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的限制与保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致力于研究隐私及其相关的现象和问题,特别强调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传统上侧重个人角度的隐私问题。借助经济学的智识资源,对隐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隐遁意义上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意义上的隐私。本文共分六章(另有引论)。前两章重点介绍与隐私有关的经济学理论,后四章则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展开和应用。而在引论部分,作者意在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问题意识、分析工具、写作思路和文章的限度,重点质疑了在传统的隐私研究中所采用的道德话语的进路和逻辑。
     第一章首先对本文讨论的隐私做了界定,明确了隐私的范围,指出可以把理解隐私的起点设定为隐遁意义上的物理隐私和私人信息意义上的信息隐私。人们在强调个人隐私保护时或者出于对个人暂时或永久退出与他人交往的渴望,或者为了通过隐瞒私人信息从而在与他人的交易中获取优势地位。通过对初民社会和传统社会物理隐私的粗略考察,本章指出隐私并非社会必需品,也并非维持社会文明和秩序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提出了一个关于隐私的简洁的经济学理论,即法律保护与限制隐私的平衡可以从社会因此而支付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收益上得到理解。本章首先考察了物理隐私的收益与成本,指出物理隐私的直接收益可以是个人因此而获得的安宁或其所躲避的应承担的义务。由于社会劳动分工使得脑力劳动产生的社会财富在与以往体力劳动的对比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暂时性的隐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前提之一,因此,在人们遁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入世的意义上,对暂时性隐遁意义上的物理隐私保护的正当性要高于对永久性隐遁意义上的物理隐私的保护。物理隐私的间接性收益是其可以促进交流。物理隐私所产生的成本是既包括社会因个人躲避应承担的义务所遭受的损失,也包括由于对物理隐私的保护所导致的对违法犯罪行为抓获概率的降低。作为信息的隐私根据信息的种类可以大致可以分为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信息(如作品、发明、商业秘密等)、一般性的信息(如个人出生日期、联系方式、血型、基因等)、会给信息持有人带来负面评价的信息(如犯罪记录、重要疾病、精神病史等)、会令信息持有人尴尬的信息(如个人的裸照等)。本章指出法律对第一类信息的保护具有最强的正当性,对第四类信息以及除个别情形外的第二类信息的产权配置给信息占有人同样具有正当性,但由于第三类信息会造成欺骗和误导,因此法律保护此类信息的正当性是最弱的。本文剩余的章节是对前两章分析内容的具体运用。
     第三章主要是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系列与隐私权相关的宪法判决的分析,考察了在美国联邦宪法层面的隐私权保护如何逐步确立并扩展的,并依次讨论了与隐私利益相关的宪法问题。通过分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相关案例中的判决理由,本章指出作为宪法权利的隐私权,其确立和演变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同时,本章还讨论了政府管理过程中与隐私相关的话题,主要包括政府作为雇主在招聘雇员过程中如何对待求职者隐私以及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如何对待社会公众信息隐私的问题。
     第四章则讨论了近年来公共执法中愈演愈烈的羞辱惩罚现象。本章通过对隐私与社会规范的互动关系的讨论,分析了社会规范在形成和运作中的逻辑,并指出反对羞辱惩罚的主要理由并非缘自其对隐私权的侵犯,而是由于在小范围内运作良好的以揭发隐私为手段的羞辱惩罚在一个扩大了的社会背景下将会变得功能失调,产生社会不欲的后果。
     第五章是对刑法学界长期以来未曾深入分析的、与隐私有密切关系的敲诈勒索问题进行的讨论。对犯罪分子的犯罪信息进行敲诈一直受到刑法的禁止,但学者们给出的理由却常常语焉不详,使得敲诈勒索隐私的问题似乎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迷。借助于经济学和博弈论论,本章从社会最优惩罚等方面分析了敲诈隐私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尝试着回答了法律禁止敲诈隐私的理由,指出允许敲诈隐私会鼓励私人执法从而破坏制定法所所确立的最优惩罚水平,或不能为受害人提供行为改变的激励,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本章还分析了敲诈勒索现象的一个特点,即敲诈勒索现象为何少见,指出作为博弈双方的敲诈人与被敲诈人往往从有利于自己的策略出发进行博弈,但随之造成的后果却往往是敲诈勒索的失败。
     第六章是对普通法中的隐私侵权类型的详细分析。借助一系列案例,本章分析了这些案例背后的经济学理由,指出普通法中的侵权法上所确立的隐私保护原则基本符合经济学的逻辑。另外,本章也讨论了与隐私侵权相关的行乞权问题,指出在提倡行乞权时也应当考虑行乞行为所造成的对隐遁意义上的物理隐私的侵犯。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privacy and related issues and problems. Apart from the individual approach of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on privacy, it trie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privacy from the social standpoint.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 six chapters with an introduction at the outset. The first two chapters mainly focus 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ivacy, while the following chapters applying the theory. The author aims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main focus, approach and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in the introduction, with a special critique of the moral theory approach and logic used by the traditional study.
     Chapter1defines privacy analyzed in this dissertation, pointing out that the starting stage of the discussion of privacy can be focused on seclusion and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Much of the demand for privacy concerns the temporal or permenant desire for seclusion, or the desire of concealing the discreditable information, while the purpose of the concealment often is deceiving. Through a brief survey of the physical privacy in primitive and traditional society,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privacy may not be a necessity for social order or maintenance.
     Chapter2summarizes and proposes a concise economic theory of privacy and points that the social response to the limits of privacy can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balance of the social costs and benefits. First, it explores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the privacy in the sense of seclusion, and points that the direct benefits of physical privacy may be the personal peace or the avoidance of the social duti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physical privacy may be due to the labor division of mental work and labor work, as the former dominates the latter in modern times. While seclusion often is the precondition of mental work, the protection of it can be social productive. The byproduct of the protection of physical privacy may be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 main costs of physical privacy may be the social losses from the avoidance of the social duties and the convenience supplied by the physical privacy for the criminals. Information privacy mainly includes information that is social valuable (works, inventions, business secrets, etc.), information that everyone owns (birth date, blood type, etc.), information that is discreditable (criminal records, illness, etc.), and information that is embarrassing (naked pictures, etc.).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first type of information is strongest, Little doubt can be posed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fourth type of information and the major part of the second type of information. The reason for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third type of information is weakest. Other chapters a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proposed in chapter2.
     Based on several decis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Chapter3mainly surveys the problems of the privacy protection on the constitutional level, concluding that the attitude of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on privacy protection is confusing and ambiguous, rather than logically consistent. Also,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ivacy related issues in the recruitment of government employees and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Chapter4discusses shaming sanction, which is reviving in the public enforcement of law.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of privacy and social norm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formation logic of the latter, and points that the efficacious disclosure of the private facts in a small community may become dysfunctional and cause unexpected social costs.
