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1942-197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最大的变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生产体制的逐步确立。宏观层面上的文学体制真正有效的实施,必须落实到具体文学形态的创作中。1942至1978年间的新编历史剧,作为与20世纪国家想象有着重要关联的文学形态,它在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场域中,逐步形成了特定的生产体制和话语规范;同时作为一种微观的制度实践,它具体反映出文学体制的形成和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体制的调节和转向。因此,以它的生产体制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提供我们透视当代文学体制运作实践的一个具体视角;同时亦是进入历史现场和文学现场,考察文学外部各种文化力量角逐,和文学内部诸种要素制约及互动的一条有效的路径。
     本文以1942-1978年间的新编历史剧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一体化的文学体制如何一步步地将特定的意识形态,编织进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的历史剧中,并逐步确立了与历史剧相适应的管理、创作和评价体系。历史剧参与历史重构和新历史观重塑历史,是执政党贯彻文艺领导权的表现,它是一个从制度到创作乃至知识层面被建构的过程,理清宏观的文学体制如何作用于微观的文学实践,可以从一个层面丰富当代文学生产体制的研究成果。
     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三大部分。
     绪论总体上梳理了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与国家想象的嬗变,揭示了五四戏曲革命、左翼戏剧运动、延安及新中国戏改三个阶段中,国家想象的阶段性特点;同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梳理了当前历史剧研究和体制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采用纵横交错的方法,梳理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窥测它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群体意识转移的标识作用。新编历史剧的生产,直接或者间接的借鉴了传统史剧、五四史剧以及西方话剧的成果;所以把它放在史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有利于揭示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建构的丰富性和必要性。
     第二章主要是历史剧生产管理体制的建构。毛泽东新文化想象和唯物史观,通过一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具体的会演评奖的运作,规约历史剧创制意图、过程和方式,在外部建构起历史剧的制度模式和组织保障,确保历史剧一体化生产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着重探讨新编历史剧创作模式的确立。在文学管理体制建构的网络之中,按一定的规范秩序,规训史剧“生产者”在“意识形态”的范畴内,利用集体的智慧,生成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历史剧文本;同时对历史剧的表导演,以及读者和观众接受秩序的规范,保证历史剧创作与传播环节的控制和规约。
     第四章阐述在权威话语的控制下,历史剧批评范式的确立。文学论争和批评作为规范历史剧意义生产和秩序建立的一个手段,监控历史剧作家在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架内创作;特别是当批评论争异化为文化批判和权力争斗的工具时,就更为严苛地制约着历史剧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所以,历史剧批评范式是理解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的一个独特视角。
     结语主要反思体制化生产中的新编历史剧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梳理了新时期历史剧的发展,探讨了当下历史剧创作的新取向和存在的问题,为历史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Whe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formed from the classic to modem stage, the biggest change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ideological production system.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in macro level must depneded on practise of specific literary form. The new history play between1942and1978, as a important litareture form with the national imagination in the20th century, it gradually formed a specific production system and discourse specification in the history field of the ideology.At the same time, as a kind practice of micro system,it reflected a specific literary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 of the literary system. 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production system can not only provide us the specific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system. It also is an effective path of entering the history and literary fiel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etitive of the external culture, and the restrict or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nside of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new history play from1942to1978, this dissertation deliberately investigates how the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system weaves the particular ideology into the history play with a rich folk characteristics,and gradually establishes the management, cre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history play.Through the history play in history re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conception of reshaping history, the ruling party implemented the cultural leadership,which was a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the system to the creation,even the knowledge.So it is important to clear how the macro literature system effects the micro literature practice,because it can enr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production system from one sid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1. Introduction:In this part,the author generally combes the opera reform in China in the20th century and the change of the national imagination,and reveals the phase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drama revolution of The May4th,the left-wing drama movement and the drama revolution by the Communist Party,and combined wit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literatue system and the historical play are combed. Als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drama production system are analyzed.
     2. Chapter1:Through the the method of crisscross,it combes the history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system of new history play,and assesses the identity transfer of the group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The production of new historical play benefi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the products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play, the May4th history play and the western drama. So it is helpful to reveal the richness and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history play production system when it is put in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development,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play.
     3. Chapter2: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new history play. By a certain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pecific festival awards,MAO zedong's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re specificated the created intent, process and methods,through the outside system model and the organization guarantee in history play.
     4. Chapter3:This part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eation model in the new history play. Among the literature network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ertain specifications of the order, and the use of collective wisdom, the system influenced the generator to make the historical texts which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deology,and it specificated the directors,actors,readers and audiences to accept the order in the new history play to guarantee creation and transmission under the ideological control.
     5. Chapter4: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tic paradigm in history pla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authority. The literature controversy and criticism helped the establishiment of the meaning and order in the new history play which can monitor the writers to creat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deology, especially when the cultural criticisms and the debate were alienated to the tool of the power struggle, it restricted the goal of the integration in historical play. So,the criticism paradigm of the history play is a unique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the new history play.
     6. Conclusion:Based on the previous discussion, the author reflects the role of the new history play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m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play in the new period, and discusses the new orination and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some thinkings for its development.
引文
1 [美]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2 [德]席勒:《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戏剧理论文集》,陈瘦竹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
