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竞争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以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相互关系原理为指导,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竞争实践出发,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考察,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各领域的竞争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社会各领域开展竞争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及开展竞争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就社会主义竞争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考察。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揭示了社会主义竞争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并概括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的主要内容与途径。全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学术背景和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的阐释、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设计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
     第一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中西方有关思想家以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竞争的基本观点。通过历史的考察,旨在探寻竞争现象的思想渊源,为社会主义竞争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第二章从宏观上提供了全文所依赖的逻辑基点。鉴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排斥竞争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竞争思想,由此确认了竞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合法地位。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竞争产生的诱因,因而必然要求我们顺应人的竞争性特性,充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同时,从当今时代特征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使得国际关系呈现出竞争与合作的发展趋势,因而使得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从国内看,适应时代主题的变化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国家在社会各个领域里已经逐步引入了竞争机制,实际上确认了竞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合法地位,这又使得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具有其现实可能性。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开展竞争具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第三章阐明了经济竞争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以及开展社会主义经济竞争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经济竞争就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多个经济主体之间依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围绕有限的经济利益目标而展开的相互争夺与较量的经济活动,它具有竞争主体的多元性、竞争目标的趋利性、竞争评判标准的客观性、竞争手段的受价值规律制约性等基本特征;在现实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依然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因而必须发挥经济竞争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积极性人格的形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为社会主义经济竞争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基于经济竞争的一般要求以及我国经济竞争中还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经济竞争必须贯彻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原则、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原则、反垄断的自由竞争原则等。惟其如此,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竞争的健康进行。
     第四章探讨了政治竞争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政治竞争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政治竞争是指现代民主政体下民族国家内部公民个人、社会集团合法有序地争夺国家权力或最大限度地影响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实现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的活动,它具有竞争主体的政治人属性、竞争目标围绕国家权力的争夺性、竞争的性质和手段的和平有序性等基本特征;在现实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维系政治权威合法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协调利益矛盾、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与永葆党的先进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培养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和能力以及顺应世界民主化潮流与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等等,决定了必须开展社会主义政治竞争;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思想资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而形成的有益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竞争性民主实践提供的群众基础,以及西方竞争性民主理论与实践提供的现实参照,等等,决定了开展社会主义政治竞争的可行性;基于政治竞争的一般要求以及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政治竞争关键,应遵循党内竞争性民主选举制度先行发展原则与人大代表竞争性选举制度重点建设原则。惟其如此,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竞争的健康进行。
     第五章阐述了文化竞争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以及开展社会主义文化竞争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文化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主体在文化领域以其生产的理论成果或创作的艺术作品等精神产品为交流互动手段而展开的以真善美与假恶丑为判断标准的较量和争胜活动,它具有竞争主体的知识分子属性、竞争目标围绕声望而展开的争夺性、竞争手段的相互比较与相互鉴别性等基本特征;在现实社会主义条件下,多元文化长期并存发展的文化格局、文化自身发展的融突规律和主体对文化的选择规律以及以往人们在处理文化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等决定了开展文化竞争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的“双百”方针决定了开展文化竞争的可能性;基于文化发展的一般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规定,要顺利地开展社会主义文化竞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相统一的根本原则,以此为基础,还必须认真贯彻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发展的原则,自由、平等、民主原则以及文化系统的开放原则等具体性原则。
     第六章阐述了社会竞争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以及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竞争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社会竞争是指社会系统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依照一定的社会规则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在相互之间展开的和平较量与争胜活动,它具有竞争主体的社会性、竞争目标围绕较高社会地位的争夺性、竞争手段的和平性等基本特征;在现实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分层现象的存在决定了开展社会竞争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必要性,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竞争机制的认同决定了开展社会竞争又具有可行性;根据社会竞争的一般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要求,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竞争必须遵循社会主体平等竞争原则、社会阶层开放原则、社会竞争规则的公平原则。
     第七章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竞争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那就是,随着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竞争与社会和谐二者之间的价值冲突日益凸显。因此,根据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任务,以实现走向竞争的和谐。而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就是要在正确认识竞争与和谐的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起以竞争为手段的社会动力机制和以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平衡机制。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起社会成员各竞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提升。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领域竞争实践的考察后,认为,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既然社会存在发生了极大变化,即竞争实践在社会主义社会各领域已经广泛开展起来,那么在人们的社会意识中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唯有如此,才能以此进一步指导其社会主义竞争实践,促进社会主义竞争实践的健康进行。为此,本文在揭示了社会主义竞争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概括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认为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主要是培养和树立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合作竞争意识等。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base & the super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being &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based on giving the services to the socialist practice of competition, this thesis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on the connotations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on in the various field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reason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carry out competition in the various fields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has made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is thesis made a description on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s of competition, and outlined the main content and channels of establishing the socialist concepts of competition. The whole paper has mainly conducted the stud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d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defini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the basic research method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ideas, and the main innovative points and the weaknesses of the research and so on.
