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墓。文章对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的墓葬形制、主要随葬品进行了类型学划分,并结合已有分期研究成果,将北方地区汉墓划分为六个时期。在分期的基础上,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将六个时期划分为三个大发展阶段。在各阶段内,分别就北方地区汉墓的区域特点、地区差异、文化因素构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周邻地区汉墓的材料,对北方地区汉墓总体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同时,通过对两汉时期关于北方地区移民、开发等文献的梳理,分析了造成北方地区汉墓阶段性发展的原因。最后,将北方汉墓与中国境内汉代匈奴墓葬进行对比,对北方地区汉墓的族属以及北方地区汉代居民的构成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北方地区经营策略的变化是这一地区汉墓发生、发展和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北方地区汉代居民的主体是汉人,同时也包括了以匈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
The Northern China is on the east side of Eurasia Steppe. It is the contacting area of the Northern Nomadic Culture and the Central Plain Culture.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is area has been kept in the control of the Han court, since when it comes into a new different 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tombs of Han Dynasty found in the northern China as the study object, lists systematically on the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establishes the chronological sequenc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s and characters, in pursuit of promoting further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defines the spatio-temporal scope of this paper. And then makes reviews on the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es of the tombs of Han Dynasty in the northern China,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upon which the thoughts and purposes of this paper were raised.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burial customs and artifacts.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typologically analyzes the burial customs and artifa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used for constructing the chambers, the burial custom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pit burials, catacombs, brick-chambered tombs, stone-chambered tombs and bricks-stone-chambered tombs. Each category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types. The burial artifacts include bronzes, potteries, irons, lacquerers, jades and stones, bone wares and silks etc. Throughout all the artifacts, the numbers of bronze wares and potteries are the most, and these two kinds of artifices are in a relatively good state of preservation. So the author typologically analyzes some bronze wares, such as Ding, Fang, Zhong, mirrors and coins and potteries, such as Fang, Ding, pot, jar, kitchen range, well, and storehouse.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tombs. This part is the chronological study of the tombs. Currently, some area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frameworks of the tomb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burial customs, major bronze wares and potteries, combined with some character record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ombs in the northern China in Han Dynasty c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phase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West Ha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the final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and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and the middle and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in burial customs and consists of burial artifacts, the six phases could be summed up in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In this very stage, the tombs are mostly pits, and buried with potteries, such as pot and jar, and a few Fang and Ding. This shows that the first stag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of Zhou Dynasty (which is symbolized by the very district hierarchy). The second stage is from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to the final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and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It is the growth stage of the tombs with the fusion of old and new characters. During this time, the old fashion of burial customs fades away, while the new trends are getting more popular. The burial artifacts reflecting the real life are taking the place of those standing for the social rank. The potteries used in the daily life are becoming the main artifacts in the tombs and the model objects are emerged. The third stage is the middle and the late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In this stage, the Han culture keeps developing, and the old traditions almost disappeared. The brick-chambered tombs, stone-chambered tombs and bricks-stone-chambered tombs are the main three burial customs and the living goods, the models and the potteries used in sacrifice are the main burial artifacts. In these three stages,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burial customs and artifact combinations is the chamber becoming more like houses and the artifacts are more daily us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fluences, the three stages are the phrases in which the influences of old culture are on the decline, while the influences of Han culture are getting intense and finally establish its force.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character of the tombs’develop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background.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mainly studies the distribu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each stage. The characters in each are very differ in each develop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each area is affected by the earlier local culture, which caus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Han culture spread out in the northern China,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rea. In the last stag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getting less apparent. Compared to the earlier two stages, the cultures are more uniform. After that, the author then concludes the whole character of the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speed of developing is slower than that of the Central Plains; the development in each area has a lot difference; the influences get from the earlier local is relatively weak. Since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could give us some important clues, the author collects the records about the management and military colonists throughout the 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the history of exploitation in northern China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But in fact, before the governing time of Emperor Wu, most part of the north area was still occupied by Xiongnu. Since Emperor Wu successfully repelled the nomadic Xiongnu from systematically raiding northern China, this area has been in the control of Western Han Court. However, the dynasty fell into states of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struggles in the Eastern Han. With the frequent wars in the northwest,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in the north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 the prime when the Han court developed the northern, the number of tombs was increased and the culture was getting prosperous. But lots of counties were moved interior in the East Han, correspondingly, in some area tombs of east Han Dynasty were not found. This shows that political factors have played a decisive role on cultural pattern in the north throughout the Han Dynasty.
     Chapter five is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tombs in the northern China and the tombs of Xiongnu’s found 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Han’s tombs and the Xiongnu’s, the deference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tombs in the north are the results of the control and exploit carried out by the Han government, and are mainly of the Han culture. Some factors of Xiongnu’s found in the tombs are still not forceful enough to prove that some tombs in the northern China belong to the Xiongnu. However the consist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northern Han Dynasty are the Han people and the Xiongnu. Because of the special location of the northern area, it may have some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there.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five conclusions in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and some problems require in-depth study in the future.
引文
[1]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2]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73页。
    [3]转引自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考古》2000年7期,87页,注⑤。
