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萨拜因的“历史主义”政治理论研究范式为方法论,以个体的生存境况变迁为分析视角,从规范与经验层面对研究对象——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思想——展开理解和分析。同时,紧紧围绕个体与政治在理想与现实两层面的密切关联性,力图回答当前欧洲的社会政治变迁是否处于历史的断裂中这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我们从解释和分析鲍曼思想的方法论基础入手,通过理解个体的存在方式、特征和价值,表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使西方历史变迁呈现出一种个体化的逻辑进路。在此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揭开鲍曼思想的复杂源流,发现葛兰西、齐美尔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是他转向勒维纳斯它者哲学的关键。鲍曼以后者为底色,强调个体的道德责任不是来源于社会而是为社会所操纵,并以对它者负责的伦理学为原初场景,绘制出一种个体伦理观的积极乌托邦图景。但是,个体伦理具有先验的局限性,只有通过作为公共生活的政治才得以维系和延续。这样,个体与政治在伦理意义上有着内在关联性。
     然而,在启蒙运动之后,西方现代社会和政治的目标是如何设计一套更趋完美、确定而永恒的秩序,其代价是压制了完整意义上的个体内在的道德责任和价值。我们运用权力修辞学的方式来揭示文明进程中的权力关系、理性主义及其所导致的道德沉沦。少数精英以知识与权力的共生关系为支撑,运用暴力合法化的手段,确立一套全能性的监控体系。其中,以理性官僚制为运作主体的民族国家是知识和权力结合得最有效的现代政治结构,对它者实施规训和惩罚。因此,现代社会的多数人都被对象化,甚至被非人化为大屠杀的对象。尽管如此,现代秩序的追求并不总是成功的,因为代表矛盾状态的陌生人始终破坏和颠覆其确定性。
     20世纪70、80年代之后,资本自由充斥于全球空间并诱发两大对立阵营解体,其后果是,全球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治外法权。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国家虽然是现代秩序最坚固的樊篱,但其结构和功能出现崩溃的迹象,表现为:国家与民族的分离、国家与主权的分离、国家与福利的分离。相应地,民族国家的解构使社会的控制模式和个体的生存境况也发生巨大改变。被压制的个体逐渐从现代秩序的“铁笼”中再次解放出来,并以不同的方式力图实现其个体化。然而,这种个体化是受消费欲望所诱惑和主宰,是一种没有确定性和安全感的实现形式,因此,个体在实现自由和个体性的同时,又向往各种温馨而稳定的共同体形式。同时,穷人被排斥于消费社会之外而失去其应具有的个体伦理和价值。这样,与全球化相呼应的个体化就陷入于双重困境,个体化社会从而出现其结构性危机。
     在鲍曼看来,要解除个体化社会的危机并解脱个体对不确定性的焦虑,重新塑造政治的原则、性质和目标是根本途径。这是因为,在民族国家失宠之后,政治的功能和目标有着重新再造的机遇,它能够以全球空间中的人类福祉为终极关怀,以道德责任和正义为根本原则,在三个层面上重新发挥功效:全球政治、新部落政治和公民资格。
     本文通过对鲍曼思想的理解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鲍曼并不是后现代的支持者,而是始终以一种矛盾的态度关怀欧洲,并着眼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生存境况变迁,探究全球大变革的深远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鲍曼思想可以证明,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是处于一种新的历史过渡期,即,以民族国家为认同单位的旧的制度框架、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已难存续,而新的认同和组织结构模式尚未生成。在比较吉登斯、贝克和鲍曼的社会理论中,这个历史过渡期的论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证。当然,对当前政治学研究尤为重要的是,政治学者应运用历史和理论知识,发挥政治学想象力,立足于全球化时代的时空视野,及时反思并重构个体与政治在规范与经验层面的双重关联性。
This dissertation, on the methodology of George H. Sabine's paradigm of Historicism, at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ing situation of individual's lives, and from the both dimensions of norm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does an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to the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western thinker. Meanwhile, It surrounds closel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politics on the ideal and realistic dimensions, and tries to give a reply to an important issue whether a break of the history appears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Europe.
    We begin with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methodology in the Bauman's thought, and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 and specialty and value of individual's existence,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at it is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hat proves to be an individualization logic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On the base of such microanalysis, we can reveal the complex origins in Bauman's thought, in which such thinkers as Gramsci, Simmel and Arendt are the key in his turn to the Other philosophy of Levinas. On the ground of the latter, Bauman argues that individual's moral responsibility does not originate from but is controlled by the society, and draws an actively Utopian picture with his individual ethics, the primitive field of which is the ethics of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Other. However, the individual ethics has its transcendental limits, and only by the politics as a public life does it maintain and continue. So the individual and the politics have their inner relativity in the meaning of ethics.
    However, After the Enlightenment, the goal of modern western society and politics is how to design a more perfect, certain and permanent order at the expense of totally destroying individual's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s. We use the way of power rhetoric to discover the power relation, rationalism and its outcome (moral degen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Under the support of co-existe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 and with the certain tricks of violence legitimation, the minority of elites designs a powerful system of surveillance. And the nation-state, whose main body is the rational bureaucracy, is the most efficient structure in modern politics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power united knowledge, executing the discipline and punish to the Other, so the majority of population in modern society is objectified, even inhumanized to be the objects of the holocaust. However, the pursuance of
    modern order is not always successful for the stranger in symbol of the ambivalence always destroys and subverts its certainty.
    After 1970s and 1980s, the capital has expanded in the scale of global freely and caused the disintegration of antagonism between both Camps, the consequences of which is that the global capital gains the extraterritoriality. Under the hit of the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the structures and the functions of nation-state, although being the solidest fence of the modern orders, emerge to be collapsed, such a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state and nation, state and sovereignty, state and welfare. Accordingly, the collapse of nation-state causes the model of the social control and the situation of individuals' lives to change greatly, too. The individual being oppressed comes to be re-emancipated from the 'cage' of the modern orders, and tries to achieve their individualization by different means. However, this individualization, being lured and dominated by the aspiration of consumption, has no certainty or safety. Therefore, the individual looks forward to the warm and stable communities at the time of attaining the 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poor, repelled from the consumer society, lose the individual ethics and values they should have. So, the individualization, as the respond of the globalization, sinks in the both difficult positions, and a structural crisis appears in 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Bauman urges that, if the crises in 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need to be removed and the individual's worries about the uncertainty need to be relieved, it is the fundamental channel that the principles, nature and goals of politics are reinvented completely. The reason is that, after the nation-state are in disfavor, the function and goal of politics get the opportunity to be rebuilt, and with the human welfare in the global space as its ultimate solicitude, with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justice as its principles, politics can operate on the three levels: the global politics, the new-tribal politics and the citizenship.
    Finally, Bauman, this dissertation gains a conclusion that, is not the supporter of the postmodern but constantly and ambivalently cares for the Europe, and from the changing situation of individual's lives he goes into the profound influences of the global change.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research into the thought of Bauman, we can get a verdict that the present age of globalization is in a new transition of western history, that is, the old institution frame, behavior fashions and thinking ways with the nation-state as the popular identity units ar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continue, but the new identity and model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has never appeared. This
    verdict of the history transition can get further confirm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ocial theories of Giddens and Beck. And from this,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for our political researches, the political researchers should apply the knowledges of history and theories, develop their political imagination, timely reflect and rebuild the dual relationships of the experience and the norm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politic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引文
1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什么是政治理论”,载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编):《现代政治思想》,杨淮生、王辑思、周琪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页。
    2 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尤其是法国,一大批思想家推崇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西方世界启蒙运动以来的知识传统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在此选择福柯、利奥塔和鲍德里亚作为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参照了凯尔纳和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因为此书一般被认为是评价后现代理论较为中肯的优秀之作。
    3 可参阅福柯:《规训与惩罚》和《疯癫与文明》,均为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1999年版。
    4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版,第57—58页。
    5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版,第89—92页。
    6 参见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年版。
    7 参阅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2003年版。
    8 参阅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9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版,第179—186页。
    10 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第5页。
    11 尤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导论部分。
    12 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第七、九章。
    13 Jurgen Habermas(1981), '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New German Critique, 22, p. 13.
    14 Robert E. 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1996),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97-109.