    3 周宁:《有关历史剧讨论的讨论》,《晋阳学刊》2003年第4期。
    4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5 杨世骥:《招隐居传奇》,《新中华》1943年第1卷第2期。
    6 天戮生:《剧场之教育》,《月月小说》1908年第三期。
    7 许啸天:《编新剧亦扩充范围》,《新剧杂志》1914年5月第1期。
    8 王钟声:《王钟声在田津被害的经过》,《梅兰芳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193页。
    9 章太炎:《洪秀全演义·序》,《中国现代名家经典文库·章太炎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10 任桂林:《五四运动和戏曲改革》,《戏剧研究》1959年第2期。
    11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著作全编》(第3卷),林非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版,第522页。
    12 田汉:《戏剧的大众化和大众化的戏剧》,《北斗》1932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13 洪深:《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现代戏剧》1929年5月5日第1卷第1期。
    14 常风:《顾一樵、顾青海的《西施及其他>》,《大公报》1936年5月8日。
    15 王家康:《抗战时期思想文化背景中的历史剧写作》,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国家图书馆藏本,第4页。
    16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17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期。
    18 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9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20 郁达夫:《历史小说论》,《创造月刊》1926年4月第一卷第二期。
    21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12页。
    22 郭启宏:《传神史剧论》,《剧本》1988年第1期。
    23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24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3页。
    25吴秀明:《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和历史观问题研究·绪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26 吴俊:《如何观察当代中国文学》,《文艺报》2010年第19期。
    2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28 消息:《西北局文委召集会议总结剧团下乡经验奖励优秀创作》,《解放日报》1944年5月5日。
    29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30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533—534页。
    31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61页。
    32 龚自珍:《尊史》。
    33 唐德刚:《史学与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4 吴晓铃:《古代戏曲丛刊九集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汇编》,蔡毅编著,济南:济鲁书社1989年版,第566页。
    35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潘光旦文集(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36 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37 孔尚任:《桃花扇.小引》
    38 茅盾:《关于历史与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39 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40 “东海孝妇”的故事,本事记载在西汉刘向的《说苑》中,是关于汉代丞相西平侯于定国断案的史实。意在突出于公的清正廉明。东汉班固的《汉书·于定国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其它史书,如刘安《淮南子》、《后汉书》都有传衍此本事,基本上“人异事近”。干宝《搜神记》中,则传衍为孝妇“周青”事,后世代代相传,最终催生了关汉卿瑰丽之悲剧《窦娥冤》。
    41 陈去病:《戏剧之有益》,《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12月第1期。
    42 严复:《与熊纯如书札》(二十三),《严复集》(第3册),上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92页。
    43 王春瑜:《尊重历史》,《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44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1940年2月创刊号。
    45 起应(周扬):《关于文学大众化》,《北斗》1932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46 刘念渠:《抗战剧本指评集》,汉口:华中图书公司1940年版,第53页。
    47 郭沫若:《谈历史剧的写作》,《郭沫若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48 张庚:《在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张庚文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49 转引自朱鸿召《众说纷纭话延安》,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页。
    50 (德)奥·威·史雷格尔:《从戏剧性到剧场性》,《艺术特征论》,汪流、陈培仲等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416页。
    51 转引自马彦祥《永远铭记周总理的亲切教诲》,《人民戏剧》1979年第4期。
    52 任桂林:《从平剧演变史谈到平剧在延安》,《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53 转引自李琦《从周恩来谈传统戏曲<连环套>说起》,《党的文献》2009年第4期。
    54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附录》,《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55 吕不韦:《吕氏春秋》
    56 赵太侔:《国剧》,《国剧运动》,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版,第14页。
    57 马可:《从戏曲艺术的特点看戏曲音乐工作》,《人民音乐》1953年12月号。
    58 阿甲:《你们将是人民心目中喜爱的花神》,《戏曲艺术》1983年第3期。
    59 焦菊隐:《话剧和戏曲要互相借鉴》,《焦菊隐戏剧散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60 傅斯年:《再论戏剧改良》,《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4号。
    61 《民众戏剧社宣言》,《戏剧》1921年第1卷第1期。
    62 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林毅校点,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9页。
    63 李大钊:《史观》,《李大钊史学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64 李大钊:《研究历史的任务》,《李大钊史学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65 [英]卡尔·包勃尔:《历史有意义吗?》,《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 166页。
    66 林语堂:《子见南子》,《奔流》1928年11月30日第1卷第6期。
    67 欧阳予倩:《太阳光里百花开——为庆祝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而作》,《一得余抄》,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第41页。
    68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69 陈白尘:《历史与现实——<大渡河>代序》,《戏剧月刊》1943年4月第1卷第4期。
    70 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页。
    71 金紫光:《在延安编演‘逼上梁山的经验》,《戏剧论丛》1958年第2期。
    72 转引自《宋春舫论剧》(第1集),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265页。
    73 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1918年10月第5卷第4号。
    74 钱玄同:《随感录》(十八),《新青年》1918年7月第5卷第1号。
    75 张厚载:《新文学与中国旧戏》,《新青年》1918年6月第4卷6号。
    76 钱玄同:《随感录》(十八),《新青年》1918年7月第5卷第1号。
    77 陈西滢:《民众的戏剧》,《现代评论》1924年第2期。
    78 陈白尘:《关于历史剧》,《新演剧》1937年创刊号。
    79 欧阳予倩:《桃花扇序言(二)》,《欧阳予倩戏曲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5页。
    80 陈白尘:《民族形式在剧作上》,《戏剧岗位》1941年1月第2卷第2、3期合刊。
    81 陈白尘:《戏剧创作讲话》,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40年版,第63页。
    82 田汉:《关于抗战戏剧改进的报告》,《戏剧春秋》1942年4月第1卷第6期。
    83 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南国月刊》1930年第二卷第一期。
    84 陈白尘:《抢救话剧的两点意见》,《新闻报》1946年11月18日。
    85 熊佛西:《戏剧怎样走入大众》,《北平晨报·剧刊》1932年8月28日第86期。
    86 王瑞麟:《怎样发挥抗战戏剧工作的最高功能》,《戏剧岗位》1941年11月第3卷第3、4期合刊。
    87 焦菊隐:《谈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88 安葵:《试谈历史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戏曲研究》1980年第1期。
    89 闻一多:《戏剧的歧途》,《北平晨报》1926年6月24日。
    90 剑啸:《中国的话剧》,《剧学月刊》1933年8月第2卷7、8期合刊。
    91 (苏)洛津斯卡娅:《席勒》,史瑞祥、董政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92 徐步:《抗战时期的戏剧运动》,《抗战戏剧》1937年12月第2期。
    93 郭沫若:《郭沫若讲历史剧》,《文汇报》1946年6月26日。
    94 陈白尘:《<大渡河>校后记》,《文汇报》1946年8月3日。
    95 陈白尘:《戏剧创作讲话》,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40年版,第6页。
    96 刘念渠:《论历史剧》,《戏剧月报》1943年4月第1卷第4期。
    97 唐讷:《关于<李秀成之死>——与剧作者阳翰笙氏的谈话》,《抗战戏剧》1938年第2卷第4、5期。
    98 陈白尘:《关于历史剧》,《新演剧》1937年创刊号。
    99 郭沫若:《郭沫若写给钟武的信》,《文艺报》1979年第6期。
    100 张庚:《在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张庚文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01 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
    102 郭沫若:《关于历史剧》,《风下》1946年9月第127期。
    103 张庚:《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解放日报》1942年8月11日。
    104 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105 张庚:《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解放日报》1942年8月11日。
    106 转引自马思猛:《攒起历史的碎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107 罗平汉:《50年前“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解放日报》2006年4月17日。
    108 转引自傅谨《新中国戏剧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109 魏晨旭:《平剧改造中几个问题之浅见》,《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110 林杉:《在山西从事戏剧活动的回忆》,《山西革命根据地文艺运动回忆录》,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111 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译书汇编》1904年第12期。
    112 李大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15页。
    113 李大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李大钊文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7页。
    114 予倩:《戏剧与宣传》,《戏剧》1929年7月第1卷第2期。
    115 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艺术月刊》1930年第1卷第1期。
    116 常风:《顾一樵、顾青海的<西施及其他>》,《大公报》1936年5月8日。
    117 夏衍:《历史与讽喻》,《文学界》1936年6月创刊号。
    118 夏衍:《《赛金花>余谈》,《女子月刊》1936年9月第4卷第9期。
    119 宋之的:《写作<武则天>的自白》,《光明》1937年6月10日第3卷第1期。
    120 顾一樵:《西施》,《新月》1933年第2期。
    121 冯乃超:《中国选举运动的苦闷》,《创造月刊》1928年9月第2卷第2期。
    122 唐纳:《关于<李秀成之死>——与剧作者阳翰笙氏的谈话》,《抗战戏剧》1938年第2卷第4、5期。
    123 郭沫若:《<孔雀胆>后记》,《野草月刊》1943年3月1日第5卷第3期。
    124 陈辛慕:《甲午之役的教训——<清宫外史>读后》,《新华日报》1943年3月21日。
