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天子政务秘书系统的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天子政务秘书是指那些直接为皇帝服务,协助皇帝完成日常政务工作,并保证皇帝与大臣间政务信息畅通的秘书人员。在通讯手段较为落后的封建时代,皇帝主要通过文书的上传下达来实现对庞大帝国的有效统治,因此,天子政务秘书的工作内容亦主要围绕文书展开,包括:诏令起草,文书传达,文书平省等几个方面。由天子政务秘书组成的机构我们称之为天子政务秘书机构,又因政务秘书工作往往由不同的机构分担执行,我们把这些机构的组合称之为天子政务秘书系统。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天子政务秘书系统的机构和人员组成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原因发人深思,其过程耐人寻味。
     以相对固定的天子政务秘书工作为主线,探究两汉魏晋南北朝天子政务秘书系统的变迁过程,弄清其变迁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原因是本文研究之主要目的所在;开拓两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变迁研究新的视野,充实完善两汉魏晋南北朝秘书史的内容是本文研究之主要意义所存。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史上“秘书”概念的辨析,理清本文探讨之“秘书”内涵,并最终落实到对“天子政务秘书系统”的课题研究界定;同时,通过对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阐明本文研究之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从第二章到第八章,以朝代为顺序分别探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朝天子政务秘书机构和人员组成以及其所从事的政务秘书工作。通过研究,以点连线,以线观点,发现整个魏晋南北朝天子政务秘书系统发展变化的内在延续性、不同时期政务秘书系统发展的不同特点、同一时期政务秘书系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作为皇帝的亲信和处理日常政务所依赖的对象,天子政务秘书系统变迁与封建皇权的盛衰消长息息相关,对天子政务秘书系统发展变化的现象梳理和原因分析,亦是对皇权政治发展变化轨迹的探寻。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总结,回顾整个两汉魏晋南北朝天子政务秘书系统变迁过程,总结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被赋予的政治意义,并进而反观其对现时代的指导意义。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are those people who services directly to the emperor and help the emperor to complete day-to-day work of the Chief and to ensure that the information flow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minist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o be lagging in the feudal era, the emperor mainly conveyed through the instrument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rule of a huge empire. Therefore,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s work is mainly carried out around the instruments.Include: Drafting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to convey, Instruments reviewed. By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mperor of the body, we call the Chief Secretary of institutions.Chief Secretary to work because different agencies often shared by the Executive, We call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institutions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system. From the Western Han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system, composed of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are always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The reason thought-provoking, the process thought-provoking
     Relatively fixed in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of the main line of work,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system from the Western Han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change process Changes in the times to understand its background and the intrinsic reason is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To open up the political system from the Han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 new vision for Change, fleshed out the Content of Secretary of the history of China is the main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Mainly through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Secretary" Concep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rt of the "Secretary" and eventually into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system" as defined in the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of analysis, to clarify the purpose and the meaning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first chapter to Chapter Disorder by dynasties, in order to explore for the Western Han, Eastern Han, Cao Wei, Western Jin, the Eastern Jin, Southern Dynasty, Northern Dynasty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composed of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as well as they engaged in the work of the Chief Secretary.Through research, to point to connect, to line point of view, Found that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system, the continuit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intrinsic, Chief Secretary to the system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hief Secretary to the system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As the emperor's close aides and rely on day-to-day work of the Chief, the Chief Secretary of the emperor system changes in growth and decline of imperial pow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mperor system, Chief Secretary to the emperor system, the phenomen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grooming and Analysis, It is also track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imperial power search.
     The third part is a summary of papers,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ef Secretary from the Western Han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in its internal laws and have been given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us the other hand, is it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imes.
引文
[1]常崇宜:《秘书定义的再探讨》,载于《秘书》2006年第9期,第3页
    [2]毛新伟:《秘书定义的新探讨》,找于《秘书》2006年第9期,第6页
    [3](汉)班固:《汉书》卷三十六《刘向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50页
    [1](宋)范哗:《后汉书》卷三十上《苏竟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42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54页
    [3](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第五十七《设官部九》,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
    [4]《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1页
    [5](汉)许慎著,(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9页
    [6]《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第1209页
    [7](唐)徐坚等:《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4页
    [1]杨树森、张树文:《中国秘书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2]当然,也有很多是后来才被赋予的新职能,如谈判工作、公关工作等。
    [1]当然出于帝王信任,设置一些秘书职位由宦官担任则另当别论,如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中书”。
    [2](汉)王充:《论衡》卷十三《别通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6页
    [1]为节约篇幅,凡文中涉及之前辈先贤一概省略“先生”之称。
    [2]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3]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4]王素:《三省制略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
    [2]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3]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左东言:《中国政治制度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
    [4]王守法:《中国政治制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5]储考山、何立平、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3年版
    [6]张金监:《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版
    [7]曾繁康:《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988年版
    [8]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9]杨剑宇:《中国秘书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1]黄泽元、吕文英:《中国秘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刘演林:《中国秘书史》,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李欣:《中国秘书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4]聂中东:《中国秘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版
    [5]杨树森、张树文:《中国秘书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潘林杉:《中国古代秘书通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7]何美荣:《中国古代秘书制度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0期,第46-48页
    [8]李海霞:《中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设置》,载于《兰台世界》2006年第23期,第69页
    [9]陈小卡:《封建集权制下中央秘书机构设置与秘书人员配备的特点》,载于《秘书》2000年第6期,第44-45页
    [1]赵春娥:《南朝宣诏呈奏机枢制度略论》,载于《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第82-8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版,第2675页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七《春官宗们第三》,载于:《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55页
    [3]《周礼注疏》卷十七《春官宗伯第三》,第752页
    [4]《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442页
    [1]何建章 注释:《战国策注释》卷十九《赵策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2页
    [2]《战国策注释》卷二十六《韩策一》,第974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8页
    [4]周寿昌:《汉书校注补》说:“盖其官实设于秦二世时也”说法是不对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已有明确记载。
    [5]《汉书卷》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26页
    [6]《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7](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1页
    [8]《汉官六种》,第73页
    [9]《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10]《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36页
    [1]《汉书》卷四十二《张苍传》,第2093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358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9页
    [4]《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61页
    [5]《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1页
    [6]《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2014页
    [1]《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2021-2022页
    [2]《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第2783-2784页
    [3](晋)陈寿:《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6页
    [4]《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71页
    [5]《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第2110-2111页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居延汉简甲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汉书》卷四十二《周昌传》,第2095页
    [2]《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60页
    [3]《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第2110页
    [1]《汉书》卷四十二《周昌传》,第2096页
    [2]《汉书》卷四十《陈平传》,第2045页
    [3](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4]《汉书》卷六十《杜延年传》,第2664页
    [1]《汉书》卷八十三《薛宣传》,第3391-3392页
    [2]《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2904页
