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物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讨论的动物词分为两类一:是用来称说动物的名词;二是以动物词、动物身体部位或其出产物名称作为构词语素而衍生出的词。在广泛搜集散见在历代经学、小学、农书、本草、史书、方志、谱录、类书、志怪、笔记、诗词歌赋等各类文献以及现代汉语中的动物词的基础上,力求对动物词的命名理据、构成方式、语义特征和语用特点进行分析,力争从中窥见汉语动物词传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新词生成的一般特点。除此以外,我们将重点关注动物词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立足于民族文化和本民族的思维习惯,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对汉语中的动物词进行语义、语法、语用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的是动物词的分类和来源、研究的目标与方法以及研究价值。第二章《动物词研究现状》中,将对近年来动物词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第三章《动物词造词法》在汉语命名理据研究和造词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今动物词的特点,将其造词法分为拟音、衍生和合成三类。第四章《动物词构词法》重点分析合成动物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及其语义特点。第五章《动物词义研究》从词义类型和发展趋势两个角度分析阐释动物词的词义特点。我们将从词汇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三个层次去理解动物词的词义;通过临时意义的约定俗成和修辞意义的约定俗成两条路径去分析动物词义引申和发展的规律。第六章《动物词与民族文化》探讨的是动物词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典故记录了古代社会动物与人们的密切联系,动物词经常作为詈词去使用,并常常参与人名、地名的构造,动物词的使用是人们发泄主观情绪、表达个人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The animal words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includes the nouns that are used to name the animals, and the other one includes the word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morphemes based on the animal words, the animals'body parts or the names of their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the animal words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documents of the past dynasties, such as the classical studies, the philology, the agricultural books, 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e history books, the local records, the atlas records, the category books, the novels on demons and ghosts, the novels and the poems and songs, as well as the animal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we try to make an analysis of numerology data, composing manner, semantic feature and pragmatic feature of the animal words, and try to find the general law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imal word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new words. In addition, we will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nimal words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s. Basing on the national cultures and the thinking habits, we will make researches on semantic, grammar and pragmat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linguistic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origin of the animal words, as well as the purpose, methods and value of this study. In chapter two, "The Study Status of the Animal Words", we will make an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recent findings of the animal words. In chapter three, "The Creation of the Animal Words" basing on Chinese naming principles and word creation methods, we classify the formation into imitation, derivation and compound. In chapter four, "The Formation of the Animal Words", we focus on the composing manners and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polysyllabic words. In chapter five, "The Meaning of Animal Words", we interpret the feature of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ype and development trend. We will apprehend the meaning from vocabulary meaning, color meaning and grammar meaning, and we will analyze the law how the animal words extend and develop by means of the temporary meaning and figurative meaning. In chapter six, "The Animal Words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we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imal words and national culture. The allusion record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in ancient times. The animal words were used as swearwords, and played a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naming a person or a place. The use of the animal word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for people to release their mood and to express their personal emotions.
引文
[1]王献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J].自然资源,1994(4).
    [1]张连伟.中国古代森林动物文献史料述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 (3).
    [2]转引自刘丽华.《诗经》动物物象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
    [3]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第I版).
    [4]贾雯鹤.《山海经》专名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56.[1]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2]兰毅辉.从《本草纲目·释名》看中国古代动植物命名的方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2).[3]盛九畴.《本草纲目》中释名的词源学价值[J].语文研究,1993(3).[4]王建莉.《尔雅》动物专名的原始特征[J].汉字文化,2003(2).[5]曹燕.《尔雅》动物专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7.[6]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1]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20.[2]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13.[3]李海霞.玃、狒狒、蜼、猓然考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李海霞.虫部字释义修正四则[J].中国语文,1999年06期;李海霞.大型字词典鸟类条目释义补正[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年2期;李海霞.大型字词典虫鱼词条释义纠补[J].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6期;李海霞《对大型语文辞书动物词条释义改进的意见[J].辞书研究,2002年1期;杨雅丽:释“獭祭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王建莉.《尔雅》异名训诂与大型辞书释义[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4]周士琦.