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摘要:《太平广记》是宋初四大类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小说类书之一,对于保存宋前的文言小说起了重要作用。《太平广记》辑录的小说以志怪题材为主体,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辑录上也体现了宗教类分的特点。目前,对《太平广记》的宗教文化研究显得零散而又肤浅,故本文以宗教文化视角,从《太平广记》成书的宗教文化背景、编纂的宗教性体现、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统信仰以及编纂的宗教文化意义等几方面对《太平广记》作全面系统而又深入透彻的研究。据此,文章依次分为六章。
     第一章从宋初三教合一的宗教发展态势,宋前辅教小说和志怪小说的宗教文化积淀,以及儒释道类书的编纂借鉴分析《太平广记》成书的宗教文化背景。
     第二章是对《太平广记》编纂的宗教性特点进行考察。首先对《太平广记》类目编排整体上呈道释儒三教合一的板块特点进行探赜;其次运用量化统计方法对引书的宗教性进行分析;最后以宗教性文本为个案考辨《太平广记》的文本编纂情况。
     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太平广记》中道教故事、佛教故事、传统信仰故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太平广记》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传统信仰文化内涵。第三章是以神仙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考量神仙的时空分布、类型特点以及神仙故事的主题类分;然后分析神仙意象的典型——白鹤与青竹,探求其宗教文化意蕴和文化渊源;最后对神仙故事中的“石”意象和“七”数进行探析。第四章是对《太平广记》中的异僧、佛经崇拜和因果报应故事进行探讨。异僧故事重点分析神通与佛教、犯戒与成佛的关系;佛经崇拜主要是考察《金刚经》、《法华经》和《观音经》的分布情况和宗教功效;果报故事侧重于分析佛教果报观念与儒家的现世关怀、伦理道德的关系。第五章对命数天定的符命观念、血食祭祀的神观念、人魂所归的鬼观念、物老为怪的精怪观念等传统信仰进行剖析,并且对每类故事都进行了类分和统计,力求探析故事中潜在的社会思想和观念。
     第六章分析《太平广记》编纂的宗教文化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统治者以典籍编纂手段对宗教文化进行了整合;二是对后世宗教小说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全文以中间四章为重点内容,对《太平广记》的宗教文化内容作了充分的论述。文章研究注重文本分析与类目编排相结合、文本内涵与二次加工意义相结合,并充分运用量化统计方法,使论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ABSTRACT: Tai Ping Guang Ji is one of four major collections in Song Dynasty, is also one of important novel collection in ancient China which collects a great deal of classic Chinese novels before Song Dynasty. The novels compiled in Tai Ping Guang Ji mostly relate strange stories which have religious content and are categorized by different religious content. At present, religious culture of Tai Ping Guang Ji is not studied completely, so this thesis makes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it in term of the religious culture background of this book, the religious character of the compiling, Taoism culture, Buddhism cul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gion and the religious culture signification of the book. So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s the religious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ompiling Tai Ping Guang Ji.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in the religious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firs factor is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religion of three-in-one which means the syncretism of three main Chinese traditions---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second factor is the novels propagating religion and relating strange stories. The third factor is the examples of compiling collection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second chapter studies the religious character of the omit compiling Tai Ping Guang Ji. Firstly, the items of Tai Ping Guang Ji which are the plate structure of Taoism,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are researched. Secondly, the quoting books in Tai Ping Guang Ji a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routines in religious character. Lastly, take the religious texts for example to study the compiling texts of Tai Ping Guang Ji.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and the fifth chapter respectively study the Taoism stories, Buddhism storie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gion stories of Tai Ping Guang Ji, researching Taoism culture, Buddhism 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gion culture of the book.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studies fairy stori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and type character of the fairies, and the topic type of the fairy stories; then studies fairy representative imago---white crane and green bamboo and their religious culture meaning and culture resource; finally analyze the imago“stone”and the number“seven”of the fairy stories. 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the stories of weird monk, sutra adoration and comeuppance in Tai Ping Guang Ji. To distinctive monk stories the study puts emphasis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k theurgy and Buddhism religion, disobeying commandment and becoming Buddha. To the sutra adoration stories the study puts emphasis on review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religious function of Diamond Sutra, Fahua Sutra and Kwan-yin Sutra. To the comeuppance stories the study puts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comeuppance and caring for this life and ethic morality of Confucianism. The fifth chapter parses the destiny symptom conception in which destiny is mastered by Heaven, the divinity conception which are sacrificed by the mankind, the ghost conception in which the pneuma returns after man’s death, the monster conception in which the matters become monster when they are very old; trying to research social ideology and conception which were embodied in these stories.
     The sixth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igious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ompiling Tai Ping Guang Ji. The signification reflects two sides. First, it reflects the dynast integrated religious culture with compiling collections; second, it is important to impul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ing religious novels.
     The middle four chapters in the thesis are the main content, which state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Tai Ping Guang Ji adequately. The thesis emphasizes the bond of texts analyzing and item compiling, and that of texts meaning and recompiling significance, using statistical routines adequately, so that it is convictive intensively.
引文
①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序》,燕京大学图书馆引得编纂处印,1934年。
    ②岑仲勉:《跋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明末谈刻及道光三让本〈太平广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12册,1948年。
    ①汪绍盈:《太平广记·点校说明》,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②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中华书局,2004年,第18页。
    ③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16页。
    ④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83页。
    ⑤参见《〈太平广记〉版本考述》附录《〈太平广记〉诸本总目录篇名录异》、《陈鱣校宋本异文选粹》、《孙潜校宋本异文选粹》、《卷一四一遗失所带来的卷次分合与篇目调整》、《卷一五有目无文带来的卷次分合和篇目调整》,《〈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中华书局,2004年。
    ①《太平广记》校注课题组、张秉楠执笔:《〈太平广记〉校勘劄记》,《文史》第五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第138页。
    ②《太平广记》校注课题组、张秉楠执笔:《〈太平广记〉校勘劄记》,《文史》第五十二辑,第136、137页。
    ③张华娟:《〈太平广记〉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页。
    ④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67-169页。
    ⑤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序》,燕京大学图书馆引得编纂处印,1934年。
    ①卢锦堂:《〈太平广记〉引书考》,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81年。转引自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中华书局,2004年,第114页。
    ②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
    ③《太平广记》校注课题组、张秉楠执笔:《〈太平广记〉校勘劄记》,《文史》第五十二辑,第140-142、142页。
    ④张华娟:《〈太平广记〉研究》,第114页。
    ①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116页。
    ②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120页。
    ③参见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五章的三个附录:《〈太平广记〉(Tc)中未注出处的篇目》、《谈本〈太平广记〉引书正名与存疑》、《〈永乐大典〉中标明出自〈太平广记〉的条目》,中华书局,2004年。
    ④《太平广记》校注课题组、张秉楠执笔:《〈太平广记〉校勘劄记》,《文史》第五十二辑,第133页。
    ⑤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4页。
    ①张华娟:《〈太平广记〉研究》,第35-38页;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第72-75页。
    ②详见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2005年新1版,第20-23页。
    ③赵维国:《论〈太平广记〉纂修的文化因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④牛景丽:《〈太平广记〉的成书缘起》,《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5期。
    ⑤张华娟:《〈太平广记〉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4页。
    ⑥参见张华娟《〈太平广记〉研究》第二章内容;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⑦陆湘怀:《论〈太平广记〉的文学文献价值》,《抚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⑧薛克翘:《〈太平广记〉的贡献》,《南亚研究》1999年第2期。
    ⑨李季平、王洪军:《〈太平广记〉社会史料初探》,《齐鲁学刊》1996年第5期。
    ①张国风先在《文献》2002年第4期上发表《〈太平广记〉在两宋的流传》,后收入其专著《〈太平广记〉版本考述》。
    ②凌郁之:《〈太平广记〉的编刻、传播及小说观念》,《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42-246页。
    ④赵维国:《〈太平广记〉传入韩国时间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2期。
    ⑤诸海星:《〈太平广记〉在韩国的流传及其影响》,《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⑥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