    [3]《汉书》卷六十七《朱云传》,第2912-2913页
    [4]《汉书》卷八十三《薛宣传》,第3391页
    [5]《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第3405页
    [6]《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1]《汉官六种》,第144页
    [2]《汉书》卷九十《咸宣传》,第3661页
    [3]《汉书》卷六十《杜周传》,第2659页
    [4]《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50页
    [5](唐)杜佑:《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2页
    [6](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七九八,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224页
    [7]《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90页
    [8](宋)章如愚:《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六《台谏》,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9]《山堂考索》(续集)卷三七《汉初内外朝相通其后始不相关》
    [1]《汉官六种》,第63页
    [2]《通典》卷二十四,第143页
    [3]《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51页
    [4]《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9-3600页
    [5]《通典》卷二十四,第142页
    [6]据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职官词典》:“持书侍御史,官名。治书侍御史的别名。”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7]《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47页
    [8]《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3页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6页
    [2]《汉书》卷六十六《王欣传》,第2887页
    [3]《汉书》卷四十五《江充传》,第2177页
    [4](清)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45-346页
    [5]引自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1](清)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三十七《官制门·内外官》,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7页
    [2](汉)许慎著,(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0页
    [3](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第六卷《释书契第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99页
    [4]《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传》,第2572页
    [5]《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2704页
    [6]许维:《吕氏春秋集释》卷八《爱士篇》,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7]《战国策注释》卷八《齐策一》,第297页
    [8]《战国策注释》卷十七《楚策四》,第582页
    [9]《战国策注释》卷二十六《韩策一》,第993页
    [1]《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第2402页
    [2]《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二》,第3578页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70页
    [4]见(清)阮元:《经籍纂诂》:“上平十一真”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又《周礼正义》“大宗伯”条“朝觐会同,则为上相”下孙诒让正义
    [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一七《春官宗伯第三》,载于:《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96页
    [6]《经籍纂诂》:“去声十五翰”
    [7]《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68页
    [1]《汉书》卷四十三《叔孙通传》,第2127-2128页
    [2]《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3414-3415页
    [3]《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881页
    [4]《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9-3140页
    [5]《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7页
    [6]《汉书》卷五十《张释之列传》,第2307页
    [7]《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405页
    [1]《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8页
    [2]《汉书》卷三《高后纪》作“张释卿”,第100页
    [3]《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405页
    [4]《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5]《山堂考索》(续集)卷三七《汉初内外朝相通其后始不相关》
    [1]《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88页
    [2]《汉书》卷八十六《王嘉传》,第3501页
    [3]《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第3637页
    [4]《经籍纂诂》:“去声十三问”
    [5]《历代职官表》,卷21“汉代”案语,第398页
    [6]《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41页
    [1]《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1101页
    [2]《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2018页
    [3]《汉书》卷四十《王陵传》,第2047页
    [4]《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2844页
    [1]《群书考索》(续集)卷三十七《官制门·内外官》,第1137页
    [2]《汉官六种》,第140-141页
    [3]《宋书》卷三十九《百官上》,第1233页
    [4]《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5]《战国策注释》卷七《秦策五》,第279页
    [6]《吕氏春秋集释》卷十六《乐成》
    [7]《吕氏春秋集释》卷二十《骄恣》
    [8]少府源于战国时的韩国,《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载韩宣王云:“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集解云:“韩有溪子弩,又有少府所造二种之弩”。第2250页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1页
    [2]《宋书》卷三十九《百官上》,第1233页
    [3]《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4]《通典》卷二十六,第157页
    [5](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页
    [6]《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1页
    [7]《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8页
    [1]《汉书》卷五十二《窦婴传》,第2392页
    [2]《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第3377页
    [3]《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5页
    [4](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1]《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六《台谏》
    [2]关于此期尚书分曹的具体情况,参看本章 第五节 之“尚书机构的发展完善”部分,第61-62页
    [3]《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第2647页
    [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三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3页
    [1]《太平御览》卷三五四,第1629页
    [2]《汉官六种》,第63页
    [3]《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4页
    [4]《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3页
    [5]《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6页
    [1]章太炎:《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第820页
    [2]陶希圣、沈巨尘:《秦汉政治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41-142页
    [3]《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1页
    [4]《汉官六种》,第140页
    [5]《汉书》卷七十五《京房传》,第3161页
    [6]《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820页
    [7]《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5页
    [1]《唐六典》卷九,第273页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页
    [3]《唐六典》卷一,第5页
    [4](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35页
    [5]《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27-2728页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7页
    [2]《汉书》卷八十五《谷永传》,第3465页
    [3]《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第2335页
    [4]《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21-2222页
    [1]《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22页
    [2]《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第2775页
    [3]《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1]《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8页、第2561页
    [2]《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2页
    [3]《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4]《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5]《太平御览》卷二二一,第1052页
    [6]《汉官六种》,第63页
    [7]《汉书》卷六十六《杨恽传》。第2893页
    [8]《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9]《北堂书钞》卷五十八《设官部十·散骑常侍》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2](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25页
    [3]《宋书》卷三十九《百官上》,第1234页
    [4]《晋书》卷二十四《职官》,第729页
    [5]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事”,北京: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456页
    [6]参《经籍纂诂》下平声:一先,八庚。
    [7]《汉官六种》,第65页
    [8]《汉书》卷六十《杜延年传》,第2664页
    [9]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182页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2]《通典》卷二十一,第133页
    [3]《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4]《汉官六种》,第93页
    [5]《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页
    [1](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
    [2]《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04页
    [3]《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1]张英:《渊鉴类函·设官部六·大司马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26页
    [2](清))陈梦雷 编纂、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之《大戴礼记》第六十六《盛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第3558页
    [4]《汉官六种》,第122页
    [5]《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第3563页
    [6]《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38页
    [7]《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1页
    [8]《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17页
    [9]《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2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4-2935页
    [1]《汉书》卷七十七《刘辅传》,第3253页
    [2](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3]《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7页
    [4]《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2页
    [5]《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48页
    [1]《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第129页
    [2]《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5页
    [3]《汉书》卷六十七《胡建传》,第2912页
    [4]《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4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38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48页
    [2]《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0页
    [3]《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0页
    [4]《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0页
    [5]《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3页
    [6]《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0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4页
    [2]《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5页
    [3](汉)叔孙通 撰《汉礼器制度(及其它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1页
    [5](清)陈梦雷 编纂、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7289页
    [6]《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5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1页
    [2]《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4页
    [3]《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2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2页
    [2]《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5页
    [3]《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5页
