工程中发现珍贵文物》,《文物》1960年4期。
    3 郭宝均:《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图版柒零.1,下文蔡侯方鉴见同书图版柒零.4,文物出版社1981年。
    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5期。
    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9期。
    6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苏州虎丘东周墓》,《文物》1981年11期。
    7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3期。
    8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的几件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3期。
    1 马承源:《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中国青铜器研究》第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 朱志荣、邵君秋:《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105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1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 参见列·谢·瓦西里耶夫:《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第328~329页,郝镇华等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
    3 Cheng Te-k'un, Animal Styles in Prehistoric and Shang China, BMFEA NO 35 1963。
    4 A.王明达:《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初论》,《文物》1989年12期。
    B.冯其庸:《良渚玉器上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其衍变》,《中国文化》1991年5期。
    C.岳洪彬、苗霞:《良渚文化“玉琮王”雕纹新考》,《考古》1998年8期。
    D.王仁湘:《中国史前“旋目”神面图像认读》,《文物》2000年3期。
    E.日本学者林己奈夫先生认为饕餮纹的渊源还可前提到河姆渡文化时代,参见《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什么》,《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第162~179页,樋口隆康主编、蔡凤书译,东方书店1990年。
    5 A.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东南文化》1991年5期。
    B.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第92~93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A.周南泉:《故宫博物院藏的几件新石器时代饰纹玉器》,《文物》1984年10期。
    B.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考古》1986年11期。
    C.牟永抗:《良渚玉器三题》,《文物》1989年5期。
    7 王巍:《良渚文化玉琮刍议》,《考古》1986年11期。
    8 汪遵国;《良渚文化玉器从谈》,《长江文化论从》第一辑第7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1 刘敦愿:《记两城镇遗址发现的两件石器》,《考古》1972年4期。
    2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勘查纪要》,《考古》1960年9期。
    3 牟永抗:《良渚玉器三题》,《文物》1989年5期。
    4 《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青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4期。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第84页,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假师二里头》第197、30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8 关于新砦期的文化归属,多数学者支持“新砦期”属于二里头文化范畴,所以我们将其归入夏文化,参见许宏:《“新砦文化”研究历程述评》,《三代考古》(二)第151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1 顾万发:《试论新砦陶器盖上的饕餮纹》,《华夏考古》2000年4期。
    2 李丽娜:《也谈新砦陶器盖上的兽面纹》,《中原文物》2002年3期。
    3 《1981年河南假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1期。
    4 《1987年河南假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4期。
    5 叶万松、李德方:《夏都二里头遗址述考》,《中原文物考古研究》第127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
    6 A.郑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第2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B.李丽娜:《也谈新砦陶器盖上的兽面纹》,《中原文物》2002年3期。
    7 陆思贤:《二里头遗址出土饰牌纹饰解读》,《中原文物》2003年3期。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4期。
    1 陆思贤:《二里头遗址出土饰牌纹饰解读》,《中原文物》2003年3期。
    2 朱仁星:《遗珍掠影》,《故宫文物月刊》第113期第51页。
    3 李学勤:《从一件新材料看广汉铜牌饰》,《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30日。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3期。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图五五:4、图六○:3,科学出版社1996年。
    7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3)图版63、64,文物出版社1994年。
    8 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有高本汉(B.Kalgren)、罗越(M.Loehr)、容庚、李济、马承源、陈公柔和张长寿、段勇等人,参见A.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2期;B.段勇:《商周青铜器上的幻想动物纹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1年。
    1 A.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第118页,《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B.马承源先生称其为“整体展开法”,参见《商周青制器纹饰综述》,文物出版社1981年。
    2 朱存明:《美的根源》第286~3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 谢崇安:《商周艺术》第129页,巴蜀书社1997年。
    4 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811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B.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57,文物出版社1996年。
    1 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2期。
    2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116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3 [英]艾兰(S.Allan):《早期中国历史思想和文化》第230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英]罗森(J.Rawson):《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第98页,孙心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 陈梦家:《殷代铜器》,《考古学报》第七册,1954年。
    2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52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 冯其庸:《良渚玉器上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其衍变》,《中国文化》1991年5期。
    4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281~296页,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5 马承源:《中国青铜艺术总论》,《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 王光尧:《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的寓意》,《文物春秋》1994年3期。
    1 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第60页,中华书局1984年。
    2 范小平:《甲骨文中的图腾符号和残留于青铜器的图腾艺术对应研究》,《三代文明研究》(一)第361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比较多,如熊传新:《商周青铜器的动物造型和纹样与古代图腾崇拜》,《中图文物报》,1990年9月20日。
    4 A.胡厚宣:《甲骨文商族鸟图腾的遗迹》,《历史论丛》第一辑,1964年。
    B.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7年2期。
    5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下)第7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 张国硕先生分析认为,商代青铜方鼎上的乳钉纹代表着玄鸟卵,进而提出乳钉纹就是表现商族对玄鸟崇拜的抽象性纹饰(《青铜方鼎研究——兼谈乳钉纹与玄鸟崇拜之关系》,《中原文物》1994年2期)。
    7 金开:《商族图腾崇拜及相关问题》,《殷都学刊》2003年3期。
    8 韩湖初:《略论青铜饕餮的狰狞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4期。
    1 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中国青铜时代》第43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2 马承源:《中国青铜艺术总论》,《中国青铜器研究》第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 林已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什么》,《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香港东方书店1990年。
    4 江伊莉:《商代礼仪艺术中的祖先神与兽面》,1987年9月10~16日在安阳举行的“国际商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
    5 贺刚:《论古代的饕餮与人牲》,《东南文化》2002年7期。
    6 参见彭邦炯:《商史探微》第287页,重庆出版社1988年。
    7 据詹鄞鑫先生研究,古代通神、迎神的方式有近10余种,如偶像、祝祷与号呼、索神、以茅招神、烟燎、灌鬯、焚香、荐血腥、乐舞降神等(参见《神灵与祭祀》第29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 周到:《威严的饕餮艺术》,《中国文物报》1985年10月15日。
