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从华夏边缘叙述的角度对新时期文化中的现代化中国想象问题的研究。借重晚近建构论民族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基本概念——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到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并参照当代中国语境对之进行反思和重构,本文具体考察了80年代以来的三条重要文化脉络,尤其是其中的代表性文本,不仅为文本和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解释,而且揭示出现代化中国想象的种种复杂面向,以及一种主导性想象的建构过程和其间内含的权力关系。
     华夏边缘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国地理和认同的边缘。自卷入民族国家世界体系的近代时期以来,传统华夏边缘的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二是由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社群构成的民族国家的“外缘”世界;三是中国东北,它作为华夏边缘的意义主要在于参与国族历史书写的象征符号资源的匮乏。从这三种华夏边缘作为非本质化建构元素的角度,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依次对三条新时期文化脉络——“寻根”于边缘族群、“文化中国”想象(包括“传统文化热”和“上海怀旧潮”)和大众文化的“东北风”进行了重构性的描述和分析。第一章从80年“寻根”思潮中的化“边缘”为“根源”的现象入手,考察该现象发生的语境和历史前提,并以文学叙述为中心,着重探讨“边缘”立场上的“寻根”书写超越以西方“现代化”霸权为前提的中国主体想象的可能性及其内在困境:在臣服主流文化秩序以确立主体与质疑象征秩序而丧失主体性之间的两难选择。第二章聚焦张承志个案,展现他以持续对话东方学与重写“长城边疆”的独特方式克服上述困境的过程,以及主流话语对这一书写面向的遮蔽。第三章通过分别标志“寻根”的终结和“文化中国”想象的开端的共同体舆图叙事的对照,来呈现同样的“民族传统”修辞背后的社会文化立场的转移,即由内部边缘族群和历史中失败者转向“外缘”世界的成功人士。第四章围绕“上海怀旧”具体探讨“以外缘为中心”的“文化中国”想象的在中国大陆的本土化,并揭示本土“现代化”语境中“中心”/“边缘”的规划逻辑。作为对该逻辑的更为深入的讨论,论文第五章梳理和分析大众文化的东北表述:通过以“都市外乡人”表象喻指“老工业基地”的现实,“现代化”中国的主体建构将50-70时代的另类现代化历史成功区隔为前现代的他者,并实现了对自身裂隙的缝合。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发现,一种业已高度自然化的同质空洞时间中的中国主体想象,并非围绕自在的中心而展开,而是不均衡地借重各种华夏边缘的结果,而尝试从“边缘”角度重现这一建构过程,不仅具有恢复被遮蔽的历史记忆与想象的意义,同时也是开敞新的社会实践可能性的努力。
The thesis studies the imaginations of China on its way to modernization in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ons of Chinese peripheries. Referring to late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of nation and their concepts from Benedict Anderson’s“imagined communities”to Wang Ming-ke’s“Chinese peripheries”, and reconstructing them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a, it examines three cultural phenomena since 1980s, especially the representative texts in them, in order not only to reinterpret these texts and phenomena, but also to reveal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imaginations of China in modernization, and how a hegemonic imagination is constructed with power relations from them.
     Chinese peripheries are the peripheries of the geography and identity of China, which are formed in history. Since China was forced into the world system of nation-stat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eripheries have been so greatly changed that 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 three kinds. The first one consists of all Chinese minorities, the second is composed of Hong Kong, Taiwan and Chinese Diaspora, and the third is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conditions of Chinese peripheries as the elements of the practice of signification, the thesis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follow three cultural phenomena:“searching for roots”in minorities, the imagination of“Cultural China”(includ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fever and Shanghai nostalgia),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in popular culture. The research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issues of the writing of“searching for roots”, which are concerning the context and historical premise, the possibility of exceeding 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subject which takes as the precondition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modernization, and the paradox of the writing: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 being subject to the hegemonic cultural order, or to reject the order losing subjectivity.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case of Zhang Chengzhi, showing the process in which he overcomes the above paradox through the continuing dialogue with orientalism and rewriting the“great wall frontier”, and how the hegemonic discourse conceals the dimension of his writing. Chapter three compares two mappings respectively signifying the end of“searching for roots”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imagination of“Cultural China”, by which the same“national tradition”represents tw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positions: local minorities or losers in history and Diasporic Chinese who succeed in contemporary capital world. Chapter four discusses localization of the imagination of“Cultural China”whose principle is“(oversea) periphery as the centre”, and reveals the logic of distinction of“centre”and”periphery”in the context of“modernization”in mainland, taking Shanghai nostalgia as a typical example. As deeply exploring the above logic,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in popular culture: covering the reality of“the old industrial base”by the image of“the strangers in c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China being“modernized”successfully excludes the different modernization in 1950s to 1970s, and satures the fissures of itself. In conclusion, the imagination of China in homogeneous empty time is formed not around a natural centre, but in a complex practice of signification unevenly taking various Chinese peripheries as signifiers. Showing the process of being formed helps not only to recover the memories and imaginations being covered, but also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social practice.
