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中国人治、法治的冲突与嬗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社会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重,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向先进的西方寻求治国良方,法治理念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衔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也是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转变的过程。本文在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法治与人治不断发生的冲突和斗争,以及这一冲突和斗争中的各种因素,论述了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法治,清末新政、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南京政府的法制建设,都在中国走向法治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由于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在它们的统治下,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和法治。因此,社会的各种进步力量与统治阶级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从而为摧毁人治的基础,建立民主法治社会而清除了障碍,探索和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Conflicts and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Rule of Law(1840-1949) is to discuss the clash and change from rule by law to rule of law over the past 100 some years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semi-colonial and semi-pseudo society.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s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ollowing chapters.
     With references of various aspects of rule of law, 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rule of law as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letters of law. It includes two levels: first level is in the lower dimension, which is to rule the nation according to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condly, in the higher dimension, it is to govern based on benign rules in order to enforce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justice. The enforcemen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help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being well-being.
     This first level (lower dimension) involves two issues. The first issue refers to every aspect of all walks of life within the nation, which is ruled by law. This is a matter of legal institution. A sound legal institution leads to establishment of rule of law in a society and ultimately in a nation. This criterion separates rule by law from rule of law. In a feudal society, there is no law to regulate political and daily life.“The king is the law.”The second issue is to govern the n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Legal institutions require full enforcement in daily and social life. Institution and enforcement are mutually compliments.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suggests China’s political aspect has established legal institutions but lack of due enforcement. Therefore there is a distance toward rule of law.
     The second level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participation and state governance, i.e. governance by people. It involves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making the law, enforcement of legal institutions by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nd media check and balance vis-à-vis legal enforcement.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how western rule of law concepts were transplanted to China in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wake of Opium War, China faced social and national crises as thousand-year rule by law tradition were seriously challenged and western rule of law concept were imported and integrated into China incrementally. In the beginning, the reformists among landlord class advocated pragmatism by denouncing rule by law and embracing western science and knowledge. Later, the revolutionists of bourgeois class asked for drastic change of institutions and initiated focusing on implementation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Furthermore, as western imperialism stepped up intrusion into China and revolution movement spread to most part of China, the Qing Dynasty rulers were forced to launch political experiment on rule of law. Due to class restrictions to enforce true rule of law, however, Qing Dynasty was overthrown by nationalist revolution. Nonetheless, Legal amendments, change of legal system, and establishment of consultative board, and etc. can be deemed as a step toward rule of law. Qing Dynasty’s efforts were caught between rule by law and rule of law. On the one hand, it has moved to the end of rule by law; but it was short of crossing the threshold of rule of law. Due to Qing Dynasty rulers’class consciousness and historical constraints, this regime ended in failing to cross this landmark threshold. It opens an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revolution pursuing true rule of law.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practices and setback during China’s Warlord perio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overthrew Qing Dynasty and create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drafted rule of law blueprints and tried to implement it. But the southern interim government was quickly substituted by northern warlords. Rule of law trial faced serious setback.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new China, value judgment was hotly debated between democratic rule of law and tyranny rule by law. Those who held political powers tried to destroy bourgeois class 3 and Interim Constitu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advocate democracy in the name of rule of law. This ironic dual practice reveals that China moved to a historical point of no return from rule by law to rule of law in the wak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This is a progress, which declares rule of law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new China. China needs western-style legal system to regulate state’s political life. Rule by law has no room to survive in China. Even political rulers in new China adopted formality of rule by law in the disguise of rule by law although there is an inherit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rule of law and rule by law. The former provides a useful tool to criticize the latter. When Chinese social forces awakened and consolidated to pursue the true colors of fake rule by law by these rulers, the overthrow of existing regime became a historical necessity in order to embrace true rule of law.
     The fo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rule of law during Nanjing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Nanjing nationalist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ts legitimacy and social support based on Dr. Sun Yet-sen’s Three Principles of People. It succeeds late Qing Dynasty’s legal system and constructs a contour of legal moderniz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ompared with the northern warlord government, the Nanjing regime makes the following progress. First, the legal institutions were better constructed to cover all walks of social life.This legal institutions constrained the ruling nationalist party’s discrepancy to some degree. Secondly, these new laws provided new battle ground for democratic activists to promote rule of law and denounce rule by law. Thirdly, the ruling nationalist party gradually governed the nation via various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This political process reflects the enlargement of ruling base and a step ahead from rule by law to rule of law.
     The Nanjing nationalist government, however, is a dictatorship regime composed of landlord class. It used military forces aiming to destroy communist party and other pro-democracy forces. The nationalist party adopted a series of anti-democra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ndeavored to apply illicit tools, such as intelligent service and marshal court, to implement social control.
     Under the nationalist party ruling, the legal system was basically comprehensive but lack of motivations and good intention to realize rule of law in China. A true rule of law is based o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requires participation of“governance by people”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society. The laws must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Unfortunately, the nationalist party did not live up to this expectation and therefore ended up becoming a toppled regime.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major factors hinder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rule of law.
     Contemporary China’s rule of law faces difficult challenges which consistently blocking the road to rule of law from rule by law. Major negative factors include: underdeveloped economy, weak social class constraints, lack of democratic safeguard,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constraints, weak sens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nstable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To substitute“rule by law”with“rule of law”is an unavoidable trend in history. It illustrates the democratic progress in a society and the winding historical process.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moves from tyranny to democracy. Rule of Law has been consistently at odds with the existing rule by law. A true rule of law requires participation of the society as a whole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as of today there are three regimes have been overthrown. In conclusion, to establish a truly people’s regime through revolutionary approach is an indispensible prerequisite toward a true rule of law.
引文
1谭嗣同:《报贝元征》,《谭嗣同全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5页。
    2《“大陆”发刊辞》《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262页。
    3汉驹:《新政府之建设》,《江苏》第六期1903年11月。
    4包笑天:《钏影楼回忆录》,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145页。
    1参见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第4卷.第1期),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5-161页。
    
