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文化期刊的符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用符号学的理论,来探讨当下中国文化期刊。之所以以符号为观察视角,是因为符号机制理论,能让我们看到期刊与社会文化生产机制之间的关联,看到它是如何利用自身语言、图像的特殊性能产生快感,又是如何通过快感来传递和建构意识形态的。这充分体现出本文独特的文化观察视角。鉴于符号学中各符号概念之间的混用情况,并区分期刊符号与其使用的语言、图像等媒介符号之间的差别,笔者拟用符码概念,专门指称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流通的,与媒介符号套合使用的产品(商品)符号。这并非是要提出新的符号学概念,而是为了陈述的方便,并且能更清晰的锁定处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这个研究对象。
     前人对符号的研究,首先是解决意何以达的问题。据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的发现,巴尔特描述了二级符号系统,即第一级符号系统的能指/所指构筑第二个符号系统的能指,并形成新的指向文化意义的所指。这带来的结果是:一、如何表意的问题,变成了表何意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从符号表意系统向符号代码系统的跨越。符号之“意”不仅在于如何传达,还在于它编码了哪些社会文化信息,传递了哪些意识形态内容。二、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是,处于社会文化结构之中的符号是如何与其发生关联的。巴尔特等人都看到了符号既为意识形态所操控,又参与到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去的事实。符号通过一系列生产和消费活动,通过自身的内结构机制和外结构机制的运作,参与到整个社会文化运行机制之中。尤其对消费社会中的符号而言。符号商品化、商品符号化,符号因此具备了文化生产的意义和价值,符号与意义的关联成为了它的文化功能的实现问题了。
     笔者是正是据此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当下文化期刊符码:第一,表意系统。分析期刊符码内结构机制的特点,探明符码实体是如何在表达意义的。也就是社会文化信息到底是通过怎样的内结构机制编码的。这是解决期刊符码怎么在言说的问题。它涉及到期刊符码对媒介符号的使用,以及语言、图像媒介符号的表现形态问题。第二,代码系统。对期刊符码内结构的各层面指向的社会文化信息进行解码。这是解决它言说了什么的问题。即什么被言说了,什么被遮蔽了,目的和影响又是什么。其实,这背后隐含的问题还不仅在于言说内容,而在于通过指出它与其言说内容之间的关联,解读它在文化生产上的意义:它给我们设置了哪些文化的边界,其中哪些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和行为。第三,分析期刊符码是如何通过生产和消费的外结构机制,实现它的符码文化生产功能,并最终促成整个社会文化机制完成的。
     首先,占据期刊符码实体层主要位置的是语言媒介符号和图像媒介符号。在期刊符码的内结构中,就语言媒介符号而言,它的审美性并没有得到展现。“诗意”成为包装,审美层基本萎缩。但另一方面,语言形象性和虚构性的特殊性功能却凸显出来。期刊符码正是借此制造出“可视”和“可信”的效果,最终通过快感体验而非审美体验,直达文化层和代码层,传递各种社会文化信息的。从语言审美到语言快感的转变,不是一场简单的审美泛化,或审美趣味转向的问题,而是感性学(美学)基本构架以一种新的独立形态承担着社会意识形态内容。这一方面有助于意识形态更直接而隐蔽的传递,另一方面,富有精神深度的生命体验被屏蔽,也有助于换取人们对仿真世界的沉迷。不仅如此,激发快感,还以欲望的方式牵引着了受众的趣味,有助于期刊再生产循环,并塑造商品社会所需的言行。同样的,以视觉形象和视觉真实介入引发快感的模式,也在期刊符码的图像媒介符号身上体现出来。通过图像和语言之间的互文和拆解,更是在一个“二度”结构下提升了这种快感。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图文为媒介,以快感传递意识形态、直抵文化层的方式来言说的符码内结构机制。它是期刊符码传递文化最为有效的结构方式,也是整个社会借用期刊符码来操作文化生产的基础机制。
     其次,因为媒介符号明言传达的信息显而易见,笔者还对期刊符码暗自传递的社会文化信息,潜藏在代码层中我们习焉不察的意识形态进行解码。笔者选取了文类、话语和图像进行解码举隅。事实上,文类/话语/图像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生产的手段。不同的文类/话语/图像,不仅是一种意识模式,还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它们在意识形态层面对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发生影响。比如,《知音》期刊的文类包含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信息,能唤起人们与之相应的情感体验。再比如《时尚》期刊话语指向的是中产阶层的身份想象,都市想象,以及女性身份想象等等意识形态。这些文化信息不仅塑造了我们的意识,还能改变我们的行为。而这意识形态之中最核心深层的是权力。权力借助期刊符码的运作机制——内部话语和外部体制——在操作自身。它以新闻监管、现代职业制度、企业管理体制等机制,使期刊符码在受制于权力、展示权力、编织权力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符码功能。理应关注的是,权力在利用期刊符码机制时,也不断变更策略、隐蔽了自己,期刊符码的编码过程,最终充当了权力的谈判场。与此同时,期刊符码诸层面还代码了(后)现代性因子,它给予了我们(后)现代的社会经验,参与了(后)现代化的进程。由此,通过对期刊符码代码层的解码,我们看到,文化是如何利用这样一个编码了各种社会文化信息,实现着权力控制和谈判的符码机制,来生产自身的。期刊的符码意义,不仅在于它生产了什么,改变了我们什么,还在于它被社会文化结构所操纵并服务于它的事实。
