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的多元性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两个主体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叙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的多元性特征,以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的绚烂画面,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中国强大的影响力。
     第一章论述多元性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中多元性的主要体现。多元性是相对单一性而言的。时代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客观存在多元性。从学界的研究成果看,这种多元性得到了印证。其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初期传播主体、渠道、方式、内容的多方面性。而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中的两个重要主体。
     第二章从共产国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方面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的多元性。共产国际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各国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建立共产党组织,推动革命运动。共产国际通过什么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本文的探究,至少发现有通过代表组织座谈会、参与中国的各项纪念活动、进行演讲、发表文章,建立传播机构、开办学校,创办刊物,改造刊物,资助刊物,利用其他刊物,直接输送传播资料,通过共产国际主持的各种会议,邀请中国人到俄国学习等等方式或途径。
     第三章从共产国际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方面看多元性。共产国际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直接交给中国人去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的大众来说并不通俗。所以共产国际向中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更多地是通过宣传共产国际会议精神、俄国革命经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革命领袖的生平事迹来进行的。当时的俄国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试验区,俄国革命的成功,使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代言人。而这一成功的实例比书本上的理论更具吸引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一开始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是俄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从国民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媒体的多面性看多元性。国民党人群体中,孙中山、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冯自由、沈玄庐、陈炯明等人的文章有大量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这些人之所以走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队伍有其自身的特殊经历、背景和抉择,也有时代的氛围影响。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和其他人创办的刊物上发表大量的文章,阐释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民报》、《星期评论》、《建设》、《闽星》等多种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很多人的观点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是多元的。有质疑、有批评、有推崇、有思考;有先前的质疑,后来的坚信;有称颂但不信仰;有怀疑但仍佩服等等。
     第五章从国民党人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中看多元性。和共产国际相比,国民党人的传播内容初期更直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俄国革命后,他们一样用大量的篇幅向国人报告俄国革命的情况,并作出自己的研判。对俄国革命成就、对俄国对中国的态度大加赞赏的文字并不少见。对国民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将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队伍的宏大气势,让人充分体认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元性,也能让人更深刻地领略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魅力所在。
     第六章是对国民党在初期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评价。结论是,国民党人在初期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他们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起,互相支持,相互呼应,共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结语主要针对学术界已有的成果所表现出来的偏向,提出要正视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的多元性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给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党在马克思主义初期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multiplicity of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by specifying the rol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Comintern and the Kuomintang during the time of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The purpose is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situation of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and to show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Marxist theories in China just then.
     Chapter One is to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of multiplicity and its expressions during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Multiplicity, in contrast with simplicity, was one of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idea of multiplicity has been supported by evidences from various academic researches. The multiplicity represents the diversity of the subjects, channels,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the early stage. The Comintern and the Kuomintang were considered as two important forces to disseminate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Chapter Two is to demonstrate the multiplicity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with the focus on the main channels and methods utilized by the Comintern.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the Comintern was to spread Marxism and help establish communist parties in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shows how the Comintern introduced Marxism to China, including organizing symposiums and participating in commemorations in China, making speeches, publishing articles, building media agencies, opening schools, establishing new publications, reforming and financing publications, utilizing certain other publications to publicize Marxism, holding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s, and inviting the Chinese to study in Russia, and so on.
     Chapter Three is to show the content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by the Comintern. The Comintern did not introduce the original texts of Marxism to the Chinese directly, because the Marxist theory was not easy to understand for the ordinary Chinese. The Comintern star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its essential values and objectiv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nd the world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life stories of the revolutionary leaders. Russia was one of the trial areas of Marxism then and the succes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made the Comintern act as a spokesperson for Marxism. Since the success of the revolution was more attractive than the theory, the early Marxism introduced to the Chinese was Russianized Marxism to some extent.
     Chapter Four is to introduce some major advocates of Marxism from the Kuomintang as well as the multifaceted roles of media. In the works of Sun Yat-sen, Zhu Zhixin, Dai jitao, Hu Hanmin, Feng Ziyou, Shen Xuanlu, Chen Jiongming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Kuomintang, there were numerous descriptions and discussions of Marxism. That these members became advocates of Marxism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and explained from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choices as well as the larger soci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of the era. They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in the publications of their own and others to demonstrate their own viewpoints on Marxism. The publications such as Minbao, Xingqi Pinglun, Jianshe, Min Xing and many othe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roduction of Marxism.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Marxism were diverse as well, such as being skeptical, critical, questioning, praising, from skeptical to convinced, from praising to convinced, praising but not convinced, from skeptical to admiring, and so forth.
     Chapter Five is to examine the "Marxism" introduced by the members of the Kuominta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work of the Comintern, what the Kuomintang introduced we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such a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ory of class war,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so forth. After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he members of the Kuomintang made a great effort to publicize the revolution to the Chinese. Meanwhile they did their own research on the revolution as well. Praising comment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could often be seen on different types of media.
     The Kuomintang's effort to introduce Marxism to the Chinese w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multiplicity in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systematical stud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Kuomintang can help people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Kuomintang's own approach in the magnificence of diverse approaches in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Such a study can also let people fully appreciate the charm of Marxism in China.
