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刑法理论上,想象竞合犯作为一个重要的罪数形态,历来受到中外刑法学者的关注。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却愈发觉得想象竞合犯理论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笔者认为,现行理论陷入困境的症结在于,传统学说对于作为构建想象竞合犯理论基础的“行为”产生了错误的解读。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即以“行为”的重新阐述为研究进路,对传统想象竞合犯理论进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重构性反思。
     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分别为绪论、想象竞合犯结构论(上)、想象竞合犯结构论(下)、想象竞合犯本质论、想象竞合犯与相关范畴的关系论和想象竞合犯处断论。现将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绪论:问题展开。在该部分,笔者首先对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从形式上看,想象竞合犯好像是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法规,而实质上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事实真相;想象竞合犯的基本结构应当是“行为人仅实施形式上的‘一个行为’”和“形式上的‘一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同时,笔者借助对想象竞合犯立法和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展示了当前想象竞合犯理论研究的尴尬局面,指出了当前理论研究的问题之所在,提出“行为”是解决一切刑法理论疑难的“钥匙”。笔者认为,当前想象竞合犯的理论研究在出发点时就已经误入歧途,遂会导致对整个问题产生越厘越模糊,渐行渐远的现象。想象竞合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应当是其行为性质的界定问题,只有辨清想象竞合犯的行为本质,才能够准确判明其罪数本质,为其处断原则的设置提供科学的前提和标准。归纳起来,笔者认为造成想象竞合犯“无解”的根源在于理论研究的两大误区,即对于行为概念的混乱认识和罪数标准的错误理解及运用。
     第二章,想象竞合犯结构论(上)——“一行为”之辩。一般认为,“一行为”是想象竞合犯赖以成立的基本结构之一,而想象竞合犯理论上的疑难和争论集中体现在对于“一行为”的理解上。笔者认为,当前学界用传统的行为理论来阐述和理解想象竞合犯,这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传统的几大行为论并没有能够正确地阐述行为的概念。如,它们均将“身体动静”作为行为概念的表述要素,都认为人的行为可以仅仅表述为人的身体动静。这些仅仅重行为的“外观”而忽视行为的“实质”,仅重行为的“形式”而忽视行为的“内容”的形而上学思维,必然会导致行为概念逻辑性的缺失,从而使其失去应有的机能。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行为”是对人类能动实践活动的抽象,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行为应当具备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要件。分析行为的各个要件并结合人的社会性本质的考察,可以将行为概念表述为:行为是指行为人控制或应该控制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对象存在状态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概念。目前,刑法理论上对想象竞合犯中的“一行为”的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学者们在理解想象竞合犯的行为性质时,混淆了评价客体与客体评价的关系,即“存在”和“当为”的关系;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对于行为普遍存在着误解和误用。在澄清相关概念和范畴的关系之后,笔者认为想象竞合犯的“行为”应当是不掺杂任何价值评价色彩的一般意义上的行为,是行为的本原面貌。关于行为个数的判断,在刑法理论上历来众说纷纭,主要存在着自然的见解、社会的见解、构成要件的见解和法的见解等四种主张。这四种主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行为是分层次的,在不同的评价层次、不同的评价领域和出于不同的评价目的,行为的具体概念会有所不同。行为个数的判断标准会随着行为的评价层次、所处领域和评价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一般意义上(非价值评价时),行为个数的判断标准应当是,而且只能是行为的主观要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仅决定了行为的性质,而且也决定了行为的个数。根据这个标准,行为人在一个主观内容(认识和控制状况的具体内容)的支配下所实施的一个或者一系列举动就是一个行为,在数个主观内容的支配下所实施的举动就是数个行为。在规范价值层面上,行为个数的判断标准是权利和义务,即行使一个权利或者履行(违犯)一个义务时,就是一个行为;行使数个权利或者履行(违犯)数个义务时,就是数个行为。当某一个价值评价体系中仅仅规定义务时,违犯该价值体系中的一个义务就是一个行为;违犯该体系中的数个义务是复数行为。基于上述理解,通说理论上想象竞合犯的“行为”实际上是抛开行为主观面的,外在的、直观的、形式的行为,是传统行为理论所说的排除掉主观内容的“身体动静”。想象竞合犯的“一行为”实质上是数个一般行为共同“寄居于”,或者“借用”同一个外在的、直观的、形式的“躯壳”,即一个或者一系列“身体的动静”。具体言之,想象竞合犯中的“一行为”是形式上的“一行为”,实质上蕴涵了数个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因而,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之表”掩盖着“数行为之实”。
    