《山海经》“孟极”即“雪豹”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1(2).[5]朱淑姣.夔龙纹小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刘宗迪.烛龙考[J].民间文化论坛,2005(6)[7]黄家芳.“兕”非犀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2]同上:28.[3]王青.浅说《诗经》中的鸟、鱼和鹿[J].铜陵学院学报,2007(2).[4]刘丽华.《诗经》动物物象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宋志玛.谈《山海经》中的蛇形象[J].衡水学院学报,2009(2).[1]王建莉.《尔雅》寓“小”于名词族考[J].汉字文化,2004(1).[2]谭宏姣.古汉语动植物词中的主奴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3(1).[3]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名“胡×”式词义类型[J].西域研究,2003(3).[1]李德龙.网络“动物词汇群”及其成因网络[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2]董银秀,靳琰.英语动物词嬗变科技语义的隐喻学阐释[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7王洪军.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组构两字的结构模式[J].语言研究,2005(1).[4]刘萍.“蝴蝶”考[J].中国语文,1999(6).[5]严修鸿.也谈“蝴蝶”命名的理据[J].中国语文,2002(2)[6]刘国潭,赖积船.“蝴蝶”新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7]王建莉.《尔雅》复合词的特点[J]语文研究,2004(4).[8]晏颖,薛欢,黄文学.《本草纲目》所见双字格中药名称的构词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88.[2]孙常叙.汉语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3-85.[3]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9-48.[5]刘叔新.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袁庆德.早期汉语造词法新探[J].殷都学刊,2002(1).[7]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1]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68-76.[2]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同上:100.[4]陆宗达,王宁.训沽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17.[5]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盛超.汉语动物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曹燕.《尔雅》动物专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7.[1]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88:35.按:凤,古文作鹏,甲骨文又通假为风。有人认为“,凤乃风姓的图腾,凤之雌者曰凰。因此后来团拥戴首领时,当然视为图腾的代表;又因当时尚在母系社会,故称其首领为皇(凤)。[2]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2.[3]同上:18.[4]王卫峰.联绵词的词源探求[J]学术交流,2010(2).[5]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0.[1]章太炎著,陈平原导读《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1.[2]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0:2.[1]转引自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68.[1]转引自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巴蜀书社,2002:66.[2]转引自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5(5):69.[3]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1]王力.同源字典[A].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56.[2]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巴蜀书社,2002:67.[3]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97.[1]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52.[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282.[1]李海霞.汉语对动物命名取象的优先规律[J].南京社会科学,2000(10)[2]同上。[3]周荐.语素逆序的现代汉语复合词[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2)[4]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J].汉语学习,1999,(4).[5]徐正考,张烨.一种特殊结构的的偏正式复合名词[J].苏州大学学报,2011(5).[1]黄洁.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多样性的认知理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1]徐正考,周晓燕.“寓名”说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1(2).[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0.[1]转引自朱茂汉.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1983(4)[1](日本)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5.[2]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102.[3]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223-224.[4]萧黎明.从郭璞注看名词“子”尾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7(4)[5](日本)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5.[1]王光全.构词域与后缀“-子”的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9(3)[1]周荐.复合词构成的语素选择[C].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72-8.[1]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1]张之杰.狻麂、师子东传试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22(4):363-367.[2]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5.[3]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102;萧黎明.从郭璞注看名词“子”尾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7(4)都有以“师子”为附加式例证的情况。[4]陈千百.四川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深度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赖小燕.湖南宜章新田土话名词词缀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吕晓玲.莱芜方言词缀研究[M].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227.[8]竺家宁.中古汉语的“儿”后缀[J].中国语文,2005(4).[1]陈千百.四川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深度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7.[1]陈梦家认为“牛臣”、“多马”、“多犬”分别为司牛、司马、司犬之官。参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509—513,514.[1]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发展原因试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2]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58.[3]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509—513,514.[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2]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70.[3]俞建良,黄和斌.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8(2).[1]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6.[1]丁喜霞.联想构词: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模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122.[2]吕云生.论汉语并列复音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J].古汉语研究,1990(4):9.[1]温都斯坦:也作痕都斯坦,即今印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今之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其地即佛经之印度,《汉书》之身毒。