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Through review and summarizing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studies in the past century and by using various focused issues as key link,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epict the systema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studies, to seek the internal discipline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as an independent study that has its own academic significance, to reflect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se past studies, to provide a methodolog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in-depth research on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study. As an study on academic history, this thesis follows the chronic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study,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n huge amount of first-hand record, presente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various academic institutions, researchers and their studies, and summarize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at each individual historical period.
引文
① 王其亨:《深化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考》,载于《建筑学报》1995 年第 8 期。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版,第 27~29 页。
    ③ (法)费弗尔:《为史学而战斗》,转引自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年,第 501 页。
    ④ 罗炳良:《研究历史应当兼顾史学史》,载于《光明日报》2002 年 12 月 17 日。
    ⑤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988 年版,第 18 页。
    ①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载于陈明达:《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7 页。
    ② 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一版,第 320~325 页。
    ③ 例如,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长期借鉴西方现代理论与方法,而忽略了中国古代注重整体思维的鲜明特色和巨大优势,实在是一个重大缺陷。正视这一点并学习古人,将不仅可以更深入揭示中国建筑思想的本来面目,建筑史学研究者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式,也将可以得到更大发展。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载于《建筑师》第 37 期。
    
    ①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该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586 页。
    ① 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20~325 页。
    ② 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
    ③ 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载于《建筑学报》2002 年第 6 期。
    ④ 陈明达:《纪念梁思成八十五诞辰》,载于《建筑学报》,1986 年第 6 期。
    ①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载于《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 页。
    ② 曾昭奋:《莫宗江教授谈〈华夏意匠〉》,载于《新建筑》,1983 年第 1 期。
    ③ 陈明达认为,要探索出全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或叫“营造学”),不仅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已往的成绩是丰硕的,但究竟还是一个年幼的学科,从全部内容看完成的比重还很小,研究实物的成果大多限于对表面现象认识,而调查测绘积累资料的基础工作,几乎停顿,对古代著作的研究,则尚在解释文字,辨别名称,距离对实物要去探讨其工程艺术价值,历代作风手法,对古代著作要用现代图解译释等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陈明达:《纪念梁思成八十五诞辰》,载于《建筑学报》,1986年第 6 期。
    ④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⑤ 陈明达:《业务自传》(手稿),由殷力欣提供。
    ① 以吴良镛、傅熹年、杨鸿勋、王贵祥、王其亨、吴庆洲等中国建筑史学者的观点为代表,建筑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建筑史学史分期之“三阶段”的阐述。
    ② 陈明达:《业务自传》(手稿),由殷力欣提供。
    ③ 傅熹年认为,“就建筑史料而言,总结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可以看到,除从历史角度准确把握时代定位外,更重要的是应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园林学(景观设计)的专业角度,对古代城市和村镇的规划、各类建筑群和园林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序列、各类建筑物的设计等从工程技术、使用功能到艺术处理作综合分析排比,探讨其特点、成就和独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程,确认其在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实而具体的成果除了成为建筑通史的坚实基础外,更有可能在认识传统。借鉴传统上为当代建设工作做出贡献。近年本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很多同行也在这方面取得成就,在城市、宫殿、礼制建筑、风土建筑群、园林等类型,在中西、中日建筑交流等方面,在木构技术及施工组织、工艺、工具等领域都有很多专著和论文发表”;“如果从更广的角度看,还可看到,尽管建筑历史学具有工程技术和社会的二重性,又兼具历史学的特点,但前此的研究工作中,就建筑学方面说,又较倾向于工程技术而对建筑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研究不够;就历史学方面说,则较倾向于史实的把握而对从整体角度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努力不足;这也可以说是对具体的、实的问题——亦即表层的技术性问题研究较多,而对规律性的、虚的问题——亦即较深层的理论性问题探索较少。这是我们在建筑史研究中的较薄弱之处。这固然客观上是受过去历史环境的限制,不欲触及意识形态问题,有意无意地回避所致,但久而久之,也就成为我们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对古代哲学思想、伦理观念、礼法制度、文化传统、艺术倾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甚至民间迷信等等人文方面问题的研究,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现(拓展开来则是人居环境观)和建筑审美趣味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和控制古代建筑的发展,使之能适应古代社会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古代建筑,使我们对影响古代建筑发展的因素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我国独特的建筑体系得以形成和长期延续的原因,把我们对古代建筑发展的认识提到理论高度。”参见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20~325 页。
     ① 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载于《建筑学报》,2002 年第 6 期。
    ② 吴良镛认为,“如果按照中国传统概念,以三十年为一代,那么可以说,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已经凝聚了三代人的努力,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些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以一种“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国教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称感,奋起从事中国建筑研究,振兴民族学术。他们以深厚的国学根基,吸收西方科学方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从史料的收集、艺匠的寻访到制度的探索、“天书”的“破译”等,都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做了了不起的工作,基本上将中国建筑历史理出了头绪,建立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体系,成就非常伟大。前辈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及其同事,都是中国建筑研究的拓荒者、播种者、奠基者和大厦的构筑者,功不可没,永垂青史,当然这早有定论,无需多说。第二阶段是他们的传人和私淑者,继承先师的研究展拓成果,并向纵深发展。现在回顾起来,他们逐渐由通史的研究进人到专题的研究。其实,这项工作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建国后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在“文革”以后又得以继续发展,广为开拓。例如,在专史研究方面,有技术史、断代史、城市史;在类型研究方面,有对住宅、园林、宗教建筑、民族建筑、书院建筑、长城的研究,以及对重要建筑的调查等;在专题方面,如文物保护、防灾、风水、装饰、匠师的传记;在近代方面,如中国近代建筑的调查与历史研究等等。从个人建树来说,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这些建筑科学研究者或许还未达到前辈的高度,但就整个时代的总和与每一领域的成就,则已大大超过了前一个时代,十分引人注目。特别要指出的是,他们在研究经费、人员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敬意。我个人有个看法,中国建筑的研究在达到一定广度之后,需要逐步地、更为自觉地进人一个新的阶段,即理论研究阶段,也可以说开始进人第三个历史阶段。除了继续对前者进一步展拓外,迫切需要的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展开对建筑理论的探索,努力把对中国建筑的研究进一步上升到较为系统的理论高度。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前人的工作没有理论上的思考,因为中国建筑的本身就是涵盖理论。在理论研究上,远如明末计成的《园冶》,这是一本设计理论的巨著,其与文艺复兴的阿尔伯蒂(Alberti)的《建筑十论》交相媲美;近如梁思成、林徽音早在 1932 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的“平郊建筑杂录”一文,就提出‘建筑意’(Architecturaque)的命题,与诺伯舒兹( Norberg-Schulz)提出的‘场所精神’要早几十年,可惜前者未有后续研究。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中国建筑的理论研究的自觉性,既有意识地、敏感地、创造性地探索与发展中国建筑的理论。必须深入研究理论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建筑,因为“感觉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并且,也只有更好地掌握中国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才有可能更好地追根溯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的发展,触类旁通,发挥创造,提高现代化中国建筑的创作水平。”参见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建筑学报》,1999年第 4 期。
     ①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 7 卷,1944 年,转引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8 页。
    ② G. Daniel(ed),Toward a History of Archaeology,Thames and Hudson,1981 年版,第 13 页。
     ① 《社事纪要?英伦研究李书之趋势》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三册,1931 年 11 月。
    ②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载于陈明达:《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7 页。
    ① 同上注。
    ② 同上注。
    ③ 参见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436 页。
    ④ 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载于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① 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载于《华中建筑》,1989 年第 4 期。
    ② 陈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 》,载于《建筑师》第 52 期。
    ③ 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④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建筑学报》,1999 年第 4 期。
    ⑤ 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载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20~325 页。
    ⑥ 张十庆:《日本之建筑史研究概观》,载于《建筑师》第 64 期。
    ① 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载于《时代建筑》,1998 年第 4 期。
    ② 赵辰:《从“建筑之树” 到“文化之河”》,载于《建筑师》第 93 期。
    ③ 赵辰:《“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载于《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2000 年 7 月。
    ④ 关于梁思成所代表的营造学社的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台湾汉宝德和夏铸九的史学方法论研究极具开创性:他们指出梁的写作是以官式建筑为对象,在史论上受到了西方近代建筑的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一认识不仅对于了解他的史学理论基础和所受的西方学术影响极为重要,也对从认识论方面反思当前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有很大启发。例如,夏铸九在论文中针对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之知识建构提出认识论的分析,作者先叙述其作为特定社会与历史脉络下,民族主义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建筑论述之形成过程与历史写作风格。然后,分别由(一)、生物学模拟的历史哲学结合了士大夫改良主义思想,(二)环境影响说的机械唯物论简化了社会历史现实,(三)结构理性主义之道德规范作为整个论述体系操作之隐藏规则,(四)、现代史学文献调查及形式主义美学所支配的建筑史论述等四个层次,阐明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的理论逻辑。这些理论逻辑曾经历史地建构为一种具支配性语言系统,成为一种隐藏的理论论述,左右了建筑史论述的问题提出方式。因此,它也是组织概念的架构,成为一种感觉、思维与评价方式的霸权,是历史写作中看不见却存在与作用的要素。最后,提出理论上回顾与诊断,认为这并非否定与评价营造学社与梁思成的历史作用,而是专业重建与理论建构过程的必需部分。由此,批判历史方得以挑战我们自身,贡献于空间的实践。参见夏铸九:《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载于《台湾社会研究》春季号,第三卷第一期,第 5~50 页,1990 年版。
    ⑤ 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 年 4 月号/10月号,转引自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访问时间:2003 年 12 月 1 日。
    ⑥ 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载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 年 4 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 90~99 页。
    ⑦ 赖德霖:《近十五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转引自 http://www.abbs.com.cn访问时间:2004 年 10 月31 日。
    ⑧ 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教授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⑨ 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⑩ 郭黛姮:《 <营造法式>研究回顾与展望》,首次发表于 2003 年 8 月“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 900 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 99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浙江宁波),《建筑史》(建筑史论文集),2003 年第 3辑(第 20 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6 页 ? 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 ? 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 张昆振:《论中国营造学社建筑论述之形成及其时代意义》,台湾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5 年。
    ① 在日本方面,也有相关中国建筑史学史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如:村田治郎《东洋建筑史研究的课题》(1969);西川幸治《东洋建筑史研究的展开》(1972);村松伸《伊东忠太见闻野帖——清国》(1990)、《忠太的大冒险》(1994);泉田英雄:《J.Fergusson登场以前的东洋建筑史学史研究》(1993);徐苏斌:《近代日本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概况》(1993)、《关野贞的中国建筑考察——以关野贞的中国考察笔记为题材》(1994)、《近代日本关于中国城市、建筑史研究》(1995);青井哲人、韩三健等《关于东洋建筑史最初的言及》(1993);田中祯彦、青井哲人《满洲建筑史研究概况和历史特征》(1997)等。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7~8 页。
    ② 胡厚宣:《殷墟发掘》,北京:三联书店,1955 年版。
    ③ 安志敏:《中国史前考古学书目》,载于《燕京学报专号》(23),1951 年版。
    ④ Li Chi,An Yang,Washington Univ. Pres,1977 年版,参见李济著,聂玉海、苏秀菊译:《安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⑤ 夏鼐:《五四运动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载于《考古》,1979 年第 3 期。
    ⑥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 年版。
    ⑦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年版。
    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⑨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
     ① 研究成果已收入中国文物研究所编著《中国文物研究所七十年》, 2005 年 12 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① 文崇一:《调查访问法》,载于《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下册,台北:东华出版社,1989 年版,第 559~560 页。
    ② 另须指明的是,虽然本文研究得到了诸多前辈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学人之间的恩怨,令人遗憾的是,有多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重要人物地婉拒了我们的访问要求,对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几十年风雨历程保持缄默,也不愿发表评论和看法,因此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诸多史实和细节无法得到廓清和记录,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本文深入研究的难度。
    ③ 追寻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之历程,除了阅读诸多学术前辈思想的记录即学术著作而外,亦不能忽略学者作为社会历史人物、由其行为活动刻录下来的多种史实。在具体而综合地考察各种学术机构和人物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这些机构和学人的历史地位自然适得其所,学术发展的轨迹也就由对其成败得失的心领神会得以凸显。
    ① 以陈春生等编著《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 1900~1990》为例,其中共收录研究文献 9672 条,由此可见,若对中国建筑史学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仅文献综述一项,就是一件何其困难的事情。
    ② (美)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③ 不少历史学家已习惯于凸显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对文本进行引导式的想像和虚构,一方面,加剧了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剥夺了阅读者均等参与诠释与理解的权利;另一方面,无形中将文本转化成私人语言,构成新的表述的历史。基于此种考虑,笔者更主张让史料文献自己说话。这种从阅读者的立场之角度尝试,目的是为阅读者提供一种共同参与诠释和理解文本的途径,并创造一种对笔者的诠释、理解进行反思的条件。综述来,评述去,似乎还是终应回到寻觅,回到叙述,回到文本,回到历史本源。
    
    ① 参见《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载于《考古学报》,1978 年第 1 期。
    ② 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载于《建筑师》第 37 期。
    ③ 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第 51 页。
    ④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版。
    ① 《本社纪事-呈请教育部立案文》,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1932 年 9 月。
    ② 中国历代文献典籍中涉及建筑者,多散见于各种史籍、杂记、文学、方志之中。然而,就建筑历史与专业技术研究而言,仅偶有片语只言,远未成及系统。 虽然如此,体现在历代典籍中相关建筑研究方面的渊源和线索仍然有比较重要的历史价值,约略知道的专门著述简列如下数种:北宋初年都料匠喻浩所撰《木经》,原书不存,仅在后人记述有片段抄录;元代薛景石著《梓人遗制》,原书散佚,仅于《永乐大典》中可见残存二卷 ;明代午荣等汇编《鲁班经》,又名《匠家镜》、《鲁班营造正式》等,此书于坊间木工匠师中流行甚广,内容并及家具制造等;明崇祯朝计成编著的《园冶》一书,则是专门论述园林建筑的著述。
    ③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参见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 15 页。
    ④ 清代匠作则例之简介:所谓“则例”,本意是指法则、规则和成例、实例。原本是一种法律文献,为律的补充,但往往受社会现实和时局左右而时常比律条本身重要。则例大概产生于北宋早期,到北宋晚期形成了“律”、“例”并行的局面,出现“律例”之说,甚至发展到了则例较律条显要的情形。明代则例续有发展。流传的则例也较多,有如朱长芳的《南京工部志十八卷》、张问之《造砖图说一卷》、贺仲轼《冬官纪事一卷》、《两宫鼎建记》、《铜政条议一卷》、《工部新刊事例一卷》、《工部厂库须知十二卷》等等这些有关工程和手工业工艺的则例外,还有大量的有关礼仪、制度、宫馆、机构的则例,如《明内廷规矩考三卷》、《四译馆增订馆则二十卷、新增馆则一卷》等,一些地方条规和制度,像明嘉靖三十二年布政使及福宁道参政条议的申文如《八闽政议》三卷,“盖当时布政司所刊则例也”。有清一代,则例特别繁多,虽然许多私家记录未能保存下来,而一些官方成例又因未能刊行流传有限,在清末仍可谓荦荦大观。20 年代,燕京大学试图照例则例时,可从书贾商肆中成车论斤搜购。然北洋及其以后时局的混乱使得清代文献屡经浩劫,大量散佚,多数则例已经湮灭。流传至今的则例弥足珍贵。清代的则例按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有关礼仪与行政法规的制度则例和有关工程技术与手工业行作的匠作则例。前者系政府机构运行运作的方式常例,包括执掌、编制、分工、经费、开销、结算、报销、公文、雇佣、日常活动等等,不一而足,这类则例多为官修且往往奉敕修撰,是大清政府运行的基本守则。如康熙十八年敕撰《刑部则例二卷》、乾隆三十七年傅恒等奉敕撰《吏部则例六十六卷》、乾隆四十一年于敏中等奉敕撰《户部则例一百二十卷》、同治十二年潘祖荫等奉敕撰《户部则例一百卷》、乾隆四十九年德保等奉敕撰《礼部则例一百九十四卷》、道光五年明亮等奉敕撰《兵部处分则例三十九卷》、咸丰三年步军统领衙门奉敕撰《金吾事例十卷》、光绪十年福锟等奉敕撰《内务府则例四卷》、光绪十四年世铎等奉敕撰《宗人府则例二十卷》、光绪十七年松森等奉敕撰《理藩院则例六十四卷》、《光禄寺则例九十卷》、乾隆三十七年福龙安等撰《八旗则例十二卷》、乾隆二 年徐本等奉敕撰《督捕则例二卷》等等。也有少数系私家撰写或编辑的,如万斯同《庙制图考一卷》、福申补辑《科场则例一卷》等。这些则例是研究清代社会制度、政治生活、仪礼遗规等必不可少的文献,也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另一类谓之匠作则例。即是有清一代关于土木工程包括城垣工程、河渠工程、海塘工程、宫殿工程、园囿工程、陵寝工程和各类手工业行作的法规、常例、成例和定例。手工业行作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砖作、瓦作、铜作、铁作、金作、银作、镀金作、拔丝作、铸钱作、织作、绣作、染作、旗作、车作、船作、炮作、火药作、油作、画作、锭铰作、锡作、玉作、珐琅作、竹作、帘子作、藤作、棕作、箭作、缠筋作、裁缝作、毛袄作、绦作、缨作、皮作、毡作、墨作、香作、刻书作等等,举凡当时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宫廷享乐、祭神送鬼的所有物事,无不涉及,而以营造执牛耳。迄今为止,经初步调研,现存清代匠作则例仅百种,且多数系稿本和抄本。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德国图宾根大学:《清代匠作则例研究计划书》(未刊稿),中国文物研究所刘志雄提供。
    ①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② 至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建筑学专著则是由张锳绪所著《建筑新法》一书,该书于 1910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利用近代科学原理介绍近代西方建筑学,并由中国人撰写的建筑专著。参见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 年。
    ③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 页。
    ④ 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版,第 30~35 页。
    ⑤ 雅克 布洛斯著、李东日译:《从西方发现中国到国际汉学的缘起》,载于《国际汉学》编委会编:《国际汉学》第一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
    ⑥ (德)恩斯特?柏石曼著、沈弘译:《寻访 1906~1909: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8 页。
    ① 在继承传统汉学成就的基础上,日本学习引进西方近代学术的观念方法,取得长足发展,形成“支那学”与“东洋学”两大分支,并得到西方汉学界的承认与重视。
    ②(日)三宅俊成:《满洲考古概说》,1944 年版;(日)水野清一:《东亚考古学的发达》,大八洲出版株式会社,1948 年版; (日)鸟居龙藏:《南满洲调查报告》,1910 年版。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43 页。
    ③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 页。
    ④ 《社事纪要?英伦研究李书之趋势》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三册,1931 年 11 月。
     ① (美)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版,第 1~2 页。
    ① 张法:《后殖民理论:从赛义德到斯皮娃与霍米?巴巴》,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访问时间:2005 年 12 月 1 日。
    ② 同上注。
    ③ 同上注。
    ④ 当时域外汉学对中国学界的冲击非常之大,以致陈垣先生谈及:“现在中外学者谈论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说日本如何,没有提到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其实中国近代从传统学术转变为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一个重要因素是受启于海外汉学。如陈寅恪先生任教清华之初,即遵循地道的欧洲汉学及东方学方法,讲授欧洲东方学研究之目录学。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1 页。
    ⑤ 张隆溪:《非我的神话:西方人眼里的中国》,载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47 页。
    ① 王宁:《欧洲人眼中的中国》,载于《东方丛刊》,1998 年第 4 期。
    ② 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载于《时代建筑》,1998 年第 4 期。
    ③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7 页。
    ④ 参见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1 页。
    
