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戏曲编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1611—1680),不但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而且他创作的丰富的戏曲剧本同样是明清传奇这种体裁当中相当有特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渔的戏剧理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当中相对比较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他的戏曲剧本,即是他的戏曲理论的具体艺术实践,剧本内容的刻意创新,曲文和宾白的通俗、生动性,叙事情节的戏剧性,适合搬演的舞台性,以及对剧场性当中总体戏剧艺术思维的自觉性,都是很值得我们反复深入研究的。
     本论文从戏剧学的本体出发,从编剧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李渔戏曲编剧艺术关键特点的分析研究,旨在总结从戏剧大师李渔剧作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戏剧的编剧方法、技巧和独特的审美角度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本论文旨在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文献和文体交错融汇研究方法的同时,对如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符号学(Semiology)等方法和理念进行适当的借鉴,力图以多角度的视野和多维度的思考,拓展对李渔戏曲编剧艺术的分析和认识。
     其中,第一章:为李渔剧作产生之因缘与简论。包括:因缘:李渔是如何做起戏曲剧本来的,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分析促成李渔开始剧本创作并缔造出饱含戏剧艺术成功经验和深邃、超前的戏剧理念的一剧之本的诸多因素;以及《笠翁十种曲》之分类;《笠翁十种曲》外其他戏曲写作之概况,包括李渔参与创作或者校改的改本、阅定本和评鉴本,共十五种。
     第二章为:李渔剧作之文学性特征。包括:李渔剧作之结构艺术;李渔剧作之语言艺术;李渔剧作之虚构艺术等。并对其剧作之戏剧文学品质的坚守等做出探讨。
     第三章为:李渔剧作之表演艺术设计。包括:李渔剧作脚色塑造艺术的符号学分析;李渔剧作中卓有特色的变形科介;李渔剧作之诸般伎艺的穿插等。
     第四章为:李渔剧作之剧场综合性的建立。包括:李渔剧作之时空创造;李渔剧作之人物造型艺术研究等。
     第五章为:李渔对戏曲编剧艺术的突破与超越。包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平议;李渔对“一剧之本”的刻意追求;李渔戏曲编剧艺术与总体戏剧理论的暗合等等。本章对李渔剧作对古典剧本形态的开拓意义,做了进一步探讨,以强调李渔的传奇剧本在中国古典戏曲发展中的特殊及重要地位。
     第六章为:李渔戏曲编剧艺术与其戏曲理论的关系。包括:编剧理论的系统总结:《李笠翁曲话》之贡献;李渔剧作与其戏曲理论的关系等。
     在最后的馀论中,以“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和研究李渔”为题,对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特殊意义做出一番讨论。
Li Yu(1611—1680), a renowned litterateur,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writer andtheorist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not only synthesized diverseclassical Chinese dramatic theories, but also composed a great number of traditionalChinese dramas, which later became distinctive treasures and valuable culturalheriage among Chuanqi Play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is dramatic theories, which are well organized and highly coherent, evolve into arather integrated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theories. Hisdramatic works are regarded by all as the artistic practices of his dramatic theories.Being independent and creative, his dramatic works are worth giving complete andrepeated studies, which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ir popularized and lively singingwords and dialogues in play,dramatic plots, suitability for being put on the stage, aswell as their consciousness of artistic thinking in theatrical performance.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noumenon of dramaturgy, aims to summarize the approachesto the composition, skills as well as the unique aesthetic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operas which reflect in Li Yu’s dramatic works through an and research of the key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 of writing from the point of scriptwriter.
     Being grounded upon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literature reviews and literary forms, this thesis aims at expanding the cognition andanalysis of Li Yu’s drama writing art from multi-angle view and multi-dimensionalthinking with using some skills and concepts like Close reading and Semiology forreference.
     Chapter On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o his major works as well as thereasons for Li Yu’s choosing drama-writing as a career. First,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why he started drama-writing and how he managed to compose so many great workswhich involve rich experience in Drama Arts as well as leading and profound dramatheories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Also in this chapter, theclassification of The Ten Plays of Li Yu and other fifteen works just like adaptedscripts, examined and approved scripts, critical and judged scripts which includedthose created or altered by him.
     Chapter Two is mainly about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i Yu’s works, includingthe structure art of his works, the language art of his works and the fabrication art ofhis works. Also,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talks about Li Yu’s persistence in theliterature quality of his dramatic works.
     Chapter Three mainly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Li Yu’s works,including a semiological analysis to the character creation of his works, thedeformation of Kejie Art and the synthesization of various skills in his works.
     Chapter Four is mainly abou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 Yu’s works, includingthe Qi’moArt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s in his works.
     Chapter Five mainly talks about Li Yu’s breakthroughs in the form of classical dramas,including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omments on “script, script, the root of the theatre”;Li Yu’s pursuit of “the root of the theatre”; the ingenious combination of dramaticworks and dramatic theories in his works. This chapter further explores Li Yu’scontributions to the classical dramatic forms, with the purpose of emphasizing thesignificance and status of his Chuanqi Pl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dramas.