    [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秦汉考古”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378页。
    [5]赵化成、高崇文等著:《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3月,111-113页。
    [1]墓中出土刻字墓石两块,一块刻“和平元年西河中阳光里左元异造作万年庐舍”,一块刻“使者持节中郎将莫府奏曹史西河左表字元异之墓”。见谢国桢:《跋汉左元异墓石陶片拓本》,《文物》1979年11期,43-45页。
    [2]梁宗和:《山西离石县的汉代画像石》,《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4期,40页。
    [3]杨绍舜:《山西离石马茂庄汉画像石又有新发现》,《文物》1984年10期,93-94页。
    [4]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
    [5]水野清一:《万安县怀安汉墓调查记》,《万安北沙城》,东亚考古学会,1946年。
    [1]東方考古學會:《陽高古城堡:中國山西省陽高縣古城堡漢墓》,六興出版,1990年7月。
    [2]《河北怀安耿家屯清理了两座西汉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2期,178-179页。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4期,322-328页。
    [4]上述各地都发现有大小不等的封土、坟冢。如蔚县代王城27座,怀安耿家屯14座,万全县老龙湾8座,蔚县太子梁31座。见张家口地区行署文化局、张家口地区博物馆:《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集》,1982年,20-25页。另外在书后所附的《张家口地区古墓葬登记表》(77-80页)中,除以上四个地点外,还有怀来焦庄子、大南堡等25处汉墓群,发现封土、土冢等85个。
    [5]阎文儒:《广武和古城堡的汉墓》,《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出版,1951年,53-90页。
    [6]山西省文管会:《山西浑源毕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0年6期,42-51页。
    [1]戴尊德、胡生:《右玉县常门铺汉墓》,《文物季刊》1989年1期,25-31页。
    [2]《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清理古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4期,127-130页;另见《乌拉特前旗公庙子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8-99页。
    [3]张郁:《包兰路河套区及乌拉山南历史文物的分布情况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6期,75-76页。
    [4]内蒙古文物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59-62页。
    [5]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8期,70页。
    [6]罗福颐:《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新发现的汉墓壁画》,《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9期,43页;另见《托克托县东汉闵氏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4-96页。
    [7]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4期,29-32页。
    [8]汪宇平:《伊盟鄂托克旗西部发现汉墓三百余座》,《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8期,80页;另见《鄂托克旗西部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7页。
    [9]汪宇平:《伊盟郡王旗红庆河乡汉代古城》,《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3期,81页。
    [10]李逸友:《包头市窝尔吐壕汉墓清理简况》,《文物》1960年2期,76-77页。
    [1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59年呼和浩特郊区美岱古城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9期,22页。
    [1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文物》1961年9期,27页。
    [13]白云翔:《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3期,305-334页。
    [1]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变迁》,《考古》1973年2期,92-107页。
    [2]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7期,347-351页。
    [3]陆思贤:《包头市古城湾村的古城与古墓》,《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91-94页。
    [4]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1期,8页;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6月。
    [5]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5期,25-34页。
    [6]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第五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61-114页。
    [7]张郁:《临河县黄羊木头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7页。
    [8]张郁:《五原县乌登云圪旦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8页。
    [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57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古代文化遗址及墓葬的发现情况简报》,《文物》1961年9期,5-9,61页。
    [10]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文物》1977年5期,1-6页。
    [11]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银川附近的汉墓和唐墓》,《文物》1978年8期,88-96页。
    [12]宁夏博物馆关马湖汉墓发掘组:《宁夏吴忠县关马湖汉墓》,《考古与文物》1984年3期,29-35,24页。
    [13]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考古》1979年2期,122-124,135页。
    [14]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发现三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61-64页。
    [15]刘玉林:《甘肃泾川发现一座东汉早期墓》,《考古》1983年9期,856-857页。
    [1]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编:《陕北东汉画象石刻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
    [2]吴兰等:《陕西子洲出土东汉画像石》,《考古与文物》1985年3期,24页。
    [3]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组:《米脂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3期,69-71页。
    [4]戴应新、李仲煊:《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83年3期,233-237页。
    [5]李林:《陕西绥德延家岔二号画像石墓》,《考古》1990年2期,176-179页。
    [6]陶宗治:《河北张家口市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6期,13-21页。
    [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文物》1990年5期,58-63页。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1期,1-18页。
    [2]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河北涿鹿矾山五堡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89年4期,24-35,12页。
    [3]陶宗治、屈建基:《张家口下花园区东汉墓》,《文物春秋》1992年2期,90-91页。
    [4]徐建中:《怀安刘家堡发现西汉墓》,《文物春秋》1993年2期,86-87页。
    [5]徐建中等:《怀安县乔子沟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97年3期,88-89页。
    [6]樊书海、雷金铭:《阳原西汉遗址和墓葬发掘取得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24日,1版。
    [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文物管理处、怀来县博物馆:《河北省怀来县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29-45页。
    [8]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6期,1-52页。
    [9]据《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6期)一文中介绍,从1982年至1986年,朔县共发现古代墓葬2000余座,属于秦汉时期的1285座。另据《平朔地区十年考古综述》(《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山西省人民出版社,1994年,20页),截至到1992年,朔县共发掘秦汉墓葬时期1855座。
    [10]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9年1期,59-63页。
    [11]戴尊德、支配勇:《平鲁县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文物出版社,1989年,133-134页。
    [12]高峰、刘宝裕:《广灵西汉木椁墓》,《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74-177页。
    [1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7期,4-18页。简报中报道共清理墓葬22座。但根据文中介绍,该墓地发现三种形制的墓葬,土坑墓、土洞墓和砖室墓,分别为8座、8座、7座,共计23座,墓葬登记表中也列举了23座。
    [1]雷云贵、支配勇:《朔州市新广武发掘9座汉墓》,《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8日,1版。
    [2]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见书中,7-134页。
    [4]见书中,7-134页。
    [5]见书中199-304页。
    [6]见书中305-334页。
    [7]见书中,335-441页。
    [8]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45-51页;另见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一)》,《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53-60页。
    [9]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二)》,《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61-73页。
    [10]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36-49,63页。
    [1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凉城县北营子汉墓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25-35页。
    [1]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格尔图汉墓》,《文物》1997年4期,9-14页。
    [2]李君平:《伊盟发现杜四圪旦墓地,《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12日,1版。
    [3]张文平、陈永志:《城嘴子古城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1999年3月31日,1版。
    [4]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召湾和边墙壕清理的四座汉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92-101,66页。
    [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麻池三队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270页。
    [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张龙圪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303-312页。
    [7]王大方、杨泽蒙:《鄂托克清理三座东汉壁画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12月19日,1版。
    [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294-302页。
    [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1期,9-16页。
    [1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店湾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2期,1-10页。
    [11]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5年2期,28-40页。
    [1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盐池县文体科:《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文物》1988年9期,15-25,73页。
    [13]宁夏文物考古所、吴忠市文管所:《吴忠市韩桥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7-118页。
    [14]宁夏文物考古所、盐池县博物馆:《盐池县宛记沟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91-106页。
    [15]宁夏文物考古所:《灵武横城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71-90页。
    [1]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博物馆:《固原县上饮河东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19-123页。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吉县文物管理所:《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5期,408-411页。
    [3]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陈家洼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24-127页。
    [4]宁夏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宁夏固原北原东汉墓》,《考古》1994年4期,334-337页。
    [5]李进增、耿志强:《灵武横城两座汉墓》,《文物》1994年5期,73页。
    [6]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城西汉墓》,《考古学报》2004年2期,183-207页。
    [7]孙雪峰:《中卫发现汉代木瓦双椁墓》,《中国文物报》1999年8月18日,1版。
    [8]耿志强:《宁夏固原北苑小区墓葬发掘简报》,《陇右文博》2007年1期,15-27页。
    [9]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县沟门西汉墓清理记》,《考古与文物》1982年2期,18-19,49页。