    1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2王礼明:《学术学刊》1979年11期。
    3若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3期。
    4俞瑾:《探索与争鸣》1988年2期。
    5刘胜康:《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1期。
    6王印堂,蔡公一:《江淮论坛》1979年2期。
    7吴文翰:《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4期。
    
    1乔伟:《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5期和6期。
    2郭华:《学术研究》1980年1期。
    3谷安梁:《政法论坛》1980年1期。
    4王子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5期。
    5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6郭道晖:《历史性跨越——走向民主法治新世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1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晚清西方法的输入与法律新词初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3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4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3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4耿云志:《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省谘议局联合会》,《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
    
    1王开玺:《论资政院中的立宪派议员》,《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2祖金玉:《清末驻外使节的宪政主张》,《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唐富满、曾庆军:《开赦党禁案与清末政局》,《学术论坛》2005年第9期。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42页。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7页。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9页。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7-169页。
    1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8页。
    2《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790页。
    
    1 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ition,West(US) 2004,P:144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9页。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9页。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9页。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67页。
    2 [英]戴雪:《宪法精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1朱继萍:《论宪政及其社会基础》,《法治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6-202页。
    2陈端洪:《宪政初论》,《宪政的理想与现实》,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第5-8页。
    1许崇德主编:《宪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2莫纪宏:《宪政是宪法逻辑运动的状态》,《法律科学》2000年第5期。
    3《宪法辞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51页。
    4许崇德:《学而言宪》,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5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56页。
    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35页。
    7李步云:《走向法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页。
    8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23页。
    1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2 [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3--624页。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晋书·刑法志》
    2纪昀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语。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页。
    1康有为:《请改八股为策论折(代宋伯鲁拟)》,《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5页。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5页。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2《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0页。
    3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第4页。
    1魏源:《海国图志》,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页。
    1魏源:《海国图志》卷61,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681页。
    2魏源:《海国图志》卷61,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8页。
    3魏源:《海国图志》卷60,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4页。
    4魏源:《海国图志》卷59,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611页。
    5魏源:《海国图志——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序》,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6魏源:《海国图志》卷47,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337页。
    7魏源:《海国图志》卷52,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446页。
    
    1梁廷枏:《合省国说》《海国四说》,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0页。
    2徐继畲:《瀛寰志略》卷9,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91、277页。
    3徐继畲:《瀛寰志略》卷9,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76页。
    4徐继畲:《瀛寰志略》卷9,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91、277页。
    5徐继畲:《瀛寰志略》卷7,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38页。
    6李慈铭:《评<使西纪程>》,《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529-530页。
    7魏源:《海国图志》卷60,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663页。
    8徐继畲:《瀛寰志略》卷9,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113页。
    1黎庶昌:《与莫芷升撮学泰西大要》,《拙尊园丛稿》卷五,光绪二十一年金陵李氏状元阁刊本,第2页。
    2梁廷枏:《粤道贡国说》卷4,《海国四说》,第217页。
    3魏源:《海国图志》卷51,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406页。
    4魏源:《海国图志》卷51,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406页。
    5魏源:《海国图志》卷59,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1638页。
    1《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0页。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23页。
    3田涛:《近代国人对〈海国图志〉的认识与评价》,载刘泱泱等编《魏源与近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4魏源:《海国图志》卷37,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2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4页。
    6李凤苞(1834-1887)清末外交家。字丹崖。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爱好历算,精于测绘,深为李鸿章赏识。曾捐资为道员。后受命办理江南制造局、吴淞炮台工程局,并兼任两局编译,翻译科学技术书籍。1876年经李鸿章推荐,任船政留学生监督。1877年赴英法两国学习。1878年又由李鸿章保荐,担任驻德公使。不久,又兼任驻奥、意、荷三国公使。1884年暂署驻法公使。中法战争爆发后,奉命回国。旋即充任北洋营务处总办,兼管水师学堂。不久,因1884年在德国购买军舰,从中受贿银60万两一事被揭露而革职。著有《四裔编年表》、《西国政闻汇编》、《文藻斋诗文集》等。
    1李凤苞:《巴黎答友人书》,郑振铎编:《晚清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19-220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1页。
    2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4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2页。
    
    1顾燮光:《译书经眼录》,《中国近代出版史料》第2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00页。
    2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41页。
    3〔美〕许华茨著,滕复等译:《严复与西方》,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页。
    4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蔡元培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1页。
    5王佐良:《严复的用心》,《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页。
    6王汝丰:《严复思想试探》,见《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3页。
    7胡适:《我的信仰》,《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249页。
    1龚自珍:《与江居士笺》,《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19页。
    2龚自珍:《上大学士书》,《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19页。
    3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6页。
    4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页。
    1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页。
    2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七》,《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6页。
    3龚自珍:《上大学士书》,《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19页。
    4龚自珍:《乙丙之际著议第七》,《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页。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2页。
    6觉民:《立宪与教育的关系》,《东方杂志》12卷12期。
    1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2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19页。
    3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0页。
    4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全集》第2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19页。
    5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康有为全集》第2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77页。
    6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8页。
    7“民贼”是梁启超对专制君主的称谓。
    8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页。
    9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96-100页。
    1汪康年: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转引自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2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0页。
    3康有为:《殿试策》,《康有为全集》第2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
    4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全集》第2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5页。
    5康有为:《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1页。
    6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7页。
    7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5页。
    1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7页。
    2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7页。
    3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9页。
    4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4页。
    5王韬:《重民下》,《弢园文录外编》卷1,第23页。
    
