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长江上、中游族群分布与迁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江流域为中国文明起源地之一。探讨长江流域先秦时期文明之起源,很大程度上需依靠对其时其地相关族群文化面貌之解读。而此种解读之首要进行者,必定是对其族群分布迁徙之考证。本文即以此为主线,探讨长江上、中游族群之分布与迁徙状况。具体分章论述则分取川西平原之蜀人、川东峡江鄂西之巴人、江汉流域之楚人为例,进行重点论述。绪论部分就长江流域上、中游族群分布与迁徙之整体研究背景及意义作一宏观阐述,并说明本文取用之方法论及研究手段;
     第一章乃考古资料之综述,以期使阅者获得下文论及器物比对之依据,便于检索,于子目下则细分三大区域及相关考古信息;
     第二章考察夏商之际蜀地之族群面貌,得出蚕丛、鱼凫并存说。而蚕丛氏出于岷江流域,为氐人,鱼凫氏亦为氐人,然混有濮人成分。两者虽长期并存却终未合流,故及杜宇氏兴,各自迁徙。汉中之“弓鱼国”实为北迁鱼凫氏所立;
     第三章考察夏商周之际巴地之族群面貌,首先对“巴”“巴人”“巴族”“巴地”“巴国”定义一一厘定,继考巴族之族源及流变,得出巴族乃出自百越系统之结论。而后世之板楯蛮、廪君蛮皆分出于巴。又,巴之一部则西入汉中与弓鱼族相合。春秋以降,汉水之巴南迁于峡江及川东地区,并重建巴国,至此“巴人”之定义于此则囊括当地之濮人乃至越人在内。
     第四章考察夏商周之际楚地之族群面貌,并将其细分为三部:其一为当地土著,主要即为三苗,其本源出自华夏,因长期居南土而蛮化,其后裔发展成为当地之“楚式鬲”文化面貌族群,另有越人广布于楚地,殷卜辞所见“虎方”当与之相关;其二为华夏族在楚地之拓展,先后有商之盘龙城文化与周之“江汉诸姬”;其三为楚族之流变。
     第二、三、四章,乃本文中心论述部分,分别涉及四川盆地之蜀地族群分布与迁徙、川东峡江之巴地族群分布与迁徙、两湖之楚地族群分布与迁徙。此三部分章论述,各成体系,于整体则互为依托,以地域横向联系予以贯通。
     行文最末部分乃全文总结,阐述笔者对于先秦时期长江上、中游族群分布与迁徙进行结合比对探讨后之部分想法,亦以此作行文之一小结。本文附有部分相关之图、表,以便阅者更好理解笔者行文意图。
Yangtze River Basin for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Yangtze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regions for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s origin of civilization in pre-chin period depends on the relevant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outlook of the group read,to a large extent.. T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mary conduct, must be their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ethnic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at is, as the main line, on the Yangtze River,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and migration situation. At the chapter on time, it also points from the Chengdu Plain Shuren, Chuandong Xiajiang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in western Hubei Province, the Jianghan Chu Valley, focus on.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middle reaches of ethnic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overall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for a macro on, and on this paper, the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tool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formation, with a view to making available access to objects below proof than the basis for easy retrieval, in the sub-heading are the three major sub-regional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on archaeology;
     Chapter II study of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Shu ethnic groups in the face, and the fish that silkworm Cong said that both Fuzhou and silkworm Cong's out of the Minjiang River valley, Di, the fish is out of Fuzhou Xiajiang basin, for the Pu people. Although its long-term coexistence is not the end collusion, it was Du Yu's rise, their movement, Hanzhong "bow fish" that is, and the fish's movement on Fuzhou.
     Chapter III of the Palestinian Xiashang Zhou inspected the face of ethnic groups, first of all, "Pakistan", Pakistan, Pakistan, the Pakistani definition set January 1, following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and the Origin flow, is drawn from the Palestinian people Baiyue system conclusions, and future generations of the board Chun Man, Linjun quite points for the Palestinian and the Palestinians into the West Hanzhong, a bow and fish communities consistency. Spring and Autumn down, the Hanshui River Banan,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East Sichuan Xiajiang and Pakistan, the Palestinian people in this encompasses the definition of Pu local people, even more.