    ⑦龙刚华:《笔记小说与微篇小说——以〈太平广记〉、〈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为例》,《邵阳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⑧凌郁之:《〈太平广记〉的编刻、传播及小说观念》,《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牛景丽:《〈太平广记〉与白话小说的崛起》,《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霍明琨:《〈太平广记〉中的神异小说探研究》,《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③魏承思:《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吏治》,《河北学刊》1987年第5期。
    ④阳旭:《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商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增刊。
    ⑤黄云鹤、吕方达:《〈太平广记〉中的唐代胡商文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
    ⑥刘小生:《唐代江西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太平广记〉为中心》,《农业考古》2005年第3期。
    ⑦朱美莲:《唐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研究》,台湾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
    ①刘芬:《怒目金刚——论〈太平广记〉中的妒妇和悍妇形象》,《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江林:《〈太平广记〉与唐代婚姻礼俗》,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此后作者选取论文中部分内容以《〈太平广记〉中所见唐代婚礼、婚俗略考》为题发表在2002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上。
    ③李文才、谢丹:《〈太平广记〉所见唐代妇女的婚恋生活》,《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多洛肯:《唐朝民间民族通婚在〈太平广记〉中的反映》,《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⑤许翠琴:《〈太平广记〉所反映之唐人仕宦观念研究》,台湾中正大学硕士论文,1993年。
    ⑥黄云鹤:《唐代举子游丐之风——〈太平广记〉所见唐代举子生活态之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
    ⑦郭风平:《〈太平广记〉反映的中国古代森林文化》,《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第3期。
    ①霍明琨:《〈太平广记〉与社会文化》,《学术交流》2004年第9期。
    ②段莉芬:《唐五代仙道传奇研究》,台湾东海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③郭雅铃:《女冠、女仙与唐代社会》,台湾东海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④郭海文、余炳毛:《〈太平广记〉女仙形象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该文指出,神女是指传说中的女性人物;仙女是指与士人过着人间生活,但最终离开人间的女性;民间女是没有母系氏族崇母影子的女子。
    ⑤焦杰、戴绿红、雷巧玲:《从〈太平广记〉中的仙女下凡故事看唐代的道教观念》,《唐史论丛》(第九辑),2006年。
    ⑥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第5、40、58页。
    ①郑宣景:《神仙的时空——〈太平广记〉神仙故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5-176页。
    ②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
    ③张瑞芬:《佛教因缘文学与中国古典小说》,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1994年。
    ④陈敏瑄:《唐代佛教果报地狱小说研究》,台湾逢甲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⑤林裕盛:《佛教的果报观与唐代社会》,台湾东海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⑥吴孟义:《〈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研究》,台湾铭传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蒋逸征:《超能与无能——从〈太平广记〉中的胡僧形象看唐代的宗教文化风土》,《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12期。
    ②姚永辉:《从〈太平广记〉管窥“夜叉”形象的流变》,《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房奕:《从〈太平广记〉看唐人夜叉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④焦杰:《虚幻意识与社会现实的交融——〈太平广记〉梦之研究》,《人文杂志》1995年第6期。
    ⑤于秀情:《〈太平广记〉“梦”类浅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⑥王志瑜:《唐传奇梦之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①许曼婷:《〈太平广记〉中的梦兆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②林舜英:《梦在唐传奇情节结构中的作用与意义》,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③祝如莹:《〈太平广记〉中离魂类型小说研究》,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1991年。
    ④牛志平:《唐代民俗中的鬼——读〈太平广记·鬼类〉札记》,收录在郑学檬、冷敏述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陈昭吟:《唐小说中龙故事类型研究》,台湾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1年。
    ②周文玲:《〈太平广记〉所引唐代四大动物妖故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
    ③刘淑萍:《〈太平广记〉狐类龙类虎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此前作者曾把论文的部分内容以《〈太平广记〉里的虎》为题发表在2002年第4期《中国典籍与文化》上。
    ④夏秀丽:《〈太平广记〉中的化身型虎故事》,《蒲松龄研究》2007年第3期。
    ⑤此两篇文章笔者没有见到,故只列篇名于此。
    ⑥卢俐文:《〈太平广记〉离鸟类故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
    ⑦白帅敏:《论〈太平广记〉中的昆虫志怪》,《岱宗学刊》2007年第3期。
    ①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2页。
    ①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103页。
    ①(宋)延寿:《宗境录》卷一,《大正藏》第48册,日本东京大藏经刊行会,2001年,第417页中,第421页上,第418页中。
    ②《净土指归》卷上,《续藏经》第61册,第379页中。
    ③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99-300页。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下),第651页。
    ①《宗境录》卷三三,《大正藏》第48册,第608页中。
    ②叶坦,蒋松岩:《宋辽夏金元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301页。
    ③《辅教编·广原教》,《大正藏》第52册,第660页上,第656页上。括号中是杨曾文先生据《辅教编·广原教要义第二十九》所做的校改,见杨曾文:《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④方立天:《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04页。
    ⑤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①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第31、33页。
    ②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第40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中华书局,1979年,第554页。
    ④(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八,《道藏》第17册,第876页。
    ⑤(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01-102页。括号中“之道”二字据江少虞《宋朝事实类编》添加;“不善者吾亦善之”亦据之改,原文为“不善者吾则不善之”。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三,第1419页。
    ⑦《佛祖统纪》卷四四,《大正藏》第49册,第405页上。
    ①(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941页。
    ②《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第2页。
    ③(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97年,第68-69页。按:李守正即李守贞,宋代避仁宗讳,改贞为正。
    ④《大正藏》第49册,第394页中。
    ⑤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第20页。
    ⑥(宋)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第85-86页。
    ①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36页。
    ②关于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详见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第一章《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与宋初政教关系的重建》,本文相关内容对其观点有所参考。
    ③(宋)李攸:《宋朝事实》,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305-306页。
    ④邓广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⑤(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七,第310页。
    ①《佛祖统纪》卷四三,《大正藏》第49册,第394页下,第394页中、下,第395页上,第395页中,第395页下。
    ②《佛祖统纪》卷四三,《大正藏》第49册,第396页下,第397页中,第400页上。
    ③(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七,第281-282页。
    ④(宋)王栐:《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79页。
    ①(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五七《陈抟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3421页。
    ③(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引《杨文公谈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33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六一《方伎传》,第13511页。
    ⑤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卷),第543-544页。
    ⑥(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七,第311页。
    ⑦(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大正藏》第49册,第656页中。
    ⑧(宋)王应麟:《玉海》卷一○“建隆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821页。
    ⑨(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三引《杨文公谈苑》,第565页。
    ⑩《佛祖统纪》卷四三,《大正藏》第49册,第397页下,第399页下,第400页中。
    ①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②(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七,第325页。
    ③(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七,第325页;(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三,第564-565页。
    ④(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大正藏》第49册,第659页上。
    ⑤(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卷九,《道藏》第17册,第877页。
    ⑥叶坦,蒋松岩:《宋辽夏金元文化史》,第291页。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第554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第596页。
    ②《禁灌顶道场水陆斋会夜集士女诏》,《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三,中华书局,1962年。
    ③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5页。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七二,中华书局,1960年。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④(晋)葛洪:《神仙传》,《列仙传·神仙传》,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1990年。
    ⑤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①(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四,《道藏》第22册,第791-792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9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34页。
    ③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8、59页。
    ①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67-68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二引《报应记》。
    ③(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中华书局,1992年,第2页。
    ④此外,并非辅教之书的《晋书》、《南史》和《建康实录》、《洛阳伽蓝记》等书中也含有不少宗教故事,这些都说明了佛教文化对中土影响之大。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6页。
    ②(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第982页。
    ③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64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二《干宝传》,第2150页。
    
