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国现象学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立足于法国存在主义化的现象学语境,从审美经验视角出发探讨美学及哲学问题,建立起涵盖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人类学及自然哲学领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体系。其美学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主体间性内涵,具体呈现为“主体间性思维方式(运用于美学审美经验研究)——主体间性范畴建构(建立在审美经验活动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并上升至生存论哲学的人类自我与他人的间性关系)——主体间性终极关怀(人类整体与造化自然的亲缘关系)”的逻辑发展轨迹,包括人—物关系层面的审美经验维度、人—人关系层面的个体主体维度,以及人—自然层面的终极本源维度。三大维度交汇成一种“和”的主体间性内涵,在生存论的审美领域,回答了对人之本真生存方式与精神自由实现之路的不懈追间,对人类妥善处理自我与外部世界(包括人与物、与他人、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主体间性作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精髓,是在整体上贯穿其学术思想的总线,也是理解其学术人生的一把钥匙,更是其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所在。不无遗憾的是,由于研究视角的单一和原始材料的缺失,法国及中国学术界都从未对这种整体性、多层次的主体间性内涵加以自觉认识,更别说以此为视角对杜夫海纳的整个美学思想进行综合考察。本文在占有丰富的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主体间性内涵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挖掘,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解读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旨在弥补当前研究况状之不足,并丰富当代哲学与美学发展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主体框架分为导言、正文、结语及附录部分,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如下:
     导言简要阐述杜夫海纳学术生平及其基本美学思想,特别介绍了他未经译成中文、又作为其整体美学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后期著述的学术思想,并分别综述了其在中法两国的研究概况。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弊病与不足,进而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引出本文论题的缘起、价值及研究思路。在对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做具体分析阐释及分类的基础上,明确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界定了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既包括对人与人之主体间性理论范畴的建构,又包括扩展、延伸至人与物、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与终极关怀,以此导入正文的具体论述。
     正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审美知觉意向性及其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从宏观角度阐释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与总体思考框架——审美知觉意向性。在分析其所体现的主体间性特征的基础上,揭示这种整体构思上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第一节“审美知觉意向性的理论来源”指出杜夫海纳继承胡塞尔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严格科学精神,以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将审美经验的两个相关项——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纳入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中加以考察,但在具体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时,则转向存在主义路径,将胡塞尔的意识指向并构成对象的纯粹意识意向性,加以梅洛—庞蒂纯粹知觉意向性意义上的生存论改造,而成为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双向可逆作用的审美知觉意向性,以此为总体思路展开审美经验研究。第二节“审美知觉意向性的理论建构”具体描述杜夫海纳在上述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对审美知觉意向性的个性化建构之路,即通过区分一般知觉与审美知觉、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将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同时纳入“现象学循环”的相互共存关系加以把握。第三节“审美知觉意向性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则通过超越主客二分性、“我—你”相遇交往性及其主体间性特征几大方面,具体揭示审美知觉意向性所体现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
     第二章“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互为存在”,在“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层面,详细阐述杜夫海纳在审美知觉意向性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互为存在”关系,由此考察其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在其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第一节“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静态体现”,从静态方面,通过审美对象的“为我们”与审美知觉的“为对象”所建立的相互关系来具体揭示这一体现。第二节“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动态展开”则从动态方面,通过分析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在各自的三个逻辑发展阶段——即审美对象的感性、再现世界与表现世界和审美知觉的肉体、想象与情感——交织作用并于辩证运动中共同达至最完备形态的相互关系,来具体揭示这一体现。
     第三章“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相遇共存”,在“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层面,揭示了杜夫海纳通过对审美对象自律性的强调,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主体间性关系进一步深化为“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间性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出杜夫海纳将两者的深度交感与契合协调回溯到“情感先验”的根基上。第一节“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间性关系”揭示了审美对象建基于“时间空间化”与“空间时间化”的自律世界,诠释了杜夫海纳的审美对象“准主体”概念及其与欣赏主体之间建立在深度交往与交感思考基础上的主体间性关系。第二节“情感先验: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契合根基”指出“情感先验”概念得自杜夫海纳立足于舍勒的先验观而对康德先验观做了现象学意义的改造,将先验同时赋予知觉主体与知觉对象的双方,以此作为二者之间性关系的基础。
     第四章“自我与他人的交往对话”,从美学及哲学两个层面考察杜夫海纳对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范畴的建构。第一节“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生存论交往对话”揭示杜夫海纳于审美经验中发掘审美对象背后的创作主体世界及其形象,并以此建立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在审美经验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关系,建构起审美经验层面的主体间性理论范畴。第二节“自我与他人的生存论交往对话”则分析了杜夫海纳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全新理解,及其对列维纳斯现象学伦理学中绝对他者的存在论改造,建立起二者之间差异性前提下的共存交往关系,从而建构起生存论哲学层面的主体间性理论范畴。
     第五章“人类与自然的本源和谐”,从人类生存之终极关怀层面考察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及这位思想家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体现。第一节“作为创作者的人类与发出召唤的造化自然”忠实解读杜夫海纳独具一格的造化自然观——即造化自然深不可测的创生伟力与人类对这一伟力的现实体现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阐释了这一辩证关系中造化自然与艺术创作者(诗人为其典型)之间的召唤与应答过程,明确了杜夫海纳视域中造化自然向人类的自我显现的诉求。第二节“作为欣赏者的人类与显现自身的造化自然”则分别从艺术审美经验活动与自然审美经验活动两个路向,揭示造化自然以审美的方式向人类显现自身的途径,并在对此加以综合把握的基础上,揭示了杜夫海纳美学思想在其主体间性终极关怀下,所欲言说的人类与造化自然在审美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的本源和谐。
     第六章“杜夫海纳美学思想主体间性内涵的比较研究”,在前面五章的基础上明确将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划分为彼此相关、层层深入的三个关系维度,即“主体间性思维方式(运用于美学审美经验研究,体现在第一至三章)——主体间性范畴建构(建立在审美经验活动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并上升至人类自我与他人的之间关系,体现在第四章)——主体间性终极关怀(人类整体与造化自然的亲缘关系,体现在第五章)”。并以此为三个不同向度,将其置于西方现当代哲学、美学主体间性思想整体发展脉络中加以比较研究,从而明确其在整个西方现当代哲学、美学主体间性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及特殊意义。第一节“‘人—物’关系维度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在人与物的关系层面,将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与茵加登的主客间性做比较。第二节“‘人—人’关系维度的主体间性范畴”,根据杜夫海纳对主体间性范畴的探讨本身所呈现的两大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在审美经验层面,将杜夫海纳的知觉主体间性与乔治.普莱的意识主体间性进行比较;在生存论哲学层面,将杜夫海纳与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三者的主体间性范畴建构进行比较。第三节“‘人类—自然’关系维度的主体间性终极关怀”着力在人类与超验之物的终极关系层面,将杜夫海纳的人类与造化自然的本源和谐与马丁.布伯的人类与永恒上帝的“我—你”相遇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结语在第六章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性地指出了杜夫海纳美学思想主体间性内涵所体现出来的“和”的倾向与诉求,并分别在“平衡均等”、“融合互契”和“同宗亲缘”三个层层深入的逻辑层面,对这一“和”的主体间性加以具体揭示。与此同时,指出杜夫海纳主体间性的三大局限,即社会历史维度的缺失、简单化理想化样态,以及仅从审美视角出发而造成的以偏概全之缺陷。最后,在人与物、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三个层面,分别揭示了这种“和”的主体间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所在,即以审美的眼光观看世界,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以审美的关怀回归自然,从而以精神的平等和谐营造健康文明的在世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境,在一种和谐、全面的艺术人生中实现人类终极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the French existentialist phenomenology, Mikel.Dufrenne, the famous French thinker in the domain of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and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through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of the research on esthetic experience. He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th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theory that covers the domains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natural philosophy. His aesthetic thought contains a abundant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which presents concretely a logical developing trace as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construction of the category inter-subjectivity(appli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ng 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in the activity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s in the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ultimate atten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the affin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ole human and the Nature), and which covers the level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aspec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things, that of individual subject in the aspec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human, that of ultimate origin in the aspec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These three levels contribute to a inter-subjectivity connotation of accordance, 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 answer in the existentialist aesthetic domain for the question persistently proposed by Dufrenne:What on earth is the true existential mod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method to realize the spiritual freedom, which has a important inspir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rrect and reasonable behavior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selves and the exterior world, such as things, others and nature. We can say, as the marrow of Dufrenne's aesthetic thought, inter-subjectivity is the main clue to understand Dufrenne's academic life and furthermore the place which embodies its time spirit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ingle visual angle and the lack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s, French and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never been conscious of this connotation and then grasp synthetically Dufrenne's whole aesthetic thought by this visual angle. Based on the abundant original material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Dufrenne's whole and complete aesthetic thought by deeply excavate the inter-subjectivity connot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order to compensate the shortcomings of recent research and enlarge the research on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 the introduction, main text, epilogue and appendix: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expounds Dufrenne's academic life and his principal aesthetic thought, especially the thought in the later period works which haven't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ut considered as the important parts of his complete aesthetic theoretic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France and in Chines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this part points out the weakness of these research and leads to the origin of problem, the value of research and the plan of this dissertation. After concretely analysis and classify the no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is part identifies explicitly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Dufrenne's aesthetic thought as a connotation which embodies at the same time two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etical category between human and human(the broad sens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thinking method and the ultimate atten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which extend to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things,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this way, this part drives the dissertation to the following concrete discussion.