     Chapter5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hibition of the blackmail, especially with the puzzle of the blackmail on the criminal facts. Traditional scholarship gives little attention on that. Based on the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blackmail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optimal punishment and private enforcement of law, and tries to suggest that the blackmail damages the optimal punishment provided by the statutes and causes net social costs. Meanwhile, this chapter giv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rare of the blackmail, pointing that the strategies carried by the blackmailers and victims contribute to the failure of the blackmail.
     Based on a series of common law cases, Chapter6focuses on the privacy tort and gives an economic explan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common law.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discusses some privacy-related issues proposed by Chinese legal scholars.
引文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版,第四卷,第八章。
    2 Robert N. Bellah.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96 Daedalus 1 (1967).
    3 Richard A. Posner, The Cost of Enforcing Legal Rights.4 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 71,72 (1995).
    1除了权利本位论与义务本位论,争论中还存第三种观点,即法律应以公民权利为本位。参见徐显明、齐延平《走出幼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理学的新进展》,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第12页。
    2从一个侧面对该现象的思考,参见齐延平《国家与社会:一种法学思维模式的重新解读》,载《文史哲》,2000年第2期,第68页。
    3“在我们这个时代,让更多的人获享更多的权利,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本身,既表示一种关于权利价值的预设,也隐含着一种关于权利发展的信念。当然,权利的发展远不止是信念,毋宁说它是一种社会事实。……正足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事实,标志着并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进步。”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页。“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迈向权利的时代,是一个权利备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是一个权利话语越来越彰显和张扬的时代。”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4权利话语的欣欣向荣可以从诉讼数量的增加上间接看到。在1950年代,人民法院收案数量基本维持在200万件上F。60年代和70年代则基本在1100万件以内。80年代以后,数量有r较大变化,1982年人民法院收案数量还不足200万件,到1990年时超过了400万件,进入21世纪,前五年的结案量则一直保持在800万件上下,到2009年则首次超过1000万件,达到1054.5万件,2010年为1099.9万件。数据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网,“数说人民法院审判工作60年”,1httn://www.court.gov.cn/awfb/sfsi/201002/t201002211368.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4月1日,“2006年—2010年审执结案件数量与法官人数走势情况”http://www.court.gov.cn/qwfb/sfsj/201103/t20110324_1908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4月1日。
    5例如,在案件教量激增的背景下,人民法院的法官人数却没有太大变化。2006年,全国法院法官人数为19万人,共结案855.5万件,而2007年和2008年的结案量分别为885.1万件和983.9万件,法官人数却下降至18.9万人。尽管2009年法官人数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但结案数量却比当年多出244.4万件。数据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网http://www.court.gov.cn/qwfb/sfsj/201103A20110324_1908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4月1日。破解案件激增给法院的工作量带来的巨大压力或许就需要比传统权利法学更多的智识资源。
    ①参见[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10月版,第69页。
    ②参见Richard A Posner Law and Literature (3rd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120.
    3例如,德沃金在给权利下定义时就明确拒绝考虑社会成本的影响。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61页。
    4[美]史蒂芬.霍尔姆斯、[美]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竟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⑤Richard A. Posner, The Cost of Enforcing Legal Rights,4 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 71,77 (1995).
    ⑥William J. Stuntz, Pricavy's Problem and the Law of Criminal Procedure,93 Michigan Law Review 1016,1020(1995). William J. Stuntz. The Uneasy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Procedure and Criminal Justice,107 The Yale Law Journal I (1997).
    1[美]理查德·波斯纳:《并非自杀契约——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宪法》,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 Olmstcad v. United States,277 U.S.438.478 (1928) (Brandcis, J., dissenting);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 652 A (1976).
    ①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隐私足一种客观事实,本身不应当存在合法性的评价问题”,参见马特《隐私语义考据及法律诠释》,载《求索》,2008年第5期。然而,行文至尾,该文的结论却是“无论隐私合法与否,除法定事由限制之外,当事人当然就享有隐私权,得以沉默隐匿该事实,并禁止任何人无正当理由而刺探、公开、传播该隐私。”由此也可看出隐私保护理念之深。
    ②参见Edward Bloustein, Privacy as an Aspect of Human Dignity:An Answer to Dean Prosser,39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962 (1964).布降斯坦认为隐私是保持人格尊严和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Jack Hirshleifer, Privacy:Its Origin, Function, and Future,9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649 (1980).赫舒拉发认为隐私足自主的同义词。张超:《隐私权的政治哲学辩护》,载《北方法学》,2009年第3期,简要介绍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个人尊严、人格、自由、自主为理由对隐私权的辩护,同时该文还介绍了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质疑以及对隐私权的证成,但对隐私权所做的三个角度的辩护,其思路其实足一致的。王法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该文指出,隐私权的价值在于“人之尊严及自主决定”、“情感释放”、“自我评估”、“有限度及受保护的沟通”。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认为“隐私不仅是一种自然权利,而且是体现客观价值的基本权利”。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对个人隐私(私生活)进行独立支配并排除非法十涉的具体人格权”。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574页,认为就我国而言,隐私权的一个价值在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王秀哲:《我国隐私权保护应该入宪》,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认为“隐私作为种生活事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所在”。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5月,第15—16页,认为“隐私权的立法旨趣是为了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对隐私的保护是为了维护自然人在市民社会里的资格和尊严所必需具备的,因此它属于人格权的一部分”。尊严和人格在传统论述中的地位也可以经由其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反思看出,例如,参见,马特:《隐私权的经济学解读——以‘艳照门’事件为对象》,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第25—26页,认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忽视了隐私权“还具有保障个性人格发展、维护正常人际关系、醇化道德风尚等工具性价值”。 董金华:《关十隐私权的理论探析》,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6期,认为“隐私与尊重人的自主、理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吕耀怀:《隐私权立法的道德基础》,载《哲学动态》,2010年第6期,第23页,为隐私立法提供了道德基础,“隐私权立法必须以一定的道德为依据。隐私权立法的道德依据至少应包括三项基本的道德原则:隐私尊重原则、隐私公正原则和隐私限制原则。”然而,该基础史像是一个基本的立法指导原则,很难看出与隐私间题有多少特别的联系。
    1具体到学术界,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数千年的中国学术史中,多典籍考据,少理论实证;多风雨无虞的理论殿堂,少险远挺拔的雄峰峻岭;多心性良知圆融超脱之论,少经世致用论法求强之说”。参见齐延平《国家与社会:一种法学思维模式的重新解读》,载《文史哲》,2000年第2期,第66页。
    2关于哲学在法律中具体应用和疑问的讨论,可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Jurisprudence of Skepticism,86 Michigan Law Review 827(1988), pp866-871.Richard A. 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art Ⅱ. Richard A. Posner, Overcoming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p444-467.