    ①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4-326页。
    ②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第304页。
    ③不含附录和疑伪书中所载篇目。见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唐稗思考录——代前言》,第50-82页。
    ②程毅中:《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③(明)毛晋:《酉阳杂俎续集跋》,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301页。
    ④(宋)周登:《酉阳杂俎后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301页。
    
    ①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552-553页。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3页。
    ③(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五,第116-117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766-767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7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458页。
    ①“夜叉”本属佛教类目,是指佛教中的鬼,因其是“鬼”类,据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故编排在“鬼”类目之后。
    ①葛洪把神仙分为三等:“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二《论仙》,中华书局,1985年第2版,第20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②《云笈七签》卷一一四《墉城集仙录叙》,《道藏》第22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1988年,第792页。
    
    ①《云笈七签》卷四五《秘要诀法·序事》,《道藏》第22册,第317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二《方士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703页。
    
    ①《大正藏》第25册,第80页上。
    ②《大正藏》第44册,第654页中。
    ③周叔迦:《周叔迦说佛》,中华书局,2006年,第253页。
    ①《大正藏》第25册,第73页上。
    ②《大正藏》第44册,第654页上。
    ③《大正藏》第44册,第864页下。
    ④周叔迦:《周叔迦说佛》,第253页。
    ⑤《大正藏》第12册,第277页上。
    ⑥《大正藏》第53册,第815页中。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②周叔迦:《周叔迦说佛》,第253页。
    ③《大正藏》第44册,第654页上、中。
    
    ①《吕氏春秋》卷一三《应同》,《诸子集成》第6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127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经部六》。
    