     Chapter IV of the study Xiashang Zhou Chu in the face of ethnic groups,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inspected, one for the local indigenous, is the third major Miao, also its origin from China, due to long-term soil and quite Habitat of the South , Its descent into the local "Chu Li-style" ethn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other more widespread in the Chu people, the so-called "tiger," when associated with the other Huaxia Zu the CHU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groups, has A location in Panlongcheng culture and weeks "Chiang Han Zhu Ji" Chu family for three of its Evolution.
     Start to the fourth chapter, is central to this exposition of the Sichuan Basin were involv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Sichuan and movement, Pakistan and East Sichuan Xiajiang the ethnic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Chu's Hubei and Hunan to ethnic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discussed at the three-part Chapter on, into a system, relying on each other in the overall, cross-cutting from the geographical link to link up.
     Read the last part is the full text of conclusion,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pre-Qin period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middle reaches of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than to combine the study after some thinking, this is also a language for the summary. A related part of this map, table, to rea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uthor's intent language.
引文
①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9页。
    ②李学勤:《青铜器分期研究的十个课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第57—61页。
    ①参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①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64页。
    ①由饶宗颐提出,即“探索一个文化,必须将田野考古、民族学、异邦古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的研究三个方向结合起来”,参沈建华:《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周尔泰:《方池街古文化遗址初探》,《四川文物》,2003年第1期,第22—28页。
    ②《成都指挥街周代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1辑。 
    ③四川省博物馆:《成都青羊宫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④王毅等《成都抚琴小区发掘遗址简报》,待刊。
    ①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繁县水观音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②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第1—23页、第37页、第99—101页。
    ③《成都金沙遗址“置信金沙园一期”地点发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2)》,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成都金沙遗址Ⅰ区"梅苑"东北部地点发掘一期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2)》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6—171页;成都市考古研究所:《金沙遗址"国际花园"地点发掘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8—176页。
    ①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州市文化局、彭州市博物馆:《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8期,第3—10页。
    ②《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考古》1981年6期,第496—499页、第555页。
    ③成都市商业街船、独木棺墓葬发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132页;颜劲松:《成都市商业街船、独木棺墓葬分析》,《四川文物》2002年,第25—33页。
    ④《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第34—56页、第97—103页。
    ⑤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第1—11页
    ①卢连成、胡智生:《宝鸡茹家庄、竹园沟墓地有关问题的探讨》,《文物》,1983年第2期,第14页;张天恩:《宝鸡市纸纺头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第47—55页。
    ②《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城固宝山——1998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④唐金裕、王寿之、郭长江:《陕西省城固县出土殷商铜器整理简报》,《考古》1980年第3期,第211—218页;陕西蓝田县文化馆:《陕西省城固、宝鸡、蓝田出土和收藏的青铜器》,《文物》,1966年第1期,第1—6页;王寿之:《陕西城固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第6期,第3—9页。
    ⑤李伯谦:《城固铜器群与早蜀文化》,《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①尹盛平:《巴文化与巴族的迁徙》,《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253—268页。
    ②《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第15—21页;《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61—490页;林向:《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③王鑫:《忠县甘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分析》,载《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④《四川忠县甘井沟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年第8期。
    ①孙智彬等:《忠县中坝遗址II区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孙智彬等:《忠县中坝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年卷》,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川大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重庆市文化局、云阳县文管所:《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7年度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6期,第22—49页。
    ③雷雨、陈德安、罗泽云、焦中义、段家义、胡明忠:《重庆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墓地遗址》,《考古》,2004年第10期,第47—61页。
    ④《四川省长江三峡水库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399页。
    ⑤赵殿增:《四川原始文化类型初探》,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⑥赵殿增:《四川原始文化类型初探》,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⑦赵殿增:《四川原始文化类型初探》,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⑧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3年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第1—17页。
    ⑨宜昌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白庙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5期,第415—419页。
    ⑩卢德佩:《鄂西发现的古文化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第15—21页。
    ①宜昌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第45—98页。
    ②长江水利委员会考古队:《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③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文物》1995年第9期,第1页、第4—28页。
    ④林春:《长江西陵峡远古文化初探》,载《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6页
    ⑤林春:《长江西陵峡远古文化初探》,载《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6页
    ⑥林春:《长江西陵峡远古文化初探》,载《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6页
    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州地区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9期,第34—47页、第98页。
    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江县擂鼓寨遗址试掘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①雷雨、陈德安:《巴中月亮岩和通江雷鼓寨遗址调查报告》,《四川文物》1991年第6期,第52页。