    125 万殊:《一年来我所认识之戏剧》,《正言报》1941年1月1日新年特刊。
    126 周钢鸣:《关于历史剧的创作问题》,《戏剧春秋》1942年11月30日第2卷第4期。
    127 张庚:《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理论与现实》1939年6月第1卷第3期。
    128 张庚:《回忆延安鲁艺的戏剧活动》,《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3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129 陈戈:《我的回忆》,《电影文学》1962年第4-5期。
    130 转引自柯仲平《民众剧团的成立及初期活动情况》,《延安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131 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文艺战线》1939年4月16日第1卷第3号。
    132 延安平剧研究院:《致全国文艺界书》,《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2日。
    133 魏晨旭:《平剧改造中几个问题之浅见》,《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134 柯仲平:《献给我们的平剧院》,《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2日。
    135 夏征农:《我们是怎样编导<甲申记>的》,《苏中报》1945年5月4日。
    136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戏曲而奋斗》,《人民戏剧》1951年第2卷第6期。
    137 辛文彤:《评田汉的一个反革命策略——从<关汉卿>看田汉用新编历史剧反党的罪行》,《人民日报》1971年3月2日。
    138 转引自戴家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5页。
    139 转引自杨思雨、杨群林《难忘的<逼上梁山>及其作者》,《中国京剧》2006年第9期。
    140 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1978年第2期。
    141 周扬:《<逼上梁山>序》,《文艺报》1978年第5期。
    142 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1978年第2期。
    14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1940年1月创刊号。
    144 贺敬之:《坚持戏曲艺术为人民服务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在纪念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要)》,《戏剧报》1983年第2期。
    145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新华社》1949年9月16日。
    146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歼幕词》》,《新华月报》1949年11月第一卷第一期。
    147 梅白:《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春秋》1988年第5期。
    148 转引自逢先知等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0页。
    149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50 毛泽东:《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15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1940年1月创刊号。
    152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谈话》,《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
    153 [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68页。
    154 钱穆:《国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页。
    155 毛泽东:《唯心主义的破产》,《新华社》1949年9月16日。
    156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人民日报》1979年9月9日。
    157 毛泽东:《农民问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158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解放》1938年11月25日第57期。
    159 1919年秋季,北大一部分思想激进的同学成立的倡导泛劳动和自由研究的大学生团体,要求成员在人文社科方面精读兼选译世界名著,罗章龙是骨干成员之一,亦是毛泽东的老乡。
    160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5-6页。
    161 转引自朱鸿召《范文澜:从顽童到革命历史学家》,《湘生报》2000年11月28日。
    162 《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一),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75页。
    163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1978年第2期。
    164 金紫光、李伦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戏曲卷·前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65 马少波:《剧目建设问题杂忆》,《戏曲艺术》1981年第4期。
    166 毛泽东:《致李鼎铭》,《毛泽东书信手迹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167 李健吾:《甲午海战与历史剧》,《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168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169 张庚:《在戏剧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张庚文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70 [美]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黄宗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71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17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1940年1月创刊号。
    173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解放社1950年版,第7页。
    174 三爱:《论戏曲》,《新小说》1905年第2卷第2期。
    175 老舍:《老舍的发言词》,《抗战文艺》1941年第1期。
    17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77 马少波:《京剧的繁荣关键在于领导》,《中国文化报》1990年3月21日。
    178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页。
    179 张庚:《谈延安平剧研究院——我党领导戏改的一个历史阶段》,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75页。
    180 张庚:《话剧民族化和旧剧现代化》,《理论与现实》1939年第3期。
    181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化》1940年2月15日第1卷第1期。
    182 阿甲:《关于平剧的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4月18日。
    183 阿甲:《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184 郭沫若:《我们的希望——祝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第121页。
    185 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文艺战线》1939年4月第1卷第3号。
    186 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27日。
    187 魏晨旭:《平剧改造中几个问题之浅见》,《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189 阿甲:《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190 柯仲平:《献给我们的平剧院》,《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2日。
    191 王镇武:《漫谈游击战中的平剧活动》,《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192 《中央文委确定剧运方针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解放日报》1943年3月27日。
    193 阿甲:《关于平剧的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4月18日。
    194 延安平剧院:《致全国平剧界书》,《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192页。
    195 李伦:《回忆延安平剧活动情况》,《新文化史料》1985年第1期。
    196 延安平剧院:《致全国平剧界书》,《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192页。
    197 延安平剧院:《致全国文艺界书》》,《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10月10日
    198 周扬:《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2年9月9日。
    199 金紫光、李伦:《延安文艺丛书·戏剧卷·前言》(第10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200 马少波:《浅谈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201 周扬:《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事业》,《文艺研究》1981年第3期。
    202 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人民日报》1948年11月23日。
    203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1年5月7日。
    204 马少波:《周恩来与戏曲改革》,《光明日报》1991年11月1日。
    205 转引自刘英华《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成立技巧衍变》,《中国戏剧》1995年第9-10期。
    206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1950年12月1日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戏剧》1951年3月第2卷第6期。
    207 社论:《重视戏曲改革》,《人民日报》1951年5月7日。
    208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32页。
    209 转引自张颂甲、王恺《向旧剧改革前途迈进——记梅兰芳离津前夕津市戏曲工作者协会邀集的旧剧座谈会》,《天津日报》1949年11月30日。
    210 张庚:《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改革”戏曲》,《文艺报》1956年8月30日第18期。
    211 肖甲:《谈历史剧》,《人民戏剧》1978年第1期。
    212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1950年12月1日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戏剧》1951年3月第2卷第6期。
    213 《戏曲演员谈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收获》,《文艺报》1952年12月25日总第77期。
    214 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新华社》1952年12月27日第九五一期
    215 转引自梁瑞郴,游和平《毛泽东题词趣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216 袁雪芬:《虚心向前辈艺人学习》,《文艺报》1952年10月25日第73期。
    217 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1952年11月14日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的总结报告》,《文艺报》1952年12月25日。
    218 张闻天:《抗战以来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的任务》,《中国文化》1940年4月第1卷第2期。
    219 欧阳予倩:《太阳光里百花开——为庆祝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欧阳予倩全集》(第5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页。
    220 程砚秋:《让戏曲的百花开得更美丽》,《北京日报》1952年10月7日。
    221 文革初期的大字报《是哪一个阶级的代言人——从新编历史剧<十五贯>说起》,将《十五贯》作为新编历史剧的典型进行批判;聂付生在《浙江戏剧史》导论中称《十五贯》为新编历史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学者傅谨在《昆曲<十五贯>新论》中称之为“新编历史剧目”,见《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
    222 黄源:《<十五贯>的改编和郑伯永同志》,《戏文》1998年第6期。
    223 阿潘:《黄源与昆曲<十五贯>》,《文化交流》2003年第2期。
    224 田汉:《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田汉全集》(第16卷),陈刚等编,石家庄市: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225 许姬传:《《十五贯>的艺术成就——回忆三十年前的一场戏》,《燕都艺谭》,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页。
    226 黄源:《昆曲<十五贯>编演始末》,《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1期。