    ①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二《阴阳义》,中华书局,1992年,第341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941页。
    ③(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一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8页。
    ④“夜叉”本佛教类目,《太平广记》置其于“鬼”类目之后的原因详见后面分析。
    ①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第114页。
    ①具体统计情况参见附录一《〈太平广记〉引书及其篇目分布统计表》,本节的一些统计数据均据此表得出。
    ②本节部分宗教性质引书的简要考析多有参考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小说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朱一玄、宁稼雨、朱桂声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
    ③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第179-183页。
    
    ①《大正藏》第52册,第504页中。
    ②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第479页。
    ③《大正藏》第55册,第538页下。
    ④附传人数《大正藏》作二百四十四人,金陵本作二百五十九人。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太平广记》卷八《刘安》,第51-53页;《云笈七签》卷一○九《淮南王八公》,《道藏》第22册,页747-748。
    ①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371-372页。
     ①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160-161页。
    ①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445页。
     ①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前言”,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
    ①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第26-27页。
    ①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第246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上册),第288页。
    ②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6-109页。
    ③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第138页。
    ④陈寅恪:《武曌与佛教》,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17、72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55页。
    ②同一篇引文同时有多个引书,或同一小标题下同时辑录不同故事,都重复统计其数量。
    ③《太平广记》中引《神仙传拾遗》、《神仙拾遗》者都是指《仙传拾遗》一书。此书今已散佚,今存明代正统年间《道藏阙经目录》尚见之。
    ④《集仙传》即《墉城集仙录》,《集仙录》为《墉城集仙录》略称。
    ⑤明正统《道藏》本缺收《神仙传》,《道藏阙经目录》已注明,因此《神仙传》仍可归于《道藏》系统。神州《真形图》,又提及《岳形图》(《云笈七签》本作《五岳真形图》)。……西汉纬书《河图括地象》已谓‘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中有《五岳地图》,帝王居之’。《洞冥记》卷二亦称武帝时李克农负《五岳真图》而至。”《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2-163页。
    ①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关于《五岳真形图》的功用可参见潘雨廷《论“五岳真形图”》,《道教史发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一九《遐览》,中华书局,1985年第2版,第337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五六至六四、卷七一,中华书局,1960年,第221、289页。
    ④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二《论仙》,第20页。
    ①梅新林:《仙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61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五《至理》,第110页。
    ②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53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一一《仙药》,第196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70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卷四二《四行本末诀》,中华书局,1960年,第96页。
    ④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14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注》(增订本),第129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注》(增订本)卷三《对俗》,第53-54页。
    ②《云笈七签》卷一一四《墉城集仙录叙》,《道藏》第22册,第792页。
     ①《云笈七签》卷一一三下引《续仙传》,《道藏》第22册,第781页。
    ①(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卷六《节葬下篇》,中华书局,1986年,第171-172页。
    ②闻一多:《神仙考》,《闻一多学术文钞·神话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133、135页。
    ③闻一多:《神仙考》,《闻一多学术文钞·神话研究》,第139页。
    ④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6年,第228、508、459页。
    ⑤范宁:《博物志校证》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第22页。
    ⑥《山海经·海外南经》,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第228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67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卷二《无形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66页。
    ③《列仙传》,《列仙传·神仙传》,第18、2页。
    ④(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64页。
    ⑤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第330页。
    ⑥(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刻意》,中华书局,1961年,第539页。
    ①(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引《相鹤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李善注《文选》卷一四《舞鹤赋》:“《相鹤经》者,出自浮丘公。公以自授王子晋。崔文子者,学仙于子晋,得其文,藏於嵩高山石室。及淮南八公采药得之,遂传于世。”
    ②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六《循天之道》,中华书局,1992年,第449页。
    ③(唐)李善注《文选》卷二一《游仙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⑤(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八一引《古今注》,见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楚魂鸟”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398页。
    ⑥李立:《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与分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18-219页。
    ①(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中华书局,1985年。
    ②袁珂等编:《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第139-141页。鹤鸟勾魂的故事也有,如《徐奭》:“晋怀帝永嘉中,徐奭出行田,见一女子,姿色鲜白,就奭言调,女因吟曰:‘畴昔聆好音,日月心延伫。如何遇良人,中怀邈无绪。’奭情既谐,欣然延至一屋。女施设饮食而多鱼,遂经日不返。兄弟追觅至湖边,见与女相对坐。兄以藤杖击女,即化成白鹤,翻然高飞。奭恍惚年余乃差。”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引《异苑》。再如《林杰》篇,叙林杰抱一鹤后得疾而终,也是鹤勾魂的故事。见《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闽川士传》。
    ③《太平广记》卷四六引《逸史》。此则故事亦载于《酉阳杂俎》,且比《逸史》更详,见《太平广记》同卷所引。《神仙感遇传》则据《酉阳杂俎》改编收入了此则故事,见《云笈七签》卷一一四。此外,《神仙感遇传》中《李石》也叙同一故事,主人公改成了李石。见《云笈七签》卷一一三上。
     ①(晋)葛洪:《神仙传》,《列仙传·神仙传》,第53页。
    
    ①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三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第318页。
    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五《尸解部二》,《道藏》第22册,第597页。
    ③(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四《尸解部一》,《道藏》第22册,第595-596页。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九引,第283页。此外,《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汉书·西南夷传》,《法苑珠林》卷七九等都有记载此事。
    ②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的比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392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卷二五《诘术篇》,第1033页。
    ④王立,苏敏:《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神话原型寻秘》,《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2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97-898页。
    ②《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四引《老子中经》,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③(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卷一一《崩薨》,中华书局,1994年,第559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五《刘焉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435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6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45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535页。115
    ①屈小强:《巴蜀竹文化揭秘》,巴蜀书社,2006年,第3-4页。
    ②徐震堮:《世说新语?恪肪硐隆度蔚罚谢榫郑?984年,第390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王徽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3页。
    ④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第438、436页。
    ⑤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逍遥游》,第28页。
    ①王立认为竹是龙的神话原型之一。《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神话原型寻秘》,《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2页。
    ②(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一引,第3166-3167页。
    ③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二《论仙》,第20页。
    ④(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云笈七签》卷一一四,《道藏》第22册,第792页。
    
