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的安定和谐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目标。一个和谐的社会,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应当是安定的秩序,能够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秩序。因此,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是保证这一目的实现的有力手段和措施。目前我国违法犯罪的人员构成中,刑释解教人员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而且他们的再犯罪往往呈现出恶性化、集团化、犯罪手段成熟化等特征,一些大案要案的主犯大多是刑释解教人员。这俨然构成了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威胁,应当对其进行严厉的打击;然而,任何社会现象背后总是由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打击,往往难以起到降低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率的效果。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正如治水一般,筑坝堵水只能起一时之效,却埋藏下了一个重大的隐患,只有疏浚河道,使之排入江河湖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实中,我们经常忽视对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内在原因分析,忽视在立法上对这种现象进行规制和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保护,忽视在实践中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和改造。面对日益严峻的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问题,必须采取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对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原因加以深刻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对刑释解教人员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能够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刑释解教人员加以有效帮扶,让他们的再次融入社会的过程更加顺利;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改造过程和措施进行反思,找出我国在对违法犯罪人的矫正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探讨建立复权制度和前科消灭制度的可行性和具体制度的运行机制,对刑释解教人员加以立法保护,让他们能够在再社会化过程中避免很多障碍和歧视。
To establish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current largest goal of China.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is important,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should be the stability and orders that ensure the orderliness of people's daily life and work. Therefore, so as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combating crime and maintaining order, this has a powerful means and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Convicts Released from Imprisonment and the person out of the education-through-labor program staff (CRI&POETL) occupy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at the present crimes of China, and they often recidivism vicious crime, groups, criminal means such as mature characteristics, some major cases of the culprits are mostly committed by the CRI&POETL staff. This seems to constitute a great threaten to the social order and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it should be crack down. However, in any society there are always a variety of combinations of factors behind. If we always emphasis the attack to them, it is difficult to reduce play the recidivism rate among CRI&POETL staff in effect.
     As for flood control, dam water shutoff can only act as a temporary effect, but buried a major hidden danger. So, only dredge the river to the sea into the rivers, lakes and sea, tha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fundamentally. In fact, we often overlook the CRI&POETL staff to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crime and neglect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n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CRI&POETL personnel protection, ignored the remedy & helping and suppor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POETL staff in practice. Fac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recidivism, we must take some actions to prevent and deal with a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analysis the in-depth reasons of the recidivism by the CRI&POETL staff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he CRI&POETL staff should be correct guide to enable them to re-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and outlook on life; the CRI&POETL staff should be effective in remedy & helping, so that their process of re-integration into society will be more smoothly; we must take some reconsiderations on the transforms and the carried-measure process; We must correcte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medy & helping, and to develop an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engage the legislation protect of the CRI&POETL staff to , so that they can avoid many obstacles and discrimination during the re-socialization process.
引文
[1]社会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劳动力流动成为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乎规律地向城市流动,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3-110.
    [2]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思考(民主法制述评)[N].人民日报.2001.03.28.第九版.
    [3]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0/25/content_2136935.html,访问时间:2008-4-4.
    [4]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50.
    [5]丛梅.城市社区无业闲散人员犯罪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03):104-105.
    [6]邸瑛琪.城市社区与犯罪[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4.
    [7]黄兴瑞,“平安浙江”建设与高危人群控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9.
    [8]参见: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70116/13881166.html.访问时间:2008-4-20.
    [1]王勇.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12.
    [1]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256-257.
    [2]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446.
    [3]信春鹰主编.法律辞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808.
    [4]周路主编.当代实证犯罪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59-360.
    [5]在我国刑法中,关于“再犯”还有另外一种概念.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被判过刑,又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从重处罚.”这是关于再犯从重处罚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4月4日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关于同时构成再犯和累犯的被告人,今后一律适用刑法第三百五十六条规定的再犯条款从重处罚,不再援引刑法关于累犯的条款.”但是由于学界对于此存在疑问,若是按照此规定,按照再犯处罚,则造成按累犯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而从重处罚的再犯则可适用的矛盾.因此本文为了避免争议,不将此种再犯列入讨论范畴.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75-876.