     Chapter Six is an evaluation on the role and status of the Kuomintang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spread. The conclusion is the Kuominta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issemination. It is Kuomintang members and the rudiments of communist ideology intellectuals support each other, mutual echo and then common contributed to the widespread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end of the article, as an epilogue, is to address the biase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o propose that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was characteristic of multiplicity or diverse approaches. This fact should be acknowledged. Particularly, the Kuomintang worked together with other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joint effor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of the rol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Comintern and the Kuomintang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should be given.
引文
①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①毛传清:《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条渠道之比较》,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译后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76页。
    ①为叙述的方便,本文将不对与共产国际组织有直接联系的俄共(布)、苏俄政府方面的人和事与共产国际作严格区分。
    ②本文中的“国民党人”指与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等组织有关联的人。
    ③研究系足从民国初年的进步党脱胎的一个政治派系,得名于1916年在北京成立的“宪法研究会”,其领袖人物是梁启超、汤化龙,其骨干分子是在1906年的君主立宪运动中曾经跟梁启超合作过的一批官僚士绅。
    ①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页。
    ②秦宣:《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三大要素》《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8期。
    ①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0年7月26日),《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①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1920年7月26日),《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②《共产国际宣言》(1919年3月6日),[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83页。
    ③[匈]贝拉·库思编:《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74页。
    ④[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16,17页。
    ①[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67页。
    ②《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同上,第149页。
    ③同上,第150页。
    ④同上,第153页。
    ⑤《共产国际章程》,同上,第77页。
    ①季诺维也夫:《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论共产国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6页。
    ②《丛书》第2卷,第145页。
    ③[匈]贝拉·库恩编:《论策略(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262页。
    ④[匈]贝拉·库恩编:《论策略(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1册,第274页。
    ⑤《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提纲)》,同上,第293—294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⑥同上,第296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⑦《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提纲)》,《共产党文件汇编》第1册,第305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①《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306页。
    ②同上,第308页。
    ③[匈]贝拉·库恩编:《未收入本书的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和执行委员会全会文件》,《《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3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319页。
    ④[匈]贝拉·库恩编:《东方问题(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452页。
    ⑤张之华:《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上),《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2期。
    ⑥[匈]贝拉·库恩编:《各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的活动》,《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466—467页。曹军在《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说,共产国际四大上决定成立宣传鼓动部,下设群众鼓动工作处、宣传教育工作处、新闻出版和情报工作处。见该书5第14页。
    ⑦[匈]贝拉·库恩编:《各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的活动》,《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第467—468页。
    ①[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及其支部的宣传活动(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54页。
    ②同上,第55页。
    ③[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及其支部的宣传活动(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56—57页。
    ④[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及其支部的宣传活动(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61页。
    ①[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及其支部的宣传活动(提纲)》,《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2册,第66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页。
    ①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②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2页。
    ③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拉兹敕、哲瓦科维奇:《列宁与共产国际》(Lenin and Comintern),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544页。
    ②亦译为:维经斯基、维京斯基、维金斯基、魏经斯基、威金斯基、威经斯基、魏丁斯基、维丁斯基、乌金斯基、胡定康、伍廷康、吴廷康等。
    ③关于苏俄、共产国际来华代表的情况请参见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章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黄修荣的《横空出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二章第二节列宁的东方战略;李玉贞的《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苏俄密使》(《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李丹阳的《朝鲜人“巴克京春“来华组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最早与李大钊接触的苏俄代表——伊万诺夫》(《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4期)、《红色俄侨李泽洛维奇与中国初期共产主义运动》(《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6月);;李丹阳、刘建一的《早期来华的苏俄重要密使考(波波夫)》(《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一个“安那其布尔什维克”的悲剧——斯托帕尼在上海》(《百年潮》2003年第3期)等。
    ①转引自倪兴祥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2页。
    ②马林:《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李玉贞主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①《维连斯基-西比利亚科夫就国外东亚人民工作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摘录)(1920年9月1日),《丛书》第1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②同上,第40页。