     第三章,结构论(下)——犯罪构成“数”之判断。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是想象竞合犯成立的另一必备要件。结合行为的概念并从实然的角度分析,犯罪构成应当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经历了由构成要件只是犯罪类型的指导形象,到构成要件是违法性的征表,再到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并最终发展到构成要件是违法责任类型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状况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有着殊途同归之处。中外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最终共同验证了一个事实:既然犯罪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那么作为犯罪行为模型式反映的犯罪构成也应当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整体,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不可分割。相较于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具有更大的合理性。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犯罪构成及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着诸多错误认识。其实,犯罪构成的各要件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犯罪构成的核心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客观要件——“行为”,而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行为中所包含的主观罪过。罪过内容代表了犯罪行为的性质,对犯罪行为起到支配性作用。由于犯罪构成是体现各种具体犯罪特殊本质的法律结构,因此刑法对一个犯罪就只规定一个犯罪构成。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只能成立一个犯罪;行为符合不同性质的数个犯罪构成,就构成性质不同的数个犯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有两种情形:行为符合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犯罪构成;一个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数个同一犯罪构成。
     第四章,想象竞合犯本质论——兼谈罪数标准及其适用。关于想象竞合犯的本质,理论上存在实质的一罪说、实质的数罪说、科刑上的一罪说和法条竞合说等四种不同见解。上述各说均存在众多缺陷和矛盾之处,均无法合理地协调罪数标准、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以及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行为”只是作为想象竞合犯本质分析的基点,但要具体判断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上的一罪还是实质上的数罪竞合,仍然需要在合理地确立一定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加以正确运用后才能得出结论。在中外刑法理论上,关于罪数判断标准可谓众说纷纭,它们绝大多数观点的谬误之处也异常明显。对于我国理论界基本上认同的以犯罪构成作为判断罪数的标准,笔者认为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罪数判断标准被忽视甚至被错误地运用,说明该标准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具体之处。通过对义务、刑法义务、犯罪构成、罪过等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义务的具体体现、主观罪过是犯罪构成核心的结论。如何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具备一个犯罪构成,还是具备数个犯罪构成,在认定时关键应把握罪过。所以,罪数的判断标准应当是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即一个罪过支配下实施的一系列举动就是一个犯罪行为;反之,数个罪过支配下的举动就是数个犯罪行为。然而,在实际运用罪数判断标准判断犯罪的个数时,还需要遵守一定的基本原理,即穷尽判断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在罪数判断原理的指导下,根据罪数判断的“罪过”标准,并结合想象竞合犯的结构实质考量,可以必然地得出一个结论: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数罪。也就是说,想象竞合犯的实质是行为人在数个罪过的支配下实施的数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犯罪形态。
     第五章,想象竞合犯与相关范畴的关系论。从目前刑法理论上的探讨来看,与想象竞合犯联系密切的往往有下列几个重要范畴:法条竞合、牵连犯、继续犯等。通过论证,笔者认为法条竞合实质上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排除,是对于一个行为事实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数个刑法规范,实质上只能适用一个刑法规范的规范确定理论。因此,想象竞合犯和法条竞合主要有以下区别:首先,法条竞合是属于刑法具体规范解释论范畴,而想象竞合犯是一种罪数形态;其次,法条竞合实质上只是一行为触犯了一个刑法规范,即一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而想象竞合犯是数个行为实在地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第三,法条竞合的情况下,只能成立一罪;而想象竞合犯必然是实质的数罪;第四,法条竞合侧重于避免对行为的重复评价,而想象竞合犯侧重于对数个行为的全面评价。当然,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也有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即二者均为假象的竞合。法条竞合的“假”体现在一个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实际上只能符合一个犯罪构成;想象竞合犯的“假”体现在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一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实际上有数个行为分别符合数个犯罪构成。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的区别更为明显:首先,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的根本不同在于二者的数行为在表现形式上的存在差异;其次,想象竞合犯是数个行为,数个罪过,并且数个罪过可以是同一类的罪过形式;而牵连犯的数个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犯罪只能是故意犯罪,甚至只能是直接故意犯罪,不会出现想象竞合犯罪过形式上的多元性。在探讨继续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关系时,主要涉及继续犯与即成犯能否同时成立想象竞合犯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理论上存在涵摄与除摄之争。这种理论上的争论对我国刑法的理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六章,想象竞合犯的处断论。关于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中外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从一重”或者“从一重重”的见解。然而这些见解不仅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存在逻辑上的致命缺陷,有违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在原理上受到刑法基本立场、刑法基本原则,以及诉讼上一事不再理原则和诉讼经济原则的影响。在现行刑事立法以及刑法理论探讨上,往往对于想象竞合犯以及实质竞合的数罪,形式上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即对想象竞合犯采取单一刑罚,而对于实质竞合的数罪主要采取并罚的方式。从量刑客观性、诉讼经济以及责任衡平等方面的考虑,单一刑罚制并非科学合理的处断方式,应当予以修正。基于刑法上的基本立场、原则以及诉讼法上的各种考量,笔者主张对于想象竞合犯予以并罚处置,这样才能和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相协调。在当前理论上,存在着对数罪并罚原则的错误理解。其实,数罪并罚并不会导致重刑主义和罪责均衡的失调。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s an important crime form,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all long. However, as the study continuously goes deep, the scholars find that the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has come to a blind alley. In the writer’s opinion, the reason why present theory is caught in trouble is that“the action”underlying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mistaken b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o the writer will reelaborate“the action”, criticize the traditional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theory and thus structurally ponder over this thesis.
     Besides the preface and the epilogue, this book is devided into 6 chapters, which are the introduction, the structrual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part one), the structrual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part two),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the relation theory of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between its relative category,and the punishment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The abstrcat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From here, the thesis carries out. In this part, first of all, the writer giv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it seems that the one action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from the surface)violates several disciplines of criminal law, but actually it is a kind of crime form which doesn’t conform to the fac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should be the actor only does“one action”in the form and“one action”in the form conforms to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help of the arrang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legislation and theory, the writer opens up the present embarrassing prospect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He also points out where the problem of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study lies and that“the action”is the key to all the knotty problems of criminal law.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present study of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theory was lead to a wrong way in the beginning. Consequently, this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puzzling and farther from the point. Actual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ud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should be nature of the action .As long as the nature of the action is distinguished , can the nature of the crime be exactly decided. Meanwhile, scientific premise and standards for the punishment principles are offered. All the problems about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re concentrating here. Explicitly speaking, in the writer’s opinion , there two misunderstanding points of the stud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which cause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has no results. The two points are the confusing cognition of the action concept and the miatanken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standards for crime.
     Chapter 2 The structrual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part one)——the argument of“one action”. Generally speaking, One ac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structure which form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while the problem and argument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one action”. The writer contends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way in which scholars elaborate and understand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with traditional action theory. That is because the the several traditional action theories didn’t give a correct concept of the action. They all take“body movement”as expressing element of the concept of action, and think that one’s action can only be expressed as one’s body movement. These metaphysical thoughts, which mere emphasizing on action’s“appearance”, ignoring action’s“essence”, emphasizing on action’s“form”, ignoring action’s“conten”t, must lead to the lack of logic of action concept; thus action concept will lose its original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alecical materialism ,“action”is the abstract of human’s dynamic practical activities, a dynamic practising process in which“the subjective is expressed by the objective”. The constitution of action should be a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objective element, object element, subjective element and objective el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tion’s subject, object,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and its elements, and together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s social nature, the writer defines the action as :action means that controls or should control certain conditions, acting on the certain object’s being process. Actually, this is the definition of action in general sense. At present, there are different cognitions of the nature of“one action”of Imaginat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he chief reasons are: firstly scholars mix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aluation objectivity and evaluation object, i.e. between“being”and“doing”when understanding the action nature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cholars in China have general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usages on action. After clarifying relative concepts and categorical relationships,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action”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should be the action in general sense existing on the natural meaning without any criminal meaning or other evaluation meanings. It is the oringinal appearance of a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judgement of the number of crime,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ideas. The chief four are natural idea, social idea, idea of constitutive elements and legal idea. Each of them has defect in different degree. Action has grades. In different grades or different evaluation fields, or even for different purposes, the concrete concept of action is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action concept ,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 judging criterion of the number of crime will differentiate as the action’s grades and fields differentiate. Meanwhile, the judging criterion will also differentiate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study, evaluation. Generally speaking(without the natural meaning of the action which has value-evaluation, or the meaning of existentialism), the criterion of the number of action should be and could only be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of the action. The content of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not only decides the nature of action and also its number. According to this standard, the action or a set of actions done by a perso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ubjective content(the concrete content of cognition and controlling condition)are one action. Actions done by a person under the control of several subjective contents are several actions. In terms of value, realizing a right or violating an obligation is one action. Realizing several rights or violating several obligations are several actions. When a certain value system just regulates obligation, violating its one obligation is an action; violating several are several actions. On the basis of what’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theory, the action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an outward , direct and formal action without its subjective aspects. That’s the so-called“body movement”without subjective contents in the traditional action theory. The writer thinks that the“one action”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actually several ordinary natural actions together“being paracitic on”or“with the help of”the same outward , direct formal body, i.e. a or a set of“body movement(s)”. In a word, the“one action”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seems as one action on the surface, but actually contains several actions in general sens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the surface of one action”covering“the fact of several actions”.
     Chapter3 The structrual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part two)——the judgement of the crime’s number. The other necessary element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that the action conforms to several crime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action and in terms of the fact,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should be a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ll the objective elements and subjective elements which is regulated by the criminal law and judges a certain action as a kind of crime. Observ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minal constructional theory in the mainland law system, the theory of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develops through several steps, which are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are only the guiding image of crime type;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are the appearance of law-violating;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are a law-violating type; finally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are a law-violating responsibility type. This developing condition has similarities with the criminal constructional theory in China. The criminal constructional theories home and abroad in the end confirm one fact: As crime is a process that“the subjective is expressed by the objectiv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as the model reflection of criminal action should be the integra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of a crime can’t be separated. Comparesed with the criminal constructional theory in the mainland law system,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constructional theory is more reasonable. However, the academia have much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and its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is dialetical and united. The core of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is not the objective elements by traditional opinions, i.e. the action, but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The sujective criminal offense , included in the action represent the nature of the crime action and dominate the crime action. As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is the legal structure that reflects the special nature of each concrete crime, each crime has only on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The action conforming to on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is one crime.