     Chapter Six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Yu’s script art and his dramatheory including systematical summary of the script theory such as the contribution of“Li liweng’s comments and critic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Yu’s script andhis drama theory, etc.
     In the Epilogue, the author gives his opinions on Li Yu’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based on the topic which named “Why wemust commemorate and research Li Yu”.
引文
1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录自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录自《白石道人诗集》,上海书店1987年版
    1李渔《闲情偶寄》目录前之《凡例七则》署名即为:“湖上笠翁李渔识”。见《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2李渔小说《十二楼》署名即:觉世稗官编次。见《李渔全集》第九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页。
    3李渔小说《十二楼》卷之十二《闻过楼》中第一回,第一人称之讲述:“笠道人避地入山,结茅甫就……道人信口答之,不觉成韵。”见《李渔全集》第九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73页。
    4黄鹤山人为《玉搔头》所作之序中言:“《玉搔头》者,随庵主人李笠翁所作。”见《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15页。
    5李渔小说《十二楼》序中有:“觉道人山居稽古,得楼之事类凡十有二。其说咸可喜,推而广之,于劝诫不无助。于是新编《十二楼》,复裒然成书。”见《李渔全集》第九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7页
    6《笠翁一家言诗词集》之七言绝《伊园十便》小序中有:“伊园主人结庐山麓,杜门扫轨,弃世若遗。”见见《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10页。
    7李渔传奇《巧团圆》之署名中有“莫愁钓客睡乡祭酒合评”,见《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15页。沈新林在《李玉新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第65—68页)中考证“莫愁钓客”是李渔又一别号。
    8李渔《芥子园画传》之初集《青在堂画学浅说》中,署名为:“时己未古重阳新亭客樵识”。见《芥子园画传》(线装,一函四册)第一册,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画学浅说”部分之第5页。
    9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77页。
    1黄鹤山农为李渔《玉搔头》所作之序中言:“当途贵游与四方名硕,咸以得交笠翁为快。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见《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15页。
    2《李渔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4页。
    3李渔五言律《壬午除夕》,见《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91页。
    4引自李渔五言古《甲申纪乱》,其全诗为——“昔见杜甫诗,多纪乱离事。感怀杂悲凄。令人减幽思。窃谓言者过,岂其遂如是。及我遭兵戎,抢攘尽奇致。犹觉杜诗略,十不及三四。请为杜拾遗,再补十之二。有诗不忍尽,恐为仁者忌。初闻鼓鼙喧,避难若尝试。尽曰偶然尔,须臾即平治,岂知天未厌,烽火日已炽。贼多请益兵,兵多适增厉。兵去贼复来,贼来兵不至。兵括贼所遗,贼享兵之利。如其吝不与,肝脑
    悉涂地。纷纷弃家逃,只期少所累。伯道庆无儿,向平憾有嗣。国色委菜佣,黄金归溷厕。入山恐不深,愈深愈多崇。内有绿林豪,外有黄巾辈。表里俱受攻,伤腹更伤背。又虑官兵入,壶浆多所费。贼心犹易厌,兵志更难遂。乱世遇萑苻,其道利用讳。可怜山中人,刻刻友魑魅。饥寒死素封,忧愁老童稚。人生贵逢时,世瑞人即瑞。既为乱世民,蜉蝣即同类。难民徒纷纷,天道胡可避。”见《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8、9页。
    1转引自【美】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92页。
    2署“勾吴社弟虞巍玄洲氏题”的《怜香伴·序》中有言:“笠翁携家避地,穷途欲哭……”见《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页
    3黄鹤山农为李渔《玉搔头》所作之序中言:“久之中落,始挟策走吴越间,卖赋以糊其口,吮毫挥洒怡如也。”见《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15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03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6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6页。
    4《李渔全集》第十八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07页。
    5《李渔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4页。
    6《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0页。
    1《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78页。
    2赵尔巽等《清史稿·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6,第90页。
    3节选自《奇穷歌为中表姜次生作》,见《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1页
    4《慎狱刍言》,见《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5页。
    5另一案件为《续金瓶梅》案。
    6《李渔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0页。
    1[清]素尔讷等撰修,霍有明、郭海文校注《钦定学政全书校注》卷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0页。
    3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1035页。
    1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第1022-1023页。
    2载《中华戏曲》,一九八八年第一辑,总第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3吴晓铃《考李笠翁的新传奇八种》编者按,《中华戏曲》,一九八八年第一辑,总第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4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论丛·古代戏曲论从》第二辑,1985年10月号。
    1姜于风《李渔曲目析疑》,《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论丛·古代戏曲论从》第二辑,1985年10月号。
    1《李渔全集》第十八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19页。
    1《李渔全集》第十八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25页。
    2《李渔全集》第十八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26页。
    3李渔《笠翁一家言文集》中《与徐冶公二札·其二》有云:“再读《香草吟》妙剧,钧天之音,又复随风而下,愉快之极,不免大费叵罗。……但此剧命名之第三字,犹未尽善。盖‘吟’、‘草’、‘集’三字,皆迩来诗刻之通称。他日悬之国门,人皆谬认为诗草。今人喜读闲书,购新剧者十人而九;名人诗集,问者寥寥。此段姻缘始于香草亭上,不若竟易‘亭’字,与《拜月》、《牡丹》鼎足而峙,谁曰不宜?”。(见《李渔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31-232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2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66页。
    3吕天成《曲品卷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4《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5《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6《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8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8页。
    2《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1-122页。
    1李晓《比较研究:古剧结构原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25页。
    2洛地《戏曲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283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02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2页。
    3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第66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03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65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63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80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79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79-283页。