    [10]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野林汉墓》,《文物》1984年4期,47-49页。
    [11]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环县曲子汉墓清理记》,《考古》1986年10期,954-955,893页。
    [12]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发现三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61-64页。
    [13]吴荭、魏文斌:《平凉市侯家台汉墓清理简报》,《陇右文博》1997年2期,1-5,35页。
    [14]王娅丽:《西峰市彭原汉墓群发掘简报》,《陇右文博》2000年2期,17-18,25页。
    [15]李林:《绥德寨山发现汉画像石墓》,《文博》1996年4期,90-91页
    [1]吴兰、学勇:《陕西米脂县官庄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87年11期,997-1001页。
    [2]吴兰等:《陕西神木柳巷村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86年1期,14-16页。
    [3]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5期,28-32页。
    [4]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发现汉画像石墓》,《考古》1986年1期,82-84页。
    [5]李林:《陕西绥德县黄家塔汉代画像石墓群》,《考古学集刊》(14),文物出版社,2004年,54-79页。其中M6、M9、M11、M12的材料又见戴应新、魏遂志:《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5期,251-261页。
    [6]吴兰等:《绥德辛店发现的两座画像石墓》,《考古与文物》1993年1期,17-22页。呜咽泉一座又见吴兰:《绥德呜咽泉村画像石墓》,《文博》1992年5期,39,22页。
    [7]榆林地区文管会、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画像石墓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3期,19-26页。
    [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马茂庄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2年4期,14-40页。
    [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6年4期,13-27页。
    [10]王金元:《离石市石盘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89-95页。
    [11]杨元生、赵怡元:《黄陵县上畛子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1期,12-14页。
    [12]齐鸿浩:《陕西黄龙县发现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105页;另见齐鸿浩:《陕西黄龙县梁家山砖厂汉墓》,《考古》1989年3期,278页。
    [13]杨宏明、谢妮娅:《陕西安寨县王家湾发现汉墓》,《考古》1995年11期,1047-1048页。
    [1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3期,19-35页。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定边县郝滩发现东汉壁画墓》,《考古与文物》2004年5期,20-21页。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4期,3-9页。
    [3]商彤流等:《离石马茂庄村汉墓》,《文物季刊》1995年4期,1-7页。
    [4]袁秀明、高继平:《柳林发掘东周汉代墓》,《中国文物报》,1998年6月17日,1版。
    [5]孟耀虎:《柳林杨家坪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7日,1版。
    [6]袁秀明等:《中阳出土春秋和汉代文物》,《中国文物报》1999年1月20日,1版。
    [7]袁秀明,王金元:《离石抢救发掘战国汉代墓葬》,《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3日,1版。
    [8]其中包括了山西朔县发现的1285座(据朔县简报数据),其余的800余座主要指在简报中有墓号、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等相关信息的墓葬数量。
    [1]张海斌:《包头汉墓的分期》,《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466-500页。
    [2]姚蔚玲:《略论宁夏两汉墓葬》,《考古与文物》2002年1期,81-90页。
    [3]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342-346页。
    [4]黄盛璋:《朔县战国秦汉墓若干文物与墓葬断代问题》,《文物》1994年5期,65-72页。
    [5]穆朝娜:《河北汉墓形制初论》,《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387-402页。
    [6]侯宁彬:《陕西汉墓形制试析》,《远望集》(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552-563页。
    [7]韩小忙:《略论宁夏境内发现的土洞墓》,《考古》1994年11期,1028-1036页。
    [8]胡金华、张亚丽:《河北汉墓出土的陶灶概述》,《河北省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403-108页。
    [9]丁丽娜:《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仇凤琴:《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中的匈奴文化因素》,《文物春秋》2000年6期,55-56页。
    [2]马利清:《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2期,60-69页。
    [3]郭素新:《关于匈奴墓葬的初步研究》,《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229-244页。
    [4]张海斌:《包头汉墓若干问题述论》,《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29-33。
    [5]张海斌:《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14-22页。
    [1]杜林渊:《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考古》2007年4期,74-86页。
    [2]杜林渊:《朔方刺史部及其周围地区汉代墓葬研究》,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3]主要研究成果有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1-33页;史念海:《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分布区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6期,1-14页;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第二集),三联出版社,1981年,232-313页。以上三篇文章又见史念海著:《黄土历史地理研究》(第五编农林牧分布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383-550页。
    [4]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沙漠的历史地理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43-140页。
    [5]王大方:《汉武帝阴山之役和朔方、五原郡的屯垦开发》,《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2期,90-94页。
    [6]张郁:《汉朔方郡河外五城》,《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2期,80-89页。
    [7]王晓琨:《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城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信立祥:《汉画像石的分区与分期研究》,《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234-305页。
    [2]李强:《陕北汉代画像石兴起原因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501-509页。
    [3]金维诺:《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年代的探索》,《文物》1974年1期,47-50页。
    [4]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所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年1期,24-30页。
    [5]罗哲文:《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所见的一些古建筑》,《文物》1974年1期,31-37页。
    [6]黄盛璋:《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与历史地理问题》,《文物》1974年1期,38-46页。
    [7]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相关内容见书中第一章第四节。
    [1]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6期,1-52页。下文凡引用山西朔县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
    [2]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下文凡引用内蒙古地区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
    [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7期,4-18页。下文中凡引用山西广灵北关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2]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5期,432-441页。
    [3]内蒙文物工作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59-62页。另见,《包头市郊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89-91页。
    [1]除《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报道的以外,在磴口陶生井也发现了1座,见郑隆:《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7期,347-351页。
    [2]内蒙文物工作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59-62页。另见《包头市郊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89-91页。
    [3]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8期,70页;另见《包头市孟家梁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2-93页。
    [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7期,347-351页。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4期,322-328页。
    [3]王慧民:《中卫县半截子山汉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年),文物出版社,2004年,361-362页。
    [4]张郁:《1959年呼和浩特美岱古城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9期,22页。
    [5]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文物》1961年9期,27页。
    [6]戴尊德、胡生:《右玉县常门铺汉墓》,《文物季刊》1989年1期,25-31页。
    [1]张郁:《内蒙乌审旗的鄂尔多斯文化》,《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5期,75页。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3期,19-35页。以下凡引用陕西甘泉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1]朔县的简报中将6M151归入III型,即“横穴土洞墓”,但文字说明“洞室内有棺椁灰痕”。从墓葬平面图也可见木椁的痕迹。可见这一部分“横穴土洞墓”中实则包含了部分木椁墓。但III型墓在简报仅举此一例,其他同类型墓葬是否有木椁不得而知。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凉城县北营子汉墓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25-35页。下文凡引用凉城北营子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1期,1-18页。
    [1]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5年2期,28-40页。
    [1]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
    [2]李林:《陕西绥德县黄家塔汉代画像石墓群》,《考古学集刊》(14),文物出版社,2004年,54-79页。下文凡引用绥德黄家塔墓地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此报告。
    [1]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组:《米脂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3期,69-71页。下文凡引用米脂官庄墓地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此报告。
    [2]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5期,28-32页。
    [3]李林:《陕西绥德延家岔二号画像石墓》,《考古》1990年2期,176-179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6年4期,13-27页。下文凡引用离石马茂庄墓地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
    [2]由于铜器种类众多,命名多不一致。文中器名以图中所示为准。陶器、铁器皆同。
    
    [1]洛阳区考古发掘队编著:《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文物出版社,1984年。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4期,3-9页。
    [2]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38-160页。
    [3]徐寿群:《仓、囷与“筒腹罐”之界说》,《江汉考古》,1995年1期,66-72,65页。
    [4]周赟:《宁夏盐池县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器》,《陇右文博》2007年2期,3-9页。
    [1]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6期,1-52页。下文引用朔县汉墓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此简报。
    [2]黄盛璋:《朔县战国秦汉墓若干文物与墓葬断代问题》,《文物》1994年5期,65-72页。
    [1]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5期,432-441页。
    [1]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赵十八庄一号墓》,《考古》1988年5期,442-448页。
    [2]屈盛瑞:《山西朔县西汉并穴木椁墓》,《文物》1987年6期,53-60页。
    [3]郭勇:《山西省右玉县出土的西汉铜器》,《文物》1963年11期,4-10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5]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7期,4-18页。
    
    [1]以上涉及到山西朔县汉墓的期段划分和器物形制均出自朔县汉墓简报。
    [2]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9年1期,59-63页。
