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澳门土生葡人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生葡人是澳门社会的特殊族群,指世代居住在澳门的中葡混血儿,虽然他们是少数人口的群体,但仍然立足澳门,拥有着混杂的血缘身份与双重的文化根源,在他们的文学视角里,与澳门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十世纪初至中叶的土生小说比较集中刻画澳门社会中不同群体(包括华人、葡人及土生葡人)的集体面貌,也是土生葡人生活方式的黄金时代。所谓黄金时代,即更能突显群体与群体间的交流与联系。透过分析三位作者(飞历奇、江道莲和布拉加,前两者是典型的土生作者,后者是曾侨居澳门的葡语系作者)的作品,他们笔下二十世纪中叶的澳门,我们可以发现有关族群、家庭、婚姻、以至对殖民时代澳门的描述,特别在历史变迁中一个被空间化的澳门。本论文尝试借用后殖民文学理论,解读这些在殖民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本土性”文本,在叙事与结构策略上,是如何反映澳门人的生存状态,继而造就一个文学想象中的澳门。
     论文的绪论部份对土生葡人文学与华文文学及葡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初步的定位,而在澳门这个特定的区域性文化视野中,应该如何重新认知土生葡人写作。
     第一章二十世纪澳门人口波动,影响着其它族群的动态,但同样是土生族群落地生根并确立居住地的时代。土生葡人作为一个不断繁衍的群体,不再是最初的登陆者,本章就他们长期以来与澳门结合的生存状态和特性进行论述。
     第二章对澳门地方性主权的移位,以及历史上带来的殖民问题,进行后殖民理论分析。
     第三章论述文学中一个遇合的空间——澳门,是如何演绎中葡的关系与接触,又是如何反映在文学叙事上。
     第四章综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这类以澳门为地景的故事,以及土生葡人与澳门的地理关系所带来的文化意义。
     余论部份展望土生文学在殖民历史结束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并借助对土生文学文化身份的理论探索,开拓澳门后殖民文学批评。
Content: Macanese, who have blood from Chinese and Portuguese and have been living in Macau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is a special community in Macau society. Although they have a small population, they still survive in Macau, having two bloods and cultures. Their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cau.
     Macanese novels of early and mid twentieth century mostly describe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 Macau (Chinese, Portuguese and Macanese), and this period was also the golden age of Macanese life style. During this golden age, there was intimate communicat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ties. After analyzing Fernandes', Coneicao's and Braga's literature, we can find descriptions of communities, families, marriage, and also Macau under colonization during mid twentieth century. In this thesis, theory of post-coloniz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native" literature generated with colonization background: how life of residents of Macau was described to generate the imaginary Macau in the literatu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canese, Chinese, and Portuguese literatures are preliminarily describ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thesis, which also describes how Macanese writing should be studied within this special literature setting.
     Chapter 1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fluctuation in Macau populationinfluenced the movement of other communities, while the Macanese community settleddown in Macau. Being a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community, the Macanese were nolonger settlers onl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ir lif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Macau.
     Chapter 2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hand-over of the supremacy of Macau and thecolonial dominion in history.
     Chapter 3 Macau is a melting space of Chinese and Portuguese literatures. Theconn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Portuguese, and how these werereflected in literature are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4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analysis of the novels which use Macau asliterary landscapes.
     Other sections forecast the Macanes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fter the ending of colonization, and explore the identity of Macanese literature, to open up the criticism of the post-colonization literature.
