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蚕丝文化的审美生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存活于我国古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器物文化研究及其审美因子的挖掘,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之重要一维。通过对具体器物文化的研究,来揭示人类普遍审美意识以及民族古代审美活动规律,较纯理论研究更具实证性,更具操作难度。本文拟通过对先秦蚕丝文化进行系统考察,继而探究其审美生成,并对先秦时期审美观念诸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讨论。
     第一章通过对我国古代史前蚕丝进行“文化考古”,继而以此途径揣摩史前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域主要集中在新石器中晚期。首先通过对目前已经出土的与蚕丝紧密相关的三类出土物(丝织物、蚕纹物、蚕形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由此探讨人类美感发生的三个重要方面:数感生成、线感生成、立体感生成。继而系统分析了先秦墓葬丝织品与蚕形物,通过对玉蚕、金蚕相关文物的分析、文献的梳理,探讨了玉蚕的祭祀之用、礼制之用以及形式层面与工艺层面的审美性,同时纠正了学界关于“金蚕”的相关误会。
     第二章从巫术、宗教、政治、礼制等方面探究先秦时期“蚕”所具备的隐在审美性,进行了相关探讨。继而对宗教层面的“蚕神”崇拜,与礼制方面的“蚕礼”以及民俗方面的“蚕俗”作相关梳理,论述了“蚕”在由巫到神、到美整个过程中的审美性分化与独立的过程。古人对“蚕”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可概括为:从殷商“巫”时代的“畏”到西周“神礼”时代的“敬”,再到春秋“礼”时代的“亲敬”,最终被“仁”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审美性渐渐地从巫、神、礼中得以独立出来。就“丝”层面,本部分着重聚焦先秦丝织物的纹饰,指出其与史前陶器纹饰、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的关联性,并就其本身的纹饰之美进行了相关讨论。
     第三章着重聚焦“丝乐”这一先秦重要艺术形式,并从文献、文物两大方面进行考察,得出“蚕丝制琴弦,大约开始于殷商,兴盛于春秋时期”这一结论,并分析了“蚕丝”物之本性对于丝乐风格的影响,同时对当下学界关于丝乐的风格界定提出了另外的看法,认为丝乐之美主要体现在柔曼绮丽、中正平和、哀婉悲美这三个方面。
     总的来讲,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蚕丝”文化,通过对巫术、文物、文字、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途径,通过具体物象的研究,以多学科的方法,多角度的思考,探究了人类美感的发生、先秦蚕丝文化潜在的审美因子生成、潜在审美因子的分化与独立等问题,最后落脚于探究先秦蚕丝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不希冀精准探究,不奢求宏大叙述,而是力图在具体中把握抽象,在微观中了解宏观,如此可能更为贴近历史之本来面相。
The study of important artifact cultures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social life of ourcountry and the excavation of their aesthetic factors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contemporaryChinese aesthetics research. To reveal the universal aesthetic sens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laws of ancient ethnic aesthetic activities by studying concrete artifact cultures, is moreempirical and more difficult than pure research. Through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pre-Qinsilk culture and its aesthetic culture, this thesis offers relevant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manyaspects of the pre-Qin aesthetic perception.
     The first chapter through to our country ancient times prehistoric silk culturalarchaeological‘, and then to ponder the way hum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prehistoricproblem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ime domai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eolithic period. Basedon current has unearthed and silk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unearthed objects(silk weaving content, silkworm grain content, silkworm replica content) on detailed analysis,and inquiry into the human aesthetic feeling happened three major factors:number sensegeneration, line feeling generation, stereo sense is generated. Then the system analysis andsilkworm fake silk burial objects, through to the jade silkworm, gold silkworm of cultural relicsrelated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mb, and discusses the sacrifice of the silkworm used jade, theuse of evidence and the form level and technology level of aesthetic, and correct the academiccircle on the‘gold silkworm related mis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pre-qin period silkworm from the witchcraft, religion, politics,morality, etc to differentiate into its hidden in aesthetics, and the correlation is discussed. Andthen to the religious aspects of the‘silkworm god’worship, and etiquette‘silkworm li’andfolk’silkworm common’for relevant comb, and discusses the silkworm by wu to god, in thecourse of the beauty aesth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independent of the process. The ancients to‘silkworm psychological state is actually changing, but simply summarized as:from’wu‘eraof YanShang’fear‘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god ceremony‘era of’respect’, again to thespring and autumn period‘the ritual’The Times‘real respect’, was eventually‘benevolence’ change. In the process, its aesthetic drifted from wu, god, was to independence.‘The wire’level,this part emphasizes to focus on the things of the grain, and points out the prehistoric crockeryornamentation, shang period of bronze decoration association, and on its own beauty of grainand the correlation discussio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d on‘silk yue’the pre-qin important art form, and literature,cultural relic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vestig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silk strings,started about YanShang, thrivi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s conclusion, and from‘silk’material for silk of the nature of the influence of music style, and the academic circle onthe style of music silk definition proposed another view that silk joy of beauty basically reflectsin RouMan beautiful, gentle, mournful beauty sad three aspects.