    ③李丹阳、刘建一:《“革命局”辨析》,《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
    ④《关于苏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机构和工作问题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0年12月21日),《从书》第1卷,第53页。
    ⑤同上。
    ⑥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局面报告》(1921年6月10日),《丛书》第2卷,第159—179页。
    ①魏金斯基给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信(1920年8月17日),《丛书》第1卷,第31页。
    ②《关于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机构和工作问题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0年12月21日),同上,第53页。
    ③陆米强:《中共建党时期的中俄和华俄通信社不能混为一谈》,《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①《本报记者与华通讯社驻华经理之谈话》,《广东群报》,1921年5月17日。
    ①《参谋本部呈报内务部函》(1920年4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1001(2)/1102。
    ②转引至李丹阳、刘建一:《<上海俄文生活报>与布尔什维克早期在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③李玉贞主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④此小节参见李丹阳、刘建一:《<上海俄文生活报>与布尔什维克早期在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参见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第二章二。
    ①李丹阳、刘建一:《霍多洛夫与苏俄在华最早设立的电讯社》,《民国档案》,2001年第3期。
    ②乌斯季洛夫:《在苏维埃俄国的华人共产主义组织》,《丛书》第2卷,第29页。
    ①乌斯季洛夫:《在苏维埃俄国的华人共产主义组织》,《丛书》第2卷,第35页。
    ②《关于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机构和工作问题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0年12月21日),《丛书》第1卷,第56页。
    ③同上,第57页。
    ④《李达回忆维经斯基》,《丛书》第2卷,第103页。
    ⑤《罗章龙回忆维经斯基》,同上,第108—109页。
    ①《维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就国外东亚人民工作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信与报告》(摘录)1920年9月1日《丛书》第1卷,第40页。
    ②《刘江给俄共(布)阿穆尔州》委的报告》(1920年10月5日)同上,第45页。
    ③见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④《越飞给马林的信》(1922年9月18日),《丛书》第1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⑤《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速记录》,同上,第180页。
    ⑥《丛书》第1卷,第184—185页。
    ①马林:《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0页。
    ②列宁:《给欧美工人的信》(1919.1.21)《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5—446页。
    ③《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8-49页。
    ①利金就在华工作情况给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部的报告(摘录)(1922年5月20日),《丛书》第1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②同上书,第90页。
    ③《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与青年共产国际的关系》,《丛书》第2卷,第213页。
    ⑤《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大会宣言》,同上,第286页。
    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报告》(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⑦《维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给拉狄克的信》(1922年4月6日),《丛书》第1卷,第80—81页。
    ①《利金就在华工作情况给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部的报告》(1922年5月20日),同上,第91页。
    ②马林:《向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丛书》第2卷,第227页。
    ①谷林:《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致中国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②同上,第39页。
    ③《关于东方国家工作的决议》(节录),同上,第101页。
    ④会议名称说法不一,有:“远东人民代表大会”、“远东共产党和革命组织代表大会”、“远东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远东革命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远东劳苦人民大会”、“莫斯科远东劳动者代表大会”、“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远东民族大会”等称谓,本文简称“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
    ①关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有54人、39人、44人等说法。参见杨奎松《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的中国代表问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②《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大会宣言》,《丛书》第2卷,第287页。
    ③C·A·达林:《远东青年代表大会》(1922年1月31日])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591页。该书第636页说中国代表为39人,其中有表决权者22人。
    ①布告中的图书目前有案可稽的共出版了16种全书和丛书。见陆米强《中共建党前后四则重要史实辩证》(下),《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6月号。
    ①见陆米强《建党时期人民出版社成立始末》,《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②该书无版本记录页,《新青年》第9卷第6号刊登人民出版社广告,已刊,由此推知该书在1922年12月至1922年初出版。
    ①马林:《向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2年7月11日),《丛书》第2卷,第228页。
    ①薄一波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1982年6月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成立大会上讲话。
    ②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③《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①《维经斯基给某人的信》(1920年6月),《丛书》第1卷,第29页。
    ②孙铎:《新俄罗斯》,《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192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页。
    ①《俄国革命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22年版,第127页。
    ②马林:《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第140,141—142页。
    ①无懈:《俄国共产党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共产党》创刊号,1920年11月7月。
    ②《告世界各国工人书》[匈]贝拉·库思编:《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 1965年版,第130页。
    ③《罗章龙回忆维经斯基》,《丛书》第2卷,第108,109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80页。
    ②李特:《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先驱》,1922年1月15日。
    ③列宁:《过渡时代的经济》,《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④李特:《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先驱》,1922年2月5日。
    ⑤《劳农俄国的教育》,《共产党》第4号,1921年5月7日。
    ①《关于苏维埃俄罗斯的一个报告》、《苏维埃的平民教育》,《新青年》第8卷第2号,1920年10月1日。
    ②《劳农俄国的教育》,《共产党》第4号,1921年5月7日。
    ③《苏维埃的平民教育》,《新青年》第8卷第2号,1920年10月1日。。
    ④同上。
    ⑤《劳农俄国的教育》,《共产党》第4号,1921年5月7日。
    ⑥胡炎:《第三国际党(即国际共产党)大会的缘起》,《共产党》创刊号。
    ⑦同上。
    ①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②季诺维也夫:《在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20年9月1日),《论共产国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1页。
    ③同上,第138页。
    ④季诺维也夫:《在远东各国共产党和革命组织第一次代表人会上的报告》(1922年2月22日),同上,第245页。
    ⑤《日本社会主义同盟》,《共产党》第6号,1921年7月7日。
    ①《日本社会主义同盟》,《共产党》第6号,1921年7月7日。