     Chapter I has made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ers' basic viewpoints about the compet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made a study of the Marxist basic viewpoints about the competition as well.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tory, it aims at exploring the ideological roots on the phenomenon of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use them for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Chapter II provides the whole paper 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 with the logic point relying on. In view of various disadvantages caused by the rejection of competition during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 socie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radually formed the ideas of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through long-term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 and summariz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Thus legal status of competition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socialist system. Because of China's socialist society still have competitive incentives, thus inevitably requires us to adapt to the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positive roles of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Meanwhile ,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time, under the them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of today's tim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shows a trend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t appears that it is of historical rationality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Domestically, 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gravity shift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s work,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introduced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in all areas of society. In fact,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competition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socialist system. From this point, we can say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In a word, it means that it has its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us to carry out competition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
     Chapter III has described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the fundamental basi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mpetition as well. It points out that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the competitive activity to struggle for the limited economic interests among a number of economic ent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It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for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such as the diversity of competitive entities, the goal to compete for economic profits, the objectivity of competitive standard, the means of competition confined by the law of value and so on. In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ism, as the socialist economy still has the property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refore positive functions of economic competition must be brought into play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stimulating the economic vitality of the economic entities,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formation of people's positive personality, etc. As the competitiv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established, it has undoubtedly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the problems still existing in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mpetition, we must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in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mpetition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pursuit of maximal economic self-interest for the economic entities, the principle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o advocat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rinciple of fair competition in utilizing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anti-monopoly principle of free competition, and so on. Only this way can we promote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mpetition carry out in good order.
     Chapter IV has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competition, the fundamental basi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ompetition as well. It believes that political competition i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compete for the state power in lawful & orderly manner or maximally influence the exercise of state power among the individual citizens or social groups within the nation-state under the modern democrac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rests of the class, class and social interest groups whom they represent. It has the following basic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olitical competition such as the pers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are usually politicians, competition goal is to compete for the state power, the nature and means of competition are usually peaceful and orderly, etc. In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ism,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ompetition so as to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maintain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authority,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people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arty itself and keep alive the Party's advanced nature, to expand citizens' orderly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and foster & improve the citizens' democratic quality and capacity, to adapt to the world trend of democratization and promote our political process of the democrat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easible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ompetition because we have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btain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useful experiences which the Party acquired on thinking over the build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al basis which the masses provided through a number of competitive democratic practic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real points of reference which the Western competitive democr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provided, etc. Based on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key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ompetition is that we must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first developing competitive democratic electoral system within the Party, and the principle of focusing on developing the people's deputies competitive electoral system. Only this way can w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socialist political competition carrying out in good order.
     Chapter V has described the connotations and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cultural competition, the fundamental basis and basic principle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mpetition as well. It believes that the cultural competition is the activity to compete for the positive evaluation such as truth, benevolence and beauty and to avoid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such as falseness, evil, ugliness among two or more cultural persons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competition by means of spiritual products such as theoretical products or works of art they have produced. It has the following basic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ultural competition such as the pers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are usually intellectuals, competition goal is to compete for the prestige which can meet their spiritual needs, means of competition is to identify each other by mutual comparison, etc. In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ism, it is of inevitability and necessity for us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mpetition because our country's cultural pattern is the one of which multi-cultures long-term co-exist and develop, because cultural self-development law is the one in which multi-cultures integrate after conflicting mutually, because there exists the culture-law in which people make their choic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because we must take experiences from which people obtained in their dealing with the issue of multi-cultures in the past. Meanwhile, it mad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socialist competition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ut forward and advocated "double hundred" policy of culture-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nature of our country's socialist system,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mpetition, and promote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we must 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the direction of "two for" with the policy of "double hundred". On this basi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following specific principles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must be unique and the cultural-pattern can be multi-cultures coexist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inciple of every culture developing freely, equally and democratically, the principle of the cultural-system opening -up mutually.