引文
1.郑炜明认为“土生文学”的范围应该加以扩大,包括“土生”用任何语文创作的作品。郑炜明:《澳门历史、文化与社会》,余振等编,澳门晨辉出版,2003年,376页。另可参见郑炜明《论区域文学(附论:澳门土生文学的界定)》;(台北)《亚洲华文作家杂志》第45期;1995年6月;第73至81页。
    2.劉登翰主褊,《澳门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页19。
    3.同上。这里“土生”一词是指澳门文学视野中具有澳门區域性的葡语類作品,包含土生葡语或纯種葡语作品。
    4.见中国知网,www.CNKI.ne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事实上,土生人的起源以及谱系难于概括,所谓典型的“土生人”文化特征也逐渐融会到澳门文化之中,研究者不无遗憾地说,“这一切正在消退,濒于灭绝,原因是当地的澳门人(指土生人)已向西方和任何一个社会等级的华人的文化模式持关放的态度”。见安娜·玛里亚·阿马罗着,金国平译《大地之子——澳门土生葡人研究》,澳门文化司署,1993年,页3。
    6.《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三十二期,页187。
    7.黄鸿钊:《澳门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页141。
    8.郑天祥等编《澳门人口》,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44页。
    9.见澳门华侨报:《1984/1986年澳门经济年鉴》。
    10.见澳门华侨报:《澳门经济年鉴》,1983年,Ⅳ章,页3。
    11.黄鸿钊:《澳门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页220。
    12.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文化司署,1995年,页17。
    13.《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三十二期,页164。
    14.葡萄牙政府用一份嫁妆和统率一城保堡或主管一间工厂作为奖赏,鼓励驻海外葡萄牙士兵和商人迎娶社会地位良好的新娘。政府还承诺给予财政和经商方面的特权,作为进一步的利诱。葡政府意图用这种婚姻政策来增加海外基地人口,但反应并不热烈。见《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三十二期,页164。
    15.同上,页165。
    16.同上,页46。
    17.同上,页184。
    18.同上,页44。
    19.同上,页45。
    20.从人种学或历史学角度研究土生葡人起源的学者会针对其血缘、饮食、语言、词汇等结构成份来进一步界定土生葡人,如“欧亚混血儿”或“东方葡人”。一般现在所谓“土生”,即中葡混血儿是后来的通婚现象而衍生的普遍讲法。这里不对土生人起源的问题作深入探讨,仅参考语言学家巴塔亚的观点,即澳门土生葡人(macaense)与澳门人(macaista)说法是存在区别的。见《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二十期,页100。
    21.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文化司署,1995年,页17。
    22.全文请参阅《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二十期,页100。
    23.有关澳门的多语现象,可参考张卓夫:《澳门多语现象研究》,澳门写作学会出版,页79。
    24.转自《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1998,页23。
    25. Bill Ashcroft, et al eds., Post-Colonial Studies, pp.80—81; Andrew Edgar, et al. eds., Cultural Theory: The Key Concept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132.
    26.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文化司署,1995年,页4。
    27.汉译本见汪春:《澳门的土生文学》,刘登翰编,《澳门文学概观》,第十章,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年,页354,355
    28.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29.生安锋:《霍米巴巴》,生智文化出版,2005年,页192。
    30.汪春汉译,见《澳门日报·镜海》,1997年5月7日。
    31.转自《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三十二期,页183。
    32.同上,页183,184。
    33.[葡]费尔南多·科雷亚·德·奥利维拉,饧立民、杨燕平译:《葡中接触五百年》,东方基金会,1999,页47。
    34.详见查灿长:《转型、变项与传播: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鸦片战争至1945)》,广东人民出版,2006年,页221。并附注释:有关中国政府对澳门葡萄牙人征收地租的确切时间,中外文献记载繁多,绝大部份都为嘉请至万历年间(1572—1573)。印光任、张汝霖着的《澳门记略》卷上《官守篇》中这样记载:“其澳地岁租银五百两,则自香山县征之。考《明史》载濠镜岁输课二万,其输租五百,不知所缘起,国朝载入《赋税全书》。《全书》故以万历刊书为准,然则澳有地租,大约不离乎万历中者近是。”
    35.有关澳门主权与殖民问题,可参考郑妙冰:《澳门“殖民后的前夜”时期》,《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十九期,页143。《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中央文献出版,2003年,页24—32。
    36.所谓澳门模式,即是一种含糊的方式,允许葡人在澳门自治,但对领土及华人并无全部主权。澳门的华人仍由设在澳门的皇朝官员管辖。皇朝在澳门亦没有海关。
    37.《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十九期,页151,152。
    38.[葡]费尔南多·科雷亚·德·奥利维拉,杨立民、杨燕平译:《葡中接触五百年》,东方基金会,页47。