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whose action is conforming to different qualities are crimes of different qualities. There are two cases in which the action conforms to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One is that the action conforms to more than two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of different qualities. The other is that one person’s two action conforms to the sam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Chapter4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also talking about the standards for the number of the crim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to the nature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n the theory, there are 4 differences ideas: the essential one crime, the essential plural crimes, the one crime in the scientific criminal law and the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These ideas all have many defects and contradictions. They can’t reasonablly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riterion of the number of crime, the nature of the number of crime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nd the judging principles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The writer contends,“action”is only the basic point of the analysis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f we will judge whether the“one action”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which commits plural crimes is the essential one crime or the essential overlappling of plural crimes partly, we still need to reasonably set a certain criterion and apply it corectly in order to get a conclusion. In the theory of crinimal law home and abroad,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riterion for the number of crime. Most of them have very clear erroneous points. With respect to the idea which is on the whole acknowledged its reasonability, writer assents it. However, in practice, this criterion is ignored or even mistakenly used. So this criterion still needs to be deepen and detailed.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ligation, obligation in the criminal law,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and offence ,we can find that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obligation in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subjective crime is the core of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How to judge one’s action including on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or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mainly focuses on offence. As a result, the criterion for the number of should be the actor’s“subjective crime”. A set of actions dominated by one offence is one criminal action. On the contrary, actions dominated by several offences are several criminal actions. Howev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riterion to decide the number of crime, we still need to obey some basic principles , i.e. the principle of completely judgement, the principle of banning repeated judgement. Under the guide of the criterion for the number of crime , according to the“offence”criterion for the number of crime and with the structural natural quailty of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we inevitably come to a conclusion: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plural crimes in essence.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the actions done by the actor dominated by several criminal offences , sequentially conforming to the crime form which is formed by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Chapter5 The relation theory of the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between its relative category. From the present enquiry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here are several categories which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implacated offence; continuous crime and so on. Through demonstration, the writer thinks that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is the exceptation of special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crime in essence. It is a norm-determining theory which superficially conforms to several norms in criminal law but actually only fits one norm in criminal law. As a result, the main defferences between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nd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a crime form while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belongs to the explaining theory of criminal law’s concrete norm. Secondly,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is essentially violating a criminal norm,i.e. the action conforming to 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Thirdly, in the case of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there is only one crime .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must be essential plural crimes. Fourthly,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gives preference to avoiding the repeated evaluation of action. Of course,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and Imaginative Jonder of Offences have one main identical point, i.e. the two are both imaginative joinder. The falsehood of overlapping of article partly is that the one action conforms to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form the surface, but essentially conforms to one constituion of a crime. The falsehood of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that one action conforms to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from surface, but essentially several actions conform to several constitutions of a crime. The distinguishments between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nd implicated offence are more clear. First of all, the radical difference lies in their actions in the expressing ways. Secondly,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several actions, several offences , and these several offences can be the offence of the same category. The several crimes of implicated offence commited by his several actions can only be deliberate crime, even direct crime. It won’t emerge the multiplicity of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n the form. When argu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ous crime and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 whether continuous crime and be-to crime can constitute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t the same time is mainly concerned. There is an argument between subsumtion and exclusion in theory with regard to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This argument to some extent enlight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riminal law in China.
     Chapter6 The punishment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With respect to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judging principles, the view of“according to the capital felony”are always existing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these ideas not only lack sufficient theoretical support, but also have fatal defect in logic. These views lack sufficient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meanwhile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that crimes are judged by law and the principle that crimes match punishments. In theory, the judgement of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influences by the basic standpoint of criminal la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the principle that one case isn’t rehandled in lawsuit and the economic principle in lawsuit. In the present criminal law and the argument of the criminal law’s theory,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nd plural crimes of essential overlapping are handled by different means. Imagina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is given one kind criminal punishment, while plural crimes in essence are given cumulative punishment.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objetivity of criminal quantity, the economy of lawsuit and equal responsibility, the one-criminal-punishment system is not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judging method. It should be corrected. On the basis of fundamental standpoint, principles in criminal law and various considerations in lawsuit law, the writer advocates that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should take cumulative punishment, which will correspond to the nature of crimes of imaginatitive joinder of offences. At the same time, cumulative punishment won’t cause heavy penalty and the crime andits punishment unbalanced.
引文
3具体观点纷争笔者后文中将有叙述。
    4有人甚至认为想象竞合犯既不是一罪,又不是数罪,而是“一个半罪”。
    5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6高铭暄:《刑法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162页。
    7下文将以专题进行论述,在此不赘述。
    8陈兴良:“刑法竞合论”,《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0页。
    9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0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11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06页。
    14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900页。
    15 [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页。
    16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页。
    17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2页。
    18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20页。
    19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405-407页。
    24《德国刑法典》,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5《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26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27同上注,第6页。
    28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
    29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序言。
    30其实,对于一罪的分类众说纷纭,在日本学者中就有三种不同的分类:(1)四分法,即把一罪分成单纯一罪、特种一罪、处断一罪和包括一罪;(2)三分法,即单纯一罪、包括一罪和处断一罪;(3)二分法,即单纯一罪、处断一罪。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619页。
    31 [德]冯·李斯特,埃贝哈德·施密特修订:《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400页。
    32同上注,第860-900页。
    33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陈忠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7-358页。
    35 [德]克劳斯?洛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6页。
    36 [德]克劳斯?洛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37李斯特明确提出过“应受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的著名口号。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7页。
    39参见1988年1月28日《法制日报》关于钱学森在中国行为科学学会行为法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40 [德]克劳斯?洛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41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第50页。
    42同上注,第47页。
    44陈兴良:“刑法竞合论”,《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2页。
    47 [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48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75页;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78-79页。
    49其典型的例子是E?施密特的见解,他指出:“所谓行为,是指向社会性外界的有意的态度,严密地说,是有意的态度引起的外界变更,不问该变更是由作为引起的还是由不作为引起的。”参见[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50 [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修订版),东京:创文社,1979年版,第91-94页。
    51 [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52同上注,第46页。
    53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54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55 [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5年改订版,第85页;[日]川端博:《刑法总论讲义》,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34-135页。
    56 [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Ⅱ》,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135-136页;[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5年改订版,第86页。
    57 [意]杜?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58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59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60对于行为的机能,学者意见不一。麦兹格认为,行为具有分类上的机能和犯罪的定义机能;帕多瓦尼认为,行为的概念应该具有分类机能、限制机能和理论实践机能;山中敬一认为,行为应当具有作为基本要素的机能、作为结合要素的机能和作为界限要素的机能。根据马克昌教授的看法,上述三位学者关于行为的机能的见解,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参见马克昌:“刑法中行为论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33-146页。
    61大陆法系行为理论存在以下共同缺陷:(1)仅将意思作为行为的前提,无法解释过失特别是以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作为表现形式的无认识的过失;(2)仅以身体动静作为行为的客观界限,无法解释不作为;(3)没有分析行为与犯罪成立条件相应的结构,不可能用作分析犯罪的基础;(4)没有说明行为主客观方面的关系,不可能说明行为的性质。
    62这种努力的成果第一个由卡尔斯提出来。他认为“如果一个行为人能够避免一个结果的发生,并且法律也要求他避免这个结果的发生,那么,只要他不避免而使得这个结果发生的,就应当将这个后果归责于这个人。”参见[德]克劳斯?洛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63 [德]克劳斯?洛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64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致使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行为概念的界定即为其一。
    65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66 [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Ⅱ》,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923页。
    67当然,通过这样错误的形而上学观来界定行为的概念,在当今理论上比比皆是。如认为,刑法上的行为仅限于外部的态度,意思或思想等内部的态度不是行为。这实际是将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人为加以分割,仅从外观片面地界定行为。参见马克昌:“刑法中行为论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33-146页。
    68龚贵先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69感性认识获得的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及其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因而,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70从前面对于行为理论的述评看出,以往行为理论正是将感性的表象认识错误地当成事物的本质及全体,从而出现无法说明事物本原的尴尬局面。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8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73龚贵先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199页。
    74《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75人和动物,乃至生物一样,“需要”和满足“需要”是其本性。然而,人在“需要”和满足“需要”上与其它动物或者生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76和刑法上的传统观点不同,在哲学上,客体是指主体的认知和活动对象,因此客体和行为对象可以相互代用。
    77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78这并不排除人们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性。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83伦理行为论是个例外。
    84具体的内容笔者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参见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88-294页;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80-87页。
    85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86 [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页。
    87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338-339页。
    88同上注,第338-339页。
    89在后面一节笔者将重点叙述。
    90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91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2页;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0页。
    9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1页;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林亚刚:“论想象竞合犯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第31-35页;等等。
    93张小虎:“想象竞合犯的理论探究”,《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第75-82页。
    94我国也有一些学者持有与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相同的见解,如李海东博士认为,“一行为与数行为的区别,我们认为,只能从所侵害的各个法定构成要件的立法精神中去寻找。”(参见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192页);熊选国博士认为,刑法上的行为单数可包括以下几类:单纯的行为单数;构成要件的行为单数;连续行为。(参见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300页)。
    95为什么说从表述上看呢?其实前面笔者已经介绍过,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对想象竞合犯的概念表述虽然较为一致,都认为是“一个行为”,但是在探讨这“一个行为”是什么行为时,也产生了和我国相似的情况。
    