    15 福柯和德里达关于否认历史断裂的论述转引于凯尔纳和贝斯特的《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版,第356页。
    16 东欧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受到市场资本主义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卡齐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佟宪国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5月版。作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东欧剧变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他还没有探讨国家、民族、文化、宗教等等方面的问题。
    17 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康征、齐小曼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1月 版,第138-139页。
    18 如哈贝马斯在90年代之后就明显不如80年代那么强烈地反对后现代思想了。他说:“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此,我不抱任何怀疑。”(参见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193—194页)
    19 Peter Bellharz, "Editor's Introduction: Bauman's Modernity", Zygmunt Bauman, Ⅵ. Sage Publications,2002.p.Ⅻ.彼得·贝尔哈兹教授这一提法的原因是,这三位社会理论家在地缘、思想倾向和影响力上是有关联性互补的。三人都在伦敦经济学院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学术生涯。同时,他们彼此的观点虽因切入点和关怀不同但多数是能相互包容和支持。此外,在现代性主题的影响力方面也可以认为大致上是互补的。这些将在结论中详细比较论述。
    20 Douglas Kellner (1998), '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r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p.73.
    21 C·莱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第2页。
    22 Anthony Giddens(1992), 'Uprooted signposts at century's end',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17 January, pp.21-22.
    23 而哈贝马斯是在1980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现代性—一项未竟的事业”这一名言就是来源于当时答谢授奖的致词,参见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第1页。
    24 参见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39页。《圣经·新约·哥林多书》中的原话是:“现在请接受信仰、希望和慈悲:但是它们当中最伟大的是慈悲。”
    25 Madeleine Bunting(2002), 'passion and pessimism', The Guardian, Saturday April 5.
    26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2.
    27 丹尼斯·史密斯把鲍曼的著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参见《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第32页。现在看来,这种划分存在一定欠缺,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此传记出版于1999年,而鲍曼的思想却仍在发展中,转向批判东欧社会和全球的消费至上主义价值观,并对重构政治充满兴趣;另一方面,鲍曼自己不愿意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者,所以进入新千年后就把“后现代性”概念改为“流动的现代性”。参见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96-97.
    28 Barry Smart(2002), "Zygmunt Bauman", Zygmunt Bauman, Ⅰ, Sage Publications, p. 182.
    29 Daniel Leighton(2000), 'Searching for politics in an uncertain world: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uman ', www. Polska2000. p. 1.
    30 Richard Kilminster and Lan Varcoe (1996), Culture, Modernity and Revolution: Essays in Honour of Zygmunt Bauman, Routledge. p.1.
    31 Peter Beilharz (2001), 'Preface', The Bauman Reader, Sage Publications. pp.ⅴ-ⅵ.
    32 Peter Beilharz (2000), 'Preface', Zygmunt Bauman: Dialectic of modernity, Sage Publications.
    33 Peter Beilharz (2002), Zygmunt Bauman, Sage Publications.
    34 Pieter Nijhoff(1998), 'The Right to Inconsistenc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pp.87-112.
    35 Douglas Kellner(1998), '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r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p.75.
    36 参见尼格尔·多德的《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2月版,第226—231页: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版,第232—233页。
    37 Peter Beilharz (2002), 'Editor's Introduction: Bauman's Modernity', Zygmunt Bauman, Sage Publications, pp.ⅩⅣ-ⅩⅤ.
    38 George Ritzer (1997), 'Zygmunt Bauman: From Modern to Postmodern',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McGraw-Hill, pp.155-169.
    39 Richard Kilminster and Lan Varcoe(1996), Culture, Modernity and Revolution: Essays in Honour of Zygmunt Bauman, by Routledge. pp.6—11.
    40 David Terevell (1995), 'the Terrorism of Reason in the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Zygmunt Bauman, Sage Publications. pp.161-172.
    41 Hans Joas (1998), 'Bauman in Germany: Modern Violence and the Problems of German Self-Understanding',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pp.47-55.
    42 Shaun Best (1998), 'Zygmunt Bauman: Personal Reflections within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it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49, No. 2, p.319.
    43 关于贝克的观点可参阅Ulrich Beck and Elisabeth Beck-Gemsheim(2002):Individualization,Sage和《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蒋仁祥、胡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二人观点的比较可参阅Alan Warde(l994), 'Consumption, Identity-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 Sociology. Vol.28. no.4. pp.877-898.
    44 参阅R·W·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45 参阅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11月版。此书获得2000年美国比较研究学会马特·达根奖(Mattei Dogan Award)“最佳比较研究书籍”。
    46 这些对鲍曼思想的应用、推广和传播可以参见Peter Beilharz(2002),Zygmunt Bauman, Ⅳ, Sage Publications. pp.87-391.
    47 参阅包亚明:《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学与文化理论》,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年11月版,第四章、第六章的第一、四节。作者本人也严谨而坦诚地认为其论述“属于编译性质”(本书第77页注释)。
    48 郑莉关于鲍曼研究的博士论文,其内容介绍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位论文库网页提供。参见http://fulltext.lib.pku.edu.cn/was40/searchbrief.htm
    49 郑莉对鲍曼的研究还有:“鲍曼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91—98页;“鲍曼的现代性思想研究”,载于《理论探索》2005年第1期,第46—48页;“鲍曼论现代性与大屠杀的选择性亲和”,载于《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第44—49页,等等。
    50 参阅谢立中、阮新邦:《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第504—580页。
    51 参见郇建立:“自由:一种社会关系”,载于《社会》2001年第7期;“现代性的悲哀”,载于《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5月号,等等。
    52 参见王凤云:“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批判视角”,载于《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1期,第40—43页。张成岗:“鲍曼论‘后现代伦理危机’及‘后现代伦理学’”,载于《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何林军:“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53 张金岭:“后现代视野下的城市游——齐格蒙特鲍曼关于城市游的后现代性话语”,载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4—8页:王伊洛、张金岭:“关于游的后现代话语”,载于《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第60—65页。
    54 前者可参阅许纪霖关于知识分子的10篇文章,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后者可参阅韦晓冰的“从‘立法者’向‘阐释者’的转变——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教师形象理念的转化”,载于《教育艺术》2005年第1期。
    55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163.
    56 郑莉:“鲍曼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91—98页。
    57 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第223—224页。
    58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97.
    59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97.
    60 Clause Offe(1998), "Landatio fur Zygmunt Bauman", Zygmunt Bauman, Volume Ⅰ, edited by Peter Beilharz(2002), SAGE Publications.