    2 罗森:《推翻假设重看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第16~1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第109~111页,中华书局1984年。
    4 有学者提出有更早渊源,除林已奈夫认为其来源与更早的河姆渡文化有关外,贺刚认为来源于更早的高庙文化(见《中国史前艺术神器的初步考察》,《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四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1 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中华书局1956年。
    1 转引自千振玮:《龙纹图像的考古学依据》,《北方文物》1995年4期。
    2 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9日。
    3 A.孙德萱、丁清贤等:《濮阳出土六千年前的龙虎图案》,《中国文物报》1988年1月29日。
    B.濮阳市文管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3期。
    4 陈树祥:《黄梅发现新石器时代卵石摆塑巨龙》,《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
    5 《荟粹新近出土文物精华辽宁举办近年考古发现与文物征集汇报展》,《中国文物报》1992年3月22日。
    6 A.《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
    B.《内蒙古放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6期。
    7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第82~83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8 陆思贤:《神话考古》第291~302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9 转引自千振玮:《龙纹图像的考古学依据》,《北方文物》1995年4期。
    1 翁牛特旗文化馆:《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文物》1984年6期。
    2 辽宁省文物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8期。
    3 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文物》1986年4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彩版二六.1、二七.2,文物出版社1980年。
    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7 陆思贤:《神话考古》第320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8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7期。
    1 陈芳妹:《二里头M3——社会艺术史研究的新线索》,《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集》第149页。
    2 叶万松、李德方:《夏都二里头遗址龙纹述考》,《中原文物考古研究》第126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陶器集粹》图版一七○、一七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
    5 孙守道:《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文物》1986年4期。
    1 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第322~3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A.段勇:《“潜龙勿用”——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面貌》,《考古与文物》2000年4期。
    B.吉成名:《“夔龙”小考》,《文史杂志》2001年6期。
    3 段勇:《商周青铜器上的幻想动物纹研究》第54页,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1年。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第24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2 这四类分法参阅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殷墟青铜器》第110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队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1 高西省:《扶风出土的西周爬龙及研究》,《西周青铜器研究》第29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5期。
    1 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上)第182~245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1 巫鸿:《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文物》1979年5期。
    2 许顺湛:《论龙的传人》,《中原文物》1994年4期。
    3 李友谋:《漫谈龙文化的几个问题》,待刊。
    4 A.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3期。
    B.张维华:《濮阳西水坡M45号墓新观察》,《河南文物考古论集》第4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 刘一曼:《略论甲骨文与殷墟文物中的龙》,《三代考古》(一)第377~379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2 郑杰祥:《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一些重要遗迹分析》,《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集》2005年10月。
    3 刘一曼:《略论甲骨文与殷墟文物中的龙》,《三代考古》(一)第381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4 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第123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8年。
    5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52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6 裘锡圭:《说卜辞的焚(九王)与作土龙》,《甲骨文与殷商史》第21~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 孟东风:《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类动物纹饰》,《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1期。
    8 刘一曼:《略论甲骨文与殷墟文物中的龙》,《三代考古》(一)第379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 林己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什么》,《中国考古学论文集》樋口隆康编、蔡凤书译,东方书店1990年。
    1 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7年2期。
    2 钱耀鹏:《感生故事与早期政权的更迭》,《中原文物》2006年3期。
    1 王文清:《“羽民”、“裸民”与良渚文化》,《学海》1990年第5、6合期。
    2 蒋乐平:《浙江史前鸟像图的寓义及流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
    3 A.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1期。
    B.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河姆渡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5期。
    4 孙荣华:《鸟崇拜与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东方博物》第十辑,2004年1期。
    5 孙华:《太阳与凤凰的颂歌》,《中国文物报》2005年8月10日。
    6 陆思贤:《神话考古》第344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7 汪遵国:《良渚文化玉器从谈》,《长江文化论从》第7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8 孙长初:《商周青铜器凤纹图象研究》,《设计艺术》2005年4期。
    9 孙其刚:《河姆渡文化鸟形象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7年第10期。
    1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2 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1期。
    3 李恭笃:《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新发现》,《文物》1982年3期。
    4 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6期。
    1 A.石兴邦:《我国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古代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中国原始文化论文集》第234~265页,文物出版杜1989年版。
    B.石兴邦:《山东地区史前考古方面的有关问题》,《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第22~39页,齐鲁书社1986年。
    2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第73页,图五九.8,文物出版社1974年。
    3 陆思贤:《神话考古》第71~72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4 研究鸟纹的学者较多,见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器上鸟纹的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3期。
    5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第290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 施劲松:《新干伏鸟双尾铜虎及其它》,《中国文物报》2206年9月1日。
    2 袁艳玲:《楚公(?)钟侧鼓鸟纹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3期。
    3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 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8期。
    2 镇江博物馆等:《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5期。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南商周青铜器纹饰与艺术》第198页,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4 A.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7年2期。
    B.于省吾:《略论图像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11期。
    5 王爱华:《从“玄鸟生商”论商人的图腾凤》,《中原文物考古研究》第141~145页,大象出版社2003年。