    3例如,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Path of Law,10 Harvard Law Review 457 (1897), H.L.A.Hart,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71 Harvard Law Review 593 (1957), Richard A. Posner, The Path Away From Law,110 Harvard Law Review 1039 (1997).
    1Richard A. Posner, 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64.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另可参见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绪论。
    3参见[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311-3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6 月版,第9页。
    1 “一条规则立在那里就像一个路标。”[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三3月版,第55页。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p86-100. Frederick Sehauer, Thinking Like a Lawyer:A New Introduction to Legal Reason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chp5.
    1参见[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版。David Sedley, Philosophy, the Forms, and the Art of Ruling,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lato's Republic, G. R. F. Ferrari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68页。
    3参见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例如,法律社会学的兴起与式微或许就出于这个原因。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Sociology of the Sociology of Law:A View from Economics,2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5, (1995).
    5参见[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3月版,第46页。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p111-112.
    2例如.参见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4 Harvard Law Review 193, (1890).
    3“假设你说了:‘把把帚把和同扫帚把相匹配的扫帚头拿来!’,而没有说‘把扫帚给我拿来!’——那么回答是否会是:‘你要的是扫帚吗?你干嘛把活说的这么别扭?’”[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3月版,第42页。
    1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2页。
    2以法律与社会科学为主题的年刊《法律和社会科学》截至2010年已出至第6卷,参见,http://lass.ideobook.com/;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吸引了大批青年学人:学术期刊上也陆续出现法律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法律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课程如法律经济学已经进入了许多院校的研究生教学安排:许多学术会议中都设立了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单元。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论》,汪凤炎,郭本禹译,邵迎生校,郭本禹修订,收入[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5),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04页。
    4[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戈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52页。关于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对科学方法用于经济学研究论述,可参见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神州增订版),中信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一章。
    1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参见[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1篇。经济学研究对法律制度的广泛渗透,可参见Richard A.Posner,Economic Analysis of Law,Aspn Publishers,(6th.ed.2003).
    ①例如,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戴昕:“威慑补充与‘赔偿减刑’”,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②例如,参见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4 Harvard Law Review 193, (1890).William L. Prosser, Privacy,48 California Law Review 383 (1960). Judith Jarvis Thomson, The Right to Privacy,4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95 (1975). Edward Bloustein, Privacy as an Aspect of Human Dignity:An Answer to Dean Prosser, 39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962 (1964). Comment, A Taxonomy of Privacy:Repose, Sanctuary, and Intimate Decision,64 California Law Review 1447 (1976).
    ③参见George J. Stigler.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69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13 (1961). Jack Hirshleifer, Where Are We i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63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1, (1973).
    ④参见Gary S. Becker,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中译本见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
    ①William L. Prosser, Privacy,48 California Law Review 383 (1960).
    ②Daniel J. Solove, A Taxonomy of Privacy,15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477.(2006).
    ③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393, (1978), Privacy, Secrecy, and Reputation,28 Buffalo Law Review 1,(1978), A Theory of Primitive Socie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w,23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I, (1980), Blackmail, Privacy, and Freedom of Contract,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17, (1992).
    4国内已经有人尝试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隐私权问题,参见,马特:“隐私权的经济学解读——以‘艳照门’事件为对象”,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张天上:“隐私权的经济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马文分析较为简要,并且其更意在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反思;张文比较完整地分析了隐私与名誉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两文的分析均仅限于作为信息的隐私,并没有涉及隐私的其他方面。
    52009年12月26日通过,并与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我国首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将其作为受保护的民事权益之一。
    1参见齐延平《论作为法治价值基础“人的尊严”》,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27页。
    1对法律经济学批评的简洁回应,可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pp.26-28 (6th ed.,2003). 1Daniel J. Solove, A Taxonomy of Privacy,15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477,479 (2006).
    ②活伦和布兰代兹的著名论文《隐私权》关心的主要就是物理隐私。参见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4 Harvard Law Review 193, (1890).
    ③例如,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393, (1978). Richard S. Murphy, Property Rights in Personal Information:An Economic Defense of Privacy,84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2381, (1996).
    ④参见,例如,Donald E. Brown, Human Universal, McGraw-Hill, New York,1991.
    1参见范德茂、吴蕊:“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载《文史哲》,2002年第3期。
    2参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364-365页。
    3参见普理查德对努尔人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描述。[英]埃文思·普理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和政治制度的描述》,禇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06-107页。
    ①参见Richard A. Posner, Privacy,Secrecy, and Reputation,28 Buffalo Law Review 1,3 (1978).
    ②参见[美]E.埃德蒙斯: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4页,第98页。
    3[英]雷蒙·威廉斯:《关建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365页。
    1如沃伦和布兰代兹在他们的经典论文中所表达的,参见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4 Harvard Law Review 193, (1890).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Privacy, Secrecy, and Reputation,28 Buffalo Law Review 1,4 (1978).
    1[英]埃文思·普理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6页。
    1[英]埃文思·理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禇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80页。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113页。
    3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42页。
    1[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32-133页。
    2参见[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29-1550。
    3参见John C. Bercsford & Alice M. Rivlin, Privacy, Poverty, and Old Age,3 Demography 247, (1966).
    4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1页。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393, (1978).
    1[美]欧义·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1页。
    2参见[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页。
    3 《奥瑟罗》,第三幕,第三场,收入《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615页。
    4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31—232页。我国民法学者讨论的是名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参见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15页—21页。
    1赫舒拉发就把隐私与自治等同起来,参见Jack Hirshleifer, Privacy:Its Origin,Function,and Future,9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649(1980).
    1例如,汤姆森认为并不存在“隐私权”,主张隐私权的道德理由其实都可以用于支持其他权利,如财产权。参见Judith Jarvis Thomson, The Right to Privacy,4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95 (1975).
    2例如,普斯特把普通法对隐私的保护视为对形塑个体身份和社群身份的一种“文明规则”的保护。参见Robert C. Post,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ivacy:Community and Self in the Common Law Tort,77 Columbia Law Review 957(1989).
    1参见张海鸥《宋代隐士隐居的因初探》,载《求索》,1999年第4期,第87—89页。
    2参见《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中对关闭型人格障碍的介绍。
    3参见Richard A. Posncr, Privacy, Secrecy, and Reputation,28 Buffalo Law Review 1,9 (1978).