    [3]第二期墓葬五铢钱的具体形制不明,简报中所举的五铢钱为东汉五铢。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3期,19-3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
    [3]凤翔高庄简报作者将M39定为战国晚期,但有学者将M39的鼎、钫、鍑、盒等器物与关中地区西汉早期墓葬所出的同类器进行比对之后认为M39的年代定在西汉早期比较合适。见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2期,94页。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眉县常兴汉墓发掘报告》,《文博》1989年1期,3-30页。
    [2]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5期,25-34页。
    [3]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张海斌:《包头汉墓的分期》,《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466-500页。
    [2]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45-51页。
    [3] M51属于并穴合葬墓。其中的甲墓室随葬铜鼎、镜、带钩、车马器具。另有部分铁器,如铁刀、铁剑、矛、铤、镞等。
    [4]召湾M51和M88见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第三编《包头汉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99-304页。下文中包头地区的汉墓若无特殊说明,也均引自此书。墓号前若无具体地点均出自召湾。
    [5]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二)》,《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61-73页。
    [6]另见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召湾63号汉墓清理简报》,《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70-75页。
    [7]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召湾70、77、79号汉墓清理简报》,《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79-89页。
    [8]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召湾和边墙壕清理的四座汉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92-101,66页。下文边墙壕的资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此报告。
    [1]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8期,70页。又见《包头市孟家梁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2-93页。
    [2]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1期,116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414页。
    [4]韩保全、程林泉、韩国河编著:《西汉龙首原汉墓·甲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包头召湾M77的材料除见于《内蒙古东南部汉代墓葬》以外,还刊发在《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召湾70、77、79号汉墓清理简报》,《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79-89页)上。前者刊发的器物数量较少,但有器物号。后者刊发的器物相对较多,但未附器物号。此处所选的陶井在《中南部》一书中并未发表,而是引自《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因此没有器物号。下文包头地区缺号的器物均属这种情况。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麻池三队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262-277页。下文中麻池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此报告。
    [1]李逸友:《包头市窝尔吐壕汉墓清理简况》,《文物》1960年2期,76-77页。又见《包头市窝尔吐壕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3-94页。
    [2]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召湾和边墙壕清理的四座汉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92-101,66页。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张龙圪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303-312页。
    [1]郑隆:《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7期,347-351页。下文涉及到陶生井墓葬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2]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古》1973年2期,92-107页。下文涉及到麻弥图墓葬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1]屈盛瑞:《山西朔县西汉并穴木椁墓》,《文物》1987年6期,53-60页。
    [2]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9年1期,59-63页。
    [3]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1期,107-164页。
    
    [1]蒋璐:《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汉墓》,《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100-113页。
    [1]姚蔚玲:《略论宁夏两汉墓葬》,《考古与文物》2002年1期,81-90页。
    [2]《略论宁夏两汉墓葬》一文在分析宁夏地区的汉代墓葬时,将同心倒墩子、李家套子等匈奴墓葬也划入了葬年代上有并列,但是文化面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此简报。对应的期别。这些匈奴墓葬的年代在两汉时期,与宁夏地区的其他两汉时期墓貌上有很大不同。在本章的讨论中,暂不涉及匈奴墓葬。
    [3]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城西汉墓》,《考古学报》2004年2期,183-207页。下文中涉及固原城西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此报告。
    [4]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盐池县文体科:《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文物》1988年9期,15-25,73页。下文中盐池张家场的资料,若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54页,图三五。
    [1]宁夏文物考古所、盐池县博物馆:《盐池县宛记沟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91-106页。下文中涉及盐池宛记沟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2]宁夏文物考古所,吴忠市文管所:《吴忠市韩桥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7-118页。下文中涉及吴忠韩桥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3]宁夏博物馆关马湖汉墓发掘组:《宁夏吴忠县关马湖汉墓》,《考古与文物》1984年3期,29-35,24页。下文中涉及吴忠关马湖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4]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银川附近的汉墓和唐墓》,《文物》1978年8期,88-91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414页。
    [6]程林泉、韩国河、张翔宇编著:《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414页。
    [1]宁夏文物考古所:《灵武横城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71-90页。下文涉及计到灵武横城的资料,均引自此简报。
    [2]以上均引自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5年2期,28-40页。下文设计到固原北塬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1]程林泉、韩国河、张翔宇编著:《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吉县文物管理所:《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5期,408-411页。下文西吉保林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1]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博物馆:《固原县上饮河东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19-123页。下文固原上饮河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2]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陈家洼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24-127页。下文固原陈家洼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3]李如森:《汉代模型明器与禽畜人俑综述》,《考古学集刊》(1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04-329页。
    [1]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1期,107-164页。
    [2]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133页。,107-164页。于信息不完整,暂
    [3]耿志强:《宁夏固原北苑小区墓葬发掘简报》,《陇右文博》2007年1期,15-27页。
    [4]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1期
    [5]表中所列的墓例为可根据墓葬形制或随葬品进行年代判定的墓葬。还有少数墓葬,由无法分析。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怀来县博物馆:《河北省怀来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29-44页。
    [2]陶宗治:《河北张家口市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6期,13-21页。
    [3]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考古》1979年2期,122-124,135页。
    [4]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野林汉墓》,《文物》1984年4期,47-49页。
    [5]有一部分土洞墓有木椁。
    [6]蒋璐:《张家口地区两处汉代墓地相关问题探讨》,《文物春秋》2007年1期,28-33页。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4期,322-328页。
    [2]徐建中:《怀安刘家堡发现西汉墓》,《文物春秋》,1993年2期,86-87页。
    [3]山西省文管会:《山西浑源毕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0年6期,42-48页。
    [4]戴尊德、胡生:《右玉县常门铺汉墓》,《文物季刊》1989年1期,25-31页。下文涉及到右玉常门铺的资料,皆引自此简报。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4期,3-9页。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1期,1-18页。
    [7]徐建中等:《怀安县乔子沟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97年3期,88-89页。
    [8]東方考古學會:《陽高古城堡:中國山西省陽高縣古城堡漢墓》,六興出版, 1990年7月。
    [9]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文物》1989年1期,59-63页。
    [10]高峰、刘宝裕:《广灵西汉木椁墓》,《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174-177页,173页。
    [11]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格尔图汉墓》,《文物》1997年4期,9-14页。
    [1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店湾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2期,1-10页。
    [1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凉城县北营子汉墓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25-35页。
    [14]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1期,36-49页。
    [15]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考古》1979年2期,122-124,135页。
    [16]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县沟门西汉墓清理记》,《考古与文物》1982年2期,18-19,49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5期,20-30页。
    [2]吴小平:《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44-45页。
    [3]杨元生、赵怡元:《黄陵县上畛子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1期,12-14页。1-5,35页。下文平凉侯家台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183页,图八三,14。《陕西黄龙县梁家
    [4]以上三座见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发现三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61-64页。
    [5]吴荭、魏文斌:《平凉市侯家台汉墓清理简报》,《陇右文博》1997年2期,的材料,均引自此简报。
    [6]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108页,图五二,9。
    [7]程林泉、韩国河、张翔宇编著:《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18页,图三七二,3。
    [8]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
    [9]齐鸿浩:《陕西黄龙县发现汉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4期,105页。另见齐鸿浩:山砖厂汉墓》,《考古》1989年3期,278页。
    [10]刘玉林:《甘肃泾川发现一座东汉早期墓》,《考古》1983年9期,856-857页。
    [1]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河北涿鹿矾山五堡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89年4期,24-35,12页。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文物》1990年5期,58-63页。
    [3]陶宗治、屈建基:《张家口下花园区东汉墓》,《文物春秋》1992年2期,90-91,82页。
    [4]商彤流等:《离石马茂庄村汉墓》,《文物季刊》1995年4期,1-7页。
    [5]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