    6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65~3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420、434、43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2 张光直:《商代的巫与巫术》,《中国青铜时代》第26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3 孙长初:《商周青铜器凤纹图像研究》,《设计艺术》2005年4期。
    4 聂甘霖:《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北方文物》2003年1期。
    5 侯连海:《记安阳殷墟早期的鸟类》,《考古》1989年10期。
    1 杨晓能:《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艺术概述》,《文物》1989年3期。
    2 A.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徐中舒历史文选集》第51~71页,中华书局1998年。
    B.梁彦民:《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文博》2001年4期。
    3 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弭探讨》,《甲骨探史录》第480页,三联书店1982年。
    4 梁彦民:《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文博》2001年4期。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第24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2 杜乃松:《记九象尊与四蛇方甗》,《文物》1973年12期。
    3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432页,图五·一八.2,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熊传新:《湖南醴陵发现商代铜象尊》,《文物》1976年7期。
    5 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掘队:《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4期。
    1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43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2 李学勤:《论古越阁所藏的三件青铜器》,《文物》1994年4期。
    3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34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徐中舒历史文选集》中华书局1998年。
    5 梁彦民:《商人服象与商周青铜器中的象装饰》,《文博》2001年4期。
    6 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3期。
    7 陆思贤:《神话考古》第112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8 张绪球;《商周时期的玉虎》,《文物》1999年4期。
    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发的调查与试掘》,《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第245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270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2 段振美:《安阳市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器选介》,《文物》1986年8期。
    3 施劲松:《新干伏鸟双尾铜虎及其它》,《中国文物报》2006年9月1日。
    4 李国梁:《安徽宿县谢芦村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1991年11期。
    5 巫鸿:《淡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文物》1979年5期。
    1 杨华:《巴族崇“虎”考》,《华夏考古》1997年4期。
    2 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的虎纹》,《南方文物》2005年2期。
    3 刘志雄:《商代虎食人纹新探》,《中国文物报》1991年7月7日第3版。
    4 胡纯达:《商代“虎食人纹”新诠》,《中国文物报》1991年9月1日第3版。
    5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52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278、279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7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4.89,文物出版社1996年。
    8 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信阳县浉河港出土西周早期铜器群》,《考古》1989年1期。
    9 四川省博物馆、彭县文化馆:《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考古》1981年6期。
    1 喀左县文化馆等:《辽宁省喀左县山弯子出土殷周青铜器》,《文物》1977年12期。
    2 胡智生、刘宝爱等;《宝鸡纸坊头西周墓》,《文物》1988年3期。
    3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5.165,文物出版社1996年。
    4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1期。
    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9期。
    6 刘敦愿:《谈谈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牛的纹样问题》,《考古与文物》1984年4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第19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4.132、133,文物出版社1998年。
    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图一二二.15、17,文物出版社1963年。
    4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五),《考古学报》1956年3期。
    5 淄博市博物馆:《山东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6期。
    6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瑶西周墓清理记》,《考古》1972年2期。
    7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芮城永乐宫新址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8期。
    8 朱爱芹:《安阳市博物馆藏商代有铭铜器》,《文物》1986年8期。
    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11期。
    10 张颔:《“骡簋”探解》,《文物》1986年11期。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2 安志敏:《河北唐山市贾各庄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六册。
    3 李夏廷:《浑圆彝器研究》,《文物》,1992年10期。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2 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热河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现的古代青铜器》,《文物》1955年8期。
    3 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55年10期。
    4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
    5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第61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6 A.程长新:《北京发现商龟鱼纹方盘及春秋宋公差戈》,《文物》1981年8期。
    B.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977年11期。
    7 清涧县文化馆:《清涧县又出土商代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6期。
    2 顾铁符、王人聪:《龟鱼蟠螭纹方盘与螭梁盉》,《文物》1972年11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第30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 程长新:《北京发现商龟鱼纹方盘及春秋宋公差戈》,《文物》1981年8期。
    5 高次若、刘明科:《西周青铜鱼尊》,《中国文物报》1991年12月15日第3版。
    6 A.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12期。
    B.文启明:《河北灵寿县西岔头村战国墓》,《文物》1986年6期。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年。
    1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1972年春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3期。
    2 陈振裕主编:《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图版178,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3 山西省文物管理文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考古》1963年5期。
    4 蔡运章等:《洛阳西工131号战国墓》,《文物》1994年7期。
    5 刘敦愿:《中国古代艺术品所见昆虫崇拜》,《考古与文物》1988年2期。
    1 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第48页图22.1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 汤淑君:《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蝉纹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6期。
    4 李济、万家保:《殷墟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6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考古》1979年3期。
    6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第197、199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1 转引自汤淑君:《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蝉纹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4年6期
    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第18、22页,三秦出版社1995年。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第338、339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4 董作宾:《卜辞中所见之殷检》,《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1931年。