    ②《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③《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④冯庆豪:《合川沙溪沙梁子新石器遗址调查》,载《巴渝文化》第1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12—320页。
    ⑤《四川嘉陵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6期,第499页。
    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取得新成果》,《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第15—23页、第99—100页。
    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年~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⑧荆州市周粱玉桥遗址博物馆:《湖北沙市周粱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9期,第25—38页。
    ⑨宜昌博物馆:《湖北秭归县茅坪镇长府冶商代遗址》,《考古》,2004年第5期,第17—28页。
    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文化局:《湖北随州市擂鼓墩墓群的勘查与试掘》,《考古》,2003年第9期,第25—32页。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市鹿角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7期,第30—36页。
    ③高应勤、王光镐:《当阳赵家湖楚墓的分类与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④荆州地区博物馆等:《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试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第679—692页、第698页。
    ⑤俞伟超:《寻找楚文化源流的新线索》,《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第1—6页。
    ⑥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29—33页、第97页。
    ⑦湖北黄冈市博物馆、湖北蕲春县博物馆:《湖北蕲春达城新屋塆西周铜器窖藏》,《文物》,1997年第12期,
    ⑧黄陂县文化馆、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黄陂鲁台山两周遗址与墓葬》,《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第37—61页、第115—119页。
    ⑨夏鼐、殷玮璋《湖北铜绿山古铜矿》,《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①湖南考古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市郊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5集,1989年
    ②湖南省博物馆等:《湖南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考古》,1985年第1期
    ③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对门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1994年
    ④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第27—44页。
    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存》,《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
    ⑥王文建:《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岳麓书社,1987年。
    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文管所:《湖南澧县商周时期古遗址调查与探掘》,《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1987年。
    ②唐解国:《永州市印纹陶种类及分布》,《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1994年
    ③参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02—107页。
    ①林向:《近五十年来巴蜀文化与历史的发现与研究》,《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18页。
    
    ①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88引“蜀王本纪”,中华书局1998年。
    ③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88引“蜀王本纪”,中华书局1998年。
    ④《全唐诗》卷162,中华书局1994年。
    ①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88引“蜀王本纪”,中华书局1998年
    ③王国维:《水经注校》卷33·江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35—1064页。
    ④顾颉刚:《<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⑤顾颉刚:《<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①参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3页;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②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④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⑤参朱逖先:《古蜀国为蚕国说》,《时事新报·学灯》1939年第44期;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6页;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50页。
    ⑥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⑦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⑧《史记》卷28·封禅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355—1405页。
    ①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6页。
    ②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
    ③陈全方:《陕西岐山凤雏村甲骨文概论》,《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缉,1992年。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一年》,中华书局1990年,第1320—1328页。
    ⑤程地宇:《<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考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第5—15页。
    ⑥段渝:《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第110—116页。
    ⑦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⑧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禹贡》,中华书局2005年。
    ⑨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
    ⑩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第27—31页。11参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四川茂县营盘山试掘报告》,《成都考古发现(2000年)》,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77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管所、汶川县文体局:《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1期,第3—14页;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理县箭山寨遗址2000年的调查》,《成都考古发现(2005年)》,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①江章华等:《川西平原的早期古城址群——宝墩文化初论》,《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第8—14页。
    ②黄昊德、赵宾福:《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第14—18页。
    ③黄昊德、赵宾福:《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第14—18页。
    ④徐中舒:《夏史初曙》,《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⑤李星星:《“民族走廊”及“二纵三横”的格局》,《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第124—130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一年》,中华书局1990年
    ⑦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概况、初步分期——兼论“早蜀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南方民族考古》第2缉,1989年,第213—232页。
    ⑧刘道军:《蜀王蚕丛考辨》,《东南文化》,2007年第5期,第49—54页。
    ⑨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广汉市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第1—20页、第97—103页。
    ⑩参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第1—15页、第97—101页;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广汉市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第1—20页、第97—103页;段渝:《商代属国青铜雕像之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97—106页。
    ①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2期,第227—254页。
    ②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2期,第227—254页。
    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2期,第227—254页。
    ④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2期,第227—254页。
    ⑤林向:《三星堆遗址与殷商的西土》,《四川文物》,1989年专辑,第23—30页。
    ⑥M.J.Herskovits,Acculturation—The study of Culture Contact,P.10,Clorcester, Mass.,Peter Smith,1958.