    1陈炽:《庸书议院》,《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7页。
    2《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3页。
    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页。
    4汤震:《危言.议院》,《戊戌变法》第1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第177页。
    5陈炽:《庸书.议院》,《戊戌变法》第1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第246页。
    1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新政真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5页。
    2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新政真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3陈炽:《庸书.议院》,《戊戌变法》第1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第245-246页。
    4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全二册)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95页。
    1黄遵宪:《日本国志.国统志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0页。
    3黄遵宪:《日本国志.职官志二》,(王宝平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178页。
    1《东方杂志》:第三年(丙午)临时增刊,宪政初纲,刊印宪政初纲缘起及立宪(纪闻),第1页。
    2《中外日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转见《东方杂志》第二年,第12期。
    3《时报》,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六日,转见《东方杂志》第一年,第7期。
    4《时敏报》,光绪三十年十月初六,转见《东方杂志》第一年,第12期。
    5《南方报》,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转见《东方杂志》第二卷,第10期。
    1孙宝琦:《上政务处书》,《东方杂志》第一卷第7期。
    2参见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9页。
    3方维规:《“议会”、“民主”与“共和”概念在西方与中国的嬗变》;王尔敏:《十九世纪中国士大夫对中西关系之理解及衍生之新概念》,《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4-35页。
    1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1898年1月底),《戊戌变法》(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页。
    2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7页。
    3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7页。
    1梁启超:《说动》,《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7-40页。
    1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0-282页。
    2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83页。
    3梁启超:《开明专制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7、81页。
    4梁启超:《开明专制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0-80页。
    1梁启超:《开明专制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81-82页。
    2扑满:《发难篇》,《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387-388页。
    1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23页。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89页。
    3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7页。
    4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15页。
    5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9页。
    6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7页。
    1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戊戌变法》(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6页。
    1 [日]佐源笃介:《八国联军志》,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第3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1年,第244页。转引自张学仁、陈宁生主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21页。
    2《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5页。
    1潘念之:《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33-235页。
    2云岭:《清末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及影响》,《法律史论丛》第三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第184页。
    1《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第678-693页。
    1 G.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5-346页。
    1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1页。
    2熊希龄:《在参众两院议员暨各党代表茶话会上演说辞》(1913年9月27日),《熊希龄集》(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02—503页。
    3伍廷芳:《〈法国宪政通诠〉序》,《伍廷芳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9页。
    1陈旭麓等:《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537页。
    2王宠惠:《宪法平议》,载谢瀛洲编:《困学斋文存》,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出版1957年,第159页。
    3黄兴:《〈国民〉月刊出世辞》(1913年3月),《黄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6页。
    4黄兴:《〈国民〉月刊出世辞》(1913年3月),《黄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6页。
    1《杂评一·宪法研究问题》,《申报》1913年2月1日。
    2王宠惠:《王宠惠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1981年,第1-83页。
    3张葆彝:《民国宪法论纲》,《申报》1913年7月2日。
    4吴灼昭:《宪法内容之商榷》,《宪法新闻》第3期。
    1空海:《中华民国制定新宪法之先决问题》,《民立报》1912年1月25日。
    2孙中山:《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员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1页。
    3孙中山:《祝参议院开院文》,《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4页。
    4孙中山:《咨参议院请核议法制局职制草案文》,《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7页。
    5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页。
    6孙中山:《咨参议院请核议暂行法律文》,《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76页。
    7孙中山:《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员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1页。
    8孙中山:《与戊午通信社记者的谈话》(1918年10月27日),《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4页。
    9孙中山:《接见国会议员代表的谈话》(1918年4月13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4页。
    10孙中山:《与戊午通信社记者的谈话》(1918年10月27日)《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5页。
    11孙中山:《复谭人凤及民立报馆电》,《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0页。
    1《孙宅重要辩正》,《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45页。
    2孙中山:《与苏赣督军代表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5页。
    3孙中山:《在张家口各界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9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51页。
    4孙中山:《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序(1920年8月),《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19页。
    5孙中山:《在宴请美领事会上的讲话》(1918年3月16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00页。
    6孙中山:《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员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31页。
    7孙中山:《对全体国会议员的谈话》(1918年4月1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3页。
    8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译组:《辛亥革命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37页。
    9孙中山:《中华革命军大元帅檄》,《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130—131页。
    1孙中山:《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员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1页。
    2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12月2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29-330页。
    3《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0-331页。
    4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1921年3月6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76页。
    5孙中山:《在广东省第五次教育大会上的演说》(1921年6月30日前),《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60页。
    6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50页。
    7《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1页。
    8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12月2日)《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7页。
    9孙中山:《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员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2页。
    1孙中山:《通告护法各省军政首领支持军政府电》(1918年2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9页。
    2孙中山:《在东京与某某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1页。
    3《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34页。
    4孙中山:《通告驻华各国公使书》(1918年4月1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8页。
    5孙中山:《咨国会非常会议请设大理院文》(1918年2月18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1页。