    61 Janina Bauman (1988), Winter in the Morning: a younger girl's life in Warsaw Ghetto and beyond, 1939-1945. Virago.
    62 Peter Beilharz (2001), The Bauman Reader, Sage Publications. p.334
    63 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9月版,第229页。
    64 鲍曼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在他自己所有著作中最满意的就是《必死性、不朽和其他生存策略》一书,而此书正是集中探讨个体生存经历中所面临最重要的主题:人的本质以及人类对待生与死的态度和策略的变迁。但鲍曼研究专家贝尔哈兹教授则认为他最重要的著作是《现代性与大屠杀》,所以更倾向于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分析策略来研究鲍曼思想。
    65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版,第345页。
    66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53.
    67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前言第3—4页及正文第2—3页。
    68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80页。
    1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75.
    2 以上对鲍曼思想特色的归纳可参阅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3.
    3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99—100.
    4 个体概念的归纳及其沿革参阅了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231—236页)、齐美尔的Freedom and Individualism(New York)、路易·迪蒙的《论个体主义》(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版)、鲍曼的《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史蒂文·卢克斯的《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8月版)等论述。
    5 中世纪的个体处于教权与王权双重等级体制下的生存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在于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二元冲突、个体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但这对于个体从“出世”向“入世”的转换至关重要。路易·迪蒙把这个转换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1、作为价值的个体与既定的社会和政治组织相对立;2、斯多葛派的自然法使出世价值适应入世伦理学的理性工具;3、作为个体价值的载体,教会介入世俗生活;4、教权臣属于王权,国家负责保护个体价值。这方面还可参阅丛日云教授的《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5月版。
    6 「英」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64页。
    7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00.
    8 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第26页。
    9 参阅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 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
    10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4页。
    11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16页。
    12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28—36页。
    13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58—59页。
    14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60—64页。
    15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07.
    16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第46—47页。
    17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第52页。
    18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06.
    19 Zygmunt Bauman(1988), Freedo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08.
    21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ress, p.84.
    22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09.
    23 Zgy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lden University Press.
    24 至于论证这些价值之间的逻辑关联可参阅史蒂文·卢克斯的《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15—125页。鲍曼自己也明确宣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加上社会主义者(参阅Zygmunt Bauman and Kcith Tester(2001),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15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有时他在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时用后现代性的分析策略猛烈抨击现代性内在的张力和特征,但他还是在现代性主流中反思现代性。这说明鲍曼思想中存在一定的张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将在结论中作进一步阐述。
    25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第35页。
    26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第19页。
    27 「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4月版,第185页。
    28 盖伦和福柯的观点转引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5月版,第170—171页
    29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第163—164页。
    30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第174—175页。
    31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版,第13页。
    32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51.
    33 参见「英」齐格蒙特·鲍曼的《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版。
    34 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第173页。
    35 这也是鲍曼、贝克等社会理论家所极力提倡的观点,他们反对现代性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赞同在全球范围重构世界新秩序、在区域改造国家形式(如贝克的世界主义国家,鲍曼的新部落主义)、在个体生活领域保障基本收入等。这些主张贯穿于鲍曼、贝克过去十年的所有著作中。
    36 参见U. Beck and E. Beck—Gernsheim(2002), Individu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ed Individualism and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SAGE Publications. 鲍曼为贝克写的前言部分。
    37 「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4月版。
    38 参见「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2月版,第一章。
    39 参见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
    40 Zygmunt Bauman(1967), 'Image of Man in the Modern Sociology(Some Methodological Remarks)', The Polish Sociological Bulletin, 1, pp.15-19.
    41 Zygmunt Bauman(1978),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Hutchinson.
    42 参阅「英」齐格蒙特·鲍曼(1988)的“是否有一门后现代性的社会学”,载于塞德曼的《后现代转向》,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8月版,第251—276页。
    43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193.
    44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2月版,第316页。
    45 Tony Blackshaw (2002),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ygmunt Bauman', Network: Newsletter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number83, October, p.2.
    46 Stefan Morawski(1998),'Bauman's Ways of seeing the Worl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5, No.1, p.38.
    47 Zygmunt Bauman(1976), Socialism: The Active Utopia, George Allen § Unwin. p.34.
    48 Zygmunt Bauman(2000), Liquid Modernity, Polity. p. 215.
    49 Peter Beiharz(2001), The Bauman Reader, Blackwell. p.145.
    50 鲍曼在以上三方面反对人的异化,可分别参考《个体化社会》、《现代性与矛盾性》、《后现代伦理学》。
    51 Zygmunt Bauman(1976), Towards a Critical Sociology, Routledge § Kegan Paul.
    52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38
    53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p.39—41.
    54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206.
    55 参见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56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206.
    57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第232页。
    58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p.49—50.
    59 Zygmunt Ban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31.
    60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281页。
    61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1月版,第24页。
    62 Peter Beiharz (2001), The Bauman Reader, Blackwell. pp.334—335.
    63 Vince Marotta(2000), The Strange and Social Theory,' in Peter Beilharz (2002), Zygmunt Bauman, Ⅲ, Sage Publications, p. 382.
    64 Peter Beiharz (2001), The Bauman Reader, Blackwell. p.335.
    65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21页。
    66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25页。
    67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29页。
    68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33页。
    69 阿伦特用“平庸的恶”这个政治伦理学概念从人性的层面思考政治、道德领域中集体与个人的责任。她指出,专制体制下的受害者如何与施害者一步步合作,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她一方面强调个体应该具有自主意志和独立思考的道德责任和良知,这是一种“出于扪心自问的习惯,”与文化教养、社会地位和出身无关,另一方面主张要有多元主义的政治制度,用以控制这种逐渐丧失个体道德责任的恶的恶化过程(参见<《艾希曼的耶路撒冷》:伦理的现代特征>的编者导言,阿伦特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70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54.
    71 E. Le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Puttsburg,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p.43.
    72 转引杜小真:<“他者的哲学家——读勒维纳斯的《伦理与无限》”>,来源于中国学术论坛网:www.Frchina.net
    73 转引〖日〗港道隆:《列维纳斯——法外的思想》,张杰、李勇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87页。
    74 〖日〗港道隆:《列维纳斯——法外的思想》,张杰、李勇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33页。
    75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泽林出版社 2002年1 月版,第237—238页。
    76 参阅孙向晨:“不可或缺的上帝与上帝的缺席——论勒维纳斯哲学中被悬置的上帝”,载于《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第18—24页。
    77 在精神经历方面,二人出身于犹太家庭并早年接受过犹太文化的教育;在文学经历方面,追求生命意义的欧洲文学传统都深刻影响二人的思考方式;在历史经历方面,二人都曾俄国(苏联)接受过教育,都深受法西斯主义的迫害而逃离祖国,一个从立陶宛到法国,一个从波兰到英国。所以我们可以说,鲍曼试图从勒维纳斯他者哲学中发展出其独特的后现代道德,这是与二人相似的亲身经历密切相关。
    78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54—55.
    79 Zygmunt Bauman(1998), 'What Prospects of Morality in Times of Uncertaint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pp.11—22.
    80 Ross Abbinnet(1998), Postmodernity and the Ethics of Care: Situating Bauman's Social Theory', Zygmunt Bauman, Ⅲ, pp.106-132.
    81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道德》,郁-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第2页。
    82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333页。
    83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第1页。
    84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74页。
    85 郑莉:“鲍曼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载于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第534页。
    86 Scott Lash(1998), 'Postmodern Ethics: The Missing Ground', Zygmunt Bauman, Ⅱ, pp. 347-359.
    87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35页。
    88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第二章。
    89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57.
    90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40页。
    91 Matthias Junge(2001), 'Zygmunt Bauman's Poisoned Gift of Mor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2, No.1, pp.105-119.