    ①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第1—15页、第97—101页;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广汉市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第1—20页、第97—103页。
    ②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2页。
    ③林向:《<羌戈大战>的历史分析——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巴蜀文化新论》,成都出版社1995年,第228—246页
    ④林向:《<羌戈大战>的历史分析——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巴蜀文化新论》,成都出版社1995年,第228—246页
    ⑤林向:《羌戈大战》的历史分析——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巴蜀文化新论》,成都出版社1995年,第228—246页。
    ⑥林向:《羌戈大战》的历史分析——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巴蜀文化新论》,成都出版社1995年,第228—246页。
    ①杨哲峰:《近二十六年来西南地区“大石墓”的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4期,第16—19页。
    ②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0—51页。
    ③刘少匆:《雾中王国——三星堆文化杂谈》,三星堆博物馆1998年
    ④《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2007年,第1523—1674页。
    ⑤罗二虎:《论三星堆文化居民的族蜀》,《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44—60页。
    
    ①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2页。
    ②《后汉书》卷76·冉駹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2857—2858页。
    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2期,第227—254页。
    ④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⑤《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481—2505页。
    
    ①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中华书局1984年,其云:“尾,假借为媺”。
    ②《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
    ③王国维:《水经注校》卷33·江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35—1064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六年》引杜预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614—622页。
    ⑤张勋燎:《古代巴人的起源及其与蜀人、僚人的关系》,《南方民族考古》第1缉,1987年。
    ①罗二虎:《论三星堆文化居民的族蜀》,《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44—60页。
    ②姜孝德:《鱼复与鱼凫的源流探索》,《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第80—84页。
    ③高应勤、卢德佩:《长江西陵峡至川东夏商时期文化初析》,《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310—319页。
    ④屈小强、李殿元、段渝等主编:《三星堆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⑤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⑥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⑦C.Levi-Strauss,Structural Anthropology,pp.130~135,Doubleday and Company,New York,1967;参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74页。
    ⑧参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6页;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董其祥:《巴史新考》,重庆出版社1983年,第44—45页。
    ①冯广宏:《鱼凫·三星堆·弓鱼》,《文史杂志》,2002年第4期,第32—35页。
    ②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③尹盛平:《巴文化与巴族的迁徙》,《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253—268页。
    ④姜孝德:《鱼复与鱼凫的源流探索》,《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第80—84页。
    ⑤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⑥《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⑦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广汉市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第1—20页、第97—103页。
    ①袁柯:《山海经校注》卷16·大荒西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9—283页。
    ②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③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
    ④参芮逸夫:《僚人考》,《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上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2年;童恩正:《试论早期铜鼓》,《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
    ⑤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83—157页。
    ①姜孝德:《鱼复与鱼凫的源流探索》,《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第80—84页。
    ②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杨华:《三峡先秦考古文化》,武汉出版社2003年。
    ④《后汉书》卷86·南蛮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2829—2842页。
    ⑤参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47页。
    ①林春:《长江西陵峡远古文化初探》,载《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6页。
    ②《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第28页。
    ③《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2829—2868页。
    ④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95页。
    
    ①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
    ①此问题涉及甲骨文之考释及厘定,此从“巴”说
    ②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
    ③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00页。
    ④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94—95页。
    ⑤《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第28页。
    ①《大盂鼎》铭文
    ②徐中舒:《巴蜀文化初论》,《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③参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0页
    ④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15—102页。
    ⑥郭沫若:《1960年2月初参观重庆博物馆题诗》,《重庆日报》1960年3月5日。
    ①《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第15—102页。
    ②《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第15—102页。
    ③魏昌:《楚国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
    ④段渝:《试论宗姬巴国与廪君蛮夷的关系》,《四川历史研究文集》,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⑤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⑥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第53—62页。
    ⑦汪宁生:《释“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第173—179页。
    ①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卷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②《后汉书》卷86·巴郡南郡蛮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2829—2868页。