引文
1 陈惇 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修订版,第 12 页。
    2 曹顺庆等:《比较文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44 页。
    4 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84-85 页。
    5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黄彦编《孙文选集》(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404-405页。
    6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顾潮 顾洪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 773-785 页。
    7 郝时远:《斯大林民族定义及其理论来源》,《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93 页。
    8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甚至认为,“民族联邦与民族自治”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唯一严格遵守的宪政安排”。(参见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73 页。)
    9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 页。
    21 参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年;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 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22 Prasenjit Duara,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0 (July 1993), p. 25.
    23 参见 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pp. 8-38;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 9-47 页。
    24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第 41-42 页。
    25 同上,第 44 页。
    26 同上,第 60 页。
    27 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二十一世纪》2005 年 8 月号。
    2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 年,第 74 页。
    29 同上,第 78 页。
    30 同上,第 87 页。
    31 同上,第 93-95 页。
    32 汪晖:《亚洲想像的谱系》,《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附录,第 1591 页。
    33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 71 页。
    34 参见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 28 期(1997年 12 月);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 年第 3 期。
    35 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三分(2002 年 9 月),第 615 页。
    36 同上,第 617 页。
    37 同上,第 615 页。
    3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 3 页。
    39 同上,第 5 页。
    40 同上,第 204-205 页。
    41 同上,第 6 页。
    4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 2 页。
    47 Partha Cha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London: Zed Books, 1986, p. 170.
    48 同上,p. 168.
    49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 23 页。
    50 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5-6 页。
    51 Partha Cha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pp. 168-169.
    52 Prasenjit Duara,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0 (July 1993), p. 16.
    53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 年第 5 期,第 136-137 页。
    54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第 7 页。
    55 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第 523 页。
    56 同上,第 521 页。
    57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 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69-70 页。
    58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3-24页。
    59 艾贾兹·阿赫默德:《詹姆逊的他性修辞和“民族寓言”》,孟登迎译,罗钢 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38-340 页。
    60 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 536 页。
    61 同上,第 528 页。
    62 同上,第 524 页。
    63 同上,第 531-532 页。
    64 艾贾兹·阿赫默德:《詹姆逊的他性修辞和“民族寓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第 340 页。
    65 Partha Cha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p. 38.
     66 Partha Chatterjee,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3.
    71 李陀 乌热尔图:《创作通信》,《人民文学》1984 年第 3 期,第 124 页。
    72 玛拉沁夫:《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 少数民族文学集·导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 6-7 页。
    73 关纪新 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4-5 页。
    74 李陀 乌热尔图:《创作通信》,《人民文学》1984 年第 3 期,第 125 页。
    78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 年第 4 期,第 5 页。文中“幽默传统”原作“幽默传说”,据《<文学的“根”>补记》(《作家》1985 年第 6 期,第 62 页)更正。
    79 甘阳:《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第2-37 页。