    92 Arne Johan Vetlesen (1993), 'Why Does Proximity Make a Moral Difference? Coming to Terms with a lesson Learned from the Holocaust', Praxis International, vol. 12, No. 4, pp.371-386.
    93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103页。
    94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108页。
    95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62.
    96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104页。
    97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 134—137.
    98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第328—329页。
    99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第9页。
    100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p.132.
    101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p.137.
    102 Zygmunt Bauman(1995), Alone Again: Ethics After Certainty, DEMOS, pp.36-37.
    103 Stefan Morawski(1998), 'Zygmunt Bauman: How to be a Successful Outsider',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5, No.1, p.35.
    104 转引Matthias Junge(2001), 'Zygmunt Bauman's Poisoned Gift of Mor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52. No.1, p.112.
    1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78.
    2 Zygmunt Bauman (1985), 'On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a historical note',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 p.7.
    3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120页。
    4 参见「德」诺贝特·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上册,王佩莉译,1998年4月版)、(下册,袁志英译,1996年6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54页。
    6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122页。
    7 Zygmunt Bauma(1992), 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Polity Press, p.101.
    8 Zygmunt Bauman (1985), 'On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a historical note',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 p.12.
    9 Zygmunt Bauman (1985), 'On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a historical note',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 p.8.
    10 Zygmunt Bauman (1983), Industrialism, consumerism and power,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 pp.32-33.
    11 对于culture一词的复杂变化可参见霍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3月版,第101—109页。
    12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67页。
    13 Zygmunt Bauman (1999), Culture As Praxis, 2ed, SAGE Publications.ⅸ.
    14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127页。当然,文化与文明概念在18世纪以后的变迁有着相互替代的相似性,但二者还是一直存在许多差异和对立:文明是人为的、抽象的、机制性的和理性的,而文化概念更关注具体的人之间和世界存在的精神特质、非理性的、自然而多样性的。据埃里亚斯所提示,康德在他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首次陈述了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对立:“我们通过艺术和科学达到了很高的修养,我们太文明了,以致繁文缛节成了累赘……”,“道德观念属于文明范畴,而这一思想的流行,只不过造就了哪些追求名誉,追求表面的礼仪规范等所谓的德行,只不过推进了文明而已。”还可参见诺贝特·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上册),王佩莉译,1998年4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67页。
    15 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 1993年12月版,第23页。但此书的瑕疵在于,作者把人之精神的三维立体结构变成理性与非理性的二维平面图,忽视区分欲望和激情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古希腊的哲人却非常重视三者的内在差异和关联。实际上,西方启蒙思想中的理性并不完全把欲望作为他者米压制,而是进一步开启了人们肆意鼓胀的欲望及其满足,如资本主义本身就是把人们的理性计算和消费与盈利欲望结合起来。而理性完全压制的则是激情,其中缘由之一或许是,激情(对上帝的信仰)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处于支配地位而压制欲望并束缚理性。这就不难理解启蒙运动以后理性与欲望联手贬低激情。而鲍曼沿用勒维纳斯的他者哲学,张扬对他者负责的道德冲动,就是试图恢复激情对人之精神和人类福祉的作用。而这明显迥异于后现代思想家那样希望通过强调欲望来抵消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如福柯80年代走向“自我伦理学”的归宿、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德勒兹等人的“欲望政治”。
    16 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7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56页。
    18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106页。
    19 参见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11月版。
    20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76页。
    21 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第242页。
    22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8页。
    23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78页。
    24 Zygmunt Bauman(1995), Alone Again: Ethics After Certainty, DEMOS, p.3.
    25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第106页。
    26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 第71页。
    27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54页。
    28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89页。
    29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134页。
    30 〖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4月版,第14页。
    31 Zygmunt Bauman(1995), Alone Again: Ethics After Certainty, DeMOS, p.4.
    32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276页。
    33 Robert Fine(2001), the critiqu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Political Investigations: Hegel, Marx, Arendt, London: Routledge, p.113.
    34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29页。
    35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124页。
    36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5—6页。
    37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64页。
    38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第12页。
    39 Zygmunt Bauman(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re-history and after- life of class, Routledge & KeganPaul, p.59.
    40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64页。
    41 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 p.110.
    42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餂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5年2月版,第68页。
    43 (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第15页。
    44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12页。
    45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185页。
    46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97页。
    47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1月版,分别参见第206,188页。
    48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169页。
    49 Douglas Kellner(1998),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m,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pp.77-78.相比较而言,许多经典的批判社会理论家多数集中于经济、政体、制度结构和社会秩序的确定性特征,如马克思的资本主义、韦伯的理性化、涂尔干的社会整合、尼采的现代国家和大众文化社会、齐美尔的城市文明、腾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等等,这些均为鲍曼批判现代性的文化主义建构简而化之。但他在思想发展的后期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从而在第四阶段就开始从文化批判转向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对政治的企盼。
    50 (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3页。
    51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6页。
    52 peter Beilharz (2000), Zygmunt Bauman: Dialectic of modernity, Sage Publications. pp.172-173.以上韦伯在三方面对鲍曼的影响参照了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124.
    53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26页。
    54 Zygmunt Bauman(1995), Life in Fragments: Essays in Postmodern morality, Blackwell, p.196.
    55 Zygmunt Bauman(1991), 'The Social Manipulation of Morality: Moralizing Actors, Adiaphorizing Actio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p.144.
    56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32页。
    57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51页。
    58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130.
    59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第8页。
    60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170页。在黑格尔的历史观念中,芸芸众生只是目的论式的历史精神发展过程中群体表现现象,是历史目的的羊群,而羊群没有个体性的而只可能以群体存在。
    61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10月版,第6页。
    62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169页。
    63 [德国]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钄月峰译,重庆出版社 1990年07月版,第28页。
    64 〖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版,第5页。
    65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174—175页。
    66 帕森斯的“中心价值组织”概念是指,人的行为都受某种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从而有利于社会形成以精英分子的意识和行为为中心的层级化向心力结构。“参照群体”概念是指个人的意识、目标和行为依据某一特定群体的准则的影响,受其规范的支配。可参见T·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第822—831页。
    67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80页。
    68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76页。
    69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138页。
    70 米格拉姆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他在1974年出版了《服从权威:一个试验报告》,其基本结论是,残酷只是微弱地与执行者的个性相关,但却与权威和下属的关系、与日常权力和服从的结构紧密相联。所以,菲人性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事实,普通人内心都潜藏一个艾希曼,只要条件成熟,大屠杀仍有可能。
    71 参见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2年1月版,第六章。
    72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78页。
    73 “陌生人”(stranger)也有译为外乡人或异乡人或局外人,用来指代一种非友非敌的不确定的社会交往关系和交往形式,其身份和来去不受空间分隔的限制,无法固定在敌友关系的范围内。
    74 Zygmunt Bauman(1973), Culture as Praxis, Routledge & Kegan Paul. pp.134-135.
    75 「德」 G·齐美尔:“陌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容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第341页。
    76 Zygmunt Bauman(1988), 'Stranger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elos, number 78, pp.26—27.
    77 Zygmunt Bauman(1988), 'Stranger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elos, number 78, p.9.
    78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2月版,第一童。
    79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96页。
    80 「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版,第138页。
    81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第118页。
    82 Parek Kwiek(1997), 'Zygmunt Bauman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in Postmodernity', Published by the Center for Western European Studies, Unib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 it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2.