    ③《后汉书》卷86·巴郡南郡蛮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2829—2868页。
    ④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8页。
    ⑤李绍明:《巴人与土家族》,《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93—104页。
    ⑥按当代生物学原理,白虎即虎之获白化病者,为基因改变所引起,罕见。
    ⑦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4—115页。
    ①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
    ②参见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03页—312页。
    ③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38—144页。
    ④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03—312页。
    ①《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第34—56页、第97—103页。
    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州地区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9期,第34—47页、第98页。
    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城固宝山——1998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④长江水利委员会考古队: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⑤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12页。
    
    ①《舆地纪胜》卷162引,中华书局,1992年。
    ②《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15—102页。
    ③《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15—102页。
    
    ①《史记》卷40·楚世家“索隐”引,中华书局,1962年,第1689—1738页。
    ②顾铁符:《楚三邑考》,载《楚史研究》专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2年。
    ③《史记》卷40·楚世家“正义”引刘伯庄,中华书局,1962年,第1689—1738页。
    ④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7页。
    ⑤《国语·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⑥《史记·楚世家》,中华书局,1962年。
    ①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10页
    ②《华阳国志·巴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15—102页。
    ③王国维:《水经注》卷33·江水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35—1064页;李昉等《太平御览》卷53引《郡国志》。
    ④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5页。
    ⑤段渝:《论巴楚联盟及其相关问题》,《楚学论丛》第1集,1990年。
    ⑥《舆地地胜》引《图经》,中华书局,1992年。
    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57年,科学出版社。
    ②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忠县洽甘井沟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年第8期,第416—417页。
    ③王鑫:《忠县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分析》,载《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④《四川省长江三峡水库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399页
    ⑤赵殿增:《四川原始文化类型初探》,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5年。
    ⑥林春:《长江西陵峡远古文化初探》,载《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6页
    ⑦冯庆豪:《合川沙溪沙梁子新石器遗址调查》,载《巴渝文化》第1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12—320页。
    ①《四川嘉陵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6期,第499页
    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江县雷鼓寨遗址试掘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雷雨、陈德安:《巴中月亮岩和通江雷鼓寨遗址调查报告》,《四川文物》1991年第6期,第52页。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唐房坪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④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宜昌杨家嘴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12、39—55页。
    ⑥西北大学考古队、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中坝子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0页。
    ②陈明芳:《中国悬棺葬》,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
    ③陈明芳:《中国悬棺葬》,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217页。
    ④高应勤、卢德佩:《长江西陵峡至川东夏商时期文化初析》,《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第310—319页。
    ⑤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96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20页。
    ②参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第58—59页
    ③苏秉琪:《<西南文化创世纪——殷代西南部族地理与三星堆文化>序》,《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第281—283页。
    
    ①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②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57—158页。
    [1].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8年
    [3].《全唐诗》,中华书局,1994年
    [4].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5].《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7].《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
    [8].《后汉书》,中华书局,2006年
    [9].袁柯:《山海经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11].《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年
    [12].《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3].《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杨伯峻:《孟子译注》,1959年
    [15].邹汉勋《读书偶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7].《大戴礼记·帝系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8].《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19].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罗泌:《路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21].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2].张觉:《韩非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3].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4].黄侃:《周易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5].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
    [26].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6年
    [1].《成都考古发现(1999)》,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成都考古发现(2000)》,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成都考古发现2002》科学出版社2004年
    [4].《成都考古发现(2004)》科学出版社2006年
    [5].《成都考古发现(2005年)》,科学出版社2007年
    [6].《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1辑