     Chapter VI has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social competition, the fundamental basis and the principles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social competition as well. It believes that the social competition is the activity to compete for higher social status peacefully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rules of society. It has the following basic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ocial competition such as the pers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petition are usually social persons, competition goal is to compete for higher social status, means of competition are usually peaceful, etc. In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it is of both inevitability and necessity to develop the social competition because there still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made it feasible to carry out the social competition for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competition has been confirmed by our country's socialis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 competi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basic values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social competition healthily, we must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basic principles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the person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should be all equal, the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estates which exist objectively should be open to each other, the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competitive rules which people obey should be fair.
     Chapter VII has probed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t proposes that the idea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 strong,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at i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etitiv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conflict of values between the multiple interests competition among people and the socialist social harmony has grow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us, according to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ism,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mobilize all positive factors to achieve the Party's well-off society's mission, so that we can realize the society integrating harmonious value with competitive value. The key to build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o establish the social mechanism with competition as its motive force and the social balance mechanism with harmony as its goal on the basis of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harmony. Only this way can we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Chapter VIII is the summary and upgrading of the whole paper. After researching into the competition practice in various fields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it reached a conclusion that establishing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competi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parts in emancipating the mind and renewing the concept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ist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 being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now that great changes in the social being have taken place (that is, competition practice in various fields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have been widely carried out),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competi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people's social consciousnes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be used to further guide people's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mpetition, and to promote the socialist practice of competition to carry out in a good manner. For this purpose, after revealing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competition, this chapter outlined the main content and means of establishing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competition. Establishing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competition is mainly to establish and train the concept of autonomy,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the concept of the rules, the concept of combining co-operation with competition, and so on.
引文
1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第136页。
    1 《庄子·齐物论》。
    2 转引自马洪:《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2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尽管“经常犯病,但从不病死”的秘密就在于自由竞争制度的保障。他说:“总之,资本主义的主要特权,无论在今天或昨天,还是选择了自由。尽管少数实力派人物因互相竞争而存在很大分歧,他们之间的联系却制造出一系列的规则和默契。尽管资本主义的活动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是,它今天还让大量经济活动留在它的控制之外,听任市场经济自行其是,让小企业主发挥主动性,让手工业者和工人互相竞争,让一般的人自找出路。资本主义有它的营地和禁脔……资本主义既然能够选择,它就能随风使舵:这就足它具有充沛生命力的秘密。”参见[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724页。
    3 如哈耶克、米塞斯等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哈耶克指出,社会主义就“意味着废除私有企业,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创造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中央的计划机构取代了为利润而工作的企业家”;米塞斯则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个没有市场、没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没有竞争的制度。”分别参见[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奥]米塞斯:《人的行为》(下),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863页。
    1 《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0页。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皈,第35、16页。
    2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7页。
    3 冯必扬:《现代竞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4 宋圭武、周虎臣:《经济竞争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 施德福:《关于竞争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2期,第28页。
    2 李光炎等:《竞争论》,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3 利益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对象,通常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等,利益是从社会中获得的,易言之,利益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资源。有学者指出,社会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并构成人们利益的事物,如物质财富、社会支持和援助、荣誉和赞扬、职位、权力等等。”参见陈通明等:《和平的角逐:关于社会竞争的社会学讨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1 分别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60页;《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1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3 张立文:《新人学导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1 本文整个行文凡涉及“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概念的,均指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1 张培锋:《竞争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 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71年版,第161页。
    2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1 《严复集·原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
    2 孙守敏:《论严复的竞争观及其启蒙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3 本杰明·史华兹就是如是评论的,他说:很明显,严复强调的是竞争(一种确定无疑的活力)的价值观,强调的是在竞争的形势下,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爪牙用而杀伐行”的形象描绘非但并未使他沮丧,反而使他兴奋。参见[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1 《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
    2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3 《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9页。
    4 《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5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原载《新青年》第9卷第1号。
    1[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8页。
    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2-97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8-132页。
    2 雷蒙德·保罗·库佐尔特等:《二十世纪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3 就此,恩格斯曾气愤地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最公开的宣战”。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72页。
    1[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2 转引自翁美琪:《赫胥黎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否定》,《读书》1983年第6期。