    ②《共产党》第3号,1921年4月7日。
    ③《维经斯基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7页。
    ④伊罗生:《与斯内夫利特谈话记录》,《丛书》第2卷,第254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7,78页。
    ①《丛书》第1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②伊罗生:《与斯内夫利特谈话记录》,《丛书》第2卷,第251页。
    ③该文《共产党》月刊只发表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因《共产党》停刊而未刊出。
    ④《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⑤林们渠:《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1956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
    ①林伯渠:《党成立时期的一些情况》(1956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②陈独秀:《对于时局的我见》,《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③同上,第259页。
    ①旧译文见《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第100—108页,北京.大民出版社1922年版。
    ②新译文见《丛书》第2卷,第138—144页。新译文多于旧译文,此处只摘录了与旧译文对应的部分。
    ①《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丛书》第2卷,第140页。
    ①《丛书》第2卷,第142页。
    ②维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致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1920年9月1日),《丛书》第1卷,第38页。
    ③《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允提纲》,《丛书》第2卷,第146页。
    ④《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的决议》,同上,第140页。
    ①《论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8页。
    ③同上,第509页。
    ④孙中山:《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1912年4月16日),同上,第338页。
    ①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2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0页。
    ③孙中山:《复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书》,《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3页。
    ④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6页。
    ⑤《孙文越飞联合宣言》,《丛书》第2卷,第409页。
    ⑥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1贝。
    ⑦《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1921年3月6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5页。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6页。
    ②《前言》,《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5页。
    ③蛰仲:《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第2号,1906年1月。
    ①朱执信:《复一心社函》,《建设》第1卷第1号,1919年8月。
    ②朱执信:《改革者的两重义务》,《闽星》半周刊,1920年4月23日。
    ③朱执信:《兵的改造及其心理》,《建设》第3卷第1号,1920年8月。
    ④朱执信:《复一心社函》。
    ⑤季陶:《怀朱执信先生》,《建设》第3卷第1号,1920年12月1日。
    ⑥同上。
    ⑦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1919年12月。
    ①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4页。
    ②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1919年12月。
    ①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1919年12月。
    ②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1页。
    ③散红:《本报阅者诸公请看》,《中外日报》1910年8月13日。
    ④散红:《本报阅者诸公请看》,《中外日报》1910年8月13日。
    ①散红:《九哭》,《中外日报》1910年8月22日。
    ②秀水致季陶(1920年3月17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3月19日。
    ③季陶:《学潮与革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④天仉:《杀》,《民权报》1912年5月20日。
    ⑤天仇:《痛言》,上海《天铎报》1910年11月3日。
    ⑥季陶:《俄国劳农政府通告的真义》,《星期评论》第45号,1920年4月11日。
    ①季陶:《“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五九”》,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5月4日。
    ②季陶:《俄国的近况与联合国的对俄政策》见《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③季陶:《俄国劳农政府通高的真义》,《星期评论》第45号,1920年4月11日。
    ④戴季陶:《民国九年的工作》,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1月1日。
    ①见《星期评论》第14号,1919年。
    ②玄庐:《工人应有的觉悟》,《星期评论》第46号,1920年4月18日。
    ③陈玲玲等:《沈玄庐研究综述》,《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第8期。
    ④玄庐:《答人问<共产党宣言>底发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9月30日。
    ①冯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香港.社会主义研究所1920年8月版,第5页。
    ②同上,第1页。
    ③同上,第4页。
    ④同上,第2页。
    ⑤同上,第11—12页。
    ①冯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香港.社会主义研究所1920年8月版,第14页。
    ②同上,第15页。
    ③同上,第16页。
    ④同上,第16页。
    ⑤同上,第49页。
    ⑥同上,第27页。
    ⑦同上,第24页。
    ①陈炯明:《发刊词》,《闽星》第1卷第1号,1919年12月1日。
    ②《陈炯明集》上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0页。
    ③同上,第457页。
    ④《游漳见闻记》,《北京大学学生生周刊》第14号。
    ⑤《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428页。
    ①(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第99页。
    ②同上,第100页。
    ③(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第107页。
    ④(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第111页。
    ①天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1907年3月。
    ②同上。
    ③(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第114页。
    ④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第75号,1906年2月。
    ⑤(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第119页。
    ⑥天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
    ⑦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⑧见《建设》第1卷第1号,1919年8月。
    ①《星期评论半年来的努力》,《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②玄庐:《发刊词》,《星期评论》第1号,1919年6月8日。
    ③分见《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62页;《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2卷,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④蔡和森致陈独秀(1921年2月21日),《新青年》第9卷第4号《通信》中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1921年8月1日。
    ⑤李立三:《党史报告》,《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09页。
    ①瞿秋白:《中国党史纲要大纲》,同上,第200页。
    ②季陶:《俄国之近况与联合国的对俄政策》,《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①季陶:《俄国劳农政府通告的真义》,《星期评论》第45号,1920年4月11日。
    ②《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68页。
    ③季陶:《“世界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的适应”》,《星期评论》第17号,1919年9月28日。
    ④戴季陶致陈竞存信,1920年1月13日,见《建设》第2卷第1号。
    ⑤季陶:《劳农政府治下的俄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⑥《欢迎投稿》,《星期评论》第1号,1919年6月8日。
    ⑦季陶:《文化运动与劳动运动》,《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二张,1920年5月1日。
    ①仲九:《学生运动的过去和将来》,《星期评论》第46号,1920年4月18日。