     In general,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pre-qin period‘silk’culture, and through to thewitchcraft, cultural relic, writing, art, folk all aspects such as way, through the concrete objectof study to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 multi-angle thinking, to explore the human aestheticfeeling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culture of silk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aesthetic factors such asindependent, and finally, locate in the pre-qin silk and ar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 aesthetic. Neither hope for precise inquiry, also don't expect the grand narrative, but tryingto grasp abstract in concrete, in the micro in understanding the macro, so may be more close tothe truth of history.
引文
[1]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817、818页
    [2]就目前学界研究状况而言,对蚕丝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农业史与文化史角度,较少关注其审美内涵,相反对蚕丝的最终成品——丝绸——在其艺术性方面,已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了,就丝绸文化在文学审美领域中的考察,代表性成果是古风近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刘勰对于“锦绣”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以锦喻文”与中国文学审美批评》(《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3]古风:《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4]陈炎主编,廖群著:《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5页
    [5]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90页
    [6]《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本,以下引《周易》书语只注篇目名。
    [7]注:笔者这里所提出的五个路径,受到了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就需要我们从文献资料、文化人类学知识和考古发现三方面进行全面的追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8][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卷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1,1069页
    [9]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0]有关原始时代划分问题,从考古学角度,依工具来划分的话,有两分法与三分法,且断代时间也有不同的说法,本文的理解是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对应于人类学上所讲的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而文字(甲骨文)产生后为文明时期。
    [11]参见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12]沈从文著:《沈从文全集》(第三十二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13]蚕业起源问题是科技史、文化史、农业史等重要问题之一。可参考的相关研究成果: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文物》1972年第11期;周匡明:《蚕业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李济:《李济文集》(卷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14]熊建平:《试谈刘台西周墓地出土的玉蚕》,《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15]蒋猷龙:《我国三十年来丝绸出土文物概述(一)》,《浙丝科技》1982年第4期
    [16]周匡明著:《蚕业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9页
    [17]图片来源于周匡明著:《蚕业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10页
    [18][19]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第402页
    [20]李衍柱:《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
    [21][22]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23]周匡明:《我国早期蚕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
    [24]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25]参见卫斯:《中国丝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兼论中国养蚕起始时代问题》,《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
    [26]周匡明:《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27]容希白:《商周彝器通考》(上),《燕京学报专号之十七》1973年第12期,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73,第116页、117页,120页
    [28]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第244页
    [29]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取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对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克莱夫贝尔相关理论升华。(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0](约公元前2100年—1700年)甘肃省博物馆收藏,“齐家文化(距今4100-3700前)临洮县出土,罐腹部刻划出六条蚕纹,分为两组,每组三条,蚕有头、嘴、腿、尾。身上有八九条平行线纹和折线纹,表示蚕体的多节肢。蚕体略呈弯曲状,有生灵蠕动之感,是生活中蚕的真实写照,是一幅早期罕见的群蚕图,雕刻精美。”(俄军主编,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31]“通高34,5、口径21,5厘米,1971年陕西泾阳高家堡1号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圈足饰蚕纹”,见中华鉴宝网http://www.cchicc.com/photo.php?id=11623
    [2012-3-27]
    [32]梁栋:《双眼立体感知几何模型的研究》,《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第8期
    [33]王一峰:《空间量化的心理表征》,《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4期
    [34]图片来自章楷:《蚕业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页
    [35]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3页
    [36]吴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博士论文),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5年,第69、113页
    [37]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图录部分
    [38]中华鉴宝网http://www.cchicc.com/photo.php?id=11623 [2012-3-27]