    [6]罗福颐:《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新发现的汉墓壁画》,《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9期,43页;另见《托克托县东汉闵氏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4-96页。
    [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294-302页。
    [8]《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清理古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4期,127-130页;另见《乌拉特前旗公庙子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8-99页。
    [9]杨宏明、谢妮娅:《陕西安寨县王家湾发现汉墓》,《考古》1995年11期,1047-1048页。
    [10]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环县曲子汉墓清理记》,《考古》1986年10期,954-955,893页。
    [11]王娅丽:《西峰市彭原汉墓群发掘简报》,《陇右文博》2000年2期,17-18,25页。
    [12]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224-227页。
    [1]表中所列仅为保存相对较好,有墓葬形制或随葬品等相关信息的画像石墓。另有部分画像石所出的墓葬损毁严重,墓葬形制等信息不明。
    [2]李林、康兰英、赵力光:《陕北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234页。
    [3]谢国桢:《跋汉左元异墓石陶片拓本》,《文物》1979年11期,43-45页。
    [4]信立祥:《汉画像石的分区与分期研究》,《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287页。
    [1]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对秦汉时期的划分,东汉后期截止到汉献帝建安年间之前,此后基本上已经进入三国时代(见书中378页)。
    
    [1]《荀子·礼论篇》:“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2]郑洪春:《陕西新安机砖厂汉初积炭墓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31-56页。
    [3]谢端琚:《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考古》1987年12期,1097-1104页。
    [4]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2期,90-97页。
    [1]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117-124页。
    [1]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187页。
    [1]俞伟超:《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62-107页。-219页。
    [2]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中华书局,2008年,52页,
    [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龙首原汉墓》,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218页
    [1]谭长生:《论汉代墓葬的文化特点》,《探古求原——考古杂志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学术文集》,科学出版社,2007年,268页。
    [2]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185页。
     [1]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66-304页。
    
    [1]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学苑出版社,2002年,9页。
    [2]相关论述见李如森:《汉代丧葬制度》,第一至三章,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怀柔城北东周两汉墓葬》,《考古》1962年5期,219-239页。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遗址内的两汉墓葬》,《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67-140页;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64-1965年燕下都墓葬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11期,548-561页。
    [3]郑君雷:《战国时期燕墓陶器的初步分析》,《考古学报》2001年3期,275-303页。下文关于燕文化的分布区域的观点也引自该文。
    [4]郑君雷:《中国东北地区汉墓研究》,吉林大学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72页。
    [5]姜佰国:《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227-273页。这类圈足陶壶即姜佰国分类中A、B、C型壶。
    [6]郑君雷:《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考古与文物》2005年6期,47-53页。
    [1]据白云翔研究,河北和京津冀等燕文化地区,瓮棺葬的使用年代从战国一直延续到东汉。见白云翔:《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3期,316页。
    [2]徐庆、刘元:《朔州市区发现一批战国墓》,《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61-64页。
    [3]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纹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343页。
    [4]罗丰等:《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5期,403-408页,图一二,1。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科学出版社,2004年,237页。
    [2]即庆阳野林汉墓,据简报报道该墓墓室为“券顶土洞式”,推测应当属于洞室木椁墓,但墓道结构不明。
    [3]李陈奇:《蒜头壶考略》,《文物》1985年4期,51-53页。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7-17页。
    [5]杨哲峰:《茧形壶的类型、分布与分期试探》,《文物》2000年8期,64-72页。
    [6]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5期,23-33页。
    [7]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183页。
    [1]凤翔高庄简报作者将M39定为战国晚期,滕铭予先生在将M39的鼎、钫、鍑、盒等器物与关中地区西汉早期墓葬所出的同类器进行比对之后认为M39的年代定在西汉早期比较合适,见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2期,94页。
    [2]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12-38页。
    [3]俞伟超:《秦汉考古学文化的历史特征》,《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年,193页。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4期,322-328页。
    [1]张家口市文管所:《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发现的战国墓》,《考古》1988年12期,1138-1140页。
    [2]杨哲峰:《曲村秦汉墓葬分期》,《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263页。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科学出版社,2004年。
    [4]朱士生:《浙江龙游东华山汉墓》,《考古》1993年4期,330-342页。
    [5]张玲:《长江下游地区西汉至新莽中小型墓葬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21页。文中将这类称为硬胎釉陶器。
    [6]钟侃:《宁夏固原县出土文物》,《文物》1978年12期,86-90页。
    [1]车日格:《浅谈包头出土的汉代瓦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173页。
    
    [1]韩保全、程林泉、韩国河编著:《西安龙首原汉墓》,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201页。
    [2]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8期,70页。
    [3]内蒙文物工作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0期,59-62页。
    [4]括号内为原报告的类型划分,下同。
    [1]魏坚:《河套地区战国秦汉塞防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222—224页。
    [2]滕铭予:《论秦釜》,《考古》1995年8期,731-736页。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眉县常兴汉墓发掘报告》,《文博》1989年1期,3-32页。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南郊三爻村汉唐墓葬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3-26页(标本选自10页,图一一,16)。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白鹿原汉墓》,三秦出版社,2003年,135页。
    [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文物》,1988年9期,25页。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中铁路考古队:《陕西陇县店子村汉唐墓葬》,《考古与文物》1999年4期,12页,图一〇,4、8。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见书中102页,图五六,2。
    
    [1]考古编辑部:《关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座谈纪要》,《考古》1972年5期,37—42页。
    [2]宁夏文物考古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93年1期,48页。
    [3]关于这种陶仓的形制演变及分布区域见张建锋:《两汉时期陶囷的类型学分析》,《江汉考古》1995年4期,75页。
    [4]梁云:《论秦汉时期的陶灶》,《考古与文物》,1999年1期,48-54页。
    [1]陈元甫:《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51-95页。标本选自72页,图一八,1。
    [1]伊盟文物工作站:《伊克昭盟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27-34页。
    [1]李林、康兰英、赵力光编著:《陕北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234页。
    [2]谢国桢:《跋汉左元异墓石陶片拓本》,《文物》1979年11期,43-45页。
    [3]《后汉书·顺帝纪》记载,“徙西河郡居离石,上郡居夏阳,朔方居五原”,见卷六,中华书局,1965年,270页。
    [4]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4年,132页。
    [5]李鑑昭:《江苏睢宁九女墩汉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2期,31-33页。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后士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2期,96-159页。
    [7]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355-358页。
    [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同心县李家套子匈奴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3期,17-20页。
    [1]李强:《陕北汉代画像石兴起原因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501-509页。明、高继平:《柳林发掘东周汉代墓》,《中国文物报》1998年6月17日,1版;孟耀虎:《柳林杨家》,《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山
    [2]袁秀明,王金元:《离石抢救发掘战国汉代墓葬》,《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3日,1版。
    [3]袁秀坪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7日,1版。
    [4]袁秀明等:《中阳出土春秋和汉代文物》,《中国文物报》1999年1月20日,1版。
    [5]吕梁地区文物事业局等:《1997年柳林县杨家坪战国墓葬清理简报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42-5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412-416页。
    [2]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69页。
    
    [1]杨哲峰:《汉墓结构和随葬釉陶器的类型及其变迁》,北京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321页。
    [2]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第五编农林牧分布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409-432页。
    [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3期,359-396页。
    [2]关于秦文化中周文化因素的分析见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学苑出版社,2002年,63页。
    [3]杜林渊:《朔方刺史部及其周围地区汉代墓葬研究》,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以上关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文化的发展主要参见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新十四期,95-146页;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73-174页。上所见的秦汉长城遗迹》(《探古求原——考古杂志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学术文集》,
    [2]《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2885页。
    [3]《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2885页。
    [4]根据徐萍芳:《考古学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 2887-2888页。原,以东至呼和浩特为前套平原。卬,虏人》记载:“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37-138页。科学出版社,2007年,162-170页)附图改制而成。
    [1]《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见《史记·蒙恬列传》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2565-2566页。
    [2]《史记·匈奴
    [3]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135页。
    [4]《史记·高祖本纪》卷八,中华书局,1959年,369页。
    [5]一般认为,河套平原以磴口县为界,以西至石咀山为后套平
    [6]《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见《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 1959年,2901页。
    [7]《史记·匈奴列传去。于是汉使三将军军屯北地,代屯句注,赵屯飞狐口,缘边亦各坚守以备胡寇。又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以备胡。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见《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2904页。