    ②这一期副刊“觉悟”没有创刊词,从内容上看,也不是创刊的内容,故创刊时间有待考证。
    ①《邵力子于1961年的回忆》,转引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①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11月7日。
    ②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5月27日。
    ③闽星报社启事,《闽星》第1卷第7号,1919年12月22日。
    ④《欢迎<闽星>》,《星期评论》第28期,1919年12月14日。
    ⑤两极:《红潮滚过大西洋了》,《闽星》第2卷第8号,1920年1月26日。
    ①两极:《世界最新之两大组织》,《闽星》第1卷3、4号,1919年12月8、11日。
    ②戴季陶致陈竞存论革命的信(1920年1月13日),《建设》第2卷第1号,1920年2月。
    ①蛰仲(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第2号,1906年1月。
    ①蛰仲(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第2号,1906年1月。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县解:《论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民报》第5号,1906年6月。
    ⑤同上。
    ⑥《寄赠书籍》,《建设》第2卷第2号,1920年4月1日。
    ⑦T.T.S.:《马克思逸话一节》,《星期评论》1920年新年号第二张。
    ①T.T.S.:《马克思逸话一节》,《星期评论》1920年新年号第二张。
    ②戴季陶致陈竞存论革命的信(1920年1月13日),《建设》第2卷第1号,1920年2月。
    ③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1919年12月。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季陶:《到湖州后的感想》,《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7月。
    ①《建设》第1卷第3号,1919年10月。
    ②《建设》第3卷第1号,1920年12月。
    ①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于1920年1月5日至8日刊登了衡石翻译的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三部分(即社会主义的理论)的精华。
    ②庄福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③李陶:《随便谈》,《星旗评论》第11号,1919年8月17日。
    ④《建设》第1卷第3号,1919年10月。
    ①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冯天瑜在《唯物 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遭遇》(《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认为胡汉民的《中国哲学史之惟物的研究》“为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哲学之生存与发展的开篇之作”。
    ②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建设》第1卷第6号,1920年1月。
    ③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1919年12月。
    ④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
    ①胡汉民:《考茨基底伦理观与罗利亚底伦理观》,《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8月。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建设》第1卷第6号,1920年1月。
    ⑥同上。
    ⑦同上。
    ①在翻译马克思相关著作时,对照现在的译文,“强力”译成暴力。“进化”一词用的概率很高,意思要视语境不同而不同,分别含有“进步”、“发展”、“革命”等意思。
    ②胡汉民:《考茨基底伦理观与罗利亚底伦理观》,《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8月。
    ③同上。
    ④季陶:《旧伦理的崩坏与新伦理的建设》,《星期评论》第25号,1919年11月23日。
    ①蛰伸:《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第2号,1906年1月。
    ②同上。
    ③同上。
    ④《马克斯资本论解说》,《建设》第1卷第5号,1919年12月。
    ⑤同上。
    ①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第2号,1906年1月。
    ②季陶:《经济之历史的发展》,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4月11日。
    ③李汉俊在《星期评论》1920年劳动纪念号上发表的《强盗阶级底成立》亦运用马克思经济学剖析中国社会。
    ④季陶:《旧伦理的崩坏与新伦理的建设》,《星期评论》第35号,1920年2月1日。
    ⑤《星期评论》第41号,1920年3月14日。
    ⑥季陶:《国家主义之破产与社会的革命》,《星期评论》第47号,1920年4月25日。
    ⑦同上。
    ⑧季陶:《到湖州后的感想》,《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7月1日。
    ⑨《建设》第2卷第2号,1920年3月。
    ⑩执信:《复一心社函》,《建设》第1卷第1号,1919年8月。“余剩价值”为朱用语。
    ①季陶:《旧伦理的崩坏与新伦理的建设》,《星期评论》第25号,1919年11月23日
    ②季陶:《现代社会上的自由》,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年11月30日。
    ③《文化运动与劳动运动》,《星期评论》第48号,1920年5月1日。。
    ④同上。
    ⑤蛰伸:《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第20号,1906年1月。
    ⑥林云陔:《阶级争斗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8月。
    ①林云陔:《阶级争斗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8月。
    ②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建设》第1卷第6号,1920年1月。
    ③朱执信:《野心家与劳动阶级》,《建设》第2卷第2号,1920年3月。
    ④戴季陶:《文化运动与劳动运动》,《星期评论》第48号(劳功纪念号),1920年5月。
    ⑤《朱执信集》下集,1921年建设社编。
    ①朱执信:《野心家与劳动阶级》,《建设》第2卷第2号,1920年3月。
    ②蛰伸:《英国新总选举劳动党之进步》,《民报》第3号,1906年4月。
    ③季陶:《新年告商界诸君》,《星期评论》第32号,1920年1月11日。
    ④林云陔:《阶级斗争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8月。
    ⑤同上。
    ⑥季陶:《学潮与革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⑦林云陔:《阶级斗争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6号。
    ⑧季陶:《短评》,《星期评论》第47号,1920年4月25日。
    ⑨季陶:《学潮与革命》,《星期评论》第39号。
    ①仲九:《学生运动的过去和将来》,《星期评论》第46号,1920年4月18日。
    ②同上。
    ③孙中山: 《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6页。
    ④同上,第369页。
    ⑤同上,第371页。
    ①《<星期评论>半年来的努力》,《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②《本社启事》,《星期评论》第41号,1920年3月14日。
    ③玄庐:《工人应有的觉悟》,《星期评论》第46号,1920年4月18旧。
    ④季陶:《“萨波达举”的研究》,《星期评论》第34号,1920年1月25日。
    ⑤季陶:《上海的同盟罢工》,《星期评论》第48号(劳动纪念号),1920年5月1日。
    ⑥同上。
    ⑦季陶:《劳动运动的发生及其归趣》,《星期评论》第41号。
    ⑥玄庐:《工人应有的觉悟》,《星期评论》第46号。
    ①季陶:《上海的同盟罢工》,《星期评论》第48号。
    ②同上。
    ③玄庐:《工人应有的觉悟》,《星期评论》第46号,1920年4月18日。
    ④仲九:《学生运动的过去和将来》,《星期评论》第46号,1920年4月18日。
    ⑤玄庐:《工人应有的觉悟》。
    ⑥仲九:《学生运动的过去和将来》。
    ⑦季陶:《上海的同盟罢工》,《星期评论》第48号(劳动纪念号),1920年5月1日。
    ①季陶:《文化运动与劳动运动》,《星期评论》第48号(劳动纪念号)。
    ②同上。
    ③季陶:《文化运动与劳动运动》,《星期评论》第48号(劳动纪念号),1920年5月1日。
    ④同上。
    ⑤季陶:《学潮与革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⑥季陶:《国际联盟和劳动问题》,《星期评论》第2号,1919年6月15日。
    ⑦先进:《最近上海的罢工风潮》,《星期评论》第21号,1919年10月26日。
    ⑧戴季陶:《民国九年的工作》上海《民国口报》副刊“觉悟”,1920年1月1日。
    ①季陶:《俄国两政府的对华政策》,《星期评论》第15号,1919年9月14日。
    ②季陶:《俄国之近况与联合国的对俄政策》,《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③同上。
    ④季陶:《劳农政府治下的俄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⑤力子:《布尔什维克的真相》,上海《民国日报》,1920年1月30日“随感录”。
    ①季陶:《对付布尔色维克的方法》,《星期评论》第3号,1919年6月22日。
    ②季陶:《劳农政府治下的俄国》,《星期评论》第39号。
    ③季陶:《对付布尔色维克的方法》,《星期评论》第3号,1919年6月22日。
    ④同上。
    ⑤季陶:《劳农政府治下的俄国》,《星期评论》第39号。
    ⑥季陶:《俄国之近况与联合国的对俄政策》,《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①季陶:《劳农政府治下的俄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②季陶:《俄国之近况与联合国的对俄政策》,《星期评论》第26号,1919年11月30日。
    ③季陶:《国家主义之破产与社会的革命》,《星期评论》第47号,1920年4月25日。
    ④仲九:《为什么要赞同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星期评论》第45号,1920年4月11日。
    ⑤季陶:《劳农政府治下的俄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⑥季陶:《关于劳动问题的杂感》,《星期评论》第48号,1920年5月1日。