    [39]高国定:《雅醉堂藏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9页
    [40]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9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77页
    [41]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
    [42]杨锡璋,商炜主编:《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0-121页
    [43]孙剑,孙新科:《试论夏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夏文化研究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44]见“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1001号大墓出土的铜爵、觚、戈上面有显着的丝绢痕迹;1950年,安阳武官村殷代大墓中出土铜戈上‘援面残留绢纹’;河北藁城台西墓葬中不少青铜容器和武器上都发现有丝织品痕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商代青铜戈和玉戈上,保留有带花纹的丝织物痕迹;宝鸡的西周贵族墓土伯墓和他的妻子井姬的墓里,发现了一些保留在铜器上的丝织物及刺绣的痕迹;河南浚县辛村M60的铜尊口上发现了凝锈的丝织细绢纹痕。”(张玉霞:《试论我国先秦时期的丝织文化》,《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5]据《十三经注疏·春秋左氏传正义》,中华书局本,以下引《左传》书语只注篇目名
    [46]据《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本,以下引《礼记》书语只注篇目名
    [47]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48]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862 [2012-3-27]
    [49]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春秋战国时代》,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50]吴十洲:《两周礼器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268页
    [51]新石器时代,出土了很多动物造型或模拟自然物象的人体装饰品,见宋镇楚:《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62、363页
    [52]此两点受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与薛富兴:《<诗>之玉—<诗经>审美研究工艺篇》(《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启发
    [53]中华鉴宝网http://www.cchicc.com/photo.php?id=32786 [2012-3-27]
    [54]中华鉴宝网http://www.cchicc.com/photo.php? id=29684 [2012-3-27]
    [55]滨田耕作(日)在《古物研究》中专设一章讨论金蚕:“夫蚕形之模造品,用以副葬者,其理由果何在耶?在汉六朝以前之副葬品中,吾人常见燕雁凫鸡等鸟形,马牛羊豕驼狗等兽形,蟾蜍龟鱼等虫类,就中或为家畜,或为动物,或包含辟邪厌胜之意义。惟蚕为仔虫之形态,初无何等之美观也,不过蚕为吐丝者,由其联想而尊崇之。夫蚕吐丝一事,实为中国重大之事件,尤其在周代以降,秦汉之际,盛行养蚕产绢。盖日本亦于此时经朝鲜而传人者(应种天皇朝率领秦氏及中国人融通王之秦民来朝施行养蚕)其在周代天子诸侯必有养蚕室后妃妻妾亲为之。其后此风犹传,汉时祭蚕神苑窳妇人与寓氏公主。是以当时朝廷及贵族俱亲自养蚕,且绢为中国特产,可知制作蚕形为副葬品者,所以象征黄泉世界之养蚕,故埋藏数十箔或数斗之金蚕焉。”(滨田耕作(日)著,杨炼译:《古物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7页)
    [56]岳珍:《金虎形饰”应为“金蚕”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7]贾雯鹤:《蚕丛考》,《烟台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8]李政:《盐亭出土蚕茧文物》,《蚕桑通报》,1998年第2期
    [59]相关资料记载:“解放前盐亭境内遗存的丝姑庙、蚕神庙就有百余处,今已恢复30余处,县境内出土了古桑残骸、古桑化石、陶蚕、套茧、陶缎丝盆、陶缎丝架、金蚕、铜蚕等古文物数百件,盐亭民俗蚕文化古盛今兴,先蚕节、酬蚕节、祭蚕神庙会遍及县境,献红鞋、舞蚕龙、烧遍香、唱大戏等活动已成了民众约定俗成的祭祖礼仪。”(默然:《嫘祖归来兮》,《中国西部》,2006年第4期)
    [60]相关资料记载:“1984年12月,石泉县(汉朝时属汉阴所辖)池河镇谭家湾村村民谭福全,在池河中发掘出一枚红铜铸造的‘鎏金蚕’,经鉴定为汉代遗物。”(李垂军:《汉阴蚕桑史话》,《北方蚕业》2007年第4期)
    [61][清]张澍编辑:《三辅故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2页
    [62][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1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第10969页
    [63]“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鎏金铜蚕出土于石泉县。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www.sxhm.com/web/bgscn.asp?id=6460
    [2012-3-27]
    [64]滨田耕作(日)著,杨炼译:《古物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97图录
    [65]余虹:《审美文化的世俗化流变》,《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66]瞿兑之:《释巫》,《燕京学报》第7期
    [67][68]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第1页
    [69]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第3页
    [70]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页
    [71]齐涛在《丝绸之路探源》一书中介绍了现代民族学的一些调查结论,在凉山居住的藏族同胞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蚕桑方式(体温孵化、剪开蚕茧吃蚕蛹,不缫丝,而是利用纺轮将蚕茧纺成线加以利用)(齐涛:《丝绸之路探源》,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10、11页)
    [72]参见王利华:《古代江南蚕俗述略》,《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73]参见王利华:《浙北蚕俗》,《民俗研究》,1993年,第4期
    [74]李卉在《说蛊毒与巫术》一文中,通过大量资料的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西南的巫蛊实际上可能是一种对于巫术的传说,加上蛊毒之制造,以及古来对蛊疾的迷信,结在一起而成的神话传说。西南的巫术,无论在术者还是在破解之术上来看,都是实实在在的巫术。”(见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75]参考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第318-324页
    [76]“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搜神记》),见(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50页
    [77][汉]杨雄:《蜀王本纪》,壁经堂专书本,明郑朴辑
    [78]研究现状见《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注:该增刊收录了关于蚕丛研究的系列论文,如:彭邦本:《双流境内瞿上、广都和蚕丛氏传说新探——兼及古蜀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任新建:《蚕丛、后稷与广都农耕文明》;范勇:《蚕丛考》;王炎《三星堆文物中的蚕丛文化因素探析》)
    [79]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第521页
    [80]严耀中:《述论密宗在江南的流传》,《文史》1999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第126页
    [81]葛兆光通过对卜辞相关内容的研究,认为殷商时期人的观念系统呈现出:“神秘力量秩序化、祖灵崇拜观念及其与世俗权力系统的匹配、祭祀与占卜仪式中所表现的知识系统的整合”三个特点。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30页