    ①《叶慈博士论中国建筑》,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②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2~23 页。
     ①《叶慈博士论中国建筑》,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② 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③ 布舍尔认为除园林之外中国建筑的艺术成就不高,“There is no genre that the Chinese artist has not attempted. They have treated in turn mythological, religious and historical subjects of every kind; they have painted scenes of daily familiar life, as well as those inspired by poetry and romance; sketched still life, landscapes and portraits. Their highest achievements, perhaps, have been in landscapes, which reveal a passionate love for nature, and show with how delicate a charm, how sincere and lively a poetic feeling, they have interpreted its every aspect. They have excelled too at all periods in the painting of animals and birds, especially of birds and flying insects in conjunction with flowers.”引自BUSHELL, Stephen W. Chinese Art. Volume II. London: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1924
    ④ 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⑤ “One thing is very clear, Burrell never travelled to China,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ships of Burrell and Son regularly traded in the Far East. Instead he relied on a number of dealers, a few of whom became close and trusted advisors and who acted for him at auction. Regular dealers were W.T. Dickinson & Son, S.M. Franck & Co., H.R. Hancock, T.J. Larkin, Charles Nott Ltd, Spink & Son Ltd, Winifred Williams, but particularly Frank Partridge & Sons Ltd, Bluett & Sons and John Sparks Ltd, with whom he had a close and long-standing relationship. He also began to acquire books on Chinese art, some of which were newly published. His library, which is housed in the Burrell Collection, contains a number of core books of the period, such as Stephen Bushell’s Chinese Art (two volumes, 1904 & 1906), and R.L. Hobson’s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published in a limited edition in 1915, all copiously annotated in Burrell’s hand。” 转引自http://www.hatii.arts.gla.ac.uk/admn/php/carp/essay1.phpenum=1097070125。
    ① Fletcher: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17edition,1961,P1201.转引自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23 页。
    ②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 页。
    ③ 恩斯特·鲍希曼曾经在 1932~1937 年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外籍社员。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
    ④ 关于鲍希曼的考察行程,《柏石曼: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一文中有过较为的详细记述,摘录如下:“1906 年,这项酝酿已久的考察中国建筑的计划在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实施。柏石曼于同年秋季取道美国和日本第二次来到了中国。这一年的冬天,他在北京正式开始了他的研究和考 察项目,从 1906 年年底到 1907 年的春天,他分别考察了清东陵和皇家避暑胜地热河。对于那里的喇嘛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907 年夏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位于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度过的。在此期间,他精心制作了碧云寺部分寺院建筑的测绘图。在接下来的七个月里,他依次考察了看西陵,进而探访了山西的佛教圣地五台山,随即又南下去了位于河南的古都开封,然后沿黄河顺流而下,来到了山东的省府济南。在山东境内,他又陆续游历了泰山、曲阜,并于同年冬天南下到达了浙江省的宁波府。1908 年 2 月,他在普陀山整整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对那儿的寺庙建筑进行了测绘和拍照,并且对于这些寺庙的历史也做了详细的调查。1908 年 3 月初经海路乘轮船回到北京之后,柏石曼又开始着手准备最后一次横跨大江南北的华夏之旅。在 1908 年 4 月至 1909 年 5 月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的西部和南部。首先到达了山西的古城太原,之后南下到了黄河,沿黄河西进京到陕西境内堪称五岳中最为险峻的华山;紧接着又翻越秦岭进入四川,四个月之后他又从成都出发,前往他在西部的最后一站雅州府。从那里柏石曼踏上了返程,一路上及游经峨眉山,沿岷江和长江而下,直至重庆。之后又顺途去了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他在游历了福州和杭州之后匆匆赶回北京,终于结束了这最后一次历时将近一年的旅行。” 参见(德)恩斯特?柏石曼著,沈弘译:《寻访 1906~1909 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3 页。
    ① 沈弘:《柏石曼: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参见(德)恩斯特?柏石曼著,沈弘译:《寻访 1906~1909 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 页。
     ① 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版。斯文?赫定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渊源,还在于1933
    ②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 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46 页。
    ③ 关于斯坦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活动,可参见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台北:中华书局重印本,1980 年版。
    ④ 1900 年,斯坦因得到印度政府基金的资助,于该年 5 月至次年 7 月,进行他第一次的中亚考察,此次考察偏重于天山南道的佛教遗迹,是系统进行中亚佛教遗迹考古研究之肇端。斯坦因这次的考察收获甚丰,发现了许多早期寺院和佛塔的遗迹、早期的佛教雕塑、壁画、经卷等。Sand-Buried Ruins of Khotan:Personal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Archaeoorgical andGorgraphical Exploration in Chinese Turkestan London:1903,和二册卷的 Ancient Khotan: Detailed Report of Archaeoorgical Explorations in Chinese Turkestan London:1907 就是这次考察的报告书。1906 年 4 月斯坦因又开始第二次中亚考古的旅程,在大约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中国新疆、甘肃等地。尤其是在敦煌,斯坦因于 1907 年夏,采取卑劣的手段向王圆箓道士购得敦煌藏经洞内发现的珍贵文物,计二十四大箱的古写本和五大箱的帛画、织绣。这批文物被带到西方后,顿时引起西方学界的注意,从而掀起外国考古探险家到敦煌寻宝探险的热潮。Ruins of Desert Cathy—Personal Narrative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London:1912 即是此次考古探险的报告书。1913 至 1916 年斯坦因又进行第三次的中亚考古,此次考察的前半段仍以天山南路为主,后半段则调查了敦煌汉代的烽燧遗址、居延烽燧遗址、黑水城、高昌故城等地。第三次探险结束以後,斯坦因的中亚考古暂告一段落,除了撰著 Innermost Asia: Detail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Kansu and Eastern Iran (Oxford:1928)这部第三次中亚探险的报告书外,他又著手整理他三次中亚考古的笔记和资料,先后出版了 Serindia: 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Oxford: 1921),Ancient Buddhist Paintings from Cav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on the Westernmost Border of China (London: 1921), On Ancient-Asian Tracks: Brief Narrative of Three Expeditions in Innermost Asia and North-West China (London: 1932) 三部学术著作。斯坦因的这些著作皆为探险实录和考古发掘报告,是研究中亚古代佛教建筑遗迹的重要参考资料。1921 年出版的 Ancient Buddhist Paintings from Cav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on the Westernmost Border of China,更是世界第一部介绍敦煌壁画的论著,对早期敦煌美术的研究贡献甚钜。1928年,斯坦因应美国哈佛大学之邀赴美讲学,报告他在中亚考察的情况。后来他将赴美讲学所写的讲稿重新整理,完成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 On Ancient-Asian Tracks 一书,此书可以视作斯坦因全部著述的一个导论和结语,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中亚考古著作。参见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载于台湾《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 年第 1 期。
     ①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以来,经过了自然和人为的毁坏,敦煌莫高窟中有些壁画和塑像已经残毁,甚至泯灭无存,而 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 一书却保存了莫高窟早期的珍贵照片,俾使研究重现这些洞窟的原貌成为可能。
    ② 伯希和的其他研究论著记述如下:《甘肃发现中世纪的文库》(Une bibliothèque mediévale retrouvee au Kan-su),发表在《法国远东学院院刊》(BEFEO)第 8 卷 3、4 期(1908),陆翔的汉译文题《敦煌石室访书记》(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 9 卷 5 期,1935); Catalogue de la collection de Pelliot,manuscrits de Touen-houang;伯希和所获部分敦煌汉文写本的目录,罗福苌泽载《国学季刊》第 1 卷 4 期、第 3 卷 4 期;陆翔译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 7 卷 6 期、第 8 卷 1 期;伯希和并和高梯奥(R.Gauthiot)合作刊布粟特文《佛说善恶因果经》(1920-1928);与羽田亨合作,刊布汉文《敦煌遗书》(1926);并且在其所主编的《通报》杂志等书刊中发表大量的研究论文。此外,各科专家研究伯希和带回敦煌文献的成果,形成《伯希和中亚探险队丛刊》;伯希和去世后,法国学者编辑《国立图书馆藏伯希和探险队所获文献资料丛刊》和《伯希和探险队考古资料丛刊》,整理伯希和带回的敦煌和中亚资料,其中包括《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伯希和的遗稿,由其学生编缉为《伯希和遗稿丛刊》(Oeuvres Posthumes de Paul Pelliot),已出版的有《元朝秘史》(Histoire secrète des Mongols .Restitution du texte mongol et traduction francaise des chapitres .1949)、《金帐汗国历史注记》(Nontes sur l’histoire de la Horde d’Or,suivies de quelques noms turcs d’hommes et de peuples finissant enar,1949)、《马可波罗游记诠释》全三卷(1959-1973)、《卡尔木克史批注》(Notes Critiques d’ histoire Kalmouke,全二卷,1960)、《西藏古代史》(1961)、《中亚及远东基督教徒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chrétiens d‘Asie Centrale et d’Extrême-Orient,全二册,1973、1984)等。
    ③ 梁思成:《伯希和先生关于敦煌建筑的一封信》,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 年第三卷第四期。
    ④ 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载于台湾《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 年第 1 期 。
    ① 喜仁龙一生还致力于中国美术的研究,在中国艺术史方面的著作众多,其中佛教美术史研究专著 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ies (London:1925),采用了大量刻具题记的作品,按照省份编年排列,整理出各个时期风格的特征,并将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古典时期、过渡时期、成熟时期和衰微复兴四个时期,这一分期系统为西方学术界延用长达数十年之久。因此,喜仁龙还被誉为“西方中国佛教雕塑史研究之父”。
    ② 当粱思成尚在美国留学期间,第一批专门中国建筑的著作在西方问世了。1923 年和 1925 年德国人恩斯特?鲍希曼出版了两卷中国各种类型建筑的照片集。1924 和 1926 年,瑞典的艺术史家喜仁龙表表了研究北京的城墙、城门以及宫殿建筑的论文。多年以后,作为事后的评论,梁思成曾经指出:尽管他们都不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对于中国建筑的描述也都是一知半解。但在两人之中,喜仁龙较好,其研究利用了新发现的《营造法式》。参见费慰梅:《梁思成传略》,载于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第 5 页。
    ① (日)水野清一:《东亚考古学的发达》,大八洲出版株式会社,1948 年版,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 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48~49 页。
    ② 耿昇:《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载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 2 期。
    ③ 1909 年,劳佛尔还曾著有《中国古代瓷器》一书,在中外学术界影响较大。
    ④ 色伽兰曾于 1914 年参加中国教育部和法国使馆资助的中国西部考古队,对四川、汉中等地的文物古迹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考察,在其后所著《中国西部考古记》中对考古工作进行了较详细的记载。
    ⑤ (法)色伽兰著、冯承钧译:《中国西部考古记》,北京:中国书局,1955 年版。
    ⑥ (日)水野清一:《东亚考古学的发达》,大八洲出版株式会社,1948 年版,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 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第 48~49 页。
    ⑦ 张十庆:《日本之建筑史研究概观》,载于《建筑师》,第 64 期。
    
    ① 参见(日)伊东忠太著:《中国建筑史》,陈清泉译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第 3 页。
    ② 根据陈明达生前录音整理,殷力欣提供。
    ③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9 页。
    ① (日)村松伸:《“断片化”される世界旅行-建築史家伊東忠太》,载于《東京大学創立百二十周年記念東京大学展》(学問の過去?現在?未来第二部精神のエクスペディシオン), 转引自http://www.um.u-tokyo.ac.jp/publish_db/1997Expedition/01/010300.html访问时间 2005 年 12 月 2 日。
    ②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9 页。
    ③ (日)村松伸:《“断片化”される世界旅行-建築史家伊東忠太》,载于《東京大学創立百二十周年記念東京大学展》(学問の過去?現在?未来第二部精神のエクスペディシオン), 转引自http://www.um.u-tokyo.ac.jp/publish_db/1997Expedition/01/010300.html访问时间 2005 年 12 月 2 日。
    ④ 伊东忠太所著的《支那建筑史》,于 1937 年 8 月经陈清泉译为中文,梁思成校订,由商务印书馆在中国出版,因原著书名中“支那”含有浓重的殖民色彩,故汉译本改名为《中国建筑史》。
    
    ① (日)伊东忠太著:《中国建筑史》,陈清泉译补,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第 1~6 页。
    ②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55 页。
    ① 伊东忠太的研究著述,除撰写《支那建筑史》之外,1929 年伊东忠太还与关野贞、冢本靖等共同出版了图集《支那建筑》共二册。上册收录 384 幅照片,下册收录有 364 幅照片,内容涉及坛庙、儒教建筑、道教建筑、佛教建筑、回教建筑、城市、宫殿楼阁、住宅店铺、公共建筑、门牌楼阁、桥碑碣、庭园、石窟及其他建筑类型及构件(经幢、华楼、华桥、石狮、钟、砖、瓦当)等。此书是一部中国建筑的资料汇集,也可视之为其《支那建筑史》的补充和完善。
    ②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55 页。
    ③ (日)早乙女雅博:《関野貞の朝鮮古蹟調査》,载于《東京大学創立百二十周年記念東京大学展》(学問の過去?現在?未来 第二部 精神のエクスペディシオン) 引自http://www.um.u-tokyo.ac.jp/publish_db/1997Expedition/02/020200.html访问时间 2005 年 12 月 2 日。
    ④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1 页。
    ① 同上注,第 68~73 页。
    ② 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载于台湾《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 年第 1 期。
    ③ (日)川原秀城:《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胡宝华译),载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 年第 7 期。
    ④ 参见《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研究的组织及刊物表》,载于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78~79 页。
    ⑤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亚考古学会的筹备及其后的活动中,以朝鲜总督府、满铁和关东厅为代表的日本殖民当局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包括关野贞在内的诸多古迹调查计划,也沾染了浓郁的殖民色彩。
    ⑥ (日)伊东忠太:《建筑史学东京考古学》,载于《考古学杂志》,29(6),1939 年 6 月,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0 页。
     ①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98 页。
    ① 同上注,第 99 页。
    ② (日)周藤芳幸:《濱田耕作の『希臘紀行』をめぐって》,原载于《東京大学創立百二十周年記念東京大学展》(学問の過去?現在?未来 第二部 精神のエクスペディシオン) 转引自 http://www.um.u-tokyo.ac.jp/publish_db/1997Expedition/01/010500.html 访问时间 2005 年 12 月 2 日。
    ③ (日)大貫静夫:《原田淑人と東洋考古学》,原载于《東京大学創立百二十周年記念東京大学展》(学問の過去?現在?未来 第二部 精神のエクスペディシオン) 转引自 http://www.um.u-tokyo.ac.jp/publish_db/1997Expedition/02/020300.html 访问时间 2005 年 12 月 2 日。
    ④ 1927 年 3 月东亚考古学会首先由滨田耕作主持,发掘貔子窝内碧流河畔石器时代遗址的单砣子地方和下沿至战国、汉初的高丽寨地方,后完成有《貔子窝》调查发掘报告;1928 年秋,原田淑人主持发掘旅顺牧羊城遗址及附近的汉墓或汉以前的墓,后著有《牧羊城》调查发掘报告;1929 年,发掘牧羊城附近南山里的汉代砖椁墓,写出《南山里》考古调查报告;1931 年,牧羊城西北营城子附近发现两个汉代砖椁墓,出土品除一般的明器,如陶屋、甑、斗、奁、豚灯等,第二墓还有壁画,后写有《营城子》考古调查报告;1933 年春,京都帝大医学部金关丈夫、三宅宗恍等在旅顺西海沿羊头洼贝冢发掘后,由水野清一等整理,完成《羊头洼》调查报告;同年,东京帝国大学原田淑人主持,与金毓黻共同在宁安东京城镇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发掘,后完成《东京城》考古报告。参见阎文儒:《中国考古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3~144 页。
    ⑤ 中国参加是北京大学,合作者有陈垣(1880~1971),曾任教育部次长,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校长、马衡(1881~1955),曾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馆老古研究室主任、沈兼士、罗庸、黄忠光等,但不久中国学者就退出了此次考察。日本方面的参加者除了滨田耕作之外,还有原田淑人、驹井和爱、宫观光次、田泽全吾、岛村孝三郎、小枚实繁、岛田贞彦、小泉显夫、内藤宽、森修、小林胖生、八木奘三郎和俄国人托尔马基夫等。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1 页。
    ⑥ (日)大貫静夫:《原田淑人と東洋考古学》,原载于《東京大学創立百二十周年記念東京大学展》(学問の過去?現在?未来 第二部 精神のエクスペディシオン) 转引自 http://www.um.u-tokyo.ac.jp/publish_db/1997Expedition/02/020300.html 访问时间 2005 年 12 月 2 日。
    ⑦ 阎文儒:《中国考古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1 页。
    ⑧ (日)村田治郎:《满洲回教建筑史的研究》,载于《满洲建筑杂志》10 卷 7 号,1930 年。
    ① (日)村田治郎:《蒙疆回教寺》,载于《建筑杂志》656 号,1939 年。
    ② 1939 年,鸟居龙藏对张家口的北魏早期石窟进行调查,完成有《下花园北魏早期石窟调查》 ;此后,作为燕京大学客座教授的鸟居龙藏博士还曾偕妻女及助手张雁深、刘选民二人在山东半岛调查古代贝冢及墓葬 ; 1940 年东亚考古学会由原田淑人、驹井和爱、岛田正郎、关野雄等人组成调查团,在河北邯郸对赵王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 1941 年,水野清一等发掘河北怀安北沙城的汉墓,后来完成《万安北沙城》的调查报告;1940~1941 年,关野雄曾三次调查山东临淄齐故城的建筑遗址 ; 1940 年和 1941 年,关野氏又两次调查山东曲阜鲁故城遗址,并在滕县调查滕、薛二故城遗址;1942~1943 年东亚考古学会由原田淑人、驹井和爱等也对山东曲阜鲁国故城进行考察 ; 1937~1943 年间,水野清一先后八次调查测绘云冈石窟,并发掘第九、十、十九、二十等窟以及窟上的北魏废寺址,后著有《云冈石佛群》、《云冈石窟报告》等;小川晴旸于 1938~1939 年也两次到云冈石窟调查;1942 年秋季,水野清一、小野胜年、日比野丈夫等主持发掘阳高故城十二、十五、十七号王汉墓,所得遗物极为丰富,其后完成《蒙疆阳高汉墓发掘略报》(1944),此外并对大同北魏平城遗址展开调查;另外日比野丈夫、小野胜年对山西省内的定襄汉城遗址、五台山、太原、朔县、浑源、繁峙、应县各地古迹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参见阎文儒:《中国考古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5 页。
    ③ 李玉珉:《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载于台湾《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6 年第 1 期。
    ④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
    ⑤ 参见张光直:《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载于《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版。 - 43 -
    ① 徐坚:《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国家主义考古学》,参见厦门大学历史系http://history.xmu.edu.cn//, 访问时间:2005 年 11 月 23 日。
    ② 曹兵武:《反思中国考古新进展》,载于 2005 年 8 月 7 日《中国文物报》。
    ③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14 页。
    ④ 例如,1918 年,中国政府聘任的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负责人丁文江、翁文灏协商,共同进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采集工作,由瑞典方面提供经费、派遣专家,采集到的标本送瑞典研究后,分存瑞典博物馆和中国地质调查所两处。1921 年,安特生和奥地利人师丹斯基在北京周口店采掘脊椎动物化石时,发现龙骨山遗址,后在瑞典整理所出动物化石,发现一枚人科动物的牙齿化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同年,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并进行首次发掘,提出仰韶文化的命名。随后,他又去甘肃、青海进行史前遗址的调查发掘,将甘青地区的远古文化分为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 6 期。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之“中国考古学简史”词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版。
    ① 参见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
    ② 1928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内设考古学组。同年 10 月即派董作宾前往河南安阳小屯进行调查试掘,为大规模地展开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前期准备,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事件。1929 年,李济之被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及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自此之后,中国人自己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已经初步完善。
    ③ 1930 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专业的梁思永学成归来,参加历史语言研究所山东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此后又进行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从地层上解决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相对年代问题。他还参加小屯遗址的发掘,在发掘方法上有明显的改进。从此,殷墟发掘走上科学的轨道,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先后发现 50 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 22000 多片有字甲骨和其他珍贵文物;又在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 10 座规模特大的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和中国上古史研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研究资料。与此同时,历史语言研究所又发掘河南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河南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战国时期的魏国墓葬,以及山东日照两城镇、永城造律台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之“中国考古学简史”词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年版。
    ① 1949 年以后,随着文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考古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文物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主要有对古代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古代建筑遗迹与遗物的勘察和发掘、古代建筑的修缮保护、古代建筑复原研究、古代建筑的陈列展示。各方面的工作都积累了许多基础性的资料,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见本文第六章之相关内容。
    ② 梁思成曾专程赴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现场参观学习,并与其弟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探讨相关考古学的问题。
    ① 当代专门从事中国建筑考古的学者杨鸿勋认为,“从考古学来说,古聚落、古城市、古建筑遗址和古墓葬是同等重要的考察对象;就建筑史学而言,前期阶段缺乏或者没有遗留下完整古代建筑实物,惟有依靠考古学才能获得文献所不能提供的实物材料;……在历史上,越是早期,建筑越是重要。它的生产几乎集中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各个门类,因而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状况。”参见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8 页。
    ② (日)伊东忠太:《建筑史学东京考古学》,载于《考古学杂志》,29(6),1939 年 6 月,参见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0 页。
    ③ 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王其亨根据陈明达生前授课录音整理),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3~52 页。
    ④ 严辉:《“中国建筑史学”与“建筑考古”的初步对比研究》,载于 2004 年 11 月 24 日《中国文物报》。转引自http://www.huhang.cn/articles/hongdgw/2004/10/20041024173739.html。访问时间:2005 年 5 月 21 日。
    ① 对于创办中国营造学社的背景,梁思成在其与刘致平合编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言》中作过如此的论述:“十九世纪末叶及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大混乱。有许多住近通商口岸的匠人们,便盲目的被卷入到‘洋式’的波涛里去。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将他们的希腊,罗马,高忒(歌德)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外,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惊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里升到‘士大夫’手里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参见梁思成、刘致平:《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②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③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① 清代以来《营造法式》的版本流传情况简述如下:清代流传的《营造法式》抄本较多,有天一阁抄本(即明抄本)。述古堂抄本(即绛云楼本),丁丙八千卷楼抄本,陈氏带经堂抄本,瞿氏铁琴铜剑楼抄本,陆氏皕宋楼抄本,蒋氏密韵楼抄本。还有杨墨林刻本,及山西杨氏刻丛书本。杨墨林刻本及山西杨氏刻本均未见流传。天一阁本进呈朝廷,其中缺三十一卷,由《永乐大典》本补全,即后来的“四库本”。清初述古堂抄本,即钱曾得自钱谦益的明抄本,是由绍兴本影抄下来的。其后张金吾,购到述古堂的影写本,道光年间张蓉镜又影抄张金吾本,丁丙八千卷楼藏本据说即张蓉镜的抄本,但未最后确证。据谢国桢考证清代民间流传的这些抄本都是由绍兴本影抄下来的,大都影自钱氏、张氏的抄本。1907 年江南图书馆成立,收购了氏嘉惠堂(八千卷楼)藏书为馆藏基础。1919 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的《营造法式》,即丁丙的抄本。在朱启钤襄助之下由商务印书馆石印出版,是为“丁本”。
    ②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③ 《叶慈博士论中国建筑》,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④ 陶湘在《李明仲营造法式》识语中提及,1921 年朱启钤因公赴欧,“见其一艺一术,皆备图案,而新善营建,悉有专书,益矍然于明仲此作为营国筑室不易之成规。还国以来来搜集公私传本重校付梓”、“桂辛氏以前影印了本末臻完尚属湘搜集诸家传本详校付梓”,在朱启钤领导之下,由陶湘与傅增湘、罗振玉、郭世五、阚铎、吴昌绶、吕寿生、章钰、陶烘、陶洙、陶毅等人,以四库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三阁藏本及将氏蜜韵楼本和“丁本”互相勘校。“缺者补之,误者正之伪字纵不能无脱简庶几可免,间有文义难通明知伪误而各本相同不敢臆改则仍之而存疑焉”。陶湘等人对《营造法式》的校勘过程中,又从内阁大库散出的废纸堆中,发现了宋本残叶(第八卷首叶之前半)。因此,书的行款字体均仿宋刊本。并在书后加以附录,集录诸家记载及题跋,陶湘还在“法式识语”中对《营造法式》的版本流传做了详细的考订。于 1925 年镂版刊行是为“陶本”。陶湘刻书素以装帧考究,校订精良,且纸、墨、行款、装订务求尽善尽美闻名。
    ⑤ 《社事纪要?英伦研究李书之趋势》,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三册,1931 年 11 月。
    ① 朱启钤:《朱启铃自撰年谱》,载于《蠖公纪事―朱启钤生平纪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②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③ 参见《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958 年 10 月 13 日上午大会梁思成发言记录》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④ 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经费来源:中国营造学社自 1929 年正式成立以来,最头痛的就是经费问题。1929 年当周诒春第一次看到学社在中央公园的展览时,就认识到这项研究工作的意义。因此他主动协助朱启钤向管理中美庚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申请每年一万八千元的补助,共三年,当时周是该会董事之一。董事会讨论后决议,同意补助三年,款额定为一万五千元。1932 年 3 年期满后,又援例每年向中美庚款董事会申请一万五千元的补助,均获批准。学社工作开展以后,每年一万五千元就远远不够了。1932 年学社又向中英庚款董事会申请经费,自 1934~1935 年每年又从中英庚款中获补助一万元。至 1936 年学社又向中英庚款董事会呈文,请求继续补助研究经费。董事会遂又批准拨款五万四千元,每年支付一万八千元,自 1936 年起分三年付清。除这两项补助外,朱启钤还利用个人的影响,向一些大财团、金融界的首脑人物请求赞助。如周作民、钱新之、徐新六等于 1932 年捐款一万元。其他有张文孚、胡笔江、叶揆初、张学良、林行规、孟锡珏、徐世章、关颂声、马辉堂等人均有不少的捐赠。但个人捐款数额已无从查考。只知道从1929 年到 1935 年私人捐款总数达六万余元。抗日战争后,国家财政更加困难,到 1939 年庚款补助继绝。学社不再有固定经费,只能每年向教育部、财政部申请,经费有限。教育部设法把学社的研究人员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等人的薪金,分别编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中央博物馆筹备处编制内,其他经费只能每年申请一次。 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
    ⑤ 《1929 年 7 月 5 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致朱启钤的复函》,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⑥ 中国营造学社中既有专业人士专门从事古建筑研究工作,统称为职员。此外,还有人数众多的社员。由1930 年的四十三位社员到抗战前夕的 1937 年已发展到八十六位社员,其中不乏政界要人、财界巨头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及建筑界名人,如周诒春、朱家骅、钱新元、张学良、陈垣、陶湘、关颂声、李四光、赵深、杨廷宝、陈植、陆根泉等。此外,还学社吸收外国学者为社员,如德国人鲍希曼、艾克,日本人桥川时雄、荒木清三等。参见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
    ⑦ 至清代,伴随着乾嘉学派考据之风的兴起,曾出现了一些涉及建筑历史研究的专著,如牟庭《先秦宫殿考》、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周必大《宋东京考》、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等等,但其研究范围相对集中于历代王城和宫殿,研究方法属于传统史学考据性质,尚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科学研究。
    ①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②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①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② 参见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436 页。
    ①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② 同上注。
    ① 《本社纪事-朱启钤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继续补助本社经费函》,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1932 年 6 月。
    ② 参见王其亨:《明清皇家陵寝综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2003 年 3 月。
    ③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④ 同上注。
    ⑤ 同上注。
    ⑥ 同上注。
    ⑦ 同上注。
    