    [4]《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第2648页
    [5]《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第2648页
    [6]《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第2649页
    [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48页
    [2]《汉书》卷六十六《蔡义传》,第2899页
    [1]《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6页
    [2]《汉书》卷七十四《丙吉传》,第3144页
    [3]即未央宫最外面的公车司马门。
    [4]《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54页
    [5](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9页
    [6]《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27页
    [7]《汉书》卷七十七《盖宽饶传》,第3247页
    [8]《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6页
    [1]《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83页
    [2]《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83页
    [3]《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84页
    [4]《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6页
    [1]《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1948页
    [2]《汉书》卷七十五《京房传》,第3136页
    [3]《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7页
    [1]《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8页
    [2]《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5页
    [3]《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7页
    [1]《史记》卷二十一《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1064页
    [2]《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5页
    [3](梁)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34页
    [4]确切的说应该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宣元时期定制
    [5]《汉书》卷九十二《陈遵传》,第3710页
    [6]《汉书》卷八十九《黄霸传》,第3634页
    [7]《汉书》卷七十七《盖宽饶传》,第3243页
    [1]《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第3220页
    [2]《汉书》卷七十九《冯野王传》,第3302页
    [3]《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8页
    [1]《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9-3730页
    [2]《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2页
    [3]《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第3377页
    [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元帝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1页
    [5]《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第3377页
    [6]《汉书》卷十《成帝纪》,第302页
    [1]《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第3378-3379页
    [2]《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0页
    [3]《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2页
    [4]《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19页
    [5]《汉书》卷八十《东平思王刘宇传》,第3324-3325页
    [1]《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0-4023页
    [2]《汉书》卷七十七《毋将隆传》,第3263页
    [3]《汉书》卷七十三《韦玄成传》,第3118页
    [4]《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第3404页
    [1]《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第3405页
    [2]《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44页
    [3]《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第七》,第1470页
    [4]《汉书》卷九十三《董贤传》,第3733页
    [1]《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第3379页
    [2]《汉书》卷九十七下《孝元傅昭仪传》,第4002页
    [3]《汉书》卷九十七下《定陶丁姬传》,第4002页
    [4]《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3274页
    [5]《汉书》卷八十九《黄霸传》,第3632页
    [1]《汉书》卷十《成帝纪》,第732页
    [2]《汉官六种》,第141页
    [3]《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7页
    [1]《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第730页
    [2]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1]《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5页
    [2]《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第3377页
    [3]《汉书》卷七十一《平当传》,第3051页
    [4]《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3422页
    [5]《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23页
    [6]《汉书》卷七十二《龚舍传》,第3081页
    [7]《汉书》卷八十六《王嘉传》,第3502页
    [8]《汉书》卷九十三《董贤传》,第3739页
    [1]《汉书》卷七十七《郑崇传》,第3255页
    [2]《汉书》卷八十二《傅喜传》,第3380页
    [3]《汉书》卷八十六《师丹传》,第3509页
    [4]参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27页
    [1]《汉书》卷九十三《石显传》,第3727页
    [2]《汉书》卷七十七《孙宝传》,第3262页
    [1]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2]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1]《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赞语引,第4035页
    [2]《汉书》卷一百上《叙传第七十上》赞语引,第4207页
    [3]《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57页
    [1]班固等:《东观汉纪》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19页
    [1]《后汉书》卷三十三《朱浮传》,第1143页
    [2]《后汉书》卷三十三《朱浮传》,第1143页
    [3]《后汉书》卷二十六《冯勤传》,第910页
    [4]《后汉书》卷二十六《侯霸传》,第903页
    [5]《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传》,第807页
    [6]《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传》,第1657页
    [7]《后汉书》卷四十四《胡广传》,第1510页
    [8]《后汉书》卷十六《邓禹传》,第604页
    [9]《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775页
    [10]《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31页
    [1]《后汉书》卷二十六《冯勤传》,第910页
    [2]《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忠传》,第1565页
    [3]《唐六典》卷一,第5页
    [4]《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5](南宋)叶适:《习学记言》卷二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6]《后汉书》卷三十三《朱浮传》,第1146页
    [7]《后汉书》卷二十六《侯霸传》,第902页
    [8]参《后汉书》卷二十六《蔡茂附郭贺传,冯勤传》
    [9]《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第918-919页
    [1]《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2](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6页
    [3](唐)李匡义 撰《资暇集》之《中华古今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4]《说文解字注》,第58页
    [5]《唐六典》卷一,第5页
    [6]《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第2395页
    [7]《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57-1658页
    [1]《唐六典》卷一,第5页
    [2]《后汉书》卷二十七《宣秉传》,第927页
    [3]《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第3561页
    [4]《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9页
    [5]《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7页
    [6]《后汉书》志第二十七《百官四》,第3614页
    [7]《汉书》卷七十七《诸葛丰传》,第3249页
    [8]《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第3231页
    [1]《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3261页
    [2]《后汉书·百官四》,第3613-3614页
    [3]《北堂书钞》卷六十一《设官部十三》
    [4]《后汉书》卷四十五《周景传》,第1539页
    [5]《后汉书》卷七十七《周纡传》,第2495页
    [6]《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7页
    [7]《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7页
    [1]根据祝总斌先生的研究东汉尚书六曹,光武时是吏、二千石、民、南主客、北主客、三公,各自的职掌是按照上奏文书者的身份加以分工的;东汉中后期是吏、二千石、民、客和两三公曹,各自职掌逐渐转向按任务的性质分工,这反应了尚书权力在扩大。尚书诸曹章奏文书按任务的性质分工,可避免各曹之间的重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详细可参考《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135页
    [2]《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7页
    [3]《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第919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十五“明帝永平十四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454页
    [5]《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8页
    [1]《汉官六种》,第32页
    [2]《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6页
    [3]。《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127页、第129页
    [4]《周礼注疏》卷二十六《春官·内史》,第820页
    [5](清)孙诒让 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32页
    [6]《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一,第398页
    [7]《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第2105-2106页
    [1]《汉官六种》,第143页
    [2]《汉官六种》,第206页
    [3]《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志三》:黄门侍郎条下刘昭补注引《献帝起居注》云尚书不得出入禁中。故尚书奏事只能在禁省之外。
    [4]参《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志三》,卷四十五《周荣传》
    [5]《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第1537页
    [6]《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第2243页
    [7]《周礼注疏》卷二十七《春官·内史》,第822页
    [8]《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志三》,第3597页
    [9]《汉书》卷六十四下《贾捐之传》,第2835页
    [10]《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第1537页
    [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一五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28页
    [2]《太平御览》卷二一五引,第1028页
    [3]《汉礼器制度(及其它五种)》,第4页
    [4]《汉官六种》,第64页
    [5]《汉官六种》,第116页
    [1]《汉官六种》,第206页
    [2]《唐六典》卷一,第9页
    [3]《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500页
    [4]《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62页
    [5]《后汉书》卷五十七《李云传》,第1853页
    [6](明)陶宗仪:《说郛》卷六十,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7]《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2页
    [8](唐)欧阳询 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八《职官部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859页
    [9]《汉官六种》,第63页
    [10]《汉官六种》,第142-143页
    [11]《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11页
    [1]《汉官六种》,第206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11页
    [3]《后汉书》卷二十六《冯勤传》,第910页
    [4]《后汉书》志第二十五《百官二》,第3583页
    [5]《后汉书》卷二十六《冯勤传》,第910页
    [1]《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第85页
    [2]《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24页
    [3]《后汉书》志第二《礼仪志中》,第3131页
    [4]《汉礼器制度(及其它五种)》,第4页
    [5]《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肃传》上疏称自西汉成帝起,“朝礼遂阙”。叶适《习学记言》卷二七曰:自成帝起“遂无朝礼,公卿不复进见三百余年,可谓敝事”。
    [6]《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宠传》,第1549页
    [7]《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09页
    [1]《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忠传》,第1565页
    [2]《太平御览》卷二一五引,第1015页
    [3]《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8页
    [4]《北堂书钞》卷六十《设官部十二》
    [5]《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9页
    [1]《后汉书》卷二十九《郅寿传》,第1033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第1460页
    [3]《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第2020页
    [4]《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第2035页
    [5]《后汉书》卷二十九《郅寿传》,第1033页
    [1]《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第1460页