[2]《战国策·齐策》:“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3]东汉译经中共计5例。分别是:①譬如有城中无市无有园浴池及万物。亦无有象马。亦无有往来中者。(313,762,2)②不见我兴四部兵,象马步兵十八亿(184,471,1)③若调象马虽已调,然后故态会复生(同上)④车有四品。牛羊象马。以充骑乘。(196,154,2)⑤象马车乘。价直万金。(196,155,3)[1]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2]俞建良,黄和斌.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8(2).[1]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1]周荐.论词的构成结构和地位[C],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8.[1]符淮清.语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2]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3](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13-70.[4]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32-33.[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83-3.[6]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3.[7]周荐.词的表达色彩的性质和类别[Jl.天津社会科学,1993(6):91.[8]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5.[9]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53-7.[1]杨振兰.论新时期新词语的色彩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46.[2]徐志民.关于词的感情色彩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54.[3]汪见薰.谈谈词义褒贬.语文学习,1955(3).[4]蓝仲文.词的感情色彩.语文学习,1959(2).[5]吕叔湘.中性词与褒贬义.中国语文,1983(5).[1]周荐.试论词的感情色彩及其构成方式[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85,(3).[2]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中华书局,2002:358-360.[3]沈若云.宜章土话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30.[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8.[1]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58-60.[1]刘树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J].中国语文,1980(2).[2]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06.[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31.[1]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93.[1]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6.[1]转引自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5:37.[2]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5:4059.[1]丁振芳.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3):59.[1]此用法明代已见,《万历野获编·卷十七》:[武臣自称]往时浙弁牛姓者,官副总兵,上揭张永嘉相公,自称“走狗爬见”。其甥屠谕德(应峻)耻之,至不与交。《汉语大词典》首引例过晚。[2]徐正考.论汉语词汇的发展与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1).[1]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27131.[2]谭宏姣.词义引申的研究视角初探[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转引自周荐.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3(4)[1]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23.[1]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2]张公谨,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3.[1]王小莘.汉语源流漫笔[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199.[2]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89.[3]谭志汉.迷人的“日中乌”——兼谈日地关系[J].天文爱好者,2009(10).[4]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其形成原因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流动出现旋涡,旋涡的温度比其它区域低,这样,从地球上看太阳,好象太阳表面有黑斑。[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6.[1]刘文婷.《金瓶梅》中詈语的文化蕴含与明代市民文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2]转引自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与民俗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8.[3]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94.[1]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23.[1]黄红娟.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117[1]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98[1]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98[2]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3]乔全生.山西方言的几个置词后缀[J].方言,1996(2):130136.[1]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3.[2]转引自刘钊.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60.[3]刘钊.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60.[1]周晓燕.公差类寓名小解[J],文艺评论,2012(4).[2]刘钊.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60.[3]徐兆奎.中国地名史话[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黄平.汉语地名造词法[J].现代语文,2008(2)[2]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61.[3]贺义宏.六安地名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43.[4]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44.[5]冯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论文,2006:33.[1]转引自李君.宁夏地名的语言特征与文化本源[D].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2010:19.[2]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811.[1]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97.[2]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9.[3]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林移刚.中国崇狮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4:39.[1]转引自苏新春.汉字词义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312.[1]王玉鼎.汉字文化学[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8283[1]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267.[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5]陈家旭.英汉英语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6]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8]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0]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1]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12]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3]崔复爰.现代汉语构词法例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14]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15]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16]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7]丁建民.