    227 转引自朱颖辉《当代戏曲四十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228 黄源:《毛泽东思想救活了<十五贯>》,《十五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0页。
    229 周恩来:《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谈话》,《文艺研究》1980年第1期。
    230 老田:《<十五贯>漫谈》,《中国京剧论坛》2011年12月25日。
    231 杨守松:《<十五贯>救活昆曲》,《中国文化报》2010年2月2日。
    232 钱法成:《浙昆进京演<十五贯>的回忆》,《新中国地方戏剧改革纪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页。
    233 钱法成:《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昆曲的挣扎和<十五贯>的整理》,文化艺术世界网2009年11月12日。
    234 周恩来:《关于昆曲<十五贯>的两次谈话》,《文艺研究》1980年第1期。
    235 转引自钱法成《浙昆进京演<十五贯>回忆》,《新中国地方戏剧改革纪实》(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236 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人民日报》1956年5月18日。
    237 傅谨:《拒绝“原创”的N个理由》,《上海戏剧》2003年第10期。
    238 林山:《改造说书》,《解放日报》1945年8月5日。
    239 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240 阿甲:《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241 石毅:《旧剧人的改造》,《解放日报》1941年10月4日。
    242 任桂林:《从<三打祝家庄>的创作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9月8日。
    243 转引自胡孟祥《为人民艺术家立传——贺敬之谈著名曲艺家》,《曲艺》1989年第10期。
    244 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周恩来文化文选》,赵春生主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245 转引自马思猛著《攒起历史的碎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246 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周恩来因为考虑到越剧演员袁雪芬患过肺病,所以亲自为她安排了牛奶和鸡蛋作早餐,这种深入到艺人生活细节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各种形式的戏曲老艺人的纪念活动和奖励,所能传达给艺人的恩泽,足以使他们产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共产党”(盖叫天语)的感激之情。女演员刘喜奎为了逃避迫害,隐姓埋名在北京东城,生活困顿,田汉历经周折邀请她出任戏曲学校的特聘教授,这种真诚相待的态度,赢得了艺人的尊敬。
    247 孟遏云:《我随祖国新生》,《陕西日报》1959年9月10日。
    248 贺敬之:《坚持戏曲艺术为人民服务和推陈出新的方针——在纪念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要)》,《戏剧报》1983年第2期。
    249 毛泽东:《改造旧艺术,创造新艺术》,《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250 社论:《祝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成立》,《戏曲报》1950年第1卷第8期。
    251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新华社》1952年12月27第九五一期。
    252 张炼红:《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253 转引自田汉《戏曲改进座谈会》,《人民戏剧》1950年4月创刊号。
    254 傅谨:《近50年禁戏略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版。
    255 傅谨:《近五十年禁戏略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1月版。
    256 张庚:《谈延安平剧研究院——我党领导戏改的一个历史阶段》,《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集)1985年版,第77页。
    257 《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关于戏剧节目审查结果之决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874页。
    258 周扬:《新的人民文艺》,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23页。
    259 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人民日报》1948年11月23日。
    260 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人民日报》1948年11月23日。
    261 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发扬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之一》,《文艺报》1952年第24号。
    262 田汉:《怎样做戏改工作——给周扬同志的十封信》,《人民戏剧》1950年第1卷第1—3期。
    263 马少波:《清除病态、丑恶、歪曲的舞台形象》,《人民日报》1951年9月。
    264 傅谨:《“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政策的重新评估》,《中国京剧》2002年第2期。
    265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1950年12月1日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戏剧》1951年3月第2卷第6期。
    266 转引自田汉《记戏曲改进座谈会》,《人民戏剧》1950年4月创刊号。
    267 张庚主编:《当代中国戏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268 傅谨:《“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政策的重新评估》,《中国京剧》2002年第2期。
    269 社论:《正确地对待祖国的戏曲遗产》,《人民日报》1952年10月16日。
    270 刘芝明:《大胆放手,开放戏曲剧目——在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上的总结发言》,《刘芝明百年诞辰纪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271 《关于开放禁戏问题的通知》,《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1949-195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1982年版,第217页。
    272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273 田汉:《<三打祝家庄>序》,《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57页。
    274 杨劫:《旧形式与延安体》,《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
    275 周扬:《<逼上梁山>序》,《文艺报》1978年第5期。
    276 以群:《坚持演剧的艺术水平》,《在文艺思想战线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89页。
    277 陈白尘:《习剧随笔》,《人民戏剧》1950年8月第1卷第5期。
    278 延安平剧院:《致全国平剧界书》,《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192页。
    279 薛恩厚:《<三打祝家庄>创作实践中的两点体会》,《北京文艺》1962年第5期。
    280 梁秉堃:《在曹禺老师身边》,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4页。
    281 阿甲:《你们将是人民心目中喜爱的花神》,《戏曲艺术》1983年第3期。
    282 任桂林:《我在延安平剧院的时候》,《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287页。
    283 (荷)D·佛马克·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120页。
    284 陈白尘:《从<大风歌)演出本谈起——兼答南昌江野芹同志》,《星火》1982年第7期。
    285 转引自《访问王亚平同志的谈话记录》,《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诗话》,黄中模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8-129页。
    286 张瑞芳:《郭老:我们的一代宗师》,《难以忘怀的昨天》,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287 转引自张颖《雾重庆的文艺斗争》,《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
    288 毛泽东:《致郭沫若》,《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页。
    289 郭沫若:《历史人物·序》,《沫若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25页。
    290 郭沫若:《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福建日报》1952年8月4日。
    291 郭沫若:《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人民日报》1952年5月28日。
    292 郭沫若:《<屈原>新版后记》,《郭沫若选集》第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8页。
    293 转引自王寅《<收获>五十年:文学就是这样生产的》,《南方周末》2007年9月20日。
    294 曹禺:《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文艺报》1950年第3卷第1期。
    295 田汉:《<武则天>自序》,《大公报》1947年1月25日。
    296 阳翰笙:《阳翰笙剧作选·后记》,《阳翰笙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22页。
    297 曹禺:《昭君自有千秋在——我为什么写‘王昭君>》,《民族团结》1979年第2期。
    298 陈白尘:《岁寒图》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67页。
    299 阳翰笙:《阳翰笙剧作选·后记》,《阳翰笙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22页。
    300 杨绍萱:《论旧剧革命中的<旧野猪林>与<逼上梁山》,《新戏曲》1951年第2卷第1期。
    301 《新知识词典》,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
    302 杨绍萱:《论戏曲改革中的历史剧和故事剧问题》,《人民戏剧》1951年10月。
    303 杨绍萱:《<新大名府>里所反映的阶级斗争和统一战线》,《新大名府·前言》,北京:新戏曲书店1950年版,第1-2页。
    304 艾青:《答杨绍萱同志》,《人民日报》1951年11月12日。
    305 艾青:《答杨绍萱同志》,《人民日报》1951年11月12日。
    306 社论:《批判杨绍萱在戏曲改革中的反历史主义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12月5日。
    307 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文艺报》1952年5月25日。
    308 阿甲:《评<新大名府)的反历史主义观点》,《人民日报》1951年11月9日。
    309 社论:《重视戏曲改革工作》,《人民日报》1951年5月7日。
    310 阿甲:《评《新大名府>的反历史主义观点》,《人民日报》1951年11月9日。
    311 胡耀邦:《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81年第1期。
    312 朱祖贻:《话剧<甲午海战>的编写过程》,《戏剧报》1960年第21期。
    313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314 李纶:《建立平剧导演制度》,《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128页。
    315 转引自散木《杨绍萱的编史和戏改》,《书品》2010年第1辑,徐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2页。
    316 薛恩厚:《忆一二○师战斗平剧社》,《戏剧论丛》1982年第1辑。
    317 杨绍萱:《在中央党校排演<逼上梁山>》,《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318 金紫光:《在延安参加编演‘逼上梁山)的经验》,《戏剧论丛》1958年第2期。
    319 阿英:《<李闯王>编演纪事》,《阿英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第167页。
    320 郭启宏:《重读马少波著<闯王进京>》,《马少波剧作研究》,李慧中编,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页。
    321 李一氓:《<九宫山>演出的前前后后》,《大江南北》1994年第4期。
    322 张庚:《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解放日报》1942年8月11日。
    323 周乐溢:《‘解忧>的创作及其它一一访老作家刘肖芜同志》,《新疆日报》1979年4月10日。
    324 曹禺:《关于话剧<王昭君>的谈话》,《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
    325 陈白尘:《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大风歌>谈话摘要》,《剧本》1979年第9期。
    326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命运》,郑大华、任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9页。
    327 [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79页。
    328 郑伯奇:《反映和意见》,《文艺报》1957年第14期。
    329 转引自纪德君《<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30 转引自李明山等主编《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331 郭沫若:《关于历史剧》,《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10页。