    39.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中央文献出版,2003年,页30。
    40.转自查灿长:《转型、变项与传播: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鸦片战争至1945年)》,广东人民出版,2006年,页229。
    41.[葡]萨安东着,金国平译:《葡萄牙在华外交政策(1841——1854)》,葡中关系研究中心、澳门期金会,1997年,页76。
    42.朱或:《萍州可谈》卷二。转引自张天泽着,王顺彬、王志邦译:《中葡通商研究》,华人文出版社,2000年,页19。
    43.《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十九期,页143。
    44.同上,页145。
    45.吴志良,《澳门政治发展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1999年,页233—257。
    46.详细请参考一段当时参与镇压的警员的口述。见李孝智,《澳门”一二·三”事件的口述历史与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香港浸会大学,页114—121。
    47.同上,见论文提要,页i。
    48.转自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页73。
    49.这里关乎一个“谁的后殖民”的问题,尤其一般所谓的后殖民批评家均在美国学院居多,不管是英美文学的、非洲文化的后殖民或者纽澳的后殖民文学诠释者,基本上都在第一世界讨论“遭受殖民文化感染”的其它社会。
    50.简瑛瑛编,《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象》,立绪出版,1997,页115—118。
    51.转自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页75—76。
    52.《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三十二期,页187。
    53.瓦勒指的是因为这些美好的愿望或者同情,因而造就上生文学的中葡通婚模式,而这类模式在一般的葡语文学,中国人或身处澳门的华人都是他者。
    54.采薇、张润萍,《文学中的“文化立场”——葡语文学中的场景与视界》,《理论观察》,2001年,第一期,页70。
    55.卡岁斯·达·昆雅,《澳门商报》,1988年6月25日。
    56.转自《文化杂志》,澳门文化司署,中文版第十七期,页131。
    57. 原文出自 Homi K. Bhabha. "DissemiNation: Time, Narrative and the Margins of the Modern Nation,"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中文版本见《文化的视觉系统》Ⅰ,麦田出版,2006,廖朝阳译,页98。
    58.有关蛋家女的形象,详细可参考汪春:《美丽的蛋家九——土生文学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澳门研究》,第十四期,2002。
    59.汪春:《美丽的蛋家女——土生文学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澳门研究》,第十四期,2002。
    60.Fernando Sales的诗集《澳门杂咏》(Pescadorde Margem)里也有一首《蛋家女》(Tancareiras),更附合对“起源说”的呼应,全文可参阅附录。
    61.苏桂宁:《蛋家女形象:澳门土生族群诞生的母系符号》,《东南亚研究》,2004,第6期。
    62.潘日明:《殊途同归》,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页74。
    63.朱德新等着,《二十世纪澳门渔民研究》,中央档案出版,2002,页32—33。
    64.路易(Rui Brito Peixoto),《浅论华南的中国渔民习俗、技术和社会》,《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三期,1987,页14。
    65.朱存民,《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学林出版社,1995,页150。
    66.谭美玲,《试谈《长衫》及《施舍》中的女性》:见程祥徽、郑炜明主编,《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页46。
    67.译自唐荷,《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台北,扬智文化,2003年,页213—214。
    68.程祥徽、郑炜明主编,《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页38。
    69.艾汀诗:《从束腰与裹脚看东西方妇女的地位》,李丽清译,《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二十四期,1995,页88。
    70.杨仁飞:《澳门近代都市格局》,《文化杂志》,第三十二期中文版,澳门文化司署,页121—122。
    71.潘日明:《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苏勤译,澳门文化司署,1992,页171。
    72.麦洁玲:《说明,澳门》,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91—92。
    73.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18。
    74.郭济修,《飞历奇小说研究及其它》,澳门文化广场出版,2002,页62。
    75.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中央文献出版,2003,页219—220。
    76.《澳门笔汇——第六届澳门文学奖专辑》,第三十一期,澳门笔会,2006。
    77.E.贝克D.贝克《奥登和他的一首澳门诗——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全文收录于《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二十五期,1995。
    朱彧[宋],《萍州可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余振等编,《澳门历史、文化与社会》。澳门:澳门晨辉出版社,2003。