    ①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② 朱启钤:《社事纪要》,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12 月。
    ③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初,即开始创办《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最初为不定期刊物,1932 年第三卷开始改为季刊,并以登载详细实例调查报告为主。在第三、四两卷中刊有蓟县独乐寺 宝坻三大寺殿 北京智化寺、大同古建筑等详细报告和全部实测图以及初步分析等。后因工作进展甚快,调查报告积累甚多,已非期刊所能容纳,自第五卷起,改为《汇刊》,只刊调查简报纪要,详细报告、测绘图样以及专题研究另出专刊,并确定专刊第一册为《塔》。但至 1937 年夏出至第六卷第四期,专刊正待付印时,因北平沦陷,停止工作。1944~1945 年,在四川出版了第七卷第一、二两期(石印版)。《汇刊》共出版了 23期,在国内建筑界、考古界以及国外汉学界中享有盛誉。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之“中国营造学社”词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年 5 月第一版。
    ①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②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③ 参见《谈谈〈营造法式〉的研究》,根据 20 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陈明达为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王其亨讲授《营造法式》录音整理,由王其亨提供。
    ④ 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3 页。
     ① 朱启钤:《营造算例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一期,1931 年 4 月。
     ① 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年版。
    ② 《本社纪事-编订营造算例》,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1932 年 3 月。
    ③ 清代匠作则例涉及了清代工程的各个方面和清代手工业的各个门类。举凡清代生产、建设、生活、享乐、政教、祭祀所涉及的工程、标准、制度、技术、技艺、经济无不包含,含技艺术语、名辞数以万计,远远超过任何辞书的容量,从而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及技术史、社会史、经济史、考古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清代匠作则例,作为工程技术文献,直接或间接反映和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近到 100 年前)物质产品的生产及其与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的关系。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匠作则例首先是作为管理工程和工场、核验工程和产品、报销原料与花费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书。以《工程做法》为例,由各种房屋建筑工程做法条例与应用料例工限(工料定额)两部分组成。自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饰彩画,铜铁活安装,裱糊工程,各有专业条款规定与应用工料额限,大木作还附有屋架侧样示意简图。这部则例由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自雍正九年开始“详拟做法工料,访察物价”,历时三年编成,雍正十二年刊行。在编撰过程中,物料产地多取自明《工部厂库须知》,工料额限可能来自于清初大规模的宫廷建设实例。编出的这部则例在当时作为宫廷(“内工”)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而颁布的,目的在于统一房屋营建标准,坚强工程管理,同时又是主管部门审查工程做法、验收核销管理经费的依据。应用范围主要是官工“营建庙坛、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一切范围及油画裱糊等工程”,“修理工程仍照旧制尺寸式样办理”。其次,清代匠作则例是直接的工程技术和工艺文件,是工程和生产的常例、成例和定例,直接反映了有清一代工程技术的全部面貌和具体细节甚至诸多领域的全部细节。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德国图宾根大学:《清代匠作则例研究计划书》(未刊稿),中国文物研究所刘志雄提供。
    ④ 与此同时,也注意到清代匠作则例并用之于研究的还有美国人Carroll B. Malone, 他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现了抄本圆明园则例并用于圆明园研究,1934 年发表了他的研究。中国营造学社的王璧文(璞子),上世纪 40 年代研究清代官石桥做法,将则例与实物相结合,开创了清代文物制度和工程研究的新格局。后又于1962 年开始,整理《工程做法注释》,历经几起几落,在故宫博物院众多专家学者襄助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付梓出版。而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世襄也曾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而今是著名的明清文物专家。他自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搜集清代匠作则例,获得 73 种,并着手按匠作种类分别辑录条款,先后辑成漆作、油作、泥金作、佛作、门神作和石作等专辑,并刻印成册,成为清代匠作则例研究的拓荒者。他将则例文献用之于明清文物制度、艺术史、工艺史和民俗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德国图宾根大学:《清代匠作则例研究计划书》(未刊稿),中国文物研究所刘志雄提供。
     ① “《园冶》一书,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我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但是此书未见著录,朱启钤在《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读到有关《园冶》的介绍,于是四出搜求。正值阚铎为编《营造辞汇》出访日本,竟在日本觅得《园冶》抄本,又得知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明刊印本,因此多方设法征得以上版本。终于又在北平图书馆发现了明刊原本,但缺第三卷,于是将以上诸本详加校刊整理发表。使后来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园林时,得到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转引自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http://166.111.120.55:8001/。
    ② “《梓人遣制》明代已收入永乐大典。但永乐大典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也渐散失,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副本遭焚,后又被劫走。但朱仍寄希望于民间尚存抄本。后经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守和的帮助,在英伦敦博物馆取得大典原本照片,可惜只有一卷(原书八卷)。经朱启钤、刘敦桢校注后在汇刊三卷四期发表后又出版单行本。” 转引自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http://166.111.120.55:8001/。
    ③ 《工段营造录》为《扬州画舫录》的第十七卷,其内容主要是摘抄《工部工程做法》,及内庭圆明园内工诸作现行则例诸书。因《扬州画航录》内容庞杂,因此阚铎将第十七卷《工段营造录》加以校订整理,又将其他章节中有关营造的内容摘出做为附录,列于书后,统称《工段营造录》。转引自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http://166.111.120.55:8001/。
    ④ 例如,《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 7 卷 23 册(1933 年 12 月汇刊第四卷三、四册合刊),共 141 篇文章,其中考证与调查类 46 篇;文献典籍整理类 30 篇;杂著类 26 篇;学术思想与理论探讨类 15 篇;图样与料例及工程作法类 13 篇;译文类 7 篇;文物建筑与保护类 4 篇。由此可见营造学社的主要工作是考证调查与文献典籍整理。就文献典籍整理而言,通过对浩瀚的古籍进行考辨源流,对中国古建自远古至明清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为以后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参见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⑤ 陶湘在组织校勘《营造法式》过程中,因书中的三十、三十一卷大木作制度图样因各版本互相传写无可校勘,于是请“京都承办官工之老匠师贺新庚等就现今图样按法式第三十、三十一两卷入木作制度名目详绘增附”。又“第三十二、三十四两卷彩画作图样原书仅注色名深浅……今接注填色五彩套印……郭世五氏夙娴艺术于颜料纸质,覃精极思,尤有心得董都斯役殆尽能事”。所以,“陶本”《营造法式》的大木作、彩画作都是重为绘图。
    ⑥ 针对上述“陶本”《营造法式》校榷整理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其实早在 1929 年就有人提出了,是由英国学者叶慈博士提出来的。参见《英叶慈博士营造法式之评论英叶慈博士论中国建筑内有涉及营造法式之批评》,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① 朱启钤:《样式雷考》,载于《中国营造学杜汇刊》第四卷第三、四期合刊,1933 年。
    ② 同上注。
    ① 中国营造学社:《社事纪要-建议购存宫苑陵墓之模型图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二期1930 年。
    ② 值得高度评价的是,在样式雷图档的整理与研究方法上,中国营造学社当年曾建议,弘扬收藏单位合作整理圆明园慎德堂等处画样、烫样的经验,将“各部分所有图型集中一处,汰其重复,传写异样,分工合作,不期年彼此皆成为有系属之完本”。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除北平图书馆的烫样和中法大学的购藏在解放后被调拨或移交故宫博物院外,传世的样式雷图档仍分散在各收藏单位,也基本保持着当年收购时的保管方式,收藏者和研究者至今尚未达成相互全面合作的机制,甚至时有资料封锁现象发生。
    ③ 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二、三、四期。
     ① 王其亨:《样式雷:华夏建筑意匠的传世绝响》(未刊稿),根据国家图书馆“样式雷建筑图档展”学术讲座录音整理;或参见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教授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① 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二、三、四期。
    ①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②《本社纪事》,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三册,1931 年 11 月。
    ③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缘起》,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 年 7 月。
    ④ 朱启钤:《朱启铃自撰年谱》,载于《蠖公纪事――朱启钤生平纪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① 《本社纪事-朱启钤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继续补助本社经费函》,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1932 年 6 月。
    ② 冯尔康:《杂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载于《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彭炳进教授学术讲座第三辑), 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出版社,1999 年 11 月版,第 5 页。
    ③ 同上注,第 13 页。
    ④ 转引自王汎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傅斯年百龄纪念筹备会印行,1995 年版,第 77 页。
    ① 梁启超对于梁思成的影响,赖德霖博士曾分析如下:在二十世纪 10 年代末,面对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全球的巨大灾难,许多曾经热情颂扬西方的现代文明,并极力主张仿效西方的模式改革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知识份子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转变。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就是一个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经相信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进化论的普遍性,积极宣传以变革和“新学”拯救中国。可是,当他在 1918 到 1920年间访问欧洲,亲眼目睹了大战之后深重的社会危机和弥漫的悲观主义之后,他否认了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技术进步导致社会进步的幻想,转而肯定东方文明对于救济西方的“精神饥荒”所具有的价值。他提出将东西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综合主义”的现代文化。他在 1923 年草拟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可以说就是这一“综合主义”的体现。目录表明,梁启超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位置。目录有单独的“宅居篇”,准备讨论中国的宅居、宫室、室内陈设、城垒、井渠等内容。他还另辟“美术篇”,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刺绣五个门类。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并无“美术”(fine arts)这一概念,一般文人仅把书法和绘画视作与诗文同等的艺术,而把雕塑、建筑和刺绣当作低级的匠作。梁启超在他的目录中引入西方的“美术”概念及其相应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的内涵,同时加入书法和刺绣这两项中国固有的视觉文化门类,构成了一个中西综合的“中国美术”的新体系。1925 年,梁启超得到一部新刊印的《营造法式》,他称此书为“吾族文化之光宠”,并把书寄给正在美国学习建筑的儿子梁思成和他的未婚妻林徽因,嘱附他们“永宝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思成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梁启超建构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美术框架体系的理想:不仅他后来撰写中国建筑史、雕塑史、注释《营造法式》的工作与梁启超的构想有关,他曾经准备在哈佛大学从事的研究方向和完成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也都如此,它们分别是《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宫室史》。参见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原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0 年 4月号,第 90~99 页。
    ② 由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均毕业于“学院派”建筑教育在美国的大本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而宾大以“历史风格”为主导的建筑教育,对他们日后的从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而形成“注重形式和与之相应的结构体系”的理念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① 如本文第一章所述,西方有两部关于中国建筑的历史专著最具影响,一部是英国建筑史家James Fergusson所著,1876 年出版的《印度及东方建筑史》(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另一部是 1896 年出版的《比较法建筑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它的作者也是英国著名建筑史家弗莱彻(Sir Banister Fletcher)。对弗氏来说,欧洲建筑是“历史的建筑”(Historical Architecture),它的发展过程体现在从古埃及到现代英国的建筑之中,具体表现为由古典建筑所代表的梁柱体系建筑向哥德式建筑所代表的拱券体系建筑的转变。而中国、印度、日本和中美洲国家的建筑是“非历史的”,其最大特点不在于它的结构而在于它的装饰,它的装饰设计“往往超过了其他方面的考虑”。弗氏的“非历史的建筑”这一概念借用了黑格尔对于中国和印度历史所用的“非历史的历史”(unhistorical history)一语。因为在黑格尔的哲学和历史学框架中,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理念不断显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因此体现了进步的程度。将非欧洲的建筑称作“非历史的建筑”与欧洲建筑相对比,弗莱彻尔否定了它们所体现的理念,也就把它们排斥在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之外。
    ② 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教授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① 参见《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刘敦桢大会发言记录》(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② 《本社纪事-工程做法补图》,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1932 年 3 月。
    ③ 《本社纪事-清式营造则例》,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1932 年 3 月。
    ① 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第 7 页。
    ② 1933 年,乐嘉藻撰著完成《中国建筑史》,正如作者所言“民国以来,往来京津,始知世界研究建筑,亦可成一种学问。偶取其书读之,则其中亦有论及我国建筑之处,终觉情形隔膜,未能得我真相……觉本国建筑学之整理,为不可缓之事”,乐氏采用爬梳文献分类型记述的方式“求之于简编,在经部如《三礼图宫室考》等,在史部,如杂史地理等,子部如类书小说等,集部则各家专集亦间有涉及者。随时所得,分类存之”,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编纂类书的方式,与梁思成见过的西方建筑史写法不同,因此受到梁的诟病。约在此前后,乐家藻还发表过《北平旧建筑保存意见书》、《中国建筑之美》、《中国建筑屋盖考》、《亭考》、《中国塔考》、《轩考》、《中国建筑史三编》、《中国苑囿园林考》、《斗拱考》等文章,大多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文人笔记式的“闲情逸致”,很难将其归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③ 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王其亨根据陈明达生前授课录音整理),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11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3 页。
    