    ⑦朱执信:《改革者的两重义务》,《闽星》半周刊,1920年4月23日。
    ⑧上海《民国日报》评论,1920年4月14日第3版。
    ①季陶:《俄国劳农政府通告的真义》,《星期评论》第45号,1920年4月11日。
    ②同上。
    ③《陈炯明致列宁书》,1920年5月,《丛书》第2卷,第88页。
    ①李卜克纳西与卢森堡遇难的日期,当时报刊记载有些混乱,戴氏文章记载是1919年1月10日。陈独秀1922年6月30日给共产国际的第一份报告中给人印象足农历正月15日。
    ②季陶:《德国革命的因果》,《星期评论》第43号,1920年3月28日。
    ①季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纲》,《星期评论》第10号,1919年8月10日。
    ②蛰伸:《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民报》第3号,1906年4月。
    ③季陶:《“世界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的适应”》,《星期评论》第17号,1919年9月28日。
    ④季陶:《英国的劳动运动与三角同盟》,《星期评论》第18号,1919年10月5日。
    ①季陶:《英国的劳动组合》,《星期评论》“国庆纪念号”,1919年10月10日。
    ②同上。
    ③季陶:《美国产业界的大恐慌——美国究竟有社会主义的存在没有》,《星期评论》第21号,1919年10月26日。
    ④同上。
    ⑤季陶:《意大利的“赤色化”与其反动》,《星期评论》第28号,1919年12月14日。
    ⑥同上。
    ⑦季陶:《意大利的“赤色化”与其反动》,《星期评论》第28号,1919年12月1日。
    ⑧季陶:《日本会发生革命吗》,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3月19日。
    ①季陶:《我的日本观》,《建设》第1卷第1号,1919年8月。
    ②季陶:《东亚永久和、平策》,《星期评论》第27号,1919年12月7日。
    ③季陶:《国家主义之破产与社会的革命》,《星期评论》第47号,1920年4月25日。
    ①《建设》第2卷第6号,1920年8月。
    ②《新青年》第8卷第2号,1920年10月1日。
    ①《邵力子文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8页。
    ①《独秀先生复东荪先生底信》,《社会主义讨论集》,上海.新青年社1922年版,第66页。
    ②《瞿秋白论文集自序》,《中国近代哲学资料选编》第4卷,上海.L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①季陶:《“世界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的适应”》,《星期评论》第17号,1919年9月28日。
    ②季陶:《“世界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的适应”》,《星期评论》第17号,1919年9月28日。
    ①季陶:《“世界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的适应”》,《星期评论》第17号,1919年9月28日。
    ②《马克斯资本论解说》序,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1921年版。
    ①季陶:《学潮与革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②仲九:《主义的研究与禁止》,《星期评论》第40号,1920年3月7日。
    ③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4页。
    ④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7页。
    ⑤季陶:《劳动运动的发生及其归趣》,《星期评论》第11号,1920年3月14日。
    ⑥同上。
    ①季陶:《政治问题应该研究不应该研究?》,《星期评论》第24号(短评),1919年11月16日。
    ①考证井田制是《建设》杂志的一个重要内容,胡汉民在《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对井田制进行了考察后,从《建设》杂志第2卷第1号开始,用3期进行了专门讨论,见《井田制有无之研究》。
    ②冯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香港.社会主义研究所1920年3月印刷,第22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2页。
    ④《面向孙逸仙》,《丛书》第1卷,第174—175页。
    ⑤《波达波夫给契切林的报告》(1920年12月12日),同上,第18页。
    ⑥利金就在华工作情况给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部的报告(1922年5月20日),同上,第95页。
    ①马林为格克尔同孙逸仙的谈话所作的记录(1922年9月26日),同上,第136页。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0页。
    ③冯自由:《社会主义与中国》,香港.社会主义研究所1920年3月印刷,第27页。
    ④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5页。
    ⑤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1页。
    ⑥蛰仲:《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1906年1月《民报》第2号。
    ①汉民:《孟子与社会主义》,《建设》第1卷第1期,1919年8月。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2页。
    ③同上,第360页。
    ④同上,第369—370页。
    ⑤同上,第369页。
    ⑥同上,第230页。
    ⑦黄彦编注:《论民生上义与社会主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⑧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41页。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85页。
    ②同上,第189页。
    ③同上,第231页。
    ④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1921年12月10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页。
    ⑥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4页。
    ⑥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①蒋大椿:《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页。
    ③同上,第362页。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5页。
    ②孙中山称之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他认为世界主义是从民族主义发生出来的,“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如果民族主义不能巩固,世界主义也就不能发达。”
    ③孙逸仙给列宁的信(1922年12月6日),《丛书》第1卷,第164页。
    ④同上,第110页。
    ⑤1922年8月31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以中国政府对苏俄政府1919年到1920年两次对华宣言未做出相应反应为理由,在同中国谈判时,对以上两个宣言不作出任何具体的承诺。从外蒙古撒军问题“应通过俄中蒙签订协议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不允许排除蒙古本身。这与我们承认中国对蒙古的主权并不矛盾。”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必须保证苏俄政府的一些特权。所有这些必须“要求以法律上承认的形式作出回报”。(见《从书》第1卷第115页)特别是对第一条的决定,遭到越飞的激烈批评:苏俄政府如果这样将宣言说成一纸空文,“这将足我们对华政策的破火,而最终则是我们全面火亡的开始,因为在对外政策上我们成了最一般的帝国主义者”。(同上)
    ①张东荪:《一个申说》,《改造》第3卷第6号,1921年2月15日。
    ①潘公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1921年2月25日。
    ②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通史之《伟大的开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86,189页。
    ③同上,第180页。
    ④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5—382页。
    ⑤同上,第375页。
    ⑥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通史之《伟大的开端》,第186页。
    ⑦季陶:《学潮与革命》,《星期评论》第39号,1920年2月29日。
    ①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通史之《伟大的开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85页。
    ②同上,第189页。
    ③蛰伸(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1906年1月第2号。
    ④向青:《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①《星期评论》第17号.1919年9月28日。
    ①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1905—1910年。
    新青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陈独秀,1918年7月—1923年。
    共产党,上海:李达,1920年11月—1921年7月。
    星期评论,上海:戴季陶等,1920年6月—1921年6月。
    建设,上海:朱执信、戴季陶、胡汉民等,1919年8月—1920年8月。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邵力子,1919年6月—1923年12月。
    晨报副刊,北京:陈溥贤,1919年2月—1920年12月。
    时事新报“学灯”,北京:1919年1月—1921年12月。
    劳动界,上海:陈独秀、李汉俊,1920年8月—1921年1月。
    少年中国,北京:王光祈,1919年7月—1923年。
    解放与改造(改造),北京、上海:张东荪、梁启超,1919年9月—1922年9月。
    先驱,北京、上海:刘仁静,1922年1月—1923年8月。
    向导,上海:蔡和森等,1922年9月1923年12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共中央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选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孙中山全集(第2、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孙中山: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