    [82][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本,以下引《说文解字》书语只注内容
    [83]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3卷》(《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84]据《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中华书局本,以下引《仪礼》书语只注篇目名
    [85]据《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本,以下引《诗经》书语只注篇目名
    [86]据《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中华书局本,以下引《荀子》书语只注篇目名
    [87]据《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以下引《二十五史》书语只注篇目名
    [8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581,1960,中华书局,第2621页
    [89]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90]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三十一卷)第312、313页
    [91]邓福星:《中国美术史原始卷》,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26、127页
    [92]本部分图片除特殊说明,均来源于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93]古风:《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94]关于此问题的争论,代表性文章有:周远斌:《<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张冠印:《“绘事后素”新解》,《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6期
    [95]《甲骨文诂林》(第四册)于省吾主编中华书局1996年5月3198页
    [96]《甲骨文形义集释》刘开田陈靖,武汉出版社,2007年8月449页
    [97]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社,1969,653页
    [98]张长寿,殷玮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
    [99]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第427页
    [100]顾梅羹著:《琴学备要》手稿本(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5-16页
    [10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98页
    [102]关于此骨辞,在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50页)中被解为用“兹”大吉;而杨树达认为“甲骨文金文皆以为兹,即为丝字,古文丝兹无别。”(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195页),笔者接受杨树达的观点。
    [103][103][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卷三上,北京:中华书局1961,第266页、286页
    [105][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卷九下,北京:中华书局1961,第978页
    [106][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93页
    [107][清]黄生:《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义府卷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08]王小盾:“战国时有‘楚笙冠中国’之说,刘宋时有瑟调与楚调同调之说,唐五代有‘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之说,这几种器乐的风格特点就是舒缓柔和。汉以后,南北方的音乐差别仍很明显,南方音乐的风格基调是柔曼绮丽,北方音乐的风格基调是质朴迅急。”见:王小盾:《南乐北渐和中国音乐风格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109]沈从文:《沈从文全集》(三十一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18页
    [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汉]杨雄:《蜀王本纪》[M].壁经堂专书本,明郑朴辑
    [4][宋]郭茂倩主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581[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6][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7][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8][清]杨屾《豳风广义》[M].清干隆刻本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清]衙杰.蚕桑萃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1][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2][清]黄生.《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义府卷上》[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3][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4][清]张澍编辑:《三辅故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5][清]卫杰:《蚕桑萃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6]《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86年
    [1]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陈炎主编.廖群著.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3]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三十二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7]周匡明.蚕业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8]李济.李济文集(卷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9]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11]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
    [12]俄军主编.甘肃省博物馆编[M].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3]容希白.商周彝器通考(上)[M]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73年