    1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4-145页。
    1 Herbert Spenser,Social Statics,London,1851,p.151.
    2 参见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笫290-293。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3-14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5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页。
    4 宛樵、吴宇晖:《亚当·斯密与<国富论>》,长春:古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63页。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2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23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97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页。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4页。
    3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与现代工业文明无关的“命令经济”。参见秦晖:《转轨前中东欧与中国经济体制的“可放弃性”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 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维审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5[美]保罗·R·格雷戈里等:《比较经济制度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6 冯必扬:《来自竞争的风险》,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5页。
    1 李光炎等:《竞争论》,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版,第88-89页。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3-74页。
    2[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112页。
    1 刘文璞、魏道南:《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6-127页.
    2 吴象:《我国农村伟大希望之所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3 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4 转引自杨敬年:《人性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2页。
    5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转引自靳涛;《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演进与理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 徐青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抉择》,《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第20-25页。
    1[匈]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98页。
    2 刘本炬:《论实践社会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3[俄]B·A·利西奇金等:《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1 参见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454页。
    1 转引自薛汉伟、陈锡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152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3 转引自肖炼:《协同竞争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169页。
    1 冯必扬:《来自竞争的风险》,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3页。
    1 张德霖:《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1[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2 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1 恩格斯曾经把社会成员对劳动创造的社会产品的消费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实际上就是基于人的需要的层次性而区分的,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286页。
    3 吴盛光:《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技术经济信息月刊》1994年第6期,第23页。
    1[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231页。
    1 赵子祥:《论马克思主义竞争观的创新》,《实事求是》,2003年第3期。
    2 罗晓明:《大思想:人格本位》,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2[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10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6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62-36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7页注。
    2[英]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0页。
    3 参见靳西:《卡耐基关系学》,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2-325页。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2 胡振平、黄凯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1 刘佐太:《<市场竞争论:环境·市场·对策>序言》,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 宋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全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 张卓元:《政治经济学词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2 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1 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2 邹东涛、杨秋宝:《经济竞争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3 姜国祥、潘英:《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4 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0页。
    5 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6 陈会昌:《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 彭海斌:《公平竞争制度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8页。
    1 程民选:《市场主体的内涵与市场主体确立的基本条件》,《中国经济问题》1994年第5期。
    2 王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青大师院学院》1995年第4期。
    3 李鸿声:《论竞争的基本规律》,《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6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6-687页。
    3 Joseph 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2),P.8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2页。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2 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0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58页。
    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1 程思:《怎样看待“斯大林模式”?》,《真理的追求》1995年第2期。
    2 参见田国强:《激励、信息与经济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 参见谭力文:《伦敦学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2[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1 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1 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2 张德霖:《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
    4 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5[德]赖纳·汉克:《平等的终结:为什么资本主义更需要竞争》,王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1[西德]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页、第8页。
    1[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页。
    2 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4-355页。
    4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7-28页。
    1[美]R·T·诺兰:《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28页。
    2[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页。
    3[德]柯漫飞、史武刚:《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8页。
    1[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6-147页。
    2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3 徐士英等:《竞争法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 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2 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Volume Ⅰ,Fifth Edition,Methuen & Co.Ltd.,London,1930,p419.
    1 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Volume Ⅰ,Fifth Edition,Methuen & Co.Ltd.,London,1930,p421.
    2[捷]奥塔·锡克:《一种未来的经济体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3[德]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4 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1 王祖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2 丁帮开等:《竞争法律环境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3 参见曹思源:《中国政改先声》,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1 参见曹思源:《中国政改先声》,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1 种明钊:《竞争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41页.