    3以上四条,见《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79-284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27-128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60页。
    5《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63页。
    6《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64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9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3洛地《戏曲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290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71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页。
    2《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13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4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0-21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45-146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45-147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02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02页。
    1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第141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5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8页。
    4《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7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0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37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82-83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33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11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90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48-149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09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99-400页。
    2周之标《吴歈萃雅·题辞》,《善本戏曲丛刊》(王秋桂主编)第二辑,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9-11页。
    3王骥德《曲律·论宾白第三十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第141页。
    4《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4-45页。
    1[明]高明《琵琶记》,《六十种曲(一)》,中华书局,1958,第113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77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8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8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3-135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0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9页。
    3《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4页。
    4《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5页。
    1《昆曲精编剧目典藏》第十二卷·前言,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界书局,2010,第2页。
    2《昆曲精编剧目典藏》第十二卷·序,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界书局,2010,第2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47-148页。
    1《昆曲精编剧目典藏》第十二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界书局,2010,第3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48页。
    1《昆曲精编剧目典藏》第十二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界书局,2010,第4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4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48-149页。
    3《昆曲精编剧目典藏》第十二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界书局,2010,第5页。
    1今人俞为民先生在《中国戏曲艺术通论》一书中曾认为:“地方性也是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地方性及由此产生的丰富性也是西方戏剧所不能企及的。”(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5页)
    2周维培《历史化·本事化·因袭性——古代戏曲题材综论之一》,《艺术百家》1990年第2期。
    3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曲出版社,1982,第148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页。
    2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1918,五卷四号。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中国剧场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第622-623页。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中国剧场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第623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6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4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4页。
    3英文Close,亦有严格的、封闭的、谨慎的、彻底的等诸多涵义。
    4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缺憾》,《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孙崇涛《中国戏曲本质论——兼及东方戏剧共同特征》,《戏曲艺术》,2000年第3期。
    2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13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66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8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1页。
    1张敬《论净丑角色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的重要》,《中国古典戏剧论集》,张敬、曾永义等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幼狮期刊丛书(121),1985年,第85-86页。
    1张敬《吴炳粲花五种传奇研究》,转引自《论净丑角色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的重要》,《中国古典戏剧论集》,
    (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幼狮期刊丛书(121),1985年,第87页。
    2[美]沈静(Shen, Jing)《Role Types in The Paired Fish, a Chuanqi Play》(《传奇戏曲<比目鱼>的角色类型》),载檀香山(Honolulu)《亚洲戏剧季刊》(Asian Theatre Journal)20,no.2(Fall2003) P226-236。此段原文为:“In the Song (960–1279) and Yuan (1271–1368) dynasties, the jing and chou were both comic characters. ByLi Yu’s time they had developed into different role types that could portray distinctive characters……”
    1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的认识与欣赏》,(台湾)正中书局,1991年,第230页。
    2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第141-142页。