    [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修订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261.高铭暄教授等主流观点认为,累犯之所以应当受到严惩,是基于其较之一般犯罪人形式的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及主观恶性.陈兴良教授提出,社会危害性累犯从重处罚的依据应该只能是人身危险性.参见: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3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670.于志刚教授也赞成这种观点,认为累犯与初犯的社会危害性并无不同,主要区别是立足于社会危害性之上的人身危险性.参见:于志刚.累犯中人格评价因素探析[J].人民检察,2005(9)(下):27.先将两种观点的争论搁置不谈,可以发现两种观点都强调了累犯的人身危险性巨大,而人身危险性是内在心理的一种外化表现,研究累犯的心理是有较大的价值的,因而本文将累犯的心理单独列出讨论也是基于此.参见:本文第二章2.1.3累犯行为的心理分析.
    [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80.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5.
    [2]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3.
    [1]丛梅.和谐社会进程中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7(04):64.
    [2]丛梅.城市社区无业闲散人员犯罪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03):104.
    [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
    [4]王大中.透视流动人口犯罪现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24.
    [5]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51.
    [1]广西区监狱局课题组.广西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11):40.
    [2]埃德温·萨瑟兰在1939年出版的《犯罪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不同接触理论”,也称“差异交往理论”,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犯罪行为是与别人交际过程中相互影响学会的;犯罪行为最主要部分的学习发生在有密切的个人关系的群体之中;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了技巧、动机、欲望、心态等;犯罪动机和态度的习得与人们对法律正反两方面的解释有关;交往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效果有密切的关联等等.参见: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2-43.
    [1]参见:http://review.jcrb.com.cn/tzjcy/qfwy/qfwy_036.html,访问时间:2008-1-23.
    [2]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52.
    [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
    [4]广西区监狱局课题组.广西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11):41-42.
    [5]丛梅.城市社区无业闲散人员犯罪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03):105.
    [6]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25.
    [1]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51-52.
    [2]。广西区监狱局课题组.广西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11):42.
    [1]龙勃罗梭认为这些回归到原始时代的野蛮人的生物特征决定了他们从出生时起就具有原始野蛮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这种行为必然不符合文明社会中的传统、习惯和社会规范,进而必然构成犯罪.参见:[意]切萨雷·龙勃罗梭.黄风译.犯罪人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7-21.
    [2][意]加罗法洛.储槐植,耿伟,王新译.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76.
    [1][美]Don C·Gibhons.Society,Crime,and Criminal Behavior.1987:71.转引自康树华.比较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8.
    [2][日]山根清道编.张增杰等译.犯罪心理学[M].北京:五洲出版社.1982:41.
    [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78.
    [4]邱国梁.犯罪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14.
    [5]康树华主编.比较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8.
    [6]《比较犯罪学》编写组编.比较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233.
    [7]储槐植,许章润等.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04.
    [8]苏俊雄.刑法总论[M].北京:大地印刷厂有限公司,1998:16,91.
    [9]北京大学张文教授认为犯罪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真犯罪人,主要包括惯犯和多数累犯;二是亚犯罪人,包括多数偶犯、境遇犯及激情犯.其他不具备犯罪人格而实施了现行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人不能划为犯罪人之列,而应该称为落法者,主要包括过失犯、胁从犯及防卫过当者等等.参见:张文,刘艳红.犯罪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以犯罪人格为主线之思考[J].中外法学,2000(4):392.
    [1][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美]索尔斯坦·塞林,许章润,么志龙译.犯罪—社会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
    [2]“社会防卫”最早由实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菲利于19世纪末提出,普林斯首次将之系统化.1945年人道主义复兴时期,格拉马蒂卡倡导新社会防卫运动,但因过激地主张人权保障和全盘否定刑法而遭到多方批评.1953年以后,安塞尔以折衷调和特色异军突起,自立一派.按照安塞尔的观点,新社会防卫思想不是一个取代现行刑法的新学说,而是指导刑法改革的刑事政策理论.它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反教条性,即在反教条主义和先验主义基础上,容纳思想上的多样性与个人观点的复杂性.国际社会防卫协会的纲领。不是强加给会员的经典,只是一个提醒全体会员的基本原则.(2)多变性,即不停留在一个刻板的公式里,而是不断求变求新和完善.(3)全球性.一方面,社会防卫思想来源于世界刑法改革实践和刑法比较研究活动之中,同时又超越各国制度,服务于全人类:另一方面,社会防卫运动的产生、发展得到了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如联合国、欧洲议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参见:鲜铁可.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研究[J].中外法学,1994(2):33.
    [3][法]马克·安塞尔.从社会防护运动角度看西方国家形势政策的新发展[J].中外法学,1989(2).转引自:巩超.犯罪人的生成机制与防控对策的社会学探析[硕士论文].福州:福州人学,2006:21.