    83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9月版,第80页。
    84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版,第193页。对于罗蒂的核心论点及其与鲍曼思想在学术立场上的一致性可以参阅(英)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2月版,第七章。
    1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第1页。
    2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第57页。
    3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样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版,第27页。
    4 Zygmunt Bauman(2001), 'Wars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4(1), p.11.
    5 Zygmunt Bauman(2002), Society Under Siege, Polity Press. p. 15.
    6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第57页。
    7 Zygmunt Bauman(2001), 'Wars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4(1), p.11.
    8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第1—2页。
    9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第26页。
    10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版,第30页。
    11 参见洪涛:《逻格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版,第253—261页。从时空关系来考察古希腊时代城邦政治,这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也可能是我们理解人类历史长河中空间、时间与政治观念的变迁最佳视角之一。同样,以时空关系的变迁和重组来考察整个政治学说史尤其是当代政治的变革,或许也具有重要意义。
    12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版,第77页。
    13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月版,第184页。
    14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月版,第198页。
    15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版,第76页。
    16 “资本”一词的诞生表明,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西方社会各阶层人们以不同心态认为经济是一种与宗教和政治相抗衡的力量(如教会和贵族的恐惧和怨恨,资本家和政治精英的欣喜和偏爱、普通民众既喜又忧的矛盾心态)。而“资本主义”(capitalism)从19世纪初期几乎同时出现在英文、法文和德文里,用来指代一种特殊的、历史性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参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34页。),这种迅猛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给社会政治的权力结构和人们的认知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所以19世纪关心人类社会的思想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都集中在:究竟现代以资本为主导的这样一个经济形式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冲击?而最典型的是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其实,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欧洲思想家们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他们的认知态度有乐观、悲观和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也许齐格蒙特·鲍曼就属于持后者立场的知识分子。
    17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二章。
    18 Karl Polanvi(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Press. pp.56-57
    19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4页。
    20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版,第12页。
    21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2月版,第21页。
    22 「法」米歇尔·克罗齐:《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6月版,第197—199页。
    23 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 pp.173-174.
    24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9月版。
    25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1月版,第235页。
    26 Zygmunt Bauman(2002), 'The Fate of Humanity in the Post-Trinitarian World',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1, (3).
    27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8月版,第58页。
    28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11月版,第55页。
    29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165.
    30 「英」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9月版,第181页。
    31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3年版,第725页。
    32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页。
    33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9页。
    34 [日]三好将夫:“没有边界的世界?从殖民主义到跨国主义及民族国家的衰落”,载于汪晖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2版,第484页。
    35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63页。
    36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第195页。
    37 Zygmunt Bauman(1990),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Blackwell, p.177.
    38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引言第7页。
    39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9页。
    40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288页。法理社会是指,由理性意志推动、有明确目的、可改变手段以适应需要的社会结构,如现代政府、军队和企业的管理机关等。与之相应的社会是传统以血缘家庭关系为核心的礼俗社会。可参阅[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版。
    41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64页。
    42 这里主要是从民族主义意义上来使用主权概念,而不包括宪政主义意义上的主权。因为有学者把主权分为民族主权和宪政主权,并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的民族主权衰弱,而宪政主权则可能增强,以此来维护地方秩序(参见[日]绦田英朗:《重新审视主权——从古典理论到全球时代》,戚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版)。
    43 约翰·霍夫曼:《主权》,陆彬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一章
    44 [英]贾斯廷·罗森博格:《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5 [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谱系》,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3页。
    46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5页。
    47 Zygmunt Bauman(2002), 'Reconnaissance Ware of the Planetary Frontierlan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9(4), p.82.
    48 Zygmunt Bauman(2001),'Wars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4(1), p.114.
    49 Zygmnnt Bauman(2001),'Wars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4(1), p.16.
    50 Zygmnnt Bauman(2001),'Wars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4(1), p.19
    51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271-272页。
    52 参见丁开杰选编的《后福利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8月版。福利与福利国家之间有着很大区别,也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多也是其他许多概念所不及的,如自由、平等、正义等是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命题,而市场与政府、社会与国家、经济与政治等基本命题都是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关注的主题。这方面可参见[英]诺曼巴里:《福利》,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3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45.
    54 Claus Offe(1984), 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s State, Hutchinson Press, pp. 152-153.
    55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47.
    56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91页。
    57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58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版,第172页。
    59 转引[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要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2月版,第79页。
    60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9页。
    61 转引顾忠化:《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98—199页。
    62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0页。
    63 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再运用内容,部分参考了[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0—21页。
    64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78页。
    65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9页。
    66 Zygmunt Bauman(1998), "Parvenu and pariah: heroes and victims of modernity", in postmodernity and the political, by James Good and Irving velo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2-35.
    67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05页。
    68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75.
    69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90页。
    70 这里参考了王伊洛、张金岭:“关于游的后现代话语”(载于《东岳论丛》2004年5月第3期)对鲍曼相关思想的归纳。
    71 Zygmunt Bauman(1998), "Parvenu and pariah: heroes and victims of modernity", in postmodernity and the political, by James Good and Irving velo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35.
    72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99-108页。
    73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31-132。
    74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79页。
    75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76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77 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298页。
    1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3页。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页。
    4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7页。
    5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0页。
    6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52.
    7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94页。
    8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68页。
    9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48页。
    10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82页。
    11 Zygmunt Bauman(2000), 'Ethics of Individuals',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5(1), p.83.
    12 Ulrich Bech and Elisabeth Beck-Gernsheim(2002), Individu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es Individualism and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SAGE Publications. p.22.
    13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5.
    14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p.24-25.
    15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1页。“参考群体”是指个人乐于成为其成员但往往又难以加入的群体,个人的目标选择和认知态度依据特定群体设定的标准并受其支配。而“普遍观照”是指,个人目标的制定是依据周围变动不居的个人或人群的状况和处境而定,冈而必然出现个体化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16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212页。
    17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20.
    18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21.
    19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ⅶ.
    20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ⅷ.
    21 [德]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狄开军、文聘元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11页。
    22 [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版,第118-119页。
    23 Zygmunt Bauman:《定位政治》,李培元译,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04页。
    24 Zygmunt Bauman(1998), In search of politics, Blackwell, p.97.
    25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110页。
    26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版,第632页。
    27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125—126.
    28 Zygmunt Banman(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e-history and after-life of class. Routledge.
    29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p.2.
    30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23页。
    31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23页。
    32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14.
    3333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v, Routledge. p.45.
    34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7页。
    35 此处转引包亚明的“消费主义的欺骗性”,载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8—9页。
    36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47页。
    37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50.
    38 Zygmunt Bauman(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e-history and after-life of class. Routledge, p. 180.
    39 Zygmunt Banman(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e-history and after-life of class. Routledge. p.191.
    40 George Ritzer(1997), Zygmunt Bauman: from modem to postmodem,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p.160.
    41 Zygmunt Ban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150.
    42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81页。
    43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10月版,第7页。
    44 参阅[德]菲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5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10月版,第30页。
    46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313页。
    47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10月版,第143—152页。
    48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11.