    6孙中山:《咨参议院请核议法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等文》(1912年3月26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1页。
    1孙中山:《与〈字林西报〉记者的谈话》(1920年11月25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9页。
    2孙中山:《令法制局审核呈复律师法草案文》(1912年3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74页。
    1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与法制建设——以国会立法活动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2《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页。
    3刘星楠:《辛亥各省代表会议日志》,《辛亥革命回忆录》(六),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57页。
    4刘星楠:《辛亥各省代表会议日志》,《辛亥革命回忆录》(六),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59页。
    5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版,第169页。
    1 [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莫里循书信集》(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823页。
    2孙中山:《建国方略》,1917至1919年,《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46页。
    3孙中山:《复张謇涵》(1912年1至2月间),《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2页。
    4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与法制建设——以国会立法活动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5高劳:《临时政府借债汇记》,《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
    6《大总统咨参议院答复汉冶萍借款并无违法文》,《临时政府公报》第26号,1912年3月1日。
    1《南京临时参议院咨孙中山质问汉冶萍借款等事文》,《孙中山藏档选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1页。
    2《咨复参议院再次质询临时政府抵押借款等案文》(1912年2月23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23—124页。
    3高劳:《临时政府借债汇记》,《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
    4见《汉冶萍有限公司商办历史》,载《旧中国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关系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7—341页。
    1《大总统准财政部电称拟借华俄道胜银行款项咨参议院提前议决文》,《大总统咨参议院提出华俄道胜银行借款草合同请提前议决文》,《临时政府公报》第26号,1912年3月1日。
    2《参议院议事录》2月26日条。
    3《南京临时政府新借大外债之草合同》及所附之《参议院审查报告》,《申报》1912年2月29日。
    4《参议院议事录》2月27日条;《鄂省参议员刘成禺、时功玖、张伯烈辞职之公布》,《申报》1912年3月2日。
    5《参议院议决案汇编》甲部一册。
    6《鄂省参议员刘成禺、时功玖、张伯烈辞职之公布》,《申报》1912年3月2日。
    1《参议员以借款案辞职》,《申报》1912年3月1日。
    2《南京参议院议员时刘张三君电》,《申报》1912年3月1日;《鄂省参议员刘成禺、时功玖、张伯烈辞职之公布》,《申报》1912年3月2日。
    3高劳:《临时政府借债汇记》,《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
    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629页。
    2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9页。
    3孙中山:《宴请国会及省议会议员时的演说》(1918年2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31页。
    4孙中山:《元旦布告》(1918年1月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5页。
    1孙中山:《伦敦被难记》(1897年初),《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0页。
    2孙中山:《复熊希龄蔡元培函》(1918年12月12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3页。
    3孙中山:《元旦布告》(1918年1月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5页。
    4孙中山:《元旦布告》(1918年1月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5页。
    5陈旭麓、郝盛潮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1页。
    6孙中山:《接见国会议员代表的谈话》(1918年4月13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4页。
    7万鄂湘等:《国际人权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1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1920年11月4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1页。
    2孙中山:《复彩元培函》(1918年12月4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0页。
    3孙中山:《申张讨逆护法令》(1917年11月18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0页。
    4《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53页。
    1孙中山:《令内务部通令疍户惰民等一律享有公权私权文》,《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4页。
    2《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1912年3月2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56页。
    3《令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文》(1912年3月19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1-252页。
    4《在广州各界茶话会上的讲话》(1918年1月9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91页。
    5《令江西都督查办郑裕庆宝记银号被封案文》(1912年3月20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页。
    1孙中山:《元旦布告》(1918年1月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5页。
    2《祝参议院开院文》(1912年1月28日),《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44页。
    1孙中山:《复蔡元培函(1918年12月4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0页。
    2孙中山:《复徐孝刚锺体道等电》(1918年2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51页。
    3《辞大元帅职临行通电》(1918年5月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0页。
    4《明正段祺瑞乱国盗权罪通令》(1917年10月3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07页。
    5孙中山:《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3页。
    1孙中山:《辞大元帅职临行通电》(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0页。
    2孙中山:《通告护法各省军政首领支持军政府电》(1918年2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9页。
    3孙中山:《辞大元帅职临行通电》(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0页。
    4孙中山:《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3页。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10页。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06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06页。
    2《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17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07页。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10页。
    1《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84页。
    1谢俊美:《袁世凯成败简论》,《历史教学》2004年第10期。
    2许指严:《新华秘记》,《近代稗海》第3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5页。
    3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4《民立报》,1912年3月12日
    1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页。
    2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3注:1912年11月,俄国与外蒙签订了《蒙俄协约》与《商务章程》,宣称要保护外蒙的“自治”,为其编练军队,不准中国向外蒙派出军队和移民、俄国享有各种特权,如外蒙与他国定约,不经沙俄政府允许,不得改变“协约”与“章程”内容,这样,沙俄便成为外蒙内政、外交的监护国。)(参考褚德新、梁德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31页。
    4转引自:陈惠芬《王宠惠与民国初年宪法:以《宪法刍议》为核心的探讨》,胡春惠、薛化元主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第600页。
    1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1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上册),三联书店1983年,第273页。
    2《大总统政事堂组织会》,《东方杂志》第10卷第12号
    1黄兴:《在屋仑华侨欢迎会上的演讲》(1914年7月26日),《黄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81页。
    2黄兴:《在屋仑华侨欢迎会上的演讲》(1914年7月26日),《黄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81-382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95页。
    2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1958年,第127页。
    1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96页。
    1《国父全集》第4卷,第283页。
    1张国淦:《中华民国内阁篇》,《近代史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52页。
    2《近代稗海》第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页。
    3《北洋政府总统和总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12年,第25页。
    1《申报》1913年3月31日。
    2《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页。
    3《民权报》1912年6月20日。
    1《国民党宣言》,《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47页。
    2《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63页。
    3《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49页。
    4《致北京各报馆书》,《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1页。
    5《国民党宣言》,《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6页。
    6《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6页。
    1《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6页。
    2《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6页。
    3《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7页。
    4《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6页。
    1 [美]约瑟夫·阿·勒文森著,刘伟、刘丽、姜铁军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页。
    