    5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322—326页,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6 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7 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第188~19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1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第3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136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3 岐山县博物馆等:《陕西岐山新出土周初青铜器等文物》,《文物》1992年6期。
    4 镇江博物馆等:《江苏丹徒大港母子敦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5期。
    5 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12期。
    6 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巴史三探·蚕丛氏之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1 参见《文物》1960年2期封面。
    2 郑为:《中国彩陶艺术》第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 A.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图一二几,文物出版社1963年。
    B.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1期。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5期。
    5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346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6 陈旭:《郑州商代铸铜遗址的年代及相关问题》,《夏商文化论集》第47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1 原报告中称为夔纹,根据所绘图案应为斜角云纹,参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800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1 郭沫若:《弭叔簋及訇簋考释》,《文物》1960年2期。
    2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3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第115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1 马承源:《中国青铜艺术总论》,《中国青铜器研究》第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文物出版社1984年。
    3 谭旦冏:《春秋铜器的新编年与龙纹的演变》,《故宫季刊》七卷四期。
    4 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与铭文的综合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六十二,1973年。
    5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90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6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39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7 对此种纹样有不同称呼,马承源先生认为它是一兽目或近似兽头形的突出物,朱凤瀚先生称其是近似眉、口的纹样。
    1 信阳地区文管会、潢川县文化馆:《河南潢川县发现黄国和蔡国铜器》,《文物》1980年1期。
    2 A.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B.马承源:《商周时代火的图像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青铜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C.刘敦愿:《青铜器装饰艺术中的“火以圜”》,《浙江工艺美术》1985年第1、2期。
    3 林已奈夫:《殷商时代的几何学纹样之一二》,《东方学》二六,1963年。
    4 严文明:《甘肃彩陶源流》,《文物》1978年10期。
    5 李进兴:《彩陶漩涡纹释疑》,《中国文物报》2005年4月6日。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年~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2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西周墓清理记》,《考古》1972年2期。
    3 转引自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40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胡智生、刘宝爱等:《宝鸡纸坊头西周墓》,《文物》1988年3期。
    2 卢建国:《陕西铜川发现战国铜器》,《文物》1985年5期。
    3 程长新:《北京市拣选的春秋战国青铜器》,《文物》1987年11期。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纹饰与艺术》第208页,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5 洛阳博物馆:《洛阳西工区战国初期墓》,《文物资料从刊3》第119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6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3期。
    7 卢建国:《陕西铜川发现战国铜器》,《文物》1985年5期。
    8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唐五代画论》第162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1 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3期。
    2 杜恒:《试论百花潭嵌错图像铜壶》,《文物》1976年3期。
    1 郑志:《战国铜器上的“高禖”图像》,《中原文物》1994年3期。
    4 孙福喜主编:《中国文物小百科》第27页,西安未来出版社2004年。
    5 高至喜:《商代人面方鼎》,《文物》1960年10期。
    6 谢崇安:《商周艺术》第116负,巴蜀书社1997年。
    1 施劲松:《中原与南方在中国青铜文化统一体中的互动关系》,《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30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4 王龙正、姜涛、袁俊杰:《匍鸭铜盉与俯娉礼》,《文物》1998年4期。
    5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第52~5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6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40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纹饰综述》,《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
    1 马承源:《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文物》1961年10期。
    1 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第55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石璋如:《殷墟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二十六奉,1955年6月。
    3 董亚巍、周卫荣等:《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1期。
    1 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制作技术概述》,《三代考古》(二)第188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346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3 陈旭:《郑州商代铸铜遗址的年代及相关问题》,《夏商文化论集》第47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381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5 A.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2期。
    B.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文明》(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
    6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1974度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7期。
    7 侯马市考古发掘委员会:《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2期。
    8 李京华:《〈偃师二里头〉有关夏代铸铜遗物与铸铜技术的探讨》,《中原文物》2004年3期。
    9 韩玉玲:《谈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冶铸业》,《中原文物》1992年2期。
    10 李京华:《安阳殷墟铸铜遗址发掘与研究》,《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二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1 冯富根等:《司母戊鼎铸造工艺的再研究》,《考古》1981年2期。
    12 李京华:《洛阳西周铸铜遗址发现与研究》,《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二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 侯马市考古发掘委员会:《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2期。
    2 苏荣誉、华觉明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3 李京华等:《盘龙城遗址青铜器铸造工艺探讨》,《李京华文物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4 陶正刚:《晋国青铜器铸造工艺中的两个问题》,《文物》1998年第11期。
    1 A.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1年。
    B.汉斯·阿伦道夫:《熔模精密铸造》,国防工业出版社1965年。
    2 N.Barnard,S.Tamotsu:Metalla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汲古书院1975年。
    3 转引自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刍议》,《文物》1985年12期。
    4 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7期。
    5 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10期。
    6 A.华觉民、郭德维:《曾侯乙墓青铜器群铸焊技术和失蜡法》,《文物》1979年7期。
    B.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刍议》,《文物》1985年12期。