    3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11页。
    5[日]池上嘉彦著、林璋译《诗学与文化符号学》,译林出版社,1998,第2页。
    1赵毅衡《文化符号学中的“标出性”》,《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2赵毅衡《文化符号学中的“标出性”》,《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3赵毅衡《文化符号学中的“标出性”》,《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4今人张生筠先生就认为:“西方学者对于符号学的理解和认识,只是近代或近些年之事。而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对于符号学原理的运用,却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见《中国戏曲与符号学》,《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
    5《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页。
    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380页。
    2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第246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56-357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7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60-161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69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91-93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01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02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02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27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29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79-280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23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07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16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9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60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6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6-157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90-291页。
    2徐渭《狂鼓史》中之小曲为:“(祢对曹蹋地坐介)(女唱)那里一个大鹈鹕,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变一个花猪,低打都,打低都,唱鹧鸪,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唱得好时犹自可,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不好之时,低打都,打低都,唤王屠,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曹)怎说唤王屠?(女)王屠杀猪。(进判酒)(又—女唱)丞相做事太心欺,呀,一个跷蹊,呀,一个跷蹊。引惹得旁人,跷打蹊,打跷蹊,说是非,呀,一个跷蹊,呀,一个跷蹊。雪隐鹭鸶飞始见,呀,一个跷蹊,呀,一个跷蹊。柳藏鹦鹉,跷打蹊,打跷蹊,语方知,呀,一个跷蹊,呀,一个跷蹊。(曹)这两句是旧活。(女)虽是旧话,却贴题。(曹)这妮子朝外叫。(女)也是道其实,我先首免罪。(进曹酒)(一女又唱)抹粉搽脂只一会儿红,呀,一个冬烘,呀,一个冬烘。(又一女唱)报恩结怨,烘打冬,打冬烘,落花的风,呀,一个冬烘,呀,一个冬烘。(二女合唱)万事不由人计较,呀,一个冬烘,呀,一个冬烘。算来都是,烘打冬,打冬烘,一场空,呀,一个冬烘,呀,一个冬烘。”(见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徐渭集》,中华书局,2003,第1180-1181页。)
    1徐复祚《曲论》,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第236页。
    2[明]邱濬《新刊重订附释标注出像伍伦全备忠孝记》,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四函,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1见于周贻白《中国剧场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第1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70-71页。
    1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341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4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2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9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7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04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23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23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5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0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0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3-224页。
    4《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0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13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8页。
    3《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23页。
    4《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09页。
    1《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74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页。
    4《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6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6页。
    2以上三条,见《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6-227页。
    1以上三条,见《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26页。
    2以上据张凯、张跃、方卫平《舞美语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8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1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8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3页。
    3《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77-378页。
    4《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8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03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01-302页。
    1张连《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第113页。
    2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路下第五》,中华书局,1960,第135页。
    3《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5-56页。
    1俞为民《中国戏曲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1页。
    2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第188-189页。
    3张连《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第259页。
    1张衡《西京赋》,转引自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40页。
    2张岱《陶庵梦忆》,转引自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276页。
    3《革命样板戏剧本汇编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第32页。
    4《革命样板戏剧本汇编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第141、144页。