    49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10月版,第186页。
    50 在共同体主义的这一政治哲学流派内部,各思想家的逻辑起点和思想渊源和着力点不同决定了其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异质性,但其相似的结论都在于,强调共同体的整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桑德尔在《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中作出了归纳,认为存在三种共同体:第一种,“基于个人主义的假设,即认为主题的自利动机是自然而然的。这种解释以完全工具性的方式来设想共同体……个人视社会安排为必要的负担,仅仅是为了私人目的才进行合作。”是手段型共同体;第二种共同体的特点是,“假设合作主体在先的个体性,主题的实质动机包括仁慈的目的,而且在于情感纽带和动机的品质,这种品质也介入了合作,并在合作中得以提升”,是为情感型共同体:第三种的共同体强调自我表现出超越自私和情感纽带的假设,而且存在主体的自我理解和认同。“按照这种强观点,说社会成员被共同体意识约束,并不止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承认共同体的感情,都追求共同体的目的,而是说,他们认为他们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们伸出其中的社会规定。……共同体不是选择的而是依附的,不是一种属性而是其身份的构成成分。”所以称之为构成性共同体(参见[美]M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82页)。而麦金太尔支持的应该属于构成性共同体,因为他强调亚里斯多德主义的美德伦理,以道德为手段并通过践行德性来实现共同体的正义(参见[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泰勒的共同体思想来源于卢梭以降的浪漫主义,强调人类具有一种明辨是非的直觉和道德感,这就是真实性的伦理规范,以此反对个人主义和工具主义理性以及二者给政治生活所带来的恐惧后果(参见[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桑德尔主张的是手段型共同体,因为他源于现代个人主义假设,从个体权利出发来阐明善优先于权利,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与罗尔斯争论的关键不是在于权利是否重要,不是个体与共同体的要求更优,而是在于权利是否能用一种不以任何特殊善的生活观念为前提条件来确认和证明,支配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原则是否不干预公民作信奉的道德和宗教权利(参见[美]M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51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32页。
    52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35页。
    53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42页。
    54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78.
    55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10月版,第153页。
    56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导言部分。
    57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357页。
    58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10月版,第169页。
    59 郑莉:“鲍曼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载于谢立中、院新邦主编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571页。
    60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p.55—56.
    61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p.86—87.
    62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86.
    63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214页。
    64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87.
    65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213页。
    66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1,270,286页。
    67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216页。
    68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p.38.
    69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p.41.
    70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206
    71 Zygmunt Bauman(1986), 'The Left as the Counter-Culture of Modernity', Telos, number 70, p.86.
    72 Zygmunt Bauman(1988),'Britain's Exit from Politics', New Statement and Society,29 July, p.36.
    73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25页。
    74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54.
    75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1976), Socialism: The Active Utopia, George Allen § Unwin.
    76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62.
    77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40页。
    78 [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15页。
    79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18.
    80 Zygmunt Bauman(2001),'On mass, individuals and peg communitie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p.111.
    81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35页。
    1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196.
    2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411页。
    3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200.
    4 Zygmunt Bauman(2000),'Ethics of Individuals', Can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5(1). p.83.
    5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53—254页。
    6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p.80.
    7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12页。
    8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51—52页。
    9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
    10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11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58页。
    12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53页。
    13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58页。
    14 Zygmunt Bauman(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p.39-40.
    15 Zygmunt Bauman(2002),'The Fate of Humanity in the Post-Trinitatian World', Journal of Human Right, 1(3), p.297.
    16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45.
    17 Zygmunt Baurn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44.
    18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版,第9页。
    19 [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0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37.
    21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 (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38.
    22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73页。
    23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7页。
    24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36页。
    25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50 页。
    26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181.
    27 [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28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51—152页。
    29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8页。
    30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19页。
    31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146—147.
    32 Zygmunt Bauman, Timo Cantell and Poul Poder Pedersen(1992),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Ethics: An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nman', Telos, No.93, p.144.
    33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59页。
    34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372页。
    35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3页。
    36 转引[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373页。此引文出处可参见中译本[美]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17页。
    37 转引[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375页。
    38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376—377页。
    39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66—169页。
    40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p.198—199.
    41 当前这方面的示例比比皆是,许多无力通过正规和合法渠道解决个人焦虑和困境的人,不得不突发奇想使私域问题公开化、扩大化,采取一些极端、荒诞和充满争议的方式来引起公众、媒体、各级政府,甚至全球人类的注意力,如裸奔、跳楼、自杀性爆炸,等等。
    42 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 pp. 162-163.
    43 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p.165.
    44 Robert campain(2001), 'review of liquid modernity', Thesis Eleven, No.66, p.128.
    45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91—92页。
    46 T.H.Marshall(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 The University Press. pp.5-8.
    47 Tom Botemore(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Forth Years on, Pluto Press, p.71.
    48 [美]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68页。
    49 Tom Botemore(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Forth Years on, London: P.luto Press, pp.89—90.
    50 Zygmunt Bauman(2003),'The Burning of Popular Fear',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Mar99, Issue310, p.34.
    51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74页。
    52 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 p.182.
    53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7页。
    54 Zygmunt Bauman(2003), The Burning of Popular Fear,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Mar99,1ssue310, p.34.
    55 Daniel Leighton(2000), 'Searching for Politics In An Uncertain World: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uman', www.polska, p.1.
    56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7.
    57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35.
    58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79.
    59 Trevor Hogan(1998), 'Dead Indians, Flawed Consumers and Snowballs in Hell: On Zygmunt Bauman's New Poor', Arena Journal, No.10, p.158.
    60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98.
    61 Zyg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p.98.
    1 Douglas Kellner (1998), '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r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 1, p.73.
    2 Peter Beiharz(2002), 'Editor's Introduction: Bauman's Modernity', Zygmunt Bauman,Vol. Ⅰ, Ⅸ
    3 包亚明:《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学与文化理论》,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77页。
    4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16.
    5 [英]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99—200页。
    6 关于复杂性理论可参阅[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第412—417页。莫兰指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世界本来是混沌、无序和不确定的,而简化、有序和分类是人类主观实践的结果。复杂性的核心是联结相互独立、分割、矛盾的事物,其本质不同于简化/归类的范式相反是整合已经被简化的各种范式,强调“把不确定性深深整合进认识,把认识深深整合进不确定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作为鲍曼思想的一个原则和方法论与莫兰所强调的复杂性理论是一致的。
    7 Douglas Kellner (1998), '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r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 1, pp.76—77.
    8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33.
    9 以赛亚·柏林在《俄国思想家》中用狐狸和刺猬来比喻两类不同的思想家[希腊诗人阿基洛科斯存世的断简残篇里,有此一句:“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阿基洛科斯残稿201,收于M.L.West编《抑扬格与希腊挽诗》卷一(Oxford,1971),转引自: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狐狸虽然诡计百出,但想吃掉刺猬却总是无计可施,因为刺猬不管狐狸如何变换花招,都以不变应万变,即竖起它那满身的倒刺,吃亏的总是狐狸):一类是追求一元论的思想家,他们力图找出一个绝对真理,并用以衡量万事万物。这恰如刺猬,凡事均以一招应对。另一类则是承认多元论的思想家,他们体察世界事之复杂微妙,万难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宁可自己思想矛盾,亦不强求圆融一统之理,恰 如狐狸遇事之乖巧多变。以此分类西方思想史,伯林认为但丁可以作为刺猬的样板,而莎士比亚就是狐狸的典型。进一步言之,柏拉图、黑格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和普鲁斯特等都是程度不同的刺猬,而亚里士多德、孟田、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和乔伊斯则是狐狸。如果用伯林这个著名的区分法来划分的话,鲍曼的思想覆盖面之广使得他像是一只知道许多事情的狐狸:灵巧、狡猾和机智,从一个话题飞快地扑向另一个话题,避开别人的追逐。但实际上,他却是一只知道一件大事的刺猬,在尖锐批判现代的总体性之后又力图以一种宏大叙事来构建一个新的总体性,而其中的内核就是以捍卫个体的自由、差异性和尊严为根本原则。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比喻成为渴望成为刺猬的狐狸。
    10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p.101.