     The main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expounds the general research project or the whole thinking structure, and reveals its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first section,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points out that accepting Husserl's scientific spirit "to the things(phenomena) themselves", Dufrenne put aesthetic object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into the structure of intentionality to be researched, but while concretely studying their relationship, he turns to the direction of existentialism and transforms Husserl's intentionality of pure consciousness in which consciousness points and constitutes its object only in one single direction to the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in which aesthetic subject and object function on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inspiration by Merleau-Ponty's intentionality of pure perception. This structure or method leads him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second section, Construction of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concretely describe the route of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based on the critical succession. That is to put rigidly aesthetic perception and aesthetic object into the phenomenological circle to be grasped, differentiating the general perception and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the artistic works and the aesthetic object. The third section,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of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concretely reveals the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embodied by the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by there parts: the transcendence of dualistic opposition subject-object, the reciprocity of I-Thou and inter-subjectivity.
     The second chapter, "Being for each other" of the aesthetic object and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on the level of aesthetic object-aesthetic subject, elaborates the relation of "being for each other" between aesthetic object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intentional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according to which this part studie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its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first section, Static embodiment of the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reveals this embodiment through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he "for us" of aesthetic object and the "for object"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on the static aspect. The second section, Dynamic unfoldment of the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reveals this embodiment by analyzing the three logical developing stages of both aesthetic object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on the dynamic aspect:sensibility of aesthetic object and bod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representation of aesthetic object and imagination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expression of aesthetic object and sentiment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The third chapter, Meeting and co-existence of the quasi-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reveals that Dufrenne deepens the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aesthetic object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into the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quasi-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through the emphasis of the autonomy of aesthetic object and furthermore reveals that Dufrenne lead the profound sympathetic reflection and the accordance of the two return to the foundation of affective a priori. The first section,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quasi-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expounds the notion of quasi-subjec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based on the autonomic world of the space in the time and the time in the space. The second section, Affective a priori:the foundation of accordance between the quasi-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points out that the notion of affective a priori comes from the phenome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Kant's idea of a priori carried out by Dufrenne, based on Schiller's idea of a priori. That is to distribute the a priori equally to perceptive subject and perceptive object and then considers it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inter-subjectivity.
     The fourth chapter, Contract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studies Dufrenne's construction of the category inter-subjectivity from both the aesthetic and philosophical levels. The first section, Existentialist contract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reating 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reveals that Dufrenne discovers the world of creative subject and his image behind aesthetic object, then establishes the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creative subject and the appreciating subject in the activi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n this way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categ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on the level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second section, Existentialist contract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analyzes the new idea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umans and the existentialis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bsolute other in Levinas' phenomenological ethics. In this way, Dufrenne establishes the co-existence and the reciproc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ir difference and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categ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on the level of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The fifth chapter, Original accordance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studies the most profound embodiment of Dufrenne's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on the level of the ultimate attention of the human existence. The first section, Human beings as the creator and Nature who send a demand, expounds Dufrenne's characteristic idea of the Natu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great creative power of the Nature and its practical embodiment realized by the human beings, analyzes the progress of demanding and replying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artistic creators(typically the poets) and makes clear the pursue of the Nature to present itself to the human beings in Dufrenne's field of vision. The second section, Human beings as the appreciater and Nature who send a demand, reveals along both direction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art and that of nature the route though which the Nature presents itself to the human beings by the aesthetic method, and the original accordance of aesthetic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which is expressed by the ultimate atten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Dufrenne's aesthetic thought.
     The sixth chapter,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Dufrenne's aesthetic thought, classifies explicitly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Dufrenne's aesthetic thought into three relation levels which concerns each other and go deeply. Moreover, this part put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to the overall developing trace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ese three logically progressing levels. In this way, this part tries to make clear the special place and significance of Dufrenne's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 inter-subjectivity. The first section, Thinking method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relation level of human-things:comparison between Dufrenne's inter-subjectivity and Ingarden's relationship of subject and object, compares Dufrenne's inter-subjectivity and Ingarden's relationship of subject and object on the level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things. The second section, Category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relation level of human-human, carries out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two aspects contained by Dufrenne's discussion on the category inter-subjectivity.on the level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part compares Dufrenne's perceptional inter-subjectivity and G. Poulet's conscious inter-subjectivity. On the level of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this part compares Dufrenne, Heidegger and Merleau-Pon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tegory inter-subjectivity. The third section, Ultimate atten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relation level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comparison between Dufrenne's inter-subjectivity and Martin. Buber's relationship of I-thou, compares on the level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transcendental things Dufrenne's original accordance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and Buber's meeting relationship of I-thou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eternal God.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epilogue concludes the tendency and pursue of accordance embodied by the connotation of Dufrenne's inter-subjectivity, and concretely reveals it through three logically deep-going levels: balance and equality, fusion and agreement, affinity. Meanwhile, this part points out the three theoretical weakness of Dufrenne's inter-subjectivity:the lack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aspect, simplism and ideal mode, partiality caused by the pure aesthetic perspective. Finally, this part reveals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value of this kind of accordance respectively on the levels of human-things, human-human and human beings- Nature, which is to observe the world with a aesthetic sight, to treat others with a aesthetic attitude and to return to the nature with a aesthetic attention, in order to form a healthful and civilized existing mode, finally achieve the free state in the true existentialist meaning and realize the ultimate self- saving in the harmonic and complete artistic life.