    1由佛教兴盛引发的兵源和财政税收的锐减是统治者灭佛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见杨思远、仇静莉《从“三五灭佛”到“康熙禁教”》,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131页。一个基于相似原因所做的对比,参见张箭《试析南方为什么不灭佛》,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89-97页。
    2对财富最大化的详细阐释,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44—452页。
    3参见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pp.10-16 (6th ed.,2003).
    4[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46页。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pp.167-247 (6th ed.,2003).
    2在Erznoznik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违反宪法第一修王案为由,废除了一部禁止室外银幕放映在公路上或其他公有财产处能看得见的裸体镜头,而没有考虑与隐私有关的问题。参见Erznoznik v. Jacksonvill,422 U.S.205(1975).对这一判决的一个批评,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Uncertain Protection of Privacy by the Supreme Court, 1979 The Supreme Court Review 173 pp.202-204 (1979).
    1[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83页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53页。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Silvennan案中以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为由否定了警方在原告住处安装窃听器所获取的证据的效力,参见Silverman v. United States,365 U.S.505(1961).又以同样的理由,正 Katz案中否定了警方通过监听原告的电话所获取的证据的效力,参见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347 (1967).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与文学》(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344-347页。
    2参见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10月版。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470页。
    4[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43页。
    1参见Donald W. Ball, Privacy, Publicity, Deviance and Control,18 Th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9, (1975).
    2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83页。另可参见Richard A. Posner, A Theory of Primitive Socie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w,23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1980).
    3参见Gary S. Becker, Privacy and Malfeasance:A Comment,9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823, (1980).
    4以清代为例,州和县是最小的行政单元,“在州县级以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政府存在”。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5页。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官僚在总人口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唐代最高,占0.7%,其他都不足0.5%,最低的元代则只有0.03%。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5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版,第232页。
    6参见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载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版。
    7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0-42页。
    1埃来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65页。
    1参见Harold Demsetz,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57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47, (1967). 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6th ed.) Aspn Publishers, pp.32-34, (2003).
    1参见Mancur Olso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美]杰克·赫舒拉发等《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李俊慧、周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458—461页。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51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二款:“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担损害赔偿责任。”
    1[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2页。
    2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616页。
    2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79页。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243页。
    2桑本谦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必须看到,非理性反映毕竟不同于不完全信息下的决策。”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临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79页。
    1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伤害未必太大,因为与婚后通奸怀孕相比,婚前怀孕被识破的概率更大;不过如果法律不允许丈夫在妻子怀孕期间离婚,丈夫所承受的损失仍然不小。
    2对口味的经济分析,可参见[美]加里·贝克尔《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王晓刚译,王则柯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参见,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载《北京化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66页。例如,《新唐书·车服志》曾这样记载:“……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鐵銙七。”《明史·舆服三》对庶人的穿衣有这样的规定:“庶人初戴四带巾,改四方平定巾,杂色盘领衣,不许用黄。又令男女衣服,不得僭用金绣、锦绮、纻丝、绫罗……”。
    ①Olmstead v. United States,277 U.S.438,463,464,465 (1928).
    ①Olmstcad v. United States,277 U.S.438,478-479 (1928).
    Richard A. Posner, Privacy, Surveillance, and Law,75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45,251 (2008).
    1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347,352-353 (1967).
    1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347,366 (1967).
    2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347,373 (1967).
    1Griswold v. Connecticut,381 U.S.479,484 (1965).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Overcoming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p179.
    2参见[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Mancur Olso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pp534-537 (6th ed. 2003).
    3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Uncertain Protection of Privacy by the Supreme Court,1979 The Supreme Court Review173 p196(1979).
    4对该案历史背景和实际后果方面的分析,可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435-440页。
    1 Eisenstadt v. Baird,405 U.S.438,453 (1972).
    2 Roc v. Wade,410 U.S.113.153-154(1973).
    1关于影响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判决的因素,可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引论。
    2参见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第56-71页。有别于法律经济学对权利相互性的讨论,该文将权利的概念严格限定为法定的权利,并认为在解决权利冲突时应照同等保护原则、社会利益优先原则和一般权利优先原则进行。但该文并没有分析这三个原则的内在关系。另可参见马特《隐私权制度中的权利冲突》,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第24-27页。该文认为在民事权利体系中,隐私权会与表达自由和知情权发生冲突。前者需要在司法上进行利益衡量,后者需要从立法上加以限制。
    ③Erznoznik v. Jacksonville,422 U.S.205,212,214-215 (1975).
    ① F.C.C. v. Pacifica,438 U.S.726,748-749(1978).
    2例如,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认为我国亟需引入西方公众人物名誉权相关法律制度,对媒体的言论自由加以保护。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第92-98页,对美国司法中的公众人物的概念做了介绍和批计,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可将公众人物分为政治公众人物和社会公众人物,其人格权应当既受限制又受保护。陆江涛:《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知情权——冲突、协调与解决》,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2期,第113-116页,认为应当依据社会公共利益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加以限制。杨士林:《“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第5-11页,认为我国应借览欧美国家做法,通过在宪法层面保护言论自由的方式实现对公众人物名誉权的限制。杨立新:《隐私权肖像权公众人物必要的权利牺牲》,载《检察日报》,2003年4月9日,认为公众人物权利受限的范围仅限于隐私权和肖像权,而小涉及其他权利。
    ③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376 U.S.254 (1964).
    4 Curtis Publishing Co. v. Butts.388 U.S.130 (1967).
    ①参见Richard A. Posnc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p697 (6lh ed.2003).
    2 Time, Inc. v. Hill,385 U.S.374388-389 (1967).
    1Richard A. Posner, An affair of state:the investigation, impeachment and trial of President Clin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9-150 (1999).
    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测算,截至2011年4月,我国网民规模预计为4.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6%。2010年,我国网购交易金额达到那5231亿元,网购用户达到161亿。参见http://www.cnnic.cn/research/zx/qwfb/201105/W020110525466947396742.pdf
    3参见Paul H. Rubin, Government and Privacy:A Comment on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505 (1978).
    1NASAv. Nelson,131 S.Ct.746(2011).
    2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这条规定被看作为雇主侵犯劳动者的隐私权提供了可能。例如,参见潘峰《论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个分析框架》,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7期,第109页。
    1Lawrence Lessig, Code version 2.0, Basic Books, p223 (2006).
    2Whalen v. Roe,429 U.S.589 (1977).
    3Whalen v. Roe,429 U.S.589605 (1977).