    2[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94页。
    3[西德]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1页。
    4[西德]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页。
    1 徐士英:《竞争法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7页。
    1[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6页。
    2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3 漆多俊:《经济法论丛》,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4 刘国华:《垄断与竞争理论评述》,《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 邢贲思:《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28页。
    1 如伦理政治观(即用道德的观点来解释政治,认为政治就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其目的和作用是给社会带来善的结果)、神学政治观(从宗教神学观点出发来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权力政治观(即将政治视为争夺、维护、运用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管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国家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国家的对内和对外活动)、、分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等等。参见郭渐强:《政治学原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2 参见郭渐强:《政治学原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王明辉:《何谓政治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页。
    2 冯必扬:《现代竞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93页。
    3 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4 陈会昌:《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3页。
    5[美]E·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1 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民主的再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2[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6页。
    3[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和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4 段明学:《政治竞争导论》,[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版,第4-8页。
    5 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民主的再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6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页。
    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2页。
    3[英]戴维·韦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4页。
    1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66页。
    2 《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3 王仲田:《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4 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5 黎明:《中国的危机》,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页。
    6 肖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46页。
    2 转引自虞维华、张洪根:《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3 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4[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27页。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
    2 虞维华、张洪根:《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 高放:《关于政党现代化与苏共兴亡的关系》,《太平洋学报》,2002年第3期。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3页。
    2[美]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87-288页。
    3 谭献民:《四有新人——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页。
    1[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26页。
    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3[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1 段明学:《政治竞争导论》,[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版,第51-53页。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4页。
    2 《毛泽东选集》,哈尔滨: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505页。
    1 段明学:《政治竞争导论》,[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版,第54页。
    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735页。
    3 《周恩来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4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273页。
    1 唐娟、邹树彬:《2003年深圳竞选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3页。
    2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1 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124页。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1 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2 舒泰峰、徐艳:《中共党员数量之变》,《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32期。
    3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4 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6-307页。
    2 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求实》2006年第4期。
    3[美]S·M·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1 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复旦学报》1999年第1期。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3 《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页。
    4 《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页。
    5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1 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2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1 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书屋》 2004年第1期。
    2 唐娟:《从确认性选举转向竞选性选举:动因与意义》,《南京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
    3 马耕夫、邹通祥:《论我国选举制度的来源性质地位和作用》,《人大研究》 1996年第9期,第8页。
    4 Rod Hague,Martin Harrop: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ltics: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Publishers,2001,pp.144-145.
    1 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37页。
    1 林楚方:《官方学者提交中国选举状况报告》,《南方周末》 2003年2月20日。
    1 江启疆:《论人大代表选举及其相关问题》,《江苏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
    1 刘晔:《稳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竞选机制》,《探索与争鸣》 1998年第9期。
    2 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68页。
    1 《斯大林文选》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年版,第80页。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694页。
    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第353-354页。
    3[美]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第3页。
    4[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版,第206页。
    1 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7页。
    2 胡敏中:《论当代认识的竞争性》,《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2-116页。
    3 陈会昌:《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54页.
    4 冯必扬:《现代竞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年版,第96-97页。
    1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第316页。
    2 陈通明等:《和平的角逐:关于社会竞争的社会学讨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51页。
    3[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492页。
    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57页。
    2 转引自[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5-126页。
    1 陈立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概念的理解》,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 2002年第10期。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694页。
    1 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1 张岱年、汤一介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序言。
    2 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62-63页。
    3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327页。
    1 陆南泉:《苏联兴亡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483-485页。
    1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2页。
    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783页。
    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783-784页。
    2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231页。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232页。
    2 如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就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第四十七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158页。
    2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645页。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211-212页。
    2 黄力之:《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1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98页。
    1 《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58页。
    2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228页。
    3[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第35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版,第567页。