    96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70-77页。
    97同上注,第68页。
    98同上注,第156页。
    99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词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100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101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102肖中华:“论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第41-46页。
    103陈兴良:《刑法全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104黎宏:“论刑法中的行为概念”,《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第74-83页。
    105犯罪行为是刑法评价的结果,而非刑法评价对象。
    
    106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107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108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109根据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犯罪成立要求行为必须具备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阶段的评价。
    110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0页。
    111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11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113同上注,第155页。
    114笔者上一节已经纠正。
    115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123关于行为一个性的判断标准,有如下几种学说:(1)主张根据自然的观察来认定;(2)主张根据社会的见解来认定;(3)主张以构成要件为标准来认定。参见马克昌:“罪数论比较研究”,《刑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124 [日]久礼田益喜:《日本刑法总论》,东京:岩松堂书店,1925年版,第130页。
    125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80页。
    126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78-279页。
    127同上注,第86-87页。
    128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192页。
    129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130 [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Ⅱ,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923页。
    131在上一节中,笔者已经对此予以论证。
    132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94页。
    134熊选国:《刑法中的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135同上注,第295-300页。
    136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96页。
    137具体理由前文已经详细说明。
    141作为进入刑法视野之下、需要由刑法规范予以评价的行为,必须达到相应的条件要求(有学者称为“评价客体的适格性”),亦即该行为必须是对公民个人最基本的人权造成侵害或者威胁的行为,或者是对国家有关法律制度造成根本上的威胁的行为。对于刑法中行为的限制条件,是由刑法所规定的。这种条件成为刑法和其它部门法区别的根本标志。
    14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181页。
    14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力的状况有差异,体现在犯罪行为中的心理状况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故意和过失,即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笔者认为行为的主观要件与犯罪行为的主观要件产生原因一致,只是在行为层次上有差别。参见陈忠林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146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148陈新汉:《社会评价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149主体的评价并非是对行为本原状态的全盘接收,而是主体对客体本原状态加以“合目的性”的“整容”,即选取其中具有某一价值意义的部分根据需要予以重新整合,然后依据相应价值标准予以判断。
    150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1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页。
    