    332 郭沫若:《<孔雀胆>的润色》,《郭沫若谈创作》,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7-148页。
    333 马少波:《剧目建设问题杂忆》,《戏曲艺术》1981年第4期。
    334 转引自石联星《秋自同志永生》,《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335 王一达:《延安京剧革命的道路》,《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270页,第243页。
    336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毛泽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8页。
    337 胡风:《鲁迅先生》,《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
    338 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1978年第2期。
    339 阿英:《<李闯王>编演纪事》,《阿英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67页。
    340 邓泽:《回忆京剧<逼上梁山>和<北京四十天>的创作与演出》,《延安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
    341 张真:《集体创作是多快好省的创作方式》,《戏剧报》1958年第18期。
    342 朱祖贻:《话剧<甲午海战,的编写过程》,《戏剧报》1960年第21期。
    343 郭沫若:《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序<蔡文姬>》,《人民日报》1959年5月16日。
    344 田汉:《谢瑶环·小序》,《田汉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7页。
    345 消息:《西北局文委召集会议 总结剧团下乡经验奖励优秀剧作》,《解放日报》1944年5月15日。
    346 金紫光:《继承和发扬延安京剧革命的传统——整理京剧<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
    347 陈白尘:《从<大风歌>演出本谈起——兼答南昌江野芹同志》,《星火》1982年第7期。
    348 曹禺:《关于王昭君的创作》,《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
    349 转引自魏晨旭《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三打祝家庄>的创作是在毛主席指示下进行的》,《中国戏剧》1978年第12期。
    350 转引自孙国林、曹桂芳《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25页。
    351 周扬:《新的人民文艺》,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24页。
    352 魏晨旭:《“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三打祝家庄>的创作是在毛主席指示下进行的》,《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
    353 李纶:《谈历史剧的创作》,《解放日报》1945年10月2日。
    354 李纶:《回忆延安平剧活动情况》,《新文化史料》1985年第1期。
    355 魏晨旭:《<三打祝家庄>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经验》,《新戏曲》1950年10月第1卷第2期。
    356 齐翔延,齐翔安著:《我的父亲齐燕铭》,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357 张庚:《谈延安平剧研究院——我党领导戏改的一个历史阶段》,《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1985年版,第78页。
    358 魏晨旭:《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三打祝家庄>的创作是在毛主席指示下进行的》,《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
    359 薛恩厚:《(三打祝家庄>创作实践中的两点体会》,《北京文艺》1962年第5期。
    360 汪曾祺:《提高戏曲艺术质量》,《戏剧论丛》1984年第1期。
    361 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剧本》1981年6月。
    362 马少波:《戏曲剧目的继承发展》,《剧本》1959年10月。
    363 刘厚生:《<蔡文姬>的舞台语言》,《解放日报》1961年11月6日。
    364 王一达:《毛主席给<三打祝家庄>也有一封信》,《回想延安·1942),王海平,张军锋主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逼上梁山》一开始有中央党校负责演出,导演是齐燕铭:后来交由平剧院,导演是王一达,在艺术水平上,王一达自认为要高出一筹。
    365 马少波:《剧目建设问题杂忆》,《戏曲艺术》1981年第4期。
    366 魏晨旭:《平剧改造中几个问题之浅见》,《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367 转引自田汉《改革的福音——记第一次平剧改革两周座谈会》,《田汉全集》(第17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368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2卷2-3期。
    369 阿甲:《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370 李纶:《建立平剧导演制度》,《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371 张云溪:《艺苑秋实京剧表演多种程式的妙用》,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372 田汉:《<三打祝家庄>序》,《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58页。
    373 阿甲:《戏曲建立新的导演制的问题》,《新戏曲》1950年第1卷第2期。
    374 阿甲:《关于戏曲表导演的一些问题》,《安徽戏剧》1960年第5期。
    375 张慧贤:《郭老笔下风雷动——记历史话剧<蔡文姬>重新上演》,《光明日报》1978年6月17日。
    376 陈白尘:《从<大风歌>演出本谈起——兼答南昌江野芹同志》,《星火》1982年第7期。
    377 柯仲平:《献给平剧院》,《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2日。
    378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二卷2-3期。
    379 林山:《盲艺人韩起祥》,《民间文艺新论集》,北京:中外出版社1950年版,第170页。
    380 梅兰芳:《谈昆剧<十五贯>的表演艺术》,《戏剧报》1956年5月。
    381 钱法成:《昆曲<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文化艺术世界网2009年11月12日。
    382 简朴:《发扬延安传统,建设精神文明——回忆延安平剧研究院光荣的革命传统》,《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314页。
    383 任均:《我这九十年》,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384 延安文艺丛编委会编:《延安文艺丛书·戏曲卷》(第十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62页。
    385 张琪瑶:《光华照澈,永做真人——怀念戏曲战线一代名宿阿甲同志》,《戏曲艺术》1987年第1期。
    386 转引自田汉《记戏曲改进座谈会》,《人民戏剧》1950年4月创刊号。
    387 阿甲:《体验和技巧》,《戏剧报》1962年第2期。
    388 [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389 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今天》1992年第1期。
    390 (德)彼得·比格尔:《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周宪译,《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391 李纶:《回忆延安的平剧活动》,《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268页。
    392 徐特:《我对平剧的一点感想》,《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393 简朴:《弘扬爱国情坚定胜利心》,《中国京剧》1995年10月第5期。
    394 消息:《<三打祝家庄>开始公演很有政策教育意义》,《解放日报》1945年3月1日。
    395 石天:《我的艺术道路》,《宁夏文史资料》(第13辑)1984年版,第160页。
    396 沙立:《谈“花旦”与“丑”的改造》,《文艺报》1949年1卷5期。
    397 邓友梅:《散文杂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7页。
    398 柯仲平:《献给平剧院》,《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2日。
    399 简朴:《弘扬爱国情坚定胜利心》,《中国京剧》1995年10月第5期。
    400 王一达:《毛主席给<三打祝家庄>也有一封信》,《回想延安·1942》,王海平,张军锋主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401 阿英:《<李闯王>编演纪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194、196页。
    402 阿英:《关于<李闯王>的写作技术》,《阿英全集》(第1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62页。
    403 阿甲:《你们将是人民心目中喜爱的花神》,《戏曲艺术》1983年第3期。
    404 徐特:《我对平剧的一点感想》,《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405 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27日。
    406 马少波:《关于<赤壁之战>的试演》,《人民日报》1959年1月。
    407 周扬:《<逼上梁山>序》,《文艺报》1978年第5期。
    408 毛泽东:《讲堂录》,《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90页。
    109 [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上海》,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410刘念渠:《论历史剧》,《戏剧月报》1943年4月第1卷第4期
    411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5页。
    412 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3-54页。
    413 周钢鸣:《关于历史剧的创作问题》,《戏剧春秋》1942年11月30日第2卷第4期。
    414 转引自张贻玖《毛泽东读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415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7页。
    416 赵超构:《延安一月》,南京新民报馆1946年版,第146页。
    417 周钢鸣:《关于历史剧的创作问题》,《戏剧春秋》1942年11月30日第2卷第4期。
    418 毛泽东1947年12月21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对晋绥平剧演出队所做的《改造旧艺术,创造新艺术》的讲座。
    419 阿甲:《谈梅兰芳的旧剧改革观》,《阿甲戏剧论集》(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420 任桂林:《从<三打祝家庄>的创作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9月8日。
    421 毛泽东:《“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致杨绍萱、齐燕铭》,《人民戏剧》1950年4月创刊号。
    422 周扬:《新的人民文艺》,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23页。
    423 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戏曲报》1950年第3卷第12期。
    424 转引自盛巽昌《毛泽东与戏曲文化》,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122-123页。
    425 郁声:《历史学家谈历史剧创作——<大风歌>座谈会侧记》,《人民戏剧》1979年第10期。
    426 任桂林:《从平剧演变史谈到平剧在延安》,《延安平剧院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15日。
    427 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1978年第2期。
    428 赵超构:《延安一月》.南京新民报馆1946年版,第123页。
    429 马少波:《<闯王进京>初版前言》,胶东新华书店1948年版,第2页。
    430 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的总结报告》,《人民周报》1952年第53期。
    431 马少波:《正气歌·后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432 村夫:《关于旧剧改造》,《文艺报》1949年第1卷第6期。
    433 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光明日报》1962年7月8日。
    434 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光明日报》1962年7月8日。
    435 马少波:《正气歌·后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4页。
    436 阿甲:《真实,还要够味儿——看<蔡文姬>演出后随谈》,《戏剧报》1959年第14期。
    437 梅兰芳:《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观后》,《光明日报》1956年4月22日。
    438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化》1940年2月15日第1卷第1期。
    439 《<十五贯>剧本修改问题座谈记录》,1986年7月2日由陈西泠记录。
    440 何其芳:《评<谢瑶环>》,《文学评论》1966年第1期。
    441 李纶:《论历史剧的创作》,《解放日报》1945年10月2日。
