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词语与满族萨满教文化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萨满教文化一直是国内外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多是以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角度作为出发点,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却为数不多,特别是从满语词语的义项出发,系联满语中音义相通的词作为研究萨满教文化的切入点和主要材料的研究成果尚且未见。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角度,结合满文文献和满族神话等材料,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满语词语与萨满教文化的关系。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满语词语和与之相关的萨满教文化,不是对满族萨满教文化做全方位的描写,而是以满语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具有音义相通关系的满语词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发掘它们所反映的满族萨满教文化的信仰、观念、行为等方面的信息,既证实了目前已有的萨满教文化的一些理论与观点,也进一步证实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证实了民族语言是研究民族文化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这一探索无论是在萨满教研究还是在满语研究领域都具有创新意义。
Shamanistic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roject in domestic and foreignstudies on culture. Former studies always started from the anthropology, ethnology andhistory perspective, and there were few studies conducted from linguistics, especiallyfrom the senses of Manchu words. Till now, there hasn’t been any achievement instudying on the shamanistic culture by taking the cognate words as the focus and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chu words andshamanistic culture have been explored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s by combing with suchmaterials as Manchu references and mythologies and etc, and by employing the theoriesand methods of various subjects. The focus in this research is the Manchu words, whichis not a complete description for Manchu shamanistic culture, but to discover the beliefs,concepts and behaviors of Manchu shamanistic culture reflected by these words bystarting from the connections among each sense of Manchu words or among Manchuwords with cognate relation. It not only testifies some current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shamanistic culture, but also further prov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culture and the fact that na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s forstudying ethnic culture. It has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in both Shamanism and ManchuStudies.
引文
①赵阿平.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8页.
    ①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53页.
    ①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180页.
    ②缪勒.宗教学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①缪勒.宗教学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②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语文出版社,1996年.第180页.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1页-第165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1页-第167页.
    ①见《晋书·四夷传》“肃慎”条
    ②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①耿占春.隐喻[M].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②耿占春.隐喻[M].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15页.
    ①吴念阳.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第125页.
    ②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①王平.《说文》与中国古代科技[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第112页.
    ②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M].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8页.
    ①西清.黑龙江外纪[M].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第15页.
    ②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①张佳生.中国满族通论[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①乌丙安,李文刚.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满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5页-第8页.
    ②傅英仁.满族神话故事[M].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95页.
    ③富育光,荆文礼.苏木妈妈创世神话与传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第133页.
    ①弗雷泽.金枝[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①杨学政.原始宗教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8页.
    ①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M].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431页.
    ①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M].宋立道,鲁奇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32页.
    ②萧兵.中国文化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①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M].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71页.
    ②谷德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上)[M].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58页-第60页.
    ③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M].宋立道,鲁奇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33页.
    ①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0页.
    ②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①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M].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70页-第272页.
    ②何睛.日字构形与商代日神崇拜及人头祭[J].商文化管窥[C],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②道尔吉·班札罗夫.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J].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7辑[C].内蒙古大学教研室,1981年.第25页.
    ③道森编.出使蒙古记[M].吕浦译.周良霄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2页-第13页.
    ①何星亮.中国自然崇拜[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0页.以上论说有参考此节内容.
    ①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第197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99页.
    ②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13页.
    ①赵振才.通古斯-满语与文化(二)[J].满语研究,1986,(2).
    ②胡淼.《诗经》的科学解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0页.
    ①孟慧英.尘封的偶像[M].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②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8页.
    ①任继愈.宗教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966页;吴康.中华神秘文化辞典[M]海南出版社,1993年.第243页.
    ①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8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48页.
    ①马塞尔·莫利,昂印·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4页.
    ①贾兰坡.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21页.
    ①金香,色音.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7页-第83页.
    ①阿桂.满洲源流考[M].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1页-第112页.
    ①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00页.
    ①富伟.辽宁少数民族婚丧风情[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①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222页-第225页.
    ②吕大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满族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85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0页.
    ②见牡丹江地区《富察哈拉神谕》.富育光翻译.
    ③杨学政.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414页.“柳祭”条由王宏刚撰写.
    ①杨丽慧.世界神话与原始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48页.
    ②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6页.
    ①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页
    ①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第237页.
    ②汪玲玲.汪玲玲民俗文化论集[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4页.
    ①那木吉拉.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①吕大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考古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②吕大吉.宗教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42-第343页.
    ③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6页.
    ①唐晓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M].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2页.
    ①王凤阳.古辞辨[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446页.
    ②孙希旦.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98年.第295页.
    ①钱穆.灵魂与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4页-第95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②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①王可宾.女真国俗[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5-第266页.
    ②王继平.服饰文化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①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②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国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第102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①何光沪.百川归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8页.
    ①彭自强.宗教学概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82页-第83页.
    ①李申.宗教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4页.
    ①傅英仁.满族萨满神话[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②乌丙安,李文刚.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页.
    ③富育光.萨满教天穹观念与神话探考[J].学术研究丛刊,1987,(4).
    ①杨学政.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3页,第30页.
    ①宋和平.满族萨满神灵初探[J].金香,色音.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②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8页.