    毛泽东选集(4卷本),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修订,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运动,档案资料丛书,第1、2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2、3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共产主义小组(上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选编:“一大”前后(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室编: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冯自由著:社会主义与中国,香港:社会主义研究所,1920。
    [德]柯祖基著,恽代英译:阶级争斗,上海:新青年社1921。
    马尔西著、李汉俊译:马格斯资本论入门,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1921。
    [荷兰]郭泰著,李达译:唯物史观解说,上海:中华书局1921。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编印:马克思纪念册,上海:1922。
    李特等编译:纪念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22。
    成则人译: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上海:1922。
    [日]山川均著、张亮译:列宁传,人民出版社1922。
    [苏俄]托洛兹基著、周诠译:俄国革命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22。
    [意]安利科马赉特斯太著、李少穆译:两个工人的谈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22。
    希曼译:俄国共产党党纲,广州:人民出版社1922。
    [美]列德莱著、李季译:社会主义之思潮及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苏俄]布哈林著、彭成译:共产主义ABC,新青年社1926。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李达文集》编辑组编: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中国革命博物馆选编: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中央档案馆等编: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张注洪、任武雄选编: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傅学文编:邵力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人民出版社编: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编:朱执信集,上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
    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段云章等编:陈炯明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维经斯基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编译: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辑(三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986、1988。
    倪兴祥主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倪兴祥编著: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大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名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三联书店1979。
    张静如、王朝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邵维正: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刘宋斌、姚金果著: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黄修荣著:横空出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李会滨主编: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义通史——伟大的开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绍康编著: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
    彭明著: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周策纵著: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田子渝著:武汉五四运动史,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
    [日]石川祯浩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东京:岩波书店2001。
    [日]小野信尔著:五四运动在日本,日本:汲古书院2003。
    吴黎平编:社会主义史,上海:南强书局1930。
    陈振著:马列主义与中国上海,胜利出版社总社1931。
    何干之著:中国启蒙运动史,生活书店1947。
    丁守和、殷叙彝著: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
    林代昭、潘国华: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姜义华选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庄福龄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李其驹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守常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修订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邹振环: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年),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观泉:“天火”在中国燃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阿里夫·德里克著: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陈公博著、[美]韦慕庭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蒋介石著:苏俄在中国,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
    沈云龙著:中国共产党之来源,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吕芳上著:革命之再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陈永发著: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修订版)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
    张国焘著:张国焘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曾景忠编注: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团结出版社2010。
    [苏]费·维·亚历山大罗夫:列宁和共产国际——共产国际运动理论和策略制定史,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
    [苏]索波列夫等蓍:共产国际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苏]季诺维也夫:论共产国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黄修荣:共产国际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求实出版社1983。
    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周文祺、褚良如编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6。
    曹军: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向青: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姚金果、苏杭、杨云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李玉贞主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李玉贞著:马林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周谷著:孙中山与第三国际,(台湾)大地出版社1997。
    张秋实著:瞿秋白与共产国际,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刘永明著:国民党人与五四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尚明轩主编:孙中山的历程,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
    田子渝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汉俊,武汉出版社2004。
    [美]萧邦奇著: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黄修荣主编: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新探,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郭德宏主编: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编:俄共秘档与中国革命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编:共产国际、联共(布)秘档与中国革命史新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张注洪、王晓波: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梁怡、李向前: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李玉刚:红色使者与中国共产党,宇航出版社1997。