    [4]巩超.犯罪人的生成机制与防控对策的社会学探析[硕士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6:21.
    [1]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3.
    [2]蔡墩铭.犯罪心理学(上)[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13.
    [3]犯罪亚文化是指犯罪弧群体在犯罪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叛逆性与反社会功能:联结性与同化功能:畸形性与自卫功能等.参见: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38-245.
    [4]孙昌军,凌辉.犯罪人分类标准新探—以犯罪人格为视角[J].犯罪研究,2005(02):5.
    [1][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97-299.
    [1]刘广三,徐永芹.“标签论”述评[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60-61.
    [2]于志刚.简论前科消灭的定义及其内涵[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4):24.
    [1]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51.
    [2]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
    [1][奥]A·阿德勒.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173.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成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主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77.
    [3][英]Ronald·Blackburn.吴宗宪,刘邦惠等译.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8-111.
    [4]广西区监狱局课题组.广西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调查与思考[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11):40-41.
    [5]许娜娜.累犯的心理分析及预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173.
    [1]“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个体在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绪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也称习得性绝望感.参见:吴宗宪.累犯行为的心理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8(3):2-7.
    [2]邵晓顺,朱新民,李强.犯罪嫌疑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46.
    [1]欧渊华,陈晓斌,陈名俊.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51-52.
    [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78.累犯可以从犯罪学与刑法学两个角度加以界定.犯罪学上的累犯,一般是指习惯性犯罪人,注重对犯罪人的事实特征的描述.刑法学上的累犯,虽然也足一种犯罪人类型,但更注重的是构成累犯的法律特征.正如我国学者指出:犯罪学中的累犯可以称为事实上的累犯,刑法学中的累犯是法律认可的累犯.参见: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9.本文在此是针对犯罪学上的累犯概念,来分析事实状态下再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3]单飞.累犯问题研究[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5:29-30.
    [1]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93-194,199-200.
    [2]阴家宝.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综述(1949-1995)[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388-389,395.
    [3]许娜娜.累犯的心理分析及预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9):173.
    [1]金鉴.监狱学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5.
    [2][法]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61.
    [1][加拿大]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郭建安译.刑罚的故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2-164.
    [2][美]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著.孙晓雳,林暇译.美国监狱制度—刑罚与正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18-19.
    [3]在这方面,19世纪在美国逐步形成的“宾夕法尼亚制”(Pennsylvania System)和“奥本制”(Auburn System)对监狱制度的变革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这两种模式都注重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具有劳动生产与矫正的双重意义.一般认为,罪犯在监狱服刑中,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则除面对铁窗高墙外,并没有寄托之处.容易导致发生各种监管事故或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教派(Quakers)呼吁并身体力行地推行严厉独居制的宾夕法尼亚制,强调劳动不是惩罚性的强制活动,而是为了促进罪犯的自我约束和赎罪性的非义务性活动.与此相对应,强调沉默劳动的奥本制则随后在纽约得以实施.二者都非常注重独居监禁在劳动中的作用,这些蕴含独特监狱管理哲学的制度不仅对美国监狱实务起到重大影响,而且对后来各国的监狱重组和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参见:[美]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著.孙晓雳,林暇译.美国监狱制度—刑罚与正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42-50.对这两种美国监狱制度争论也存在着深度的理论评价,参见[法]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要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66-268.
    [4]张鸿巍.美国监狱管理的紧束化倾向研究[J].河北法学,2005(1):120.
    [1]覃海波.监狱企业性质及制度变迁—兼论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硕士论文].贵阳:贵州大学,2007:7-8.
    [2]刘津.论监狱企业的目标[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3):18-19.
    [3]丛梅.和谐社会进程中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7(4):65.
    [1]舒朝霞.监狱体制改革研究—以监企分开为视角[硕士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8-10.
    [2]张绍彦.犯罪及罪犯情况变化与监狱的未来发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2-3.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7.
    [2]傅永春.社会化与个性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90-94.
    [3]傅永春.社会化与个性发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90-94.
    [1]巫肇胜.心理矫正:罪犯再社会化的引擎—以江苏省监狱广谱调查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89-190.
    [2]陈兴良.刑法疏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436.
    [3]刘朝阳.从犯罪标签理论的角度看刑法第100条的规定[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3):84.
    [1]参见:http://www.manaren.com/data/1090855345/.访问时间:2008-5-7.
    [1]肖丽.论我国朱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缺失及完善[硕士论文].合肥:安徽大学.2006:19.
    [2]单亚男.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硕士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19.
    [1]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25.