    1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80年,第250页。
    2《规复约法宣言》(1916年6月9日),《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05页。
    1《通告护法各省军政首领支持军政府电》(1918年2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9页。
    1见《国会丛报》第1期,《众议院议决案汇编》第四册《众议院议决案一览表》。转引自王跃:《变迁中的心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2《尊重法令之文告》,《申报》,1912年5月13日。
    
    1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57页。
    2王人博:《宪政的中国之道》,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18页。
    1林伯渠:《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1日。
    1“六法全书”一词源自日文汉字,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从法国引入法律,先后翻译了《法国民法典》及法国的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典、宪法,以此作为法律体系的代表性法典,号为“六法”。清末变法后这个词传入中国,形成“六法全书”的说法,泛指整个成文法体系。民国初年的“六法全书”指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决定“民商合一”,不再制定单独的商法典,因而“六法全书”指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
    2阮毅成:“中国法治前途的几个问题”《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十三号) (阮毅成(1904—1988),余姚临山人。1927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政治经济系。1931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时代公论》主编。1937年任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抗日战争初期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英士大学教授、行政专修科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国立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1946年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湾《中央日报》社社长、《东方杂志》主编、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会董事兼总干事、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教授。著有《政言》、《国际私法》、《中国亲属法概论》、《法语》等。
    1训政纲领六条原则是:一、“中华民国于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三、“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四、“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民选政府之基础”。五、“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六、“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行之”。参见: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2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80页。
    3《制宪经过及宪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孙科文集》第1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第306、307页。
    1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36页。
    1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60页。
    
    1国民党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四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第848、849页。
    2国民党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四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第850页。
    3国民党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四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第851页。
    1《两岸法学交流势在必行——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怀栻》,《法制日报》1990年4月27日。
    2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1《东方杂志》第十一卷第三号。
    2平心:《论民主宪政运动》,罗竹风主编:《平心文集》第2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3-74页。
    1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参考资料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5-206页。
    1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参考资料选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5-206页。
    1罗隆基:《对训政时期约法的批评》,《新月》第3卷第8期。
    2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第201——214页,罗隆基:《什么是法治》,《新月》第3卷第11号(1931年)。
    3《组织国民政府之必要提案》(1924年1月20日),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1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第2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第845页。
    2何会源:“论孙中山关于中央政治之设计”,载何勤华、李秀清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410页-411页。
    1《确定训政时期党政府人民行使政权治权之分际及方略案》,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659页。
    2王君健女士:《如何达到民治之目的》,《民治评论》第10期1932年。
    
    1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年),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11页。
    2孙中山:《复许道生函》,《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页。
    3蒋中正:《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们为什么要一党治国?》,《国闻周报》第6卷第27期,1929年。
    4蒋中正:《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们为什么要一党治国?》《国闻周报》第6卷第27期,1929年。
    1蒋中正:《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们为什么要一党治国?》《国闻周报》第6卷第27期,1929年。
    2孙中山:《致吴敬恒书》,《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2页。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会词》,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7页。
    1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做(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训政纲领》(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90页。
    1胡汉民:《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辑:《革命文献》第22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第304页。
    2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第816页。
    3蒋介石:《国府政治总报告之说明》,《大公报》1931年5月11日。
    1《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54—255页。
    2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第817页。
    3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4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关于党员背誓罪条例适用范围的解释说:“已宣誓之党员或非党员已宣誓任官职,或任官职未宣誓者,犯背誓罪均应适用党员背誓罪条例片断(民一七年解字三一者号)。”参见郑爱诹编:《最高法院判决解释例要旨汇览》,世界书局1932年。
    
    1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年)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2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3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38页。
    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19页。
    