     最后,期刊符码的生产涉及了三个方面: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职业编辑/记者、媒体技术。职业编辑/记者按照期刊的栏目要求,找寻和策划选题,再按既定模式生产,以投合具有判断市场权力的主编。结果是期刊文本的类型化和文本、图像的拼贴化。从横向上看,期刊符码与期刊符码之间,与其他符码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彼此利用,形成文本“引文”,文本类型和选题制作上的“合谋”。符码的合谋生产让我们看到整个社会文化生产网络间的关联,看到整个社会文化生产体系是如何编织在一起共同对“读者”发生作用的。文化由此成为各符码共同制作的更加“自然化”的幻象,文化的边界在符码的生产中形成。而在已经给予的这个边界中,哪些被我们接受,又是怎么样的影响了我们的意识和行为,则都由期刊符码的消费情况决定。消费是期刊符码意义实现的最后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新一轮符码的再生产。期刊符码是以促发欲望性的消费方式来完成其功能的。不同种类的期刊符码对欲望有不同的选用,包括快感、“白日梦”、身份、理性需求等等欲望。表面上看,欲望的消费是迎合了读者的欲望,但其实它也激发了读者的欲望,改变了后者的趣味和行为,并使之成为读者市场所需的欲求。另一种是娱乐性消费。娱乐圈本就充满诱惑和欲望,极易成为期刊符码意欲彰显欲望之地。而一旦期刊采用娱乐圈的欲望描述法来描述其他人士,以对待娱乐明星的同样的方式来关注他们的时候,比如文艺圈、体育界、商界、有时甚至是政界的人物,娱乐性便凸现出来。期刊符码有诸多造成娱乐性效果的因素:如对“身体”的关注,“仿真”性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界限的消融。它正是凭着“欲望”和“娱乐”的消费旗号,和受众一起完成了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并使之成为当下期刊符码能为我们所接受的“知识”的边界。通过现代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结构下的生产和消费特点来运作的期刊符码,最终实现了政治(权力)、经济、文化的建构。
     通过上述对期刊符码的研究,我们看到了它是何以能,又是如何在将权力意识形态、(后)现代性、传统性因子等等信息编码给我们,而我们又因此有了怎样习焉不察的意识、行为、乃至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因此,当我们在更广阔的符码领域,探讨符码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时候,看到的是文化的完成机制。它是通过驾驭符码的生产和消费,依托符码的内结构来运转的。而这文化生产机制实际上本身又与整个社会结构的运作密切相连,受权力的掌控,从而与整个消费社会动力机制组合前行。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periodicals on the basis of semeiology theory. The semeiology is selected for the reason that coding mechanism theory can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odical code and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culture, can demonstrate how periodical, utilizing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and photo codes, produce happy feeling to express and build ideology. In view of the status that a confused application of codes happened in the area of semeiology, and to different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eriodical code and its language and photo codes, the author plans to use the concept of "sign and code" to describe specially the commercial code which circulate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and co-use with media symbol. This is not to raise a new semeiology concept, but for the convenience of description, and to focus more clearly on this research subject that li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present special cultural view angle.