    11 Angus Bancroft(2000), 'Closed spaces, restricted places: the resurgence of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Zygmunt Bauman', Contemporary Politics,vol.6,no.3,p.284.
    12 Madekeine Bunting (2003), 'Passion and Pessimism', The Guardian, Saturday April 5.
    13 Angus Bancroft(2000), 'Closed spaces, restricted places: the resurgence of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Zygmunt Bauman', Contemporary Politics,vol.6,no.3, p.283.
    14 Hans Joas(1998), 'Bauman in German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5, No.1, p.55.
    15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154.
    16 Madekeine Bunting (2003), 'Passion and Pessimism', The Guardian, Saturday April 5.
    17 Madekeine Bunting (2003), 'Passion and Pessimism', The Guardian, Saturday April 5.
    18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57.
    19 朱孝远:《欧洲涅槃:过渡时期欧洲的发展概念》,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9页。可以重点参见第一章“过渡期的原理”和第十章“本书的结论”部分。
    20 Dennis Smith(1992),'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the New Middle Age', Sociological Review,vol.40,p.764.
    21 朱孝远:《欧洲涅槃:过渡时期欧洲的发展概念》,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7页。
    22 九十年代之后的危机是全方位和结构性的,如苏东剧变带来的欧洲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带来的生态危机、战争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各种瘟疫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存危机、恐怖主义危机、核危机、认同危机,等等。
    23 [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高湘泽、冯玲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年8月版,第170页。
    24 [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67—168页。
    25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pp.88—90.
    26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67页。
    27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3页。从此书中可以看出,西方伦理学史上的道德概念出现一个阶段性的变化链,即多神论(罗马以前)、一神论(中世纪)、一无神论(现代),那么如果我们增加上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的道德概念的话,就是“新多神论”的道德概念。
    28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180页。
    29 Barry Smart(2001), 'Zygmunt Bauman', Profile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Anthony Elliott and Brann Turner(eds), Sage, p.327.
    30 [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梁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0页。
    31 Peter Beilharz(2002), 'Editor's Introduction: Bauman's Modernity', Zygmunt Bauman: A Critical Reading, SAGE Publications, p.Ⅶ.
    32 Dennis Smith(1992),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the New Middle Ag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0, p.755.
    33 Zgymunt Bauman(1993), 'Review of Gidde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34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93—194页。
    35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21.
    3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第213—246。
    37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安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38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安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39 [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74页。
    40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4页。
    41 [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20页。
    4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3页。
    43 [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72页。
    44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序言。
    45 参见贝克的《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6—7页。
    46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4页。
    47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6—9页。
    48 Dennis Smith(1992), 'Modernity, Postmodemity and the New Middle Ag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0, p.770.
    49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0页。
    50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13—114页。原文出自于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p.24.
    51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版,第159页。
    52 [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224—225页。
    53 [英]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232页。
    54 [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16页。
    55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68页。
    56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1页。
    57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2月版,第138页。
    58 Zgymunt Bauman(1993), 'Review of Gidde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p.363.
    59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33页。
    60 [德]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蒋仁祥、胡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年9月版,第七章。
    61 [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4页。
    62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30页。
    6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第252页。
    64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5月版。
    65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66 [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第53—55页。
    67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p.171.
    68 Zygmunt Bauman(2001), 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Polity Press, p. 186.
    69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34,79页。
    70 Daniel Leighton(2000), Searching for politics in an uncertain world: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uman, www.polska2000.
    1 政治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不同时空的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也具有多样性。可能正是由于处于当前无序、无确定性、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笔者比较赞同这种从根本意义上来理解的政治观,可参见陈周旺的《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和林尚立等编的《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纪念复旦大学校庆100周年论文集》中林尚立教授为之所写的两篇序言。
    2 [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91页。
    3 参见孙关宏、胡雨春、任军峰主编的《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一章。
    4 孙关宏:“对政治内涵的不辍探索——复旦25年政治学著作的回眸”,《复旦政治评论》第四辑2006年6月版。
    5 参见[美]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6 参阅[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7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32页。
    8 U. Beck (1998), Democracy without enemies, Cambridge: polity.
    1.[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英]齐格蒙特·鲍曼:《定位政治》,李培元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版。
    3.[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版。
    5.[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6.[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8.[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0.[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英]齐格蒙特·鲍曼:《生与死的双重变奏》,陈正国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版。
    12.[英]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4.[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5.[英]齐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 Zygmunt Bauman(1967), 'Image of Man in the Modern Sociology(Some Methodological Remarks)', The Polish Sociological Bulletin,1.
    17. Zygmunt Bauman(1976), Socialism: The Active Utopia, George Allen§Unwin.
    18. Zygmunt Bauman(1976), Towards a Critical Sociology, Routledge§Kegan Paul.
    19. Zygmunt Bauman(1978),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Hutchinson.
    20. Zygmunt Bauman(1982), Memories of Class: the pe-history and after-life of class. Routledge.
    21. Zygmunt Bauman(1983), Industrialism, consumerism and power,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
    22. Zygmunt Bauman(1985), 'On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a historical note',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
    23. Zygmunt Bauman( 1986),'The Left as the Counter-Culture of Modernity', Telos, number 70
    24. Zygmunt Bauman(1988), 'Stranger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elos, number 78.
    25. Zygmunt Bauman( 1988),'Britain's Exit from Politics', New Statement and Society, 29 July.
    26. Zygmunt Bauman( 1988), Freedo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7. Zygmunt Bauman(1990),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Blackwell
    28. Zygmunt Bauman(1991), 'The Social Manipulation of Morality: Moralizing Actors, Adiaphorizing Actio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9. Zygmunt Bauman (1991),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0. Zygmunt Bauman(1992), Intimation of Postmodernity, Routledge
    31. Zygmunt Bauma(1992), 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Polity Press.
    32. Zgymunt Bauman(1993), 'Review of Gidde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33. Zygmunt Bauman(1995), Life in Fragments: Essays in Postmodern morality, Blackwell,
    34. Zygmunt Bauman(1995), Alone Again: Ethics After Certainty, DeMOS.
    35. Zgymunt Bauman(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36. Zygmunt Bauman(1998), 'What Prospects of Morality in Times of Uncertaint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37. Zygmunt Bauman (1999), Culture As Praxis, 2ed, SAGE Publications.
    38. Zygmunt Bauman(1999), In Search of Politics, Polity Press.
    39. Zygmunt Bauman(2000), Ethics of Individuals,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5(1)
    40. Zygmunt Bauman(2000), Liquid Modernity, Polity.
    41. Zygmunt Bauman and Keith Tester(2001), Conversation with Zygmunt Bauman, Polity Press.
    42. Zygmunt Bauman(2001), 'On mass, individuals and peg communitie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43. Zygmunt Bauman(2001), 'Wars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4(1)
    44. Zygmunt Bauman(2002), 'The Fate of Humanity in the Post-Trinitarian World',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1(3).
    45. Zygmunt Bauman(2002), 'Reconnaissance Ware of the Planetary Frontierlan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9(4).
    46. Zygmunt Bauman(2002), Society Under Siege, Polity Press.
    47. Zygmunt Bauman(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Polity Press
    48. Zygmunt Bauman(2003), 'The Burning of Popular Fear', Academic Search remier, Mar99,Issue310.
    49. Zygmunt Bauman(2004), Identity: Conversations with Benedetto Vechi, polity.
    50. Zygmunt Bauman, Timo Cantell and Poul Poder Pedersen(1992),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Ethics: An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uman', Telos, No.93.