    7 汤文兴:《淅川下寺一号墓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考古》1981年2期。
    8 A.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4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B.李京华:《淅川春秋楚墓铜禁失蜡铸造法的工艺探讨》,《青铜文化研究》第1辑,黄山书社1999年。
    1 李元芝、张方涛等:《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先秦失蜡法之一器例》,《中原文物》2007年1期。
    2 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刍议》,《文物》1985年12期。
    3 华觉民、郭德维:《曾侯乙墓青铜器群铸焊技术和失蜡法》,《文物》1979年7期。
    4 王金潮:《谈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东南文化》2002年1期。
    5 击卫荣、董亚巍等:《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江汉考古》2006年2期。
    6 李元芝、张方涛等:《许公宁透空蟠虺纹青铜饰件——先秦失蜡法之一器例》,《中原文物》2007年1期。
    7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第136页,大象出版社1999年。
    8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第141页,大象出版社1999年。
    1 李京华:《郑州食品厂商代窖藏大方鼎拼铸技术初探》,《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
    2 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 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4 李京华等:《盘龙城遗址青铜器铸造工艺探讨》,《李京华文物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5 冯富根等:《司母戊鼎铸造工艺再研究》,《考古》1981年2期。
    6 李东琬:《吉金集》,天津杨柳青画社1993年。
    7 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第76、8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第87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9 陈立信:《谈谈尉氏春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焊接技术》,《中原文物》1988年1期。
    10 汤文兴:《淅川下寺一号墓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考古》1981年2期。
    11 华觉民、郭德维:《曾侯乙墓青铜器群铸焊技术和失蜡法》,《文物》1979年7期。
    1 李作勇:《美专家出语惊人——三星堆青铜器使用了焊接术》,《电焊机》2001年12期。
    2 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 汤文兴:《淅川下寺一号墓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考古》1981年2期。
    4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等:《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考古》1974年5期。
    5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第101~102页,文物出版社1974年。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4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1期。
    3 郑光:《二里头遗址与我国早期青铜文明》,《中国考古学论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第191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4 李京华:《〈假师二里头〉有关夏代铸铜遗物与铸铜技术的探讨》,《李京华文物考古论集》第85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虚妇好墓》第107、111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6 石志廉:《介绍几件商代商代青铜器》,《文物》1964年4期。
    7 石璋如:《殷代的铸铜工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二十六本,1955年。
    8 史树青:《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文物》1973年6期。
    9 陕西省博物馆等:《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1期。
    10 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10期。
    1 郭礼典:《谈谈战国青铜器的镶嵌技术》,《东南文化》1996年2期。
    2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壹壹零,科学出版社1958年。
    3 卢建国:《陕西铜川发现战国铜器》,《文物》1985年5期。
    4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
    5 王海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续),《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4期。
    6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的几件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3期。
    7 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8 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京都小林出版部1943年。
    9 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简报》,《考古》1980年2期
    10 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11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4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 关于此器的年代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A.容庚、张维持认为此器的年代当在公元前578年(《殷周青铜器通论》第61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B.王冠英认为是春秋晚期器(《栾书缶应称名栾盈缶》,《文物》1990年12期)。
    C.鸥燕认为此器可晚之战国(《栾书缶质疑》,《文物》1990年12期)。
    13 A.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B.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4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11期。
    15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4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的几件战周铜器》,《文物》1976年3期。
    1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第187页,大象出版社1999年。
    2 A.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4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B.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第185页,大象出版社1999年。
    3 华觉明:《曾侯乙青铜器红铜纹饰铸镶法的研究》,《科技史文集》金属史专辑,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年。
    1 李京华:《固始潢国青铜铸镶红铜花纹技术的探讨》,《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二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 A.贾云福、胡才彬:《对古代青铜器红铜嵌镶的研究》,《武汉工学院学报》1980年1期。
    B.华觉明:《曾侯乙青铜器红铜纹饰铸镶法的研究》,《科技史文集》金属史专辑,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年。
    3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第187页,大象出版社1999年。
    4 叶小燕:《东周刻纹铜器》,《考古》1983年2期。
    5 宋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6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6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3期。
    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第115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
    8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考古》1966年5期。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罗山县蟒张商代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2期。
    1 史树青:《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文物》1973年6期。
    2 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肇庆市北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11期。
    3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士的几件战国铜器》,《文物》1976年3期。
    4 有学者认为这种名称不科学,应称“金涂”(见张克忠:《说金涂和鎏金》,《中国文物报》1992年2月23日第3版),这里仍采用学界的习称“鎏金”。
    5 A.温廷宽:《几种有关金属工艺的传统技术方法》,《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3期。
    B.叶小燕:《东周刻纹铜器》,《考古》1983年2期。
    C.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第55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6 郑光:《二里头遗址与我国早期的青铜文明》,《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191页,科学出版社1993年。
    7 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制作技术概述》,《三代文明》(二)第192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8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阜鲁故城》第152页,齐鲁书社1982年。
    9 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考古》1974年3期。
    10 王仲殊:《洛阳烧沟附近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第八册1954年。