隐喻[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18]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9]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20]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和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2]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2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4]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25]符淮清.语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6]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7.[27]高明乾,佟玉华,刘坤.诗经动物释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5.[28]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29]葛本仪.汉语词汇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30]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1]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2]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33]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4]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3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8]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关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9]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0](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4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2]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43]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5.[44]李福印.语义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5]李福印.隐喻与认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46]李福印.应用认知语言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47]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8]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88.[49]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0]刘叔新.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52]卢英顺.现代汉语语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3]陆善采.实用汉语语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54]陆宗达,王宁.训沽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55]陆志韦.汉语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5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57]骆小所,李浚平.艺术语言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58]毛茂臣.语义学:跨学科的学问[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59]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60]马清华.词义的多维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61]潘红.英汉国俗语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2]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3]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M].北京:清华出版社,1997.[64]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65]任继昉.汉语语源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66]任绍曾.隐喻[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67]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68]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9]申小龙.中国文化语用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70]沈若云.宜章土话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71]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M].广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2]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3]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4]苏新春.当代中国词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74]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76]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77]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汇简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78]孙常叙.汉语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9]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8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3](日本)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4]汪丽炎.汉语修辞[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85]王艾录.现代汉语词名探源词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86]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7]王德春.词汇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88]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王德春,王建华.汉英动物名称的国俗同义现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0]王德春,杨素英.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91]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92]王垂基.词文化源考[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9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94]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95]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6]王苹.汉语修辞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97]王希杰.动物文化小品词[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98]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99]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0]王小莘.汉语源流漫笔[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199.[10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2]王玉鼎.汉字文化学[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103]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4]温端政.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5]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6]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郑州: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107]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108]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中华书局,2002.