    1张连《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第278页。
    2[英]爱德华·戈登·克雷著、李醒译《论剧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第25页。
    3[英]爱德华·戈登·克雷著、李醒译《论剧场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第2页。
    1封敏《剧本是一剧之本》,《电影评介》,1990年第4期。
    2陈多《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1江青《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红旗》杂志1967年第6期第26页。
    2陈多《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3江青《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红旗》杂志1967年第6期第27页。
    1[美]罗克珊·维特克著、范思译《红都女皇——江青同志》,(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06,第378页。
    2《汉语大词典》第二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第747页。
    3《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第80页。
    4《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第80页。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63页。
    1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892页。
    1周传瑛口述、洛地整理《昆剧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第78-79页。
    2盖叫天《能演和不能演》,《盖叫天表演艺术》,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第374页。
    1徐兰沅《我的操琴生活》,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第42页。
    1《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艺术出版社,1954,第343-344页。
    2徐兰沅《我的操琴生活》,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第43页。
    1张敬《论李笠翁十种曲》,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馆藏《李渔传记资料(四)》,《传记资料·中国小说戏剧家专辑》第十一辑,台湾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
    2瓦格纳著、廖辅叔译《瓦格纳论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第205页。
    1[]莫扎特《诗艺应作乐艺听话的女儿——1781.10.13自维也纳致父》,《自画像与自白——莫扎特书信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68页。
    2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6页。
    3[美]约瑟夫科尔曼《作为戏剧的歌剧》,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第6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页。
    3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第391页。
    1《闲情偶寄》成书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而布瓦洛的《诗艺》成书于1674年。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3页。
    3杜书瀛《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10,第70页。
    4《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4页。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9页。
    1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154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16页。
    1吴国钦《论中国戏曲及其他》,岳麓书社,2007,第248-251页。
    2载《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月号。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7页。
    4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中国戏剧出版社,第191页。在此书中,刘庆先生进一步认为:李渔家班的谋利性质与通常所言的“营业性”有所不同,后者往往是以挂牌卖筹为标志的;它与“职业性”也不同,因为它的主人和演员具有多重身份。它着重体现的是家班演出的谋利动机和事实,而非形式和身份。……李渔等人的家班对于这种界限的突破体现了一种勇气,研究者没有理由不正视这种勇气。(本书第192页)此言不谬,笔者深为赞同。
    1《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56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33页。
    3《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250页。
    1《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00页。
    2《李渔全集》第四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37页。
    3《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21页。
    1《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5页。
    2《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85页。
    3《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9页。
    1《李渔全集》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185页。
    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321页。
    3《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23页。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下)》,第二册,中华书局,1989,第1118页。
    2《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第48页。
    1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96、286页。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商务印书馆,1954年,1955年,1957年,195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王季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
    《李渔全集》第四卷《笠翁传奇十种》(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李渔全集》第五卷《笠翁传奇十种》(下),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李笠翁喜剧选》黄天骥、欧阳光,岳麓书社1984年出版
    《笠翁传奇十种校注》王学奇、霍现俊、吴秀华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出版
    《李笠翁曲话》,上海启智书局排印
    《闲情偶寄》,清康熙十年(1617)翼圣堂刻本
    《李笠翁曲话》,《文艺丛书》本,曹聚仁校订,摘录《闲情偶寄》“词曲”、
    “演习”二部,上海梁溪图书馆1925年排印
    《笠翁偶集》,清雍正八年(1730)芥子园刻《笠翁一家言全集》
    《闲情偶寄》,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之一,贝叶山房1936年排印
    《笠翁剧论》,《新曲苑》本,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出版
    《李笠翁曲话(部分)》,《剧本》1957年3月号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
    《李笠翁曲话》,《戏剧研究》编辑部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0月出版,1962年、1980年出版《李笠翁曲话》,陈多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
    《李笠翁曲话注释》,徐寿凯注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闲情偶寄》,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李笠翁曲话译注》,李德原,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
    《闲情偶寄》,江巨荣、卢寿荣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
    《闲情偶寄》,(台湾)明文书局2002年出版
    《闲情偶寄》,《李渔全集》之一,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闲情偶寄》(古典名著聚珍文库),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
    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
    杜书瀛,《李渔美学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杜书瀛,《论李渔的戏剧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