    ①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结语,第289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154页。
    ①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第127页。
    ②吴平:《略论外国历史上的耻辱刑》,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期,第88页。
    ③李立景:《诉诸舆论的司法:耻辱刑的现代流变及启示》,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第12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28页。
    5[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67页。共同意识或集体意识是指构成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的“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参见,同上注书,第42页。
    6[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仑》.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第71页。
    1因此,研究法律需要有点行为主义的姿态。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34—246页。
    2 Dan M. Kahan,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631(1996).
    1参见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第127页。
    2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第127页。
    3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张全民点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8月,第3-5页。
    4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张全民点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3-4页
    1 《周礼》,钱玄等注译,岳麓书社2001年7月版,第324—325页。
    2 《周礼》,钱玄等注译,岳麓书社2001年7月版,第324页。沈家本在叙述周朝的刑罚时并没有列出明刑。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张全民点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1—14页。
    3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张全民点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338页。
    4参见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第129页。
    5转引自杨鸿惟《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第129页。
    1尽竹对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做法曾有非议,但这并小妨碍其对肉刑局限性的认识。
    2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第132页。
    3当下中国法律中规定的惩罚方式或承担责任的方式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做、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4具体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要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俣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①丁香乐等:“天桥上公布卖淫嫖娼者 九宫庙派出所张贴《通告》引发争议”,《重庆晚报》,2004年4月9日。
    ②孟银安、张艳丽:“派出所当街曝光卖淫女照片”,《新消息报》,2007年9月5期。
    ③例如,有关银川警方公布卖淫女照片的争议,可见,王志顺:“当街曝光卖淫女照片暴露了什么”,红网,2007年9月7日,http://hlj.rednet.en/c/2007/09/07/1313164.htm,2010年12月28日访问。成刚:“王志顺,你暴露了什么”天山网,2007年9月11日,http://www.tianshannet.com.cn/pn/content/2007-09/11/content_2177306.htm,2010年12月28日访问。
    4吴平:《略论外国历史上的耻辱刑》,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期,第89页。
    5杨鸿雁:《中外耻辱刑发展轨迹探寻及反思》,收入何勤华主编:《20世上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414页。
    6参见杨鸿雁《中外耻辱刑发展轨迹探寻及反思》,收入何勤华主编:《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416页。
    7凯伦·法林顿:《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10页。
    ①凯伦·法林顿:《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10贝。
    ②凯伦·法林顿:《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12页
    ③参见李立景:《诉诸舆论的司法:耻辱刑的现代流变及启示》,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第12-13页。
    4一个细致的介绍及评论,参见Abril R. Bedarf, Examining Sex Offender Community Notification Laws,83 California Law Review 885 (1995).
    ⑤ James Q. Whitman. What Is Wrong with Inflicting Shame Sanction? 107 Yale Law Journal 1055,1056 (1998).
    5参见Dean E. Murphy, Justice as a Morality Play That Ends with Shame, New York Times, June.3,2001.
    ⑦ Jan Hoffman. Crime and Punishment:Shame Gains Popularity, New York Times, Jan.16,1997.
    6参见Dan M. Kahan,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 650-651(1996).
    1参见李立景《诉诸舆论的司法:耻辱刑的现代流变及启示》,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第13页。
    2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开幼,以及人之幼”。休谟也观察到:“人类是大大地受想象所支配的,而且他们的感情多半是与他们对任何对象的观点成比例的,而不是这个对象的真实的、内在的价值成比例的。……我们总是顺从我们的情感的指示,而情感却总是为接近的东西辩护的。”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第575页。
    3参见[美]E.O.威尔逊《人类的本性》,甘华明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7章。
    1参见[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版。
    2关于初民社会中规范的出现、运作机理以及秩序的维持,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6、7章。
    3经验的观察研究,参见[美]罗伯特·埃里克森《无需秩序的法律——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美]艾里克·拉斯谬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等译,姚洋校,北京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0月版,第3页。
    1参见Robert Axclrod, William D. Hamilton,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211 Science 1390, (1981).中文的介绍,可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42—50页。
    1[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版,第27页。
    2参见[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5-26页。
    1参见Dan M. Kahan & Eric A. Posner, Shaming White-Collar Criminals:A Proposal for Reform of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42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65,369 (1999).
    2例子来自波斯纳。参见[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9页。
    1对“文化资产”的一种界定和细敛分析,参见苏力《“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6期。
    2[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版,第50页。
    1[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47页
    1对作为一项制度的复仇的特点、兴衰及法律中的复仇因素的分析论证,参见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版,第一章。另可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与文学》(增订版),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二章。
    2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6月版,第73页。
    1关于公共惩罚和私人惩罚各自的比较优势,可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七章。
    1参见Amos Tversky & Daniel Kahneman,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l,106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9 (1991)中文的介绍,可参见凯斯·R·桑斯坦主编:《行为法律经济学》,涂水前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日版,导论。
    ②但由于成本并不高,因此此类信号在区分好人与坏人上尽管会起作用但并不总是可靠。
    ③[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36页
    1参见Gary S. Becker, Crime and Punishment:An Economic Approach,76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69,170 (1968).
    1参见[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
    1参见Gary S. Becker, Crime and Punishment:An Economic Approach,76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69,194 (1968).
    2参见Dan M. Kahan,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606 (1996).
    3参见Dan M. Kahan,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620(1996).
    1参见Dan M. Kahan.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635-641 (1996).
    1参见Toni M. Massaro, Shame, Culture, and American Criminal Law,89 Michigan Law Review 1880,1883 (1991).
    2参见[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3月版。
    1参见Alon Harel, Alon Klement, The Economics of Stigma:Why More Detection of Crime May Result in Less Stigmatization,36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55,355 (2007).
    2对白领犯罪进行羞羞辱惩罚的一个提议,参见Dan M. Kahan & Eric A. Posner, Shaming White-Collar Criminals:A Proposal for Reform of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42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65, (1999).
    3例如,丹·卡汉认为羞辱性罚金刑(shameful fines)和羞辱性社区服务(shameful service)是可选择性的(alternative)惩罚,可以丰富(enrich)传统的惩罚方式。参见Dan M. Kahan,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I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 (1996).
    4[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36页。
    1亚里士多德对校正正义的解说,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136-140页。对亚里士多德校正正义中暗含的形式法治因索的分析,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391-412页。
    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第221页。
    3参见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林毅夫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七章。
    1参见[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
    2[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321页。
    3[美]埃里克·A·法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321页。
    1[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50页。
    1[美]理查德·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95页。
    2[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扳,第153页。
    3参见,例如,James Q. Whitman, What Is Wrong with Inflicting Shame Sanction? 107 Yale Law Journal 1055, (1998).