[109]许威汉.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110]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1]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商务印书馆,2003.[112]徐兆奎.中国地名史话[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3]徐正考.《论衡》同义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4]刑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15]刑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16]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17]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8]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9]姚殿芳,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0]姚立江,潘春兰.人文动物——动物符号与中国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1]姚小平.语言文化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22]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3]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24]杨升初,李伯超.汉语语义学论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25]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0.[126]杨习良.语言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127]杨振兰.动态词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28]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30]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第1版)[131]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2]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3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34]张公谨,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3.[135]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136]张敏.认知语言学和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37]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38]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139]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140]张志毅,张云庆.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1]章太炎著,陈平原导读《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42]章宜华.语义学与词典释义[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43]郑作新.中国经济动物志·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44]郑作新,王希成.中国动物图谱·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45]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46]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7]周荐.词语的意义和结构[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148]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49]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M].上海:三联书店,2005.[150]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51]朱星.汉语词义简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52]卓娜.训诂学基础[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153]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154]西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8.[155]西汉刘向撰,程翔注.说苑译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6]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57]西汉扬雄.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8]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6.[15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0]唐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1]唐张鷟.游仙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62]唐李善.文选注[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第1版.[163]五代释静筠.祖堂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64]旧题师旷.禽经[M].四库全书本,第589册.[165]宋罗原.尔雅翼[M].合肥:黄山书社,1991.[166]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7]宋陆佃.埤雅[M].中华书局《丛书集成》本,1985年第一版,1171-1172册.[168]宋陆佃.尔雅新义[M].中华书局《丛书集成》本,1985年第一版,1144册.[169]宋释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0]南宋朱熹.楚辞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71]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172]明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73]明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5.[174]明冯梦龙.醒世恒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75]明臧懋循.元曲选[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176]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17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179]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6.[180]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6.[181]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上海:上海书店,1986.[182]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6.[183]清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4]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185]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6]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济南:齐鲁书社,1981.[187]清翟灏.通俗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188]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89]清吴沃尧.二十目睹之怪现状[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190]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92]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193]方孝博选注.荀子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4]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195]冉昭德,陈直选注,汉书选[M].中华书局,1962.[196]唐圭璋编.全宋词[M].中华书局,1980.[197]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中华书局,1962.[19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83.[200]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201]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2.[202]杨伯峻.