     The semeiology study tells us how to transfer the meaning of the code firstly. According to Sausure's discovery to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of linguistics code, Barthes described two grades of code system, i.e.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of the first grade built the signifier of the second grade and formed the new signified that pointed to cultural meaning. The results are following: Firstly,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xpress meaning changes to what meaning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code not only lies in the fact that how to express code, but also lies in the facts that which social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ideology does code codes, which realize a code's spanning from expressing system to code system. And secondly, a more profound problem is raised that how does the code that li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relates to the social structure. Both Barthes and other people have found the fact that code is not only controlled by the ideology, but also takes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Thus, the code possess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culture produc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ctivity, and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internal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external structure mechanism, the code joins in the whole social cultural operation mechanism. Especially for the code lied in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the merchandizing of code, the symbolization of merchandise,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de and meaning become the realization problem of the code's cultural function.
     Base on these theories,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iodicals from following three areas. The first is the expressing system, which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structure system for the periodicals coding, and explores how to cod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nto the internal coding structure. The second is the code system, which decodes soci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directed by all layers of internal structure from periodical code. This is to solve what it indicates. And thirdly,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on how the outside structure mechanism of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realizes the sign and code function through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and facilitates the entire social culture mechanism to complete finally.
     On the first area, it is thought that language and image code possess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physical level of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They bear the weight of almost all the meaning of aesthetics level, culture level and coding level, thus there establish the key point of periodical special coding types. As far as the language media code is concerne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the journal code, It, and its constructing of the aesthetic of the text has not been shown, while aesthetic level turns to shrink, "poetic" has become the packaging. On the one hand, it helps to transfer ideology clearly and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full of the spirit of the depth of life experience will be shielded. It also helps people in exchange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world's indulgence. Excluding the aesthetic of this gorgeous coat,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show sign and code language media and the image of the fictional function. The former performs for description of "dynamic" visible image and scene image, the latter realizes fictionalization of the language coding in the virtual space and under the real event's involvement. It is the unique use of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to the language medium's that causes to go directly to the cultural level and the code level, which adopts the pleasant sensation, but non-aesthetic sense. The change from aesthetic of language to pleasure of language is not a simple generalization of the aesthetic, or the problem of transmission for aesthetic taste, but the basic framework of study on sensibility (Aesthetics) to bear the ideology of social content by a new independent form. Similarly, the mode of real intervention to trigger pleasure by visual image and visual fiction also occurs in the journal image media. Through the intertextality and deconstruction between chart and image, it is again under the structure of "two dimensions" that the code has promoted this kind of pleasant sensation. When "reality" becomes "the simulation", transmission of ideology is also more direct and covert.
     On the second area, the question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 and what has been converted, as well as what are the targets and impacts. Since the information passed by direct media code is apparent, the author will not discuss, but concentrates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transferred stealthily, also on the inconspicuous ideology converted inside the code layer from periodical code. As space is limited, the author has just selected genre, discourse and the image to decode as the examples. In fact, genre/discourse/image is producing method of ideology. Different genre/discourse/image is not only a pattern of consciousness but also a way to observe the world. It impacts people's thought and life way by the ideology level. The core layer of this ideology is power (authority). On the one hand, the authority is operating oneself with the aid of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operation mechanism--interior discourse and the exterior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mechanism was also restrained by the authority, the demonstration authority, and the authority organization process has realized its own sign and code function.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is that when authority uses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mechanism, how it changes the strategy, to hide themselves unceasingly; while how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in process of coding, act as the authority negotiations field. Meanwhile,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also similarly transmits and has constructed the modern (or postmodern) soci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on of modernized (or post-modernized) advancement. In fact, modernity factor from various stratification of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and code, are Chinese culture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esthetic modernity, enlightening modernity, and even traditional coexisting society's attribute, and also the modern (postmodern) ideology influences, transmission and construction subtly.