引文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页。
    ①见[法]Maryvonne Saison:《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载《世界哲学》2003年第2期。
    ①见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9年版,第114页。
    ②见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9年版,第114页。
    ①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P93—114.《美学杂志》编: 《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14页。
    ②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115—128.《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115—128页。
    ③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④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①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②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③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④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① Paul Ricoeur:Lecture Ⅱ:La contree des philosoph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1999,P325-334.保罗.利科:《读书评论第二辑:哲学家的领域》,巴黎,瑟伊版,1999年,P325—334页。
    ②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89—92.《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89—92页。
    ③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133—141.《美学杂志》编: 《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141页。
    ①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65—72.《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65—72页。
    ②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21—32.《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21—32页。
    ③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21—32.《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33—50页。
    ④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73—88.《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73—88页。
    ①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②Mikel Dufrenne-La vie, l'amour, la terr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6, P45-49.《美学杂志》编:《米盖尔.杜夫海纳——生活、爱情和大地》,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6年版,第45—49页
    ③Paul Ricoeur:Lecture Ⅱ:La contree des philosoph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1999,P335-347.保罗.利科:《读书评论第二辑:哲学家的领域》,巴黎,瑟伊版,1999年,P335—347页。
    ④Pascal Dupond, laurent Cournarie:Phenomenologie:un siecle de philosophie, Paris, Ellipses Editions Marketing,2002, P233-247. Pascal Dupond, laurent Cournarie主编:《现象学:哲学的一个世纪》,巴黎,Ellipses Editions Marketing版,2002年,P233—247页。
    ⑤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61-64.《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73—88页。
    ①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129—132.《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129—132页。
    ①胡经之、王岳川等主编: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
    ②朱狄: 《当代西方美学》,大学出版社,武汉,1984年版。
    ③李醒尘: 《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
    ④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9年版。
    ⑤周文彬: 《杜夫海纳美论试析》,载《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3期。
    ⑥周文彬: 《美:从现象学到本体论——杜夫海纳论美述评》,载《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⑦周文彬: 《杜夫海纳论美和审美》,载《南都论坛(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0卷第1期。
    ⑧周文彬: 《杜夫海纳的美学本体论》,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⑨袁义江、郭延波: 《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⑩何振科: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1 张法: 《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思想》,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2 胡健: 《从审美对象到审美本体——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张云鹏、胡艺珊:《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7年版。
    ②张云鹏、胡艺珊:《杜夫海纳的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载《东方论坛》,2007年第5期。
    ③宋传东: 《意向性与杜夫海纳美学》,兰州大学2003年4月硕士学位论文。
    ④李志华: 《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类型的现象学描述》,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⑤夏琼: 《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的转化》,载《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①董惠芳: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对象》,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32卷第1期。
    ②董惠芳: 《论杜夫海纳美学中审美对象的世界》,载《作家》,2009年第7期。
    ③董惠芳:《论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观》,载《前沿》,2009年第7期。
    ④陶谊:《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理论述评》,载《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10月,第20卷第4期。
    ⑤裴云《从“生活世界”到“审美对象的世界”——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的世界”的现象学意义》,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⑥刘立波:《杜夫海纳论审美对象的本质:感性世界》,载《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期。
    ①尹晓琴: 《以欣赏者为出发点看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山东大学2006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
    ②陶谊:《从历史的发展看杜夫海纳关于审美知觉的论述》,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23卷第6期。
    ③戴茂堂: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论》,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12月,第23卷第6期。
    ④李瑞春:《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知觉理论》,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⑤郭冬梅:《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对深度的阐释》,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⑥董惠芳、刘燕、宋巍:《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深度》,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3卷第2期。
    ①刘超:《杜夫海纳审美深度理论的现实启示》,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12期。
    ②李瑞春: 《杜夫海纳:表演是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的必经之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③董惠芳、宋巍: 《论杜夫海纳的表演—复制理论》,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④董惠芳:《杜夫海纳多维视野下“表演”的全新演绎》,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9期。
    ⑤周文彬:《经验.先验.超验——杜夫海纳的哲学美学》,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1期。
    ⑥张微: 《略论杜夫海纳的“情感先验”》,载《法国研究》,2000年第1期。
    ①李志华: 《杜夫海纳艺术观中的再现与表现》,载《集宁师专学院》,2003年3月,第25卷第1期。
    ②董惠芳: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艺术真实论》,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5月硕士论文。
    ③董惠芳: 《论杜夫海纳的艺术真实观》,载《小说评论》2009年第1期。
    ④程金海: 《杜夫海纳的审美价值观略论》,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8卷第3期。
    ⑤栗永清:《从杜夫海纳的困境中突围——<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文学作品理论》,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17卷第6期。
    ⑥戴茂堂:《杜夫海纳现象学批评理论二题》,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⑦许宁:《杜夫海纳技术美学思想述评》,载《理论界》,2006年10月。
    ①张永清: 《技术关联时代的美学走向——杜夫海纳对技术对象审美化的探讨》,载《晋阳学刊》,2000年第1期。
    ②于润洋: 《杜夫海纳审美现象学中的音乐哲学问题》,载《音乐研究》,1997年1月,第1期。
    ③陶镕: 《美、艺术与自然、人格、语言的关系——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与道佛美学比较》,载《(滇)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④张云鹏、胡艺珊:《“纯粹意向性对象”还是“纯粹知觉对象”?——论茵加登与杜夫海纳之争》,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9月,第24卷第3期。
    ⑤吴海庆:《伽达默尔与杜夫海纳关于审美存在的时间性观念》,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卷第1期。
    ①董惠芳:《论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观》,载《前沿》,2009年第7期。
    ②李晓林:《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美学》,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苏宏斌: 《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北京,2005年版,第309—322页。
    ④苏宏斌: 《论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文艺思想》,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44卷第1期。
    ①[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年版,第183页。
    ②[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转引自泰奥多.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页。
    ③[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年版,第210—211页。
    ④[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年版,第249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1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1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4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6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2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2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2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页。
    ④胡塞尔把所有意识活动分为客体化的意识行为与非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即直接指向对象的意识行为(如表象、判断等)和未直接指向对象的意识行为(如感情活动),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基础。客体化意识行为又分为表象性客体化行为(如看、听、回忆)和判断性客体化行为,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任何判断性客体化行为都可还原为具体的表象。表象性客体化行为又分为以感知和想象组成的直观行为,及以图像意识和符号意识等组成的非直观行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在直观行为中,感知又是想象的基础。也就是说,所有意识活动最终都可回归到感知基础上,感知成为一切意识活动与意识行为的起点。
    ⑤[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版,第3—4页。
    ⑥见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5年版,第760页。
    ⑦[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版,第10页。
    ①[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版,第14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583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583—584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58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2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2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页。
    ⑤i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5页。
    ⑥[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3—54页。
    ⑦对审美对象的界定,杜夫海纳是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区分,严格限定在纯粹知觉意向性结构中进行考察的。需要说明的事,审美经验的对象或客体不只有艺术作品。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杜夫海纳之所以把重点放在了艺术作品,而没有论及其他如对自然的审美经验,一是“由于谁也不怀疑艺术作品的存在和完美作品的真实无伪,因之如果根据作品来给审美对象下定义,审美对象就很容易确定了”(《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页)。二是这样“描述的审美经验也将是典型性的,不受在感知自然界的审美对象时可能混进的不纯成分的影响……直接来自艺术作品的审美经验肯定是最纯粹的”(《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页)。这样,杜夫海纳得以把审美对象严格限定在纯粹的审美知觉意向性来考察。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1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4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115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4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页。
    ①从《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布局谋篇上看,对二者的分开论述与界定完全只是一种必要的策略,出于理论探讨的需要。而在分述的先后顺序上,杜夫海纳为避开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主体中心的旧有思维,甚至特意把审美对象的研究置于审美知觉研究之前,并用比后者多出将近一半的篇幅着重阐释前者,从而在布局谋篇上倒是给人以偏重审美对象研究的印象。在本文看来,这是一种通过恢复审美对象的应有地位和固有分量而消解主客二分模式的自觉努力。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63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55页。