    ②茅盾.神话研究[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64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8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8页.
    ②宋和平.满族萨满神灵初探[J].金香,色音.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①杨学政.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30页.王宏刚撰写“巴那吉额母”条.
    ②江桥.清代满蒙汉词语音义对照手册[M].中华书局,2009年.第446页.
    ③江桥.清代满蒙汉词语音义对照手册[M].中华书局,2009年.第452页.
    ①傅英仁.满族萨满神话[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6页.
    ①尹荣方.神话求原[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①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4页.
    ①谢选骏.中国神话[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②那木吉拉.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0年.第273页-第284页.
    ③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M].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178页.
    ①陶阳,钟秀.中国神话[M].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53页.
    ①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宗教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277页.
    ①王力.同源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78页.
    ②瞿兑之.释巫[J].燕京学报,1930,(7).
    ③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M].中华书局,1962年.第86页.
    ①秋浦.萨满教研究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8页.
    ①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58页-第259页.
    ①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75页.
    ②富育光.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M].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①赵阿平.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35页.
    ①王力.同源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页-第20页.
    ②侯玲文.上古汉语朝鲜语对应词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①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60页.
    ②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第191页.
    ①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30页.
    ①郭淑云.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①许征帆.马克思主义辞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711页.
    ①石磊,崔晓天,王忠.哲学新概念词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8页.
    ①姜相顺.辽滨塔满族家祭[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页.
    ①王宏刚,富育光.满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5页-第156页.
    ②富育光,王宏刚.满族萨满关志远、关柏荣访问记,见吕大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36页.
    ①魏勒.性崇拜[M].史频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215页.
    ②让·谢瓦利埃,阿兰·海尔布兰.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见该书“线”条.
    ①石光伟、刘厚生.满族萨满跳神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90页-第93页.“关姓”换索神词.
    ①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0页.
    ②赵阿平.满-通古斯语言与萨满文化(四)[J].满语研究,1999,(2).
    ①荆文礼,富育光.尼山萨满传[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
    ①利普斯.事物的起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1页.
    ①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中国浪漫文学探源[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①乔治·佛兰克尔.心灵考古[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33页.
    ①乔治·佛兰克尔.心灵考古[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50页.
    ②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①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第21页.
    ①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第109页.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关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页.
    ②阿奎那.神学大全[M].见西方思想宝库[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1252页.
    ①吕大吉.宗教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页-第275页.
    ①吕大吉.宗教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74页.
    ②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1](清)御制清文鉴[M].康熙四十七年内府刻本.
    [2](清)五体清文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
    [3](清)志宽,培宽.清文总汇[M].荆州驻防翻译总学刻本,1897.
    [4](清)同文广汇全书[M].天绘阁刻本,1693.
    [5](清)沈启亮.大清全书[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6](清)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清)穆彰阿,潘锡恩.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清)阿桂,孙文良,陆玉华点校.满洲源流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9]中国社会科学院.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清)钦定满洲祭天祭神典礼[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
    [11](清)吴振臣.宁古塔纪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12](清)西清.黑龙江外纪[M].杭州:杭州古籍书店,1985.
    [13]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4]商鸿逵,刘景宪,季永海,徐凯.清史满语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5]安双成.满汉大辞典[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
    [16]胡增益.新满汉大辞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17](日)河内良弘.满洲语文语文典[M].京都大学学术出版社,1996.
    [18](日)羽田亨.满和辞典[M].日本:国书刊行会,1972.
    [19]季永海.满语语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20]刘景宪,赵阿平.满语研究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
    [21]佟永功.功在史册:满语满文及文献[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22]赵阿平.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3]赵阿平,朝克.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4]王可宾.女真国俗[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25]李燕光、关捷.满族通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26]张佳生.满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27]张佳生.中国满族通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28]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29]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0]富伟.辽宁少数民族婚丧风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31]姜相顺.辽滨塔满族家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32](俄)史禄国.满族的社会组织——满族氏族组织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3]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北京:国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34]王宏刚、富育光.满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35]贺灵、佟克力.锡伯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6]秋浦.鄂温克人的原始社会形态[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7]韩有峰.鄂伦春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38]黄任远.赫哲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39]吕大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0]杨学政.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41]永志坚.萨满神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42]石光伟,刘厚生.满族萨满跳神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43]刘厚生.清代宫廷萨满神歌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44]宋和平.满族萨满神歌译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45]陈永春.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6]纳拉二喜.萨满神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47]赵志忠.满族萨满神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48]尹郁山.满族石姓萨满祭祀神歌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49]宋和平、孟慧英.满族萨满文本研究[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98.
    [50]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51]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52]富育光、荆文礼.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尼山萨满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3]富育光、荆文礼.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乌布西奔妈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4]富育光、荆文礼.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萨大人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5]富育光、荆文礼.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东海沉冤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6]富育光、荆文礼.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苏木妈妈、创世神话与传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57]富育光、荆文礼.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天宫大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58]富育光,王宏刚.萨满教女神[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
    [59]富育光,孟慧英.满族萨满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0]金香,色音.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1]富育光,赵志忠.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62]郭淑云.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3]吉林省民族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第一辑)[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64]道尔吉·班札罗夫.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J].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十七辑[C].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1981.