    80 郭双林:《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第 5-7 页。
    81 林春 李银河:《与传统的封建文化告别》,《读书》1980 年第 11 期,第 2 页。
    82 陈鸣树:《中国美学史的先声——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读书》1980 年第 11 期。
    83 参见包遵信:《李卓吾和布鲁诺》(1984 年第 9 期),《鲁滨逊、唐敖与两种文化》(1985 年第 3 期),《徐光启和培根》(1985 年第 7 期),《色情的温床和爱情的土壤——<金瓶梅>和<十日谈>的比较》(1985 年第10 期),《康帕内拉和何心隐》(1985 年第 12 期),《山水·人物·时代精神——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比较》(1986 年第 2 期),《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明清之际"文艺复兴"说质疑》(1986 年第 4 期)。
    84 高尔泰:《愿将忧国泪,来演丽人行》,《读书》1985 年第 5 期,第 42 页。
    85 高尔泰:《文化传统与文化意识》,《读书》1986 年第 6 期,第 118-119 页。
    86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 23-42 页。
    87 《中国历史地图集·总编例》,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年。
    88 苏秉琦 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 年第 5 期,第 11 页。
    89 参见夏鼐:《碳-14 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 年第 4 期。
    90 俞伟超:《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第 5 页。
    91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 7 页。
    92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建设》1987 年第 9 期。这篇讲述“花(华)”(源自中原仰韶文化)与“龙”(源自东北红山文化)的结合过程的文章不仅为《新华文摘》所转载,而且被用作 1988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其普及化和大众化程度可见一斑。
    93 参见彭光辉:《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 年第 10 期。
    94 文肃:《长江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略谈楚文化)》,《北京日报》1985 年 4 月 26 日。
    95 尽管从“五四”前后到 40 年代也间或有学者论述中国文化起源的非一元性质,如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917)和傅斯年《夷夏东西说》(1934)的二元说、蒙文通《古史甄微》(1927)和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的三元说,但这种个别史家的二三元论述,显然难以和“新时期”大规模的“满天星斗”格局相提并论,尤其是直到“寻根文学”兴起之前,多元差异的民族史表述始终不曾和文学思潮结合。
    96 据李庆西回忆,在 1984 年的杭州会议上,韩少功、李杭育对“规范文化”和“非规范文化”的区别同阿城、季红真对“民族的总体文化背景”的强调构成了较为明显的分歧。(参见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 年第 4 期)
    97 韩少功:《胡思乱想》,《海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年,第 3 页。
    98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 年第 9 期,第 78 页。
    99 胡适:《白话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年,第 12 页。
    100 参见吕薇:《现代性论争中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 年第 2 期;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 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
    101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 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第 288-299 页。
    102 韩毓海 旷新年等:《1980 年代:历史选择与可能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 年第 2 期,第 31 页。
    103 李陀 乌热尔图:《创作通信》,《人民文学》1984 年第 3 期,第 125 页。
    104 乌热尔图:《声音的替代》,《读书》1996 年第 5 期,第 89 页。
    105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 年第 5 期,第 143 页。
    106 张法 张颐武 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 年第 2 期,第 13 页。
    107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 年第 4 期,第 2 页。文中“五溪”原作“王溪”,据《<文学的“根”>补记》(《作家》1985 年第 6 期,第 62 页)更正。
    110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版)第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年,第 162-163 页。
    111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简编》,上海:新知书店,1947 年,第 43 页。
    112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年,第 57 页。
    113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4 页。
    114 转引自杨志强:《“苗女”争论及其背后——80 年代初期的苗族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的“觉醒”》,http://www.3miao.net/viewnews-702。
    115 廷贵 酒素:《考苗族“崇拜”对象种种——评“槃瓠”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80 年第 2 期,第 89页。
    116 韩少功:《爸爸爸》,《诱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年,第 163 页。
    117 《开天辟地》,潘定智等编《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2-6 页。
    124 韩少功:《爸爸爸》,《诱惑》,第 167 页。
    125 同上,第 185-186 页。
    126 韩少功:《胡思乱想》,《海念》,第 2-3 页。
    127 韩少功:《爸爸爸》,《诱惑》,第 155 页。
    128 同上,第 156 页。
    129 同上,第 164 页。
    133 同上,第 161 页。
    134 参见 Partha Cha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London: Zed Books, 1986.