    [14]章楷.蚕业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5]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古文字研究第1辑[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6]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7]高国定.雅醉堂藏玉[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18]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第9卷)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9]杨锡璋.商炜主编.中国考古学夏商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孙剑.孙新科.试论夏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夏文化研究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1]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2]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春秋战国时代[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3]吴十洲.两周礼器制度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4]宋镇楚.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5]滨田耕作(日)著.古物研究[M].杨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26]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28]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9]齐涛.丝绸之路探源[M].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30]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1]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
    [32]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33]严耀中.述论密宗在江南的流传[M].文史1999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
    [34]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3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姜彬主编.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民俗文化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36]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邓福星.中国美术史原始卷[M].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38]刘开田.陈靖.甲骨文形义集释[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
    [39]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社,1969年
    [40]张长寿.殷玮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1]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42]顾梅羹.琴学备要手稿本(上) [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57年
    [44]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
    [45]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46]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三十一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47]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1]古风.刘勰对于“锦绣”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J].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2]古风.“以锦喻文”与中国文学审美批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古风.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J].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4]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J].考古,1972年,第2期
    [5]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J].文物,1972年,第11期
    [6]熊建平.试谈刘台西周墓地出土的玉蚕[J].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7]蒋猷龙.我国三十年来丝绸出土文物概述(一) [J].浙丝科技,1982年,第4期
    [8]李衍柱.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J].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
    [9]周匡明.我国早期蚕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
    [10]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80年,第5期
    [11]卫斯.中国丝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兼论中国养蚕起始时代问题[J].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
    [12]周匡明.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J].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13]梁栋.双眼立体感知几何模型的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第8期
    [14]王一峰.空间量化的心理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4期
    [15]吴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D] .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05年
    [16]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燕京学报.第20期
    [17]张玉霞.试论我国先秦时期的丝织文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8]薛富兴.《诗》之玉—《诗经》审美研究工艺篇[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9期
    [19]岳珍.金虎形饰”应为“金蚕”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0]贾雯鹤.蚕丛考[J].烟台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1]李政.盐亭出土蚕茧文物[J].蚕桑通报,1998年,第2期
    [22]默然.嫘祖归来兮[J].中国西部,2006年,第4期
    [23]李垂军.汉阴蚕桑史话[J].北方蚕业,2007年,第4期
    [24]余虹.审美文化的世俗化流变[J].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5]瞿兑之.释巫[J].燕京学报,第7期
    [26]王利华.古代江南蚕俗述略[J].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27]王利华.浙北蚕俗[J].民俗研究,1993年,第4期
    [28]周远斌.《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9]张冠印.“绘事后素”新解[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6期
    [30]王小盾.南乐北渐和中国音乐风格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31]彭邦本.双流境内瞿上、广都和蚕丛氏传说新探——兼及古蜀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32]任新建.蚕丛、后稷与广都农耕文明[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33]范勇.蚕丛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34]王炎.三星堆文物中的蚕丛文化因素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中华鉴宝网[R/AL] [2012-3-27]:http://www.cchicc.com
    中国国家博物馆[R/AL] [2012-3-27]:http://www.chnmuseum.cn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R/AL] [2012-3-27]:http://www.sxhm.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