    ① 同上注,第 43~52 页。
    ② 陈明达:《业务自传》(手稿),1981 年,由殷力欣提供。
    ③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1932 年 6 月。
    ④ 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1932 年 9 月。
    ① 陈明达:《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建筑构图分析》,载于《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99 页。
    ②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 页。
    ③ 傅熹年:《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校注,《梁思成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① 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第 59 页
    ② 参见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0 年 4 月号,第 90~99 页。
    ③ 参见:《中国营造学社概况》,载于吴承湜等编《北京市志稿?文教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年版。
    ④ 参见《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958 年 10 月 13 日上午大会梁思成发言记录》(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① 《本社纪事-营造法式新释》,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一期,1933 年 6 月。
    ① (美)费慰梅著 曲莹璞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年版。
    ② 转引自(美)费慰梅:《梁思成传略》,载于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8 页。
    
    ① 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四期,1932 年。
    ② 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转引自http://dean.pku.edu.cn/bksky/2000xzjjlwjwk/5.doc
    ③ 刘敦桢、梁思成《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三、四期,1933 年 12 月。
    ④ 同上注。
    ⑤ 同上注。
    ⑥ 同上注。
    ⑦ 同上注。
    ⑧ 同上注。
    ① 有学者认为,梁、刘合著《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对学术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在于其分析方法上的变化:不再对照清官式建筑与清《工程做法则例》分析早期古代建筑,而更重视已知早期古建筑各实例之间的比照;并且更进一步,尝试对大同地区的辽金建筑做出时代性与地区性总结。就辽代建筑来说,在时代性上对辽所受唐影响、辽建的特点、辽宋的区别、唐辽宋金的过渡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在地区性上,指出燕云一带可能具有地方做法,首次开始从地域限制来分析做法异同及其原因。这些新的总结分析方法乃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得以分期的基础,是从现象深入实质的最基本方法,开创了此后建筑史研究最重要的思路。另外,该文在以往报告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指出: 在文字叙述上,由于辽代术语无由探悉,故以宋《营造法式》所载代之,或以清式术语承乏其间。 在具体测量上,由于辽代建筑年代久远,木构件容易产生变形,故实测尺寸取三次之平均值,方为科学。参见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转引自http://dean.pku.edu.cn/bksky/2000xzjjlwjwk/5.doc。
    ② 林徽因、梁思成:《平郊建筑杂录》,参见《林徽因文集-建筑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
    ③ 同上注。
    ④ 同上注。
    ⑤ 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1932 年 9 月。
    ① 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转引自http://dean.pku.edu.cn/bksky/2000xzjjlwjwk/5.doc。
    ② 成丽:《梁思成对‘营造法式’的研究》(未刊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2006 年。
    ③ 夏文还归纳出了中国营造学社学术理路的四种主要逻辑:(1)生物模拟的历史哲学与士大夫改良主义思想:以有机体的盛衰消长模拟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并因而重视古建筑的调查工作,尤其是代表“中原文化”的北方纪念性建筑。营造学社追随当时欧美学院建筑史与建筑学的美学论述,认为纪念性建筑物才是“美”的建筑物。中原中心的观点隐含了典型传统士大夫要求正统的保守思想表现。(2)环境影响说的机械唯物论:梁思成从环境思想的观点,提出四点中国建筑的特征,包括: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建筑活动受道德观点的制裁、着重布署的观念、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3)结构理性主义之道德规范:对民族主义知识分子而言,现代建筑无法深刻地满足自己内在意识上的需要,以及引起社会上的共鸣。他们因而舍弃纯净的几何形式,转而寻求带有民族风格的文化形式,以凹曲屋面与大屋顶作为风格元素,推动民族国家的社会目的,凝聚文化上的“民族性”。(4)现代史学之文献调查及形式主义美学:现代史学重视史料而忽视史学,胡适“叫史料说话”的实证主义主张,对当时营造学社的成员影响很大。营造学社梁思成的建筑论述,对遗物的保存与调查方面,倾向于考古、鉴定、复原的工夫;并提供人们能自发地分享建筑知识与解释建筑的习惯,期待能解答“建筑”是什么?“中国建筑”是什么?正是实现现代史学信念的表现。然而对于空间特殊性的重视,却使得建筑发展倾向形式主义。夏铸九:《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载于《台湾社会研究》春季号,第三卷第一期,第 5~50 页,1990 年版。
    ④ 张昆振:《论“中国营造学社”建筑论述之形成及其时代意义》,台湾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5 年。
    ① 参见《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958 年 10 月 13 日上午大会梁思成发言记录》(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由于特殊历史背景所限,我们可以理解梁思成此时对中国营造学社进行评价,需要承受何其巨大的压力。
    ②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为庆祝“文物”三百期作》,原载于《文物》1981 年第五期,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7~178 页。
     ① 刘敦桢:《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载于刘叙杰编:《刘敦桢建筑史论著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11 页。
     ① 白丽丽:《卢绳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第 19 页。
     ① 同上注,第 14~15 页。
    ① 殷力欣:《旅行与见闻散记(之一)——赴重庆,途经十省市,兼忆陈明达》,(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② 2003 年经殷力欣、王其亨等汇校整理后,陈明达遗稿《崖墓建筑-彭山发掘报告之一》由清华大学《建筑史论文集》分两次刊载。
    ③ 参见殷力欣:《陈明达“崖墓建筑-彭山发掘报告之一”之校订说明》,载于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 18 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49~150 页。
    ④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① 王世襄:《梁思成和“战区文物目录”》,原载香港《明报月刊》,1994 年 1 月号,转引自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5~56 页。
    ② 林洙:《梁思成与全国重要文物简目》,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2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7~12 页。
    ③ 王世襄:《梁思成和“战区文物目录”》,原载香港《明报月刊》1994 年 1 月号,转引自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5~56 页。
    ① 1945 年,抗战胜利,国民党政府计划扩大返回北京的清华大学之规模,梁思成提出了建立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倡议,并被采纳于 1946 年成立而任系主任。参见《梁思成致梅贻琦信》,杨永生编:《建筑百家书信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4 页。1946~1947 年,梁思成受国民政府教育部之委派,赴美国考查美国建筑教育,并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讲学,并应邀参加了对联合国秘书处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此行,梁思成获得了大量的美国最新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学术思想,并在日后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实施推行。
    ② 对于中国营造学社随清华大学复员回迁,罗哲文在回忆文章中有过下述生动的描述:“思成师从重庆回来之后不久,把我叫到他的小办公室里,让我先坐下,我这时已感到学社的去从已经决定下来了,而且也是决定我自己能否随学社复员北上的时候了。老师带着高兴而又郑重的口气说,你在学社已经有五年多了,为学社做了许多事,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已经能胜任对古建筑的测绘制图了,我已经决定让你随学社一起复员到北平去,仍然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因为学社没有经费来源,中央博物院的编制(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我们中国营造学社的全体人员都在这里拿工资)已经撤销,学社暂时不能恢复工作,已征得朱社长的同意与清华大学合办了一个中国建筑研究所,并创办了一个系叫营建系,在一起上班。我们都是系里的人,同时也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你仍然帮助我和刘(刘致平)他们做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也协助系里的建筑史教学工作。随着问道,你愿不愿意,我当时心中有说不尽的高兴,连声回答:愿意、愿意。然后他继续说,我还要告诉你,我看你有培养前途,才带你复员的,你在学社虽然学了五年多的古建筑,但是基础课程还差,你到清华后,可以去补听一些基础课程,才能提高。我当然更加高兴了。接着他又说:为了系里的教学需要,我还准备到美国去讲学。并且了解现代建筑最新的情况,收集国外的资料及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先走,林(徽因老师)身体不好为了治病也要先走。学社的书籍、图纸、照片、器材(相机、测绘工具)等都很珍贵,你们必须很好地把它们运回北平去,将来调查研究和教学都是有用的。刘致平有家小还要照顾自己,主要就靠你和莫(宗江)两人,你最年轻(当时 22 岁)尤其要尽力。1946上半年,我们便开始收拾行装,主要的是把书籍、图纸、照片等资料加以整理和打包装箱。由于人手少(这时学社成员主要是刘致平、莫宗江和我三人)相当费力。但经过努力,终于全部装箱完毕无缺了。运输问题更为困难,我们三人押运这许多东西,‘兵慌马乱’,真有点担心。好在从李庄到南京这一段,还能附在中央博物院的古物一起从水运安全到南京。我们人则从重庆乘军用飞机到南京的。在南京由于水运箱物等了数月。好在仍然住在中央博物院内,旧情仍在,未取分文。等到书籍、图纸箱物已到,我们立刻把它押运到上海,正式归入了清华大学复员的行列。由于等待船只的安排在上海又住了一段时间,几乎到了年底,才到达了清华园。所幸的是虽然经过许多艰苦磨难,终于将营造学社南迁的图书资料、图纸、照片、器材以及在李庄和昆明等抗战八年调查研究的成果全部复员到了北平清华园内。行程八千里,为时整一年,安全到达可谓幸哉!”参见罗哲文:《忆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庆祝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 50 周年》,载于赵炳时、陈衍庆编:《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成立 50 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版。
    ③ 罗哲文:《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引自“建筑世界”网站http://www.arch-world.cn访问时间:2004年 10 月 12 日。
    ④ 转引自王军:《史海勾沉:故宫改建计划始末》,载于《瞭望新闻周刊》,2006 年 1 月 5 日。
     ① 同上注。
    ② 罗哲文:《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引自“建筑世界”网站http://www.arch-world.cn访问时间:2004年 10 月 12 日。
    ③ 关于这部《全国建筑文物简目》的编写过程,作为当时历史亲历者的罗哲文曾经回忆到:“另有一件不能不提到的是梁思成关于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大事,就是在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战争中抢救保护古建筑。当 1 948年的冬天解放军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如果和平解放不成,不得已要炮轰时,为了保护城内的重要古建筑,党中央曾派人请他在作战地图上标示出要保护的重要古建筑的位置,他十分愉快地接收了任务,加班加点,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其后不久,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大军要南下进军解放全中国时,他又接受了一个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解放军要他很快地编出一本全国重要的文物建筑的名单,发放到军中,以便在解放战争中注意加以保护。他又愉快地接受了。于是他立即把我们组织了起来,查阅过去中国营造学社调查研究的档案资料和各种书刊,日夜加班工作,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本厚厚的书《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发到解放军中后,对在战争中保护文物古建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简目书中是按省、市、县排列的,便于查阅。每一座古建筑都有明确的地点位置和它的建筑时代,与价值所在。另外还把每一座古建筑都按它们的价值大小分等分级,以圆圈的多少来划分其等级。价值最大的画上四个圈,依次为三个、两个、一个圈,价值不大的不画圈,使解放军指挥员在作战时考虑保护的力度。我记得当时的清华园还处在战争的状态,城内的国民党军队还不时派飞机来轰炸。纸张印刷十分困难,我们只好自力更生,自己用钢版刻蜡纸油印。印刷装订都是自己动手。我除了收集资料之外,还担任了刻钢版和印刷装订的工作。这一本简目不仅在解放战争中保护古建筑文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建立时,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 年)6 月和 1950 年 5 月又先后重印此简目,在人民政府接管时保护文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见罗哲文:《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转引自“建筑世界”网站http://www.arch-world.cn访问时间 2004 年 10 月 12 日。
    ① 国立清华大学、私立中国营造学社合设建筑研究所编:《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1950 年 5 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重印本,中国文物研究所藏。
    ① 1961 年 3 月 4 日公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60 年 11 月 17 日国务院 第 105 次全体会议通过),其中第二条界定保护的文物范围如下:(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三) 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革命文献数据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数据。(五)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②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前言》,高等学校交流讲义,1954 年油印本。
    ③ 林洙:《中国建筑史?后记》,载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17~518 页。
    ④ 同上注。
    ① 参见梁思成著、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② 在西方,由于建筑属于美术的范畴,所以早期的建筑史必然与美术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写作方法也受到美术史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西方建筑史的写作追溯到瓦萨里,他在《名人传》(Le Vite de’Piu eccellenti 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 italian,1550)中以传记的方式记载了许多文艺复兴建筑师,如果将这些传记抽绎出来,便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传记体文艺复兴建筑史。在强调个人作用的同时,瓦萨里并没有忘记以一种超越个人的宏观的历史眼光来把握美术史的发展,他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的发展比作人本身一样有着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西方艺术史写作的最早的方法——生物循环论。瓦萨里开创的传记体的美术史一发而不可收,在后来的美术史家与理论家续写或重写的美术史中,建筑与建筑师均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18 世纪意大利与希腊的考古发现和古物研究,推动了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也促进了古代建筑的研究。同时,建筑师开始将眼光投向东方,追求一种世界主义的宽广视野。巴罗克建筑师菲舍尔?冯?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1656~ 1723)于 1721 年在维也纳出版了《历史建筑概览》,收入埃及、波斯、希腊、罗马、伊斯兰、印度和中国等世界主要文明的建筑,可以说是第一本以图版为主的世界建筑史。参见陈平著《外国建筑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6 页。
    ③ 中国地域广袤,各地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建筑在形式和结构类型上的多样性十分显著,因而营造学社选择何种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就是一个颇令人关注的问题。当他们将《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作法》这两部官式建筑规则以及与之最为相关的宫殿和寺庙建筑当作研究对象时,实际上已把北方官式建筑当作中国建筑的正统代表,他们的工作因此也就是阐明官式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并揭示它的演变过程。正因为中国营造学社把中国的地方性建筑放在研究和写作的次要位置,台湾学者汉宝德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撰文批评他们忽略了中国建筑的地区性差异。他认为中国古代,尤其是在宋代以后,文化传统的多样性非常显著,南方地区,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在经济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这一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人文 传统促成了南方建筑在环境、功能、空间和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因此,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即使简而化之,亦必须分为南北两系”,汉宝德指出了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史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的局限性。参见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0 年 4 月号,第 90~99 页。
    ① 针对中国营造学社的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郭黛姮曾评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调查报告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白璧无瑕的;有‘厚古薄今’之嫌,较重视唐、宋以前的建筑调查、考证,而对明清建筑重视得不够,评价也不高,在实际上作中有时因个人好恶影响了调查的广泛性;从技术的角度研究得多,但从文化的角度则研究得很不够,即便是技术研究,也未能上升到技术理性的高度。” 转引自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57~261 页。
    ② 对于梁思成所著《中国建筑史》的学术理念及其叙述方法,赖德霖博士曾撰文分析到:梁思成所著中国建筑史》一书(1944 年)从研究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入手,指出它在不同朝代由于结构构件的功能变化而导致的形式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赋予中国建筑一个与西方建筑相同的“历史的建筑”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采用了西方建筑史家制订的结构理性的评价标准来审视中国建筑,因此使中国建筑获得了一种在当时具有普遍性的建筑美学的认证。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还可以发现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1944年)在结构上还模仿了弗莱彻尔著作的体例。例如,弗氏对于每一个建筑体系的介绍都分为“影响”、“建筑特徵”、“建筑实例”和“比较”四个部分。他的“影响”部分包括了地理、地质、气候、宗教、社会政治和历史等方面,而“比较”部分包括了平面、墙体、门窗、屋顶、柱、装饰等内容。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则在绪论中讨论了环境思想、道德观念、礼仪风俗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而他对每一时期建筑的分析都分为“大略”、“实物”、“特征”等节,并在“特征”节中分析型类和细节,这就使读者完全可以把这部书当作弗氏著作中有关中国建筑的章节的替代材料。在叙述上,梁的中国建筑史写作还体现出一种很明显的比较意识,他们经常有意将中国建筑与希腊罗马建筑所代表的西方古典建筑以及哥德建筑进行比较。非常明显,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叙述中将中国建筑与西方的古典建筑和哥德式建筑相对比,是为了说明中国建筑与这两个西方最重要的建筑体系在原则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试图以此证明,中国建筑和它们一样,也是高度发达的建筑体系。为了这一目的,他们十分强调中国建筑的结构原则,因为它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和哥德建筑的最重要的共同点,也最符合西方建筑评论的结构理性主义标准。参见赖德霖:《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原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0年 4 月号,第 90~99 页。
    ③ 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92 页。
    ①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② 参见《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958 年 10 月 13 日上午大会梁思成发言记录》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③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原载于《文物》1981 年第五期,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8 页。
    ④ 陈明达:《纪念梁思成诞辰八十五周年》,原载于《建筑学报》,1986 年第 6 期,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92~196 页。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册,1930 年 7 月。
    