    [葡]安娜·玛里亚·阿马罗,《大地之子——澳门土生葡人研究》,金国平译,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3。
    [葡]费尔南多-科雷亚·德·奥利维拉,《葡中接触五百年》,杨立民、杨燕平译,澳门:东方基金会,1999。
    [葡]萨安东,《葡萄牙在华外交政策(1841——1854)》,金国平译,澳门:葡中关系研究中心、澳门基金会,1997。
    [葡]菲利喇·狄·卡斯特罗,《澳门与中国》,周庆忠译,澳门:海岛市市政厅,1998。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学》,王志弘等译,台北:巨流,2004。
    比尔·阿希克洛夫特等着,《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刘自荃译,台北:骆驼出版,1998。
    刘登翰编,《澳门文学概观》,厦门: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
    生安锋,《霍米巴巴》,台北:生智文化,2005。
    查灿长,《转型、,变项与传播: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鸦片战争至1945年)》,广东:广东人民出版,2006。
    严忠明,《一个海风吹来的城市:早期澳门城市发展史研究》,广东:广东人民出版,2006。
    黄鸿钊,《澳门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
    刘纪蕙等编,《文化的视觉系统》Ⅰ,台北:麦田出版,2006。
    麦洁玲:《说明,澳门》,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潘日明,《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2。
    贾渊,陆凌梭,《台风之乡——澳门土生族群动态》,澳门:澳门文化司署,1995。
    程祥徽、郑炜明主编,《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澳门日报出版,1998。
    郑妙冰,《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中央文献出版,2003。
    张卓夫,《澳门多语王现象研究》,澳门:澳门写作学会出版,2001。
    唐荷,《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台北:扬智文化,2003。
    简瑛瑛编,《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象》,台北:立绪出版,1997。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朱德新等着,《二十世纪澳门渔民研究》,北京:中国档案出版,2002。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Bhabha, Homi(1990)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habha, Homi(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aul Ricoeur (1994).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葡]瓦勒:《遇合的空间——葡萄牙文学中的澳门》,陈用仪译,收录于《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三十二期,1997。
    [葡]巴塔亚:《澳门语——历史与现状》,崔维孝译,收录于《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二十期,1994。
    [葡]艾汀诗:《从束腰与裹脚看东西方妇女的地位》,李丽清译,收录于《文化杂志》,中文版第二十四期,1995。
    [葡]施白蒂:《澳门土生——一个身份的问题》,周艳平、张永春译,收录于科英布拉《拉丁之路》,1992。
    汪春:《美丽的蛋家女——土生文学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载《澳门研究》,第十四期,2002。
    汪春:《澳门的土生文学》,收录于刘登翰编,《澳门文学概观》,厦门: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
    谭美玲:《试谈《长衫》及《施舍》中的女性》,收录于程祥徽、郑炜明主编,《澳门文学研讨集——澳门文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澳门日报出版社,1998。
    郑炜明:《澳门的土生文学、葡语文学与外语文学创作》,收录于余振等编,《澳门历史、文化与社会》。澳门:澳门晨辉出版社,2003。
    廖炳惠:《后殖民研究的问题及前景:几个亚太地区的启示》,收录于简瑛瑛编,《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象》,立绪出版,1997。
    李琳、生安锋:《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观》,载《国外理论动态》,2004,第12期。
    苏桂宁:《血的交融,一个澳门土生家庭诞生的叙述——飞历奇小说《大辫子的诱惑》的文化意义》,载《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第2期。
    苏桂宁:《蛋家女形象:澳门土生族群诞生的母系符号》,载《东南亚研究》,2004,第6期。
    刘月莲:《20世纪西方学者对澳门土生葡人的研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第3期。
    采薇、张涧萍:《文学中的“文化立场”——葡语文学巾的场景与视界》,载《理论观察》,2001,第一期。
    郑妙冰:《澳门“殖民后的前夜”》,载《文化杂志》,中文版第十九期,1994。
    暨南大学博士生李淑仪的博士论文:《16—20世纪澳门葡语文学的探索与研究》,2000年(未刊稿)。
    暨南大学硕士生郭济修硕士论文:《从飞历奇小说看土生文化特征》,2002。
    苏州大学博士生汪春的博士论文:《论澳门士生文学的文化身份》,2004(未刊稿)。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文化杂志》。
    澳门基金会:《澳门研究》。
    中文报:《澳门日报》。
    中文报:《华侨报》。
    中文报:《澳门商报》。
    澳门笔会:《澳门笔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