    1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722-724页。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31-136页。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527-529页。
    2参见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利罪、侵犯财产罪》,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606页。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10—234页。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6th ed.) Aspn Publishers, p.235, (2003).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627页。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393, (1978).
    3参见[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4参见George A. Akerlof, 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84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488. (1970).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Blackmail, Privacy and Freedom of Contract,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17(1993).
    2参见Gary S. Becker, Crime and Punishment:An Economic Approach,76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69 (1968).
    1参见于志刚“关于对犯罪记录予以隐私权保护的思索——从刑法学和犯罪预防角度进行的初步检讨,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38-39页。
    2参见Richard A. Posncr,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edalus, Spring. (2002).
    1参见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50-153页。
    2参见Gary S.Becker & George J.Stigler,Law Enforcement,Malfeasance,and Compensation of Enforcers,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1974).
    3参见William M. Landes & Richard A.Posner,The Private Enforcement of Law,4 Joumal of Legal Studies 1(1975).
    4参见Richard A. Posner,Economic Analysis of Law,(6th ed)Aspn Publishers,p.636,(2003).
    5参见“解密中国通缉令悬赏机制:警有限民力无穷”,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4/23/content 60132.htm。
    1 《中华人民共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Blackmail. Privacy and Freedom of Contract,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17,1827(1993).
    3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93页
    4参见Sally Engle Merry, Rethinking Gossip and Scandal, in Toward a General Thcory of Social Control, (Donald Black cd.). Vol. I. Academic Press, Inc. pp.271-302 (1984).
    (?)Douglas H. Ginsburg, Paul Shechtman. Blackmail: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w,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49.1860(1993).
    2[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的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4月版,第261页。
    1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95页。
    1按照我国刑法,敲诈勒索罪是数额犯,行为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必须“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6th ed.) Aspn Publishers, p.636, (2003).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Blackmail, Privacy and Freedom of Contract,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17,1838 (1993).
    1简要的回顾,可参见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冯建妹等编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4-5页。
    2参见David W. Leebron, The Right to Privacy's Place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ort Law,41 Case Western Reserve Law Review 769 (1991).
    3参见David W. Leebron, The Right to Privacy's Place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ort Law,41 Case Western Reserve Law Review 769793-798 (1991).
    4参见Richard S. Murphy, Property Rights in Personal Information:An Economic Defense of Privacy,84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2381,2390(1996).
    5 William L. Prosser, Privacy,48 California Law Review 383 (1960).
    6 William L. Prosser, Privacy,48 California Law Review 383 (1960).普罗瑟的这一分类方式被第二次侵权法重述完全采纳。根据重述,隐私侵权有如下四种方式:(1)对他人隐逝的无理侵入;(2)盗用他人的姓名或肖像;(3)无理公开他人的私生活:(4)向公众报道他人时出现不合理的错误。参见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 652 A (1976).
    1参见林彦《乞讨权在美国确立的过程》,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1期,第134页。
    2 Grcsham v. Peterson,225 F.3d 899 (2000).
    3 Galclla v. Onassis 487 F.2d 986 (1973).
    1Melvin v. Reid,112 Cal. App.285 (1931), Briscoe v.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1972 WL7259 (C.D.Cal.).
    1Melvin v. Reid,112 Cal. App.285,292 (1931).
    2例如,参见于志刚:《关于对犯罪记录予以隐私保护的思索——从刑法学和犯罪预防进行的初步检讨》,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3例如,参见颜超明、张训《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化》,载《中国刑事法杂》2010年第6期,第14-21页。房清侠《前科消灭制度研究》,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80-93页。
    ①Daily Times Democrat v. Graham.276 Ala.380.
    ②Sidis v. F-R Pub. Corporation.113 F.2d 806.
    1Richard A. Epstein. A Taste for Privacy? 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aturalistic Ethic,9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665,668 (1980).
    2参见Richard A. Posner,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393,419 (1978).
    3参见阿丽塔·L·艾伦 理查德·C·托克音顿《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冯建妹等编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21页。
    1参见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p45 (6th ed.2003).
    2学界的讨论与咯,例如,参见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隋彭生《论肖像权的客体》,载《中国法法学》,2005年第1期。
    3参见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80页。
    1、 [美]埃里克森,罗伯特:《无需秩序的法律——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德]埃利亚斯,诺贝特:《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的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4月版。
    3、[美]艾伦,阿丽塔,L/托克音顿,理查德,C:《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冯建妹等编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4-5页。
    4、 [美]贝克尔,加里:《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
    5、[美]贝克尔,加里:《口味的经济学分析》,李杰、王晓刚译,王则柯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6、[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
    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版。
    8、[英]波普尔,卡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9、[英]波普尔,卡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弋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8月版。
    10、 [美]波斯纳,理查德:《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林毅夫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1、 [美]波斯纳,理查德:《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2、 [美]波斯纳,理查德:《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3、 [美]波斯纳,理查德:《并非自杀契约——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宪法》,苏力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4、 [美]波斯纳,理查德:《法律与文学》(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5、 [美]波斯纳,理查德:《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月版。
    16、 [美]波斯纳,理查德:《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7、 [美]波斯纳,理查德:《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8、 [美]波斯纳,埃里克,A:《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9、 [美]布坎南,詹姆斯,M./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0、 成刚:《王志顺,你暴露了什么》,天山网,2007年9月11日,http://www.tianshannet.com.cn/pn/content/2007-09/11/content_2177306.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8日。
    21、 戴听:《威慑补充与“赔偿减刑”》,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2、 [英]道金斯,理查德:《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王兵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3、 [美]德沃金,罗纳德:《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4、 长江商报:《武汉警方街头贴告示实名曝光卖淫嫖娼人员》,http://news.163.com/10/0717/02/6BOU3MNS0001122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8日。
    25、 丁香乐等:《天桥上公布卖淫嫖娼者九宫庙派出所张贴<通告>引发争议》,《重庆晚报》,2004年4月9日。
    26、 董金华:《关于隐私权的理论探析》,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6期。
    27、 [英]法林顿,凯伦:《刑罚的历史》,陈丽红、李臻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8、 范德茂、吴蕊:《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载《文史哲》,2002 年第3期。
    29、 房清侠《前科消灭制度研究》,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80-93页。
    30、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
    3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32、 冯象:《玻璃岛:亚瑟与我三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3月版。
    33、 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34、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5),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5、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6、 [美]戈夫曼,欧文:《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7、 [美]格尔茨,克利福德:《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38、 [美]赫舒拉发,杰克等:《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李俊慧、周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版。
    39、华商报:“家中看黄碟民警上门查”,http://news.sohu.com/30/70/news20272703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5日。
    40、华商报:“陕西评‘2002政法十件大事’‘黄碟事件’入选”,http://news.sina.com.cn/c/2003-01-27/0830888894.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15日。