    [2]《汉礼器制度(及其它五种)》,第4页
    [3]《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11页
    [1]《后汉书》卷三十七《桓焉传》,第1257页
    [2]《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62页
    [3]《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6页
    [4]《后汉书》卷七十八《吕强传》,第2532页
    [5]《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第730页
    [6]《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第3556页
    [7]《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第729-730页
    [1]《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57页
    [2]《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25页
    [3]《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第73页
    [4](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三公官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5](唐)欧阳询 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849页
    [6]《艺文类聚》卷四八,第849页
    [7]《艺文类聚》卷四八,第849页
    [8]《艺文类聚》卷四八,第849页
    [1]《后汉书》卷二十三《窦宪传》,第817-818页
    [2]《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第1183页
    [1]《后汉书》卷二十二《王梁传》,第775页
    [2]《后汉书》卷三十五《曹褒传》,第1203页
    [3]《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忠传》,第1565页
    [4]《后汉书》卷四十八《霍婿传》,第1617页
    [5]《后汉书》卷五十一《陈龟传》,第1694页
    [6]《后汉书》卷四十五《韩棱传》,第1535页
    [7]《后汉书》卷三十三《朱浮传》,第1143页
    [8]《后汉书》卷五十四《杨秉传》,第1774页
    [9]《后汉书》卷六十七《范滂传》,第2204页
    [10]《后汉书》卷二十九《郅寿传》,第1034页
    [1]《汉官六种》,第204页
    [2]《周礼注疏》卷六《天官·司会》,第679页
    [3]《后汉书》卷二十六《宋弘传》,第905页
    [4]《后汉书》卷二十七《郭丹传》,第941页
    [5](汉)王符:《潜夫论》卷二《考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4-75页
    [6]《后汉书》卷三十下《襄楷传》,第1083页
    [7]《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传》,第1057页
    [8]《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第1168页
    [9]《后汉书》卷四十五《周景传》,第1539页
    [10]《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第2202页
    [11]《后汉书》卷七十七《周纡传》,第2495页
    [12]《后汉书》卷三十九《刘恺传》,第1308页
    [1]《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传》,第1017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09页
    [3]《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11页
    [4]《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1617页
    [5]《后汉书》卷四十三《何敞传》,第1484页
    [6]《后汉书》卷十《和熹邓皇后纪》,第429页
    [1]《后汉书》卷三十七《桓焉传》,第1257页
    [2]《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53页
    [3]《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第2026页
    [4]《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第2034页
    [5]《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9页
    [6]西汉能够出入禁中的士人加官有侍中和中常侍,到了东汉中常侍改用宦官,但是侍中还是由士人担任,是否依然能够出入禁中?《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注引《汉仪》曰:“章帝元和中,侍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惊上,举伏诛,侍中由是复出外”。可见早在章帝时期,侍中就已经不能出入禁省了。
    [7]《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9页
    [8]《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页
    [9]《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9页
    [1]《后汉书·张让传》,第2536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9页
    [3]《后汉书·百官三》,第3594页
    [4]《后汉书》卷五十八《虞诩传》,第1870页
    [5]《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第2034页
    [6]《后汉书》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591页
    [1]《后汉书》卷四十六《郭躬传》,第1544页
    [2]《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第2082页
    [3]《后汉书》卷五十五《章帝八王列传》,第1800页
    [4]《后汉书》志第十六《五行四》,第3329页
    [5]《后汉书》志第十六《五行四》,第3330页
    [6]《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第2242页
    [7]《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8]《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第2076页
    [9]《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10页
    [1]《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第2252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页
    [1]《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30-331页
    [2]《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8页
    [3]《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3页
    [4]《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第3555页
    [1]《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3页
    [2]《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1473页
    [3]《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4]《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4页
    [5]《后汉书》志第二十五《百官二》,第3578页
    [1]《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页
    [2]《唐六典》卷一,第5页
    [3]《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9页
    [4]《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3页
    [5]《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第1849页
    [6]《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第2081页
    [1]《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1页
    [2]《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志一》,第3273页
    [3]《通典》卷二十一,第121页
    [4]《唐六典》卷八,第241页
    [5]《汉官六种》,第47页
    [6]《唐六典》卷八,第241页
    [7]《唐六典》卷八,第241页
    [8]《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0页
    [9]《周礼注疏》卷一七《天官·宫史》,第657页
    [1]侍中寺分区的具体时间,据笔者下文考证,认为在“光和元年”,第92页
    [2]《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1页
    [3]《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宠传》“肃宗初,为尚书。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同卷《陈忠传》安帝时为尚书仆射,上疏曰:“尚书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诋欺为先,文惨言丑,有乖章宪。”均是尚书负责平省章奏的明证。
    [4]《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3页
    [5]《资治通鉴》,第1840页
    [1]《后汉书》卷五十七《刘瑜传》,第1856页
    [2]《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2536页
    [3]《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1-1992页
    [4]《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0页
    [5]参见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一文,载于《汉魏文学与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6-105页
    [6]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载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 总第61期
    [7]《资治通鉴》卷五十七,第1845页
    [8]《资治通鉴》卷五十七,第1845页
    [1]《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4页
    [2]《后汉书》卷九《献帝纪》,第367页
    [3]董卓废少帝,酖何太后,朝廷比较混乱,不可能创立新的制度,而“省尚书事”这一职能能在这样一个政治形势下出现,与其源于灵帝时代不无关系。此外,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皇帝本人的权能都得不到保障,所以侍中寺的“省尚书事”从保障皇权统治效能来讲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4]《尔雅·释诂下》:“省,察也。”邢昺疏:“省谓视察。”《说文·眉部》:“省,视也。”
    [1]《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4页
    [2]《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第3593页
    [3]《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第122页
    [1]关于曹操奉迎汉献帝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考方诗铭先生的论文《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载于《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2]《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453页
    [3]《后汉书》卷九《献帝纪》,第380页
    [4]《晋书》卷九十二《袁宏传》,第2393页
    [5]《资治通鉴》卷七四“明帝景初二年条胡注”,第2341页。在此处,或曰之说将赞令解释为曹操丞相府草拟命令的属官,作为秘书监的前身时错误的。但是,或曰之称曹操的府署机构为霸府,说明了对曹操府 署特殊性的认识。
    [1]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2]《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第310-311页
    [3]《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劭传》,第620页
    [4]《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注引《魏略》,第309页
    [5]《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第308页
    [6]《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劭传》,第617页
    [7]《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第315页
    [1]《三国志》卷十《魏书·荀彧传》注引《彧别传》,第315页
    [2]《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39页
    [3]《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1页
    [4]《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42页
    [5]《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42页
    [1]《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42页
    [2](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50年版,第1015页
    [3]《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陈矫传》,第644页
    [4]《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徐宣传》,第646页
    [1]《宋书》卷三十九《百官上》,第1234页
    [2]《初学记》卷十一《职官部上》,第258-259页
    [3]见《通典》卷三十六,第203页
    [4]《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155-156页
    [5]《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153页
    [6]《三国志》卷十二《魏书·毛玠传》,第375页
    [7]《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徐奕传》,第377页
    [8]《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常林传》,第659页
    [1]《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第598页
    [2]《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卫凯传》,第611页
    [3]《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卫凯传》,第611页
    [4]《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裴注引,第134页
    [1]《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裴注引,第138页
    [2]《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第696页
    [3]《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第604页
    [4]《太平御览》卷二三三,第1106页
    [1]《唐六典》卷十,第296页
    [2]《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7页
    [3]《资治通鉴》卷七十,第2232页
    [4]《资治通鉴》卷七十,第2260页
    [5]《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是仪传》,第1411页
    [1]《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阮瑀》,第603页
    [2]《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6页
    [1]《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7页
    [2]《资治通鉴》卷七十,第2232页
    [3]《资治通鉴》卷七十,第2260页
    [4]《初学记》卷十一《职官部上》,第271页
    [5]《唐六典》卷九,第273页
    [6]《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页
    [7]平尚书奏事的机构承担我们将在下一部分具体探讨。
    [1]《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7页
    [2]《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9页
    [3]《唐六典》卷九,第273页
    [4]《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8页
    [5]《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8页
    [6]《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第698页