    [2]李均仁.中国重新犯罪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172-175.
    [3]郭霞.劳动教养人员再社会化政策研究[硕士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26-27.
    [1]白建军.犯罪学原理[M].北京:现代经济出版社,1992:110.
    [2]赫希(Hirschi)的社会控制理论是犯罪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人和社会的连结力量不够,即社会控制力量太弱,是导致偏差犯罪行为的主因.赫希认为当个人与社会的连结力变弱时,社会对其成员的约束力量变少,犯罪就可能因此产生.根据社会控制理论,人们在没有受到他们所属的传统社会的阻止时。会做出一些犯罪行为.犯罪的动机被假定为人性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对被发现的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恐惧,任何犯罪都有可能发生。参见:[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理论犯罪学一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9-20.
    [1]参见:吕应元,王震黎,蒋卢宁。对当前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调查分析[J/OL].http://www.chinacoun.org/html/article/200507/04/167898.shtml,访问时间:2008-4-5.
    [1]参见:http://www.zhijizhibi.com/op_FullRultRepon!questionnajrcid_1095132851chantype_3-html,访问时间:2008-4-5.
    [1]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41-42.
    [2]房清侠.前科消灭制度研究[J].法学研究,2001(4):86.
    [3]丛梅.城市社区无业闲散人员犯罪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3):104-105.
    [1]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5.
    [2]孔一.少年再犯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4):96.
    [1]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
    [2]刘亚芝,王富忱.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7(6):30.
    [3]李均仁.中国重新犯罪研究[M].北京:法律小版社,1992:164,172.
    [4]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06):24-25.
    [1]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3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03.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93.
    [3]刘守芬,丁鹏.现代缓刑类型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法学,2005(6):9.
    [4]周振杰.美国的震慑缓刑制度及其借鉴[J].环球法律评论,2007(1):6-8.
    [5][美]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孙晓雳,林暇译.美国监狱制度一刑罚与正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245.
    [1]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3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03.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35.
    [1]林纪东.刑事政策学[M].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69:248-249.转引自: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36.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40.
    [3]原影片中对白为:“Man's been hcrc fib years.This place is all he knows.In here,he's an important man,an educated man.a librarian.Out there,hds nothing but a used-up old con with arthritis in both hands.He couldn't eVen get a library card if he applied.You see what I'm saying?"…"Believe what you want.These walls arc funny.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After long enough,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 institutionalized.”参见: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哥伦比亚影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4]中途旅社是中途之家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这一制度的是在1845年由教友派信徒在纽约市创立的.它类似于一个减压室,因为很少有罪犯在一释放就会有工作在外面等着他们.为了使得他们能够在监狱和陌生的社会之间更好的过渡,并且不受社区的歧视,中途之家应运而生.中途之家起到了帮助刑满释放的囚犯逐渐适应自由的要求,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监禁的囚犯.参见:[加拿大]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郭建安译.刑罚的故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2-164.
    [1]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8388.hun.访问时间:2008-5-6.
    [2]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规定劳动教养的期限为1-3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根据以上规定来看,劳动教养是对具有轻微罪刑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处分,实际上具有保安处分的性质.但是,从时间上看,最长3年甚至四年的时间,较刑罚上的拘役还要重,造成严重的不协调.而且劳教不需法院审理和判决,是由其他有关机关审查批准,由公安机关负责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养制度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劳教人员实际上也享受不到辩护权、上诉权与申诉权.虽然在劳教制度历经的几十年时间内看。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但是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在人权保障上存在很大不足,对此,我国有学者建议将劳教制度纳入刑罚体系,按照正式的刑事审判程序判决,参见: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3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04-505.
    [3]赵毅.劳教制度五十年的主要成就简述[J].中国司法,2007(9):36-37.
    [1]程若锦.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6.
    [1]赵毅.劳教制度五十年的主要成就简述[J].中国司法,2007(9):36-37.
    [2]赵毅.劳教制度五十年的主要成就简述[J].中国司法,2007(9):36-37.
    [3]赵毅.劳教制度五十年的主要成就简述[J].中国司法,2007(9):36-37.
    [1]参见:http://www.ltjy.gov.cn/xinwen/200307/n07300909.htm,访问时间:2008-3-4.
    [2]赵旭明,陈敬文.当前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若干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5(10):8.
    [1]参见:中国平安网,http://www.chinapeace.org.cn/qwfb/2008-04/14/content_43333.htm,访问时间:2008-4-14.