    1 《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364页。
    2 侯惠勤等:《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408页。
    1 匡亚明:《中国思想家丛书·序》,《求索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87页。
    2 罗文东、吴波:《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00页。
    3 《文明与科学》,《爱因斯坦论著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年版,第351页。
    4[日]福泽渝洁:《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年版,第17页。
    1 严复:《原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23页。
    2 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53-54页。
    3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版,第271页。
    4 舒双碧:《文化·理论·争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117页。
    1 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人民日报》 1990年5月4日。
    1 荣长海:《中国改革开放辞典》,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3年版,第3页。
    2 胡传机:《开放经济理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44页。
    3 转引自毕道村:《现代化本质》,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3页。
    4 A.D.Smith.1981.The Ethnic Rewival in the Modern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9.
    5[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43页。
    1 吴晓群:《世纪之交的文化思考》,《文艺争鸣》(长春) 1998年第1期。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7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53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年版,第48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第51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2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77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74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617页。
    1 陈通明等:《和平的角逐:关于社会竞争的社会学讨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4页。
    2 陈会昌:《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53页。
    3 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7页。
    1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第18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77-17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第10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3页。
    1 李萍等:《转型与分配协调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48页。
    2 李路路、孙志祥:《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2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7年版,第77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页。
    1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6-7页。
    2 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205-206页。
    3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8页。
    1[俄罗斯]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150页。
    2[奥]洛伦兹:《攻击与人性》,王守珍、吴月娇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7年版,第5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第118-119页。
    2[俄罗斯]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版,第150页。
    3[英]艾伦·斯温杰伍德:《社会思想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年版,第257页。
    1 邓伟志等:《和谐文化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95-196页。
    2 转引自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412-413页。
    3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第168页。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52页。
    2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15页。
    1 贺海峰:《陆学艺眼中的和谐社会》,《决策咨询》 2004年第12期。
    2[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96页。
    3[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年版,第390、389页。
    4[法]泰洛特:《父贵子荣》,殷世才、孙兆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第149页。
    1 有学者对中国科举制度作了一个比较公允的评价,他认为:“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来自各地的贫寒之士占据了很大的数量,也包括不少当时社会地位很低的市井之子。……这说明科举制度确实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参见余秋雨:《十万进士》,《收获》 1994年第3期。
    2 吴翠丽:《社会制度伦理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94页。
    3 吴昕:《论人的欲求与社会的疏导》,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02页。
    4[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25页。
    1 Peter M.Blau and Otis D.Du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N.Y.:The Free Press,1976,p.6.
    2 Peter Blau,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1964,p.269.
    1 张驰:《命运论》,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4年版,第252页。
    1 参见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年版,序言第4页。
    2 国家经贸委企业司:《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年版,第8-9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42页。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152页。
    1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 1993年第1期。
    2 孙正聿、冷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 1996年第1期。
    3 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228页。
    1 孙正聿、冷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 1996年第1期。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394页。
    3 赵凌云:《市场力论》,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6年版,第46页。
    1[美]威廉姆·J·鲍莫尔等:《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337页。
    2[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第1页。
    3[英]凯恩斯:《预言与劝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8页。
    4[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第317页。
    5 经济学消息报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年版,第44页。
    6 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206页。
    1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第19页。
    2 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第180-18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72页。
    4 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年版,第12页。
    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76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22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7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年版,第51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年版,第9页。
    5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120-121页。
    6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0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第60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8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第103页。
    5 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97页。
    6 舒炼:《矛盾的和谐性与竞争性》,《新华文摘》 2007年第4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7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72页。
    3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年版,第407页。
    4 刘从政等:《完善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机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3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 1962年版,第734页。
    1[美]布坎南:《伦理学、效率和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67页。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15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7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26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322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64页。
    1 袁恩祯:《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原因分析》,《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2期。
    2 《2001: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社会学研究》 2002年第2期。
    3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469页。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页。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国际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与启示》,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1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1页。
    2 虞云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理论问题》,《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增补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年版,第50页。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第37页。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年版,第252页。
    2[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年版,第390、389页。
    3[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第136页。
    4 华民:《财富的可持续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版,第64页。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第75页。
    2 曾启贤:《经济分析中的人》,转引自陈宪:《人本精神:经济学人的告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20-21页。
    1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年版,第235页。
    2 陈锡喜:《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方法论及理论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年第1期。
    1 陈宏生:《国大党胜出的启示》,《同舟共进》 2004年第8期。
    1 朱力:《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 1995年第6期。
    1 陈锡喜、胡涵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第5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9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第14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91页。
    1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Germany Ideology,London,1965,pp.472-47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624页。