    [1]《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8页
    [2]《资治通鉴》卷七十四,第2341-2342页
    [3]《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9页
    [4]《通典》卷二十一,第119页
    [5]《通典》卷二十一,第125页
    [1]《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2](宋)王应麟 撰,翁元圻注:《困学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8页
    [3]参看陈启云:《曹魏时代中书、尚书二省权势比较》,载于《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56页
    [4]《三国志》卷四《魏书·齐王芳纪》,第123页
    [5]《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61页
    [6]《三国志》卷八《魏书·曹爽传》,第282页
    [7]《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7页
    [1]《三国志》卷十四《魏书·蒋济传》,第452页
    [2]《三国志》卷六《魏书·夏侯玄传》,第301页
    [3]《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第1055页
    [1]《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钟会传》,第784-785页
    [2]《太平御览》卷二二零,第1047页
    [3]《三国志》卷十二《魏书·鲍勋传》,第386页
    [4]《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页
    [1]《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4页
    [2]《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第58页
    [3]《宋书》卷四十《百官下》:“散骑侍郎,四人。魏初与散骑常侍并置。”第1244页
    [4]《晋书》卷二十四《职官》,第733页
    [5]《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6页
    [1]《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4页
    [2]《唐六典》卷八,第244页
    [3]《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华歆传》,第406页
    [4]据《晋书》卷四十四《华表传》所载:“表年二十,拜散骑黄门郎……咸宁元年八月卒,时年七十二。”第1260页,从咸宁元年(275年),往上推七十二年,则华表生于建安八年(203年),年二十余为散骑侍郎时,最早亦应在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之后。而据《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群传》所记,陈群是在魏文帝即帝位后任尚书仆射后数迁尚书令、司空等位,故华表为散骑常侍时,应正值陈群以司空之职兼主尚书台之事。
    [1]《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传》,第1438页
    [2]《三国志》卷五十七《朱据传》,第1340页
    [3]《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允传》,第985页
    [4]《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第919页
    [5]《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是仪传》,第1411页
    [1]蔡邕《汉礼器制度(及其他五种)》之《独断》,第4页
    [2]《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传》,第1604页
    [3]《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传》,第1602页
    [4]“坐”通“座”
    [5]《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第2746页
    [6]《宋书》卷三十九《百官上》,第1237页
    [7]《周礼注疏》卷四十一《冬官考工记·匠人》,第928页
    [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郡县也可称“朝”,参《日知录》卷二四“上下通称”。
    [2]《资治通鉴》卷百二八大明二年胡注:“(北)魏之都坐,……即唐之政事堂。”同上卷百二九大明八年胡注:“都座,谓尚书八座会坐之所,犹今之都堂(此指宋元丰改官制以后之尚书都省)也。”
    [3]《晋书》卷六《明帝纪》,第163页
    [4]《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第1763页
    [5]诫敕为汉帝所下文书形式之一,见《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建武元年注,第24页
    [6]《通典》卷六十,第343页
    [7]《通典》卷五十三,第302页
    [8]《晋书》卷三十九《荀奕传》,第1161页
    [9]《晋书》卷八十四《殷仲堪传》,第2195页
    [1]《宋书》卷十五《礼志二》,第381页
    [2]参《通典》卷四十一
    [3]《通典》卷五十五,第316页
    [4](清)王昶 辑:《金石萃编》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参 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262页
    [6]这是就制度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至于实际上某些都督、刺史权重,不遵行制度者颇多,是另一回事。
    [7]《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第1279页
    [8]《晋书》卷二十七《五行上》,第820页
    [1]《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第2098页
    [2]《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第2095页
    [3]《晋书》卷四十六《刘颂传》,第1303页
    [4]《晋书》卷三十五《裴秀传》,第1041页
    [1]《通典》卷二十二,第133页
    [2]《通典》卷二十二,第133页
    [3]《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第1155页
    [4]《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第1027页
    [5]《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0页
    [6]《太平御览》卷二一七《职官十五》引《晋起居注》,第1035页
    [1]《北堂书钞》五十九引
    [2]《北堂书钞》五十九引
    [3]《通典》卷二十二,第130页
    [4]《通典》卷二十一,第125页
    [5]《北堂书钞》五十七引
    [6]《太平御览》卷二二零,第1045页
    [1]《晋书》卷四十《杨骏传》,第1177页
    [2]《北堂书钞》五十七引
    [3]《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传》,第1602页
    [4]《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0页
    [5]这是上一章节就论述过的,西晋置四人
    [6]《宋书》卷四十《百官志》:“晋初置舍人一人。”第1245页
    [7]《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页
    [1]《三国志》卷二十二《卢毓传》,第651页
    [2]《三国志》卷二十七《王基传》,第751页
    [3]《三国志》卷十一《管宁传》,第359页
    [4]《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第784页
    [5]《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注引《世语》,第785页
    [6]《北堂书钞》卷五十七引
    [7]《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0页
    [8]《晋书》卷四十二《王济传》,第1205页
    [1]《太平御览》卷二二零,第1047页
    [2]《北堂书钞》五十七引
    [3]《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第2302页
    [4]《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传》,第1599页
    [5]《晋书》卷四十六《李重传》,第1310页
    [6]《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第1226页
    [1]《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第1070页
    [2]《晋书》卷四十五《何攀传》,第1291页
    [3]《晋书》卷三十九《王浚传》,第1148页
    [4]《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第1279页
    [5]《晋书》卷六十一《荀晞传》,第1668页
    [1]《晋书》卷五《孝怀、孝愍帝纪》,第133-134页
    [2]《晋书》卷四十六《李重传》,第1311页
    [3]《晋书》卷四十七《傅玄传》,第1321页
    [4]《通典》卷八十八,第481页
    [5](唐)魏征 等撰:《群书治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0页
    [1]《晋书》卷五十九《楚王玮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596页
    [2]《晋书》卷四《惠帝纪》,第96页
    [3]《晋书》卷三十三《石崇传》,第1008页
    [4]《晋书》卷五《怀帝纪》,第124页
    [1]《宋书》卷五十七《蔡兴宗传》,第1582页
    [2]《通典》卷二十二,第129页
    [3]《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第1157页
    [4]《晋书》卷四十《贾充传》,第1168页
    [5]《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第1153页
    [6]《北堂书钞》五十九引
    [7]《太平御览》卷八四八《饮食十六》,第3812页
    [8]《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第1154-1155页
    [1]《通典》卷二十一,第120页
    [2](清)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3](晋)司马彪著,(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4页。又(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一二《黄门侍郎》引董巴《汉书》载:“禁门曰黄闼”,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3页
    [4]《通典》卷二十一,第122页
    [5]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页
    [6]孙诒让:《诸子集成》之《墨子间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352页
    [1]《汉书》卷八十七《杨雄传》,第3583页
    [2]《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第3035页
    [3]《后汉书》卷二十七《吴良传》,第942页
    [4]《后汉书》卷七十七《黄昌传》,第2496页
    [5]《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第3651页
    [6]《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附袁秘传》,第1527页
    [1]光禄勋、卫尉、少府等虽掌宫中内勤事务,因是九卿,身份特殊,不属泛义门下。
    [2]《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29页
    [3]《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2877页
    [4]王素:《三省制略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78页
    [1]《宋书》卷三十九《百官上》,第1238页
    [2]《通典》卷二十一,第121页
    [3]陈仲安:《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两个问题》载于《中国古代史论丛》编委会:《中国古代史论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辑,第8-10页
    [4]《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267页
    [5]《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0页
    [6]《唐六典》卷八,第241页
    [7](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89-190页
    [8]《晋书》卷四十八《向雄传》,第1336页
    [9]《三国志》卷二八《魏书·张燕传》,第262页
    [10]《通典》卷八十一,第440页
    11 《晋书》卷二十《礼中》,第641页
    [1]《晋书》卷六十四《淮南王允传》,第1722页
    [2]《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两个问题》,第2页
    [3]《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钟会传》,第795页
    [4](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载于《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68页
    [5]《唐六典》卷六,第184页
    [6]《唐六典》卷八,第246页
    [1]《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显附子晓传》,第429页
    [2]《晋书》卷四十三《山简传》,第1229页
    [3]《晋书》卷四十三《山简传》,1229页
    [4]《晋书》卷四十二《王济传》,第1205页
    [1]有关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的问题,可分别参考胡可平:《浅谈“魏晋以孝治天下”》,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68-71页;及祝总斌:《略论晋律之“儒家化”》,载于《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109-124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一,“晋纪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正月”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89页
    [3]《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4页
    [1]《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7页
    [2]《北堂书钞》五八引《华峤集》
    [3]《通典》卷二十一,第125页
    [4]《唐六典》卷九,第273页
    [1]《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第1746页
    [2]《晋书》卷七十五《王湛传族孙孙峤附传》,第1974页
    [3]《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第1745-1746页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第2554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83页
    [3]《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略同,“元帝正会”作“帝登尊号”,无“中宗引之弥苦”句
    [4]分见《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卷三十九《荀奕传》,卷七八孔坦传,卷一十二《天文志》以及《太平御览卷三五引《晋中兴书》;参看《十七史商榷》卷四八《敬司徒王导下》条
    [1]《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第1747页
    [2]《晋书》卷七十七《何充传》,第2029页
    [3]《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第2074页;《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加尚书仆射谢安中书监、录尚书事。”第227页
    [4]《晋书》卷六十四《简文三子传》,第1737页
    [5]《晋书》卷六十五《王谧传》,第1758页
    [6]《宋书》卷一《武帝纪》,第14页
    [1]《晋书》卷七十七《何充传》,第2030页
    [2]当时“幼主在位,政归辅臣”(《宋书·王敬弘、何尚之传》论),这一矛盾也就更形突出。
    [3]《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第1305页
    [4]《北堂书钞》五十七引
    [5]《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第1915页
    [6]《晋书》卷三十九《荀勖传》,第1156页
    [1]《北堂书钞》五十七引
    [2]《晋书》卷七十《刘超传》,第1875页
    [3]《唐六典》卷九,第273页
    [4]《通典》卷二十一,第123页
    [5]《唐六典》八,第246页
    [6]庾亮迁中书监,实为王敦“推荐”,见《太平御览》卷220“中书监”引王敦表,可能是崇其位而去其职。
    [7]关于东晋省官,可参看胡秋银《桓温并官省职考释》,载于《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四期
    [8]《北堂书钞》五十八引
    [9]《晋书》卷七十《刘超传》,第1875页 当时的元帝在文书平省工作方面亦有一定的举措,我们将会在下节探讨这一时期天子文书平省政务秘书工作的时候加以论述
    [1]《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第2556页
    [2]《晋书》卷六十九《刁协传》,第1842页