    ①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第51页。
    ②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39、41页。
    ③(五代)谭峭:《化书》卷一,中华书局,1996年,第1页。
    ④(五代)谭峭:《化书》卷一,第2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25页。
    ②(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引,第1563页。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一引,第147页。
    ①孙作云:《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353-363页。以下所引四则故事的一些例子中参阅了孙作云先生的论述。
    ②(清)马骕:《绎史》一二引,中华书局,2002年,第158页。
    ③(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一引,第250页。此外,关于涂山氏化石生启的事还见于郭璞注《山海经》第五经《中山经》:“‘泰室之山(郭璞注:即中狱嵩高山也。)……上多美石。’郭璞注:‘次玉者也。启母化为石而生启,在此山。’”《汉书·武帝本纪》、《汉书·郊祀志(下)》都提到“夏后启母石”事,颜师古《汉书·武帝纪注》则引用了《淮南子》中事。
    ④(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一引,第250页。
    ⑤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一九《修务篇》,第642页。
    ⑥孙作云:《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第358页。
    ⑦(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二引,第252页。此外,《旧唐书·五行志》亦述及此事。
    ⑧巫山神女化石的故事,无明确的记载,孙作云先生据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中《云华夫人传》记载推断定神女也有化石的传说。根据仙话源于神话的原则,不少仙话还保留了神话的原始因素,所以此推断是有一定道理的。
    ⑨孙作云:《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第363页。121
    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引,第121页。《太平御览》卷五二亦引扬雄《蜀本纪》曰:“秦王献五美女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见大蛇入山空中,五丁引蛇,山崩,五女上山化为石。”
    ②(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二引,第255页。《初学记》卷五亦云:“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
    ③(唐)徐坚:《初学记》卷五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二,第253页。
    ⑤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⑥(唐)苏鄂:《苏氏演义》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晋)崔豹:《古今注》卷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马骕:《绎史》十二引,第116页。
    ②(晋)干宝:《搜神记》卷九,中华书局,1979年,第116页。
    ③《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卵石》,第3190页。
    ④(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引《列异传》,第1570页。“有声如雄雌”,《太平御览》九百十七作“雄雉”。
    ⑤简狄吞卵故事见于毛亨传注《诗经·商颂·玄鸟》及《史记·殷本纪》,简狄神话“不单纯是‘吞卵生子’的表层故事,其深层意义还在于‘生子为卵’”。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第292页。
    ⑥《元始上真众仙记》,《道藏》第3册,第269页。此则仙话是直接承盘古开天辟地神话而来的,《太平御览》卷二引徐整《三五历纪》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
    
    ①《太平广记》卷九《王烈》引。
    ②(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第2992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金丹》,第70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四《金丹》,第71页。
    
    ①(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四,《道藏》第22册,第447页。
    ②(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七引,第175页。
    ③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五行对》,第316页;卷一一《五行之义》,第322页。
    ④(唐)徐坚:《初学记》卷五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唐)徐坚:《初学记》卷五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旧题刘向撰:《列仙传》卷一,《列仙传·神仙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②旧题刘向撰:《列仙传》卷一,《列仙传·神仙传》,第5-6页。
    ①汪涌豪,俞灏敏:《中国游仙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九《遐览》,第336页。
    ②葛洪:《神仙传》,《列仙传·神仙传》,第39页。
    ①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152页。
    ②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第152页。
    ③对于异境中的相对时间尺度有两种,一种是比世俗时间尺度更加缓慢的时间尺度,一种是比世俗时间尺度更加迅速。参见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第152-160页。前一种时间尺度是从世俗世界来观察神仙世界的永恒性。
    ④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四《墬形训》,中华书局,1985年,第135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卷七《道虚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319页。
    ①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第306-308页。
    ②《道藏》第20册,第524页。
    ③王明:《抱朴子内篇》卷一○《明本》,第187页。
    ④王明:《抱朴子内篇》卷一一《仙药》,第197-199页。
    ⑤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311页。
    ①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②王明:《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第51页。
    ③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第318页。
    ④《玉石与养生》,《珠宝科技》1999年第3期,第37页。
    ⑤王明:《抱朴子内篇》卷一一《仙药》,第204页。
    ⑥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中国书店,2001年,第67页。
    
    ①《列仙传》下,《列仙传·神仙传》,第20页。
    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七,《道藏》第22册,第260页。
    
    ①(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九《金丹部七》“第七返玄真绛霞砂篇”,《道藏》第22册,第485页。
    ②《荆楚岁时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52-1053页。
    ③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
    ①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第280、288-289、290、329页。叶舒宪所推测的六方位与动物的对应的证据为二。其证据之一是《墨子·迎敌祠》:“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其牲以鸡。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其牲以狗。敌以西方来,迎之以西坛。……其牲以羊。敌以北方来,迎之以北坛。……其牲以彘。”证据之二是《易·说卦》所述天地象征:“乾为天,为父,为良马,为老马。坤为地,为母,为子母牛。”
    ②《山海经·西山经》,袁珂:《山海经校注》,第59页。
    ③(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引,第7页。
    ④《荆楚岁时记》引,《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052页。
    ⑤《荆楚岁时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051页。
    