     Lastly,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s production has involved three aspects: Modernized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professional editor/reporter, and media technology. On the request of periodical column the professional editor/reporter ruled by modernized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pursues and plans the selected topic, presses again to produce according to decided pattern, sees eye to eye for chief editor who has judges the market authority. The result is the periodical text typological and the text, the image spells and pastes. Looked from the deflection that between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with other sign and codes, utilize each othe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ms the text "the quotation", in text type and selected topic manufacture "plot". The sign and code plot production lets us see the entire social culture production network and their connection, see how the entire social 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 does weave in together right "reader" react. In this already given boundary, which are accepted by us, the periodical was also to find what kind of influence give to our consciousness and the behavior, then by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expense situation decision. The expense is the final link which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significance realizes, its immediate influence new round sign and code reproduction.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is by presses to send the desire expense way to complete its function. The different type's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has different selection to the desire, including pleasant sensation, "daydream", status, rational demand and so on desires. On the surface looked that the desire expense has catered to reader's desire, but it also stimulated reader's desire actually, changed the latter's interest and the behavior, and causes it to become the desire which the reader market needs. Another kind is the entertaining expense. The entertainment world is inviting originally and the desire, extremely easy to become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to care for to show place of the desire. But once the periodical uses the entertainment world the desire description law to describe other public figures, by pays attention to their time with the entertainment star's similar way, for instance the literary circle, the world of sport, the business circle, sometimes even are political circle's characters, on their body's entertainment then in relieves comes out. Causes the entertaining affects the factor to include: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is right "the body" the attention, "the simulation" the nature, as well as brings public spatial and private boundary ablation.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is precisely by reason of "the desire" and "the entertainment" the expense banner, with has been completed together the audiences the production - expense -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auses it to become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to be able immediately "the knowledge which" accepts for us boundary, and, therefore changed our consciousness and the behavior.
     Through above research to the periodical sign and code, we have seen how it can, also how, after authority ideology, modernity (post-), traditional factor and so on information encodings given us, but we also therefore have consciousness which, the behavior how to become habituated, and even in the life style change. Therefore, when we discuss the sign and code and the social culture relates in the broader sign and code domain, what we sees is that the culture completes the mechanism. It is through the control sign and code production and the expense, depends on the sign and code in structure to revolve. While this cultural production mechanism in fact itself with entire social structure operation close connected, authority control, thus combines the vanguard with the entire expense society driving mechanism.
引文
[1]国内学术界或译作“语言学转向”,但其含义较专门语言学宽泛,有语言观、语言性、语言的等多种复杂含义,故试酌译作“语言论转向”,也便于与另一重要术语“认识论转向”相对应。参引自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第8页脚注.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7-8页.
    [3]高亚春.消费社会的崛起--波德里亚对现代性的通俗性表达.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1]张法.20世纪的哲学难题:符号世界的发现及其后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7-8页.
    [3]高亚春.消费社会的崛起--波德里亚对现代性的通俗性表达.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38页.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115页.
    [3]让·贝西埃主编.诗学史(下册).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第771页.
    [4]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修订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第360页.
    [1]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209页.
    [2]Barthes.R.The Semiotic Challenge.Oxford:Blackwell.P5.
    [1]李曙光.巴赫金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江苏大学学报(社哲版),2006年第2期.
    [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376页.
    [3]括弧内为笔者注。杨大春.话语考古学与语言的物化--福柯与语言问题.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杨大春.话语考古学与语言的物化--福柯与语言问题.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第130页.
    [1]杜玉生.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与对功能语言学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3期(下).
    [2]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第252页.
    [1]参见李定青.论症候式阅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07.
    [2]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第322页.
    [3]高亚春.消费社会的崛起--波德里亚对现代性的通俗性表达.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4]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77页.