    ① 同上注。
    ②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香港: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 20 页
    ③ 详见本文第六章相关内容。
    ④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载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
     ①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 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1 页。
    ② 引自《中国营造学社概况》,载于吴承湜等编:《北京市志稿?文教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年版。
     ①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4~90 页。
    ② 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等构成了 1950 年代初期中国政治运动的主流。参见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4~90 页。
    ③ 其中最重要的三次学术思想批判是:从 1949 年 2 月到 1950 年下半年的政治学习运动;从 1951 年秋到1952 年夏的思想改造运动;从 1954 年开始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三次运动互为关联,但各有侧重,分别从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学术思想三个方面步步深入,意在全面改造旧知识分子。以“思想改造运动”为例,195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和《关于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的指示》;1952 年 1 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作出《关于展开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运动进入高潮。在建筑界,这项运动指向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师,重点清除这些人头脑之中的“盲目崇拜英美”、“单纯技术观点”以及“立场不稳”等问题,这些成为此后对他们进行长期思想改造的主题。
    ④ 继 1951 年毛泽东批判《武训传》、否定陶行知之后,1954 年毛泽东就《红楼梦》研究批判《文艺报》和红学权威俞平伯,掀起批判唯心主义思想的大批判。1955 年,大张旗鼓地批判杜威、胡适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涉及陈鹤琴、陶行知等众多学者。1958 年,北京批判心理学教学中的“资产阶级方向”,波及全国的心理学批判运动,把心理学说成伪科学,一批心理学家成为“拔白旗”的对象。1960 年,教育界批判夸美纽斯的“量力性”原则、“系统性”等教育思想,“挖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老祖坟’。”1963、1964 年,批判斯霞的“母爱教育”,视为修正主义“人性论”、“和平论”的表现。
    ⑤ 1955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的运动,并由此引发了对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批判;1956 年,为响应毛主席、党中央“百家争鸣”的号召,建筑学界许多人公开发表了关于“百家争鸣”的意见和对建筑学界存在问题的意见;同时,还对建筑学若干理论问题展开了争鸣;1957 年,又展开了反右派斗争,在建筑学界公开地批判了“华(揽洪)陈(占祥)反党联盟”。参见杨永生:《建筑百家争鸣史料(1955~1957)》,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 页。
    ⑥ 引自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436 页。
     ①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4~90 页。
    ② 参见孙增蕃等:《建筑科学研究十年》,(建筑设计、建筑理论与历史部分)1959 年 3 月油印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① 参见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编写小组、城乡建筑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初稿)》,1958 年油印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② 参见孙增蕃等:《建筑科学研究十年》(建筑设计、建筑理论与历史部分),油印本,1959 年 3 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③ 同上注。
    ④ 1952 年 1 月,上海市建筑设计公司(筹)成立。人员主要来自上海市营造建筑工程公司设计组,属上海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建筑工程处领导;同年 5 月 19 日 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业部决定:上海市建筑设计公司(筹)与华东工业部建筑工程公司设计组合并,建立华东建筑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1954 年 1 月,划归中央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同年 10 月,改为中央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简称华东工业院)。1970 年 11 月,改名为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简称上海工业院)。1985 年 6 月,改名为华东建筑设计院(简称华东建筑院)。1993 年,改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华东建筑院)。参见《上海勘察设计志》转引自上海地方志办公室: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482/index.html 访问时间2005 年 12 月 6 日。
    ⑤ 金瓯卜:《全国第一家国营建筑设计院成立情况》,载于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7~110 页。
    ① “1953 年 2 月 5 日,南京工学院、华东建筑设计公司合办中国建筑研究室成立,设在南京工学院内。”参见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档案资料,编号(53)政 8 卷。
    ② 何镜堂、刘业:《勇于实践,不断追求――忆一代宗师夏昌世》,载于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86~188 页;练伟杰、刘 业:《永远的精神,永远的财富——纪念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教授百年诞辰》,载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卷第 3 期。
    ③ 参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网站”:http://www.cabr.ac.cn/ 访问时间 2004 年 1 月 20 日。
    ④ 练伟杰、刘 业:《永远的精神,永远的财富——纪念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教授百年诞辰》,载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卷第 3 期。
    ① 参见孙增蕃等:《建筑科学研究十年》(建筑设计、建筑理论与历史部分),油印本,1959 年 3 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② 参见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编写小组、城乡建筑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初稿)》,1958 年油印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③ 同上注。
    ① 1950 年代初期,中国建筑界及建筑史研究对民族形式的探讨,始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参见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②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载于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 页。
    ③ 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与苏联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需大批培养有初级文化的劳动者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理论的缺陷和弊端越来越明显。如它重思辨轻实践,重宏观轻微观,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学凌驾于发展之上,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考虑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等。
    ④ “1958 年 9 月 20 日《人民日报》报道,从 1952 年至 1956 年底,出版了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中译本共计 1393 种。”转引自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36 页。
    ⑤ 1952 年下半年,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新的高等教育制度,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根据苏联的大学模式,取消大学中的学院,调整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科,或新建专门学院,或合并到已有的同类学院中去。到 1952 年底,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都进行了调整。经 1953 年继续调整后,基本完成院系调整任务。参见余立著《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36 页。
    ⑥ 现今看来,“院系调整”并未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趋势,忽视了本国办学中的优秀传统与经验 以及中国专家的作用,盲目而机械地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并单纯从当时的政治需要出发,对教学、学术和政治未加区别,缺乏长远和整体理念,其结果是直接导致了 1949 年之前较为完备的中国大学教育体系的分崩离析。
    ① 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第 89 页。
    ② 梁思成虽然是“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培养的杰出代表,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建筑学者和建筑教育家之一,在 1945 年就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致信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对西方建筑新的发展动向以及包豪斯建筑思潮在中国影响的做出了十分积极而肯定的评价:“母校工学院成立以来,已十余载,而建筑学始终末列于教程。国内大学之有建筑系者,现仅中大、重大两校而已。然而居室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需要之一,其创始与人类文化同古远,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人类不可无居室。居室与民生息息相关.小之影响个人身心之健康,大之关系作业之效率,社会之安宁与安全。数千年来,人类生活程度随文化之进展而逐渐提高,营造技术亦随之演变。最近十年间,欧美生活方式又臻更高度之专门化、组织化、机械化。今后之居室将成为一种居住用之机械,整个城市将成为一个有组织之 Working mechanism,此将来营建方面不可避免之趋向也。我国虽为落后国家,一般人民生活方式虽尚在中古阶段,然而战后之迅速工业化,殆为必由之径.生活程度随之提高,亦为必然之结果,不可不预为准备,以适应此新时代之需要也。”“在课程方面,生以为国内数大学现在所用教学方法(即英美曾沿用数十年之法国 Ecole des Beaux-arts 式之教学法)颇嫌陈旧,遇于着重派型式,不近实际。今后课程宜参照德国 Prof.Walter Gropius 所创之 Bauhaus 方法,着重于实际方面,以工程地为实习场,设计与实施并重,以养成富有创造力之实用人才。德国自纳粹专政以还,Gropius教授即避居美国,任教于哈佛,哈佛建筑学院课程,即按 G?教授 Bauhaus 方法改编者.为现代美国建筑学教育之最前进者,良足供我借鉴。”参见赵炳时、陈衍庆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成立 50 周年纪念文集(1946-19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版。
    ③ 1952 年“院系调整之后的中国的建筑教育,重蹈当时苏联明显带有民族“沙文主义”倾向的“学院派”覆辙,此次归途,被动而又无奈。意识形态的争执与政治噱头的蒙蔽,成为“建筑形式美原则”在中国建筑教育中走向极端的前提。“形式美”作为知觉认识的基础,作为建筑教育的专门训练并无可厚非,但被各种“非建筑”因素片面地、无休止地夸大与强化,甚至已经超越了形式的本体,则是不正常的。被曲解的“建筑形式美”原则对建筑师、建筑教育挥之不去的影响,使其重新成为中国建筑教育中无法逾越的“天堑之路”。
    ④ 参见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年版,第 181 页。
     ① 王其明、茹竞华:《从建筑系说起——看梁思成先生的建筑观及教学思想》,载于《梁思成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6 页。
    ②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者都基本认同: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是中国最早的有系统、有规模、持续办学时间较长的建筑科(系),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苏州工专在 1923年招收第一班学生,当时讲授中国建筑的是姚補云,曾编著有《营造法源》一书。苏州工专于 1927 年并入中央大学。1927 年,国内有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同时创办建筑系,东北大学及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不久停办,只有中央大学的建筑系继续下去。当时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授中国建筑的是乐嘉藻,曾编著有《中国建筑史》一书。稍后国内高等学校陆续开办建筑系,计有勷勤大学(后在抗战时期并入中山大学,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现为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成都艺专、重庆西南工专(现为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大调整入清华大学),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现为天津大学),这些高等学校的建筑系大都讲授有中国建筑史的课程。
    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史教学组(执笔王其亨、丁垚):《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刍议》,载于《建筑学报》2005 年第 12 期。
    ① 根据笔者对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刘先觉教授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2004 年 11 月 24 日。
    ② 参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或根据笔者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维权教授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2004 年 1 月 15 日。
    ③ 根据笔者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楼庆西教授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2004 年 1 月 5 日。
    ① 根据笔者对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邵俊仪教授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2005 年 6 月 5 日。
    ② 练伟杰、刘 业:《永远的精神,永远的财富——纪念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教授百年诞辰》,载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卷第 3 期。
    ③ 夏昌世、莫伯治:《漫谈岭南庭园》,载于《建筑学报》,1963 年第 3 期。
    ④ 夏昌世、莫伯治:《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图艺术》,载于《园艺学报》,1964 年第 2 期。
    ⑤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建筑史教研组编著:《中国解放后建筑》(油印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⑥ 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原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一版,第 320~325 页。
    ⑦ 参见李允鉌:《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436 页。
    ① 参见《历史建筑测绘五校联展》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提供。
    ② 1958 年秋季,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曾由卢绳主持协助河北省建工局进行“河北建筑史”的编写工作,此项工作与唐山铁道学院、天津建筑专门学校、及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承德等地的建筑部门协作,后于1960 年 4 月编写完成约八万字的《河北近百年建筑史》(初稿)。
     ① 刘叙杰:《创业者的足迹――记建筑学家刘敦桢的一生》,载于杨永生等编《建筑四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 页。
    
    ① 参见本文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② 童鹤龄:《卢绳的建筑史观与教学思想》,载于《新建筑》1998 年第 3 期。
    
    ① 参见白丽丽:《卢绳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② 同上注。
    ① 根据笔者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周祖逝奭教授访问记录,访问时间:2004 年 6 月 12 日。
    ② “古建筑测绘实习实是教学、科研、生产一举三得的事。这一教学环节在文革后的天津大学仍然在继续。80 年代对河北遵化县清东陵、易县清西陵进行了多次测绘,同时结合东北清代陵墓实测资料撰写成书待印。《承德古建筑》一书在卢绳去世后不久即出版,并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发行。天津大学此后又对北京的北海、十三陵、太庙、中山公园等多处大型古建筑群进行了系统测绘。古建筑测绘这一遵循卢绳的思路长期坚持的教学环节,既是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学术传统,更是卢绳在建筑系创办之初即确立的治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转引自童鹤龄:《卢绳的建筑史观与教学思想》,载于《新建筑》1998 年第 3 期。
    ③ 根据笔者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冯建逵教授访问记录,访问时间 2003 年 10 月 21 日。
    ① 参见白丽丽:《卢绳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② 1956 年下半年,为配合工农业生产建设而进行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此后于 1961 年公布了 557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8 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1978 年间进行了第二次普查工作,主要目的在了解“文革”动乱中文物的破坏状况,以及继续发掘新的文物并于 1982 年公布了第二批共 62 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次普查工作由 1982 年开始,于 1988 年公布了第三批共 258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 陈明达:《建国以来所发现的古代建筑》,载于《文物》,1959 年第 10 期。
    ① 根据笔者对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研究员黄希明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 2003 年 9 月 20 日。
    ② 赵正之(1906~1962),祖籍河北乐亭,生于辽宁黎树。1926~1929 年入东北大学化学系预备班,1929年转入建筑系。1931~1934 年在北平坛庙管理所任办事员。1934 年~1937 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绘图员,1935 年升为研究生。1938~1939 年在大中工程公司工作。1939~1940 年任工务总署技士。1940~1945 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讲师,1945~1946 年兼任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试用技正。1946~1947 年任北洋大学北平部教授。1947~1952 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1952~1962 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③ 《敦煌石窟勘察报告》(1951 年 6~9 月勘察,1954 年编写。参加勘察工作的有赵正之、莫宗江、宿白和余鸣谦,陈明达执笔),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第 2 期。
    
    
    ① 引自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436 页。
    ② 陈明达:《建国以来所发现的古代建筑》,《文物》,1959 年第 10 期。
    ③ 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史?前言》(五卷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6 页。
     ① 参见李允鉌:《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 436 页。
    ② 参见《文物参考资料 1950 创刊号~1953 年第 40 号目录索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① 同上注。
    ② 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载于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① 参见《中国建筑研究室 1953~1957 年工作总结》(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153 号。
    ② 参见《中国建筑研究室 1953~1957 年工作总结》(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153 号。
    ① 金瓯卜:《全国第一家国营建筑设计院成立情况》,载于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7~110 页。
    ② 参见《中国建筑研究室 1953~1957 年工作总结》(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153 号。
    ③ 参见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档案资料,编号(55)人 4 卷(长期)。
    ④ 据初步的统计,曾经参与中国建筑研究室研究工作的主要人员计有:刘敦桢、张仲一、戚德耀、张步骞、朱鸣泉、窦学智、方长源、曹见宾、傅高杰、杜修均刘先觉、杨克敏、孙正敏、朱家宝、陈根绥、李容淦、夏振宏、叶菊华、、詹永伟、金启英等。
    ① 1950 年代末,刘敦桢除主持中国建筑研究室之外,还结合当时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有诸如《西南建筑图录》、《中国的建筑艺术》、《南京古建遗址调查笔记》、《访问波兰笔记》、《对佛宫寺塔之评注》、《外国建筑史》、《宋式营造法》、《清式营造法》等研究著述(未刊稿)。而其他如《安徽省歙县发现古建筑的初步调查》、《山东平邑汉阙》、《苏州云岩寺塔》、《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等,均收入《刘敦桢文集》第四卷内。
    ② 刘叙杰:《创业者的足迹――记建筑学家刘敦桢的一生》,载于杨永生等编《建筑四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8 页。
    ① 张仲一、曹见宾、傅高杰、杜修均等:《徽州明代住宅》,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年版。
    ② 孙大章:《传统民居的研究与保护》,参见孙大章著《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 621 页。
    ③ 保国寺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大殿的建筑方法接近或吻合于宋《营造法式》,承袭某些唐代建筑遗风,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④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中有关民居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抗战时期刘敦桢、刘致平等在中国营造学社对于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重点侧重于诸如庙宇、殿堂、陵墓等类古代建筑遗构,相对地讲,对量大面广的民居建筑尚无力顾及,自然对其史学、艺术及技术价值也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在出版的七卷 23 期《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仅在五卷一期发表了龙非了的“穴居杂考”、七卷一期发表了刘致平的“云南一颗印”等两篇有关民居的文章。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时期内迁四川,在 1941 年刘致平曾对四川民居作了不少调研,已经与出了“四川住宅建筑”论稿。但因时局关系,一直未得付梓,直到 1990 年刘的专著《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出版之际,才将此文附录于书中。另外刘敦桢于 1940~1941 年在川期间,曾与中央博物院合作,调查西南地区古建筑概况,在其文稿中即已提到了井干式及一颗印式民居,尤其对云南丽江的民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此文稿直到 1987 年出版《刘敦桢文集》才得以发表。抗战胜利前,即 1944 年梁思成编写《中国建筑史》书稿时,仅在清代部分中提出有关民居的论述,论文中概略地将全国民居划为四区,简单地提及北京四合院、晋陕窑洞、四川民居及云南“一颗印”及丽江民居数种形制而已。
    ① 杨永生回忆道:“抗战时期,我国当代建筑学家对致平先生,跑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对四川民居做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实地测绘、拍照,写出了一部《四川民居》书稿。1954 年建筑工程出版社成立后,即被出版社接受出版。到了 1957 年,已排出第二次校样。在校对过程中,发现书中照片上还残留着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墙上涂写的反动标语和国民党党徽,被扣住。不予付印,等待处理。据说,主管此稿的责任编辑在‘反右’运动中,还为此事检讨不休,并在 1958 年被下放劳动。60 年代初,刚刚组建不久的中国工业出版社建筑图书编辑室迎头碰上处理旧稿这件棘手的任务,刘致平的《四川民居》也在其中。从 1957 年到此时,已经历了两次大的运动(反右派和反右倾),两度干部下放,办公室三次搬迁,有关编辑下放,不知去向,原稿已遗失,只余下清样。那时,又赶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风口浪尖上、经过反复研究,觉得还是不能出版。于是,我专门找刘致平先生谈此书不能出版,原稿已散失,只能退情样,并反复讲,若出版,大家都会挨批,何苦呢?放一放,再说吧!刘先生没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嗬嗬笑,并没有追查原稿,直到这时我才不那么紧张,松了口气。这是我与刘先生初识,他给我留下了朴实、厚道的印象。从那以后,不论何时,即使是“文革”期间,我俩见面,总是笑笑相视或是点首致意。处理此稿给我的重要教训是,对待书稿一定要慎而又慎,且万万不得疏忽遗失。时间又过了近 30 年,1990 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对致平先生著《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一书,把《四川民居》一稿编入在内。这本书是由助手王其明教授帮助编辑整理加工的,应当感谢她。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挽救了刘先生的《四川民居》,得以留传后世,也了却我的一桩心事,多少也减轻了当年未能出版该书而长期感到的内疚。”参见杨永生:《建筑百家轶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8 页。或根据笔者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高级编审杨永生先生的访问记录,2003 年 12 月 11 日。
    ② 参见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 页。
    ③ 傅熹年曾经评价此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的第一部系统的专著,内容包括从远古一直到近代的发展历程,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中国民后进行了分析研究。纵向从古代一直到近代两三千年来民居发展的进程,横向是按类型分的,把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民居按其布局形式加以梳理,理出一个中国民居的总的概况。对推动我国的民居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参见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4 页。
    ② 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从 13 个领域提出了 57 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并从其中抓住更带有关键意义的 12 个科学研究重点:(1)原子能的和平利用;(2)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3)喷气技术;(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5)石油及其他特别缺乏的资源的勘探,矿物原料基地的探寻和确定;(6)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建立合金系统并寻求新的冶金过程;(7)综合利用燃料,发展重有机合成;(8)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9)黄河、长江综合开发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10)农业的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11)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大的几种主要疾病的防治和消灭;(12)自然科学中若干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参见《中国科学院编年史》,转引自中国科学院主页:http://www.cas.cn/index.htm,访问时间 2003 年 11 月 18 日。
    ③ “中国科学院与高等教育部于 1 月 10 日发出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几项试行的合作办法的通知。通知提出的合作办法有如下四项:(1)高等学校和科学院可以共同采用和推广的几种合作方式为:双方相互利用对方特有的高级人才和设备、共同组织科学考察队、相互代为培养青年教学或科研干部以及相互委托对方科学家进行科研或教学工作等。(2)高等学校和科学院双方科学家在工作需要和本人自愿的情况下,可相互在另一方兼职,但应以主要工作岗位为主,不采用合聘方式。(3)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诸如科学 研究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发展重点的实施、参加各种科学会议、全国范围的评奖工作以及图书资料和仪器的利用等均有详细规定。(4)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专长和潜力,采取减少教学和教学行政工作量、配备秘书或增设副职、助理人员以及减少过多的非学术性社会活动和兼职等措施,以保证他们能集中精力于科学研究和学术领导工作。”参见《中国科学院编年史》,转引自 http://www.cas.cn/index.htm,访问时间 2003 年 11 月 18 日。
    ① 根据笔者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驭寰研究员访问记录,访问时间 2004 年 1 月 2 日。
     ①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71 页。或根据笔者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傅熹年研究员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 2004 年 5 月 12 日。
    ① 张驭寰:《记梁思成创办中国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的经过》,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4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2~14 页。
    ② 参见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年版。
    building construction.转引自刘致平:《忆营造学社》,载于《华中建筑》,1993 年第 4 期。
    ① 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转引自 http://dean.pku.edu.cn/bksky/2000xzjjlwjwk/5.doc
    ② 陶宗震:《新一版序言》,参见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2 页。
    ③ 《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资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058 号。
    ④ 参见本文第四章之相关内容。
    ⑤ 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 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21~322 页。
    ① 现在看来,“大跃进”是革命热情的一种奇特的胜利,这一胜利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却给 1958~1959 年的中国农业、工业以及民众士气带来过灾难性的打击。参见 John K Fairbank(费正清):China Watch,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第 147 页。转引自史景迁著、夏俊霞等译:《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上海:上海远东出版公司,2005 年版。
    ② 《关于 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展开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的报告》,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383 号。
    ③ 《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资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058 号。
    ① 在 1958 年的“大跃进”过程中,曾把一些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的人,以及一些所谓具有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人都作为“资产阶级白旗”加以批判、斗争甚至处分,当时把这种作法叫做“拔白旗、插红旗”,而科学教育领域是“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重灾区。最后,“拔白旗、插红旗”运动同“大炼钢铁”等运动一样很快就由于违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运动来势迅猛但结束也快。随着 1958 年 11 月中央郑州会议“纠左”的开始,宣告这场“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结束。
    ② 《关于 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展开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的报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383 号。
    ③ 参见《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大会梁思成大会发言记录(1958 年 10 月 13 日)》、《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刘敦桢大会发言记录(1958 年 10 月 13 日)》,(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114 号。
    ① 参见路秉杰《苏州旧住宅?前言》,参见陈从周编:《苏州旧住宅》,上海: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② 同上注。
    ③ 《关于 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展开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的报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383 号。
    ④ 参见《1958 年 10 月 17 日汪之力院长在“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114 号。
    ① 参见《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资料》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058 号。
    ② 《关于 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展开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的报告》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383 号。
    ③ 同上注。
    ④参见《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资料》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058 号。
    ① 参见《1958 年 10 月 17 日汪之力院长在“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114 号。
    ② 参见《1958 年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来函及代表签到名单》,(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388 号。
     ① 参见《1958 年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出席人员签到名单》手稿,引自《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资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058 号。
     ①参见《“三史”工作期间来往函件》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档案编号 148 号。
     ① 参见《“三史”工作期间来往函件》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档案编号 148 号。
    ① 参见《“三史”工作期间来往函件》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档案编号 148 号。
     ① 1958 年 10 月,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了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会议决议编辑“中国古代建筑史稿”、“中国近代建筑史稿”、“新中国建筑十年”三部中国建筑史专著,此即为中国建筑史学史中著名的“建筑三史”。
    ② 刘玉奎、袁镜身:《刘秀峰风雨春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50 页。
     ①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1~149 页。
    ② 参见杨永生:《刘秀峰与建筑史学界》,《中国建设报》,2005 年 6 月 21 日。
     ①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1~149 页。
     ①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②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载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 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1~149 页。
    ① 参见孙大章著:《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第 622~623 页。
    ② 张驭寰:《忆三晋古建筑考察》,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 264~265 页;根据笔者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驭寰访问记录,访问时间 2004年 1 月 2 日。
     ①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1~149 页。
     ① 刘玉奎、袁镜身:《刘秀峰风雨春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89 页。
    ① 刘玉奎、袁镜身:《刘秀峰风雨春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51 页。
    ② 须提及的是,1973 年台湾学者黄宝瑜编著的作为“部用大学用书”的《中国建筑史》出版。在 1940 年代,黄宝瑜曾作为刘敦桢的学生研习中国建筑史。其书《自序》中有云:“新宁刘敦桢氏於国立中央大学授课,余首承教,此后从游七载”。此部著作约十五万字,插图八十三幅。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海峡两岸交流隔绝的年代,相信他未能见到乃师的作品,否则的其内容会更为充实和丰富。
    ③ 《“儒法斗争”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资料汇编(1974 年)》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①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1~149 页。
    ② 同上注。
    ① 苏联建筑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建筑通史副总编辑尤.雅拉洛夫“就世界建筑通史编纂致中国方面的信函”之译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②《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编后记》,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年版。
    ③ 有学者曾对这部四十余年前完成的史稿及其学术意义评价道:“《初稿》作为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书,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是有重要地位的。它是一部动员全国力量、集中人才做了大量工作的著作,无疑对以后的研究起着先锋的积极作用。此书作为‘附录’提出了编写中存在的 32 个问题,很有深度,反映了编写者严谨、求实的态度。”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 年 4 月号/10 月号。
    ④ 参见刘敦桢先生就“建筑十年”出版问题的四封信函(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详见本文附录。
     ① 陈明达:《对“中国建筑简史”的几点浅见》,载于《建筑学报》1963 年第 6 期,转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56~163 页。
    ② 同上注。
    ① 参见《中国建筑简史中国现代建筑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史”编后记》,(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② 同上注。
    ③ 1961 年 4 月至 5 月《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 1-6 号》(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详见本文附录。
    ① 1961 年 4 月至 5 月《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 1-6 号》(油印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详见本文附录。
    ① 袁镜身:《〈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始末》,参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1~65 页。
    ② 1962 年 10 月 18 日至 11 月 3 日“《世界建筑通史》(多卷集)之《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稿审查会议”会议记录。
     ①“ 修改主要涉及的问题如下:第一,关于绪论。原来的绪论是梁思成写的,结构清晰,文词流畅。但内容偏重于建筑本身的发展,对于结合整个历史发展来叙述建筑的发展和概括建筑的特点着墨不够(该绪论后来选入《梁思成文集》第四卷之中)。五人小组认为,应在原稿基础上,扩大范围,充实内容,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插图。当时,梁先生也很赞同这个意见,便逐段研究修改,同时由历史所的同志选配了插图,从而完成了新的绪论(即后来书中的绪论)。第二,对于新书稿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认真地研究,特别是秦朝以前一些内容,有的对照古代书籍进行订正,有的尽量从考古部门的发掘,找到佐证。大家都很认真负责,特别是刘敦桢,对于每一个资料的取舍,都要经过认真考证之后,才作判定,从不随心所欲,主观妄论。记得在研究秦朝“阿房宫”这座建筑的时候,认真查阅了《史记》,又查阅了《资治通鉴》,最后又翻阅了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和有关考古发掘的资料。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资治通鉴》记载和《史记》一样,比较可靠。《阿房宫赋》是文学作品,无疑是有意夸张。但“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这两句话怎么解释?上一句可以理解为宫台上规模之大,可坐万人;下一句怎么理解呢?五丈旗是否指宫台之高呢?经过详细研究之后才确定下来。第三,关于全书章节的编排。为了搞得更好,又研究了古代一些史书的编法。如《史记》是采取“本纪”、“列传”等形式写的;《资治通鉴》是采取编年史的形式写的;而《纲鉴易知录》是采用“纲”、“目”的形式写的,各有不同,各具特色。研究之后,大家认为采用纵述横排的形式为好,根据历史的发展纵向叙述,再按各个时期记述各类建筑。这样眉目清楚,层次分明,便于读者阅读。第四,采取文图并茂的形式。每一章节中尽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编入其中。建筑图片十分重要,有些建筑实例,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但用图片表达便一目了然。文字尽量写得确切,通俗易解,有的地方需要注明的,加以注释。尽量不用晦涩不通的文句,全书保持统一文风。”引自袁镜身:《〈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始末》,参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61~65 页。
     ① 王世仁:《抹不去的记忆:与汪季琦交往的几件小事》,参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66~168 页。
     ①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71 页。或参见笔者 2004年 5 月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傅熹年研究员的访问记录。
    