    [8]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
    [1]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发现汉初铜鼎》,《文物》1982年12期,35页。
    [2]《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2909页。文献中的“朔方”,应该是朔方刺史部,解释“新秦”时说,秦一带。包括上郡、西河、北地、朔方、五原等郡,而不仅限于朔方一郡。
    [3]《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2909页。《汉书·食货志》在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略取河南之地,并且“徙民充之,名曰新秦”(见《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下,中华书局,1962年,1162页)。其地理位置在今鄂尔多斯和河套平原
    [1]《史记·平准书》卷三o,中华书局,1959年,1425页。
    [2]《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十,中华书局,1959年,2911页。
    [3]《史记·平准书》卷三o,中华书局,1959年,1439页。
    [4]《汉书·王莽传》记载,“莽壮其言,以威为将军。然采普言,征还诸将在边者。免陈钦等十八人,又罢四关填都尉诸屯兵。会匈奴使还,单于知侍子登前诛死,发兵寇边,莽复发军屯。于是边民流入内郡,为人奴婢,乃禁吏民敢挟边民者弃市”。见《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中,中华书局,1962年,4138页。
    [5]《后汉书·卢芳传》卷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506页。
    [6]《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57页。
    [7]《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58页。
    [8]《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64页。
    [9]《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73页。
    [10]《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2940页。
    [1]《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2945页。
    [2]《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2945页。
    [3]《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78页。
    [4]详见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3-140页。
    [5]杨哲峰:《汉墓结构和随葬釉陶器的类型及其变迁》,北京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29页。
    [1]《后汉书·明帝纪》卷二,中华书局,1965年,109页。、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期,80-89页。
    [2]《后汉书·明帝纪》卷二,中华书局,1965年,112页。
    [3]《后汉书·鲜卑传》卷九十,中华书局,1965年,2689页。
    [4]《后汉书·西羌传》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65年,2887页。
    [5]今陇西南。
    [6]汉时将京兆尹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7]《后汉书·顺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65年,270页。
    [8]张郁:《汉朔方郡河外五城》,《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2
    [9]《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45页。
    [1]表中西汉时期的数据引自《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1616-1621页;东汉时期的数据引自《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3525-3526页。
    [2]据表4.1中的数据绘制而成。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138-140页。
    [2]伊克昭盟文物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汉代匈奴墓地调查记》,《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15-27页。
    [3]伊盟文物工作站:《伊克昭盟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27-34页。
    [4]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3期,333-355页。另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1期,33-37页。
    [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同心县李家套子匈奴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3期,17-20页。
    [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
    [1]《汉书·武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176-177页。
    [2]《后汉书·南匈奴传》卷八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2945页。
    [3]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合期,139页。
    [4]潘玲:《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的年代及文化特征再探讨》,《华夏考古》2004年2期,82页。
    [5]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肆章“城址的年代和性质”部分,111页。
    [1]据《后汉书·顺帝纪》(卷六,中华书局,1965年,270页)记载,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南匈奴左部句龙吾斯、车纽等叛汉,东汉政府被迫将郡县内迁,“徙西河郡居离石,上郡居夏阳,朔方居五原”。
    [2]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146页。
    [3]关于这些墓葬性质的认定、年代的判定、文化因素分析参见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135-148页。
    [4]宁夏文物考古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93年1期,13-52页。
    [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107页。
    [6]以上几处墓地都未有简报发表。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813页。
    [1]张海斌:《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14-22页。
    [2]杜林渊:《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考古》2007年4期,74-86页。
    [3]关于北方长城地带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殉牲的种类、差别及其造成差别的原因见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08页。
    [4]关于这一地区气候的变迁及其导致的农牧交错带的形成参见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10期,57-67页。
    [5]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10期,10-21页。
    [6]韩保全、程林泉、韩国河编著:《西汉龙首原汉墓·甲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217页。
    [1]汉代铁器的综合研究见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书中对北方地区汉代匈奴墓中和汉式墓葬所出的铁器进行了很好的分类和阐述,详见书中300-303页。下文在对比汉匈铁器时引用的观点皆出自此书。
    [2]在《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一书中,对西沟畔遗址调查所得的铁刀、镞、空首斧、锄板和铠甲片等也进行了分析。书中认为,西沟畔遗址的所出的一件铜镞(采∶34)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余都是中原系统的铁器(见书中302页)。因为遗址没有正式发掘,这些铁器的年代尚无法断定,因此本文的讨论未涉及西沟畔遗址的铁器。
    [1]在陕西省陇县发现的西汉墓中就曾出有骨质算筹。见肖琦:《陇县西汉墓出土算筹》,《考古与文物》1988年3期,108-109页。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3期,19-35页。
    [3]宁夏文物考古所,吴忠市文管所:《吴忠市韩桥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7-118页。
    [4]洛阳区考古发掘队编著:《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214页,图九二,5(M632∶21)。
    [5]魏东:《察右前旗呼和乌素战国——汉代墓葬出土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342-351页。
    [6]陈德珍:《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人骨鉴定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51-53页。
    [7]承蒙原海兵面告。
    [1]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编:《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
    [1]刘庆柱:《汉代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远望集》(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544页。
    [2]以上关于城址特点的总结,主要参照周长山:《汉代的城郭》,《考古与文物》2003年2期,48页。
    [3]魏坚:《河套地区战国秦汉塞防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220-224页。
    [4]陈永志、江岩:《榆林镇陶卜齐古城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6年1、2合刊,64-71页。
    [5]参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章和第二章。
    [6]顾玉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战国人骨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7]参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章和第二章。
    [1]《后汉书·西羌传》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65年,2893页。
    [2]陆思贤:《内蒙古伊盟出土的三方汉代官印》,《文物》1977年5期,95-96页。
    [3]关于匈奴官印的发现及印文的考证见黄盛璋:《匈奴官印综论》,《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3期,136-147页。
    [4]《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卷一百一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2934页。
    [5]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33页。
    [1]刘玉林:《甘肃泾川出土的古代官印》,《考古与文物》1988年1期。
    [2]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版叁拾玖3、4、5。
    [3]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
    [4]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301-321页。
    [5]张海斌:《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1期,20页。
    [6]马利清:《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2期,60-73页。
    [7]马利清:《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2期,60-73页。
    [1]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页。
    [2]关于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见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见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关于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形成的综合论述见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新十四期,95-146页。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白云翔.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研究[J].考古学报,2001(3):305-334.
    2.车日格.浅谈包头出土的汉代瓦当[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173-176.
    3.陈德珍.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人骨鉴定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1):51-53.
    4.仇凤琴.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中的匈奴文化因素[J].文物春秋,2000(6):55-56.
    5.杜林渊.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J].考古,2007(4):74-86.
    6.郭素新.关于匈奴墓葬的初步研究.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C],229-244.
    7.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J].考古,2005(10):57-67.
    8.韩小忙.略论宁夏境内发现的土洞墓[J].考古,1994(11):1028-1036.
    9.侯宁彬.陕西汉墓形制试析.远望集(下)[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52-563.
    10.胡金华、张亚丽.河北汉墓出土的陶灶概述.河北省文物考古文集(二)[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403-108.
    11.黄盛璋.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与历史地理问题[J].文物,1974(1):38-46.
    12.黄盛璋.朔县战国秦汉墓若干文物与墓葬断代问题[J].文物,1994(5):65-7.
    13.黄盛璋.匈奴官印综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7(3):136-147.
    14.姜佰国.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7-273.
    15.李陈奇.蒜头壶考略[J].文物,1985(4):51-53.
    16.李强.陕北汉代画像石兴起原因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01-509.