    ⑤在这里,创作者表演的不是既成的作品符号体系,而是先于创作的东西,这已超出审美经验现象学的研范围。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5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2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6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6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5页。
    ⑥[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7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3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页。
    ③由此就不难理解,“审美对象的现象学”部分中大量涉及到对审美知觉的论述,而审美对象这一概念又在“审美知觉的现象学”部分的字里行间如影随行。
    ①由于文章逻辑结构的需要,有关马丁·布伯相遇哲学的具体阐释将放在本文第六章第三节进行,在此处不详细展开。
    ②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③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①“自在”与“自为”本是萨特主体意识现象学中的一对概念,用来表述人的意识对外物的意义揭示与超越。前者即“自在的存在”。深受胡塞尔“意识总是指向某物的意识”这一意向性理论启发的萨特认为,某物在被意识所指向与揭示时,是作为被意识所指向与揭示的存在向意识显现的;而当某物尚未被意识指向与揭示时,它仅是作为一个物而存在,处于一种与意识相对立的“自在”状态。与之相反,后者是“自为的存在”,也就是能够揭示某物的意识的存在。“自为”的意识以其固有的指向方式包含着外物的意向性存在,把外物纳入自身的意向性结构加以显现,吞噬外物被显现与揭示之前的混沌与杂乱,从而赋予意义。“自为”以如此的超越性与虚无化能力而显示出强大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的自由本质及其自主选择的可能性在此得以实现。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7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4—5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0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5—25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7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7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8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8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0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1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7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00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0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8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0页。
    ①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年版,第225页。
    ①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8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39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39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9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5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4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57页。
    ⑥[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6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76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6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48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48页。
    ③现代抽象绘画似更接近直接表现对象,而远离再现对象,下文将会提到。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52页。
    ⑤但再现性艺术(如绘画、文学)拥有明显的主题,它的再现对象因此较为清晰和完整;而非再现性艺术(如音乐、建筑)由感性直接上升至表现而缺失明确的主题,所以不具有清晰而完整的再现意义。但以音乐为典型代表的非再现性艺术却可以通过其形成模式与旋律织体本身,在表现之中形成主题的某种等价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再现对象的功能。
    ⑥[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49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50—351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5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7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97—398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1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22—22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1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2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2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16—417页。
    ②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15页。
    ③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1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81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8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8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88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91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00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01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1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5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77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82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82—28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99页。
    ②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23页。
    ③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08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14页。
    ①洛特:《从调色板到文具盒》,转引自《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27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34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33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83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79页。
    ③这不仅是先前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双向可逆“互为存在”的必然发展结果,而且反过来看,也是二者“互为”关系的根基所在。正是因为“准主体”意味着审美对象包含着自律自足的世界,所以它与审美知觉,即欣赏主体之间便不可能再是传统意义上后者构成前者的单向关系。“准主体”自身的独特世界才具有向欣赏主体发出“愿在”召唤,并“引发知觉、操纵知觉”、强制知觉以公正平等的公证人态度对其静观、助其自我实现的可能性;欣赏主体审美知觉的意向性才可能超越纯粹意识意向性的单纯构成功能,而变为一种“温和”的见证指向作用。因为审美对象作为“准主体”不待我们的构造与意义给予,本身便拥有一个世界和意义。也正因此,与审美知觉指向审美对象同时发生的,由对象指向知觉的意向性的转向或“异化”才成为可能:此时欣赏主体在对审美世界独特时空的感知中,放弃了作为意识主体凭理性逻辑的先天能力认识、归整客观世界的自我,而毫无保留、全神贯注地将自己投身、消融在审美时空的独特天地中。转变或异化的不只是意向性,而是整个主体自我。我变成了哥特式大教堂的壮严肃穆,变成了印象派绘画的朦胧飘渺,变成了弥漫于《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全剧中的凄美哀伤,以及《第九交响曲》的雄伟激昂……在审美知觉的注目、指向和审美世界的反向召唤中,欣赏主体的审美感知与对象“准主体”的意义投射交汇融合,实现了二者双向可逆的“互为存在”。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4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51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5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37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37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3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42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43页。
    ①[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第5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77页。
    ①见Mikel.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Paris,PUF,1989,P1.
    ②[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第19页。
    ③刘晓枫主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9年版,第15页。
    ①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214页。
    ②张志平:《西方哲学十二讲》,重庆出版社,重庆,2008年版,第133页。
    ③张任之:《形式先天,或质料先天——论舍勒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评》,载《现代哲学》,2008年第一期。
    ④马克思.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北京,2004年版,第67—68页。
    ①刘晓枫主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9年版,第14—15页。
    ②见刘晓枫主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9年版,第10—11页。
    ③见刘晓枫主编:《舍勒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1999年版,第9页。
    ①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87.
    ②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88.
    ③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88-89.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85页。
    ①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66.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83—484页。
    ③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53.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77页。
    ②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53.
    ③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53.
    ④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53.
    ⑤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54.
    ⑥[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9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84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89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8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485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50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3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1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1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27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1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35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3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3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3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7页。
    ①据此反观杜夫海纳在审美知觉意向性结构中对审美对象地位的定位与提升。我们有理由看到,杜夫海纳之所以不再把审美对象看作单纯受动的“自在”对象或客体,摒弃胡塞尔纯粹意识意向性中那个被先验自我完全构成的意向对象,而将审美对象放在与审美知觉相平行可逆的“互为存在”平台上而建立两者的间性交往关系,一方面固然是将审美经验纳入对象与知觉不间断相互依存的“现象学循环”中加以考察的必然要求,是把意向性结构加以知觉现象学意义的存在论改造后变得双向可逆化的必然结果,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审美对象本身便含有一个,甚至就是一种主体意识,作为相对于审美知觉主体的另一个主体意识的承载者,它理应享有与欣赏主体平等对话的地位和机会。因为这个主体意识将其指导下建立起的周围世界及其意义铸入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本身才会包容得下广阔的时空内容,成为居存于外部世界的一个自在自足的内部世界的本源,并作为“准主体”与欣赏主体平等照面;因为总有一个自为存在的主体意识在背后支持,审美对象才能作为“愿在”的存在时时向审美知觉发出召唤,激发知觉并限制知觉,在双向可逆结构中引起审美意向性的异化;甚至因为审美对象本身便是一种意识而带有意向性的本质结构特征,在与作为另一种意识、同样带有意向性的审美知觉相遇,并相互指向、应答,使杜夫海纳将胡塞尔纯粹意识意向性进行建立在知觉现象学基础上的生存论改造,在理论上成为可能。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34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4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4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89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4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94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9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9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535页。
    ①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6.
    ②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7.
    ③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7.
    ①Mikel.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48.
    ②Mikel.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48.
    ③Mikel.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48.
    ④Mikel.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48.
    ①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7.
    ②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8.
    ①[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收店,北京,1987年版,第314页。
    ②[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收店,北京,1987年版,第331页。
    ①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7.
    ②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7.
    ③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8.
    ④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8.
    ⑤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8-149.