    1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3页。
    2参见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年),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1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2页。
    2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年),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3转引自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7页。
    1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湾联经事业公司出版社1985年,第190页。
    2董霖:《战前之中国宪政制度》,台北世界书局1968年,第98-99页。
    1齐锡生:《国民党的性质》(下),载《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21——122页。
    2“省政府主席文武出身背景及主政年数统计(1928——1949)”,载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72-173页。
    3沈怀玉:“湖北省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载陈三井主编:《郭廷以先生九秩诞辰纪念论文集》(下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5年,第189页。
    4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80页。
    1《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321页。
    2《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载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907页。
    3《各省行政督察专员及县长兼办军法案件暂行办法》(1936年3月18日),载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44册),黄山出版社1998年,第536页。
    1季廉:《宪政能救中国?》,《国闻周报》第9卷第18期, 1932年。
    2吴恩裕(1909——1979),辽宁沈阳人。满族。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北平《晨报》的文学、哲学副刊《思辨》主编和《文哲月刊》主编。1936年公费留学英国,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教授研究政治思想史,于1939年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6年任重庆中央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46年至1952年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
    1注:参见吴恩裕:《法治与中国政治的改进》,《东方杂志》第42卷第15号(1946年)。
    2储安平(储安平(1909~1966)江苏宜兴人。1909年7月生。光华大学附属中学就读。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新闻系。1933年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参加过新月派的一些活动。1935年11月,为上海时代图书公司编辑《文学时代》月刊。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8年回重庆,先后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1940年8月以后,曾任湖南国立师范学校教师,桂林《力报》主笔和湖南辰溪《中国晨报》主笔。日军侵占桂林后,与张稚琴在重庆创办《客观》周刊。1946年,到上海创办《观察》半月刊,政论性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自任社长和主编。在知识界影响很大。1948年又编了一套《观察丛书》,共出16种。新中国成立后,任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等职。1954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兼宣传部副部长。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同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1966年含冤逝世。“文化大革命”后,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著作有《说谎者》短篇小说集等。):《国大评论》,《观察》第4卷第9期(1948年)。
    3曼虬:《如何可达法治》,《法治旬刊》第1卷第5号1934年。
    4一桴:《论法治救国》,《法治旬刊》第1卷第7号,1934年。
    5一桴:《论法治救国》,《法治旬刊》第1卷第7号,1934年。
    6罗隆基:《什么是法治》,《新月》第3卷第11号,1931年。
    7曼虬:《如何可达法治》,《法治旬刊》第1卷第5号,1934年。
    8罗隆基:《什么是法治》,《新月》第3卷第11号,1931年。
    9孙燕宾:《法治与廉耻》,《法治旬刊》第一卷第六号,1934年。
    10周明:《厉行法治的真谛与教育》,《宪政月刊》第14、15号合刊,1945年。
    1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号,1929年。
    2张君劢:《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3张君劢:《政治协商会议修改五五宪草的原则》,载毅生编《新中国宪法研究》,生活书店1946年,第17页。
    4张君劢:《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1页。
    5参见李浩培:《法治实行问题》,《观察》第2卷第12期1947年。
    6张东荪:《思想与社会》,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1吴之椿:《法治与民治》,上海:生活书店发行1946年,第18-19页。
    2吴之椿:《法治与民治》,上海:生活书店发行1946年,第18-19页。
    3吴之椿:《法治与民治》,上海:生活书店发行1946年,第18-19页。
    4潘光旦,字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于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1《国民政府公报》1929年4月23日。
    2《人权保障之真实效力》,《论评选集》第2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646页。
    3胡适:《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6页。
    4胡适:《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6页。
    1以上所引见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号。
    1罗隆基:《论人权》,1929年5月10日,《新月》第2卷第3号。
    2罗隆基:《告压迫言论自由者》,1929年9月10日,《新月》第6、7号合刊。
    3粱实秋:《论思想统一》,1929年5月10日,《新月》第2卷第3号。
    4罗隆基:《我对党务上的尽情批评》,《新月》第2卷第8期。
    1罗隆基:《什么是法治》,《新月》第3卷第11期。
    1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号。
    2袁红冰:《论人治与法治》(下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2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与方法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孙中山:《致宋教仁书》(残稿),《三民主义半月刊》第3卷第6期。
    
    1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页。
    1韩德培:《我们所需要的法治》,《观察》第1卷第10期,1946年。
    2 Huntington,Samule P. 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
    3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6页。
    
    1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6-317页。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8页。
    3《时代公论》2卷36号,1933年。
    4《时代公论》2卷36号,1933年。
    1《时代公论》2卷36号,1933年。
    2《时代公论》2卷36号,1933年。
    3《时代公论》2卷36号,1933年。
    4林乐知:《文学兴国策序》,朱维铮,龙应台编著:《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80页。
    5龚自珍:《尊命》,《龚自珍全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3页。
    6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1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2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页。
    3章渊若:《法治精神与中国宪政》,《大学杂志》第一卷第二期1933年)(章渊若(1904-1996)法学家。江苏无锡杨市镇人,原名浩奎,字星拱,号力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考察英、比、德、瑞士等国的政治。回国后,任中央大学、东吴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国立劳动大学校长、南京市政府秘书、上海市政府秘书、广东省设计委员会主任。抗战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南洋华侨协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中央宣传部秘书长等职。为国民大会代表。抗战胜利后,获抗战胜利勋章。1946年,受荣德生、荣一心委托筹办江南大学,任首任校长。后定居美国。
    4许纪霖:《中国近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74-75页。
    5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364-365页。
    
    1许纪霖:《中国近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76页。
    2陈北鸥:《宪政基础知识》,国讯书店1944年,第67页。
    3《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0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何廉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17、118页。
    3张奚若:《废除一党专政,取消个人独裁》,《张奚若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71页。
    4《孙中山全集》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36页。
    5《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8页。
    6张岱年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3-104页。
    