    [1]马克·波斯特编.让·鲍德里亚文选.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1.第25页.转引自罗钢等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前言第27页.
    [2]陈嘉明.消费社会、拟像世界与后现代性.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陈嘉明.消费社会、拟像世界与后现代性.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高亚春.消费社会的崛起--波德里亚对现代性的通俗性表达.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2]张筱蕙,蔡鹏.试论走向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9月.
    [3]方英.消费社会中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中说“文化研究作为一个独特的问题意识,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个时间划界得到比较多的认可”。引自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19页注释[3].
    [5]“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是文化研究的元理论之一,其大众文化理论于大众传播研究实际上是文化研究的早期模式,这一学派所发展起来的跨学科方法可以给后来的文化研究带来许多启迪。”“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所从事的种种理论活动无疑是早期的‘文化研究'。”引自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2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96页.
    [1]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22页.
    [2]马驰.伯明翰与法兰克福:两种不同的文化研究路径.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3月.
    [3]“比如说晚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两年成立的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便是以社会学为基础的传播批判研究为特色的,颇有影响的便是由他们所发起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社会学调查。而其代表人物默多克和戈尔丁更是开创了传媒政治经济学,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传媒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批判。值得期待的是,当伯明翰学派分化势微之时,开给他们的正好是‘政治经济学'的补药。”引自曾军.英国经验:不仅仅是伯明翰.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3月.
    [4]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25页.
    [1]马驰.伯明翰与法兰克福:两种不同的文化研究路径.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3月.
    [2]指阿尔都塞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激活了七十年代以后的文化研究。
    [3]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25页.
    [4]吴兆章.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参见赵勇.大众文化.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1]崔康柱.语言论转向中的别一美学选择.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参见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修订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第380页.
    [3]笔者认为,符码和符码中的媒介符号类似于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的组成关系,但它们的区别不在于艺术的和逻辑的差异,因为符码不是艺术符号。符码并不像艺术符号那样,具备生命情绪与生命形式相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按照苏珊·朗格的看法,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是虚幻的、意象性的。但符码的表现形式是可见的物理形式。符码和符码中的媒介符号,与艺术符号与艺术中的符号相似处在于,前者由后者构成。当然,符码除了包含有媒介符号之外,也有可能会包含媒介符号所构成的艺术符号。
    [1]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研究述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78页.
    [3]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27页.
    [4]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修订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第377页.
    [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51页.
    [2]当然,当艺术符号放置到社会文化结构之中,讨论它的文化意义的时候,它也可以被视为符码来看待。比如一件工艺品,如果作为艺术符号,它的审美自律性是我们做符号分析的重要方面。但如果作为符码,它的文化功能则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了。
    [3]代码Code正是结构主义所谓的符号概念,但一直被译为“符号”,而非“代码”。因此,极易于其他符号,比如艺术符号混淆。
    [4]笔者还认为,本文中的符码对象,其实是一个既有代码功能,又有表意功能的物质实体性符号,更确切的说是它们的合体。因而英文拟译为sign and code.
    [5]比如声音符号、影像符号等等。
    [1]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412页.
    [2]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376页.
    [1]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207页.
    [1]括弧内为笔者所注。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181页.
    [2]笔者以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讲,只要是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都可以视为符码,而之所以尤为关注媒体,是因为媒体对社会文化信息的反映和处理能力更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也更大,所以更典型。
    [1]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接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33-156页.
    [2]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接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33-156页.
    [3]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导论.陶东风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1页.
    [1]巴赫金.周边集.李辉凡.张捷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57页.
    [1]其中的文体样式,是期刊符码内的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可与审美层相对应,而不是期刊符码的表现形式。
    [2]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169-170页.
    [1]卢焱.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差异.焦作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
    [1]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8页.
    [2]“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的特点。”引自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33页.该书中文学形象的符号性指“形象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笔者为了和后现代的类象性符号世界相区别,取其“隐喻性”代替“符号性”的说法。文学形象的概括性和隐喻性特点将在后文论。
    [3]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33页.