    杨奎松: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编:上海革命史研究资料,上海:三联书店1991。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辑,上海:开明出版社1992。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2002。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3—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09。
    M. Meisner: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Arif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by Michacl Y.L.luk:The Origins of Chinese Bolshevism:An Ideology in the Making,1920-192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Hans J. Van de Ven:From Friend to Comrade: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op. Oxford.1991.
    田子渝: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十年研究述,评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金冲及: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五四时期先进青年思想变动轨迹的剖析,人民日报(京)1989,8,21。
    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王殿祥:试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聊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林志友: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赵春荣: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思想个性与共性,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
    罗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译介,求索2006年第1期。
    陆祥琛: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党史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期。
    王付昌: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
    田子渝: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研究的若干启示,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张德望: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特点平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毛传清: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条渠道之比较,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应祖国: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辨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徐行:试论社会主义思潮在华传播的起始,南开学报1999年第2期。
    韩一德:略论早期社会主义传播,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6期。
    林雨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状况与特点的历史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黎永泰:辛亥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3期。
    傅绍昌:辛亥革命促起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在上海的传播,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6期。
    徐觉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早期的译文,社会科学(上海)1982第4期。
    王明生:论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思潮在华传播的特征,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王涛:20世纪初期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动力,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李向勇:论科学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探索2002年第2期。
    李军林: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角色定位,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3期。
    王列平:当“共产主义的幽灵”在中国徘徊时,党史纵横2006第3期。
    蒋曙晨:“一大”前后党的出版工作,出版科学2001第3期。
    葛正慧、卢调义:五四以前我国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学说的介绍,图书馆杂志1983第1期。
    陈绍康:建党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种珍藏,图书馆杂志1983年第2期。
    于桂林:20世纪初传播马克思的主要出版物—兼谈其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新世纪图书馆2004年第2期。
    俊杰: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党史文汇1989年第1期。
    张之华: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初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上下),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2、3期。
    薛衔天:共产国际的建党策略与中共建党途径,世界历史(京)1989年第4期。
    李丹阳、刘建一:《上海俄文生活报》与布尔什维克初期在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石川祯浩:魏金斯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蔡丽:共产国际与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巨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蔡丽:马林与国民党的政治宣传工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3期。
    蔡丽:共产国际为什么高估了国民党的革命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社版)2005年第1期。
    蔡丽:浅论共产国际初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7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7年。
    蔡丽: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关系论析,湖北大学学报2010年专辑。
    王进: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文史哲1981年第4期。
    陶季邑:五四时期国民党理论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1期。
    陶季邑:民主革命派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暨南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陶季邑:早期国民党人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1期。
    沈绍根、张英智:从初期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看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价值取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沈传亮:五四时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学研究2002年8月。
    李泽华:试论五四时期中国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传播,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王列平:参与中共建党的国民党人,党史文汇2005年第10期。
    田子渝、陈绍康:《星期评论》新论,文史哲1990年第3期。
    韩部善: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阵地——评《星期评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陈绍康:李汉俊与《星期评论》,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李占才:五四时期的《星期评论》,民国档案1991年第2期。
    李占才:《戴季陶五四时期的劳工思想》,史学月刊1987年第4期。
    郭圣福:五四时期的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介绍和研究,学术月刊1990年第9期。
    郭圣福:五四时期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研究,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1期。
    马佩英:戴季陶政治思想论,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
    龙士云、王家武:朱执信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李其驹、王炯华:胡汉民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最初传播,社会科学评论198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