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科学社会学解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代,日本通过学习、引进华夏文明,奠定了其文明的基础。明治维新后,日本又以欧美为榜样,在“求知识于世界”口号的指引下,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日本再次把握有利时机,使昔日的战败国成了今日的“亚洲凤凰”。
     而今,当走在世界前列、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时,一向以模仿见长的日本感到茫然了——再没有现成的榜样可供模仿,先进技术的引进日益困难重重,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及重技术、轻科学的传统受到极大挑战。为谋求进一步发展,日本对其国家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突出了“创新”的核心地位。
     2001年,日本在其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今后50年内力争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这一“诺贝尔奖计划”引起了日本各界、乃至世界的关注。众所周知,诺贝尔奖重在奖励科学领域的最先发现者、发明者以及重大理论突破者,“创新”是诺贝尔奖的核心,而擅长模仿、缺乏创新恰恰是影响日本21世纪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不难发现,“诺贝尔奖计划”是在激烈国际竞争情况下,日本凸显“创新”,谋求发展的国家战略的重大转移的体现,而发展经济仍然是日本的一贯方针。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实现“诺贝尔奖零突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这是我国国民科技意识普遍增强的可喜征兆。然而,笔者认为,我们应对日本“诺贝尔奖计划”内在的、始终以坚持经济为中心的实质有个充分的认识,理性地看待我们的“诺贝尔奖情结”,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向日本学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营造诺贝尔奖瓜熟蒂落的大环境。
In ancient times, Japan established its civilization basis through learning and introduc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After the "reform of MingZhi ", Japan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Europe and America and began its process of westernizing. And it became a powerful capitalist country with the guidance to "seek knowledge through the world ". After the world War II , Japan seized the advantageous opportunity again and the defeated nation has become "Asia phoenix " of today.
    Japan, which was always good at imitating, seemed quite at a loss when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world and was confronted with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re is no ready-made model to follow this time .The introduction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beca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he extended education of "examination-oriented " and the tradition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and looking down on science were also come in for great challenge. In order to develop, Japan has adjusted its national strategy heavily and given prominence to the core status of creation.
    In the year of 2001, Japan raised an aim of obtaining 30 Noble Prizes in 50 years definitely in its second "Science-technology Basic Plan ". This caused the notice of all circles in Japan, even in the world. As everyone knows, the Noble Prize emphasizes to award the first finders and inventors in the scientific field. "Innovation " is the core of Noble Prize. Therefore, Japan's "Noble Prize Plan " was produced by the grand shift of Japan's national strategy of giving prominence to "innovation", seeking for development under the viol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Japan's consistently poli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tus, our nation's crying for "breakthrough of zero Nobel prize "runs higher and higher. This is an optimistic sign of improvement of our citizen's gene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nse. Meanwhile, the author thinks, we should understand deeply Japan 's "Noble Prize Plan "essence of insist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we should rationalize our passion of the Noble Prize, do the basic work well, learn from Japan, insist the core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steady in 100 years and build an environment of "things be easily set when conditions are OK" for the Noble Prize.
引文
1、于桂芬著:《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2、郑彭年著:《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
    4、陈其荣、袁闯、陈积芳主编:《理性与情结——世纪诺贝尔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日)小泽一郎著,冯正虎、王少普译《日本改造计划》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6、(日)福泽谕吉著,北京编译社译《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
    7、李寒梅等:《21世纪日本的国家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日)汤浅光朝著,张利华译《科学文化史年表》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
    9、王渝生主编:《百年诺贝尔科学奖启示录》农村读物出版社2001年
    10、栾建军:《中国人,谁将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与中国的获奖之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1、(日)乾侑著,葛化东译:《日本科技政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12、许光明:《摘冠之谜——诺贝尔奖100年统计与分析》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13、李廷举:《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历史和展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郭奕玲、沈慧君编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15、(日)大田尧著,王智新译:《战后日本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16、丁厚德编著:《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7、(美)A·杰斯顿费尔德编,王恩光等译:《美日科学政策透析》科学出版社1986
    18、(美)卢里亚著,颜青山等译:《熊掌与鱼——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精神历程》青岛出版社1999
    19、(日)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20、张碧辉,王平著:《科学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90
    21、(美)哈利特·朱克曼著,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商务印书馆1982
    22、孙小礼主编:《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
    23、埃里克·伯根格伦著、孙文芳译:《诺贝尔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版
    24、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5、张健,王金林主编:《日本两次跨世纪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6、(日)森岛通夫著,天津编译中心译:《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7、柏岳主编:《中国教育现状沉思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28、(日)白川英树著,王生龙、李春艳译:《我的诺贝尔之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9、沈慧君、郭奕玲著:《观微探幽:X射线与显微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30、王恒、朱幼文主编:《4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寄语中国》海南出版社2001年
    31、冯昭奎、张可喜:《技术立国之路——科学技术与日本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2、李景治:《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科教兴国的历史思考》华文出版社1999
    33、(日)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旅人——一个物理学家的回忆》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4、(英)小泉八云著,胡山源译:《日本与日本人》海南出版社1994
    35、戴季陶:《日本论》海南出版社1994
    36、杨建邺主编:《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武汉出版社2001
    37、滕藤主编《东西合璧的明珠——日本百年强国历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8、米庆余著《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于形成》求实出版社1988
    39、廖正衡 岛原健三等主编《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0、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41、吴廷璆主编《日本近代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
    42、齐家莹编 《科技大师人文随笔精选》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3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 《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 《图强·改革·创新——共和国科技事业50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5、(日)吉田茂著 孔凡、张文译 《激荡的百年史——我们的果断措施和奇迹般的转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46、(美)哈列特·乍克曼等著《诺贝尔获奖奥秘》台北 凡异出版社1988
    47、(英)赫·乔·韦尔斯著 吴文藻等译 《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人民出版社1982
    48、阎瑾、梁凤鸣著《为什么偏偏是日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49、http://www.nobelchannel.com
    50、http://www.almaz.com/nobel
    51、(http://www.nobel.se) 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Nobel Foundation
    52、[日]菅野礼司等著 张明国译:日本科技教育与政策发展述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5期
    53、杨艳艳: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小柴昌俊 《日本学刊》2003年第1期
    
    
    54、林仲海:日本提出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 《科技经济透视》2002年第七期
    55、赵红州:中国不可淡漠诺贝尔奖《科技导报》1995年第八期
    56、熊卫民:为什么日本要改变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学时报》2003年4月25日
    57、崔世广:浅议当前日本的教育改革 《日本学刊》2002年第2期
    58、日本诺贝尔奖得主谈日本科学 《科学时报》2000年10月13日
    59、邓绍根 王民:诺贝尔奖在中国的早期报道 《中国科技史料》 2002年第2期
    60、郭熙保: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 《东南学术》 2002年第3期
    61、周程:“从技术立国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Http://Phil. zgu. edu. cn/communion/meeting/2OO1-9-paper3-6
    62、何翔皓等:《第一动力:当代中国的科技战略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63、李文英:《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4、"Alan MacDiarmid:Nobel Prize winner in chemistry 2000 " [J] New Zealand science Review vol 58(1) 2001 pp14-17
    65、赵玉林等:《科教兴国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66、滕藤主编《东西合璧的明珠——日本百年强国历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