    ①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85页。
    ②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85页。
    ①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85页。
    ①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86页。
    ②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86页。
    ③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90页。
    ④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90页。
    ⑤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上卷),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年版,第205页。
    ①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90页。
    ②杨大春:《杨大春讲梅洛—庞蒂》,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86页。
    ①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50.
    ②Mikel.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49.
    ③Mikel.Dufrenne:Pour l'homme,Paris,Ed.du Seuil,1968,P145.
    ①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du Seuil,1968, P146.
    ②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206.
    ③见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206.
    ④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206.
    ⑤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5.
    ⑥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206.
    ①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5.
    ②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5.
    ③见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8.
    ④“主显”(l'epiphanie)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一位神化身为肉身被人看见,或是被当作神一般崇拜的国王到某一地区出巡,使当地居民能看到其圣体。天主教义使“主显”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即耶稣之灵显身。
    ①伊曼纽尔.列维纳斯:《上帝、死亡、时间》,三联书店,北京,1997年版,第8页。
    ②伊曼纽尔.列维纳斯:《上帝、死亡、时间》,三联书店,北京,1997年版,第95页。
    ③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第187页。
    ④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5.
    ⑤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2.
    ⑥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9.
    ⑦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49.
    ①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0.
    ② Emmanuel. 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an essay on exteriority, translated by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79, P197.
    ③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1.
    ④ Mikel. Dufrenne: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2.
    ⑤ Mikel. Dufrenne:Pour I'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P152.
    ①Mikel. 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P207.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3.
    ①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54.
    ②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55.
    ③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54.
    ④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54-155.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9.
    ②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9.
    ③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9.
    ④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9.
    ⑤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9.
    ①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59.
    ②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59.
    ③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1.
    ①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1.
    ②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1.
    ③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E,1963,P161.
    ④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2.
    ⑤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2.
    ⑥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2.
    ⑦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4.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4.
    ②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59.
    ③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67.
    ④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68.
    ⑤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69.
    ⑥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3.
    ⑦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69.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13.
    ②Mikel. Dufrenne:Le Poitique, Paris, PUF,1963, P213.
    ③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15.
    ④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7.
    ⑤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主编:《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第654页。
    ⑥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3年版,第29—30页。
    ⑦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3年版,第29—30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1页。
    ②Mikel. Dufrenne:Le Poitique, Paris, PUF,1963, P207.
    ③Mikel. Dufrenne:Le Poitique, Paris, PUF,1963, P206.
    ④[法]Maryvonne Saison:L'esthetique de Mikel Dufrenne,载《世界哲学》,2003年第2期。
    ⑤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09.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21.
    ②Emmanuel Levinas:A Priori et Subjectivite, Revue de M&aphysique et de Moral,67e annee, n。 4,oct-dec.1962,P.496)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06.
    ②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22.
    ③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221.
    ①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215.
    ②这三个中文意思迥异的词,在法语里却都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宏阔的时空环境。
    ③Mikel.Dufrenne:La notion d'a priori,Paris,PUF,1959,P236.
    ④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205.
    ⑤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99.
    ⑥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E,1963,P219.
    ⑦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219.
    ⑧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219.
    ①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64.
    ②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227.
    ③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229.
    ④弗朗索瓦兹.普洛坎、洛朗.埃尔莫利纳、罗米尼克.罗兰编著:《法国文学大手笔》,钱培鑫、陈伟译注,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2年版,第120页。
    ⑤弗朗索瓦兹.普洛坎、洛朗.埃尔莫利纳、罗米尼克.罗兰编著:《法国文学大手笔》,钱培鑫、陈伟译注,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2年版,第136页。
    ⑥Mikel.Dufrenne:Le Poetique,Paris,PUF,1963,P170.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5.
    ②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5.
    ③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5.
    ④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8.
    ①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4.
    ②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8.
    ③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8.
    ④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8.
    ⑤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8.
    ⑥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79.
    ①见Mikel. Dufrenne:Le Poitique, Paris, PUF,1963, P186.
    ②Mikel. Dufrenne:Le Poitique, Paris, PUF,1963, P192.
    ③见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89.
    ①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1.
    ②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2.
    ③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86.
    ④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87.
    ⑤ Mikel. Dufrenne:Le Poitique, Paris, PUF,1963, P178.
    ⑥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2.
    ①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3.
    ②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3.
    ③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5.
    ④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5.
    ⑤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6.
    ⑥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89.
    ⑦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PUF,1963, P240.
    ⑧ Mikel. Dufrenne: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P195.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3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21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2页。
    ③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3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3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5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4—11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15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78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78—179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20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21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77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21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21页。
    ⑤[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108页。
    ⑥[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8页。
    ⑦[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6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6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4—35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6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7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7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37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0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0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2-43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3-44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4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0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9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9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0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0页。
    ④[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1页。
    ①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9年版,第134一135页。
    ②[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83页。
    ③[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83—84页。
    ④[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99页。
    ①[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95页。
    ②[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100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8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1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51页。
    ③[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第41页。
    ①[波兰]罗曼.茵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北京,1988年版,第12页。
    ②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86年版,第289页。
    ③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86年版,第293页。
    ①见[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42—248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242页。
    ①见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9年版,第163页。
    ②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论初探》,商务印书馆,北京,2007年版,第160页。
    ①见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论初探》,商务印书馆,北京,2007年版,第160页。
    ②见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9年版,第145页。
    ③[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3年版,第257页。
    ④[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3年版,第258页。
    ①[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3年版,第259页。
    ②[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3年版,第258页。
    ④乔治.普莱在《批评意识》一书中详细评述了16位批评家的批评实践,分析阐明他们捕获批评对象的意识——即文学作者意识的个性化阅读方式,比如斯达尔夫人的“钦佩”,波德莱尔的“弃我”、“忘我”和“腾出空地”,普鲁斯特的“回溯”,夏尔.杜波斯的“沉默”和“完全接受”,马塞尔.莱蒙的“参与”、“寂静”和“初始空白”,阿尔贝.贝甘的“在场”、“惊奇”、“陶醉”和“赞叹”,乔治.布兰的“忧患意识”,鲁塞的“静观”,巴什拉尔的“代替”和“赞叹意识”,让—彼埃尔.里夏尔的“感觉”,斯塔罗宾斯基的“凝视”和“不间断的往返”等等,并指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以此来具体分析和总结日内瓦学派及其理论同路者这种基于作者—读者主体间性关系而探寻作者主体意识的批评意识方法。
    ①[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3年版,第279页。
    ①[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3年版,第258页。
    ①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年版,第231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0年版,第147—148页。
    ②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批判——一种形态学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第115页。
    ③这种倾向后来被萨特继承并加以发挥,认为自我在借他人而成为自我的同时,也在他人的注视下丧失自我主体性。当自我面对他人,他人的注视使我在某种羞愧中反主为客。他人由此与自我虽处于间性关联中,但同时表现为敌对关系。
    ①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版,第2页。
    ②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版,第2页。
    ①[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7页。
    ①[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7页。
    ②[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8页。
    ①[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38页。
    ②[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38页。
    ③[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2页。
    ①[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2页。
    ②[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2页。
    ③[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5页。
    ④[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5页。
    ⑤[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4—105页。
    ①[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0—101页。
    ②[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版,第101页。
    ①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recueil d'articles), Paris, UGE,1975, P36.《美学杂志》编:《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第36页。
    ②Maryvonne. Saison:L'esthetique de Mikel Dufrenne,载《世界哲学》,2003年第2期,第77页。
    1. Karl Jaspers et la philosophie de l'existence (avec Paul Ricoeur), Paris, Ed. du Seuil, 1947.
    2. La Personnalite de base, Paris, PUF,1953.
    3. Phenomenologie de l'experience esthetique, Paris, PUF,1953.
    4. La notion d'a priori, Paris, PUF,1959.
    5. Le Poetique, Paris, PUF,1963.
    6.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2 puis La Haye, Nijhoff,1966.