    [2][加拿大]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郭建安译.刑罚的故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5.
    [1][美]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孙晓雳,林暇译.美国监狱制度一刑罚与正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244.
    [2]韩勇,李英超.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07.
    [1]参见本文第二章关于再犯罪原因的分析.
    [2]参见:http://www.chinapeace.org.cn/gjlw/2007-07/26/content_24744.htm,访问时间:2008-5-1.
    [3]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20-225.
    [4]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3.
    [1]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集(下)[C].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1064:转引自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24.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16-717.
    [3]廖梅,复权初探[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29.
    [4]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53-954.
    [1]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09.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11.
    [3]段晓梅,魏光民.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J].青年探索,2006(2):51.
    [1]刘凌梅.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39.
    [2]刘凌梅.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39.
    [3]刘凌梅.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39.
    [4]刘凌梅.关于建立朱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40.
    [1]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15.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07.
    [1]康均心,胡春莉.建立我国朱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6):39.
    [2]沈银和.中德少年刑法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51.
    [1]刘绍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4):89.
    [2]段晓梅,魏光民.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J].青年探索,2006(2):51.
    [3]徐茂.前科消灭取消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构想[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4):9.
    [4]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15.
    [5]于志刚.简论前科消灭的定义及其内涵[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04):27.
    [1]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721.
    [1]见本文关于前科消灭制度的效力问题
    [1]晓懂.为户口去污点叫好![N].时代潮,2006(3):4.
    [1][加拿大]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郭建安译.刑罚的故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87.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意]切萨雷·龙勃罗梭.黄风译.犯罪人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意]加罗法洛.储槐植,耿伟,王新译.犯罪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法]罗贝尔·巴丹戴尔.罗洁珍、赵海峰译.为废除死刑而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谢望愿等译.刑法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
    [6][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吴鑫涛,马君玉译.犯罪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7][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8][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41-42.
    [9][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吴宗宪,徐雨衡,周振杰译.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英]Ronald·Blackburn.吴宗宪,刘邦惠等译.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美]Don C·Gibhons.Society,Crime,and Criminal Behavior.1987.转引自康树华.比较犯罪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美]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著.孙晓雳,林暇译.美国监狱制度—刑罚与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13][日]山根清道编.张增杰等译.犯罪心理学.北京:五洲出版社.1982.
    [14][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1).
    [16]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1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8]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适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
    [19]李均仁.中国重新犯罪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20]储槐植,许章润等.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1]苏俊雄.刑法总论.北京:大地印刷厂有限公司,1998.
    [22]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3]何秉松.刑事政策学.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24]郭建安.社区矫正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5]陈兴良.刑种通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
    [26]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3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7]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8]陈兴良.刑法疏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29]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0]赵秉志.刑罚总论问题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1]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32]信春鹰主编.法律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3]金鉴.监狱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4]许久生.德国犯罪学研究探要.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35]张绍彦.刑罚的使命和践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6]林秉贤.社会心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37]林山田.刑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8]吴平.资格刑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9]魏健馨,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3.
    [4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1]李培林.从现代社会到风险社会.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 告200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2]房清侠.刑法理论问题专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3]周路主编.当代实证犯罪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4]邱国梁.犯罪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5]康树华主编.比较犯罪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6]白建军.犯罪学原理.北京:现代经济出版社,1992.
    [47]吴宗宪.罪犯改造论—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博士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
    [48]王勇.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
    [49]巩超.犯罪人的生成机制与防控对策的社会学探析[硕士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6.
    [50]覃海波.监狱企业性质及制度变迁—兼论我国监狱体制改革[硕士论文].贵阳:贵州大学,2007.
    [51]舒朝霞.监狱体制改革研究—以监企分开为视角[硕士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52]郭霞.劳动教养人员再社会化政策研究[硕士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3]程若锦.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54]肖丽.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缺失及完善[硕士论文].合肥:安徽大学,2006.
    [55]单亚男.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硕士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
    [56]彭胜坤.我国资格刑立法的完善.法学杂志,1997(1).
    [57]梁统.资格刑之反思与重构—以剥夺政治权利为视角.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8]胡鹰.资格刑一般原理研讨.法学,1991(12).
    [59]陈兴良.资格刑比较研究.法学研究,1990(6).
    [60]陈晓明.监狱化:问题与对策.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5).
    [61]沈金志,童铁山.弱势群体略论.广西社会科学,2003(4).
    [62]黄蔚,陈春洁,马莉.关心弱势群体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4).