    135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 年第 3 期,第 78-79 页。
    136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 28 期(1997 年12 月),第 7 页。
    137 参见王鲁湘:《纪念黄帝与拜祖的意义》,http://ent.cctv.com/special/C18270/20070417/104669.shtml。
    138 参见杨志强:《“蚩尤平反”与“炎黄子孙”——兼论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整合的两条路线》,http://www.hmongs.cn/html/mzls1/mzls2mzyj/200611/20061113080138.shtml。
    139 韩少功:《世界》,散文集《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年,第 128 页。
    140 同上,第 122 页。
    141 韩少功:《<马桥词典>后记》,《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 399 页。
    142 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王安忆编《1985 小说在中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第 23 页。
    143 同上,第 24 页。
    146 韩少功:《归去来》,《诱惑》,第 12 页。
    149 韩少功:《马桥词典》,第 128 页。
    150 同上,第 7 页。
    151 同上,第 10 页。
    153 王蒙:《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读书》1982 年第 11 期。
    154 王蒙:《大地和青春的礼赞——<北方的河>读后》,《文艺报》1984 年第 3 期。
    155 张承志:《北方的河》,小说集《北方的河》,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 1 页。
    161 张承志:《<文明的入门>自序》,《文明的入门——张承志学术散文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 1 页。
    162 同上,第 2 页。
    163 参见张承志:《心火》,《绿风土》,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年,第 241-242 页。
    164 参见张颐武:《文化冒险主义:狂躁与恐惧》,《文论报》1995 年 7 月 15 日;刘心武:《护林与“烧荒”》,《文论报》1995 年 7 月 15 日;张远山:《张承志:一个旧理想主义者》,《当代作家评论》1996 年第 1 期;葛红兵:《背离形而上学之神:张承志的歧途》,《中国青年研究》1996 年第 5 期;范钦林:《批判理性的缺失》,《中国青年研究》1996 年第 5 期。
    165 参见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166 张承志:《大坂》,《老桥》,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 296 页。
    167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第 10 页。
    168 张承志:《大坂》,《老桥》,第 288 页。
    169 张承志:《文明的入门》,《谁是胜者》,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 年,第 288 页。
    170 张承志:《心火》,《绿风土》,第 242-243 页。
    171 张承志:《金牧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年,第 286 页。
    172 张承志:《错开的花》,《错开的花——张承志新诗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104页。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生于 1900 年,无法算作“十九世纪的探险家”,但他对张承志的影响不亚于上述诸人的中任何一个,无法避而不提,故而,“他”被以插叙的方式置于“他们”之中。关于张承志与拉铁摩尔的对话将在下一节中专门论述。
    173 张承志:《圣山难色》,《绿风土》,第 171 页。
    174 同上,第 172 页。
    175 张承志:《大坂》,《老桥》,第 279 页。
    176 同上,第 282 页。
    177 同上,第 285-286 页。
    178 同上,第 289 页。
    179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第 13 页。
    180 同上,第 94 页。
    181 张承志:《大坂》,《老桥》,第 294 页。
    182 斯坦因:《沙埋和阗废墟记》,殷晴等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年,第 298-299 页。
    183 张承志:《大坂》,《老桥》,第 299 页。
    184 同上,第 302 页。
    185 张承志:《错开的花》,《错开的花——张承志新诗集》,第 110 页。
    186 斯文·赫定:《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李述礼译,上海:开明书店,1934 年,第 211 页。
    187 徐炳昶:《<探险生涯>序》,《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第 5 页。
    188 张承志:《一册山河》,《鞍与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19 页。
    189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87 页。
    190 张承志:《游牧的校园》,《绿风土》,第 217-218 页。
    191 张承志:《黑骏马》,《老桥》,第 128 页。
    192 张承志:《北方的河》,小说集《北方的河》,第 99-100 页。
    193 张承志:《金牧场》,第 47-48 页。
    194 张承志:《注释的前言:思想“重复”的意义》,《金草地》,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年,第 3 页。
    195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以笔为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118 页。
    196 张承志:《文明的入门》,《谁是胜者》,第 288 页。
    197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以笔为旗》,第 116 页。
    198 张承志:《二十八年的额吉》,《以笔为旗》,第 265 页。
    199 张承志:《元代畏兀儿人的内部状况》,《以笔为旗》,第 146-168 页。
    200 张承志:《二十八年的额吉》,《以笔为旗》,第 258 页。
    201 张承志:《从象牙塔到吐鲁番》,《鞍与笔》,第 137 页。
    202 张承志:《寺里的学术》,《谁是胜者》,第 259 页。
    203 同上,第 2 页。
    204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清洁的精神》,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年,第 195 页。
    205 同上,第 197 页。
    206 张承志:《金牧场》,第 286 页。
    207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清洁的精神》,第 198 页。
    208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 页。
    209 同上,第 265 页。
    210 同上,第 511 页。
    211 同上,第 272 页。
    212 拉铁摩尔:《亚洲的决策》,曹末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第 90 页。
    213 James Cotton, Asian Frontier Nationalism: Owen Lattimore and the American Policy Debat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1.