    11 湖南博物馆:《长沙楚墓》,《考古学报》1959年1期。
    12 卢建国:《陕西铜川发现战国铜器》,《文物》1985年5期。
    13 龙朝彬、郑祖梅:《湖南省常德市出土战国鎏金铜方壶》,《文物》1996年4期。
    1 张子高:《从镀锡铜器谈到鋈字本义》,《考古学报》1958年3期。
    2 张子高:《从镀锡铜器谈到鋈字本义》,《考古学报》1958年3期。
    3 凌业勤等:《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第32~33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4 凌业勤等:《中国古代传统铸造技术》第33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
    5 周纬:《中国兵器史稿》第151页,三联书店1957年。
    6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2期。
    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第306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8 《满城汉墓部分金属器的金相分析报告》,《满城汉墓》附录三,文物出版社1978年。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844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2 此资料尚未见发表,是在参观小双桥出土遗物时所见。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4 郭宝钧:《浚县辛村》第62页,科学出版社1964年。
    5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6 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1期。
    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第103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
    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第93、103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
    9 叶小燕:《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工艺》,《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10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
    11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1期。
    12 随县擂鼓堆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7期。
    13 边长修:《山西长治分水岭126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4期。
    14 李济:《如何研究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的六个方面》,《故宫季刊》1966年第1卷第1期。
    1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第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康定斯基:《点 线 面——抽象艺术的基础》第24、25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1 卢杰:《略论线在古代装饰中的运用》,《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
    2 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装饰艺术》图版3,文物出版社1982年。
    3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文物》1978年3期。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第182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
    5 傅军:《论原始彩陶纹样艺术的缘起与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6期。
    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博物馆:《郑州新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文物》1983年3期。
    2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考古》1965年10期。
    3 李松、贺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第40、41页,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4 朱和平:《中国青铜器造型与装饰艺术》第127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1 参阅:A.龙宗鑫:《古代铜器上的纹饰结构》,《文物》1958年11期。
    B.陈振裕主编:《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序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2 龙宗鑫:《古代铜器上的纹饰结构》,《文物》1958年11期。
    1 马承源:《商代青铜器纹样的属性溯源》,《中国青铜器研究》第396~4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191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3 岳洪彬:《殷墟青铜器纹饰研究》,《三代考古(二)》第418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4 岳洪彬:《殷墟青铜器纹饰研究》,《三代考古(二)》第420~422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1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文化局等:《山西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6期。
    2 巫鸿:《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文物》1979年5期。
    1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2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 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汪涛译)第9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3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图版76,文物出版社1981年。
    1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3.177,文物出版社1997年。
    2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164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3 湖南省博物馆、熊传新:《湖南醴陵发现商代铜象尊》,《文物》1976年7期。
    1 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殷墟青铜器》第121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3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174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4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59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5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等:《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5期。
    1 沈柔坚、邵洛羊总主编:《中国美术大辞典》第53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2 顾铁符、王人聪:《龟鱼蟠螭纹方盘与螭梁盉》,《文物》1972年11期。
    1 郭沫若:《青铜时代》第317、318页,人民出版社1954年。
    2 唐兰:《铜器》,《文物》1952年4期。
    3 陈志达:《妇好墓青铜器的装饰艺术》,《中国青铜器全集》2,文物出版社1997年。
    4 李先登:《夏商周青铜文明探研》第179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5 杨晓能:《商周青铜器纹饰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及功能》,《文物》2005年6期。
    6 王蕴智:《字学论集》第9页,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
    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
    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第767、768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3期。
    5 季云:《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现的陶器文字》,《文物》1974年8期。
    6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249~254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4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 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年3期。
    2 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
    3 唐兰:《从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器谈起》,《文物》1973年7期。
    4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辑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图六○,文物出版社1981年。
    5 曹淑琴:《商代中期有铭铜器初探》,《考古》1988年3期。
    6 从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第13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2 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殷墟青铜器》第113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278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4 郭沫若:《青铜时代》第317页,人民出版社1954年。
    5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6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
    1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60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 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文物》1984年5期。
    3 胡振祺:《山西文水县上贤村发现青铜器》,《文物》1984年6期。