    17.李如森.汉代模型明器与禽畜人俑综述.考古学集刊(12)[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04-329.
    18.梁云.论秦汉时期的陶灶[J].考古与文物,1999(1):48-54.
    19.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2):139.
    20.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J].燕京学报,(14):95-146.
    21.刘庆柱.汉代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远望集(下)[C].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44-551.
    22.马利清.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J].考古与文物,2003(2):60-69.
    23.穆朝娜.河北汉墓形制初论.河北省考古文集(二)[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387-402.
    24.潘玲.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的年代及文化特征再探讨[J].华夏考古,2004(2):68-74.
    25.谭长生.论汉代墓葬的文化特点.探古求原——考古杂志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学术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58-278.
    26.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J].华夏考古,1993(2):90-97.
    27.滕铭予.论秦釜[J].考古,1995(8):731-736.
    28.王大方.汉武帝阴山之役和朔方、五原郡的屯垦开发[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2):90-94.
    29.魏东.察右前旗呼和乌素战国——汉代墓葬出土颅骨的人类学特征.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42-351.
    30.魏坚.河套地区战国秦汉塞防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4-226.
    31.吴荣曾.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所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J].文物,1974(1):24-30.
    32.信立祥.汉画像石的分区与分期研究.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34-305.
    33.徐寿群.仓、囷与“筒腹罐”之界说[J].江汉考古,1995(1):66-72.
    34.杨哲峰.茧形壶的类型、分布与分期试探[J].文物,2000(8):64-72.
    35.杨哲峰.曲村秦汉墓葬分期.考古学研究(四)[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8-265.
    36.姚蔚玲.略论宁夏两汉墓葬[J].考古与文物,2002(1):81-90.
    37.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17-124.
    38.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古史的考古学探索[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80-190.
    39.俞伟超.秦汉考古学文化的历史特征.古史的考古学探索[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91-197.
    40.俞伟超.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C].文物出版社,1985:62-107.
    41.张海斌.包头汉墓的分期.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C].科学出版社,2004:466-500.
    42.张海斌.包头汉墓若干问题述论[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29-33.
    43.张海斌.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14-22.
    44.张建锋.两汉时期陶囷的类型学分析[J].江汉考古,1995(4):69-105.
    45.张郁.汉朔方郡河外五城[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2):80-89.
    46.郑君雷.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J].考古与文物,2005(6):47-53.
    47.郑君雷.战国时期燕墓陶器的初步分析[J].考古学报,2001(3):275-303.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陈健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D].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
    4.丁丽娜.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杜林渊.朔方刺史部及其周围地区汉代墓葬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葛剑雄.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7.顾玉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战国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D].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9.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0.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1.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1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沙漠的历史地理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3.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3.
    14.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15.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6.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7.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8.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史念海.黄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20.孙机.汉代物质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22.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3.王晓琨.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城址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4.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5.吴小平.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5.
    26.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其社会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7.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28.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9.杨哲峰.汉墓结构和随葬釉陶器的类型及其变迁[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0.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1.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2.张玲.长江下游地区西汉至新莽中小型墓葬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3.赵化成、高崇文等著.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4.郑君雷.中国东北地区汉墓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6.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程林泉,韩国河,张翔宇.长安汉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大葆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葆台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韩保全,程林泉,韩国河.西汉龙首原汉墓·甲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林,康兰英,赵力光.陕北汉代画像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6.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7.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陕北东汉画像石刻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白鹿原汉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河北怀安耿家屯清理了两座西汉墓葬[J].文物参考资料,1954(12):178-179.
    2.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召湾70、77、79号汉墓清理简报[J].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79-89.
    3.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召湾和边墙壕清理的四座汉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92-101.
    4.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二)[J].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61-73.
    5.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包头郊区召湾汉墓清理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1):45-51.
    6.北京市古墓发掘办公室.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6):23-29.
    7.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昌平白浮村汉、唐、元墓葬发掘[J].考古,1963(3):130-135.
    8.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昌平半截塔村东周和两汉墓[J].考古,1963(3):136-139.
    9.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昌平史家桥汉墓发掘[J].考古,1963(3):122-129.
    10.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怀柔城北东周两汉墓葬[J].考古,1962(5):219-239.
    11.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平谷县西柏店和唐庄子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2(5):240-245.
    12.北京市文物工作队.丰台区三台子出土汉画像石[J].文物,1966(4):53-54.
    13.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顺义临河村东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7(6):376-381.
    14.陈永志,江岩.榆林镇陶卜齐古城调查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6(1、2):64-71.
    15.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J].文物,1977(5):25-34.
    16.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1(7):4-18.
    17.戴应新,李仲煊.陕西绥德县延家岔东汉画像石墓[J].考古,19837(3):233-237.
    18.戴应新,魏遂志.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8(5):
    251-261.
    19.戴尊德,胡生.右玉县常门铺汉墓[J].文物季刊,1989(1):25-31.
    20.定西地区文化局.甘肃定西口两座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2(2):20-29.
    21.樊书海,雷金铭.阳原西汉遗址和墓葬发掘取得新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7-8-24(1).
    2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7(3):359-396.
    2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J].考古学报,1997(1):57-77.
    2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山县东旱坪战国秦汉墓葬[J].考古,2003(6):32-43.
    25.高峰,刘宝裕.广灵西汉木椁墓.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二)[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174-177.
    26.耿志强.宁夏固原北苑小区墓葬发掘简报[J].陇右文博,2007(1):15-27.
    27.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城西汉墓[J].考古学报,2004(2):183-207.
    2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0(4):322-328.
    2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管理处,怀来县博物馆.河北省怀来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二)[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29-44.
    3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J].文物,1990(1):1-18.
    3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西城南关东汉墓[J].文物,1990(5):58-63.
    3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文物管理处,怀来县博物馆.河北省怀来县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二)[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29-45.
    3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0(4):322-328.
    3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遗址内的两汉墓葬.河北省考古文集(二)[C].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67-140.
    3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J].文物,1990(1):1-18.
    3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后士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7(2):96-159.
    37.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变迁[J].考古,1973(2):92-107.
    38.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J].考古学报,1965(1):107-164.
    39.蒋璐.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汉墓.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0-113.
    40.蒋璐.张家口地区两处汉代墓地相关问题探讨[J].文物春秋,2007(1):28-33.
    41.雷云贵,支配勇.朔州市新广武发掘9座汉墓[N].中国文物报,2003-1-8(1).
    42.李进增,耿志强.灵武横城两座汉墓[J].文物,1994(5):73.
    43.李君平.伊盟发现杜四圪旦墓地[N].中国文物报,1997-1-12(1).
    44.李林.陕西绥德县黄家塔汉代画像石墓群.考古学集刊(14)[C]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54-79.
    45.李林.陕西绥德延家岔二号画像石墓[J].考古,1990(2):176-179.
    46.李林.绥德寨山发现汉画像石墓[J].文博,1996(4):90-91.
    47.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J].文物参考资料,1956(8):70.
    48.李逸友.包头市窝尔吐壕汉墓清理简况[J].文物,1960(2):76-77.
    49.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J].文物参考资料,1957(4):29-32.
    50.梁宗和.山西离石县的汉代画像石[J].文物参考资料,1958(4):40.
    51.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J].考古,1979(2):122-124,135.
    52.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县沟门西汉墓清理记[J].考古与文物,1982(2):18-19,49.
    53.刘玉林.甘肃泾川发现一座东汉早期墓[J].考古,1983(9):856-857.
    54.陆思贤.包头市古城湾村的古城与古墓[J].包头市文物资料(第一辑),91-94.