    214 拉铁摩尔:《亚洲的决策》,第 90 页。
    215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62 页。
    216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清洁的精神》,第 206 页。
    217 张承志:《以笔为旗》,《清洁的精神》,第 240 页。
    218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清洁的精神》,第 200-201 页。
    219 同上,第 201 页。
    220 张承志:《文责初检》,《鞍与笔》,第 196 页。
    221 张承志:《夏台之恋》,《清洁的精神》,第 12 页。
    222 张承志:《北望长城外》,《老桥》,第 202-203 页。
    223 张承志:《汉家寨》,《清洁的精神》,第 53 页。
    224 同上。
    225 张承志:《夏台之恋》,《清洁的精神》,第 5 页。
    226 同上,第 18 页。
    227 同上。
    228 参见张承志:《为了暮年》,《绿风土》,第 130 页。
    229 张承志:《夏台之恋》,《清洁的精神》,第 19 页。
    230 张承志:《文责初检》,《鞍与笔》,第 196 页。
    231 张承志:《致先生书》,《清洁的精神》,第 233 页。
    232 参见郝时远:《斯大林民族定义及其理论来源》,《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77-93 页。
    233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文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年,第 1 页。
    234 同上,第 29 页。
    238 同上,第 12 页。
    240 张承志:《匈奴的谶歌》,《谁是胜者》,第 83 页。
    247 张承志:《西省暗杀考》,《文汇月刊》1989 年第 6 期,第 49 页。
    248 张承志:《心火》,《绿风土》,第 239 页。
    249 张承志:《西省暗杀考》,《文汇月刊》1989 年第 6 期,第 48 页。
    250 张承志:《走近大西北之前——代前言》,《心灵史》,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 年,第 5 页。
    251 张承志:《心灵史》,第 15 页。
    252 同上,第 7 页。
    253 张承志:《宁可湮灭》,《荒芜英雄路》,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年,第 280 页。
    254 张承志:《代前言:此一世以笔为旗》,《以笔为旗》,第 3 页。
    255 张承志:《寺里的学术》,《谁是胜者》,第 261 页。
    256 张承志:《访谈东塬上》,《聋子的耳朵》,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年,第 33-34 页。
    257 《大国崛起·解说词》,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年,第 2 页。
    258 《大国崛起》片头字幕。
    259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 11-12 页。
    260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第 89 页。
    261 张承志:《地中海边界》,《聋子的耳朵》,第 220 页。
    262 同上,第 221 页。
    
    267 张承志:《两海之聚》,《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年,第 26 页。
    268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第 379 页。
    269 张承志:《阿尔梅里亚拱门》,《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第 128 页。
    273 张承志:《两海之聚》,《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第 24-25 页。
    274 同上,第 26 页,
    275 同上,第 15-16 页。
    
    276 弗朗兹·法农:《全世界受苦的人》,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年,第 49 页。
    277 张承志:《地中海边界》,《聋子的耳朵》,第 225 页。
    278 王安忆:《城市无故事》,《漂泊的语言——王安忆自选集之四》,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 427-431页。
    279 王安忆:《<小鲍庄>后记》,《小鲍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第 451 页。
    280 王安忆 秦立德 斯特凡亚:《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重建象牙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年,第 171 页。
    281 王安忆:《经验的检讨》,《独语》,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128 页。
    282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 1-2 页。
    283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322 页。
    284 王安忆:《我们以谁的名义?》,《重建象牙塔》,第 80 页。
    285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77 页。
    286 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303-304 页。
    287 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张耀平译,《本雅明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 415 页。
    288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年,“序”第 4-5 页。
    289 同上,第 465 页。
    290 参见王安忆:《更行更远更生——答齐红、林舟问》,《重建象牙塔》,第 190-191 页。
    291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序”第 1 页。
    292 同上,“序”第 3 页。
    293 同上,第 207 页。
    294 木古闾实际活动于公元 3 世纪下半叶。
    295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第 14 页。
    296 同上,第 464 页。
    297 同上,第 138-140 页。
    298 参见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99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第 438-442 页。
    300 同上,第 426 页。
    301 同上,第 430 页。
    302 同上,第 451 页。
    303 同上,第 426 页。
    304 同上,第 51 页。
    305 同上,第 364 页。
    306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 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266-268 页。