列子集释[M].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203]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蔡娜.词语的形象色彩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7.[2]曹燕.《尔雅》动物专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7.[3]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4]冯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论文,2006.[5]贺义宏.六安地名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6]胡涛.汉语多义词及其语义桥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7]黄碧蓉.人体词语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9[8]黄红娟.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9]李君.宁夏地名的语言特征与文化本源[D].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论文,2010.[10]林移刚.中国崇狮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4.[11]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12]刘丽华.《诗经》动物物象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3]孟杰.《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感情色彩词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4]盛超.汉语动物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5]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16]徐剑.汉语词汇借代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17]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18]王娟.表十二生肖动物名称的词群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9]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5.[20]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21]张笑难.汉语成语中的概念隐喻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6.[22]赵子阳.内蒙古西部区方言詈词与民俗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丛长福.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J].学术交流,1996,(2).[2]崔梦楼.形象色彩词语探析[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3]陈爱文,于平.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J].中国语文1979(2)[4]陈殿玺.试探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J].古汉语研究.1994(增刊).[5]陈芳苹.浅论凤形象的来源[J].南平师专学报,2005(1)[6]陈光苏.词的义项变化与词汇的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7]陈建初.《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8]陈兰香.形象词语及其审美信息[J].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陈千百.四川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深度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陈伟武.骂誉行为与汉语誉词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11]陈瑶.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5).[12]陈子骄.词的色彩意义也是修辞意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3]程家枢,张云徽.并列式双音复合名词的字序规律新探[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1)[14]程志兵.《名词比喻造词》辨正[J].中国语文,1997(5)[15]戴昭铭.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关系[J].语文研??究,1988(4).[16]戴昭铭.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J].语文研究,1988(4).[17]戴昭铭.一种特殊结构的名词[J].复旦学报,1982(6)[18]邓周林.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现象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6)[19]董银秀,靳琰.英语动物词嬗变科技语义的隐喻学阐释[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20]董为光.汉语复合词结构分析若干问题[J].语言研究,2009(7).[21]董印其.现代汉语词义研究历史回顾[J].汉字文化,2003(3)[22]刁晏斌.现代汉语词义感情色彩的两次大规模变迁[J].文化学刊,2007,8(6).[23]丁全.也谈词的构成[J].南都学刊,1987(3)[24]丁喜霞.联想构词: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模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25]丁振芳.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3).[26]冯立新.认知隐喻的文化视角研究[J].学术论坛,2005(9)[27]符淮青.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J].中国语文,2000(3).[28]甘玉龙.词语褒贬色彩的历史演变[J].中国语文天地,1987(2)[29]胡华.《名词比喻造词》疑点[J].中国语文,1997(5)[30]胡运飙.从复音词数据看词汇复音化和构词法的发展[J].贵州文史丛刊,1997,(2).[31]洪成玉.词的义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1)[32]胡远鹏.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3).[33]黄洁.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多样性的认知理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34]黄平.汉语地名造词法[J].现代语文,2008(2)[35]黄家芳.“兕”非犀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36]黄潇潇.《本草纲目》释名训诂论[J].汉字文化,2007(5).[37]黄潇潇.《本草纲目》释名训诂探源阐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1).[38]黄荣发,汪长林.也谈现代汉语词的本义与基本义[J].安庆师院学报,1988(4)[39]黄月圆.复合词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5,(2).[40]霍前锋.谈词的形象色彩[J].修辞学习,1985(1).[41]蒋绍愚.词义的发展和变化[J].语文研究.1985,15(2).[42]蒋文钦,陈爱文.关于并列结构固定词语的内部次序[J].中国语文,1982(4).[43]况国高.大蛇,上古人的事物和工具[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赖小燕.湖南宜章新田土话名词词缀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蓝仲文.词的感情色彩[J].语文学习,1959,(2)[46]兰毅辉.从《本草纲目·释名》看中国古代动植物命名的方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2).[47]黎冉.满语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修辞作用[J].满语研究,1991(1).[48]黎千驹.词语语体色彩的锤炼[J].思维与智慧,1992(5)[49]龙青然.比喻造词的形象色彩[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3(1).[50]龙青然.半喻式词语例析[J].邵阳师专学报,1995(3).[51]李赓钧.三语素合成词说略[J].中国语文,1992,(2).[52]李海霞.词义的褒贬度[J].语文建设,2005(5).[53]李禄兴.试论古汉语借代造词法[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2)[54]李巧兰.试论词的主观色彩义[J].辞书研究,2005(1).[55]李仁孝.论词的形象表现[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3).[56]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57]李瑞群.简论词语的形象色彩[J].固原师专学报,1994(1).[58]李润桃.说“雌”、“雄”[J].新闻爱好者,2009(16)[59]李娴霞.关于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现象的扫描与分析[J].河北学刊,1995(2).[60]李行健.从“救火”谈释词[J].辞书研究,1981(4)[61]李行健.关于“养病、打抱不平”等词语的结构[J].语文研究,1982(2).[62]李运熹.试论比喻造词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2(3).[63]李振东,张丽梅,韩建.古汉语双音复合词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64]栗臻.