    153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154王宏波,李建群主编:《哲学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155同上注,第215页。
    156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
    159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1-22页。
    160冯亚东,胡东飞:“犯罪构成模型论”,《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页。
    161陈忠林主编:《刑法学》(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62陈忠林主编:《刑法学》(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63与其他法律规范不同,刑法规范总是以明确刑法义务和刑事责任为目的,权利性规定并不直接明确,只是可以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从刑事义务性的规定中推断出权利的范围。而在其他法律规范中,权利和义务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如在民法规范中,既有权利性规定,也有义务性的规定。
    164杨兴培:《犯罪构成原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165刘生荣:《犯罪构成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166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67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168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75页。
    169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170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64页。
    171如一些学者认为,犯罪构成不能作为罪数的标准,因为犯罪构成具有功能上的局限性。参见庄劲:《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2-81页。
    172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173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174传统犯罪构成概念的表述并不是非常准确,也存在许多应当改进的问题。具体参见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242页。
    175陈忠林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177陈忠林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266页。
    178同上注,第267-268页。
    179当然,犯罪构成要件是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依法推定获得的,因而,是否为一个新的犯罪构成,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予以界定。
    1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8页。181本问题在后文还要专门论述。
    182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188樊凤林主编:《犯罪构成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189理论上对犯罪构成有很多种分类。具体可以详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100页。
    190从“一个犯罪只有一个犯罪构成”的正确命题出发,实际上是没有犯罪构成具备两个罪过形式的。这里讲的“具有两个罪过形式”的犯罪构成,实指犯罪构成在结果加重犯罪形态下的表现形式。
    191因为犯罪构成并非本文的研究重点,因而对于犯罪构成的分类不展开论述,具体请参见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第71-74页。
    195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7页。
    196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197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677页。
    198笔者在后文将对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作出详细论述,在此不详解。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司法习惯上有同种数罪不并罚的传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于法无据,于理不合,违反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当予以纠正。
    203如德国刑法学者巴尔(V.Bar)、贝林格(Beling)、鲍曼(Baumann),日本学者山冈万之助、大场茂马,法国学者斯特法尼,台湾学者刘清波等,均力主此说。
    204 V.List在辩证Binding的法益与行为概念时,最具有代表性。V.List认为,一个自然的行为,必然仅能为一个犯罪,进而认定想象竞合既然仅为一行为,故绝非犯罪复数,而是犯罪单数。Vgl. V.List,strafrechtliche Vortr?ge undAufs?tzel.Bd.1905(Nachruck1970),s.212ff.,248.
    205 V.List/Schmidt,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1932,S.348ff.
    206 So v. List, Strafrechtliche Vortr?ge und Aufs?tze l. Bd.,s.248.
    207翁国樑:《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第188页。
    208高铭暄:《刑法总则要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页。
    209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210同上注,第61页。
    211 [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王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212郁华:《刑法总论》,法学研究会1936年3月版,第207、223页。
    213 Vgl.Binding,Handbuch des Strafrecht Bd.1 1885,S.570ff.
    214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15-216页。
    215 So Geerds, aao.,s.324,325,326.转引自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16-217页。
    216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
    217 [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下),王泰译,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页。
    219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2页。
    220 [日]大冢仁、福田平:《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女石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页。
    221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404页;陈朴生:《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版,第184页。
    222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223 [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224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225陈瑾昆:《刑法总则讲义》,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页。
    226黄荣坚:《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台湾: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455页。
    227 [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Ⅱ),东京:有斐阁,1987年版,第421页。
    228 [日]川端博:《刑法总论讲义》,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615页。
    229 [日]大谷实著:《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362页。
    230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3-674页。
    231林亚刚:“论想象竞合犯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第31-35页。
    232李珂、刘士心:“想象竞合犯的内在结构与罪数本质”,《河北法学》,2002年第6期,第86-88页。
    233转引自王觐:《中华刑法论》,北平:朝阳学院1933年印,第758页。
    234 [日]泉二新熊:《日本刑法论》,第42页。转引自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236储槐植:“论罪数不典型”,《法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70页。
    237笔者认为,对想象竞合犯“从一重”或“从一重重”处断应当多从刑事政策、诉讼经济以及刑法价值等方面寻求根源。
    238笔者认为,澄清问题的关键点不在判断标准上,而在于作为刑法评价对象和想象竞合犯基本结构之一的“行为”的涵义及“一行为”的判断。
    239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242中国人民大学逻辑教研室:《形式逻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243曾粤兴:《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244 So Puppe,Ideal konkurrenz und Einzelverbrechen 1979,s.27.
    245陈兴良:《本体刑法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09页。
    