    307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第 467 页。
    308 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270-271 页。
    309 王赓武:《东南亚华人认同问题的研究》,林金枝译,《南洋资料译丛》1986 年第 4 期,第 92-93 页。
    310 王赓武:《南洋华人民族主义的限度 1912-1937 年》,姚楠编《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 年,第 137 页。
    311 王安忆:《伤心太平洋》,《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313 页。
    320 同上,第 333-335 页。
    321 同上,第 377 页。
    322 同上,第 375 页。
    323 同上,第 377-378 页。
    324 马毅仁:《成者王侯(之一)》,《读书》2001 年第 2 期,第 91 页。
    325 参见马毅仁:《成者王侯》,《读书》2001 年第 2、3、5 期。
    326 戴锦华:《面对亚洲》,《沙漏之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年,第 203 页。
    327 王安忆:《伤心太平洋》,《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378 页。
    328 同上,第 383 页。
    329 同上。
    330 王安忆:《我的来历》,《小鲍庄》,弟 122 页。
    
    331 王安忆:《伤心太平洋》,《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330 页。
    332 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281-282 页。
    
    333 王安忆:《英特纳雄耐尔》,《街灯底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第 75 页。
    334 同上,第 76 页。
    336 余秋雨:《上海人》,《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年,第 161 页。
    337 余秋雨:《道士塔》,《文化苦旅》,第 6 页。
    338 同上,第 7 页。
    339 余秋雨:《莫高窟》,《文化苦旅》,第 8 页。
    340 同上,第 10-11 页。
    341 同上,第 10 页。
    342 余秋雨:《华语情结》,《文化苦旅》,第 292 页。
    343 同上。
    344 同上,第 298 页。
    347 杜维明:《文化中国:以外缘为中心》('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原载 Daedalus1991年春季号,收入《杜维明文集》第五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81 页。
    348 同上,第 389 页。
    349 同上,第 391 页。
    350 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与创建》,《东方》1996 年第 1 期,第 20 页。
    351 杜维明:《文化中国:以外缘为中心》,《杜维明文集》第五卷,第 386 页。
    352 同上,第 388-389 页。
    353 见上引文标题。
    354 阿里夫·德里克:《中国历史与东方主义问题》,王琦译,《后革命氛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 294-295 页。
    355 杜维明:《文化中国:以外缘为中心》,《杜维明文集》第五卷,第 406 页。
    356 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与创建》,《东方》1996 年第 1 期,第 20 页。
    
    360 余秋雨:《上海人》,《文化苦旅》,第 161 页。
    361 同上,第 144 页。
    362 同上,第 150 页。
    363 同上,第 145 页。
    364 同上,第 147 页。
    365 同上,第 148 页。
    366 同上,第 149 页。
    367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125-127 页。
    368 余秋雨:《壮士》,《霜冷长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年,第 4 页。
    369 余秋雨:《中秋》,《霜冷长河》,第 10 页。
    370 戴锦华:《时尚·焦点·身份——<色,戒>的文本内外》,《艺术评论》2007 年第 12 期,第 8 页。
    371 参见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
    372 王德威:《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读书》1996 年第 6 期,第 41 页。
    373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 年第 4 期,第 4 页。
    374 王安忆:《寻找上海》,散文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第 1-2 页。
    375 王安忆:《寻找上海》,散文集《寻找上海》,第 22 页。
    377 王安忆:《寻找上海》,散文集《寻找上海》,第 3-5 页。
    378 同上,第 22 页。
    379 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第516 页。
    380 王安忆:《寻找上海》,散文集《寻找上海》,第 5 页。
    381 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574 页。
    382 参见倪文尖:《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文学评论》2002 年第 1 期。
    383 张爱玲:《倾城之恋》,小说集《倾城之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年,第 245 页。
    384 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第 506 页。
    385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年,第 34-35 页。
    386 同上,第 243 页。
    387 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年,第 134-135 页。
    388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中文版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4 页。
    389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第 344-351 页。
    390 王安忆:《“香港”是一个象征》,《独语》,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189 页。
    391 倪文尖:《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文学评论》2002 年第 1 期。
    392 王安忆:《长恨歌》,第 1 页。
    393 同上,第 9 页。
    394 同上,第 14-15 页。