    [4]卢焱.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差异.焦作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
    [1]王汶成.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求是学刊.2002年5月.
    [2]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3]孙燕君等.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0页.
    [1]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周宪.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2]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49页.“aphrodisia是指‘爱的事物'或‘爱的快感'、‘性关系'、‘肉体活动'、‘快感'”,引自第144页.
    [3]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55页.
    [4]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詹·韦布.文化研究于美学:快感和政治.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61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46页.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46页.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42页.
    [5]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1]赵曙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298页.
    [2]杜鹃.视觉的快感--消费时代的审美倾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2]格雷姆·伯顿史安斌 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96页.
    [3]引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4]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见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67页.
    [5]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詹·韦布.文化研究于美学:快感和政治.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7,159,162页.
    [2]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50页.
    [3]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30-31页.
    [4]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34页.
    [1]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詹·韦布也曾指出:“美学,可以被重新称作一个模式,在整个模式里,社会性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此审美批判与快感的社会性相联系,文化产品消费的享乐也就是(部分地)把自己置于社会之中和在社会之中争夺位置带来的快乐”。引自詹·韦布.文化研究于美学:快感和政治.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7,159,162页.
    [1]朱寿兴.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问题.惠州学院学报.2003年8月.
    [2]洛特曼.艺术本文的结构,转引自洛特曼.论艺术.艺术出版社,1998.第21-22页.
    [3]王汶成.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求是学刊.2002年5月.
    [4]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见巴赫金全集.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61页.
    [5]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5页.
    [6]笔者要说明两点:第一,语言能够制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既是一种虚构,同时又和语言的形象性有着内在联系。可以说,它常常借助语言的形象性来完成这种空间的虚构。第二,为了和另一层面上的语言虚构,即“可以通过叙事来对事件进行重新组织的能力”相区分,笔者暂称之为“虚拟”。
    [1]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58页.
    [2]“总结中西文学理论对艺术真实的阐述,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出发来理解真实性问题,可以说对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包含了三个不周的测度,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9页.
    [1]王汶成.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求是学刊.2002年5月.
    [1]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20页.
    [2]孙燕君等.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29页.
    [1]贺拉斯.诗艺.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55页.
    [1]问题.余虹等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86页.
    [2]当然作者创作意图也会通过文本影响受众而推进社会意识形态。
    [1]弗洛伊德.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黄宏熙译.转引臬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63页.
    [2]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20页.
    [3]骆小所.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月.
    [4]艺术真实是指衡量文学真实性的三个测度“反映生活”、“表现情感”、“满足心理”,参见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9页.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事实,也与事件真实无关,它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文学的审美功能,不存在对事件真实性的要求。
    [5]马大康.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审美生成.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1]段祥贵,麦永雄.“拟象与仿真”理论与消费文化研究--兼论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符号脱.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期.
    [2]孙燕君等.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2页.
    [3]马大康.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纬度.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1]格雷姆·伯顿 史安斌 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4页.
    [2]加亚特里·斯皮瓦克.文化研究问题散论.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66页.
    [3]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85页.
    [4]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4页.
    [1]海登·怀特著.后现代理性叙事学.陈水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36页.
    [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67页.
    [3]金炯俊.文字文化和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的鲁迅观一考察.苑英奕译.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1]齐立森.视觉文化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启示.教育信息化.2006年10月.
    [2]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1]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84页.
    [2]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热奈特提出的跨文本性另四个主要类型是:互文性,包括了引语、典故及抄袭;元文本性,指与“评论”的关系;超文本性,指“超文本”同一个前文本联系起来的任何关系;原文本,指为了充分理解一个文本及其互文本,读者需要了解的组成文学领域的种种类型的等级体系。
    [2]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巴黎:色依出版社,1969.第89页.
    [3]钱钟书.钱钟书集·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36页.
    [4]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89页.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85页.
    [1]钱钟书.饯钟书集·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48页.