    442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443 转引自田申《我的父亲田汉》,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444 戴不凡:《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读话剧剧本<关汉卿>断想》,《文艺报》1959年第16期。
    445 刘芝明:《在话剧<关汉卿>座谈会上的发言》,《江潮集:刘芝明百年诞辰纪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446 田申:《我的父亲田汉》,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447 [德]莱辛:《汉堡剧评》,《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448 吴晓铃:《在田汉新作<关汉卿>座谈会上的发言》,《戏剧报》1958年第9期。
    449 转引自田申《我的父亲田汉》,吉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450 孟超:《漫谈建国十年来的田汉剧作》,《戏剧研究》1959年第4期。
    451 田汉:《关汉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83-84页。
    452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5页。
    453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报告),《中国戏曲志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509页。
    454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455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456 唯木:《当前的剧运方向和戏剧界的团结》,《解放日报》1942年5月19日。
    457 李纶:《建立平剧导演制度》,《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129页。
    458 江青1964年1月3日中央文艺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引自姜华宣等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459 转引自盛巽昌《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460 转引自曲六艺《艺术:真善美的结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页。
    461 罗宗义:《茅盾文学批评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462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90页。
    463 (美)叶维廉:《历史整体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省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3期。
    464 赵纪彬:《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州学刊》1959年第12期。
    465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期。
    466 欧阳予倩:《有关戏剧表演导演艺术的两个问题》,《文汇报》1961年第11期。
    467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二卷2-3期。
    468 徐进:《历史剧写作中的几点体会》,《上海戏剧》)1961年第1期。
    469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二卷2-3期。
    470 魏照风:《论历史剧<蔡文姬>》,《戏剧艺术》1978年第4期。
    471 李健吾:《甲午海战与历史剧》,《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472 云松:《田汉的<谢瑶环>是一棵大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2月1日。
    473 毛泽东:《毛泽东读文史古藉批语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474 毛泽东:《去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
    475 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人民日报》1948年11月13日。
    476 徐仑:《历史剧编写问题》.《上海戏剧》1961年第1期。
    477 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478 魏晨旭:《平剧改造中几个问题之浅见》,《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479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二卷2-3期。
    480 魏照风:《论历史剧<蔡文姬>》,《戏剧艺术》1978年第4期。
    481 李健吾:《(甲午海战>与历史剧》,《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482 跎齐虹:《帝王将相及其他》,《上海戏剧》1961年第2期。
    483 马少波:《浅谈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484 阿甲:《“虎符”——成功的演出略论关于学习戏曲表演的方法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3月2日。
    485 金灿然:《论<三打祝家庄>》,《解放日报》1945年29、30日。
    486 江青:《谈京剧革命》,《红旗》1967年第6期。
    487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汇报》1965年11月10日。
    488 云松:《田汉的<谢瑶环>是一棵大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2月1日。
    489 田汉:《田汉自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490 云松:《田汉的<谢瑶环>是一棵大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2月1日。
    491 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一一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492 吴晗:《论历史人物的评价》,《人民日报》1962年3月23日。
    493 何其芳:《评<谢瑶环>》,《文学评论》1966年第1期。
    494 [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历史的话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495 姚华:《曲海一勺》
    496 曹禺:《关于王昭君的创作》,《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
    497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498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499 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到平剧改造问题》,《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29贝。
    500 肖甲:《谈历史剧》,《人民戏剧》1978年第1期。
    501 茅盾:《在历史剧座谈会上的发言》,《戏剧春秋》1942年第二卷第四期。
    502 肖甲:《谈历史剧》,《人民戏剧》1978年第1期。
    503 阿英:《杂考三题》,《阿英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56页。
    50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505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506 郭沫若:《孔雀胆二三事》,《郭沫若选集》(历史剧第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507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8 欧阳予倩:《桃花扇·序》,《欧阳予倩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52页。
    9 曹禺:《关于话剧<王昭君>的创作》,《人民戏剧》1978年第12期。
    10 田汉:《题材的处理》,《文艺报》1961年第7期。
    11 王子野《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戏剧报》1962年第5期。
    12 马少波:《浅探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13 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剧本》1981年第6期。
    514 周恩来:《关于<十五贯>的两次谈话》,《文艺研究》1980年第1期。
    515 郭沫若:《蔡文姬·序》,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第2页。
    516 魏照风:《论历史剧<蔡文姬>》,《戏剧艺术》1978年第4期。
    517 许思言:《<海瑞上疏>的前记》,《海瑞上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518 马少波:《正气歌·后记》,《正气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519 阿甲:《谈<将相和>的人物思想与表演艺术》,《人民戏剧》1950年第5期。
    520 陈白尘:《大风起兮志飞扬——访老剧作家陈白尘》,《新华日报》1979年4月6日。
    521 金灿然:《论<三打祝家庄>》,《解放日报》1945年3月29日、30口。
    522 吴晗:《论历史剧》.《文汇报》1960年12月25日。
    523 辛宪锡:《简谈历史剧》,《文汇报》1961年1月12日。
    524 吴晗:《谈历史剧》,《文汇报》1960年12月25日。
    525 繁星:《“史”和“戏”——贺吴晗的<海瑞罢官>演出》,《北京晚报》1961年2月16日。
    526 吴晗:《谈历史剧》,《文汇报》1960年12月25日。
    527 李希凡:《“史实”和“虚构”——漫谈历史剧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戏剧报》1962年第2期。
    528 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529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530 马少波:《浅谈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531 徐进:《历史剧写作中的几点体会》,《上海戏剧》1961年第1期。
    532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533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7页。
    534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二卷2-3期。
    535 周恩来:《在文化艺术工作者春节联欢会上的讲话》,《周恩来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8页。
    536 廖沫沙:《有鬼无害论》,《北京晚报》1961年8月31日。
    537 《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538 繁星:《我的<有鬼无害论>是错误的》,《人民日报》1965年2月18日。
    539 阿甲:《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90页。
    540 马少波:《正确执行“推陈出新”的方针》,《戏曲报》1950年第二卷2-3期。
    541 繁星:《我的<有鬼无害论>是错误的》,《人民日报》1965年2月18日。
    542 茅盾《关于历史与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543 茅盾:《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倾向》,《文联》1946年1月6日第1卷第1期。
    544 徐特:《我对平剧的一点感想》.《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545 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27日。
    546 金紫光:《在延安编演<逼上梁山>的经验》,《戏剧论丛》1958年第2期。
    547 茅盾:《关于历史与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548 陈白尘:《献》,《群众》1979年第2期。
    549 张庚:《古为今用——历史剧的灵魂》,《戏剧报》1963年第11期。
    550 范文澜:《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人民日报》1958年4月28日。
    551 马少波:《浅探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剧本》1960年第12月号。
    552 阿甲:《评<新大名府>的反历史主义观点》,《人民日报》1951年11月9日。
    553 张真:《论历史的具体性》,《古为今用及其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第19页。
    554 魏照风:《论历史剧<蔡文姬>》,《戏剧艺术》1978年第4期。
    555 郭沫若:《蔡文姬·序》,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
    556 赵纪彬:《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州学刊》1959年第12期。
    557 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1月25日。
    558 郭沫若:《从典型说起一一<豕蹄>的序文》,《质文》1936年10月16日第2卷第1期。
    559 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1959年1月25日。
    560 郭沫若:《替曹操翻案》,《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
    561 张庚:《对平剧工作的一点感想》,《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9月。
    562 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1978年第2期。
    563 何其芳:《评<谢瑶环>》,《文学评论》1966年第1期。
    564 云松:《田汉的<谢瑶环>是一棵大毒草》,《人民日报》1966年2月1日。