    [3](清)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 《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339-3344页
    [4]《晋书》卷六十九《刘隗传》,第1838页
    [1]《晋书》卷六十八《戴若思传》,第1847-1848页
    [2]《晋书》卷七十七《陆晔传》,第2024页
    [3]参《晋书》荀邃、荀组、荀奕、荀松各传。
    [4]《晋书》卷七十一《熊远传》,第1888-1889页
    [5]以上九人均参看《晋书》本传
    [6]《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第2558页
    [7](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六《司马叡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93页
    [8]《晋书》卷七十五《王坦之传》,第1966页
    [1]《晋书》卷九《简文帝纪》,第223页
    [2](梁)僧佑:《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3](唐)许敬宗等:《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六六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8-393页
    [1](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6页
    [2]《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4页
    [1]《晋书》卷三十九《荀奕传》,第1161页
    [2](梁)慧皎:《高僧传》卷五《义解三·晋庐山释慧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9页
    [3]《宋书》卷十五《礼二》,第384页
    [1]《北堂书钞》卷五八《设官部十·散骑常侍》注引《晋中兴书》按:东晋并无‘熙宁'的年号,而哀帝时有‘兴宁'之号,而适值桓温活跃于政坛,因此‘熙宁'当为‘兴宁'之误。而‘凡一省文书奏表意异者为'一句,疑阙一‘驳'字),否则不通。而《隋书·百官志上》所载:‘散骑常侍、……献纳得失。省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与《晋中兴书》所述相同,据此可补‘驳'字。
    [2]有关桓温的研究可参看余世明:《论桓温》,载于《贵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第78-83页:夏毅辉《论恒温》,载于《浙江学刊》1988年第2期,第87-90页
    [3]《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第2574页而另同书卷八《哀帝纪》系此事于兴宁元年(363年)五月,可知上疏之事确为兴宁元年,第207页
    [1]事见《世说新语·识鉴第七》注引《陶侃别传》,第256页
    [2]《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第2074页
    [3]《晋书》卷六十四《司马道子传》,第1732页
    [1]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91页
    [2]《资治通鉴》卷一百六,第3344页
    [3]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245页
    [4]《晋书》卷八十一《桓尹传》,第2119页
    [5]《晋书》卷六十四《司马道子传》,第1732页
    [6]《晋书》卷九十一《范弘之传》,第2365页
    [1]《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1246页
    [2]《晋书》卷二十四《职官》,第735页
    [3]《唐六典》九,第275页
    [4]《初学记》卷十一《职官部上》,第274页
    [1]《晋书》卷九十一《徐邈传》,第2356-2357页
    [2]《晋书》卷六十四《司马道子传》,第1733页
    [3]《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6页
    [4]《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6页
    [1]《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页
    [2]《唐六典》九,第277页
    [3]陈启云:《两晋三省制度之渊源、特色及其演变》,载于《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7-368页
    [4]《晋书》卷四十三《庾亮传》,第1921-1922页
    [1]《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5页。
    [2]《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1625页。
    [3]《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7页。
    [4](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6页。
    [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0页。
    [6]《南史》卷四十四《竟陵王子良子昭胄传》,第1105页。
    [7]《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52-356页。
    [1]参见 陈苏镇《西省考》,载于 周绍良等编《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75页。
    [2]《晋书》卷五十九《齐王囧传》,第1606页。
    [3]《晋书》卷七十五《荀崧传》,第1977页。
    [4]《晋书》卷三十一《惠贾皇后传》,第966页。
    [5]《宋书》卷十四《礼一》,第370-371页。
    [6]东晋南朝后宫西、北亦有上合门。《南史》卷五《东昏侯纪》:“分军又从西上合入后宫。”《晋书》卷八三 《王雅传》:“(孝武帝)开北上合,出华林园”。东上合未见记载,当亦有。
    [1]《宋书》卷六《孝武帝纪》,第111页。
    [2]《南齐书》卷二十九《周盘尼附奉叔传》,第546页
    [3]《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宋初又置中书通事舍人四员,入值閤内”,第125页。
    [4]《陈书》卷十九《虞荔传》:梁时“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第256页。
    [5]《南齐书》卷十九《五行志》,第375页。
    [6]《南史》卷五《齐东昏侯纪》,第153页。
    [7]《南齐书》卷二十《皇后传》,第391页。
    [8]《太平御览》卷一七五,第854-855页。
    [9]《南史》卷四《齐武帝纪》,第125页。
    [10]《南史》卷七十七《茹法亮传》,第1929页。
    11 《南齐书》卷五十六《茹法亮传》,第977页。
    [1]《南齐书》卷十九《五行志》,第375页。
    [2]《南史》卷四《齐武帝纪》,第126页。
    [3]《宋书》卷七十_二《始安王休仁传》,第1875页。
    [4]《宋书》卷九十四《恩倖阮佃夫传》,第2312页。
    [5](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一《王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4页。
    [6]《梁书》卷五十《文学刘峻传》,第702页。
    [7]《梁书》卷二十七《殷钧传》,第407页。
    [8]《梁书》卷四十八《儒林沈峻传》,第679页。
    [9](唐)魏征:《隋书》卷二十六《百官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23页。
    [1]《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周兴嗣传》,第698页。
    [2]《梁书》卷三十三《王僧儒传》,第474页。
    [3]《通典》卷二十八《职官十》,第163页。
    [4]《通典》卷二十九《职官十一》,第169页。
    [5]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桂林: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隋书》卷四十二《李德林传》,第1194页。
    [7]《通典》卷二十八《职官十》,第164页。
    [8]《宋书》卷九十九《元凶劭传》,第2439页。
    [9]《宋书》卷九十四《恩幸阮佃夫传》,第2314页。
    [10](唐)姚思廉:《陈书》卷十八《韦载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50页。
    11 《梁书》卷十一《吕僧珍传》,第213页。
    [1]《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第1274页。
    [2](清)赵翼着 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正》卷八112“九品中正”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7页。
    [3]《梁书》卷二十一《王峻传》,第321页。
    [4](梁)萧统 编、(唐)李善 注:《文选》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63页。
    [1](北齐)颜之推 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第四《涉务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7-318页。
    [2]《南齐书》卷二十三《王俭传》,第438页。
    [3]《南齐书》卷三十二《张岱传》,第581页。
    [4]《南齐书》卷三十二《王延之传》,第585页。
    [5]《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第561-562页。
    [1]《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第591页。
    [2]《南史》卷二十四《王镇之传侄孙晏附传》,第657页。
    [3]《南史》卷二十四《褚裕之传从孙照附传》,第756页。
    [4](清)赵翼 著;王树民 校证:《廿二史札记校正》上册,卷117“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3页。
    [5]即诏令起草、章奏传达类政务秘书工作机构与文书平省类政务秘书机构之间互不干涉,直接交皇帝审批下达),而是延续了东晋的双向流动模式(即诏令起草、章奏传达类政务秘书工作机构与文书平省类政务秘书机构之间相互监督,就章奏、诏令达成共识后才上奏天子审批下达。
    [1]《宋书》卷五十二“史臣曰”,第1506页。
    [2]《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第1312页。
    [3]《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第1679页。
    [4]《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第1348页。
    [1]《宋书》卷五十二《谢景仁传》,第1495页。
    [2]《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传》,第1523页。
    [3]《宋书》卷六十四《郑鲜之传》,第1696页。
    [4]《晋书》卷七十九《谢混传》,第2079页。
    [5]《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传》,第1523页。
    [6]《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7页。
    [1]《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7页。
    [2]张滨生:《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部1983年版,第456页。
    [3]《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8页。
    [1]《宋书》卷六十三《殷景仁传》,第1682-1683页。
    [2]《宋书》卷八十九《袁粲传》,第2231页。
    [3]《宋书》卷八十五《王景文传》,第2179页。
    [4]《宋书》卷七十八《萧思话传》,第2016页。
    [5]《宋书》卷五十二《褚湛之传》,第1506页。
    [6]《宋书》卷七十九《桂阳王休范传》,第2045页。
    [1]《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第1321页。
    [2]《宋书》卷七十二《建平宣简王宏传》,第1860页。
    [3]《宋书》卷七十五《王僧达传》,第1952页。
    [4]《宋书》卷七十二《晋熙王昶传》,第1869页。
    [1]《宋书》卷六十八《南郡王义宣传》,第1798页。
    [2]《宋书》卷六十八《南郡王义宣传》,第1798页。
    [3]《宋书》卷七十九《庐江王袆传》,第2038页。
    [4]《宋书》卷七十九《庐江王袆传》,第2038页。
    [5]《宋书》卷七十九《武昌王浑传》,第2042。
    [6]《宋书》卷八十《始平孝敬王子鸾传》,第2065页。
    [7]《宋书》卷七十九《桂阳王休范传》,第2046页。
    [1]以上三人参《南齐书》本传。
    [2]《南史》卷二十二《王志传》,第608页。
    [3]参(清)万斯同《梁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355-4356页。
    [4]《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第2174页。
    [5]《南史》卷六十八《蔡征传》,第1662页。
    [6]《陈书》卷二《高祖纪下》永定二年七月“诏中书令沈众兼起部尚书,……起太极殿”,也反映了中书令的“清简无事”。
    [7]《太平御览》卷二二零,第1047页。
    [8]《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第1743页。
    [9]《宋书》卷七十《袁淑传》,第1835页。
    [10]《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第1891页。
    11 《南齐书》卷四十七《谢朓传》,第825页。
    12 《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第817页。
    [1]《南齐书》卷四十八《孔稚珪传》,第835页。
    [2]《南齐书》卷五十二《丘灵鞠传》,第889-890页。
    [3]《梁书》卷十四《江淹传》,第251页。
    [4]《南齐书》卷四十八《刘绘传》:“转中书郎,掌诏诰”是为强证。第841页。
    [5]《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第1668页。
    [6]《南史》卷五十七《范缜传》,第1422页。
    [7]《梁书》卷三十七《何敬容传》,第532页。
    [8]《颜氏家训集解》卷第四《涉务第十一》,第317页。
    [9]《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附王徽之传》,第2103页。
    [1]《宋书》卷四十《百官下》,第1245页。
    [2]《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第735页。
    [3]《唐六典》卷九,第276页。
    [4]《宋书》卷四十六《张敷传》,第1396页。
    [5]《宋书》卷五十三《张茂度传》,第1511页。
    [6]《唐六典》卷九,第276页。
    [1]《通典》卷二十一,第125页。
    [2]《梁书》卷三十《顾协传》,第445页。
    [3]《陈书》卷十九《虞荔传》,第256页。
    [4]《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8页。
    [5]《宋书》卷六十三《殷景仁传》,第1682页。
    [1]《宋书》卷六十八《彭城王义康传》,第1796-1797页。
    [2]《宋书》卷七十二《晋平刺王休佑传》,第1881页。
    [3]《宋书》卷九十四《戴法兴传》,第2303页。
    [4]《南齐书》卷五十六《倖臣刘系宗传》,第975页。
    [5]《南史》卷七十七《恩倖传》,第1914页。
    [1]《南齐书》卷五十六《倖臣传》,第972页。
    [2]《南齐书》卷五十六《吕文显传》,第978页。
    [3]《南史》卷二十一《王融传》,第577页。
    [4]《南史》卷七十七《恩倖传》,第1914页。
    [5]东晋王敦叛乱的时候,有人上奏主张杀掉王导一族,周顗上表力救王导,这些文书档案也都由中书处理。
    王敦入京,问王导是否杀周顗,王导默许,“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晋书》卷六十九《周顗传》,第1853页)两晋南朝制度相沿,中书亦掌文书保管,此时舍人省接管整个中书秘书机构的事务,文书保管职能当亦在其中。
    [6]《南齐书》卷三《武帝纪》,第63页。
    [1]《南齐书》卷五六《刘系宗传》,第975页。
    [2]《南史》卷七十七《茹法亮传》,第1929页。
    [3]《南史》卷二十一《王融传》,第578页。
    [4]《宋书》卷九十四《戴法兴传》,第2303-2304页。
    [1]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8页。
    [2](清)赵翼 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正》上册,卷八117“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3页。
    [3]《南史》卷七十七《阮佃夫传》,第1921页。
    [4]《南史》卷七十七《吕文度传》,第1928页。
    [5]《南史》卷七十七《吕文显传》,第1932页。
    [1]《南齐书》卷五十六《茹法亮传》,笫977页。
    [2]王铿:《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典掌机要”》,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 第一期,第105页。
    [3]关于宋齐时代寒人权职非重的论述,可参阅 王铿:《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典掌机要”》,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一期,第100-107页。
    [4]《宋书》卷十五《礼二》,第381页。
    [5]祝总斌和罗永生亦都曾通过对“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的解读,来论证门下省“平尚书奏事”职能之制度化,可参看,此处不再赘述。《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01-304页;罗永生:《三省制新探--从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9-43页。
    [1]《宋书》卷十五《礼二》,第381页。
    此条又见于《通典》卷七十一《礼三十一》:“皇太子监国有司仪注”条,第1951-1952页。标点下文就“关事仪”的解释,参照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01-430页 及《高昌官府文书杂考》,载《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65-501页。