    4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文物》1984年1期。
    5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市发现秦国铜器》,《文物》1986年4期。
    6 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第34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 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第37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2 周仁等:《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1期。
    3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卷》第320~321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1 王秀芳:《美学 艺术 社会——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第74~8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8~1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1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第55页,中华书局1984年。
    3 王秀芳:《美学 艺术 社会——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第77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江南地区印纹陶学术讨论会纪要》,《文物》1979年1期。
    5 A.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第185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
    B.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1期。
    C.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考古》1962年6期。
    D.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10期。
    1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32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2 转引自王秀芳:《美学 艺术 社会——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第7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A.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B.陈旭:《关于夏文化问题的一点认识》,《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5期。
    2 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第436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149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 A.鱼纹图案刻于VIH4一骨匕上,参见《考古》1983年第3期。
    B.兽面纹刻于一残骨器上,参见《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12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 谢崇安:《商周艺术》第128页,巴蜀书社1997年。
    2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36、37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3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第592~60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4 陈梦家:《古文字中的商周祭祀》,《燕京学报》第19期,1935年。
    5 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弘前大学1958年。
    1 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0~3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参见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第599~60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103~106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1 陈旭:《郑州商城窖藏大铜方鼎的思考》,《2004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 张春水:《浅谈商周青铜器风格与思想意识演变》,《三代文明研究》(一)第376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2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21~31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2 马承源:《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中国青铜器研究》第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 张春水:《浅谈商周青铜器风格与思想意识演变》,《三代文明研究》(一)第379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2 张孝光:《殷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殷墟青铜器》第121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31~3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0期。
    3 郭沫若:《青铜时代》第20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
    1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226页,三联书店1977年。
    2 孙克强、耿纪平:《<诗经>与商周宗教思想、审美观念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 张春水:《浅谈商周青铜器风格与思想意识演变》,《三代文明研究》(一)第380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1 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第100、101页,中华书局1984年。
    1 宗白华:《中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第1期。
    2 张春水:《浅谈商周青铜器风格与思想意识演变》,《三代文明研究》(一)第382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1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155~165页,科学出版社1960年。
    1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春秋战国时代》第143页,中华书局2004年。
    1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76~78页,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 郭沫若:《新郑古器之一、二考核》、《关于新政古物补记》,《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
    1 张春水:《浅谈商周青铜器风格与思想意识演变》,《三代文明研究》(一)第383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2 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器研究》(上),《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1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第11、12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2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八章,作者在文中将这些地区的墓葬统统归入了中原地区墓葬系列。
    3 有学者称为大帽压顶式,见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1984年3、4期。
    4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1期。
    5 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考古与文物》1984年3、4期。
    6 李松、贺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第115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7 A.李学勤:《平山墓葬与中山国文化》,《文物》1979年1期。
    B.刘来成、李晓东:《试谈战国时期中山国历史上的几个问题》,《文物》1979年1期。
    1 王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5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2 A.宋治民:《关于蜀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3年2期。
    B.沈仲常:《新都战国木椁墓与楚文化》,《文物》1981年6期。
    3 童恩正:《从出土文物看楚文化与南方诸民族的关系》,《湖南考古集刊》第三辑。
    4 蒋廷瑜、蓝日勇:《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
    5 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江汉考古》1983年1期。
    6 刘彬徽先生在《楚系铜器略论》提出“楚系铜器,即既包括了楚国的铜器又包括了不属楚国而属楚文化系统的铜器”,参见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集,荆楚书社1987年。
    7 邵学海:《王子午鼎的繁缛与铸客鼎的简约》,《江汉考古》1995年3期。
    8 刘彬徽:《楚(?)略考》,《楚文化研究论集》第2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 王庆生:《绘画——东西方文化的冲撞》第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12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第19页,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2 E.H.贡布里希:《艺术史》第104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84年。
    3 李商隐:《锦瑟》,《唐诗三百首辞典》第345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
    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英)艾兰(S.Allan):《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汪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朱剑心:《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北平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郭沫若:《金文丛考》,东京文求堂书店1932年,人民出版社1952年改编本。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