    247庄劲:《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248庄劲:“想象的数罪还是实质的数罪——论想象竞合犯应当数罪并罚”,《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第107-115页。
    249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既有主张实质的一罪说,也有主张实质的数罪竞合说,还有主张科刑的一罪说。
    250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有人主张实质的一罪说,有人主张实质的数罪竞合说。
    251这种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实质的数罪竞合说中。
    252这种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实质的一罪说中。
    253这种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法规竞合说中。
    254马克昌:“罪数论比较研究”,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五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353页;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67-74页。
    256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617页。
    
    258田明海:“罪数原理论”,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47页。
    259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198页。
    260田明海:“罪数原理论”,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47-48页。
    261庄劲:《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262周冶平:“罪数论”,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677-690页。
    263甘添贵:《罪数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3页。
    264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70-72页。
    265甘添贵:《罪数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36页。
    266 [日]团藤重光编:《注释刑法》(2)之Ⅱ,东京:有斐阁,1981年版,第534页。
    270张文显:《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271在前文笔者已经谈到,在法律的评价体系中,权利和义务都可以作为判断进入该领域的行为的性质和个数之标准;但是从法律规则的功能和目的角度观察(“法律的贯彻,是通过专门为此成立的机构按照法定的程序确定地强制对法律的遵守,或者对不遵守法律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方式实现的。”参见[德]莱因荷德?齐柏里乌斯:《法学导论》,金振豹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特别是在仅规定义务的法律体系中(如刑法),只能以该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标准来判断进入该领域的行为性质和个数。
    272张恒山:《法理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273三要素说认为规则内容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组成;二要素说认为法律规则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组成;四要素说认为法律规则由规则的适用条件、义务、权利的规定、违反义务的行为和违反义务的处理规定四部分组成。参见张恒山:《法理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9页。
    274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275 [英]A?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5页。
    276张恒山:《义务先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59页。
    277同上注,第62页。
    278张恒山:《义务先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279就刑法规范而言,其所谓的权利规范只能从宏观上来理解,即刑法所不予以禁止的都将是权利。有人认为,对于裁判者而言,刑法规范也是权利规范。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按照刑法的规定,裁判者必须执行,不能随便予以抛弃,其和权利规范有较大区别,实际上不如叫做“权力规范”更好。如果将刑法规范视为行为规范的话,其直接表现只能是义务规范,不可能是权利规范。
    280杨凯:《刑法规范的结构与配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281同上注,第135页。
    28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4-185页。
    283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284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286陈忠林主编:《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6-7页。
    