    402 同上,第 339 页。
    403 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年。
    404 王安忆:《长恨歌》,第 338 页。
    405 同上,第 27 页。
    406 同上,第 28 页。
    407 王安忆:《长恨歌》,第 30 页。
    
    416 参见李欧梵:《<色,戒>:从小说到电影》,《书城》2007 年第 12 期。
    417 李欧梵:《<色,戒>:从小说到电影》,《书城》2007 年第 12 期,第 61 页。
    418 沈梅:《<色,戒>:三看点撑剧情 四镜头诱惑你》,《现代快报》2007 年 10 月 31 日。
    419 黄纪苏:《中国已然站着,李安他们依然跪着》,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0/26020.html。
    420 祝东力:《<色,戒>、以色列民族与中国人的自省》,http://www.wyzxwyzx.com/Article/Class12/200711/27115.html。
    421 老田:《<色,戒>表达的“皇民史观”为什么受到内地主流精英喝彩》,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1/28035.html
    422 《马英九:<色,戒>反应大时代青年为国牺牲情操》,http://www.chinanews.com.cn/tw/twyw/news/2007/09-25/1035410.shtml。
    423 邱立本:《<色,戒>在台湾:以中国悲情还原历史》,《南方都市报》2007 年 10 月 4 日。
    424 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十二章《华夏边缘的变迁:台湾的族群经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 年,第 375-405 页。
    425 朱天文:《花忆前身》,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6 年,第 37 页。
    426 关于胡兰成与马一浮、梁漱溟到唐君毅两代“新儒家”的交谊及思想异同,参见黄锦树:《胡兰成与新儒家:债务关系、护法招魂与礼乐新旧案》,《中山人文学报》第 14 期。
    427 胡兰成:《论张爱玲》,《中国文学史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年,第 169-184 页。
    428 胡兰成:《今生今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61 页。
    429 参见三三群士论作:《中国站起》,台北:三三书坊,1980 年。
    
    430 朱天文:《仙缘如花》,《淡江记》,台北:三三书坊,1989 年,第 163 页。
    431 张爱玲:《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流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年,第 238 页。
    432 龙应台:《我看<色,戒>》,《南方周末》2007 年 9 月 27 日。
    433 同上。
    434 李欧梵:《<色,戒>:从小说到电影》,《书城》2007 年第 12 期,第 60 页。
    437 参见崔卫平:《人性的,太过人性的》,http://www.eduww.com/Article/piping/200712/16632.html。
    438 旷新年:《中国人站起来了吗?——关于<色,戒>答乌有之乡范景刚先生问》,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1/28016.html。
    439 戴锦华:《时尚·焦点·身份——<色,戒>的文本内外》,《艺术评论》2007 年第 12 期,第 10 页。
    440 王安忆 张旭东:《理论与实践:文学如何呈现历史?》,《文艺研究》2005 年第 2 期,第 84-85 页。
    441 张旭东:《现代性的寓言:王安忆与上海怀旧》,《中国学术》第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161 页。
    442 王安忆:《长恨歌》,第 131 页。
    443 同上,第 216 页。
    444 同上,第 222 页。
    449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468-469.
    450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许鞍华导演,李樯编剧,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香港卡士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451 张江南:《<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孔雀”情结的又一次开屏?》,原载《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314 期(2007年 3 月 12 日出版)。
    452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63 页。
    453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122 页。
    454 参见苏秉琦:《文化与文明》,《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 94-95 页。
    455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 125-127 页。
    459 李东旭 艾华山:《赵本山外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77 页。
    460 金景辉:《土神赵本山》,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 年,第 38 页。
    461 同上,第 39 页。
    462 李东旭 艾华山:《赵本山外传》,第 177 页。
    466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 1991 年的一篇著名新华社报道《“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
    467 张宏森:《车间主任》,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年,第 19-20 页。
    470 余秋雨:《关于赵本山的表演》,《辽宁日报》,2003 年 2 月 20 日。
    471 英宁:《<东北一家人>笔记》,http://ent.sina.com.cn/v/2002-01-29/71446.html
    472 参见洪巧俊:《那些不法之财到底流向何处》,《华商报》2003 年 12 月 23 日。
    473 贺桂梅:《历史的幽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红色怀旧》,《人文学的想象力》,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63 页。
    474 同上,第 274-275 页。
    475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475 页。
    476 同上,第 495-496 页。
    477 参见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 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78 参见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 : H. Holt and Company, 1920.