    [2]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期刊的语言形象性和虚构性带来的多是快感体验,而非审美体验。虽然期刊语言也会留有部分的审美形式,但诗意的外壳之外并无所指。虽然有的期刊图像也和期刊语言一样,徒有审美形式,并无审美内容,但部分图像自身的“自在信息”却意味深长,带有更多审美的可能性。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35页.
    [1]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中译本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彼得·赛特尔.文类的理论化--解释作品.见王宁主编.文艺理论前沿(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58页.
    [3]彼得·赛特尔.文类的理论化--解释作品.见王宁主编.文艺理论前沿(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61页.
    [4]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水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53页.
    [5]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47页.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89页.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75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88页.
    [3]海登·怀特.后现代理性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23页.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05页.
    [2]海登·怀特.后现代理性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78页.
    [3]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9页.
    [1]格雷姆·伯顿.史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1页.
    [1]戴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见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金元浦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第224页.
    [2]所谓“新‘槟榔西施'”是台湾一种特殊职业,衣着暴露的年轻女子在街边贩卖槟榔,带有色情成分。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1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51页.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1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98页.
    [1]参见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88-89页.
    [2]陶东风.广告的文化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3]格雷姆·伯顿.史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258页.
    [4]格雷姆·伯顿.史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52页.
    [1]周宪.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346页,
    [3]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8-40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42页.
    [3]邱晓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权力”理论.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4]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67页,
    [1]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福柯的迷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39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69页.第65页.
    [3]王岳川.消费社会的文化权力运作--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化理论.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金元浦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第79页.
    [1]王晓路.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方法论问题.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4辑.钱中文、曹顺庆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第212页.
    [1]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福柯的迷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83页.
    [2]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23页.
    [3]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104页.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4页.
    [2]参见“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处编”撰的《报刊从业人员必读》内部资料相关内容。
    [1]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25页.
    [2]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第141页.
    [1]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之罪.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21页.
    [2]邱晓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权力”理论.天赋新论.2006年第1期.
    [3]斯拉沃热.齐泽克等.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61页.
    [1]彼得·赛特尔.文类的理论化--解释作品.文艺理论前沿(第一辑).王宁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59页.
    [2]参见邱晓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权力”理论.天赋新论.2006年第1期.
    [1]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26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8页.
    [3]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之罪.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21页.
    [1]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49页.
    [2]保罗·摩尔.欧洲的文化研究.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38页
    [3]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3页.
    [4]转引自肖鹰.真实与无限.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第70页.
    [1]陈永国.资本的非领地化与现代叙事.见文艺理论前沿(第一辑).王宁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94页.
    [2]余英时.文化批论与中国情怀(下).见余英时文集·第八卷.沈志佳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5页.
    [3]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9页.第27页.
    [4]因而文学的边界是滑动的,文学的学科也是文学体制建构的,因而笔者此处将文学也纳入文化期刊的范畴一起讨论。
    [1]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页.
    [2]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页.
    [3]张颐武.“新文学”的终结与新世纪文学.见文艺理论前沿(第三辑).王宁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242页。
    [4]李勇.通俗文学理论.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第337页.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第182页.
    [1]周宪.文化现代性研究精粹读本·序言.周宪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页.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7页.
    [3]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第201页.
    [1]田中阳.百年文学与市民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第14页.
    [2]Scot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London:Routeldge,1990,p174.
    [3]俞宁.视觉文化符号传播中技术层面的理性思考.湖南大众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9月.
    [4]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美苑.2004年第5期.
    [1]陈永国.资奉的非领地化与现代叙事.见文艺理论前沿(第一辑).王宁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93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95页.
    [1]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2]徐沛.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范式及其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1月.
    [3]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06页.
    [1]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1页.
    [2]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0页.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25页.
    [2]王岳川.消费社会的文化权力运作--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化理论.见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金元浦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第81页.
    [3]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49页.
    [1]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导论.陶东风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0页.
    [2]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78页.
    [3]卢淼.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差异.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卷第4期,2000年12月.
    [1]道格拉斯·凯尔纳.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0页.
    [2]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78页.
    [1]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256页.
    [1]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第253页.
    [1]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75页.