    [7].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8].《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9].《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年卷》,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长江水利委员会考古队:《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12].《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4].《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0年
    [1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年~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6].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城固宝山——1998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17].国家文物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湖北工作站:《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8].《小屯·殷墟文字丙编》,(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57年
    [19].《殷墟文字缀合》,科学出版社,1955年
    [20].王文建:《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岳麓书社,1987年
    [21].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
    [22].明义士:《殷墟卜辞》第二三六四
    [23].中国文物精华编辑委员:《中国文物精华》图版43,文物出版社1997年。
    [1].段渝:《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3].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4].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
    [5].张正明:《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6].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
    [7].张正明:《长江流域民族格局的变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8].沈建华:《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9].“三星堆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集”(四川·德阳·2003年)
    [10].“巴蜀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论文集”(四川·成都·2006年)
    [11].“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武汉·2003年)
    [12].“首届长江暨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武汉·2005年)
    [13].《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
    [14].《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15].《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16].《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
    [17].《巴渝文化》第1集,重庆出版社,1980年
    [18].《湖南考古辑刊》第2集,岳麓书社,1984年
    [19].《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岳麓书社,1987年
    [20].《湖南考古辑刊》第5集,岳麓书社,1989年
    [21].《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岳麓书社,1994年
    [22].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23].顾颉刚:《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4].段渝:《四川通史》第1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25].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26].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2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
    [28].刘少匆:《雾中王国——三星堆文化杂谈》,三星堆博物馆1998年
    [2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
    [30].《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
    [31].《南方民族考古》第1缉1987年
    [32].《华西考古研究(一)》,成都出版社1991年
    [33].屈小强、李殿元、段渝等主编:《三星堆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5].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36].董其祥:《巴史新考》,重庆出版社1983年
    [37].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芮逸夫:《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台北)艺文印书馆1972年
    [39].杨华:《三峡先秦考古文化》,武汉出版社2003年
    [40].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41].吕思勉:《先秦史》,中华书局,1982年
    [42].魏昌:《楚国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
    [43].《四川历史研究文集》,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
    [44].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5].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
    [46].《楚史研究》专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2年
    [47].《楚学论丛》第1集,《江汉论坛》编辑部,1990年
    [48].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57年,科学出版社
    [49].陈明芳:《中国悬棺葬》,重庆出版社,2004年
    [50].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5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
    [52].饶宗颐:《西南文化创世纪——殷代西南部族地理与三星堆文化》
    [53].《三星堆与巴蜀文化》,巴蜀书社,1993年
    [54].《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55].M.J.Herskovits,Acculturation—The study of Culture Contact,P.10,Clorcester, Mass.,Peter Smith,1958
    [56].C.Levi-Strauss,Structural Anthropology,Doubleday and Company,New York,1967
    [1].李学勤:《青铜器分期研究的十个课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
    [2].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四川新津宝墩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1期。
    [3].《四川都江堰市芒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7期。 
    [4].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郫县文管所《:四川省郫县古城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期
    [5].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郫县博物馆《:四川省郫县古城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期
    [6].《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12期。 
    [7].《成都史前城址发掘又获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19日。
    [8].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10].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广汉市文管所:《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
    [11].周尔泰:《成都市方池街古文化遗址初探》,《四川文物》,2003年第1期
    [12].四川省博物馆:《成都青羊宫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13].王毅等《成都抚琴小区发掘遗址简报》,待刊
    [14].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繁县水观音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1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
    [16].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州市文化局、彭州市博物馆:《四川彭州市青龙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7期