    41、 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载《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2、 [美]霍贝尔,埃德蒙斯,E:《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版。
    43、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版。
    44、 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5、 [美]霍尔姆斯,史蒂芬/[美]桑斯坦,R.,凯斯:《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46、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7、 [美]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8、 [美]拉斯谬森,艾里克:《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等译,姚洋校,北京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0月版。
    49、 李道军:《法的应然与实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50、 李立景:《诉诸舆论的司法:耻辱刑的现代流变及启示》,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51、 林彦《乞讨权在美国确立的过程》,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1期,第134页。
    52、 林喆:《“行乞权”之争的法理误区——兼评“法无明文禁止之处即可作为权利的推定”命题》,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3、 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54、 陆江涛:《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公众社会知情权——冲突、协调与解决》,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55、 [法]卢梭,让·雅克:《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版。
    56、 吕耀怀:《隐私权立法的道德基础》,载《哲学动态》,2010年第6期。
    5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8、 马特:《隐私权的经济学解读——以‘艳照门’事件为对象》,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59、 马特:《隐私权制度中的权利冲突》,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60、 马特:《隐私语义考据及法律诠释》,载《求索》,2008年第5期。
    61、 [英]密尔,约翰:《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3月版。
    62、 孟银安、张艳丽:《派出所当街曝光卖淫女照片》,《新消息报》,2007年9月5日。
    63、 《孟子·梁惠王上》。
    64、 [德]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6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车服志》。
    66、 潘峰:《论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个分析框架》,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7期。
    67、 [英]普理查德,埃文思:《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68、 齐延平:《国家与社会:一种法学思维模式的重新解读》,载《文史哲》,2000年第2期。
    69、 齐延平:《论作为法治价值基础的“人的尊严”》,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0、 钱玄等注译:《周礼》,岳麓书社2001年7月版。
    71、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何鹏校,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
    72、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3、 桑本谦:《理论法学的迷雾——以轰动案例为素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74、 [美]桑斯坦,凯斯,R,主编:《行为法律经济学》,涂永前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75、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76、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张全民点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8月。
    77、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78、 苏力:《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版。
    79、 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
    80、 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
    81、 苏力:《“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2、 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6月版。
    83、 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84、 隋彭生:《论肖像权的客体》,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85、 [法]涂尔干,埃米尔:《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版。
    86、 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公众人物名誉权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87、 王建勋: 《“公审大会” 严重背离法治精神》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903/0316_23_106238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4月10日。
    88、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89、 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90、 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91、 王秀哲:《我国隐私权保护应该入宪》,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92、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
    93、 王志顺:《当街曝光卖淫女照片暴露了什么》,红网,2007年9月7日,http://hlj.rednet.cn/c/2007/09/07/1313164.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8日。
    94、 [美]威尔逊,爱德华,O:《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毛盛贤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95、 [美]威尔逊,E.O:《人类的本性》,甘华明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96、 [英]威廉斯,雷蒙:《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
    97、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3月版。
    98、 吴平:《略论外国历史上的耻辱刑》,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期。
    99、 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00、 [英]休漠:《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
    101、 徐显明、齐延平:《走出幼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理学的新进展》,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102、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10月版。
    103、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
    104、 颜超明、张训:《论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化》,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6期。
    105、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06、 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载《法学研究》,2005年1期。
    107、 杨立新:《隐私权肖像权公众人物必要的权利牺牲》,载《检察日报》,2003年4月9日。
    108、 杨立新:《“艳照门”事件的人格权法和侵权法思考》,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109、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10、 杨士林:《“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
    111、 杨思远、仇静莉:《从“三五灭佛”到“康熙禁教”》,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112、 于志刚:《关于对犯罪记录予以隐私权保护的思索——从刑法学和犯罪预防角度进行的初步检讨》,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13、 张超:《隐私权的政治哲学辩护》,载《北方法学》,2009年第3期。
    114、 张海鸥:《宋代隐士隐居原因初探》,载《求索》,1999年第4期。
    115、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16、 张箭:《试析南方为什么不灭佛》,载《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17、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18、 张天上:《隐私权的经济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119、 张廷玉:《明史·舆服三》
    120、 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121、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版。
    122、 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神州增订版),中信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23、 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24、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25、 赵秉志:《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2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编:《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127、 中新网:《解密中国通缉令悬赏机制:警力有限 民力无穷》,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4/23/content_601321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5月8日。
    128、 《中国青年报》:“我们的宪法权利就在身边”,2007年1月6日。
    129、 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30、 最高人民法院网, “数说人民法院审判工作60年”,http://www.court.gov.cn/qwfb/sfsj/201002/t20100221_1368.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4月1日。
    131、 最高人民法院网,“2006年—2010年审执结案件数量与法官人数走势情况”,http://www.court.gov.cn/qwfb/sfsj/201103/t20110324_1908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4月1日。
    1、Akerlof, George A, 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84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488, (1970).
    2、American Law Institute,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 652 A. cmt. a (1965).
    3、Axelrod Robert& Hamilton, William 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211 Science 1390,(1981).
    4、Ball, Donald W, Privacy, Publicity, Deviance and Control,18 Th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9,(1975).
    5、Becker, Gary S, Crime and Punishment:An Economic Approach,76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69 (1968).
    6、Hirshleifer, Jack, Privacy and Malfeasance:A Comment,9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823, (1980).
    7、Hirshleifer, Jack,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8、Becker, Gary S & Stigler, George J, Law Enforcement, Malfeasance, and Compensation of Enforcers,3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 (1974).
    9、Bedarf, Abril R, Examining Sex Offender Community Notification Laws,83 California Law Review 885 (1995).
    10、Bellah, Robert N,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96 Daedalus 1 (1967).
    11、Beresford, John C& Rivlin, Alice M, Privacy, Poverty, and Old Age,3 Demography 247, (1966).
    12、Bloustein, Edward, Privacy as an Aspect of Human Dignity:An Answer to Dean Prosser,39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962 (1964).
    13、Brown, Donald E, Human Universals, McGraw-Hill, New York,1991.
    14、Coase, R.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3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 (1960).
    15、Comment, A Taxonomy of Privacy:Repose, Sanctuary, and Intimate Decision,64 California Law Review 1447 (1976).
    16、Cooter, Robert& Ulen, Thomas, Law and Economics,3rd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2000.