    [2]道格拉斯·凯尔纳.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3页.
    [3]刘勇.媒体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第173页.
    [4]刘勇.媒体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第180页.
    [1]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90页.
    [2]曹顺庆、蒋荣昌.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世界性文学审美特性之变革.河北学刊.2003年9月.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62页.
    [2]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04页.
    [1]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97页.
    [2]Mike Featherstone,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Sage Publications,London,1990,p.28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00页.
    [2]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47页.
    [3]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41页.
    [4]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10页.
    [1]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1]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140页.
    [2]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10页.
    [3]道格拉斯·凯尔纳.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未能达成的结合.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50页.
    [1]周计武.波德里亚的艺术终结观--一种社会符号学的视角.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
    [2]杰姆逊.文化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19页.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美]罗杰·D·维曼、维哥夫·R·多朵尼克.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七版).金兼斌、陈可、郭栋梁、周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英]保罗·史密斯等.文化研究精粹读本.陶东风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等.文化现代性研究精粹读本.周宪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0.[德]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福柯的迷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美]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12.[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3.[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6.[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弗兰克·泰格龙编.何道宽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美]小约翰·B.科布.后现代公共政策--重塑宗教、文化、教育、性、阶级、种族、政治和经济.黄卫平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0.[法]R·巴特.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葵译.沈阳:辽宁出版社,1987.
    21.[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3.陈晓明、W.J.T.米切尔等.文艺理论前沿.(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王宁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05.2006.
    24.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5.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6.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7.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8.吴俊.文学的变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9.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0.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杜昌忠.跨学科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文学理念.北京:北大出版社,2004.
    32.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
    34.肖鹰.真实与无限.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35.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6.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7.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8.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9.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0.宋应离等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1.刘小枫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42.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3.刘大基.人类文化及生命形式--卡西勒、朗格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5.余敏.出版集团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46.孙燕君等.期刊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7.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48.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49.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余英时文集·第八卷.沈志佳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1.马大康.叛乱的眼睛--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文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52.叶志良.大众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3.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4.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5.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6.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57.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8.余虹、杨恒达、杨惠林主编.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9.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修订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0.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1.金民卿.大众文化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分析.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2.韩湘景主编.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陶东风.重审文学理论的政治纬度.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2.王晓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与限度.哲学研究.2003年第9期.
    3.孟繁华.中产阶级的文化符号:《时尚》杂志解读.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4.张文喜.关于物的追问:从存在利符码剑生产.理论学刊.2003年第6期.
    5.胡健.“观看”与“理解”实在的一种特殊方式--卡西尔人类文化符号现象学中的美学.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2期.
    6.刘桂茹.底层:消费社会的另类符码.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7.姚俭建.论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文化资本理论框架内的一种解读.上海大学学 报.2005.5.
    8.刘胜枝.被建构的女性--对当代女性杂志中女性形象的文化研究.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9.梅琼林、李文洁.透视时尚杂志的文化策略.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10.叶舒宪.文学--符号人类学与符号经济.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11.李明德.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来源:CNKI博士论文.
    12.张卫良.20世纪西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的讨论.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3.刘良初.从“小众”到“大众”:谈期刊评价机制的变革.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12期.
    14.袁勇.纸媒困局及应对策略.新闻爱好者.2006.3.
    15.吴新宇.期刊专题策划的五个要素.编辑之友.2006.1.
    16.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7.钱中文.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及其历史生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8.马大康.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纬度.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19.段祥贵、麦永雄.“拟像与仿真”理论与消费文化研究--兼论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符号观.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第2期.
    20.陶东风.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求是学刊.2004.11.
    21.陶东风.文学活动的去精英化与无聊感的蔓延.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22.陶东风.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3.唐英.略析消费社会广告的文学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
    24.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25.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2001年第2期.
    26.王岳川.博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文化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7.童庆炳.“日常生活中审美化”与文艺学的“越界”.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
    28.周宪.日常生活批判的两种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29.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
    30.曹卫东.文化的剩余价值--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31.童星、严新明.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32.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