    7.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3 tomes, Paris, Klincksieck,1967,1976,1981.
    8. Pour l'homme, Paris, Ed. du Seuil,1968.
    9. Art et politique, Paris,10/18,1974.
    10. Subversion, perversion, Paris, PUF,1977.
    11. L'Inventaire des a priori, Paris, Bourgois,1981.
    12. L'oeil et l'oreille, Montreal, L'Hexagone,1987 puis Paris, Jean-Michel Place.
    13. Le Cap-Ferrat (avec le sculpteur J. Bauduin), hors commerce,1994.
    14. Poetique de la ville (avec P. Sansot), Paris, Le Livre de Poche,2008.
    15.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 1975.
    16. Mikel Dufrenne-La vie, l'amour, la terr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6
    17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18. Pascal Dupond, Laurent Cournarie:Phenomenologie:un siecle de philosophie, Paris, Ellipses Editions Marketing,2002.
    19. Husserl, Idees directrices pour une phenomenologie I, trad. fr. par P. Ricoeur, Paris,
    Gallimard,1950
    20. Heidegger M., Chemins qui ne menent nulle part, trad. fr. Paris, Gallimard,1962.
    21. Heidegger M., Questions Ⅲ et Ⅳ, Paris, Gallimard,1976.
    22. Sartre J.P., L'etre et le neant, Paris, Gallimard,1943
    23. Sartre J.P., L'Imaginaire, Paris, Gallimard,1940.
    24. Sartre J.P., Qu'est-ce que la literature?, Paris, Gallimard,1947.
    25. Merleau-Ponty M, 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Paris, Gallimard,1945.
    26. Merleau-Ponty M.,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Paris, Gallimard,1964.
    27. Merleau-Ponty M., L'ceil et l'esprit, Paris, Gallimard,1964.
    28. Merleau-Ponty M., Sens et non-sens, Paris, Nagel,1948.
    29. M. Scheler, Le Formalisme en ethique en ethique materiale des valeurs, Paris, Gallimard,1955.
    30. Henry M., Voir l'invisible. Sur Kandinsky, Paris, PUF,1988.
    31. Maldiney H., Regard, parole, espace, Paris, l'Age d'Homme,1973.
    32. Maldiney H., Art et existence, Paris, Klincksieck,1985.
    33. Maldiney H., Cezanne et la Sainte Victoire. Peinture et verite, Musees nationaux,1990.
    34. Maldiney H., L'art, eclair de l'etre, Comp'act,1993.
    35. Maldiney H., Avenement de l'oeuvre, Theetete,1993.
    36. Maldiney H., Ouvrir le rien. L'art nu, Encre marine,2000.
    1.《卡尔.雅斯贝尔斯和存在论哲学》(与保罗.利科合著),巴黎,瑟伊出版社,1947年版
    2.《人格的基础》,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3.《审美经验现象学》,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4.《先验的概念》,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5.《诗学》,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
    6.《语言与哲学》,伯明顿,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1966年由海牙Nijhoff出版社再版)
    7.《美学与哲学》三卷本,巴黎,Klincksieck出版社,1967,1976,1981年版
    8.《为了人类》,巴黎,瑟伊出版社,1968年版
    9.《艺术与政治》,巴黎,10/18出版社,1974年版
    10.《颠覆,堕落》,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11.《先验的清点》,巴黎,Bourgois出版社,1981年版
    12.《眼与耳》,蒙特利尔,法国出版社,1987年版(后经让.米歇尔席位出版社再版)
    13.《白鲑头》,(与雕刻家鲍杜安合著,非商业用途),1994年版
    14.《城市诗学》,(与皮.桑索合著),巴黎,口袋书,2008年版
    15.《走向一种无障碍的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的论文集》,巴黎,UGE出版社,1975年版
    16.《米盖尔.杜夫海纳——生活、爱情和大地》,巴黎,让.米歇尔广场出版社,1996年版
    17.《为什么是美学?——致米盖尔.杜夫海纳》,巴黎,Jean-Michel Place出版社,1992年版
    18. Pascal Dupond, laurent Coumarie主编:《现象学:哲学的一个世纪》,巴黎,Ellipses Editions Marketing版,2002年版
    19.埃德蒙德.胡塞尔:《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法文版,保罗.利科译,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50年版
    20.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法文版),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62年版
    21.海德格尔:《问题三和问题四》,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76年版
    22.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43年版
    23.让.保罗.萨特:《想象》,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40年版
    24.让.保罗.萨特:《文学是什么》,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47年版
    25.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Gallimard出版社,1945年版
    26.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Paris,, Gallimard出版社,1964年版
    27.梅洛—庞蒂:《眼与心》,Paris,, Gallimard出版社,1964年版
    28.梅洛—庞蒂:《意义与无意义》,巴黎,Nagel出版社,1948年版
    29.马克思.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法文版),巴黎,Gallimard出版社,1955年版
    30.M.亨利:《看见不可见的:关于康定斯基》,法兰西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1.H.马尔蒂尼:《注视、言说与空间》,巴黎,l'Age d'Homme出版社,1973年版
    32.H.马尔蒂尼:《艺术与存在》,巴黎,Klincksieck出版社,1985年版
    33.H.马尔蒂尼:《塞尚与(圣胜利女神>——绘画与真理》,巴黎,国家博物馆出版社,1990年版
    34.H.马尔蒂尼:《艺术:真理之照亮》,Comp'act出版社,1993年版
    35.H.马尔蒂尼:《艺术作品的出现》,Theetete出版社,1993年版
    36.H.马尔蒂尼:《无之敞开:赤裸的艺术》,Encre marine出版社,2000年版
    37.(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38.(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一卷),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9.(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40.(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吕祥译,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4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3.(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44.(德)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45.(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邓晓芒、张廷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46.(德)埃德蒙德.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7.(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E.施待洛克编:《笛卡尔式的沉思——先验现象学引论》,张廷国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48.(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倪梁康、张延国译,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49.(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50.(德)马丁.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51.(德)马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2.(德)马丁.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3.(德)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4.(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55.(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6.(法)让.保罗.萨特:《影像论》,魏全声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7.(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收店,1987年版
    58.(法)让.保罗.萨特:《想像心理学》,诸朔维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9.(法)让.保罗.萨特:《萨特论艺术》,冯黎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60.(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6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3.(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的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6.(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张尧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7.(德)马克思.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68.(德)马克思.舍勒:《哲学与世界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德)马克思.舍勒:《爱的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70.(德)马克思.舍勒:《舍勒选集(上)》,刘晓枫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1.(波兰)茵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禾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72.(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3.(比利时)乔治.普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74.(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75.(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见、韦海英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76.(法)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7.(法)亨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8.(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9.(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0.(德)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1.(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3.(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84.(法)伊曼纽尔.列维纳斯:《上帝、死亡、时间》,余中先译,三联书店,北京,1997年版
    85.(法)伊曼纽尔.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6.(荷兰)别涅锹克特.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7.(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玖兴译:《生存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88.(德)费希特:《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生版
    89.(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9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础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91.(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92.(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93.(德)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9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充,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8.(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北京
    10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研究专著:
    103.(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4.(美)莱斯特.恩布里:《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靳希平、水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5.(英)A.D.史密斯:《胡寒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赵玉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6.(丹)丹.扎哈维著:《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07.(美)安.兰德:《客观主义认识论》,(美)哈里·宾斯万格,雷奥纳德·裴可夫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08.李光荣编译:《现象学——一部造就了存在主义及诠释学的西方现代哲学之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10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0.倪梁康:《现象学哲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1.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12.孙小玲:《从绝对自我到绝对他者——胡塞尔与列维纳斯哲学中的主体际性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3.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在心物一体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5.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6.李武林等主编:《欧洲哲学范畴简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7.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8.陶济:《欧洲哲学史著名命题史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9.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0.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1.冯俊:《当代法国伦理思想》,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2.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上、下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4.(法)文森特.德贡布著,王寅丽译:《当代法国哲学》,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25.(法)费朗索瓦.多斯(Francois Dosse):《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26.肖雪慧等著:《主体的沉沦与觉醒——伦理学的一个新构想》,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7.李为善、刘奔主编:《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8.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一种形态学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杨大春:《杨大春讲梅洛—庞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0.(日)鹫田清一:《梅洛—庞蒂——可逆性》,刘绩生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1.(美)丹尼尔·托马斯·普里莫兹克:《梅洛—庞蒂》,关群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32.孙向晨:《面对他者——莱维纳斯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33.杨大春、Nicholas Bunnin、Simon Critchley主编:《列维纳斯的世纪或他者的命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4.(英)柯林·戴维斯:《列维纳斯》,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5.(日)港道隆:《列维纳斯:法外的思想》,张杰、李勇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6.王恒:《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7.韩水法:《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8.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9.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40.张云鹏、胡艺珊:《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1.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2.王子铭:《现象学与美学反思——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美学向度》,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43.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4.叶秀山:《思、史、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5.叶秀山:《无尽的学与思》,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6.叶秀山:《愉快的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7.丁来先:《审美静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8.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49.(日)西川直子:《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王青、陈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0.李普曼编:《当代美学》,邓鹏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151.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论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52.弗良索瓦兹.普洛坎、洛朗.埃尔莫利纳、罗米尼克.罗兰编著:《法国文学大手笔》,钱培鑫、陈伟译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53.王晓华:《生态批评—主体间性的黎明》,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4.丁来先:《自然美的审美人类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5.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 L'Apport de l'Esthetique a la Philosophie, Algemeen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Wijsbegeerte en Psychologie. Assen,56-5, dec.1964
    2. Le Beau, NO Special de la Revue A.S.FI DE PHI..juin-oct 1961
    3. Les Valeurs Esthetiques, Encyclopedie Frangaise, tome XIX:Philosophie. Religion
    4. L'Experience Esthetique de la Nature,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Bruxelles, 1955.XXXI.1
    5. Intentionnalite et Esthetique, Revue Philosophique, P.F.F. Paris,1954.1-3,
    6. La《Sensibilite Generatrice》, Revue d'Esthetique, Paris.1960. XIII.2
    7. L'Art Est-il Langage?, Revue d'Esthetique, Paris,1966, XIX.2
    8. Formalisme Logique et Formalisme Esthetique, Annales d'Esthetique, Athenes,1964
    9. La Critique Litteraire:Structrue et Sens, Revue d'Esthetique, Paris,1967. XX.1
    10. Critique Litteraire et Phenomenologie,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Bruxelles, 1964,68,2-3
    11. A Propos de Pindare, Revue d'Esthetique, Paris,1957. X.2
    12. Mal du Siecle? Morl de l'Art?, Revue d'Esthetique, Paris,1964. XXII,3-4
    13. Objet Esthetique et Objet technique,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Cleveland,1964, XXIII,1
    14. De l'Expressivite de l'Abstrait, A Propos d'Une Exposition sur Lapoujade, Revue d'Esthetique, Paris,1961, XIV,2
    15. Les Metamorphoses de l'Esthetique, Ecrit pour l'istituto della Enciclopedia, Italians, Enciclopedia del Novecento, Roma
    16. L'Esthetique de la Representation, Philosophische Perspektiven, tome Ⅳ,1972, Klostermann, Francfort
    17. Une Esthetique Libidinale?, titre original《Doutes sur la Libidine》, Revue L'Art, no 64 Lyotard, l(?)trimestre 1996
    18. Vers l'Originaire, Inedit
    19. L'Imaginaire, Inedit.
    20. Le Jeu et l'Imaginaire, Revue Esprit, juillet-auot 1971, Paris
    21. Crise de l'Art, Encyclopaedia Universalis, Paris
    22. Oevre et Non-oevre, Encyclopaedia Universalis, Paris
    23. Du Style, Encyclopaedia Universalis, Paris
    24. Peindre, toujours, Revue d'Esthetique,1976/1 PEINDRE,10/18 no 1097, Paris
    25. Ecriture, Peinture, Revue Liberte, no 102, decembre 1975, Montreal
    26. La Poesie:Ou et Pourquoi?, Revue d'Esthetique,1975/3-4. Ⅱ Y A DES POETES PARTOUT,10/18 no 903, Paris
    27. Comment Peut-On Aller au Cinema?, Revue d'Esthetique, numero special CINEMA: THEORIE, LECTURES, Paris Klincksieck,1973
    28. L'Oevre et le Public, titre original《Public et Art》, Encyclopaedia Universalis, Paris
    29. Creation et Engagement Politique,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no 109(1974, Fasc.3), Bruxelles
    30. L'Art de Masse Esiste-t-il?, Revue d'Esthetique,1974/3-4. L'ART DE MASSE N'EXISTE PAS,10/18 no 903, Paris
    31. L'Art et le Sauvage, Revue d'Esthetique, tome XXIII-fasc.3-4 ART ET SOCIETE, juil-dec.1970, Klincksieck, Paris
    32. La RaisonAujourd'hui, dans Esthetique et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33. Note sur les Sciences Humaines et la Semiologie de l'Art,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34. Le Formalisme:Option Methodologique ou Esthetique Normativ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35. L'Enseignement de l'Art:Theorie et Pratiqu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36. Place de l'Experience esthetique dans la Cultur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37. Aujourd'hui Encore, la Creation,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38. Sublimation et Desublimation en Art,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 1981.
    39. Le Champ de l'Esthetisabl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0. 《L'Oeil et l'esprit》,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1. Le Plaisir Esthetiqu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2. La Profondeur comme Dimension de l'Objet esthetiqu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3. Art et Technologi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4. L'Espace dans l'Art,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5. Art Vivant, dans Une Ville Vivant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6. Le Spect-Acteur du Film,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7. L'Hexagone:Une Poesie Naturant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 1981.
    48. L'Estheqiue de Paul Valery,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49. Le jour se leve, dans Esthetique et philosophie, Ⅲ, Paris, Klincksieck,1981.
    50. Ricoeur P.:La notion d'a priori selon Mikel Dufrenne, dans Lectures 2, Paris, Ed. du Seuil,1992, p.325-334.
    51. Ricoeur P.:Le Poetique, dans Lectures 2, Paris, Ed. du Seuil,1992, p.335-347.
    52. Maryvonne Saison:Mikel Dufrenne:imaginaire et anarchie,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11-20.
    53. Anne Cauquelin:Mikel Dufrenne:portrait chinois,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21-32.
    54. Marcelle Brisson:De la perception sauvage a l'utopie,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33-50.
    55. Pierre Sansot:En revenant de la rue Rosa-Bonheur,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51-60.
    56. Catherine B.Clement:Seminaires,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61-64.
    57. Henri Dumery:Iln'y a pas de feu enfant,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65-72.
    58. Daniel Charles:Mikel Dufrenne et l'idee de nature,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73-88.
    59. Jeanne Delhomme:D'un nouvel a priori,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89-92.
    60. Ed.Casey:L'imagination comme intermediaire,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93-114.
    61. Nicolas Tertulian:En relisant la《phenomenologie de l'experience esthetique》,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 1975, P115-128.