    55.吕梁地区文物事业局等.1997年柳林县杨家坪战国墓葬清理简报.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42-50.
    56.罗福颐.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新发现的汉墓壁画[J].文物参考资料,1956(9):43.
    57.孟耀虎.柳林杨家坪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N].中国文物报,1999-4-7(1).
    58.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格尔图汉墓[J].文物,1997(4):9-14.
    59.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J].文物,1974(1):8.
    60.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J].文物,1977(5):1-6.
    6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J].考古,1965(7):347-351.
    6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凉城县北营子汉墓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25-35.
    6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店湾汉墓发掘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1-10.
    6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9-16.
    65.内蒙古文物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5(10):59-62.
    6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57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古代文化遗址及墓葬的发现情况简报[J].文物,1961(9):5-9.
    67.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59年呼和浩特郊区美岱古城发掘简报[J].文物,1961(9):22.
    6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J].文物,1961(9):27.
    6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麻池三队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62-277.
    70.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市张龙圪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3-312.
    7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三)[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4-302.
    72.内蒙文物工作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5(10):59-62.
    73.宁夏博物馆关马湖汉墓发掘组.宁夏吴忠县关马湖汉墓[J].考古与文物,1984(3):29-35.
    74.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汉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5(2):28-40.
    75.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银川附近的汉墓和唐墓[J].文物,1978(8):88-91.
    76.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7(1):33-37.
    77.宁夏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宁夏固原北原东汉墓[J].考古,1994(4):334-337.
    78.宁夏文物考古所,吴忠市文管所.吴忠市韩桥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07-118.
    79.宁夏文物考古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93(1)年1:13-56.
    80.宁夏文物考古所,盐池县博物馆.盐池县宛记沟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C]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91-106.
    81.宁夏文物考古所.灵武横城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71-90.
    82.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博物馆.固原县上饮河东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19-123.
    83.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陈家洼汉墓清理简报.宁夏考古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24-127.
    84.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盐池县文体科.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J].文物,1988(9):15-25,73.
    8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吉县文物管理所.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3(5):408-411.
    86.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同心县李家套子匈奴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8(3):17-20.
    87.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J].考古学报,1988(3):333-355.
    88.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J].文物,1988(9):15-25.
    89.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7(6):1-52.
    90.齐鸿浩.陕西黄龙县发现汉墓[J].考古与文物,1988(4):105.
    91.齐鸿浩.陕西黄龙县梁家山砖厂汉墓[J].考古,1989(3):278.
    92.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环县曲子汉墓清理记[J].考古,1986(10):954-955.
    93.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发现三座汉墓[J].考古与文物,1988(4):61-64.
    94.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庆阳野林汉墓[J].文物,1984(4):47-49.
    95.屈盛瑞.山西朔县西汉并穴木椁墓[J].文物,1987(6):53-60.
    9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马茂庄东汉画像石墓[J].文物,1992(4):14-40.
    9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J].文物,1996(4):13-27.
    98.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8(5):432-441.
    99.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赵十八庄一号墓[J].考古,1988(5):442-448.
    100.山西省文管会.山西浑源毕村西汉木椁墓[J].文物,1980(6):42-48.
    101.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组.米脂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3):69-71.
    10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定边县郝滩发现东汉壁画墓[J].考古与文物,2004(5):20-21.
    10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6(4):3-9.
    10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5(3):19-35.
    105.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10):10-21.
    106.商彤流等.离石马茂庄村汉墓[J].文物季刊,1995(4):1-7.
    107.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发现汉画像石墓[J].考古,1986(1):82-84.
    108.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J].文物,1983(5):28-32.
    109.孙雪峰.中卫发现汉代木瓦双椁墓[N].中国文物报,1999-8-18(1).
    110.陶宗治,屈建基.张家口下花园区东汉墓[J].文物春秋,1992(2):90-91,82.
    111.陶宗治.河北张家口市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5(6):13-21.
    112.天水市博物馆.甘肃甘谷县发现三方汉代画像砖[J].考古,1994(2):177-179.
    113.汪宇平.伊盟鄂托克旗西部发现汉墓三百余座[J].文物参考资料,1957(8):80.
    114.汪宇平.伊盟郡王旗红庆河乡汉代古城[J].文物参考资料,1958(3):81.
    115.王大方,杨泽蒙.鄂托克清理三座东汉壁画墓[N].中国文物报,1999-12-19(1).
    116.王金元.离石市石盘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C]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89-95.
    117.王娅丽.西峰市彭原汉墓群发掘简报[J].陇右文博,2000(2):17-18,25.
    118.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J].考古与文物,1982(5):23-33.
    119.吴荭,魏文斌.平凉市侯家台汉墓清理简报[J].陇右文博,1997(2):1-5,35.
    120.吴兰,学勇.陕西米脂县官庄东汉画像石墓[J].考古,1987(11):997-1001.
    121.吴兰等.陕西神木柳巷村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6(1): 14-16.
    122.吴兰等.陕西子洲出土东汉画像石[J].考古与文物,1985(3):24.
    123.吴兰等.绥德辛店发现的两座画像石墓[J].考古与文物,1993(1):17-22.
    124.谢国桢.跋汉左元异墓石陶片拓本[J].文物,1979(11):43-45.
    125.徐建中.怀安刘家堡发现西汉墓[J].文物春秋,1993(2):86-87.
    126.徐建中等.怀安县乔子沟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春秋,1997(3):88-89.
    127.徐庆,刘元.朔州市区发现一批战国墓.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61-64.
    128.阎文儒.广武和古城堡的汉墓.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C].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出版,1951:53-90.
    129.杨宏明,谢妮娅.陕西安寨县王家湾发现汉墓[J].考古,1995(11):1047-1048.
    130.杨绍舜.山西离石马茂庄汉画像石又有新发现[J].文物,1984(10):93-94.
    131.杨元生,赵怡元.黄陵县上畛子汉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3(1):12-14.
    132.伊克昭盟文物工作占.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36-49,63.
    133.伊克昭盟文物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汉代匈奴墓地调查记[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1):15-27.
    134.伊盟文物工作站.伊克昭盟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1):27-34.
    135.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1):12-38.
    136.榆林地区文管会,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画像石墓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3):19-26.
    137.袁秀明,王金元.离石抢救发掘战国汉代墓葬[N].中国文物报,1998-8-23(1).
    138.袁秀明,高继平.柳林发掘东周汉代墓[N].中国文物报,1998-6-17(1).
    139.袁秀明等.中阳出土春秋和汉代文物[N].中国文物报,1999-1-20(1).
    140.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河北涿鹿矾山五堡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春秋,1989(4):24-35,12.
    141.张家口市文管所.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发现的战国墓[J].考古,1988(12):1138-1140.
    142.张郁.1959年呼和浩特美岱古城发掘简报[J].文物,1961(9):22.
    143.张郁.临河县黄羊木头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97.
    144.张郁.内蒙乌审旗的鄂尔多斯文化[J].文物参考资料,1956(5):75.
    145.张郁.五原县乌登云圪旦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98.
    146.郑隆.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J].考古,1965(7):347-351.
    147.支配勇.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J].文物,1989(1):59-63.
    148.钟侃.宁夏固原县出土文物[J].文物,1978(12):86-90.
    149.周赟.宁夏盐池县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器[J].陇右文博,2007(2):3-9.
    1.水野清一.万安县怀安汉墓调查记.万安北沙城[M],东亚考古学会,1946.
    2.東方考古學會.陽高古城堡:中國山西省陽高縣古城堡漢墓[M].六興出版,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