    ① “1964 年 8 月 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
    ② 同上注。
    ③ 同上注。
    ④ 同上注。
    ① 参见 1964 年 10 月 5 日刘敦桢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八稿)修改致傅熹年等的信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详见本文附录。
    ② 李志荣:《刘敦桢先生关于〈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两封信》(未刊稿)。
    ③ 温玉清:《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概略 1958-196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读书报告,2003 年 12 月。
    ④ “四清运动”是指 1963 年至 1966 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 年 2 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5 月,毛泽东在杭州召集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制定出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5 月 20 日,中央把它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在党内传达。“前十条”对农村形势作了“左”的估计,认为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资本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正在对党猖狂进攻,要求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把反革命气焰压下去。文件传达毛泽东的话说,如果不抓阶级斗争,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9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又讨论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后十条”)。“后十条”贯彻“前十条”的指导思想,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同时又指出了团结 95%以上的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的重要性,规定了依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以及正确对待地主、富农子女等政策。11 月 1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和宣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题的两个文件的通知》,规定将两个“十条”印发全国农村每个支部,并在党内外宣读。此后,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在部分县、社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四清运动对于解决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把多种性质的问题简单归结为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致使不少基层干部遭到错误的处理和打击。四清运动,实际上为“文革”的发动作了准备。 引自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08166.htm
    ⑤ 参见 1964 年 10 月 5 日刘敦桢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八稿修改致傅熹年等的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详见本文附录。
    ① 李志荣:《刘敦桢先生关于<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两封信》(未刊稿)。
    ② 参见 1964 年 10 月 6 日刘敦桢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八稿修改致傅熹年等的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档案室藏,详见本文附录。
    ③ 温玉清:《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概略 1958-196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读书报告,2003 年 12 月。
    ① 王世仁:《抹不去的记忆:与汪季琦交往的几件小事》,参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66~168 页。
     ① 侯幼彬:《难忘的 1965》,参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52~154 页。
     ① 袁镜身:《〈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始末》,参见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1~65 页。
    ① 傅熹年、陈同滨:《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 周年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2 页。
    ②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71 页。根据笔者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傅熹年研究员的访问记录,2004 年 5 月 11 日。
    ③ 温玉清:《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概略 1958-196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读书报告,2003 年 12 月。
     ① 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史?前言》(五卷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6 页。
    ① 郭黛姮:《 <营造法式>研究回顾与展望》,载于《建筑史》2003 年第 3 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 1~6 页。
    ②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第 8~9 页。
    ①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第 8~9 页。
    ② 同上注。
    
    ① 转引自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57~261 页。
    ②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前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第 3 页。
     ① 刘敦桢:《江南园林志?序》,童寯:《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年第二版,第 1页。
    ② 同上注。
    ① 路秉杰:《苏州旧住宅?前言》,载于陈从周:《苏州旧住宅》,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版,第 1 页。
    ② 参见《中国建筑研究室 1953~1957 年工作总结》(手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档案编号 153 号。
    ③ 对于江南古典园林之研究,刘敦桢先后曾发表过诸如《苏州的园林》、《论明、清园林假山之堆砌》、《苏州园林的绿化问题》、《江南园林志序》、《江南园林志史料之补充参考》、《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绘画之关系》、《评鲁班营造正式》、《明、清家俱之收集与保护》、《对扬州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几点意见》、《漫谈苏州园林》等多篇研究论文。根据笔者对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的访问记录,2004 年 11 月 25 日。
    
    ① 《1962 年苏州古典园林研究计划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
    ② 参见笔者 2004 年 11 月对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的访问记录。
    
    ① 根据笔者对东南大学刘叙杰教授的访问记录,2004 年 11 月 24 日。
    ② 《1962 年苏州古典园林研究计划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藏。
    ① 同上注。
    ② 刘叙杰:《创业者的足迹――记建筑学家刘敦桢的一生》,载于杨永生等编《建筑四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9 页。
    ③ 杨永生:《<苏州古典园林>起死回生记》,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轶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0 页。
     ① 殷力欣:《试评述陈明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及成果》(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① 陈明达:《对“中国建筑简史”的几点浅见》,原载《建筑学报》1963 年第 6 期,转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56~163 页。
    ① 陈明达:《未竟之功――零散的回忆》,原载《文物出版社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转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07~209 页。
    ② 参见殷力欣:《试评述陈明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及成果》(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③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509页。
    ① 陈明达:《未竟之功――零散的回忆》,原载《文物出版社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转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07~209 页。
    ② 参见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 4~9 页。
    ③ 傅熹年:《〈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序》,载于《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版,第 1 页。
    ④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① 傅熹年:《〈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序》,《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版,第 1 页。
    ② 参见殷力欣:《魏晋风度:建筑历史学家莫宗江先生侧记》(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① “文革”结束后,莫宗江得以恢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他借指导研究生之机,重新考察了一些重要的古建筑遗构,如涞源阁院寺、福州华林寺等,于 1979 年完成论文《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史论文集第 2辑),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福州华林寺大殿》(杨秉纶、王贵样、钟晓青合撰)刊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9 辑。1980 年代起,莫宗江担任《中国美术全集》建筑卷的学术顾问。1987 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成员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1989 年,与老朋友陈明达先生合撰《巩县石窟寺雕刻的风格及技巧》,在美术史论界引起轰动。1999 年 11~12 月,在病痛中仍奋力校阅老友陈明达的遗稿《营造法式研究札记》。参见《莫宗江先生简历》(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② 殷力欣:《魏晋风度:建筑历史学家莫宗江先生侧记》(未刊稿),由殷力欣提供。
    ③ 同上注。
     ① 参见本文第二章相关内容。
    
    ① 张越:《〈国学季刊〉述评 》,《史学史研究》,1994 年第 1 期。
    ② 萧瑞绮:《1954~76 台湾建筑刊物论述意义之探讨》,台湾东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第 2-2 页。
    ③ 陈春生等编著:《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 1900~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①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研究内容分析是一种量化的分析过程,以传播内容“量”的变化来推论“质”的变化,特点如下:1)注重客观、系统及量化。2)不仅分析传播内容讯息,且分析整个传播过程。3)不只针对传播内容作叙述性解说,且在推论传播内容对整个传播过程所发生的影响。4)主要在分析传播内容中的各种语言特性。定量分析较偏重于纯粹传播内容中讯息的分析,定质分析则是将传播内容当作分析的工具,重点不一定在内容本身,而可能在传播者的动机,或传播效果等等,潜在性的意义。参见杨孝爃:《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下册,台北:东华出版社,1989 年版,第 809~813 页。
    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81 年,《文物》编辑部以其审视自身优势,曾撰《历史的回顾——写在第三百的前面》一文,回顾了《文物》月刊创刊、发展的历程,并对刊载的主要内容概要介绍。值《文物》500 期之际,编辑部再撰《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写在〈文物〉出刊 500 期的时候》(1998 年第 1 期),对《文物》的发展划分阶段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又约众多学界名流撰写笔谈。编辑部有近水楼台之便,学界名流又有居高临下之姿,他们的文章为日后学者从学术史角度分析《文物》月刊,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观点。参见安东强:《〈文物〉月刊述评》,转引自 http://www.jxgroup.org/Article/Class1/Class17/200402/217.html 访问时间:2004 年 12 月 27 日。
    ③ 这时的《文物参考资料》为小 32 开本,第 1 期竟是一份未经任何装订的活页印刷品,总共只有 3 页 6 面,今所见的大多是 1950 年 10 月印刷的 6 期合刊本。是年共印发 12 期。1951 年《文物参考资料》公开发行,为不定期刊物,由《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辑。1953 年,《文物参考资料》正式成为月刊。到 1954年,《文物参考资料》改为大 32 开本,而从 1956 年起,刊物又由大 32 开改为 16 开,并加印了彩图版。至1957 年 1 月,文物出版社正式诞生,开始主办《文物参考资料》,以及后来的《文物》,直至今日。这一阶段,《文物参考资料》的学术性一般,除法令外更多刊载了文博工作动态、报告和教材类的文章。1987 年10 月,由国家文物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文物报》,取代了此阶段《文物参考资料》的职能,所以 1990 年 1月,《中国文物报》改为国家文物局的机关报。
    ④ 王石番:《传播内容分析法-理论与实证》,台北:幼狮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89 页。
     ① 张复合:《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后记》,《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 307 页。
    ② 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① 李志荣:《刘敦桢先生关于〈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两封信》(未刊稿)。
     ① 1980 年代以来,史学研究无论在其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相关探讨异常踊跃。大量当代西方史学著作被源源不断地被译介进来,并形成学术热潮;各种流派的史学观念与学术方法,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口述史学、心态史学等史学新名词“粉墨登场”,涉及史学研究领域扩展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各种史学观念以及研究方向层出不穷。参见冯尔康:《杂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载于《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彭炳进学术讲座第三辑), 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出版社,1999 年 11 月版,第 13~14 页。
    ② 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1996 年版。
    ③ “建筑历史研究已经渗透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在考古学、历史科学、美学、艺术史、美术史、文化史、城市史、科学技术史、宗教史、民族史、神话学、人类文化学、跨文化比较研究、文物建筑保护科学,以及图象学、解释学、心理学、符号学、现象学等许多不同的甚至十分玄奥的学科领域中,都有人从事或涉及到建筑历史学科的研究。”参见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载于《建筑师》,第 69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 4 月版。
    ④ 陈薇:《天籁疑难辨 历史谁可分――90 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 4 月版。
    