    [17].《四川彭县西周窖藏铜器》,《考古》1981年6期
    [18].颜劲松:《成都市商业街船、独木棺墓葬分析》,《四川文物》2002年
    [19].《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
    [20].《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
    [21].卢连成、胡智生:《宝鸡茹家庄、竹园沟墓地有关问题的探讨》,《文物》1983年第2期
    [22].《凤县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23].唐金裕、王寿之、郭长江:《陕西省城固县出土殷商铜器整理简报》,《考古》1980年第3期
    [24].《陕西省城固、宝鸡、蓝田出土和收藏的青铜器》,《文物》,1966年第1期
    [25].王寿之:《陕西城固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博》,1988年第6期
    [26].李伯谦:《城固铜器群与早蜀文化》,《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27].《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
    [28].《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29].《四川忠县井沟遗址的试掘》,《考古》1962年第8期。
    [30].川大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重庆市文化局、云阳县文管所:《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7年度发掘简报》
    [31].《重庆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墓地遗址》,《考古》,2004年第10期
    [32].《四川省长江三峡水库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3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3年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
    [34].宜昌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白庙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5期
    [35].卢德佩:《鄂西发现的古文化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
    [36].宜昌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37].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文物》1995年第9期。
    [3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州地区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9期。
    [39].雷雨、陈德安:《巴中月亮岩和通江擂鼓寨遗址调查报告》,《四川文物》1991年第6期,第52页。
    [40].《四川嘉陵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6期,第499页。
    [4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取得新成果》,《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
    [42].荆州市周粱玉桥遗址博物馆:《湖北沙市周粱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参考文献年第9期
    [43].宜昌博物馆:《湖北秭归县茅坪镇长府冶商代遗址》,《考古》,2004年第5期
    [4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文化局:《湖北随州市擂鼓墩墓群的勘查与试掘》,《考古》,2003年第9期
    [4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市鹿角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7期
    [46].俞伟超:《寻找楚文化源流的新线索》,《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
    [47].湖南省博物馆等:《湖南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考古》,1985年第1期
    [4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存》,《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
    [49].朱逖先:《古蜀国为蚕国说》,《时事新报·学灯》1939年第44期;
    [50].陈全方:《陕西岐山凤雏村甲骨文概论》,《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0缉1992年
    [51].程地宇:《<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考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52].段渝:《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53].蒋成、陈剑:《岷江上游考古新发现述析》,《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
    [5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管所、汶川县文体局:《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1期
    [55].江章华等:《川西平原的早期古城址群——宝墩文化初论》,《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
    [56].黄昊德、赵宾福:《宝墩文化的发现及其来源考察》,《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
    [57].徐中舒:《夏史初曙》,《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58].李星星:《“民族走廊”及“二纵三横”的格局》,《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59].刘道军:《蜀王蚕丛考辨》,《东南文化》,2007年第5期
    [60].段渝:《商代属国青铜雕像之文化来源和功能之再探讨》,《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61].林向:《三星堆遗址与殷商的西土》,《四川文物》,1989年专辑
    [62].杨哲峰:《近二十六年来西南地区“大石墓”的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4期
    [63].江章华:《川东长江沿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初步分析》,《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64].姜孝德:《鱼复与鱼凫的源流探索》,《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65].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
    [66].段渝:《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67].冯广宏:《鱼凫·三星堆·弓鱼》,《文史杂志》,2002年第4期
    [68].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国学季刊》第1卷第2号参考文献
    [69].童恩正:《试论早期铜鼓》,《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
    [70].郭沫若:《1960年2月初参观重庆博物馆题诗》,《重庆日报》1960年3月5日
    [71].朱韬:《东周列国政治婚姻考——以秦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青年论坛特刊”
    [72].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73].汪宁生:《释“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
    [74].《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宜昌杨家嘴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
    [75].苏秉琦:《从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问题》,《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76].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77].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周初甲骨文》,《文物》,1979年第10期
    [78].张天恩:《宝鸡市纸纺头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
    [79].湖北黄冈市博物馆、湖北蕲春县博物馆:《湖北蕲春达城新屋塆西周铜器窖藏》,《文物》,1997年第12期
    [80].黄陂县文化馆、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黄陂鲁台山两周遗址与墓葬》,《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
    [81].荆州地区博物馆等:《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试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
    [82].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83].夏鼐、殷玮璋《湖北铜绿山古铜矿》,《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8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