    
    479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 215 页。
    480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5 页。
    481 黄子平:《“灰澜”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81 页。
    482 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44 页。
    483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145-166 页。
    484 参见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生死场>的启示》,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18 页。
    485 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第 267 页。
    486 如很少有人对这样的现象感到惊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口号提出伊始,大量集中报道东北国企改革的是当时的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
    487 葛剑雄:《历史上的中国》,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 年,第 222-223 页。
    48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 5 页。
    489 葛剑雄:《历史上的中国》,第 223 页。
    490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 23-42 页。
    491 顾颉刚 谭其骧:《<禹贡半月刊>发刊词》,《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 764-765 页。
    492 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9-30 页。
    493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葛剑雄 华林甫编《历史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178 页。
    494 徐新建:《从边疆到腹地:中国多元民族的不同类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 年第 6 期,第 10 页。
    496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 年,第 382-384 页。
    497 孔诰烽:《初探北进殖民主义——从梁凤仪现象看香港夹缝论》,陈清侨编《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香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巴尔托里德 伯希和:《中亚简史·高地亚洲》,耿世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 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 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年。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
    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陈光兴编:《批判连带——2005 亚洲华人论坛》,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社,2005 年。
    陈清侨编:《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年。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 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戴锦华:《性别中国》,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6 年。
    戴锦华:《沙漏之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年。
    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杜维明:《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高专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
    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五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年。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弗朗兹·法农:《全世界受苦的人》,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年。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年。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年。
    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年。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年。
    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甘阳:《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三联书店,1994 年。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 1-6 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葛剑雄:《历史上的中国》,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 年。
    顾颉刚:《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顾潮 顾洪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顾颉刚 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关纪新 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年。
    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郭双林:《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
    韩少功:《诱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年。
    韩少功:《海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年。
    韩少功:《夜行者梦语》,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年。
    韩少功:《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年。
    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
    郝时远:《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 ethnic group》,《世界民族》2002年第 4 期。
    斯文·赫定:《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李述礼译,上海:开明书店,1934 年。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 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
    洪子诚 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胡兰成:《今生今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年。
    胡兰成:《山河岁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
    黄子平:《“灰澜”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
    孔范今 施战军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济南 :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欧文·拉铁摩尔:《亚洲的决策》,曹末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牛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梁昭:《“乱神”与“祖先”——汉苗传说中的蚩尤形象比较》,四川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 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凌纯生 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
    罗钢 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玛拉沁夫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 少数民族文学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年。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年。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 李玉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年。
    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 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4 页。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潘定智等编:《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年。
    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三三群士论作:《中国站起》,台北:三三书坊,1980 年。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 28期(1997 年 12 月)。
    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向达译,上海:中华书局,1936 年。
    斯坦因:《沙埋和阗废墟记》,殷晴等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年。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 年第 3 期。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 1-6 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1987 年。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
    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六年)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葛剑雄 华林甫编《历史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年。
    王安忆:《小鲍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
    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年。
    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之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
    王安忆:《漂泊的语言——王安忆自选集之四》,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年。
    王安忆:《重建象牙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年。
    王安忆:《独语》,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年。
    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年。
    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年。
    王安忆:《街灯底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年。
    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
    王东平:《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年。
    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集》,姚楠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
    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香港:三联书店,1997 年。
    王建娥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谱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 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三分(2002 年 9 月)。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 年第 5 期。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 年。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
    希提:《阿拉伯通史》,马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
    徐新建:《从边疆到腹地:中国多元民族的不同类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 6 期。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年。
    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许纪霖 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 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 年。
    杨志强:《“苗女”争论及其背后——80 年代初期的苗族知识界的民族意识的“觉醒”》,http://www.3miao.net/viewnews-702。
    杨志强:《“蚩尤平反”与“炎黄子孙”——兼论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整合的两条路线》,http://www.hmongs.cn/html/mzls1/mzls2mzyj/200611/20061113080138.shtml。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西域文化史》,耿世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年。
    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年。
    余秋雨:《霜冷长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年。
    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 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
    詹明信(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2005 年。
    张承志:《老桥》,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 年。
    张承志:《北方的河》,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年。
    张承志:《金牧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年。
    张承志:《绿风土》,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年。
    张承志:《心灵史》,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 年。
    张承志:《错开的花——张承志新诗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年。
    张承志:《荒芜英雄路》,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年
    张承志:《金草地》,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年。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年。
    张承志:《鞍与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张承志:《以笔为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
    张承志:《谁是胜者》,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 年。
    张承志:《文明的入门——张承志学术散文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年。
    张承志:《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年。
    张承志:《聋子的耳朵》,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年。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
    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年。
    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周蕾:《写在家国以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年。
    周南京:《华侨华人问题概论》,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朱天文:《淡江记》,台北:三三书坊,1989 年。
    朱天文:《花忆前身》,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6 年。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Bhabha, Homi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Bhabha,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a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en, Xiaomei. Occidentalism: 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
    Chatterjee, Partha.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London: Zed Books, 1986.
    Chatterjee, Partha.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Cotton, James. Asian Frontier Nationalism: Owen Lattimore and the American Policy Debat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9.
    Duara, Prasenjit.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0 (July 1993).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3.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6.
    Hall, Stuart, 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 (eds.)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Hobsbawm, Eric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Malik, Kenan. The Meaning of Race: Race, History and Culture in Western Societ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6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 (ed.),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3.
    Tu, Wei-ming (ed.)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1994.
    Turner, Frederick Jackson.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 : H. Holt and Company, 1920.
    Wang, Jing. High Culture Fever: Politics,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Zhang, Xudong. Chinese Mod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