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9(4).[65]梁艳.关于词语的形象色彩的探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66]良山.汉语词汇的临时变异与历时变化[J].临沂师专学报,1994(3).[67]刘禾.谈古代汉语几种词源造词法[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4).[68]刘国潭,赖积船.“蝴蝶”新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69]刘继超.肉夹馍”: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J].人文杂志,1997(2).[70]刘兰民.试论影响汉语造词的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05(9).[71]刘萍.“蝴蝶”考[J].中国语文1999(6).[72]刘叔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J].中国语义,1980(2).[73]刘叔新.复合词结构的词汇属性——兼论语法学、词汇学同构词法的关系[J].中国语文,1990(4).[74]刘叔新.论词语的意味[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1).[75]刘叔新.论同义词典的编纂原则[J].辞书研究,1982(1)[76]刘文婷.《金瓶梅》中詈语的文化蕴含与明代市民文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77]刘玉屏.词的形象色彩论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2(3)[78]刘云泉.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前正后偏式[J].杭州大学学报1984(14)增刊.[79]刘钊.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80]刘宗迪.烛龙考[J].民间文化论坛,2005(6)[81]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82]吕叔湘.中性词与褒贬义[J].中国语文,1983(5).[83]吕云生.论汉语并列复音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J].古汉语研究,1990(4)[84]吕晓玲.莱芜方言词缀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85]马春玲.谈词的形象色彩的两个问题[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2).[86]马春玲.谈谈区别词的感情色彩的方法[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87]马琳试.论汉语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表达功能[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2).[88]孟德腾.汉语具象性复合词初探[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89]牟家骥,郭校.试探借代造词[J].德州师专学报,1898(1)[90]彭迎春.几种新拟设立的汉语复合词结构类型[J].清华大学学报,1995(2).[91]钱近.说“脚”构词语系列及其文化内涵[J].语文月刊,1996.[92]乔全生.山西方言的几个置词后缀[J].方言,1996(2).[93]曲赞坤,宋海鹰.论隐喻的特点及应用[J].理论界,2005(6).[94]沈怀兴.汉语偏正式构词探微[J].中国语文,1998(3).[95]沈阳.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动态类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96]施关淦.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J].中国语文,1988,(4).[97]史锡尧.名词比喻造词[J].中国语文1996(6)[98]史锡尧.借代手法造词探索[J].修辞学习,1994(5)[99]盛九畴.《本草纲目》中释名的词源学价值[J].语文研究,1993(3).[100]苏新春.汉语双音词化的根据和动因[J].广州师院学报,1990(4).[101]苏新春.关于《现代汉语词典》词汇计量研究的思考[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2001(4)[102]宋志玛.谈《山海经》中的蛇形象[J].衡水学院学报,2009(2)[103]宋永培.《说文》与先秦文献词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2)[104]孙维张.略论词义的形象色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5).[105]孙锡钧.论词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2(4)[106]孙云,王桂华.比喻构词当议[J].天津师大学报,1982(6).[107]谭达人.褒贬词的判定标准问题[J].语文建设,1991(5)[108]谭宏姣.词义引申的研究视角初探[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9]谭宏姣.古汉语动植物词中的主奴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3(1).[110]谭宏姣.论同源词系联比较法与古汉语植物命名探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1]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名“胡×”式词义类型[J].西域研究,2003(3)[112]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13]谭宏姣,张立成.《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点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1).[114]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115]谭志汉.迷人的“日中乌”——兼谈日地关系[J].天文爱好者,2009(10).[116]汪同薰.谈谈词义褒贬[J].语文学习,1955(3)[117]王光全.构词域与后缀“子”的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9(3)[118]王洪君.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及两字组转义模式比较[J].语文研究,2005(1).[119]王洪君.动物、身体两义场单字组构两字的结构模式[J].语言研究2005(1).[120]王化鹏.词义的感情色彩刍议[J].汉语学习,1994(5).[121]王宁.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122]王苹.形象词语的显象方式及审美功能[J].修辞学习,2004(3).[123]王建莉.《尔雅》辨释文化同义词的方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4]王建莉.《尔雅》动物专名的原始特征[J].汉字文化,2003(2).[125]王建莉.《尔雅》复合词的特点[J].语文研究,2004(4).[126]王建莉.《尔雅》训诂形式与同义词的判定[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7]王建莉.《尔雅》寓“小”于名词族考[J].汉字文化,2004(1)[128]王建莉.《尔雅》在同义复合词研究中的利用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9]王建莉.论《尔雅》的“求同”训解与“同一性”思想[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2).[130]王建莉.论《尔雅》同义词内部地位的不等同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1]王建莉.论《尔雅》名物词的同义层次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2]王琼,辜夕娟.汉语“马”的隐喻认知及文化内涵[[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33]王青.浅说《诗经》中的鸟、鱼和鹿[J].铜陵学院学报,2007(2).[134]王卫峰.联绵词的词源探求[J]学术交流,2010(2)[135]王献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J]自然资源,1994(4).[136]王政红.复合词结构的语法属性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7]王政红.略论现代汉语多义词的语义体系[J].苏州大学学报,1989(2)。[138]王振昆.词义结构中的四种意义[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6).[139]魏书娟.中国犬文化溯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0]吴雪峰,欧阳伟华.略谈词语形象感及其功能[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5).[141]伍铁平.论词义、词的客观所指和构词理据——语义学中命名理论的一章[J].现代外语,1994(1)[142]晓航.壮语形象性词语的形象色彩及结构特点[J].广西民族研究,1989(4).[143]项梦冰.试论汉语方言复合词的异序现象[J].语言研究,1988(2).[144]向柏松.中国龙的形成与水神崇拜[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45]萧黎明.从郭璞注看名词“子”尾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7(4)[146]谢永芳.“词汇的构成”研究述论[J].汉语学习,2003(3).[147]邢公蜿.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大名冠小名[J].国文月刊1949年3月第77期.[148]邢公畹.现代汉语的构形法和构词法[J].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版),1956(2).[149]刑向东.词义褒贬新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5)[150]徐慧文,李培花.汉语词汇与汉族传统思维关系浅探[J].滨州师专学报,1997(1).[151]许皓光.词义的跃迁及其心理机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9(1).