    杜书瀛,《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出版
    郭英德,《李渔》,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
    胡天成,《李渔戏曲艺术论》,西南师范大学1993年出版
    胡元翎,《李渔小说戏曲论稿》,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
    黄强,《李渔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
    骆兵,《李渔的通俗文学理论与创作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出版
    骆兵,《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沈新林,《李渔新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肖荣,《李渔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俞为民,《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俞为民,《李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张晓军,《艺术的商业化与商业化的艺术李渔创作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中国台湾]黄丽贞,《李渔研究》,纯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
    [中国台湾]李元贞,《李渔的喜剧风格及其曲论的成就》
    [美]埃里克·享利《中国的娱乐:李渔的喜剧》
    [美]韩南著、杨光辉译,《创造李渔》,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
    [美]张春树、骆雪伦著,王湘云译,《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
    《戏曲理论文章索引(1949——1981)》,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馆报刊组编,内部发行,1983年5月
    《中国戏曲研究书目提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资料室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7月版
    《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傅晓航、张秀莲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4月版
    《中国曲学大辞典》,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国昆曲大辞典》,吴新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昆曲大辞典》,[中国台湾]洪惟助主编,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出版
    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陈维昭,《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东方出版中心中国出版集团2006年1月版
    陈竹,《中国古代剧作学史》,武汉出版社1999年出版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出版
    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出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出版
    齐森华,《曲论探胜》,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出版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出版
    夏写时,《论中国戏剧批评》,齐鲁书社1988年出版
    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出版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叶长海主编,《中国戏剧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
    俞为民等,《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台湾华正书局1998年出版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版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1944年出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黄保真、蔡钟翔、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91年出版
    刘庆,《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复旦”三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
    杨星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纲要》,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朱恩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
    陈子展,《戏曲批评家李笠翁》,《五洲》(上海)第1卷第10期(1936年8月)邓绥宁,《李笠翁之戏剧批评》,《进德月刊》(2卷10期,1937.6)
    胡梦华,《文学批评家李笠翁》,《小说月报》1927年6月第17期号外
    黎君亮,《批评家的李笠翁》,《矛盾月刊》(2卷5期,1934.1)
    汪倜然,《批评家的李笠翁》,《矛盾月刊》(2卷5期,1934.1)
    余上沅,《摘录李笠翁戏剧理论》,《清华文学月刊》(2卷4期,1932)
    张天畴,《李笠翁的“闲情偶寄”》,《书报展望》(1卷4期,1936.2)
    朱东润,《李渔戏剧论综述》,《文哲季刊》第3卷第4号,1934年12月
    朱湘,《批评家李笠翁》,《语丝》第19期,1925年3月
    柴国珍,《贵奇·创新·求美——李渔戏剧美学简论》,《晋阳学刊》1997年第3期
    陈多,《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李渔浅探之一)》,《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8期
    陈多,《李渔〈立主脑〉译释》,《上海戏剧》1980年第2期
    陈多,《李渔〈脱窠臼〉译释》,《上海戏剧》1980年第4期
    陈多,《试谈李笠翁的写剧理论(上)》,剧本1957年7月号
    陈多,《试谈李笠翁的写剧理论(下)》,剧本1957年9月号
    陈多、计文蔚,《李笠翁的戏曲编剧理论与技巧》,《戏剧艺术》,1981年第4期
    陈庚平,《论李渔对中国戏曲理论上的贡献》,甘肃师大学报,1960年第1期
    陈韩星,《从潮剧〈张春郎削发〉看李渔戏曲结构学说》,《戏剧评论》1988年第4期
    陈晋,《李渔的戏剧人物形象观探论》,《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5期
    陈晋,《李渔戏剧人物形象观探论》,《福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陈雷,《相似·差异·创新(李渔和亚理斯多德戏剧理论比较)》,《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1985年第5期
    陈望衡,《中国古典戏曲美学的高峰——李渔戏曲美学片论》,《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陈维雄,《略谈李渔戏曲理论中的创新》,《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陈志耕,《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浅论李渔戏曲结构观》,《镇江学刊》1994年第3期
    程华平,《略论李渔的舞台表演理论》,《戏剧、戏曲研究》1994年第2期
    程华平,《试论李渔对局作家与观众关系的阐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科版》1994年第4期
    崔茂新,《李渔研究的美学史视角——读〈李渔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第10期
    戴不凡,《李笠翁事略》,剧本1957年3月号
    单锦珩,《李渔评价的历史考察》,《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单锦珩,《李渔四题》,《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单锦珩,《通俗文化大师德杰出贡献——写在〈李渔全集〉问世时》,《博览群书》,1991年第2期
    党圣元,《评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邓丹,《〈笠翁十种曲〉的新奇艺术》,《戏剧文学》2007年第2期
    邓丹,《中国戏曲史上〈笠翁十种曲〉之特异性》,《文学前沿》2007年
    邓运佳,《〈李笠翁曲话〉简评——兼批“四人帮”的文艺创作模式》,《陕西戏剧》1979年第1期
    丁放,《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安徽新戏》1995年第3期
    董小玉,《中西古典戏剧结构美学的历史性双向调节——高乃依、李渔比较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杜书瀛,《〈笠翁十种曲〉版本、校注及其评价》,《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杜书瀛,《读〈闲情偶寄〉札记》,《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4期
    杜书瀛,《李渔的戏剧美学引言》,《淄博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杜书瀛,《李渔论戏剧导演》,文艺研究,1980年第4期
    杜书瀛,《李渔论戏剧的审美特性》,《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杜书瀛,《李渔论戏剧真实》,《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杜书瀛,《李渔生平思想概观》,《文史哲》1983年第6期
    杜书瀛,《美与媚:李渔论人体美》,《东方丛刊》1996年第3期
    杜卫,《李渔的戏曲综合整体观》,《戏剧》1991年第2期