    ① 参见本文绪论之相关内容。
    ②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建筑学报》,1999 年第 4 期。
    ③ 其中,《梁思成全集》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同发起编辑出版的,由梁思成培养 的十二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经过他们的努力,完成了九卷集的《梁思成全集》。全集第一卷编入二十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 1932 年梁思成撰写的古建筑调查报告、有关文章和《中国雕塑史》等;第二卷编入 1933年至 1935 年梁思成撰写的古建筑调查报告;第三卷编入 1935 年至 1946 年梁思成撰写的文章和古建筑调查报告《西南建筑图说》;第四卷编入梁思成所著《中国建筑史》及《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等论文;第五卷编入梁思成 1945 年至 1971 年写的文章和书信;第六卷编入《清式营造则例》和《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第七卷编入《营造法式注释》;第八卷编入《图像中国建筑史》;第九卷编入一些设计作品、建筑绘画及梁思成年谱。《梁思成全集》的正式出版和在国内外发行,是中国建筑学界的一大盛事,也是一部中国建筑史学奠基性的经典文献。
    ① 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① 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9 页。
    ②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为庆祝<文物>三百期作》,《文物》1981 年第 5 期。
    ③ 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① 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4 月版。
    ② 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录和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史、军事史、与赋役制度有关的经济史、以及帝王将相的传记等,基本上可以用政治史来概括。而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研究领域却不断地拓展,并且至今依然还在不断地扩大。现在的研究范畴,除了传统领域的以外,是全面的经济史与社会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外交史与中外关系史、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史(国内民族关系史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制度史(各种社会内容的典章制度),文化史(一般所说的文化,如哲学和各种学术、文学、艺术、宗教,边有民间意识、信仰、秘密宗教和文化),民俗史,社会史,这些为传统史学所忽视的历史内容,主体是社会结构史、关于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史;其次是区域社会史、民众运动史、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这个史学分支仍在不停地发展;科技史、军事史、医学史等专门史,领域之广,范围之大,为上个世纪之前所不可想象。范围广阔的一个特点是民众进入历史殿堂,民众本来是人类社会主体之一,可是传统史学视之为群氓,不足以影响历史的进程,故将其排斥在历史研究对象之外,二十世纪的史学,自梁启超开始,就表示要改变这一情况,及至社会史的出现,更以研究民众社会生活为重要任务,并在史学研究实践上给予民众史以较多的关注,使得社会上层与社会下层的历史同时得到应有的重视。参见冯尔康:《杂谈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载于《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彭炳进学术讲座第三辑), 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出版社,1999 年 11 月版,第 13~14 页。
    ① 陈薇:《天籁疑难辨 历史谁可分――90 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 4 月版。
    ② 傅熹年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明确指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用模数(包括分模数、扩大模数、和长度模数、面积模数)控制规划、设计,使其在规划、体量和比例上有明显或隐晦的关系,以利用在表现建筑组群、建筑物的个性的同时,仍能达到统一协调、浑然一体的整体效果。”
    ③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即工官制度的研究,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等权威著作,均曾强调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李允鉌在《华夏意匠》中,也曾强调了深入展开相关研究之必要。但是中国古代工官制度研究却一直停滞在轮廓性的粗略计述状态中,其历史沿革,匠役制度和雇工制度在生产方式上的本质差别,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适应雇工制度产生的机缘,等等,相关研究实际都呈空白;而工官制度中理应涉及的各级管理机构,相关建筑工程的选址、勘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以至经费核算等环节的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也都从未得到更系统、更翔实的揭示。此外,皇家工程规制严整、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然而如此庞杂的建筑工程其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如何完成的,当是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和水平怎样等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更是乏人问津。转引自王其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清皇家陵寝综合研究》申报文件。
     ① 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原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① 参见中国建筑学会网站:http://www.chinaasc.org/ 访问时间 2005 年 1 月 1 日。
    ② 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http://www.nsfc.gov.cn/nsfc/,访问时间 2006 年 1 月 16 日。
    ③ 参见附录十。 复塔初建时的原状,方对得住这钱塘江上得名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三期《杭州六合塔复原状计划》)50 年代,保存原状成为保护古建筑的基本原则,并扩展到建筑结构(内部)。“……古建筑的修理就必须保存它的历史的形式、结构及其一切装饰艺术。这也就是在每一次古建筑修理时,都经中央文化部明确指示的‘必须保存原状’。”“保存原状不但是保存表面可见的部分,内部不可见的部分也应当是保存原状的”(陈明达:《古建筑修理中的几个问题》)。参见晋宏逵:《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探讨》,载于2005 年 9 月 23 日《中国文物报》。
    ① 陈薇:《天籁疑难辨 历史谁可分――90 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1996 年 4 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① 陈薇:《数字化时代的方法成长:21 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漫谈》,载于《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4 年 11 月。
    ②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与古城镇保护的三个阶段》,载于《北京规划建设》2000 年第 4 期。
    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③ 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① 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第 2 页。
    ① 参见《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转引自《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②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原载《文物》,1981 年第 5 期,转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7 页。
    ③ 参见殷力欣:《试评述陈明达的学术生涯及成果》(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① 参见《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转引自《建筑史论文集》第 15、1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② 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南宋-明、清)》,载于《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17~238 页。
    ③ 参见:《建筑史论文集》第 12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5~40 页。
    ④ 傅熹年:《〈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序》,载于《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版,第 1 页。
    ③ 引自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参见附录九。
    ② 龙庆忠:《中国古建筑上“材分”的起源》,参见:龙庆忠著《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246 页。
    ③ 龙庆忠:《论中国古建筑之系统及营造工程》,载于《华中建筑》1995 年第 4 期。
    ④ 徐伯安:《<营造法式>斗拱型制解疑、探微》,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7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0 页。
    ⑤ 郭黛姮:《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腏啤罚赜凇督ㄖ仿畚募返?5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 31~48 页。
    ⑥ 朱光亚:《探索江南明代大木作法的演进》,载于《南京工学院学报》,1983 年。
    ① 王其亨:《<营造法式>材份制的数理涵义和审美观照探析》,载于《建筑学报》,1990 年第 3 期。
    ② 参见《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15~216 页。
    ③ 在陈明达之后,其私淑弟子傅熹年,在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通过对大量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反推研究出中国古代单究的关键问题一是数据,二是折合成当时的尺寸,三是寻找关系。傅该书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论述“数据验算和分析图纸,从中展现出古代城市、建筑群建筑单体设计的最突出特点是模数制(包括分模数、扩大模数和长度模数面积模数),并且根据实情发现木构单体建筑中尺制很重要塔体建筑丈制为主建筑群中丈制为度量,城市以坊为模数的特征同时归纳出一系列原则,向着探索古代建筑形成和发展规律迈进了一大步。
    ① 吴良镛在《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提到的:“……可庆幸的是,这方面的工作己不是没有人在做,例如,傅熹年对中国建筑和建筑群构图规律的研究、罗小未对“中国建筑空间概念”的探讨,陈明达用“模数制”来分析古代木结构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王世仁的《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王鲁民的《中国古建筑文化探源》、萧默的《中国建筑艺术史》、汪德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建筑理论作了可贵的尝试。至于李允鉌的《华夏意匠》,则是比较早地运用了一些西方建筑理论方法,进行中国建筑类型等的整理,读之颇为清新。可以说,中国建筑史学界已经逐步进人了第三阶段,我们期待着一个发挥中国“史”与“论”传统的建筑理论研究高潮的到来。”参见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建筑学报》,1999 年第 4 期。
    ② 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 页。
    ① 参见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教授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② 曾昭奋:《莫宗江教授谈〈华夏意匠〉》,载于《新建筑》,1983 年第 1 期。
    ③ 参见余健、陈小宁:《从中国建筑史研究引文分析的初步结果看其学科的发展趋势》,载于《建筑师》第37 期。
    ④ 引自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 页。
    ① 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② 常青:《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年 10 月版。
    ③ 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④ 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东方建筑研究》(上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 “1959 年 1 月,刘敦桢率中国文化代表团一行三人访问印度,回国以后即于 1959 年秋开设《印度建筑史》讲座,招收印度建筑史研究生。遗憾的是刘敦桢当时东方建筑研究的学术思路因中印关系紧张而中断。”参见郭湖生:《忆士能师》,载于《建筑师》第 77 期。
    ① 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载于《建筑师》第 37 期。
    ② 叶启燊编著:《四川藏族住宅》,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年版。
    ③ 杨大禹编著:《云南大理白族建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④ 李长杰、全湘、鲁愚力等编著:《桂北民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年版。
    ⑤ 汪之力主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 年版。
    ⑥ 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编著:《中国民居》,北京:学林出版社,1993 年版。
    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⑧ 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
    ⑨ 陆元鼎等著:《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民居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 11 月版。
    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民居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
     ① 刘大平:《一部中国民居研究的力作—评“中国民居研究”》原载《中国建设报》,转引自中国建筑艺术网http://news.aaart.com.cn,访问时间:2005 年 2 月 17 日。
    ① 参见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载于《建筑学报》2002 年第 6 期。
    ① 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5 页。
    ② 宋启林:《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钜著:评 “中国建筑艺术史”》,转引自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访问时间 2004 年 5 月 18 日。
    ③ “其各节则视影响的主要时期,分别插入各相关阶段如三国两晋南北朝章、隋唐章和明清章中。中国与朝鲜和日本的建筑文化交流更较频繁,所以在有关与朝、日的节中再细析其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避免了将重要专题混列各处以致支离破碎使读者不得要领的感觉。”宋启林:《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钜著:评 “中国建筑艺术史”》,转引自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访问时间 2004 年 5 月 18 日。
     ①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后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71 页。或参见笔者 2004 年5 月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傅熹年研究员的访问记录。
    ① 另外,中国建筑史学的会议论文集中出版,诸如杨鸿勋主编《营造》(第一、二辑)、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赵辰、伍江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均是代表作。它们较之其他刊物和专辑的特色是国际化,有近半论文作者属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这就使得研究思想和研究角度有了更好的交流。参见陈薇:《数字化时代方法的成长――21 世纪建筑史学研究漫谈》,载于《建筑师》第 114 期。
    ② 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① 同上注。
    ② 同上注。
    ③ 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原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20~325 页。
    ① 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原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② 参见傅熹年:《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原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丛书:论文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20~325 页。
    ③ 陈春生、张文辉、徐荣编著:《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 1900~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④ 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⑤ 对于当代学术研究之背景,应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大潮席卷荡涤着社会各个层面,学术界也难免受其影响,在学术繁荣、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量涌现的背后,泥沙俱下,学术界也有出现了大批心浮气躁的所谓“学术明星”招摇过市,并制造出大量抄袭造假的“学术垃圾”,学术道德的底线也屡遭突破。
    ① 参见前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艺术史》等。
    ②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的文献目录主要参考了吴庆洲在其论文《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中所列的相关著述。
    ③ 例如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 年版;侯仁之、邓辉著:《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年版;侯仁之主编、唐晓峰副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年版;侯仁之、余涛著:《北京史话》,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④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年版。
    ⑤ 贺业钜著:《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
    ⑥ 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版。
    ① 对于贺业钜所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的评价,承蒙傅熹年亲自教诲并惠赐研究手稿,受益匪浅并在此引用,特致谢忱。
    ② 郭湖生著:《中华古都:中国古代城市史论文集》,台北:空间出版社,1997 年版。
    ③ 董鉴泓著:《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④ 阮仪三著:《旧城新录》,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阮仪三:《古城留迹》,香港:海峰出版社, 1990 年版。
    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研究专著如:阮仪三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1995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方可著《当代北京旧城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阮仪三著《护城踪录:阮仪三作品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编《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等。
    ⑥ 吴庆洲著:《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
    ⑦ 郑连第编著:《中国古代城市水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年版;,蔡蕃著:《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北京出版杜,1987 年版;李原、李洋编著:《被毁灭的城市》,北京: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
    ① 祁英涛(1923~1988),河北易县人。1947 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曾任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技士、技佐、工程师等职。1956 年后历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古代建筑修整所工程师、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成绩卓著。在山西永乐宫的搬迁中对其壁画的保护做出突出贡献,曾先后主持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复原工作、河北隆兴寺摩尼殿的修缮设计等国家重要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著有《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养与维修》、《中国古代壁画的揭取与修复》、《怎样鉴定古建筑》等。
    ② 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原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① 陈薇:《天籁疑难辨 历史谁可分――90 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1996 年 4 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② 传统建筑美学方面也出现了不少著作,如:伍蠡主编《山水与美学》(上海出版社,1985);王世仁著《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87);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赵春琳主编《园林美学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王明贤、戴志中主编《中国建筑美学文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熊明著《建筑美学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等。
    ③ 王其亨:《中国建筑史学史讲稿》(未刊稿),根据王其亨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中国建筑传统与理论》的课程录音整理。
     ①郭湖生:《东亚建筑研究的现状与前瞻》,载于《东南大学学报》第 29 卷第 2 期,1999 年 3 月。
    ② 陈薇:《天籁疑难辨 历史谁可分――90 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1996 年 4 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① 参见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原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② 第一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0 年 12 月在中国深圳召开;第二届东亚建筑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TAMA)于由韩国建筑史学会主办,2002 年 10 月于国立汉城大学召开;第三届则于 2004 年 11 月在中国南京东南大学召开。此外,1998 年 8 月,在北京香山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2001 年,在浙江杭州又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2004 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
    ③ 侯幼彬:《开启中国建筑的文化视界―喜读“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载于《华中建筑》,2004 年第 5期。
    ④ 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⑤ 王世仁主编的《宣南鸿雪图志》是建筑类型拓展研究的代表作,其意义如吴良镛在该书序中所言“对于宣南(北京城南宣武区),从这本《图志》来看,尽管如书名所说现在记录的只是一些雪泥鸿爪,也足以显示出当地文化底蕴之深厚从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文物又有特殊的价值”,其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现代建筑创作中一项重要的课题”,这些边缘的建筑类型和文化灵活多样手法丰富富有创造性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种尚待大力开发的资源。转引自陈薇:《数字化时代的方法成长:21 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漫- 295 -谈》,载于《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2004 年 11 月。
    ①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相关研究著述还有如:故宫博物院编《禁城营缮记》(紫禁城出版社,1992);万依主编《故宫辞典》(文汇出版社,1997);路秉杰编著《天安门》(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郭黛姮著《华堂溢彩》(上海科技出版社/香港理工出版社,2003);姚生民编著《甘泉宫志》(三秦出版社,2003)等。
    ② 其中,如刘致平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李乾朗著《台湾的寺庙》(台湾省新闻处出版社,1986);赵润星、杨宝生编著《戒台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赵润星、杨宝生编著《橝柘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马希明著《西安清真大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王海涛著《昆明文物古迹》(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中元秀等编《广州伊斯兰古迹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黄炳元主编《泉州天后宫》(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印,1990);段玉明著《西南寺庙文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向远木编《平武报恩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邱玉兰著《伊斯兰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光复书局,1993);段玉明著《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罗哲文等编著《中国著名佛教寺庙》(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柴泽俊编著《朔州崇福寺)(文物出版社,1996);常少如主编《藏传佛教古寺雍和宫》(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姜怀英等编著《西藏布达拉宫》(文物出版社,1996);宿白著《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王明生主编《云南寺庙塔窟》(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段启明等编著《中国佛寺道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李海涛著《承德佛像考》(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孙雅乐、郝慎钧著《碧云寺建筑艺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佟洵主编《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张弓著《汉唐佛寺文化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赵振武、丁承朴著《普陀山古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柴泽俊著《解州关帝庙》(文物出版社,1998);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历史所著《布达拉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格桑本主编《瞿昙寺》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张十庆著《五山十刹图与江南禅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张秀生等编著《正定隆兴寺》(文物出版社,2000);林文斌主编《福建寺院》(鹭江出版社,2002);张十庆著《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郭黛姮著《东来第一山—?隆?文物出版社,2003);乔吉编著《内蒙古寺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等。
    ③ 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著述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合著《曲阜孔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社旗县文化局编著《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1990);陈从周著《岱庙》(山东科技出版社,1992 );广东民间工艺馆编《陈氏书院》(文物出版社,1993);罗雨林著《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陈瑞、方英著《徽州古书院》(辽宁人民出 版社,2002);张小平著《徽州古祠堂》(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姜波著《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 等。
    ① 相关著述如:罗哲文著《中国古塔》(外文出版社,1994);张驭寰著《中国塔》(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徐华铛编著《中国古塔》(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6);正定文物管理所编《正定古塔》(1986);罗哲文著《中国古塔》(华艺出版社、1990);王寒枫编著《泉州东西塔》(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程平编著《陕西古塔》(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罗哲文著《中国古塔》(外文出版社,1994);雷润泽等编著《西夏佛塔》(文物出版社,1995);高念华主编《杭州闸口白塔》(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姜怀英、邱宣充编著《大理崇圣寺三塔》(文物出版社,1998);徐文涛主编《苏州古塔》(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广东古塔》(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张大斌、张国栋编著《山西古塔文化》(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那木斯来、何天明编著《内蒙古古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汪建民、侯伟著《北京的古塔》(学苑出版社,2003) 等。
    ②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四章相关内容。
    ① 中国古代石窟寺的相关著述,如《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株式平凡社,1981);大足县文物保管所等编《大足石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 李发林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齐鲁书社,1982);阎文儒主编《麦积山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阎文儒主编《麦积山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编《庆阳北石窟》(文物出版社,1985);苏思义等编《少林寺石刻艺术选》(文物出版社,1985 );田广金编《那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朱锡禄编著《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张宝玺主编《陇东石窟》(文物出版社,1987);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须弥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88);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须弥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88);萧默著《教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石窟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中国石窟 克孜尔石窟》(一)(文物出版社,1991);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中国石窟 龙门石窟》二卷本(文物出版社,1991/1992);王士纶、赵振汉著《西湖石窟探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徐文彬等编著《四川汉代石刻》(文物出版社,1991);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著《中国石窟 云冈石窟》二卷本(文物出版社,1991);《中国石窟 库木吐喇石窟》(文物出版社,1992);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石窟 巩县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992);(日)水野清一、日比野丈夫著《山西古迹志》(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龟兹石窟研究所编《龟兹佛教文化论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郭相颖主编《大足石刻研究文集》(重庆出版社,1993);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文物出版社,1993);温玉成《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龟兹石窟研究所编《龟兹艺术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张锦秀编撰《麦积山石窟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阎文儒著《云冈石窟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等。
    ② 王其亨:《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清代陵墓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 ③ 近年来中国古代陵墓研究的相关专著,如商传著《明十三陵》(北京出版社,1980);南京博物院编《明孝陵》(文物出版社,1981);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于善浦编著《清东陵大观》(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浃县档案馆编《三苏坟资料汇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王健群、陈相伟著《库仑辽代壁画墓》(文物出版社,1989);王鲁豫编著《唐陵石雕艺术》(学苑出版社,1989);李科友著《贵溪崖墓》(文物出版社,1990);南京博物院编《四川彭山汉代崖墓》(文物出版社,1991); 胡汉生著《明十三陵大观》(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紫禁城学会编:《清代皇宫陵寝》,(紫禁城出版社,1995);何彬著《江浙汉族丧葬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冯其利著《清代王爷坟》(紫禁城出版社,1996);张宝章、严宽著《京西名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陈安利著《高尚的葬礼—唐代皇陵与皇亲国戚墓》(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胡汉生著《明十三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徐吉军著《中国丧葬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赵立瀛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 元代前陵墓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王其亨著《中国建筑美术全集 明 代陵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帝陵基金会编《黄帝陵》(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陈安利著《唐十八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等胡汉生著《明朝帝王陵》(燕山出版社,2001); 罗二虎著《汉代画像石棺》(巴蜀书社,2003);郑岩著《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李德喜、郭德维著《中国墓莽建筑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等。
    ① 参见王其亨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清皇家陵寝综合研究》的申报文件,2003 年 3 月。
    ② 同上注。
    
    ① 参见汪江华:《清代惠陵工程全案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② 参见曾辉:《清代定陵工程全案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③ 参见王蕾:《定东陵工程全案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④ 参见王其亨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清皇家陵寝综合研究》的申报文件,2003 年 3 月。
    ① 梁思成:《古建序论:在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讲演记录》,原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3 年第 3 期,转引自《梁思成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版,第 78 页。 。
    ③ 其中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计有:荆其敏编著《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荆其敏著《中国乡土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王绍周、陈志敏编《里弄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李长杰主编《桂北民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王其钧编绘《中国民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徐民苏等编《苏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黄为隽、尚廓等著《闽粤民居》(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陆元鼎、陆琦编著《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叶启燊著《四川藏族住宅》(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合著《中国民居》(三联书店(香港)/学林出版社,1993);沈华主编《上海里弄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黄汉民编《福建传统民居》(鹭江出版社,1994);黄汉民著《福建土楼》(台湾汉声杂志社,1994);汪之力主编、张祖刚副主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黄汉民著《客家土楼民居》(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林嘉书著《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魏挹醴等编《湘西城镇与风土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四川省勘查设计协会编《四川民居》(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杨嘉铭、任新建、杨寰著《中国藏式建筑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荆其敏编著《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马炳坚编著《北京四合院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王其明著《北京四合院》(中国书店,1999); 洪铁城著《东阳明清住宅》(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刘杰著《泰顺》(三联书店,2001);张良皋著《武陵土家》(三联书店,2001);孙建国等著《魏氏庄园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张红霞著《美坂村—福建永安古村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陈从周编著《苏州旧住宅》(上海三联书店,2003);陆元鼎主编、杨谷生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荆其敏编著《中外传统民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孙大章著《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等。 ④ 清华大学以陈志华为代表,研究乡土建筑,运用了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如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汉声杂志社,1992);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台湾建筑师工会,1994);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诸葛村乡土建筑》(汉声杂志社,1996);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婺源乡土建筑》(汉声杂志社、1998);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新叶村》(重庆出版社,1999);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诸葛村》(重庆出版社,1999);陈志华著《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三联书店,1999);李秋香、陈志华、楼庆西著《郭峪村》(重庆出版社,2001);李秋香、陈志华著《流坑村》(重庆出版社,2001);楼庆西著《中国传统建筑)(亚洲传播出版社,2001);陈志华著《张壁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李秋香、陈志华、楼庆西著《关麓村》(台湾汉声出版社,2002 );李秋香著《石桥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李秋香著《中国村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陈志华著《福宝场》(三联书店,2003);王贵祥、贺从容著《老会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楼庆西著《乡土瑰宝系列—雕梁画栋》(三联书店,2004);楼庆西著《乡土瑰宝系列—户牖之美》(三联书店,2004)等。东南大学的陈薇、龚恺、张十庆等多年来从事民居村落测绘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徽州古建筑丛书《棠樾》、《许村》、《瞻淇》、《西递》、《渔梁》等多本著作(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同济大学路秉杰、鲁晨海副等主持测绘江浙地区传统民居建筑,1993 年,由路秉杰主持的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测绘,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程建军均主持参与岭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测绘及研究,多年来一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资助,培养中国民居建筑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多名,并出版一批学术著作,如陆元鼎、魏彦钧编著《广东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陆元鼎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二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陆元鼎主编《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1995);潘安著《客家民居与客家聚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陆元鼎、陆琦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宅第建筑(二)南方汉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陆元鼎主编《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陆元鼎、杨谷生编著《中国民居》(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侯继尧、周若祁等多年从事西北窑洞建筑研究,发表了著干著作,如 侯继尧、王军著《中国窑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周若祁、孙光主编《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等。西南交通大学以季富政为代表的研究者,多年来考察四川各地民居建筑,也出版了一批成果,如季富政、庄裕光著《四川小镇民居精选》(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季富政著《中国羌族建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等。昆明理工大学以蒋高宸为代表的一批民居建筑研究者,在云南地方民居建筑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如朱良文主编《丽江纳西族民居》(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蒋高宸编著《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杨大禹著《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蒋高宸著《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科学出版社,2001);石克辉、胡雪松主编《云南乡土建筑文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等。
    ① “童寯《江南园林志》,体例明晰,图影赅备,上承诸志之余韵,下发新史之清商,是为一部地区(江南)之专史(园林史),堪称园林史学之津梁。童寯 1936 年发表的《中国园林:以江苏、浙江两省园林为例》,写作时间与《江南园林志》约略同时,全文分 3 部分:1 中西互映;2 中国造园;3 中国园林沿革。其中 2、3 部分均包含在《江南园林志》之内,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一种英文简稿版本。童寯原序作于 1937 年春, 虽由于种种原因《江南园林志》在前文发表 20 余年后始得出版,然而对于园林史研究之历史而言,二者实为一体也,故今以《江南园林志》为代表统论之。”转引自丁垚:《隋唐园林研究――园林场所和园林活动》(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版,第 24 页。
    ② 由于各方条件所限,中国营造学社时期的对于园林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梁思成却始终对中国古典园林给予极高的评价:“……园林的布局曲折上下,有山有水,衬以适当的怡神养性,感召精神的美丽建筑,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辉煌艺术之一,北京城内的北海,城郊的颐和园、玉泉山、香山的原来的宫苑,和长江以南的苏州、无锡、杭州各地过去的私家园林,都是艺术杰作,有无比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参见梁思成: 《古建序论:在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讲演记录》,原载于《文物参考资料》1953 年第 3 期,转引自《梁思成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版,第 78 页。
    ① 参见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原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② 安怀起:《中国园林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③ 孟亚南:《中国园林史》,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年版。
    ④ 相关中国古典园林之研究著作,除前文已提及的之外,较有影响的还有:颐和园管理处编《颐和园》(文物出版社,1979);陈文良等编《北京名园趣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江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编《江苏园林名胜》(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 );陈植、张公弛注《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孟繁峰等编著《古莲花池》(河北人民出版杜,1984 );冯钟平编著《中国园林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燕山出版社,1988 );何重义、曾昭奋著《一代名 园圆明园》(北京出版社,1990);任常泰、孟亚男著《中国园林史》(燕山出版社,1990);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安怀起著《中国园林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赵春琳主编《园林美学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郭俊纶编著《清代园林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北京什刹海研究会编《京华胜地什刹海》(北京出版社,1994);杨鸿勋著《江南园林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陈从周著、刘天华编《园韵》(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焦雄著《北京西郊宅园记》(燕山出版社,1996 );陈从周著《惟有园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北京园林学会编《京华园林丛话》(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罗哲文著《中国古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吴空著《中南海史迹》(紫禁城出版社,1999);陈薇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私家园林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赵兴华编著《北京园林史话》(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陈从周主编《中国园林鉴赏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杜顺宝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风景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楼庆西著《中国园林艺术》(台湾艺术家出版社,2001 );潘谷西编著《江南理景艺术水》(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许少飞著《扬州园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张十庆著《作庭记译注与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等。此外,《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五卷本《中国建筑史》等建筑通史著作中也都列有相关园林部分;而在各种建筑与园林类学术期刊以及各大高校相关学位论文也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
    ① 参见丁垚:《隋唐园林研究―园林场所和园林活动》(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版,第 28~29 页。
    