    1《孙中山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75页。
    2《孙中山全集》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0-281页。
    3张君劢:《宪法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4转引自张君劢:《宪法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5参见张君劢:《宪政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153页。
    1张君劢:《宪法之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2郭思敏:《我眼中的毛泽东》,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85页。
    3于俊道李捷:《毛泽东交往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59-955页。
    4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42页。
    1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孙立坚、孙丕强、樊瑞庆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65页。
    2《建国方略》(1917——1919年),《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1页。
    3《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1920年11月9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01页。
    4《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1920年11月9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01页。
    5《伦敦被难记》(1897年初),《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1-52页。
    6《建国方略》(1917——1919年),《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1页。
    7《三民主义》(1919年),《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8页。
    8《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第429-433页。
    1《伦敦被难记》(1897年初),《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0-51页。
    2孙中山:《伦敦被难记》(1897年初),《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1页。
    3孙中山:《宴请广东商界人士时的演说》(1918年2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45页。
    4孙中山:《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1922年1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8页。
    1孙中山:《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1922年1月22日),《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9页。
    2孙中山:《驳保皇报书》(1904年1月),《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5页。
    3《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7、280、185页。
    4齐思和等编:《鸦片战争》第5册第529页;第6册第240,459-462页。转引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1993年第二次印刷第184页。
    5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73页。
    6《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北市出版社1986年,第864页。
    7《四川政界片片录》,《时报》,1909年3月23日。
    1《福州选举纪事》,《时报》,1909年4月18日。
    2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社1983年,第18页。
    3孟森:《地方自治浅说总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09年,第1页。
    4《论开国会欢祝会》,《时报》,1910年11月13日。
    5参考外论选译《东方杂志临时增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年。
    6参考外论选译《东方杂志临时增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
    7行严:《二院制果足以防国会之轻躁乎》,《民立报》1912年4月5日。
    8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3页。
    1张耀曾著,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7—38页。
    1 [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7页。
    2徐宗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1 (注:民主政治得以运行的根本就是规范认同,“从民主政治中‘服从’的理由就可以发现,宪法或不成文的宪政传统是政治统治权威和法律合法性的来源,人们遵守宪法和法律,服从统治,是依靠超越特定宗教或意识形态的理性精神……理性化的表现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如选举和立法程序)和人们的宗教信仰、立法形态原则相剥离,具有不同信仰的人可以尊重并遵守共同规范,这可称之为规范认同”。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107、110页。
    3《孙中山之政谈》,《时报》,1912年9月3日。
    4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98页。
    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3页。
    2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储复耘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6页。
    3《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第65-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29﹑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7][英]戴雪.宪法精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
    [8][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9]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10][法]孟德斯鸠著,孙立坚等译.论法的精神(上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
    [13]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14]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5][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6]张耀曾,杨琥.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7]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8]孟森.地方自治浅说总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09.
    [19]张晋藩.中国宪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0]张君劢.宪法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1][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3]金观涛.开放中的变迁[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33.
    [24]许纪霖.中国近代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5.
    [25]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6]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7][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8]龚自珍.尊命[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9]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0]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储复耘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1]张栴,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3卷)[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
    [32]徐宗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33]于俊道,李捷.毛泽东交往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4]郭思敏,天羽.我眼中的毛泽东[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35]孙中山全集(第1—1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986.
    [36]黄彦,李伯新.孙中山藏档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7]陈旭路,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8]张岱年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94.
    [39]王跃.变迁中的心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40]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1]李新,陈铁健.伟大的开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3]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与方法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44]谢岳,程竹汝.法治与德治——现代国家的治理逻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45]张宪文.中华民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6]近代稗海(第3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7]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8]刘军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49]陈启天.民主宪政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50]吴之椿.法治与民治[M].上海:生活书店,1946.
    [51]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第44册)[M].安徽:黄山出版社,1998.
    [5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5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54]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55]赵金康.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理论设计及其运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6]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黄兴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7]万鄂湘.国际人权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58]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三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9]杨绪盟.移植与异化——民国初年中国政党政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0]林增平,周秋光.熊希龄集(上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61]丁贤俊,喻作凤.伍廷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63]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4]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6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6.
    [66]谢瀛洲.困学斋文存[M].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出版,1957.
    [67]王宠惠.王宠惠先生文集[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1981.
    [6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9]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70]张学仁,陈宁生.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1]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2]包笑天.钏影楼回忆录[M].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73]范忠信.梁启超法学文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9.
    [74]立法院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宣传委员会.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M].台北:中正书局,1941.
    [75]陈茹玄.民国宪法及政治史[M].上海:上海政治学社,1928.
    [76]王宠惠.王宠惠文集[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
    [77]平心.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M].香港国泰公司,1940.
    [78]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79]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80]郭道晖.历史性跨越——走向民主法治新世纪[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81]殷啸虎.新中国宪政之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82]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3]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与法制建设——以国会立法活动为中心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4]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5]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86]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晚清西方法的输入与法律新词初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7]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88]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9]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90]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1]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92]彭明等.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3]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4]郑大华.晚清思想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5]陈瑞云.现代中国政府[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96]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7]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8]程燎原,江山.法治与政治权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9]李步云.走向法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98.