    565 陈白尘:《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大风歌>谈话摘要》,《剧本》1979年第9期。
    566 陈白尘:《为<大风歌>演出致首都观众》,《人民日报》1979年8月22日。
    567 曲六乙:《艺术,真善美的结晶》,《戏剧艺术论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08页。
    568 李达:《社会学大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569 张真:《论历史的具体性》,《古为今用及其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第24页。
    570 范钧宏:《关于<卧薪尝胆>——致张真同志)),《剧本》1961年9月号。
    571 田汉:《谢瑶环》,《剧本》1962年第11、12合刊。
    572 张庚:《古为今用——历史剧的灵魂》,《戏剧报》1963年第11期。
    573 孙杰:《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及其他》,《上海戏剧》1961年第1期。
    574 阿甲:《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第1集)1985年版,第90页。
    575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576 王子野《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戏剧报》1962年第5期。
    577 钱法成:《谈历史剧的时代精神》,《文艺报》1980年第9期。
    578 李纶:《谈历史剧的创作》,《解放日报》1945年10月2日。
    579 钱英郁:《也谈历史剧的古为今用》,《上海戏剧》1960年11月号。
    580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581 齐虹:《帝王将相及其他》,《上海戏剧》1961年第2期。
    582 李纶:《有关历史剧的几点感想》,《剧本》1961年第1期。
    583 《文艺革命》编辑部:《打倒反动作家曹禺》,《文艺革命》1968年第5期。
    584 转引自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页。
    585 罗平汉:《50年前“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解放日报》2006年4月17日。
    586 转引自田耕《<海瑞罢官)导演谈(海瑞罢官>》,《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
    587 方三:《看<海瑞罢官>所想到的》,《北京日报》1961年3月11日。
    588 马连良:《<海瑞罢官>演出杂感》.《光明日报》1961年6月10日。
    589 吴晗:《海瑞罢官·自序》,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590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591 转引自张贻玖《毛泽东读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版,第170页。
    592 章立凡:《朱元璋传·重版序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593 徐忠明:《传统中国民众的伸冤意识:人物与途径》,《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594 吴晗:《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北京日报》1965年12月27日。
    595 刘世德主编:《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596 海瑞:《海忠介公全集》卷五。
    597 海瑞:《海刚峰先生文集》卷之下。
    598 海瑞:《丘海二公文集合编》。
    599 吴晗:《论海瑞》,《吴晗文集》(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497页。
    600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汇报》1965年11月10日。
    601 吴晗:《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北京日报》1965年12月27日。
    602 杭文兵:《从清官谈到<海瑞罢官>》,《光明日报》1965年12月16日。
    603 吴晗:《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戏剧报》1962年第6期。
    604 平心:《漫谈清官》,《学术月刊》1966年第1期。
    605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汇报》1965年11月10日。
    606 张习孔:《<海瑞罢官>基本上应该肯定》,《文汇报》1965年12月17日。
    607 吴晗:《朱元璋传》,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608 转引自张贻玖《毛泽东读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版,第171页。
    609 吴晗:《朱元璋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页。
    610 辛宪锡:《简谈历史剧》,《文汇报》1961年1月12日。
    611 吴晗:《海瑞罢官》,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612 张廷玉:《明史·海瑞传》。
    613 海瑞:《海刚峰先生文集》卷之下。
    614 吴晗:《海瑞罢官》,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615 海瑞:《海忠介公文集》卷七。
    616 (清)雍正:《浙江通志》。
    617 海瑞:《海刚峰先生文集》卷之下。
    618 吴晗:《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北京日报》1965年12月27日。
    619 吴晗:《关于历史剧的一些问题》,《北京晚报》1961年2月18日。
    620 吴晗:《海瑞罢官·自序》,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621 杜任之:《怀念革命史家吴晗同志》,《吴晗和<海瑞罢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622 《人民日报》编者按,《人民日报》1965年11月30日。
    623 张习孔:《<海瑞罢官>基本上应该肯定》,《文汇报》1965年12月17日。
    624 吴晗:《海瑞罢官》,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6页。
    625 吴晗:《我克服了“超阶级”观点》,《春天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年版.第59页。
    626 吴晗:《论法统》,《新文化》1946年第4期。
    627 吴晗:《吴晗自传》,《吴晗自传书信文集》,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628 (奥)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力》,任晓晋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629 金紫光:《在延安参演<逼上梁山>的经验》,《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1985年版,第107页。
    630 许思言:《论京剧剧目中的历史剧》,《戏曲艺术》1986年第4期。
    631 2004年北京人艺重演《李白》,一位中央首长观剧后要求修改台词,作者郭启宏为了能使剧作顺利上演.迫不得已删除了其中的一句台词,但对这富有“哲学”意味的意见,他认为破坏了剧作的艺术效果:几年后再排时,郭启宏以“文责自负”的姿态,执意改回了台词。见郭启宏《话剧<李白>琐忆》。
    632 歌德:《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4页。
    633 (美)马丁著:《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634 李振纲著:《文化忧思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
    1.林语堂:《子见南子》,《奔流》1928年11月30日第1卷6期。
    2.顾仲彝:《梁红玉》,北京:开明书店1941年版。
    3.吴祖光:《正气歌》,北京:开明书店1954年版。
    4.宋之的:《宋之的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翁偶和、王颉竹:《将相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6.田汉:《关汉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7.欧阳予倩:《欧阳予倩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许思言:《海瑞上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
    9.范钧宏,吕瑞明:《满江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
    10.顾一樵:《顾一樵全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1.孟超:《李慧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12.范均宏:《强项令》,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
    13.李恍、朱祖贻:《甲午海战》,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
    14.黄源等:《十五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5.吴晗:《海瑞罢官》,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16.姚克:《清宫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7.阿英:《阿英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18.马少波:《马少波剧作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
    19.姚克:《清宫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0.阳翰笙:《阳翰笙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21.于伶:《于伶剧作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22.田汉:《田汉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2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夏衍:《夏衍选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5.王独清:《独清自选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26.顾锡东:《顾锡东剧作选》,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27.郭启宏:《郭启宏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28.郑怀兴:《郑怀兴戏曲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29.齐致翔,张之雄:《齐致翔张之雄剧作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30.曹禺:《曹禺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1.陈白尘:《陈白尘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2.陈亚先:《当代湖南戏剧作家选集陈亚先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3.《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 延安平剧研究院演出剧本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34.周长赋:《周长赋剧作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35.魏明伦:《魏明伦剧作精品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2.吉林大学文艺学编写组:《文艺方针政策学习资料》,辽宁:吉林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戏剧报》编辑部:《历史剧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4.茅盾:《茅盾评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杜任之:《吴晗和<海瑞罢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周恩来:《周恩来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7.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8.马少波:《戏曲艺术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9.阿甲:《中国戏剧年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11.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2.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13.焦菊隐:《谈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14.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5.金紫光,李伦:《延安文艺丛书·戏曲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戏曲研究》编辑部等:《戏剧工作文献资料汇编》(续编)1985年版。
    17.延安平剧活动史料征集组:《延安平剧活动史料集》1985年版。