    [2]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关”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3]可参看(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卷五“关”,《清人考订笔记》(下),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71年版,第763-764页。
    [4](宋)刘勰 著,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书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42页
    [5]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6]《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01页。
    [7]《资治通鉴》卷五一,第1659页。
    [1](清)顾炎武著,(清)黄汝城集释:《目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5-2106页
    [2](清)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5页。
    [3]《后汉书》卷五《安帝纪》,第208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27页。
    [5](唐)孔颖达:《尚书正义》,载于(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页。
    [6](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7]《广雅疏证》,第446页。
    [8]诸祖秋:《战国策集注汇考·魏策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1页。
    [1]《史记》卷一百五十《扁鹊仓公列传》,第2785页。
    [2]《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03页。
    [3]《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3191页。
    [4]祝总斌:《高昌官府文书杂考》,载于《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75页。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六《齐宣德皇后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第1635页。
    [6]《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第2468页。
    [7]《南史》卷三十《何敬容传》,第796页。
    [1]《后汉书》卷六十七《李膺传》,第2195页。
    [2]《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03页。
    [3]《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50页。
    [4]《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15页。
    [5]《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5页。
    [1]《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6页。
    [2]《宋书》卷七十五《王僧达传》,第1955-1957页。
    [3]《宋书》:卷四十一《文帝路淑媛传》,第1287页。
    [4]《宋书》:卷六十《荀伯子传》,第1627页。
    [5]《隋书》:卷二十六《百官上》,第722页。
    [6]《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第1348页。
    [1]《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5页。
    [2]《梁书》卷一《武帝纪》,第2页。
    [1]《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序》,第685页。
    [2]《南史》:卷八《粱本纪下》,第256页。
    [3](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7页。
    [4]《梁书》:卷三十《裴子野传》,第441-443页。
    [5]《梁书》:卷三十《顾协传》,第444-445页。
    [6]《梁书》卷四十《司马褧传》,第567页。
    [1]《粱书》卷四十《刘显传》,第570页。
    [2]《梁书》卷四十《刘子遴传》,第572页。
    [3]《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48页。
    [4]《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第126页。
    [5]只要从车上掉不下来的小孩,就可以当著作郎。
    [6]只要能在信中写几句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
    [7]斑丝隐囊:有斑纹的丝织靠褥。
    [8]三月和九月。
    [9]《颜氏家训集解》卷第三《勉学第八》,第148页。
    [1]《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第126页。
    [2]《梁书》卷网十一《褚球传》,第590页。
    [3]《梁书》卷四十一《刘孺传》,第591页。
    [4]《梁书》卷五十《谢征传》,第717页。
    [5]《梁书》卷二十五《周舍传》,第375页。
    [1]《梁书》卷三十《裴子野传》,第441-443页。
    [2]《南史》卷六十二《顾协传》,第1520页。
    [3]《南史》卷六十九《虞荔传》,第1679页。
    [1]《梁书》卷三十八《朱异传》,第537页。
    [2]《南史》卷六十二《朱异传》,第1517页。
    [3]《南史》卷六十二《朱异传》,第1518页。
    [4]《南史》卷六十八《郭祖琛传》,第1721页。
    [5](唐)道宣:《广弘明集》卷第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6](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八《岛夷萧衍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84页。
    [1]《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第5018页。
    [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三“简文帝大宝元年条”,第5045页。
    [4]《颜氏家训集解》卷第四《涉务第十一》,第322页。
    [1]《南史》卷八十《侯景传》,第1996页。
    [2](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三《侯景之乱》,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3]《魏书》卷九十八《岛夷萧衍传》,第2186-2187页。
    [4]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43-47页。
    [5]《两晋南朝的士族》,第47页。
    [1]《颜氏家训集解》卷第三《勉学第八》,第148页。
    [2]《隋书》卷二十六《百官上》,第742页。
    [3]《通典》卷二十一,第124-125页。
    [4]参见:《通典·州郡一,食货七》。
    [1]《陈书》卷十六《蔡景历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6页。
    [2]《陈书》卷二《高祖下》,第40页。
    [3]《陈书》卷二《高祖下》,第40页。
    [4]《陈书》卷十七《袁枢传》,第241页。
    [5]《陈书》卷二十一《孔奂传》,第285页。
    [6]《陈书》卷二十《到仲举传》,第268页。
    [7]《陈书》卷十六《刘师知传》,第232页。
    [8]此时诏令下发系统已终比较完备,刘师知等能矫诏下发,一个可能是天子遗诏的特殊性不需要门下审核:另一个原因则和刘师知兼任负责审核的侍中一职不无关系,可以说是中书、门下两个政务秘书机构的联手促成了此事的发生。
    [1]《陈书》卷三十一《沈客卿、施文庆传》,第414-415页。
    [2]《资治能鉴》卷一百七十六,第5500-5501页。
    [1]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2]《宋书》卷六十三《王华传》,第1677-1678页。
    [3]《宋书》卷六十三《沈演之传》,第1685页。
    [4]《梁书》卷二十一《王训传》,第323页。
    [5]《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第304-306页。
    [6]《隋书》卷二十六《百官上》,第748页。
    [1]《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6页。
    [2]《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第122页。
    [3]《南史》卷三十三《范泰附晔传》,第855页。
    [4]《南史》卷二十五《到彦之附撝传》,第677页。
    [5]《南史》卷三一《张裕附环传》,第813页。
    [1]《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第323页。
    [2]《宋书》卷八十四《孔觊传》,第2154页。
    [3]《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第323页。
    [4]《隋书》卷二十六《百官上》,第722页。
    [1]《隋书》卷二十六《百官上》,第722页。
    [2]《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散骑常侍条:“隋文废集书省,徙诸散骑入门下省。”第286页。
    [3]《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散骑常侍条:“梁陈集书省置散骑常侍四人”,第286页。
    [4]《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5]《通典》卷二十一,第122页。
    [6]《通典》卷二十一,第122页。
    [7]《初学记》卷十二《职官部下》,第284页。
    [1]《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第2971页。
    [2]见《德意志意识形态》 载于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3]《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第2972页。
    [4]《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33页。
    [5]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21-331页。
    [6]王仲荦:《北魏初期社会性质与拓跋宏的均田、迁都、改革》,载于《文史哲》1955年第10期。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4页。
    [2]见唐长孺:《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从》,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93-249页。
    [3]按照唐长孺先生的说法。
    [4]《魏书》卷三十三《屈遵传》,第777页。
    [5]《魏书》卷二十四《张衮传》,第613页。
    [6]《魏书》卷二十四《崔玄伯传》,第622页。
    [7]《魏书》卷三十二《崔逞传》,第757页。
    [1]《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宫氏志》,第2973页。
    [2]《魏书》卷四十四《伊(?)传》,第990页。
    [3]《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41页。
    [4]严耀中:《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5]《魏书》卷五十二《索敞传》,第1162页。
    [1]《魏书》卷八十二《祖莹传》,第1799页。
    [2]《魏书》卷三十六《李顺传》,第829页。
    [3]《魏书》卷四十九《李灵传》,第1097页。
    [4]《魏书》卷五十七《崔挺传》,第1264页。
    [5]其中见于《魏书》的有封琳、宋温、宋宣、卢玄、高允、宋愔、张灵符、李凤子、李虬子、贾秀、贾祯、李顺、李季林、李熙、司马宝胤、司马纂、刁肃、李彦、李茂、薛(?)驹、薛积善、骊神朋、房宣明、韦真善、韦崇、杜铨、杜振、杜洪太、裴骏、辛绍先、柳敬起、窦瑾、李璞、卢神宝、卢洪、索敞、高济、刘模、李灵、李宣茂、崔鉴、崔文业、孔伯孙、赵广夏、胡方回、李祥、游雅、高闾、游矫、刘芳、郑羲、郑小白、郑胤伯、崔辩、崔景儁、高佑、高和壁、崔挺、崔接、郭祚、邢峦、崔亮、崔光、(?)琛、高聪、蒋少游、傅永、阳伯庆、李叔虎、李长仁、路景略、张天龙、张纬、梁祚、平恒、张惠蔚、张长年、裴佗、江疆、李(?)、李彪。见于《周书》的有陆旭。见于《北史》的有张通和赵兴。见于《通鉴》的有公孙质。见于《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的有皇甫麟、李壁、陈颠。还不包括《征士颂》中列名,但本传中(包括其他地方)无指叫有“中书博士”经历青。(参见《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
    [1]《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文帝元嘉八年”条,第3834页。
    [2]参见 姚微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屈氏”、“穆氏”、“卢氏”。
    [3][日]川本芳昭:《关于五胡十六国北朝时代的“正统”王朝》,载于《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4]《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第2974页。
    [5]《魏书》卷二十五《长孙道生传》,第645页。
    [6]关于内侍官体系的构成.可参看陈仲安、王素的:《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第74-79页,逯耀东《北魏前期政治制度》,第61-72页。
    [1]《魏书》卷四十六《许彦附子宗之传》,第1036页。
    [2]《魏书》卷二十四《崔玄伯传》,第625页。
    [3]《魏书》卷三十六《李顺附子敷传》,第833页。
    [4]《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第1179页。
    [5]中书学是国子学的改称,《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序》曰:“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太宗世,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世祖始光三年春,别起太学于城东……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第1841-1842页。
    [6]《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第1086页。
    [1]《魏书》卷二十七《穆观传》,第664页。
    [2]《魏书》卷十四《拓跋屈传》,第364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恪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2]因史家研究颇多,亦非本文研究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3]《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第1076页。
    [4]《魏书》卷五十四《高闾传》,第1198页。
    [5]《魏书》卷五十四《高闾传》,第1203页。
    [6]《魏书》卷七下《高祖纪》,第187页。
    [1]《魏书》卷二十一下《彭城王勰传》,第572页。
    [2]《魏书》卷二十一上《北海王详附元顼传》,第565页。
    [3]《魏书》卷六十三《王肃附弟秉传》,第1412页。
    [4]《北齐书》卷三十八《赵彦深传》,第507页。
    [5]《唐六典》卷九,第276页。
    [6]《魏书》卷九十三《徐纥传》,第2008页。
    [1]《魏书》卷八十五《温子升传》,第1876页。
    [2](唐)令狐德 等:《周书》卷四十七《冀俊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37页。
    [3]《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第126页。
    [4]《魏书》卷一百三《蠕蠕传》,第2298页。
    [5]《魏书》卷一百三《蠕蠕传》,第2299页。
    [6]《魏书》卷一百三《蠕蠕传》,第2299页。
    [1]《北齐书》卷三十二《王琳传》,第434页。
    [2]《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澄附子顺传》,第483页。
    [3]《北齐书》卷三十七《魏收传》,第484页。
    [4]收录于中国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合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73-87页。
    [5]收录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第1-4页。
    [1]收录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第2-4页。
    [2]参看 祝总斌《高昌官府文书杂考》,载《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
    [3]当由领某部事先署,次绾曹郎中,次高昌令尹,以示层层负责;后空出地方即署名处。
    [4]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高昌郡军事制度》,载于《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7 页。
    [1](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七《西域传·高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14页。
    [2]关于高昌国政治制度仿效中原王朝,可参看侯灿《曲氏高昌国官制研究》,载于《文史》22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76页。
    [3]《北史》卷四十五《裴叔业附植传》,第1648页。
    [4]《魏书》卷七十一《源怀传》,第923页。
    [1]《魏书》卷三十一《于忠传》,第745页。
    [2]《魏书》卷八十二《常景传》,第1802页。
    [3]《北齐书》卷十二《琅琊王俨传》,第161-162页。
    [1]《北齐书》卷三十九《祖珽传》,第519页。
    [2]参(清)万斯同《北齐将相大臣年表》,载于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679页。