    ①《西京杂记》卷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97-98页。
    ②《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上古天真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30册,第282页上中。
    ①《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四引。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②《道藏》第11册,第349页。
    ③《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道藏》第11册,第347页。北斗七星的名称有两种,一种是上述七名,《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九、《北斗治法武威经》、《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等都主此七名,顺序稍有差异;另一种称名则是: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闿阳、摇光,《云笈七签》卷二四《总说星》、《北斗九星职位总主》等主此说。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第五》,第1291页。
    ②《重修纬书集成》卷六,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117页。
    ①猪与北方的地理位置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关系,可以参见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第315-317页。
    ①而且愈到后来的小说,特别是明清小说中的异僧形象,典型者如济公,其神通与犯戒融为一体,但济公却被称作活佛。佛教禁忌的东西却被佛教故事抬举起来,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②纪赟:《慧皎〈高僧传〉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296页。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②纪赟:《慧皎〈高僧传〉研究》,第296-297页。
    ③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33-34页。
    
    
    ①参见第三章第二节论述。
    ②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7页。
    ③郭良鋆译:《经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35页。
    ④《大正藏》第1册,第84页中下。
    ⑤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27-28页。
    ①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②严格地说,陀罗尼与咒术是有区别的,咒术是巫术中的一种形式,“陀罗尼最初的含义仅仅局限在对佛陀教法的语言文句的正确听闻和牢固记忆,强调的是表现佛陀言教的语言形式。”在汉译密教典籍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宣传咒陀罗尼及其功用,从而把它们之间的区别给模糊了。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56、107页。
    ③严耀中:《汉传密教》,第120页。
    ④严耀中:《汉传密教》,第120页。
    ⑤《大正藏》第53册,第734页下。
    ①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②[台湾]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94页。
    ③《法界次第初门·五戒初门》,《大正藏》第46册,第670页下。与“五戒”紧密相联的是“八戒”,又称“八戒斋”或“八关戒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非时食(过午不食)。其中前八条为八戒,第九条为斋,故称八戒斋,简称八戒。在八戒中,前五条与“五戒”基本相同,只是把“邪淫”改为“淫欲”,要求更严。参见劳政武:《佛教戒律学》,第203页。
    ④《大正藏》第23册,第506页下。
    ⑤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一一《明律篇·总论》,中华书局,1992年,第443页。
    ①《续高僧传》卷二二《明律篇·总论》,《大正藏》第50册,第620页上。
    ②《法界次第初门·五戒初门》,《大正藏》第46册,第670页下。
    ③佛教最初是不禁止食“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已杀。中国完全禁止食肉是从梁武帝萧衍始。
    ④关于和尚饮酒食肉的原因,严耀中先生从佛教社会学作了分析,认为可从四个方面作辩解:一是作为神通奇僧的一个特征;二是受《维摩诘所说经》与禅宗学说的影响;三是以文人化、名士化,诗酒相和,成为诗僧、画僧的一个特权;四是儒家社会对其的宽容。见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1-246页。
    ⑤《大正藏》第8册,第849页下。
    ①严耀中:《汉传密教》,第140页。
    ①《广弘明集》卷二一萧统《解二谛义令旨并答问》,《大正藏》第52册,第247页下。
    
    
    ①《太平广记》卷二四九引《御史台记》,第1932页。
    ②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0、191页。
    ①《大正藏》第55册,第629页上。
    ②严耀中:《隋以前〈法华经〉的流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29页。
    ③佚缺的三种是:支彊梁接译的《法华三昧经》6卷,256年译;竺法护译的《萨芸芬陀利经》6卷,265年译;支运根译的《方等法华经》5卷,335年译。
    ④严耀中:《隋以前〈法华经〉的流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29页。
    ⑤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
    ⑥参见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第163-165页。
    ①数据来源参见附录三:《〈太平广记〉中佛经崇拜一览表》,本节下同。
    
    ①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第64页。
    ②《大智度论》卷一○○,《大正藏》第25册,第754页上。
    ③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中。
    ④杨明:《〈金刚经〉及其文化价值》,《华夏文化》1997年第3期,第23页。
    ①严耀中:《隋以前〈法华经〉的流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31、29页。
    
    ①杨君:《〈金刚经〉与唐朝民众崇经活动及其观念》,《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30页。
    ②陈必昌:《佛教核心教义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第258页。
    ③《大正藏》第44册,第649页下。
    ④《大正藏》第37册,第11页中。
    ①《妙法莲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第十八》,《大正藏》第9册,第47页下。
    ②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50页下。
    
    ①《大正藏》第19册,第133页下。
    ②《大正藏》第19册,第228页上。
    ③参见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4-235页。
    ④《大正藏》第25册,第127页上。
    ⑤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二,第54页。
    ⑥纪赟:《慧皎〈高僧传〉研究》,第288页。
    ②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43页。
    
    ①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89页。
    ②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299页。
    
    ①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475-476页。
    ②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221页。
    ③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90页。
    ①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121页。
    
    ①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第88页。
    ②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①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②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第76页。
    ③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第34页。
    ④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第110页。
     ①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7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②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第111页。
    ①《佛说善恶因果经》,《大正藏》第85册,第1381页下。
    ①《佛说善恶因果经》,《大正藏》第85册,第1382页中下。
    
    
    ①方立天:《中国佛哲学要义》(上卷),第110页。
    ②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第50页。
    ③《提谓波利经》,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本,第3732页。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59页。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第94页。
    ②郗超:《奉法要》,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第19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2页。
    
    ①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第3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24-2125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0页。
    ④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第42-43页。
    ①这类报应故事还有卷一一九《宋皇后》、《太乐伎》、《真子融》、《夏侯玄》,卷一二○《羊道生》、《徐铁臼》,卷一二二《郓卒》、《宋申锡》,卷一二八《荥阳氏》,卷一二九《宋宫人》、《王济婢》、《王范妾》、《张公瑾妾》,卷一三○《绿翘》、《严武盗妾》等篇目。
    ②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第115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四八《韦氏》引《朝野佥载》。
    
    ①《尚书正义》卷一二《洪范》孔安国传,《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9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张守节正义引,中华书局,1975年,第1289页。
    