    1 Goode(1978),The Celebration of Heroes:Prestige as a Control System,Uni.of California.
    2 陈通明等:《和平的角逐:关于社会竞争的社会学讨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53页。
    3 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32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829页。
    1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818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73页。
    3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第8页、第156页。
    1[苏]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407页。
    2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2页。
    1[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1988年版,第140-14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第51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2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321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1318页。
    1 郭文安、陈东生:《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4页。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83页。
    1[苏]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47页。
    2 贺善侃:《实践主体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年版,第244-245页。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175页。
    2 王海明:《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第351页。
    3[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第5-8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61-62页。
    2[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年版,第121页。
    3[英]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301页。
    1[法]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第4页。
    2[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 1989年版,第201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96页。
    2 梁展:《全球化话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版,第159页。
    3 彭星闾等:《建立市场新秩序》,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年版,第17页。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第474页。
    5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版,第377页。
    1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85-92页。
    2[美]丹尼尔·扬克洛维奇:《新伦理观:人能自我实现吗?》,北京:东方出版社 1989年版,第154页。
    1[美]查尔斯·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0页。
    1 张德霖:《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4年版,第317页。
    2[法]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210页。
    1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86-88页。
    2[美]戴维·波普洛:《社会学》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112页。
    1 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73页。
    1[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1年版,第2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15页。
    3 转引自崔相录:《德育新探》,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年版,第13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56页。
    2 王军:《美国精神与激励机制》,《美国文化》 2001年第2期,第4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38页。
    4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6页。
    5 张德:《谈竞争》,《教育研究》,1989年第7期。
    6 张德:《谈竞争》,《教育研究》,1989年第7期。
    7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19页。
    2 谈蔓延:《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哲学思考》,《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第73页。
    3 比较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西方的市民社会,这种作为“市民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诸多社会成员通过彼此竞争来满足其各自需要的体系”。参见童世骏:《和谐文化: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年第1期。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394页。
    2[美]伯格尔:《二十世纪欧洲的法律与竞争》,冯克利、魏志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页。
    3[美]查尔斯·汉普登等:《国家竞争力》,徐联恩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年版,第128页。
    1 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182页。
    1[西德]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第178页。
    2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资本论》(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q年版。
    6.《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王怀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6.薛汉伟、陈锡喜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高放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段治文:《毛泽东思想:文献导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陈锡喜、胡涵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黄楠森:《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吴树青、陈锡喜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陈锡喜:《邓小平理论重大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与当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
    24.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胡振平、黄凯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何畏等:《“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7.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维审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28.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29.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陈志尚:《人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1.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张培锋:《竞争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3.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冯必扬:《来自竞争的风险》,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35.陈会昌:《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陈通明等:《和平的角逐:关于社会竞争的社会学讨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本书编写组:《竞争之道与合作之道》,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38.陈秀山:《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9.冯必扬:《现代竞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40.张德霖:《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41.李光炎等:《竞争论》,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版。
    42.顾光青:《竞争与活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3.魏杰:《动摇不得——中国经济改革若干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44.李义平:《来自市场经济的繁荣:论中国经济之发展》,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45.张银杰:《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靳涛:《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演进与理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顾钰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宋圭武、周虎臣:《经济竞争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许新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解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姜国祥、潘英:《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2.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5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周立群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肖炼:《协同竞争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55.邹东涛、杨秋宝:《经济竞争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6.周尚文等:《合法视野下的苏联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7.虞维华、张洪根:《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段明学:《政治竞争导论》[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版。
    60.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61.张利华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年版。