    杜卫,《李渔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思想比较》,《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1989年第8期
    杜卫,《李渔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思想比较》,《戏剧》1989年第2期
    范琦、任晓莹,《第一部导演学和“怪才”李渔》,《东方艺术》1994年第5期
    方然,《李渔小说的艺术个性及其文化成因》,《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冯保善,《十年磨一剑——评沈新林〈李渔新论〉》,《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3期
    高雯,《论李渔戏曲结构论的美学思想——以〈怜香伴〉传奇为例》,《语文学刊》2009年第9期
    高小康,《论李渔戏曲理论的美学与文化意义》,《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
    高小康,《自然、个性与意匠的相融(评介〈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高宇,《李笠翁关于戏曲导演的学说》,文汇报,1962年10月13日
    谷淑莲,《〈曲话〉札记》,《辽宁师大学报》1993年第2期
    郭光宇,《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李渔观众学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郭英德,《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李渔小说戏曲的叙事技巧》,《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
    胡绪伟,《李渔曲论若干问题再议:兼答黄天健同志》,《争鸣》1989年第1期
    胡绪伟,《李渔戏曲理论的若干问题》,《争鸣》1987年第4期
    胡绪伟,《李渔戏曲理论的若干问题》,《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10期
    黄果泉,《李渔:集文士与商贾于一身——试论李渔戏曲创作思想的商业化倾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黄强,《李渔的戏剧理论体系》,《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11卷第4期
    黄强,《李渔戏剧理论体系》(上、下),《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2期
    黄强,《李渔哲学观点与文学思想探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黄强,《探寻完整而又符合历史真实的李渔形象(单锦珩“李渔研究”述评)》,《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
    黄强,《探寻完整而又符合历史真实的李渔形象——单锦珩“李渔研究”述评》,《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黄天骥,《论李渔的思想和剧作》,《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黄天健,《李渔曲论漫议——兼与胡绪伟同志商榷》,《争鸣》1988年第3期
    蒋成瑀,《为李渔的“科诨”一辩》,《陕西戏剧》1981年第1期
    蒋星煜,《李渔的〈西厢记〉批评》,《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4期
    均宁,《客随主行之妙——读〈李笠翁曲话〉》,上海戏剧,1962年第12期
    兰溪市李渔研究会,《正是雷门堪击鼓——李渔研究会工作回顾》,《戏文》1996年第5期
    李安恒,《怎样看待李渔的编剧理论》,文艺百家,1979年第1期
    李惠绵,《清代曲论之虚实论初探》,《戏剧艺术》1993年第3期
    李燃青,《李渔和狄德罗的戏剧美学(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美学》1992年第10期
    李燃青,《李渔和狄德罗的戏剧美学——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4卷第3期
    李日星,《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真谛》,《求索》2000年第2期
    李若驰,《试探〈曲话〉的戏曲理论体系》,《延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李束丝,《李笠翁的“非奇不传”戏剧观》,黑龙江日报,1963年1月29日
    李万钧,《从比较文学角度看李渔戏剧理论的价值》,《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李万钧,《从比较文学角度看李渔戏剧理论的价值》,《戏剧、戏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万钧,《李渔的“一事”并非亚氏的“一事”》,《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李万钧,《李渔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对话》,《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
    林丹华,《李渔论戏曲科诨》,《福建艺术》1999年第1期
    刘洪儒,《谈李渔的喜剧表现手法》,《电视与戏剧》1993年第1期
    刘慧芳,《〈笠翁十种曲〉的叙事谋略》,《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刘克澄,《桃源啸傲别存天地——论李渔剧作》,戏剧艺术,1980年第4期
    刘星汉,《读〈李笠翁曲话〉札记之一——构思第一》,戏剧创作1980年第3期
    刘星汉,《李渔论滑稽》,《戏剧文学》1987年第8期
    刘玉英,《李渔典型理论初探》,欣赏与评论(辽宁),1980年第2期
    刘真武,《李渔戏剧理论与明季社会》,《史志文萃》1991年第3期
    卢天等,《结构、情节、语言——读李笠翁〈闲情偶寄〉一书札记》,河北日报,1961年11月20日
    陆元虎,《李渔喜剧典型论》,《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
    骆兵,《〈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的审美文化阐释》,《四川戏剧》2009年第5期
    骆兵,《〈笠翁十种曲〉神佛形象的审美文化意蕴》,《戏剧文学》2007年第8期
    马焯荣、马弦,《戏剧创作与偶数思维——李渔·莎士比亚比较》,《戏剧、戏曲研究》1995年第11期(原载《艺海》1995年第2期)
    孟超,《谈李笠翁〈曲话〉》,文艺报,1961年第2期
    孟昭增,《故事演讲教学中的“口授身导”——李渔戏剧理论之一用》,《上海艺术家》1996年第6期
    念赤,《李渔戏剧创作理论初探》,《文科教学》1982年第4期
    聂石樵,《读曲札记——关于李渔》,光明日报,1960年6月12日
    潘秀通等,《论李渔的总体结构说——〈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辨》,《北方论丛》1982年第2期
    彭骏,《“语求肖似”——李渔论人物语言》,广州文艺,1979年第10期
    彭骏,《传情·肖似·吸引力——李渔论戏曲宾白》,《南国戏剧》1981年第10期
    齐森华,《李渔的戏剧理论初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钱树军,《总体研究别开生面——评〈李渔新论〉》,《艺术百家》1998年第3期
    任纪龄,《为登场而设的曲文词采(读李渔〈曲话·词采〉札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7期
    沈新林,《宏博精审求新务实——评〈李渔全集〉》,《浙江学刊》1993年第6期
    沈新林,《略论李渔的文艺观》,《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沈新林,《探骊觅珠以告同心——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
    沈尧,《〈闲情偶寄·词曲部〉新探》,剧本,1979年第6期
    寿勤泽,《浙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浙古版二十卷本〈李渔全集〉述评》,《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谭源材,《“立主脑”试析》,《戏剧丛刊》1983年第5期
    唐真,《谈戏曲唱词——夜读随笔》,文汇报,1961年6月7日
    万健,《李渔的戏剧审美观》,《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汪超宏,《李渔戏剧理论的自觉意识》,《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王红梅,《李渔的妇女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王建设,《李渔戏剧观众学简论》,《社会科学论坛》1996年第6期
    王良惠,《李渔的创新之论》,《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4年第6期
    王汝梅,《李渔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评介〈李渔全集〉》,《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4期
    王昕,《论李渔的艺术人生》,《文史哲》1994年第3期
    王意如,《生活美的审视和构建——论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审美理论》,《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王永宽,《一生多半在车船——李渔的戏曲生涯》,《古典文学知识》1987年第6期
    韦轩,《清代戏剧家李渔和他的〈闲情偶记〉》,戏剧研究资料,1980年第1期
    闻而畏,《李渔“抹倒”汤显祖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吴楚,《读〈李渔全集〉》,《文学遗产》,1992年第4期
    吴戈,《如何理解李渔的“立主脑”?》,《浙江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
    吴国钦,《理论的巨人创作的“矮子”——论李渔》,《戏剧艺术资料》1981年第4期
    吴毓华,《论证严谨新见迭出——读〈李渔戏曲艺术论〉》,《戏曲艺术》1994年第4期
    吴郑,《也谈李渔的〈立主脑〉说》,《上海戏剧》1980年第5期