    [3]《通典》卷二十一,第122页。
    [4]《历代职官表》卷二《内阁上》,第52页。
    [5]《魏书》卷三十八《王遵业传》,第879页。
    [6]《魏书》卷三十一《于忠传》,第742页。
    《北史》卷二十三《于忠传》作:“及帝崩夜,忠与侍中崔光遣右卫将军侯刚迎明帝于东宫而即位。”第842页。 《魏书》卷六十七《崔光传》作:“(延昌)四年正月,世宗夜崩。光与侍中、领军将军于忠迎肃宗于东宫,安抚内外。”所载大意相同。第1491页。
    [1]《魏书》卷三十一《于忠传》,第742-743页。
    [2]《魏书》卷十六《元叉传》,第404页。
    [3]《魏书》卷二十一下《清河王怿传》,第592页。
    [1]《魏书》卷十三《宣武灵皇后胡氏》:“时太后得志,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第339页
    [2]《魏书》卷三十一《于忠传》,第743页。
    [3]《魏书》卷九《肃宗孝明帝纪》,第230页。
    [4]《魏书》卷十六《元叉传》,第405页。
    [5]据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所考,北魏延吕四年(515)初,同任侍中者除崔、于外,尚有元晖、游肇、穆绍、宦官刘腾、侯刚等人。而《魏书·元晖传》、《游肇传》、《穆绍传》所载并无提及世宗猝逝前后,元、游、穆3人所作何事。据此推论,则3人似未入值禁中,故无缘参与拥立之事。
    [1]《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2页。
    [2]《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8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30页。
    1.(春秋)左丘明 撰,杨伯峻 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战国)荀卿 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3.(战国)吕不韦 著,许维 集释:《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4.(汉)刘向 集录,何建章 注释:《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汉)刘向 集录,诸祖秋汇考:《战国策集注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汉)王符:《潜夫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汉)许慎 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8.(汉)班固等:《东观汉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9.(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载于:《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0.(汉)叔孙通:《汉礼器制度(及其它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3.(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5.(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17.(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8.(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9.(梁)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0.(梁)萧统 编:《昭明文选:附考异》,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1.(梁)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2.(梁)僧佑:《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3.(北齐)颜之推 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4.(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5.(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6.(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27.(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8.(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9.(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0.(唐)令狐德 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1.(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2.(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3.(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34.(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版
    35.(唐)欧阳洵 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6.(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7.(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38.(唐)魏征等:《群书治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9.(唐)孔颖达:《尚书正义》,载于(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0.(唐)许敬宗等:《文馆词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1.(唐)李匡义撰《资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2.(宋)程大昌:《演繁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学津讨原本1990年版
    43.(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4.(宋)刘勰 著,詹锳 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5.(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木》,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46.(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7.(宋)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
    48.(宋)章如愚:《山堂考索》(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49.(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5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1.(宋)王应麟 撰,翁元圻 注:《困学纪闻》,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2.(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53.(宋)叶适:《习学记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5.(明)陶宗仪:《说郛》,北京:中国书店 1986年版
    56.(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7.(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8.(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59.(清)阮元:《经籍纂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0.(清)赵翼:《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 1963年版
    6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62.(清)张英:《渊鉴类函》,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63.(清)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64.(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1246
    65.(清)孙诒让 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66.(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7.(清)王昶 辑:《金石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8.(清)孙诒让:《诸子集成》之《墨子间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69.(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0.(清)万斯同:《晋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1.(清)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2.(清)万斯同:《梁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3.(清)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4.(清)万斯同:《北齐将相大臣年表》,载于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5.(清)赵翼 著,王树民 校证:《廿二史札记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76.(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7.(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8.(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版
    79.(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80.(清)纪昀等:《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81.(清)杨晨:《三国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82.(清)陈梦雷 编:《古今图书集成》,台北:鼎文书局1985年版
    83.(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载于《清人考订笔记》(下),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71年版
    84.(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左东言:《中国政治制度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王守法:《中国政治制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储考山、何立平、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
    6.张金监:《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7.陶希圣 编校:《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启业书局1973年版
    8.曾繁康:《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8年版
    9.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杨剑宇:《中国秘书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黄泽元、吕文英:《中国秘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刘演林:《中国秘书史》,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李欣:《中国秘书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聂中东:《中国秘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5.潘林杉:《中国古代秘书通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杨树森、张树文:《中国秘书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居延汉简甲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8.劳干:《居延汉简·考释之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版
    19.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21.陶希圣、沈巨尘:《秦汉政治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2.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7.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8.王素:《三省制略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29.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1.张滨生:《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983年版
    3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34.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6.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7.姚微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8.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9.中国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合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40.罗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5版
    41.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4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3.沈起炜、徐光烈:《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44.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5.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章太炎:《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
    1.常崇宜:《秘书定义的再探讨》,载于《秘书》,2006年第9期
    2.毛新伟:《秘书定义的新探讨》,载于《秘书》,2006年第9期
    3.何美荣:《中国古代秘书制度初探》,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0期
    4.李海霞:《中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设置》,载于《兰台世界》,2006年第23期
    5.陈小卡:《封建集权制下中央秘书机构设置与秘书人员配备的特点》,载于《秘书》,2000年第6期
    6.赵春娥:《南朝宣诏呈奏机枢制度略论》,载于《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7.胡秋银:《桓温并官省职考释》,载于《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8.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载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总第61期
    9.方诗铭:《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载于《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0.王铿:《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典掌机要”》,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1.余世明:《论桓温》,载于《贵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12.夏毅辉《论桓温》,载于《浙江学刊》,1988年第2期
    13.陈苏镇《西省考》,载于 周绍良等编《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王仲荦:《北魏初期社会性质与拓跋宏的均田、迁都、改革》,载于《文史哲》,1955年第10期
    15.严耀中:《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16.(日)白须净真:《曲氏高昌国にぉけゐ上奏文书试释》,载于《东洋史苑》第23期,京都:龙谷大学1984年
    17.(日)川本芳昭:《关于五胡十六国北朝时代的“正统”王朝》,载于《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18.陈启云:《曹魏时代中、尚书二省权势比较》,载于《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载于《汉魏文学与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唐长孺:《吐鲁番文书所见高昌郡县行政制度》,载于《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1.唐长孺:《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22.祝总斌:《高昌官府文书杂考》,载于《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