    [65]秋浦.萨满教研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6]姜相顺.神秘的清宫萨满祭祀[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67]傅英仁.傅英仁满族故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68]傅英仁.满族神话故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69]乌丙安、李文刚.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70]富育光.七彩神火:满族民间传说故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71]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72]谷德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
    [73]汪立珍.鄂温克族神话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74]那木吉拉.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
    [75]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76](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上海:三联书店,1988.
    [77](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8](法)列维·不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9]邓晓华.人类文化语言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80]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81]丁石庆.双语文化论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82]王力.同源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2.
    [83]殷寄明.汉语同源字词考[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7.
    [84]哈斯巴特尔.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5](法)梅耶.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86](日)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87](德)弗里德里格·温格瑞尔.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9](英)戴维·库伯.隐喻[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9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1]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92]杨学政.原始宗教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9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4](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5](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6](英)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97]谢选骏.中国神话[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98](法)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99]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0]萧兵.中国文化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101]杨利慧.世界神话与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02](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
    [103](英)弗雷泽.金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04](英)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05](奥)弗洛伊德著,杨庸一.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106](法)列维·施特劳斯.图腾制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07]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8](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09]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10]茅盾.神话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111](日)大林太良[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112]杨利慧.神话与神话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3]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11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宗教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115]赵阿平.满语语义文化内涵探析(四)[J].满语研究,1994,(2)
    [116]赵阿平.满-通古斯语言与萨满文化(一)、(二)、(三)、(四)[J].满语研究,1997,(1)、1998,(1)、1998,(2)、1999,(2)
    [117]赵阿平.满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含义(上、下)[J].满语研究,1995,(2)、1996,(1)
    [118]赵阿平.满-通古斯语言与萨满文化论略[J].民族语文,1996,(3)
    [119]刘厚生.满语言文化与萨满文化是满族研究的两大基石[J].满族研究,2003,(3)
    [120]赵阿平.中国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及发展[M].满语研究,2004,(2)
    [121]赵振才.通古斯-满语与文化[J].满语研究,1986,(2)
    [122]哈斯巴特尔.词源文化视角下的“神”[J].满语研究,2005,(1)
    [123]斯钦朝克图.生殖器名称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J].民族语文,1999,(6)
    [124]崔羲秀.朝鲜族与满族始祖传说、神话之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1998,(2)
    [125]王含莹.北方“天空大战”神话的时空哲学[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4)
    [126]色音.阿尔泰语系民族萨满教神话探微[J].民族文学研究,1999,(3)
    [127]黄任远.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有关熊、虎、鹿神话比较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3)
    [128]张杰.清代满族萨满祭祀神杆新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3,(5)
    [129]黄任远.关于通古斯-满语族英雄神话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1998,(3)
    [130]罗绮.满族神话的民族特点[J].满族研究,1993,(1)
    [131]黄任远.自然神话与自然崇拜[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4)
    [132]孟慧英.英雄与异能妻子——我国民族神话中的原始文化观念[J].青海社会科学,1996,(5)
    [133]陈维新等.中国朝鲜族神话传承的动态考察[J].东疆学刊,1999,(7)
    [134]黄任远.女真原始神话的古老文化蕴意[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1)
    [135]黄任远.起源神话与神灵崇拜[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0,(1).
    [136]富育光.萨满教天穹观念与神话探考[J].学术研究丛刊,1987,(4)
    [137]何晴.日字构形与商代日神崇拜及人头祭[J].商文化管窥[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138]喻权中.死亡的超越与转化[J].民族文学研究,1998,(2)
    [139]刘小萌.满族萨满教信仰中的多重文化成分[J].仁钦道尔吉、郎樱.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140]宋和平.满族萨满神灵初探[J].金香、色音.萨满信仰与民族文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41] Andrei A Znamenski.Shamanism in Siberia[M].Dordrect,Boston,London: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2003.
    [142] Gloria Flaherty.Shamanism and Eighteenth Century[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1992.
    [143] Anna-Leena Siikala,The Rite Tecnique of The Siberian Shaman[M].Helsinki,1987.
    [144] George E.Marcus.Perilous States:Conversation on Cluture,Politics and Nation[M].Cicago:University of Cicago Press,1993.
    [145] Hatto A T.Shamanism and Epic Poetry in Northern Asia [M].London:University ofLondon.1970.
    [146] Joseph Mali,Mythistory[M].The University of Cicago Press,2003.
    [147] White TM,Gibbons MB,Scamberger M.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supportive expressivepsycotherapy:an integrative approac to treatment[J].Am J Psycother,2006,60(3)
    [148] Janelli. Roger. The Origins of Korean Folklore Scolarship[J]. Journal of AmericanFolklore.1986,(99).
    [149] Atkinson J. M.Shamanism Today[J].Annu.Rev.Anthropl.,1992,(21).
    [150] Robert N. Hamayon, Stakes of the Game Life and Death in Siberian Shamanism[J].Diogenes,1992,(158)
    [151] M.Eliade, Recent Work on Shamanism–A Review Article[J]. History of Religion,1961,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