    肖荣,《李渔戏剧理论的成就和局限性》,《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肖荣,《李渔戏剧理论的成就和局限性》,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萧欣桥,《李渔生平和著作》,《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谢柏良,《李渔的戏曲美学体系》(上、中),《戏曲艺术》1993年第3、4期
    谢柏良,《李渔的戏曲美学体系》(下),《戏曲艺术》1994年第1期
    谢明,《结构第一的技法——笠翁剧论今解之三》,《新剧本》1981年第3期
    谢挺,《论观众接受——关于李渔的“观众学”》,《文艺理论家》1992年第4期
    徐寿凯,《〈闲情偶寄〉的几处失误》,《戏剧界》1981年第14期
    徐朔方,《为李渔的戏曲创作进一解》,南京《剧艺百家》1986年第4期
    许罡,《李渔:新旧文论撞击的产儿——试评李渔生平思想》,《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阎玲,《观、听咸宜——谈李渔以观众为本的戏剧理论体系》,《戏剧之家》1997年第2期
    颜路,《李渔是打不倒的》,《新剧本》1990年第2期
    杨绛,《李渔论戏剧结构》,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1964年6月
    杨明新,《李渔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杨艳琪,《论李渔重“场上之曲”的优与劣》,《社科纵横》1999年第4期
    姚梅,《试论八股文“章法理论”对李渔曲论的浸染》,《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姚品文,《李渔“立主脑”论辨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姚文放,《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戏剧美学思想》,《学术论丛》1993年第3期
    姚文放,《古典主义戏剧美学的总结——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学术论丛》1993年第3期
    姚文放,《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
    姚文放,《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戏剧、戏曲研究》1994年第5期
    叶朗,《李渔的戏剧美学》,《美学与美学史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叶长海,《明清戏曲演艺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5期
    殷彤,《论李渔的戏剧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5期
    于敏,《一人一事说》,《鸭绿江》1962年第12期
    袁启明,《李渔〈闲情偶寄〉和他的戏剧观》,《外交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袁启明,《李渔〈闲情偶寄〉和他的戏剧观》,《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詹慕陶,《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兼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戏剧艺术》1982年第4期
    湛伟恩,《李渔的喜剧创作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湛伟恩,《李渔和他的〈风筝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0年第2期
    湛伟恩,《李渔喜剧理论初探》,《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3年第6期
    湛伟恩,《论李渔对金圣叹戏曲理论的批判》,《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张成全,《李渔创作的商品化倾向》,《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13卷第3期
    张蕾,《谈“袖手于前”》,山东师院学报,1978年第2期
    张晓军,《李渔与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之比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9卷第6期
    张永绵,《略谈李渔的“正音”理论》,浙江师院学报,1979第1期
    张长青,《李渔的戏曲美学理论体系》,《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3期
    张振钧,《莎士比亚与李渔比较研究二题》,《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1993年第1期
    张振钧,《莎土比亚与李渔比较研究二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赵乐甡,《浅谈世阿弥和李渔的戏曲理论》,《现代日本经济》1988年第2期
    钟鸣奇,《李渔小说戏曲创作的“神引”式结构》,《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周献民,《李渔与〈闲情偶记〉》,《百科知识》1995年第10期
    朱菁,《浅谈清代戏曲家李渔的语言艺术》,《双语学习》2007年第8期
    朱万曙,《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体系》,《艺术百家》1991年第1期
    朱万曙,《再读李渔——评黄强的〈李渔研究〉》,《安徽新戏》1997年第1期
    朱伟明,《李渔与孔尚任戏剧理论之比较》,《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5期
    朱颖辉,《如何评价明代剧作、剧论与舞台实践的关系——对〈李渔论戏剧导演〉一文的商榷》,《文艺研究》1981年第2期
    祝肇年,《深义休说字面求——谈李渔“立主脑”》,《新剧本》1985年第6期
    邹红,《观众在李渔戏剧理论中的位置》,《文艺研究》1989年第5期
    [美]埃里克·亨利著、徐惠风译,《李渔:站在中西喜剧的交叉点上》,《戏剧艺术》,1989年第3期
    [日]冈晴夫,《李渔的戏曲及其评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日]冈晴夫,《李渔的戏曲与歌舞伎》,《文艺研究》1987年第4期
    [日]冈晴夫,《明清戏曲界中的李渔之特异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日]浦部依子,《李渔戏曲〈比目鱼〉中刘藐姑的主导性——对于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性关系的一些考察》,《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其他参考论著: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3月版
    曹广涛,《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与翻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曹顺庆主编,《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原典读本)》,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版
    陈寅恪,《〈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寅恪集》之《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黄丽贞《李渔研究·李渔评传》,(台)纯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录自《白石道人诗集》,上海书店1987年出版
    金登才,《中国动态的艺术哲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康宝成,《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洛地,《戏曲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孟昭毅,《东方戏剧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
    孙歌、陈燕谷、李逸津,《国外古典戏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田志平,《戏曲舞台形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汪曾祺,《说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学生书局1986年出版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清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
    吴国钦,《论中国戏曲及其他》,岳麓书社2007年出版
    徐朔方,《徐朔方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录自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杨晓明,《梁启超文论的现代性阐释》,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叶长海,《王骥德〈曲律〉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2月版
    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的认识与欣赏》,(台)正中书局1991年出版
    [德]顾彬主编,卜松山著,向开译,《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朱刚、谷婷婷、潘玉沙译,《怎样做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法]弗朗西斯库·萨赛《戏剧美学初探》,《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新版
    [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美]伊莉莎白·魏丽莎著,耿红梅译,《听戏——京剧的声音天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出版
    [美]宇文所安,《他山的石头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日]河竹登志夫著、丛春林译,《戏剧舞台上的日本美学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出版
    [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