    [63]陈梦琪.论罪犯弱势群体的保护.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64]徐茂.刑事污点取消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构想.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4).
    [65]翁里,刘萍,徐公社.中美社区警务与社区矫正的比较研究.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66]陈志辉.重构资格刑—对通说的挑战.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4).
    [67]刘凌梅.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1).
    [68]陈小平,雷蕾.社区矫正疏议.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69]韩玉胜,贾学胜.社区矫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监狱学刊,2004(5).
    [70]冯卫国.对完善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思考.政法论丛,2003(5).
    [71]翟中东.出狱人保护事业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前景.犯罪与改造研究,2002(4).
    [72]丛梅.和谐社会进程中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7(4).
    [73]王志强,李贺江.预防重新犯罪的重点与难点—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问题分析.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4(3).
    [74]王志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状态的分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6).
    [75]龚继明,张明华.补好“断裂层"架起“安全网”—湖南省邵阳市实行刑释解教人员交接帮教制度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司法,2003(6).
    [76]李希慧.资格刑的反思与完善.法学,1995(3).
    [77]房清侠.前科消灭制度研究.法学研究,2001(4).
    [78]姚建龙.创设少年法院必要性研究的反思.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2).
    [79]张文,刘艳红.犯罪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以犯罪人格为主线之思考.中外法学,2000(4).
    [80]鲜铁可.安塞尔新社会防卫思想研究.中外法学,1994(2).
    [81]孙昌军,凌辉.犯罪人分类标准新探—以犯罪人格为视角.犯罪研究,2005(02).
    [82]于志刚.简论前科消灭的定义及其内涵.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4).
    [83]张鸿巍.美国监狱管理的紧束化倾向研究.河北法学,2005(1).
    [84]刘津.论监狱企业的目标.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3).
    [85]张绍彦.犯罪及罪犯情况变化与监狱的未来发展.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86]傅永春.社会化与个性发展.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87]巫肇胜.心理矫正:罪犯再社会化的引擎—以江苏省监狱广谱调查为例.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8]刘朝阳.从犯罪标签理论的角度看刑法第100条的规定.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89]赵毅.劳教制度五十年的主要成就简述.中国司法,2007(9).
    [90]赵旭明,陈敬文.当前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若干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05(1).
    [91]刘守芬,丁鹏.现代缓刑类型与中国的选择.现代法学,2005(6).
    [92]周振杰.美国的震慑缓刑制度及其借鉴.环球法律评论,2007(1).
    [93]韩勇,李英超.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94]段晓梅,魏光民.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青年探索,2006(2).
    [95]Ronald Clarke,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A Review of Research,vol.19 of Crime and Justi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96]C.Ray Jeffery,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Beverly Hills:Sage,1971).
    [97]For a review,see Thomas Marvell and Carlisle Moody,Specification Problems,Police Levels,and Crime Rates,Criminology 34(1996).
    [98]Terrie Moffitt,The Neuropsychology of Juvenile Delinquency:A Critical Review,in Crime and Justice,An Annual Review,vol.12,ed.Norval Morris and Michael Ton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99]Lee Ellis,Arousal Theory and the Religiosity-Criminality Relationship,in Peter Cordelia and Larry Siegel,eds.Contemporary Criminological Theory,(Boston,Mass.:Northeastern University,1996).
    [100]Richard Lerner and Terryl Foch,Biological-Psychosocial Interac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7).
    [101]Sarnoff A.Mednick and Karl O.Christiansen,eds.,Biosocial Bases in Criminal Behavior,(New York:Gardner Press,1977).
    [102]David Rowe,The Limits of Family Influence:Genes,Experiences and Behavior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5).
    [103]Israel Naehshon and Deborah Denno,Violence and Cerebral Function,The Causes of Crime,New Biological Approaches,ed.Sarnoff Mednick,Terrie Moffitt,and Susan Stack(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04]James Q.Wilson and Richard Herrnstein,Crime and Human Nature,(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85).
    [105]Gary LaFree,Losing Legitimacy,Street Crime and Decline of Social Institutions in America,(Boulder,Colo:West view Press.1998).
    [106]James Byme and Robert Sampson,eds.,The Social Ecology of Crime(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85).
    [107]Donald Black,Social Control as a Dependent Variable,in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ed.D.Black(Orlando:Academic Press,1990).
    [108]Mitchell Chamlin and John Cochran,Social Altruism and Crime,Criminology 35(1997).
    [109]Kathleen Maguire and Ann Pastore,Sourcebook of Criminal Justice Statistic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