    17、Demsetz, Harold,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57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47, (1967).
    18、Epstein, Richard A, A Taste for Privacy? 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aturalistic Ethic,9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665 (1980).
    19、Gajda, Amy, What If Samuel D. Warren Hadn't Married A Senator's Daughter? Uncovering the Press Coverage that Led to "The Right to Privacy",2008 Michigan State Law Review 35, Spring,2008.
    20、Gewirtz, Paul, Privacy and Speech,140 The Supreme Court Review 139 (2001).
    21、Ginsburg, Douglas H & Shechtman, Paul, Blackmail: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w,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49 (1993).
    22、Harel, Alon&Alon, Klement, The Economics of Stigma:Why More Detection of Crime May Result in Less Stigmatization,36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55 (2007).
    23、Hart, H.L.A.,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71 Harvard Law Review 593 (1957).
    24、Hirshleifer, Jack, Privacy:Its Origin, Function, and Future,9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649 (1980).
    25、Hirshleifer, Jack, Where Are We i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63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1 (1973).
    26、Hoffman, Jan, Crime and Punishment:Shame Gains Popularity, New York Times, Jan.16,1997.
    27、Holmes, Wendell, Oliver, The Path of Law,10 Harvard Law Review 457 (1897).
    28、Kahan, Dan M, What Do Alternative Sanctions Mean? 6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591, (1996).
    29、Kahan, Dan M & Posner, Eric A, Shaming White-Collar Criminals:A Proposal for Reform of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42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65, (1999).
    30、Landes, William M. & Posner, Richard A, The Private Enforcement of Law,4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 (1975).
    31、Lawrence, Lessig, Code version 2.0, Basic Books (2006).
    32、Leebron, David W, The Right to Privacy's Place i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ort Law,41 Case Western Reserve Law Review 769 (1991).
    33、Massaro, Toni M, Shame, Culture, and American Criminal Law,89 Michigan Law Review 1880,(1991).
    34、Merry, Engle, Sally, Rethinking Gossip and Scandal, in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 (Donald Black ed.), Vol. I. Academic Press, Inc. (1984).
    35、Murphy, Dean E, Justice as a Morality Play That Ends with Shame, New York Times, June.3,2001.
    36、Murphy, Richard S, Property Rights in Personal Information:An Economic Defense of Privacy,84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2381, (1996).
    37、Olson, 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38、Posner, Richard A, A Theory of Primitive Societ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w, 23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 (1980).
    39、rosner, Kichard A, An affair of state:the investigation, impeachment and trial of President Clin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0、Posner, Richard A, Blackmail, Privacy and Freedom of Contract,14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817 (1993).
    41、Posner, Richard A,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pn Publishers, (6th ed.2003).
    42、Posner, Richard A, Law and Literature (3rd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43、Posner, Richard A, The Law & Econom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edalus, Spring 2002.
    44、Posner, Richard A, Overcoming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5、Posner, Richard A, Privacy, Secrecy, and Reputation,28 Buffalo Law Review 1 (1978).
    46、Posner, Richard A, Privacy, Surveillance, and Law,75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45 (2008).
    47、Posner, Richard A, The Cost of Enforcing Legal Rights,4 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 71 (1995).
    48、Posner, Richard A, The Jurisprudence of Skepticism,86 Michigan Law Review 827(1988).
    49、Posner, Richard A, The Path Away From Law,110 Harvard Law Review 1039 (1997).
    50、Posner, Richard A,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51、Posner, Richard A, 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2、Posner, Richard A, The Right of Privacy,12 Georgia Law Review 393, (1978).
    53、Posner, Richard A, The Sociology of the Sociology of Law:A View from Economics,2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5, (1995).
    54、Posner, Richard A, The Uncertain Protection of Privacy by the Supreme Court, 1979 The Supreme Court Review 173 (1979).
    55、Post, Robert C,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ivacy:Community and Self in the Common Law Tort,77 Columbia Law Review 957 (1989).
    56、Prosser, William L, Privacy,48 California Law Review 383 (1960).
    57、Rasmusen, Eric, Stigma and Self-Fulfilling Expectations of Criminality,39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19, (1996).
    58、Rubin, Paul H, Government and Privacy:A Comment on "The Right of Privacy", 12 Georgia Law Review 505 (1978).
    59、Schauer, Frederick, Thinking Like a Lawyer:A New Introduction to Legal Reason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60、Sedley, David, Philosophy, the Forms, and the Art of Ruling,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lato's Republic,.G. R. F. Ferrari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61、Solove, Daniel J, A Taxonomy of Privacy,15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477 (2006).
    62、Stigler, George J,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69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13 (1961).
    63、Stuntz, William J, Pricavy's Problem and the Law of Criminal Procedure,93 Michigan Law Review 1016, (1995).
    64、Stuntz, William J, The Uneasy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Procedure and Criminal Justice,107 The Yale Law Journal 1 (1997).
    65、Thomson, Jarvis, Judith, The Right to Privacy,4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95(1975).
    66、Tversky, Amos & Kahneman, Daniel, 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l,106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9 (1991).
    67、Warren, Samuel D & Brandeis, Louis D, The Right to Privacy,4 Harvard Law Review 193(1890).
    68、Whitman, James Q, What Is Wrong with Inflicting Shame Sanction? 107 Yale Law Journal 1055(1998).
    69、Olmstead v. United States,277 U.S.438 (1928).
    70、Melvin v. Reid,112 Cal. App.285 (1931).
    71、Sidis v. F-R Pub. Corporation,113 F.2d 806 (1940).
    72、Silverman v. United States,365 U.S.505 (1961).
    73、Daily Times Democrat v. Graham,276 Ala.380 (1964).
    74、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376 U.S.254 (1964).
    75、Katz v. United States,389 U.S.347 (1967).
    76、Time, Inc. v. Hill,385 U.S.374 (1967).
    77、Briscoe v.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Inc.1972 WL7259 (C.D.Cal.).
    78、Eisenstadt v. Baird,405 U.S.438 (1972).
    79、Galella v.Onassis 487 F.2d 986 (1973).
    80、Gertz v.Robert Welch,Inc.418 U.S.323 (1974).
    81、Curtis Publishing Co.v.Butts,388 U.S.130(1975).
    82、Erznoznik v. Jacksonville,422 U.S.205 (1975).
    83、Whalen v. Roe,429 U.S.589605 (1977).
    84、F.C.C.v. Pacifica,438 U.S.726,748-749(1978).
    85、Gresham v. Peterson,225 F.3d 899 (2000).
    86、NASA v. Nelson,131 S.Ct.746 (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