[152]徐通锵.汉语的同源词和构词法[J].湖北大学学报,2000(9)[153]徐通锵.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J].语文研究,1997(3).[154]徐正考.论汉语词汇的发展与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1).[155]徐正考,张烨.一种特殊结构的的偏正式复合名词[J].苏州大学学报,2011(5).[156]徐正考,周晓燕.“寓名”说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1(2).[157]徐志成.义素分析与多义词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1990(3).[158]徐志民.关于词的感情色彩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159]许威汉.论汉语的词汇体系[J].古汉语研究,1989(4).[160]许光烈.汉语词的理据及其基本类型[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1).[161]薛梅.词语的形象功能与修辞审美[J].平原大学学报,2006(4).[162]严修鸿.也谈“蝴蝶”命名的理据[J].中国语文,2002(2).[163]晏颖,薛欢,黄文学.《本草纲目》所见双字格中药名称的构词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4]杨爱芬,冯丽娜,毛俊萍.词语的形象色彩与词汇教学[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65]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发展原因试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66]杨灿.现代汉语新词语的色彩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7]杨振兰.从词的形象色彩看词义引申[J].山东大学学报,1991(1).[168]杨振兰.从造词看词的色彩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69]杨振兰.词的动态色彩意义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70]杨振兰.词的色彩意义历时演变试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71]杨振兰.论新时期新词语的色彩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72]杨振兰.论一词多彩[J].文史哲,1997(5)[173]杨振兰.浅谈感情色彩词的语用模式及修辞效果[J].修辞学习,1999(5).[174]杨振兰.色彩意义与语境的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2000(2)[175]杨振兰.色彩意义义素分析刍议[J].汉语学习,2001(2)[176]杨振兰.色彩意义演变发展的语言诱因[J].文史哲,2003(5)[177]杨振兰.新时期新义衍生形成的多义词[J].文史哲,2007(4).[178]杨振兰.形象色彩与修辞[J].山东社会科学,1997(6).[179]喻遂生,郭力.《说文解字》的复音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1)[180]俞建良,黄和斌.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8(2).[181]袁庆德.早期汉语造词法新探[J]殷都学刊,2002(1).[182]苑春法,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2).[183]张春生.说“凤皇”[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3).[184]张联荣.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J].北京大学学报,1992(4).[185]张连伟.中国古代森林动物文献史料述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186]张玲玲.隐喻的认知本质及其文化阐释[J].洛阳大学学报,2005(3).[187]张能甫.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88]张金梅.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1996(4).[189]张守作.谈汉语造词法中的比喻式造词[J].研究生学刊,1986(1)[190]张苏榕.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词汇[J].盐城师专学报,1999(2).[191]张寿康.略论汉语构造法[J].中国语文,1957(6).[192]张学贤.修辞构词法与古汉语词汇丰富发展的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1).[193]张凯.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194]张燚.关于词的非理性色彩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6(3).[195]张燚.词的非理性色彩的性质与类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6(3).[196]张之杰.狻麂、师子东传试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4)[197]章虹.动物语词三题[J].武当学刊,2005(3).[198]章康美.略谈词语的形象色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199]章炎.浅谈词语的感情色彩[J].辽宁大学学报,1983(5).[200]赵秀林.鼷鼠小议[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201]周荐.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202]周荐.并列结构内词语的顺序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5)[203]周荐.词的表达色彩的性质和类别[J].天津社会科学,1993(6)[204]周荐.几种特殊结构的类型的复合词[J].世界汉语教学,1992(2)[205]周荐.试论词的感情色彩及其构成方式[J].天津社会科学,1985(3).[206]周荐.也谈词语的形象色彩问题[J].南开学报,1992(5).[207]周荐.语素逆序的现代汉语复合词[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2)[208]周路红.《本草纲目》释名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209]周士琦.《山海经》“孟极”即“雪豹”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1(2).[210]周晓燕.公差类寓名小解[J].文艺评论,2012(4)[211]朱茂汉.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1983(4)[212]朱景松.现代汉语中义项平行的多义复合词[J].语文建设,1992(1)[213]朱淑姣.夔龙纹小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14]竺家宁.中古汉语的“儿”后缀[J].中国语文,2005(4).[215]曾良.“草马”探源[J].中国语文,2001(3)[216]曾良.社会与词汇的动态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2(1).[217]周荐.词语表达色彩的性质和显映方式[C].词汇学新研究——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讨论会选集语文出版社,1995.[218]周荐.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C].《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219]周荐.复合词构成的语素选择[J].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0]向熹.《诗经》里的复音词[J].语言学论丛(第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21]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J].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222]刘叔新.词语的意义和释义[J].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223]贺水彬.论形象词语的构造与修辞关系[J].中国修辞学会.修辞学论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224]陈建民,谭志明.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J].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225]祝敏彻.从史记汉书看汉代的复音词构词法[J].祝敏彻汉语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226]解海江,张志毅.谈《现汉》褒贬陪义的标注[J].上海:辞书研究,2003(6).[227]解正明.词义研究和语文词典释义[J].上海:辞书研究,2002(3).[1]本书编写组.词汇学新研究——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讨论会选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2]词汇学新研究——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讨论会选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3]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4]语言学论丛(第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中国修辞学会.修辞学论文集[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2]王力.同源字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商务印书馆,2005.[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倒序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