    18.陈白尘著:《陈白尘论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19.吴晗:《吴晗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20.《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21.高文升:《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美)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4.田本相:《中国话剧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25.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26.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7.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李振纲著:《文化忧思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廖沫沙著:《瓮中杂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0.张庚:《当代中国戏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31.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32.贾志刚:《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4.长江文艺出版社编:《中国历代戏曲名著汇粹》,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版。
    35.唐德刚:《史学与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辽宁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版。
    37.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和生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38.叶炳南主编:《新中国地方戏剧改革纪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39.(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命运》,郑大华、任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王海平,张军锋主编:《回想延安·1942》,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4.(美)刘禾:《跨语际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5.傅谨:《新中国戏剧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6.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7.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9.张庚:《张庚文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0.周宁:《权力与想象: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53.李春熹:《阿甲戏剧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54.阿甲:《阿甲戏剧论集》,李春熹主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55.简朴主编:《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延安平剧研究院演出剧本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56.朱国华:《文学与权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新)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58.黄爱华:《20世纪中外戏剧比较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胡星亮:《现代戏剧与现代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奥)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力》,任晓晋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61.李达:《社会学大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2.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64.张利群:《文艺制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蒯大申,饶先来:《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7.谢泳,蔡登山编:《中国现代小说戏剧一千五百种》,台北:秀威资讯2011年版。
    68.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9.吴秀明主编:《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和历史观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0.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夏衍:《历史与讽喻》,《文学界》1936年6月创刊号。
    2.陈白尘:《关于历史剧》,《新演剧》1937年创刊号。
    3.张庚:《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理论与现实》1939年6月第1卷第3期。
    4.周钢鸣:《关于历史剧的创作问题》,《戏剧春秋》1942年第2卷第4期。
    5.刘念渠:《论历史剧》,《戏剧月报》1943年4月第1卷第4期
    6.李纶:《谈历史剧的创作》,《解放日报》1945年10月2日。
    7.郭沫若:《关于历史剧》,《风下》1946年9月第127期。
    8.张颂甲、王恺增:《向旧剧改革前途迈进》,《天津日报》1949年11月30日。
    9.阿甲:《戏曲建立新的导演制的问题》,《新戏曲》1950年第1卷第2期。
    10.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戏曲报》1950年第3卷第12期。
    11.张真:《集体创作是多快好省的创作方式》,《戏剧报》1958年第18期。
    12.吴晓铃:《在田汉新作<关汉卿>座谈会上的发言》,《戏剧报》1958年第9期。
    13.任桂林:《五四运动和戏曲改革》,《戏剧研究》1959年第2期。
    14.孟超:《漫谈建国十年来的田汉剧作》,《戏剧研究》1959年第4期。
    15.赵纪彬:《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州学刊》1959年第12期。
    16.齐燕铭:《历史剧和历史真实性》,《剧本》1960年12月。
    17.马少波:《浅谈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剧本》1960年12月。
    18.徐仑:《历史剧编写问题》,《上海戏剧》1961年第1期。
    19.李纶:《有关历史剧的几点感想》,《剧本》1961年第1期。
    20.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
    21.欧阳予倩:《有关戏剧表演导演艺术的两个问题》,《文汇报》1961年第11期。
    22.张庚:《古为今用——历史剧的灵魂》,《戏剧报》1963年第11期。
    23.肖甲:《谈历史剧》,《人民戏剧》1978年第1期。
    24.钱法成:《谈历史剧的时代精神》,《文艺报》1980年第9期。
    25.安葵:《试谈历史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戏曲研究》1980年第1期。
    27.周扬:《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事业》,《文艺研究》1981年第3期。
    28.马少波:《剧目建设问题杂忆》,《戏曲艺术》1981年第4期。
    29.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剧本》1981年第6期。
    30.王蕴明:《时代精神与历史剧创作》,《剧本》1982年第8期。
    31.汪曾祺:《提高戏曲艺术质量》,《戏剧论丛》1984年第1期。
    32.李纶:《回忆延安平剧活动情况》,《新文化史料》1985年第1期。
    33.许思言:《论京剧剧目中的历史剧》,《戏曲艺术》1986年第4期。
    34.郭启宏:《新编历史剧的思考》,《中国戏剧》1986年第12期。
    35.梅白:《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春秋》1988年第5期。
    36.郭启宏:《传神史剧论》,《剧本》1988年第1期。
    37.马少波:《京剧的繁荣关键在于领导》,《中国文化报》1990年3月21日。
    38.吴秀明:《论历史文学古为今用原理及其两极不同的价值取向》,《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11期。
    39.郭英德:《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及其启示》,《戏曲研究》1995年第11期。
    40.刘英华:《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成立及其衍变》,《中国戏剧》1995年第9-10期。
    41.谭霈生:《中国当代历史剧与史剧观》,《戏曲研究》1995年第11期。
    42.陆炜:《虚构的限度》,《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43.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 第3期。
    44.张炼红:《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45.傅谨:《“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中国文化报》2002年4月9日。
    46.陈晋:《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转变》,《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7.高原:《中国戏曲中的鬼神现象》《艺术探索》2003年第4期。
    48.傅谨:《“戏改”与政府功能再思考》,《戏曲研究》2003年第62辑。
    49.周宁:《有关历史剧讨论的讨论》,《晋阳学刊》2003年第4期。
    50.傅谨:《拒绝“原创”的N个理由》,《上海戏剧》2003年第10期。
    51.杨劫:《旧形式与延安体》,《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
    52.王春瑜:《尊重历史》,《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53.徐忠明:《传统中国民众的伸冤意识:人物与途径》,《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54.陈丕显:《“有鬼无害”论与“梁璧辉”的由来》,《报刊文摘》2005年2月13日。
    55.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6.简朴:《刘芝明与京剧改革》,《中国京剧》2005年第6期。
    57.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从一个侧面理解延安时期的“民间”》,《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58.傅谨:《近五十年禁戏略论》,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版。
    59.罗平汉:《50年前“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解放日报》2006年4月17日。
    60.彭保荣、任开弼:《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苏区戏剧运动钩沉》,《兰台世界》2006年5月。
    61.解志熙:《历史的悲剧与人性的悲剧一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叙论》,《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62.商宝昌:《“戏改”与“百花齐放”:20世纪50年代戏曲政策的解读》,《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3.马少波:《20世纪50年代戏改回忆》,《当代戏剧》2008年第1期。
    64.冯天瑜:《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65.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66.《三十年林林总总历史剧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戏曲》2009年第2期。
    67.罗怀臻:《不容忽视的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文艺报》2009年3月17日。
    68.刘卫东:《从“翻案”到“影射”——1960年前后关于“新编历史剧”的讨论》,《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
    69.范志忠:《历史谱系的祛魅——五四时期现代历史剧的文化阐释》,《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70.沈文慧:《形式何以成为问题:延安文艺体式变革探因》,《文史哲》2010年第1期。
    71.陈丽芬:《历史剧研究述评》,《戏剧文学》2010年第8期。
    72.吴俊:《如何观察当代中国文学》,《文艺报》2010年第19期。
    73.周晓明:《现代中国文学的组织化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74.薛若琳:《历史剧:穿越历史照亮今天》,《光明日报》2011年4月18日。
    75.惠雁冰、宋剑华:《从“延安戏改”到“样板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
    1.张炼红:《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戏曲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6月。
    2陈才俊:《徘徊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浅论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发展与演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5月。
    3王家康:《抗战时期思想文化背景中的历史剧写作》,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6月。
    4.赵卫东:《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和确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5.温潘亚:《泛政治化语境中的历史叙事》,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6月。
    6.蒋青林:《历史话语世界的精魂》,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
    7.魏家李:《对历史“本质”的一种言说——解放区新编历史剧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
    8.张莉:《红色神话演绎之路》,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6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