    [10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1]卓泽渊.法政治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02]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法学编译社,1933.
    [103]陈顾远.中国法制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04]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05]丘汉平.先秦法律思想[M].上海:光华书局,1931.
    [10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107]俞荣根.儒家法律思想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08]朱继萍.论宪政及其社会基础(载法治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9]陈端洪.宪政初论(载宪政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110]许崇德.宪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1]来新夏.北洋军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112]许崇德.学而言宪[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3]张庆福.宪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1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5]陈啓天.民主宪政论[M].上海:商务印务馆,1945.
    [116]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17]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8]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119]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20]钱钟书.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21]梁廷枏.海国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2]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23]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124]刘泱泱.魏源与近代中国的改革开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25]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26]郑振铎.晚清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8]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29]中国近代出版史料(第2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30]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131]姚凤莲,郑裕硕.简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132][美]许华茨著,滕复等译.严复与西方[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
    [133]戊戌变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34]论严复与严译名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35]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36]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7]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1998.
    [138]熊希龄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39]黄遵宪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40]郑观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41]伍廷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4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3]康有为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44]何勤华,李秀清.民国法学论文精粹第1卷(基础法律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45]田海林.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46]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M].北京:三联书店,1986.
    [147]孔范今.百年大潮汐(20世纪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文录)[M].济南:泰山出版社,1999.
    [148]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9]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M].长沙:岳麓书社,2004.
    [150]俞祖华,王国洪.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51]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152]时报,1910.
    [153]大学杂志,1933.
    [154]时代公论,1933.
    [155]新月(部分).
    [156]国民政府公报,1929.
    [157]青年杂志第1卷.
    [158]新青年第2卷、第7卷.
    [159]再生第1卷,1932.
    [160]东方杂志(部分).
    [161]法治旬刊,1934—1935.
    [162]国闻周报,1929—1932.
    [163]观察,1947.
    [164]民报,1905—1910.
    [165]文萃,1946.
    [166]江苏,1903.
    [167]国衡半月刊第1卷.
    [168]行健月刊第4卷.
    [169]民立报,1912—1913.
    [170]申报,1912—1914.
    [171]马少华.从“民心”到“人民程度”[J].读书,1998(10):24-29.
    [172]李学智.南京临时参议院弹劾案风波[J].近代史研究,1997(2):107-111.
    [173]王礼明.试论人治与法治[J].学术学刊,1979(11):22-25,32.
    [174]若然.“人治”“法治”涵义新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3):44-47.
    [175]俞瑾.传统政治文化与人治现象[J].探索与争鸣,1988(2):39-40.
    [176]刘胜康.略论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对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1-8.
    [177]王印堂,蔡公一.人治与法治[J].江淮论坛,1979(2):25-26.
    [178]乔伟.人治与法治的比较研究——论以法治国的重要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1992(5、6):14-19,26-28.
    [179]郭华.谈谈人治与法治[J].学术研究,1980(1):45-48.
    [180]王子琳.怎样认识人治和法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5):79-82.
    [181]谷安梁.讨论人治、法治问题的实质和意义[J].政法论坛,1980(1):65-71.
    [182]吴文翰.论人治与法治[J].甘肃社会科学,1980(4):3-9.
    [183]莫纪宏.宪政是宪法逻辑运动的状态[J].法律科学,2000(5):28-34.
    [184]潘振平.〈瀛寰志略〉研究[J].近代史研究,1988(4):65-87.
    [185]邱远.梁启超的法治思想[N].光明日报,1998-11-13.
    [186]谢俊美.袁世凯成败简论[J].历史教学,2004(10):9-14.
    [187]李铁映.关于民主理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京〕,2001 (1) :4-13.
    [188]唐富满,曾庆军.开赦党禁案与清末政局[J].学术论坛,2005(9):106-109.
    [189]祖金玉.清末驻外使节的宪政主张[J].南京社会科学,2005(4):32-36.
    [190]王开玺.论资政院中的立宪派议员[J].史学集刊,2003(3):22-27.
    [191]耿云志.辛亥革命前夕的各省谘议局联合会[J].福建论坛,2002(2):24-31.
    [192]郝铁川.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J].法学研究,2003(6):26-41.
    [193]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4(1) :145-161.
    [194]程德文.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近代中国的宪法成长及其意义[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8-35.
    [195]杨小云.实现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的历史性转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6):32-38.
    [196]宋四辈.近代中国宪政建设制约因素的法律文化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2-86.
    [197]田广清,周维强.论中国人治传统的经济根源[J].社会科学战线,2003(4):16-19.
    [198]张锐智.论黄遵宪对近代中日法文化交流的贡献——以《日本国志》中的宪政思想为视角[J].日本研究,2005(4):92-96.
    [199]王永进.清末法制改革与法制近代化[J].社会科学家,2005(5):175-178.
    [200]林启彦.严复与何启——两位留英学生近代化思想模式的探讨[J].近代史研究,2004(3):1-20.
    [201]邹平学.宪政解说[J].法学评论(双月刊),1996(2):1-7.
    [202]江振良.孙中山法治思想谈[J].中山大学学报,1987(3):50-54.
    [203]张万洪.孙中山法治思想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401-405.
    [204]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J].近代史研究,2001(4):230-259.
    [2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206]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07]Diamond,Larry.DevelopingDemocracy:Toward Consolidation[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
    [208]Diamond, Larry. Is The Third Wave Over? [J]. Journal of Democracy,1996,7(3) :20-35.
    [209]Duverger,Maurice. (1980)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1980,8(2) :165-187.
    [210]Elster,Jon. Afterwod: The Making of Postcommunist Presidencies, in Ray Taras, ed., Post communist Presidents [J].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11]Huntington, Samuel P.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Lentury[M].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
    [212]Huntington, Samul P. After Twenty Years: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J].Journal of Democracy,1997,8(4) : 56.
    [213]Laoidus,Gail W. Asymmertical federalism and State Breakdown in Russia[J].Post-Soviet Affairs,1999,l15(1) : 74-82.
    [214]Lavigne, Marie.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From Socialist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9.
    [215]Lijphart,Arend. Democracies: 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216]Lijphar, Arendt. Introduction, Arend Lijphart,ed.,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17]Linz,Juan J. and Stepan,Alfred.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J].Journal of Democracy,1996,7(2) : 12-23.
    [218]March,Jomes G,Olsen, John P.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4,7,8(3): 734-747.
    [219]Mainwaring,Scott.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M].Theoretical andComparative Issues,1992.
    [220]Roskin,Michael G. Countries and Concepts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M].New York : Prentice-Hall Press,1995.
    [221]Lewis,Paul, David Potter,David Goldblatt,Margaret kiloh and Paul Lewis, Eds.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Europe[M].Cambridge:Policy Press,1997.
    [222]Sartori,Giovanni.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and Outcomes [M].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4.
    [223]Schedler,Andreas. What i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J].Journal of Democracy,1998,9(2l) :91-107.
    [224]Solnick,Steven. Methods of Central Conrol Over Russias Province,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J].Program on New Approaches to Russian Security(PONARS),Policy Memo,1999, 97:24.
    [225]Sorense,Georg.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Processes and Prospects in a Changing World[M].Boulder:Westview Press,1998.
    [226]Talton,Charles D.Symmetry and Asymmetry as Elements of Federalism: a Theoretical Spec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1965, 27(4) :868.
    [227]Mainwaring, Guillermo O’Donnell, and Samuel J. Valenzuela, eds.,Issues in Democratic Cinsolidation: 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28]Aron,Raymond. Alternation in Government in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1981, 17(1): 3-12.
    [229]Dahl,Robert A. On Democacy[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