    51. Janina Bauman (1988), Winter in the Morning: a younger girl's life in Warsaw Ghetto and beyond, 1939-1945. Virago.
    1.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何林军:“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3.郇建立:“现代性的悲哀”,载于《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5月号。
    4.郇建立:“自由:一种社会关系”,载于《社会》2001年第7期。
    5.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王凤云:“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批判视角”,载于《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1期。
    8.王伊洛、张金岭:“关于游的后现代话语”,载于《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9.韦晓冰:“从‘立法者’向‘阐释者’的转变——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教师形象理念的转化”,载于《教育艺术》2005年第1期。
    10.张成岗:“鲍曼论‘后现代伦理危机’及‘后现代伦理学’”,载于《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
    11.张金岭:“后现代视野下的城市游——齐格蒙特鲍曼关于城市游的后现代性话语”,载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2.郑莉:“鲍曼的现代性思想研究”,载于《理论探索》2005年第1期。
    13.郑莉:“鲍曼论现代性与大屠杀的选择性亲和”,载于《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14.郑莉:“鲍曼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15. Alan Warde(1994), 'Consumption, Identity-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 Sociology, vol.28, No.4.
    16. Angus Bancroft(2000), 'Closed spaces, restricted places: the resurgence of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Zygrnunt Bauman', Contemporary Politics,vol.6, No.3.
    17. Arne Johan Vetlesen(1993), 'Why Does Proximity Make a Moral Difference? Coming to Terms with a lesson Learned from the Holocaust', Praxis International, vol.12, No.4.
    18. Barry Smart(2001), 'Zygmunt Bauman', Profiles in Contempoary Social Theory, Anthony Elliott and Brann Turner(eds), Sage.
    19. Daniel Leighton(2000), 'Searching for politics in an uncertain world: interview with Zygmunt Bauman ', www. Polska2000.
    20. Dennis Smith(1992),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the New Middle Ag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0.
    21. Douglas Kellner(1998), '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r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22. Anthony Giddens(1992),'Uprooted signposts at century's end',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17 January.
    23. Douglas Kellner(1998), 'Zygmunt Bauman's Postmodern Tur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 1.
    24. George Ritzer (1997), 'Zygmunt Bauman: From Modern to Postmodern',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McGraw-Hill.
    25. Hans Joas(1998), 'Bauman in German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5, No.1.
    26. Keith Tester(2004), The Social Thought of Zygmunt Bauman, PALGRAVE MACMILLAN.
    27. Madeleine Bunting(2003), 'Passion and Pessimism', in Saturday April 5, The Guardian.
    28. Matthias Junge(2001), 'Zygmunt Bauman's Poisoned Gift of Morali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52. No.1
    29. Parek Kwiek(1997), 'Zygmunt Bauman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in Postmodernity', the Center for Western Europe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 it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2.
    30. Peter Beilharz (2001), The Bauman Reader, Sage Publications.
    31. Peter Beilharz(2000), Zygmunt Bauman: Dialectic of modernity, Sage Publications.
    32. Peter Beilharz (2002), Zygmunt Bauman(Volume Ⅰ, Ⅱ, Ⅲ, Ⅳ), Sage Publications
    33. Pieter Nijhoff (1998), 'The Right to Inconsistency',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15, No.1
    34. Richard Kilminster and Lan Varcoe (1996), Culture, Modernity and Revolution: Essays in Honour of Zygmunt Bauman, Routledge.
    35. Robert carnpain(2001), 'Review of Liquid Modernity', Thesis Eleven, No. 66.
    36. Shaun Best (1998), 'Zygmunt Bauman: Personal Reflections within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it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49, No. 2.
    37. Stefan Morawski(1998), 'Zygmunt Bauman: How to be a Successful Outsider',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5, No.1.
    38. Stefan Morawski(1998), 'Bauman's Ways of seeing the Worl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5, No.1
    39. Tony Blackshaw (2002),'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ygmunt Bauman', Newsletter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number83, October.
    1.[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法]埃德加·莫兰:《反思欧洲》,康征、齐小曼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波兰]卡齐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佟宪国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5.[德]G·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容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德]G·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狄开军、文聘元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德]诺贝特·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上册),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德]诺贝特·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下册),袁志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9.[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0.[德]贝克,[英]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德]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钄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8.[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德]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蒋仁祥、胡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德]尤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德]尤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2.[德]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3.[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梁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5.[法]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7.[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下卷),张绪山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30.[法]米歇尔·克罗齐:《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4.[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7.[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8.[美]C·莱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9.[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唐文明、张之锋、殷迈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汉娜·阿伦特等:<《艾希曼的耶路撒冷》:伦理的现代特征>,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美]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4.[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版。
    45.[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6.[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8.[美]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 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0.[美]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转向》,吴世雄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1.[美]斯蒂芬·K·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孙曙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要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53.[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杨淮生、王辑思、周琪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4.[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5.[日]加藤节:《政治与人》,唐士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日]野冢启一:《库恩——范式》,毕小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7.[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英]R·W·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英]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0.[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1.[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安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5.[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7.[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8.[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69.[英]贾斯廷·罗森博格:《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洪邮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71.[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高湘泽、冯玲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7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3.[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4.[英]诺曼·巴里:《福利》,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谱系》,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6.[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7.[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餂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78.[英]约翰·霍夫曼:《主权》,陆彬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9.〖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8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8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日〗港道隆:《列维纳斯——法外的思想》,张杰、李勇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3.〖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4.包亚明:《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学与文化理论》,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85.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86.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7.陈文团:《政治与道德》,台湾书店1998年版。
    88.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9.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撤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90.顾忠华:《韦伯学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洪涛:《逻格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2.刘小枫:《刺猬的温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3.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4.孙关宏、胡雨春、任军峰:《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孙关宏:“对政治内涵的不辍探索——复旦25年政治学著作的回眸”,载于《复旦政治评论》第四辑。
    96.孙向晨:“不可或缺的上帝与上帝的缺席——论勒维纳斯哲学中被悬置的上帝”,载于《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
    97.汪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98.夏军:《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99.谢立中、阮新邦:《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00.朱孝远:《欧洲涅槃:过渡时期欧洲的发展概念》,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01. Beck, U. (1998), Democracy without Enemies, Polity press.
    102. Beck, U, and Beck—Gernsheim, E(2002), Individualization: Institutionalized Individualism and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SAGE Publications
    103. Claus Offe(1984), 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s State, Hutchinson Press.
    104. George Ritzer(1997),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105. Held, D. (2003), Cosmopolitanism, Polity.
    106. James Good and Irving velody(2002), Postmodernity and the politic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7. John R. Gibbins and Bo Reimen(1999), 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s and Culture, SAGE Publications.
    108. Jurgen Habermas(1981), '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New German Critique, 22.
    109. Karl Polanyi(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Press.
    110. Leslie Paul Thiele(1997), Thinking Politics: Perspectives in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Political Theor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111. Leslie Paul Thiele(1997), Thinking Politics: Perspectives in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Political Theor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112. N. J. Rengger (1995), Political theor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Blackwell.
    113. Ohmae, K(1995),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New York: Free Press.
    114. Robert E. 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1996),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5. Tom.Botemore(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Forth Years on, Pluto Press.
    116.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117.中国学术论坛网:www.Frchina.ne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