    
    ①黄晖:《论衡校释》卷三《骨相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108页。
    ②(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九七引《梦书》,第1835页。
    
    
    ①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二《阴阳义》,中华书局,1992年,第341页。
    ②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三《人副天数》,第356-357页。
    ③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三《同类相动》,第358页。
    ④黄晖:《论衡校释》卷二《命义篇》,第48-49页。
    ⑤黄晖:《论衡校释》卷二《无形篇》,第59页。
    
    
    ①游自勇:《天道人妖:中古〈五行志〉的怪异世界》,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58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经部》,中华书局,1965年。
    ③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④《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注,《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802页。
    ⑤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昆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①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第92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卷一二《颜渊》,第125页;卷一四《宪问》,第157页;卷一六《季氏》,第177页;卷二○《尧曰》,第211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卷二《梁惠王下》,第53页;卷九《万章上》,第222页。
    ④(唐)杨倞注,耿芸标校:《荀子》卷一一《强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58页。
    ⑤(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二《德充符》,第212页;卷二《人间世》,第155页;卷二《德充符》,第199页。
    ⑥杨伯峻:《列子集释》卷六《力命篇》,中华书局,1979年,第193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501页。
    ②汪荣宝:《法言义疏》卷六《问明篇》,中华书局,1987年,第189页。
    ③黄晖:《论衡校释》卷一《命禄篇》,第20页。
    ④(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六《巫列》,中华书局,1985年,第301页。
    ⑤(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二《人间世》郭象注,第156页;卷六《秋水》郭象注,第591页。
    ⑥(北齐)刘昼:《刘子》卷五《遇不遇》,卷五《命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刘峻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703、705页。
    ⑧(唐)韩愈:《东雅堂昌黎集注》卷一七《与卫中行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唐)钟辂:《前定录自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552-553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卷一四《尽心下》,第338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一《伯夷叔齐列传》,第2124-212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第1967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6页。
    
    
    ①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8页。
    ③王文锦:《礼记译解》卷二三《祭法》,中华书局,2001年,第675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219-1220页。
    
    ①严耀中:《汉传密教》,第196页。
    ②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①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②王文锦:《礼记译注》卷二三《祭法》,第670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下》,第1249页。
    ②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207页。
    ③王文锦:《礼记译注》卷五《王制》,第173页。
    ④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第272页。
    ⑤(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二三《礼仪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904页。
    ①关于华山神的多效性的演变,详见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第39-52页。
    
    ①郝铁川:《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04页。
    ②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第35页。
    
    ①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5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四,《十三经注疏》,第2047-2048页。
    ③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七《精神训》,中华书局,1985年,第233页。
    ④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一《天瑞篇》,第20页。
    ①王文锦:《礼记译解》卷二四《祭义》,第688页。
    
    ①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第128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昭公七年”,第1292页。
    
    ①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0页。
    ②《大正藏》第53册,第311页中。
    ③《大正藏》第44册,第624页下。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页。
    ②《道藏》第3册,第280页。
    ③陶弘景:《真诰》卷一五《阐幽微》,《道藏》第20册,第579页。
    ④这六则是卷三二七《道人法力》、卷三三七《牛爽》、卷三三四《朱敖》、卷三四六《送书使者》、卷三四七《邬涛》、卷三五五《刘道士》。鬼类目中涉及道士的故事还有卷三二七《魏征》,共七则,数量极少。
    ①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8、61页。
    
    ①(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中华书局,1979年,第234页。
    ②黄晖:《论衡校释》卷二二《订鬼篇》,第935、940页。
    
    ①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第81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763页。
    
    
    ①《太平广记》卷四五五《沧渚民》引《北梦琐言》。今本《北梦琐言》无此则故事。
    ②李建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③李建国:《中国狐文化》,第86、89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四《杜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页。
    ②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第129-135页。
    
    ①钱静方:《小说丛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09页。
    ②(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第146页。
    ③(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八八引,第3944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2版,第47-48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第84页。
    ③(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六《党项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92页。
    ④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①《大正藏》第25册,第177页上。
    ②多种文化要素融合的论述内容参见了曹刚华《美女与野兽:唐代女性“精变”论考——以〈太平广记〉为中心》,《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第397-399页,2006年7月,上海。
    ③李建国:《中国狐文化》,第72-73页。
    ④黄永年:《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唐代史事考释》,第206页。
    ⑤黄永年:《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唐代史事考释》,第20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四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1936-1937页。
    ②(唐)杜佑:《通典序》,《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③《〈永乐大典〉御制序》,(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第十册),中华书局,1986年。
    ④《四库全书总目·凡例》,(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
    ⑤《清实录》(第20册)卷九二九,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下,中华书局,1986年,第500页。
    ⑥《清实录》(第20册)卷九六四,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上,第1084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凡例》。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四,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北梦琐言”条。
    ④(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九,中华书局,1957年。关于宋初文献搜集的具体情况详见赵维国:《论〈太平广记〉纂修的文化因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四《宋纪》四,太祖乾德四年,中华书局,1957年,第98页。
    ②(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一《宋纪》一一,太宗太平兴国七年,第270页;(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圣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01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杨简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292页。
    ④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5页。
    ⑤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编第一章《巫与古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②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第79页。
    ③(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圣学”,第101页。
    
    ①《道藏》第17册,第856页。
    ②《大正藏》第49册,第396页上。
    ③《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三《道释上》,中华书局,1962年。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第554页。
    ①(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引《蓬山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①(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圣学”,第99页。
    ②(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59页。
    ③(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1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第554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352页。
    ②《提谓波利经》,巴黎国立图书馆所藏伯希和本,第3732页。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59页。
    ①浦江清:《论小说》,《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2版,第186页。
    ②(宋)杨亿:《杨文公谈苑》,《杨文公谈苑·倦游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8页。
    ③(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四,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年,第1032页。
    ④凌郁之:《〈太平广记〉的编刻、传播及小说观念》,《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7页。
    