    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组编:《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三代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4年。
    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王朝闻总主编、李松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
    李松、贺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李福顺:《中国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谢崇安:《商周艺术》,巴蜀书社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1~13),文物出版社1996~1998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宇信、宋镇豪等主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樋口隆康主编、蔡凤书译:《日本考古学研究者,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香港东方书店1990年。
    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
    容庚:《颂斋吉金图录》,1933年。
    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张忠培:《中国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年。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中国先秦史学会主编:《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年。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四、五册,1948年。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精华》,科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四),文物出版社1979~198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河南博物院、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张懋镕:《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
    宋镇豪、郭引强等主编:《西周文明论集》,朝华出版社2004年。
    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7年。
    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郭宝钧:《濬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
    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阜鲁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
    孙福喜主编:《中国文物小百科》,未来出版社2004年。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编写组:《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王国维遗书》第一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15,文物出版社2004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学辑刊》第一辑,岳麓书社1982年。
    陈旭:《夏商文化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列·谢·瓦西里耶夫:《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郝镇华等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
    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朱存明:《美的根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科学出版社1996年。
    (英)艾兰(S.Allan):《早期中国历史思想和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英)罗森(J.Rawson):《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孙心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年。
    彭邦炯:《商史探微》,重庆出版社1988年。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四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集》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陶器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高西省:《西周青铜器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中华书局195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编:《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大有:《龙凤文化源流》,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8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长征出版社1997年。
    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文物出版社1982年。
    田昌五、石兴邦主编:《中国原始文化论文集》,文物出版杜1989年。
    山东省《齐鲁考古丛刊》编辑部:《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陈振裕主编:《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文选集》,中华书局1998年。
    胡厚宣:《甲骨探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
    胡厚宣:《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三秦出版社1995年。
    郑为:《中国彩陶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科学出版社1993年。
    李京华:《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第二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李京华:《李京华文物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文物出版社编辑:《中国古青铜器选》,文物出版社1976年。
    苏荣誉、华觉明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
    李东琬:《吉金集》,天津杨柳青画社1993年。
    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京都小林出版部1943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2001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
    郑州大学文博学院、开封市文物工作队:《豫东杞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文物出版社198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文物出版社1978年。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
    康定斯基:《点 线 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朱和平:《中国青铜器造型与装饰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沈柔坚、邵洛羊总主编:《中国美术大辞典》53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
    李先登:《夏商周青铜文明探研》,科学出版社2001年。
    王蕴智:《字学论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秀芳:《美学 艺术 社会——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国硕:《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弘前大学1958年。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77年。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155~165页,科学出版社1960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集,荆楚书社1987年。
    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2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庆生:《绘画——东西方文化的冲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英)E.H.贡布里希:《艺术史》,浙江摄影出版社1984年版。
    左钧如编:《唐诗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第9、10册,1956年1~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原世界书局本。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何介钧:《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瑶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庞熏琹、张光宇等:《工艺美术文选》,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6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国史》2、3,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
    高崇文、安田喜宪:《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
    贺云翱主编:《长江文化论丛》第一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许慎:《说文解字》(孙氏重刊宋本),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中原文物考古研究》,大象出版社2003年。
    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杨天宇:《周礼译注》、《仪礼译注》、《礼记译注》(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南商周青铜器纹饰与艺术》,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张宇等主编:《汉籍全文检索系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年。
    段勇:《商周青铜器上的幻想动物纹研究》,北京大学2001年博士研究生论文。
    朱光华:《早商青铜器分期与区域类型研究》,郑州大学2005年博士研究生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