    289陈志辉:《刑法上的法条竞合》,台湾:春风煦日论坛,1998年版,第209页。
    290黄荣坚:《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台湾:月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291陈兴良:“禁止重复评价研究”,《现代法学》,1994年第6期,第9页。
    292刘为军、郭泽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研究”,《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40页。
    293陈兴良:“禁止重复评价研究”,《现代法学》,1994年第6期,第9-12页。
    294王明辉、唐煜枫:“重复评价禁止与想象竞合犯”,《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2期,第29-34页。
    295刘为军、郭泽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研究”,《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40-43页。
    297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98庄劲:《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302大陆法系刑法学者明确地将法条竞合与牵连犯、想象竞合犯区别开来,认为前者所要解决的是法条适用的问题,是法条形态论;而后者所要解决的是一罪数罪的问题,是犯罪形态论,两者显然不同。在我国刑法学界,法条形态论也是占居主流。参见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303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13页。
    304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162-163页;姜伟:《犯罪形态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161页。
    305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306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307不论是从属还是交叉,实质上均是多个规范的内涵重复。规范从属容易理解,而规范交叉中,交叉部分实际上也属于重叠。
    308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310比如为保护同一或者同一类对象而设定各种不同的犯罪类型,或者为了规制相同的行为方式对不同对象特征的侵害等,就极有可能出现法条表述上的复杂局面。
    311也许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许玉秀也认为,“从法律进化的角度来看,法条竞合不应该是法规之间的常态关系”,“总而言之,扩大法条竞合的范围,不是法律进步的表现”。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70-771页。
    312后文将予以详细分析。
    313法条竞合还有几种称谓:法规竞合、法律竞合、规范竞合、假性竞合、非真正竞合以及法律单一等等。
    314 [日]福田平、大冢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沈阳: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315 [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97页。
    316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台湾: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291页。
    317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318 [日]町野塑:“法条竞合论”,内藤谦等编:《平野龙一先生古稀祝贺纪念论文集》(上卷),东京:有斐阁,1990年版,第411页。
    319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343页。
    320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155页。
    321如果在一部刑法中,出现了多个犯罪构成重合或者同一,除非立法上的重大错误之外,基本上没有可能性。
    322如上所述的,任何一个构成要件的改变就会导致整个犯罪构成性质上的变化。
    323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324 [德]耶赛克等:《德国刑法总论》(第5版),西原春夫监译,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575-576页。转引自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6页。
    325该部分主要参见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335页。
    326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7页。
    327 [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Ⅱ,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915页。
    328同上注,第917-918页
    329 [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Ⅱ,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916页。
    330马克昌:“想象的数罪与法规竞合”,《法学》,1982年第1期,第13-16页。
    331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631页。
    332姜伟:“法条竞合初探”,《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46页。
    333田禾、戴绍泉:“论我国刑法中的法律竞合”,《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期,第57页。
    334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335陈兴良:“刑法竞合论”,《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7页。
    336具体可以参见张作厚:“论法条竞合”,《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第23-31页;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631页;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765-766页;等等。
    337张作厚:“论法条竞合”,《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第23-31页。
    338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339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1-635页.
    340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341具体参见前文的分析论证。
    342在传统理论中,一般认为法条竞合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第二,触犯数法条规定的数个罪名;第三,数个罪名概念之间存在从属或者交叉的逻辑关系。参见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304页。
    345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4页。
    346以上均参见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90-94页。
    347全面评价又称为穷尽判断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又称为禁止双重评价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中又被称为一事不再理原则。其实他们的实质含义是相同的。这些原则不仅仅指导着定罪,对于量刑及诉讼均具有约束力。笔者为了避免重复,将在后文中具体介绍上述原则的具体含义,此处不赘述。
    348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
    349类似的观点几乎遍及所有的出版论著、发表的论文。笔者在此不予以一一罗列文献。
    
    353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31-276页。
    354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构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6页。
    355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41-244页。
    
    357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
    358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35页。
    359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360关于想象竞合犯是形式上的“一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情况,笔者在前文已经多次提及。而对于牵连犯来
    361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54页。
    362在德语中,“涵摄效应”的原本德文为“klammer”,其系括弧的意思。在竞合问题中的意义,乃指贯穿整体事实结构的行为,得以将所有行为均含括在内,亦即整体含括(Verklammerung)而为单一之整体评价。参见参见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64-365页。
    363此部分内容主要参见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64-277页。
    365在本文最后一章中,笔者论证了想象竞合犯是实质上的数罪,应当数罪并罚处断。
    366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72页。
    367当然,其他要件,特别是主观要件也会不同,在此为了表述方便,对于其他要件不加叙述,但是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它们必然涵盖其中。
    
    369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66-67页。
    370苏俊雄:《刑事法学的方法与理论》,台湾:中国台湾环宇出版社,1974年版,第25页。
    371曾粤兴:《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373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5页。
    374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375 [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改订版),东京:创文社,1997年版,第433页。
    376类似观点可以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31页。
    377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
    37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11页。
    379吴振兴教授认为想象竞合犯为实质的一罪。
    380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38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9-790页。
    382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383 [法]卡斯通?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3-574页。
    384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385 [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9页。
    386庄劲:《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215页。
    387蒋兰香:“想象竞合犯处罚原则的重构”,《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9-52页。
    388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33-535页。
    389该论的逻辑缺陷前文已经论述。
    390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73-674页。
    391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82页。
    392 [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5页。
    393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71-274页。
    394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413-414页。
    395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35页。
    396同上注,第531页。
    
    397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9页。
    398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29-230页。
    
    400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66-67页。
    401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402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1-72页。
    