    ①王齐洲:《论欧阳修的小说观念》,《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第24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睽车志”条,中华书局,1965年。
    ①《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二七,四部丛刊初编本,第989页。
    ②《投辖录序》,《说郛》卷二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夷坚丁志序》,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④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序》,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⑤张祝平:《以雅入俗——宋代小说的普及与繁荣》,《云梦学刊》2003年第4期,第78页。
    ①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3-154页;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夷坚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36页。
    ①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第218-225页。
    
    ①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9、10页。
    ②关于《太平广记》神仙小说的主题类型详见第三章第一节有关论述。
    
    
    ①关于《太平广记》鬼类故事的主题类分详见第五章第三节有关论述。
    ②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第82-83页。
    (宋)李昉等编,汪绍楹校点:《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宋)李昉等编,王希斌、车承瑞点校:《太平广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四部丛刊本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冯梦龙评,庄葳、郭群一校点:《太平广记钞》,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王汝寿等选注:《太平广记选》(上、下),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1版,1987年修订版
    王汝寿主编:《太平广记选》(续),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燕京大学图书馆引得编纂处印,1934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钱钟书:《〈太平广记〉二一五则》,《管锥篇》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罗锡厚、周雪瑛、马绪传编:《〈太平广记〉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王秀梅、王泓冰编:《〈太平广记〉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李季平,王洪军编:《〈太平广记〉社会史料集萃》,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张国风:《〈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李汉滨:《〈太平广记〉的梦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2004年
    卢锦堂:《〈太平广记〉引书考》,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
    郑宣景:《神仙的时空——〈太平广记〉神仙故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太平广记》的其他相关论文参见附录六《〈太平广记〉研究论文、专著索引》)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
    (汉)赵晔:《吴越春秋》,中华书局,1985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后晋)沈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钱若水:《太宗皇帝实录》,四部丛刊本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宋)李攸:《宋朝事实》,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春秋)墨子著,(清)孙诒让诂,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战国)庄子著,(清)郭庆藩集释:《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战国)荀子著,(唐)杨倞注,耿芸标校:《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战国)列子著,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汉)董仲舒著,苏舆义证:《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汉)刘安,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汉)班固著,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汉)扬雄著,汪荣宝疏:《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晋)张华著,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南朝宋)刘义庆著,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本褐谢榫郑?984年
    (唐)段成式,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徐坚:《初学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杨文公谈苑·倦游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年
    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版
    旧题刘向撰,晋葛洪:《列仙传·神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卿希泰:《中国道教》(共四卷),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
    许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日]窪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日]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潘雨廷:《道藏书目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李申:《道教洞天福地》,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詹石窗:《道教与女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柳存仁:《道教史探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仲宇:《道家与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蒙绍荣、张兴强:《历史上炼丹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李小光:《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神仙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罗永麟:《中国仙话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汪涌豪、俞灏敏:《中国游仙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孙亦平:《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正藏》,东京:日本东京大藏经刊行会,2001年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荷虾J兰统霭婕牛?005年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共四辑),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方立天主编:《中国佛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严耀中:《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魏道儒:《中国华严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印顺:《中国禅宗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葛兆光:《中国禅宗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杨曾文:《宋元禅宗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周叔迦:《佛教基本知识》,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周叔迦:《周叔迦说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台湾]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乌丙安著:《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贾二强:《神界鬼域——唐代民间信仰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马书田:《华厦诸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
    马书田:《中国冥界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2年第2版
    [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赖亚生:《神秘的鬼魂世界——中国鬼文化探秘》,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范明三:《中国的自然崇拜》,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
    郝铁川:《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郑土有、王贤淼:《中国城隍信仰》,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4年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建国:《中国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高有鹏、孟芳:《神话之源——〈山海经〉与中国文化》,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春生:《山海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文论选萃》(上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赵沛霖:《先秦神话思想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2版
    张启成:《中外神话与文明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闻一多:《闻一多学术文钞·神话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茅盾:《插图本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蒲慕州:《追寻一已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黄龙保、周振选译:《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英]弗雷泽:《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苏]海通著、何星亮译:《图腾崇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傅正谷:《中国梦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
    萧汉明:《阴阳大化与人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钟肇鹏:《谶纬论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张荣明:《方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江晓原:《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
    刘筱红:《神秘的五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姚伟钧:《神秘的占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玉德、林立平等:《神秘的术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陈洪:《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引驰编著:《佛教文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允吉主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普惠:《南朝佛教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薛克翘:《中印文学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郁龙余编:《中国印文学关系源流》,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刘亚丁:《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伍伟民、蒋见元:《道教文学三十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
    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
    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萧兵、周俐:《古代小说与神话宗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子平主编:《中国小说与宗教》,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
    王立:《宗教民俗文献与小说母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隋唐五代佛教之流布与汉译佛典对小说创作之影响》,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俞晓红:《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丰楙:《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黄景春、李纪:《道心人情——中国小说中的神仙道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黄景春:《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母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版
    李稚田:《古代小说与民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代小说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
    刘叶秋:《类书简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2005年新1版
    张涤华:《类书流别》(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戚志芬:《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夏南强:《类书通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赵含坤编著:《中国类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方师铎:《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鲁迅:《小说旧闻钞》,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宁家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朱一玄、宁稼雨、朱桂声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中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钱静方:《小说丛考》,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张庆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初版,1956年第2版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秦川:《中国古代小说总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上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石麟:《传奇小说通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宗为:《唐人传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2003年新1版
    卞孝萱:《唐传奇新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叶坦、蒋松岩:《宋辽夏金元文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张其成:《象数易学》,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
    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臧振、潘守永:《中国古玉文化》,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屈小强:《巴蜀竹文化揭秘》,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张君:《神秘的节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海英编著:《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
    [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