    62.李铁映:《论民主》,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李良栋:《“第三波”与21世纪中国民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4.杨海蛟等:《现行政治制度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6.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7.[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68.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9.张远新:《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0.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1.曹泳鑫、赵平之:《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2.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周向军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王力之:《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5.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76.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77.雷国珍、覃正爱:《先进文化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8.[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0.彭华民、杨心恒:《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1.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论和谐社会》,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83.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5.《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撰写组:《社会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6.王传鸯等:《转型期社会学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87.马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8.夏文斌:《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0.侯惠勤等:《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柳礼泉:《撞击与升华——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姚俭建:《观念变革与观念现代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冯必扬:《竞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及其引中》,《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
    2.赵子祥:《邓小平竞争与合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实事求是》,2007年第2期。
    3.王存刚:《两大社会制度竞争论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7期。
    4.秦维红:《关于竞争的几点哲学思考》,《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李景鹏:《论竞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赵子祥:《论马克思主义竞争观的创新》,《实事求是》,2003年第3期。
    7.彭忠益:《竞争的道德价值》,《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8.冯必扬:《简论竞争的成因》,《唯实》,1998年第2期。
    9.陈通明、孙自俊:《论对竞争的社会控制》,《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0.陈皆明、陈通明:《论作为社会控制的社会竞争》,《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1.王新生:《论竞争与文明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12.施德福:《关于竞争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2期。
    13.阎革:《对社会主义竞争的再认识》,《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5年第2期。
    14.王堤生:《论社会主义竞争》,《成都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5.余玉花:《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
    16.陈宏滨、李碧云:《经济竞争制度的道德建设维度》,《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17.李明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竞争学说》,《河南财经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18.龚冬梅、路克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道德初探》,《天中学刊》,2000年第4期。
    19.姚纪纲:《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规律》,《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0.王康华:《邓小平经济竞争思想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21.王从玉:《论经济竞争行为的调控》,《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22.徐保泉:《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规律》,《胜利论坛》,1997年第2期。
    23.沈茂棠:《竞争: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南京社会科学》 1994年第5期。
    24.刘光辉、陈嘉花:《试论市场经济下的竞争》,1994年第1期。
    25.陈建国、马腾:《市场经济与平等竞争》,《济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6.刘启春:《竞争性选举:党内民主发展的新思路》,《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27.龚志宏:《竞争性 垄断性 合作性——中国政党制度的百年回顾与展望》,《理论导刊》,2007年第2期。
    28.艾理生:《提高党执政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竞争机制》,《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9.卢轶:《论资本主义政治竞争的民主与利益竞争的关系》,《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30.唐娟:《从确认性选举转向竞争性选举:动因与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1.关太兵:《选举权的实现与竞争性选举》,《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
    32.童世骏:《和谐文化: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33.燕东鲁:《文化竞争和文化系统的生长机制》,《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34.俞思念:《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力与文化竞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35.阎韬:《中西文化的竞争与整合》,《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36.胡敏中:《论当代认识的竞争性》,《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7.舒炼:《矛盾的和谐性与竞争性》,《新华文摘》,2007年第4期。
    38.陈锡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
    39.陈锡喜:《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方法论及理论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40.辛世俊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竞争问题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41.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2.陈锡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5期。
    43.郭延成、王春年:《和谐社会与竞争》,《求实》,2005年第7期。
    44.高健:《利益竞争均衡——转型期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探索》,2005年第6期。
    45.刘从政等:《完善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机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3期。
    46.孟昭勤、王一多:《论人类社会的竞争与合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7期。
    47.罗健、沈一兵:《论和谐思想与市场竞争》,《兰州学刊》,2003年第4期。
    48.张景鸿:《“和”与中国特色的竞争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49.邹林:《竞争与公平》,《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3期。
    50.谈蔓延:《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哲学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51.李立本:《竞争观与和谐观》,《洛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52.柴文华:《论中国伦理文化中竞争与和谐的统一》,《理论探讨》,1997年第4期。
    53.杨光明、李德显:《谈竞争与合作》,《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3期。
    54.王廷信、张体顺:《正确认识竞争 增强竞争意识》,《中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4年第3期。
    1.Harold Demsetz,Economic,Legal,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Competition,the De Vries Lectures in Economic Theory,North Holland,1982.
    2.Harold Demsetz,Efficiency、Competition,and Policy,Vol.2 of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Basil Blackwell,1989.
    3.Joseph 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2.
    4.F·A·Hayek,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8.
    5.Rod Hague,Martin Harrop: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Publishers,2001.
    6.Michael Mandelbaum,ed:Post—Communism:Four Perspectives.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96.
    7.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Volume Ⅰ,Fifth Edition,Methuen & Co.Ltd.,London,1930.
    8.Michael.E.Porter,Competitive Strategy,Free Press.(1980).
    9.M.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Free Press(1990).
    10.D.Teece,Competition,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8,1992).
    11.Arnold Sherman.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7.
    12.Goode,William J.The Celebration of Heroes:Prestige as a Control Syst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3.Lenski,Gerhard.E.Power and Privilege: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Chape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4.
    14.T.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N.Y.Prenice Hall,1971.
    15.A.D.Smith,1981,The Ethnic Revival in the Modern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Peter M.Blau and Otis D.Du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N.Y.:The Free Press,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