    404赵薇:《俄罗斯联邦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405庄劲:《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408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7页。
    409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410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页。
    411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肇始于19世纪后期,两派基于对自由意识是否存在的不同看法而展开的论争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两派对峙的状况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所缓和。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从德语圈范围以及日本刑法来看,学派之争开始消停,刑法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学者之间捐弃前嫌、握手言和的倾向已经开始出现。参见周光权:“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49-155页。
    412周光权:“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49-155页。
    413 [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第3版),东京:创文社,1990年版,第40页。
    414 [日]藤木英雄:《刑法中的学派对立》,藤木英雄、板仓宏编:《刑法的争点》,东京:有斐阁,1987年版,第8页。
    415在西方,大陆法系的数罪并罚制度起源于罗马法时代;而在我国古代,也有数罪并罚的思想。具体参见黄京平:“数罪与并罚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博士学位论文。笔者在文中所指的数罪并罚,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数罪并罚制度。下文所指涵义相同。
    416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44页。
    
    417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418日本旧刑法第2条规定:“违反法律明文规定,不论作出何种行为都必须处以刑罚”。
    419于志刚,苏长青:“论罪刑相适应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6页。
    
    420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1-104页。
    421同上注,第106-107页。
    422张小虎:“罪刑均衡蕴意探究”,《现代法学》,2002年第6期,第22-29页。
    426在我国,对于一事不再理原则应当作实质性解读。根据我国法律,对发生法律效力的无罪判决,对发生法律效力的量刑畸轻的判决,仍然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有罪或者科处适当刑罚。因而,就我国而言,一事不再理应当解释为“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再度受罚”之意。具体参见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293页。
    427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293页。
    434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83-184页。
    435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439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443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75-280页。
    
    444这也可能是在理论上对于数罪并罚制度很少予以研究的原因之一。
    445黄村力:《刑法总则比较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97年版,第265页。
    446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3页。
    1.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高铭暄:《刑法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3.刘士心:《竞合犯研究》,北京: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柯耀程:《刑法竞合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9.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10.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吴振兴:《罪数形态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13.[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德]克劳斯?洛克辛:《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17.[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19.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
    20.李順德:《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1.[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陈新汉:《社会评价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4.刘树德:《罪状建构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
    26.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龚贵先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8.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1.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词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2.陈兴良:《刑法全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庄劲著:《犯罪竞合:罪数分析的结构与体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5.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6.甘添贵:《罪数理论之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
    37.张恒山:《义务先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王宏波、李建群主编:《哲学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陈忠林主编:《刑法学》(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1.刘生荣:《犯罪构成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2.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5.苏惠渔主编:《刑法原理与适用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6.樊凤林主编:《犯罪构成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47.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翁国梁:《中国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70年版。
    49.[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0.陈朴生:《刑法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版。
    51.[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陈瑾昆:《刑法总则讲义》,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54.黄荣坚:《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台湾: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55.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7.曾粤兴:《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9.张恒山:《法理要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61.[英]A?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62.杨凯:《刑法规范的结构与配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3.陈忠林主编:《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日]福田平、大冢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沈阳: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
    66.[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67.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8.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9.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构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苏俊雄:《刑事法学的方法与理论》,台湾:中国台湾环宇出版社,1974年版。
    71.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72.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3.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4.赵薇:《俄罗斯联邦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5.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组:《刑事法学的当代展开》(上),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76.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77.[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蒋兰香:“想象竞合犯处罚原则的重构”,《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侯国云:“论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中国法学》,1997年第5期。
    3.张小虎:“罪刑均衡蕴意探究”,《现代法学》,2002年第6期。
    4.卢山、韩晶:“想象竞合犯中的‘行为’与‘罪过’探析”,《河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肖中华:“论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
    6.黎宏:“论刑法中的行为概念”,《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7.张小虎:“想象竞合犯的理论探究”,《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
    8.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
    9.陈兴良:“刑法竞合论”,《法商研究》,2006年第2期。
    10.冯亚东,胡东飞:“犯罪构成模型论”,《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1.林亚刚:“论想象竞合犯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
    12.储槐植:“论罪数不典型”,《法学研究》,1995年第1期。
    13.庄劲:“想象的数罪还是实质的数罪——论想象竞合犯应当数罪并罚”,《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14.周冶平:“罪数论”,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3年版。
    15.陈兴良:“禁止重复评价研究”,《现代法学》,1994年第6期。
    16.王明辉、唐煜枫:“重复评价禁止与想象竞和犯”,《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2期。
    17.姜伟:“法条竞合初探”,《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8.周光权:“刑法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融合”,《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9.于志刚、苏长青:“论罪刑相适应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0.阮齐林:“论构建适应中国刑法特点的罪数论体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1.杨兴培:“论一罪的法律基础和事实基础”,《法学》,2003年第1期。
    22.冯凡英、曹艳芝:“法条竞合新探”,《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
    23.何荣功、黄丽:“论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及其适用”,《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4.王秀怀:“想象数罪竞合新论”,《法学》,1994年第8期。
    25.吴峻:“刑事司法实践中罪数理论之思考与应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6.陆诗忠:“我国罪数理论之基本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
    1.只木誠:《罪數論の研究》,東京:成文堂,2004年版。
    2.中山研一、淺田和茂、松宮孝明:《未遂犯論?罪數論》,東京:成文堂2002年版。
    3.團藤重光:《刑法綱要總論》(改訂版),東京:創文社,1997年版。
    4.西原春夫:《刑法總論》(上卷),東京:成文堂,1995年版。
    5.平野龙一:《刑法總論》(Ⅱ),東京:有斐閣,1987年版。
    6.山中敬一:《刑法總論Ⅱ》,東京:成文堂,1999年版。
    7.[日]曾根威彥著:《刑法の重要問題》(總論),東京:成文堂,1996年版。
    8.V.List/Schmidt, 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 ,1932.
    1.《德国刑法典》,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日本刑法典》,张铭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意大利刑法典》,黄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瑞士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5.《法国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