    62. Ion Pascadi:La science, la philosophie et l'art sous le signe de l'homme,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129-132.
    63. Roberto Figurelli:La notion d'a priori chez Mikel Dufrenne, dans Vers une esthetique sans entraves. Melanges offerts a Mikel Dufrenne, Paris, UGE,1975, P133-141.
    64. Anne Cauquelin:Photographies d'un entretien avec Mikel Durenne,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65. Daniel Charles, L'esthetique, pourquoi pas?,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66. Raymond Court:Vers une ontologie de la chair ou l'unite plurielle des arts,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67. Dino Formaggio:Mikel Dufrenne, la Nature et le sens du poetique,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68. Maria Golaszewka:La conception du quasi-sujet chez Mikel Dufrenne,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69. Philippe Minguet:Expression et signification,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70. Dominique Noguez:Esthetique de l'estheticien:(auto)protrait de Mikel Dufrenne en philosophe de l'art,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71. Maryvonne Saison:L'experience esthetique et les limites de la philosophie, dans Pourquoi l'esthetique?-Hommage a Mikel Dufrenn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2.
    72. Jean-Francois Lyotard:Langage et nature, dans Mikel Dufrenne-La vie, l'amour, la terre, Paris, Jean-Michel Place,1996, P45-49.
    73. Maryvonne Saison:Le materialisme poetique et la puissance du fond:La philosophie de la nature selon Mikel Dufrenne, dans Pascal Dupond, Laurent Cournarie: Phenomenologie:un siecle de philosophie, Paris, Ellipses Editions Marketing,2002,
    P233-247.
    74.宋传东: 《意向性与杜夫海纳美学》,兰州大学2003年4月硕士学位论文
    75.董惠芳: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艺术真实论》,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
    76.李志华: 《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类型的现象学描述》,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77.郭冬梅:《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对深度的阐释》,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78.李瑞春:《杜夫海纳:表演是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的必经之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79.尹晓琴: 《以欣赏者为出发点看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山东大学2006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
    80.周文彬: 《杜夫海纳美论试析》,载《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3期
    81.周文彬:《美:从现象学到本体论——杜夫海纳论美述评》,载《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82.周文彬:《杜夫海纳论美和审美》,载《南都论坛(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0卷第1期
    83.周文彬:《杜夫海纳的美学本体论》,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84.周文彬: 《经验.先验.超验——杜夫海纳的哲学美学》,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1期
    85.周文彬: 《杜夫海纳的批评理论平议》,载《江海学刊》,1990年第1期
    86.袁义江、郭延波:《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87.何振科: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88.张法: 《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思想》,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9.胡健: 《从审美对象到审美本体——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0.张云鹏、胡艺珊:《杜夫海纳的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载《东方论坛》,2007年第5期。
    91.张云鹏、胡艺珊: 《“纯粹意向性对象”还是‘纯粹知觉对象”?——论茵加登与杜夫海纳之争》,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9月,第24卷第3期
    92.夏琼: 《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的转化》,载《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93.董惠芳: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对象》,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32卷第1期
    94.董惠芳: 《论杜夫海纳美学中审美对象的世界》,载《作家》,2009年第7期
    95.董惠芳:《论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观》,载《前沿》,2009年第7期
    96.董惠芳:杜夫海纳多维视野下“表演”的全新演绎》,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9期
    97.董惠芳: 《论杜夫海纳的艺术真实观》,载《小说评论》2009年第1期
    98.董惠芳、宋巍:《论杜夫海纳的表演—复制理论》,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99.董惠芳、刘燕、宋巍: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深度》,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3卷第2期
    100.陶谊:《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理论述评》,载《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10月,第20卷第4期
    101.陶谊: 《从历史的发展看杜夫海纳关于审美知觉的论述》,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23卷第6期
    102.裴云:《从“生活世界,到“审美对象的世界”——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的世界”的现象学意义》,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2期
    103.刘立波:《杜夫海纳论审美对象的本质:感性世界》,载《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期
    104.戴茂堂: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论》,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12月,第23卷第6期
    105.戴茂堂:《杜夫海纳现象学批评理论二题》,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0年第6期
    106.戴茂堂: 《杜夫海纳文学批评思想研究》,载《殷都学刊》,1992年第1期
    107.李瑞春: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知觉理论》,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108.段建军、李乖宁:《体验与审美对象的深度》,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34卷第5期
    109.刘超:《杜夫海纳审美深度理论的现实启示》,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第12期
    110.张微: 《略论杜夫海纳的“情感先验”》,载《法国研究》,2000年第1期
    111.李志华: 《杜夫海纳艺术观中的再现与表现》,载《集宁师专学院》,2003年3
    月,第25卷第1期
    112.程金海: 《杜夫海纳的审美价值观略论》,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8卷第3期
    113.栗永清:《从杜夫海纳的困境中突围——<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文学作品理论>》,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第17卷第6期
    114.许宁: 《杜夫海纳技术美学思想述评》,载《理论界》,2006年10月
    115.张永清:《技术关联时代的美学走向——杜夫海纳对技术对象审美化的探讨》[J],载《晋阳学刊》,2000年第1期
    116.张永清:《论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的交互主体性》,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
    117.于润洋: 《杜夫海纳审美现象学中的音乐哲学问题》,载《音乐研究》,1997年1月,第1期
    118.李志华: 《杜夫海纳的艺术时空观》,载《草原艺坛》,2002年第2期
    119.黄南珊: 《略谈杜夫海纳的情感先验说》,载《社会科学动态》,1995年10月
    120.陶镕: 《美、艺术与自然、人格、语言的关系——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与道佛美学比较》,载《(滇)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21.吴海庆: 《伽达默尔与杜夫海纳关于审美存在的时间性观念》,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8卷第1期
    122.李晓林:《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美学》,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23.苏宏斌: 《论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文艺思想》,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44卷第1期
    124.苏宏斌:《论现象学的主体间性文艺思想》,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44卷第1期
    125.杨春时:《文艺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26.杨春时:《主体性美学和主体间性美学》,载《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127.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载《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
    128.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29.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考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30.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载《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131.李文宁: 《关于主体间性在本体论上的探讨》,载《文学教育》,2008年8月
    132.王晓东:《梅洛—庞蒂主体间性理论的“双重”视域》,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33.李永吟:《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34.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载《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3月第2期
    135.周一飞、唐娟:《海德格尔论此在之诗意栖居——以<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为中心>》,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26卷第4期
    136.伍世文:《论海德格尔的诗性拯救》,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37.周均平:《论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7卷第4期
    138.张志平、王建军:《现象学:舍勒与胡塞尔的不同道路》,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39.张任之:《形式先天,或质料先天——论舍勒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评》,载《Modern Philosophy》,2008年1月
    140.张志平:《舍勒的先验论及其对康德的批判》,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2年5月,第31卷第3期
    141.张丽君:《世界和大地——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分析》,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1卷第3期
    142.姚小平:《研究读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三度讲授)中的langue、 langage、parole》,载《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3年9月,第35卷第5期
    143.李云:《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三组重要术语的中文译名》,载《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