    ① 王其亨等:《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若干问题》,载于《建筑师》第 64 期,1995 年版。
    ② 朱光亚:《且说国外若干中国园林研究成果》,《建筑师》第 52 期,第 23~28 页。
    ③ 引自王其亨等:《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若干问题》,载于《建筑师》第 64 期,1995 年版。
     ① 如官巍的《松桧阴森绿映筵 可知凤阙有壶天:清代皇家内廷园林研究》、庄岳的《数典宁须述古则 行时偶以志今游:清代皇家园林创作的解释学意向探析》、赵向东的《参差纵目琳琅宇,山亭水榭那徘徊:清代皇家园林的建筑类型与审美》、苏怡的《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清代皇家园林与北京城市生态研究》、姜东成的《秋月春风常得句,山容水态自成图:清代皇家园林自然美创作意向与审美》等都是以开放的文化学角度观从深层结构来探析清代皇家园林的研究。
    ①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的相关著述还有如:罗英《中国石拱桥》(文物出版社,1964);张彬《赵州桥史话》(中华书局,1979);陈从周著《绍兴石桥》(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茅以升主编《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1986);唐寰澄编著《中国古代桥梁》(文物出版社,1987);罗英、唐寰澄著《中国石拱桥研究》(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罗哲文《中国古桥》(华艺出版社,1993)等。
    ②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另有朱良文著《丽江纳西族民居》(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斯心直著《西南民族建筑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杨昌鸣著《东南亚与中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刘岩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马平、赖存理著《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郭东风著《彝族建筑文化探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高芸著《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徐宗威主编《西藏传统建筑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等。
    ③ 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 年 4 月号/10月号,转引自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
    ④ 赖德霖:《从宏观的叙述到个案的追问:近十五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转引自 http://www.abbs.com.cn,访问时间 2004 年 10 月 31 日。
    ⑤ 参见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⑥ 赵辰:《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载于《时代建筑》,1998 年第 4 期。
    ⑦ 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 年 4 月号/10月号,转引自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或参见笔者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复合的访问记录,访问时间 2004 年 11 月。
    ① 同上注。
    ② 张复合:《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深切怀念汪坦先生》,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版,第 5 页。
    ① 参见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 年 4 月号/10 月号,转引自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
    ② 张复合:《新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深切怀念汪坦先生》,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版,第 6 页。
    ③ 关于此项合作,日本方面得到丰田财团(The Toyota Foundation)的资助,中国方面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的支持,共分为三个年度进行。其过程简述如下:1988 年 5 月,中日合作第一年度的工作随即展开,在天津举办“中国近代建筑讲习班”,中国方面来自全国高等建筑院校、设计机构的青年教师、设计人员和研究生二十余人参加,日本方面的专家、学者九人参加。在以后进行的中日合作以及各地的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中,参加天津“讲习班”的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骨干力量。天津“讲习班”与在此前后进行的天津近代建筑调查,都取得了完满的成果。1989 年 6 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天津篇》在东京问世,表明中日合作第一年度的工作取得成功。1988 年 10 月,中日双方决定进行第二年度的合作,开展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六城市的近代建筑调查,并于 1989 年 4 月在烟台、青岛联合进行建筑考察及实测活动。第三年度开展北京、大连、沈阳、厦门、重庆、济南、营口、昆明以及庐山九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工作,至 1991 年 10 月全部完成。1992 年 2 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六分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④ 转引自“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网站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
    ① 以博士论文而论,各个院校的均有博士论文以近代建筑史研究为题,如同济大学沙永杰《中日近代建筑发展过程比较研究》(指导教师:郑时龄)、李百浩《日本在中国占领地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吴晓松《近代东北城市建设分期与类型》(指导教师:董鉴泓);清华大学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指导教师:汪坦)、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历史源流》(指导教师:藤森照信);东南大学饶小军《论西方近代建筑的历史主义》(指导教师:郭湖生);天津大学徐苏斌《比较、交往、启示—中日近现代建筑史之研究》(指导教师:彭一刚);哈尔滨工业学梁玮男《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传播学解析》(指导教师:侯幼彬》;华南理工大学林冲《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指导教师:吴庆洲)、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指导教师:陆元鼎)和陆琦《岭南造园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刘管平)等。
    ② 参见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 年 4 月号/10 月号,转引自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
    ③ 赖德霖:《从宏观的叙述到个案的追问:近十五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转引自 http://www.abbs.com.cn,访问时间 2004 年 10 月 31 日。
     ① 近年来出版的有关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论文数以千计,下面仅列举部分学术著作。计有: 刘先觉著《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杨秉德著《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文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 1840-194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杨秉德、蔡萌著《中国近代建筑史话》(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王绍周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图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陈从周、章明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1988);伍江著《上海百年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赵辰、伍江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张复合著《北京近代建筑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吴庆洲著《广州建筑》(广东地图出版社,2000 );张燕主编《南京民国建筑艺术》(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李乾朗著《台湾建筑百年(1895-1995)》(室内杂志出版,1998);冯骥才主编《小洋楼风情—民居建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吴瑞炳等主编《鼓浪屿与建筑艺术》(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张润武、薛立著《图说济南老建筑(近代卷)》(济南出版社,2001)等等。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热潮中,近代城市史研究也呈现生气勃勃的景象,出现了数十部专著,如:虞和平著《中国近代城市史》(三联书店,1995);曹洪涛、刘金声著《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陈瀛涛著《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孙仲礼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等等。此外,对单一城市史或区域城市史的研究也硕果累累,如:陈瀛涛主编《重庆城市研究》(四川大学出版杜,1989);皮明庥著《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李玉著《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谢韦书主编《近代昆明城市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孙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上海和横滨”联合编辑委员会、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孙仲礼主编《中国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吴圳义著《清末上海租界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孙海林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罗澎伟著《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姚志宏著《近代天津对外贸易与天津城市近代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关涛、郭成伟著《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 1906-1910》(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等等。世界各地学者对我国近代城市的研究也颇有成果。美国学者施坚雅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由中华书局于 2001 年出版,其研究方法可供中国学者参考、借鉴。日本的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特色是以上海和天津为中心,尤其关注上海,1990 年创立了上海史研究会,1992 年创立了天津地方史研究会。此外,也研究北京、重庆、杭州、苏州、汉口等近代中国城市,出版了多部著作,如高桥孝助、古厩忠夫编《上海史》、小滨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古厩忠夫《日本学者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天津地域史研究会编《天津史》等(水羽信男:“日本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6):166~170)、日本学者森时彦编《中国近代的都市与农村》(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1)等。以上书目转引自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① 转引自“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网站http://cscmah.arch.tsinghua.edu.cn/。
    ② 同上注。
    ③ 如(英)乔弗来?司谷特、张钦楠译《人文主义建筑学》;(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丹麦)SE?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挪威)G?诺伯格?舒尔茨著、程友玲译《建筑的意向》;(英)彼得?柯林斯著、英著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 1750-1950》;(英)G?勃罗德彭特著、张韦译,《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英)罗杰?斯克鲁登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英)G?勃罗德彭特著、张韦译《符号?象征与建筑》;(意)M?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美)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建筑环境的意义》等。
    
    ① 参见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② 同上注。
    ① 参见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残稿)》,(未刊稿),殷力欣提供。
    ② 同上注。
    ③ 王贵祥认为,建筑现象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现象。无论是作为艺术的建筑或作为社会功用性的建筑,都与特定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正是由于文化的千差万别,才使得世界建筑史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多样性特征。世界建筑史上的多样性特征,正是由文化的多样性引起的。既然需要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分析,就要对那些将某种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引入建筑研究的学术探索持宽容的态度。相比较之下,我们目前的研究更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一个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推证。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提倡与坚持的研究方法,事实上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两个层面上的研究, 大都是循了这样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但我们不能说这是唯一正确的方法,而排除任何超越这一研究方法的可能尝试。就我们目前的状况来说,对于建筑历史现象作整体式的文化剖析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展开,已经开展的研究,也仅仅是一些十分初步的尝试。而就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来说,这种研究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料积累与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参见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载于《建筑学报》2002 年第 6 期。
    ① 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相关情况,可参见本文第一、二章,也可参考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年。
    ② 仅以二者的社会认知程度举例为证,利用目前中国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www.baidu.com.cn以“营造学社”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可以很方便快速地查到相关链接有 9250 条之多,而以“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等为检索词检索到的相关链接只有区区 106 条。即使这只是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对数条关键检索词搜索结果的简单量化比较,但从另一个侧面上,也反映出上述两个机构在社会认知程度上的巨大差距。
    ③ 参见“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北平文物整理系列工程档案” (未编目),中国文物研究所藏。
    ④ 同上注。
    ① 《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代管北京营造学社图书登记簿》,(油印本),中国文物研究所藏。
    ② 《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历史及馆藏图书资料》(未刊稿),杜仙洲、佟泽泉口述,侯石柱、杨琳采访记录,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信息资料中心刘志雄提供。
    ③ 郭湖生:《中国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原载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
    ④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为庆祝“文物”三百期作》,原载于《文物》1981 年第五期,引自《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7~178 页。
    ① 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版,第 5 页。
    ② 中国文物研究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是国家级从事文物研究、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及出土古文献研究的公益性科研单位。作为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其学科领域涵盖自然科学与人文两大门类,涉及物理学、化学、建筑学、地质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信息技术等诸多学科。
    ③ 参见附录七。
     ① 《北平市统计览要》,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出版。
    ① 北平市工务局成立于 1928 年 8 月。其前身为 1914 年成立的内务部土木工程处。该局隶属于北平市政府,其内部机构设有秘书室和四个科,各科内设有若干股。1945 年 9 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同年 10 月 10 日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接收日伪工务局及工务总署,重新组建北平市工务局。其职责是掌理全市工务事务,包括房屋、公园、公墓及体育场所等建筑事项;市民住房、道路、桥梁、沟渠、堤岸及其他公共土木工程;河道船政管理;广告、路灯管理等。其内部机构设置为三室四科,并将原有下属机构及接收的机构调整为文物整理处、西郊新市区工程处、工程总队、车辗厂、材料厂、测量队、采石厂。
    ② 参见“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北平文物整理系列工程档案” (未编目),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藏。
    ① “北平公安局关于旧都文物整理处更名改组仰知照的训令”,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81-20-25300。
    ② “北平公安局关于修正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训令”,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81-20-20537。
    ③ 同上注。
    ④ 参见“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北平文物整理系列工程档案(未编目)”,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藏。
    ⑤ 同上注。
    ① 杨廷宝口述、齐康记录整理:《关于修缮古建筑》,《建筑师》第 2 期 1979 年;转引自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31 页。
    ② 梁思成:《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原载 1945 年 8 月重庆《大公报》,后刊入 1945 年 10 月国民政府内政部主编《公共工程专刊》第一集。转引自《梁思成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 308~309 页。
    
    ① 《北平游览区古迹名胜之第一期修葺计划》,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5-116。
    ② “修正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结束办法”,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7-1-1689-40。
     ① “修正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结束办法”,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7-1-1689-40。
    ① 1937 年成立的伪临时政府在行政委员会内曾设有直属机构建设总署,殷同任署长。1940 年 4 月 1 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宣布成立,以下设内务、财务、治安、教育、建设五总署,各置督办一人,分掌政委会的政务,华北政务委员会建设总署督办一职由殷同升任。1943 年 11 月 16 日,汪伪国民政府下令撤销建设总署,成立工务总署,建设总署的一切事务统归工务总署接办,苏体仁、唐仰杜等先后任工务总署督办。该总署具体负责华北地区的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和北京、天津、青岛三市的公路、水利、都市的计划、工务等行政事务。工务总署设督办、署长、秘书主任、参事,内部机构有总务局、公路局、水利局、都市计划局。
    ② 参见傅熹年:《一次记录和保存明清紫禁城宫殿资料的重要活动》,载于《北京日报?副刊》,2005 年 2 月28 日。
    ③ 参见朱启钤撰 1948 年 11 月“北平文物建筑展览会之展览说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藏。
    ① 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年版,第 45 页。
    ② 参见傅熹年:《一次记录和保存明清紫禁城宫殿资料的重要活动》,载于《北京日报?副刊》,2005 年 2 月28 日。
    ③ 参见 1948 年 11 月《北平文物建筑展览会》展览说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藏。
    
    ① 张鎛:《我的回忆》,载于《北京日报?副刊》,2005 年 2 月 28 日。
    ② 参见“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北平文物整理系列工程档案(未编目)”,中国文物研究所藏。
    ③ 上述测绘图纸及相关资料现收藏于中国文物研究所和故宫博物院等处。
     ① 参见 1948 年 11 月《北平文物建筑展览会》展览说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藏。
    
    ①“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工作报告”,北京市档案馆藏,编号J1-4-494-1。
    ② 同上注。
    ③ 同上注。
    ④ 参见《华北日报》1947 年 1 月 28 日报道。
    
    ①《行政院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 1947 年员工名册》,中国文物研究所藏。
    ②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公务员任用审查通知书存根”,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42-1-174-1
    ③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函送民国三十七年度工作计划及概算书”,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1-4-298
    ① 杨廷宝口述、齐康记录整理:《关于修缮古建筑》,《建筑师》第 2 期 1979 年;转引自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31 页。
    ② 梁思成:《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原载 1945 年 8 月重庆《大公报》,后刊入 1945 年 10 月国民政府内政部主编《公共工程专刊》第一集。转引自《梁思成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 308~309 页。
     ①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 2 期,1932 年。
    
    ① 《1949 年北平市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接管计划草案要点》,北京市档案馆藏,编号 1-6-302/304
    ② 国家文物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
    ③ 同上注。
    
    ①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文董字”,第 12、13 号令,1950 年 5 月 24 日。
    ②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文董字”,第 35 号令,1950 年 7 月 6 日。
     ① 参见《文物参考资料 1950 创刊号~1953 年第 40 号目录索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① 罗哲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热烈祝贺“中国文物研究所”成立七十周年》,(未刊稿),写于 2005年 9 月,由罗哲文提供。
    ② 国家文物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
    参见余鸣谦:《古建筑工作笔记》,载于《梁思成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① 余鸣谦:《漫忆文整会》,(未刊稿),写于 2005 年夏,由中国文物研究所余鸣谦提供。
     ① 参见罗哲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热烈祝贺中国文物研究所成立七十周年》,(未刊稿),写于 2005年 9 月,由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罗哲文提供。
    ① 贾瑞广:《在永乐宫揭取壁画的日子里》,(未刊稿),写于 2005 年 8 月完成,由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贾瑞广提供。
    ① 纪思:《古代建筑修整所开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的研究》,(未刊稿),写于 2005 年 9 月,由科学出版社高级编审纪思提供。
    ② 纪思:《古代建筑修整所开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的研究》,(未刊稿),写于 2005 年 9 月,由科学出版社高级编审纪思提供。
     ① 纪思:《古代建筑修整所开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的研究》,(未刊稿),写于 2005 年 9 月,由科学出版社高级编审纪思提供。
     ① 张国功:《学术研究机构与现代学术之建立:读“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及其他 》,引自光明网http://www.gmw.cn/02blqs/2003-03/07/访问时间 2005 年 9 月 30 日。
    (德)恩斯特?柏石曼著,沈弘译:《寻访 1906~1909 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年版。
    (法)色伽兰著、冯承钧译:《中国西部考古记》,北京:中国书局,1955 年版。
    (美)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美)爱德华.W.赛义德 著:《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版。
    (美)费慰梅著、曲莹璞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年版。
    (日)岸田日出刀著:《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干元社,1945 年版。
    (日)崔康勲:《伊東忠太年譜》,三省堂,1982 年版。
    (日)村松伸著:《忠太の大冒険-伊東忠太とアジア大陸探検》,《東方》一五四-一八一号,東方書店,1994~1996 年版。
    (日)村田治郎、田中淡編:《中國の古建築》,講談社,1980 年版。
    (日)大室幹雄著:《劇場都市―古代中國の世界像》,三省堂,1981
    (日)稻垣荣三著:《関野貞 一八六七~一九三五》,東京大学総合研究資料館,1980 年版。
    (日)读卖新闻社编著:《建築巨人-伊東忠太》,读卖新闻社,1993 年版。
    (日)冈大路著:《支那庭园论》,彰国社,1934 年版。
    (日)関野克著:《建築の歴史学者?関野貞》,上越市立総合博物館,1978 年版。
    (日)藤森照信著:《伊東忠太動物園》,朝日新聞社,1995 年版。
    (日)田中淡、泽谷昭次译:《中国の住宅》,鹿岛出版会,1976 年版。
    (日)田中淡编:《中国建筑の歴史》,平凡社,1981 年版。
    (日)伊东忠太著、 陈清泉译:《中国建筑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版。
    (日)伊東忠太著:《伊東忠太建築文献》,龍吟社:1936~1937 年版,1982 年原書房重印。
    (日)伊東忠太著:《伊東忠太建築作品》,城南書院,1941 年版,1982 原書房重印。
    (日)伊東忠太著:《支那建築装飾》,東方文化学院,1941~1944 年版,1982 原書房重印。
    (日)佐藤昌:《中國造园史》(上?中?下卷),日本公园緑地协会,1991 年版。
    (瑞典)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版。
    (英)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局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版。
    (英)斯坦因著,刘文锁译:《重返和田绿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英)斯坦因著,肖小勇、巫新华译:《路经楼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英)斯坦因著,殷晴、剧世华、张南、殷小娟译:《沙埋和阗废墟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年版。
    《科技史文集》编辑委员会编:《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
    《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委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年版。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年版。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年版。
    安怀起著:《中国园林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北京什刹海研究会编:《京华胜地什刹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 编《北京档案史料》1999 年第三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 编《北京档案史料》2002 年第四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 编《北京档案史料》2004 年第三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
    北京市文物局编:《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 年版。
    北京园林学会编:《京华园林丛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年版。
    曹林娣著:《姑苏园林与中国文化》,万卷楼图书公司,1993 年版。
    常青著:《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
    陈安利著:《唐十八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版。
    陈春生、张文辉、徐荣编著:《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 1900~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编著:《中国民居》,北京:学林出版社,1993 年版。
    陈从周编著:《苏州旧住宅》,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陈从周著:《说园》(彩色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
    陈从周著:《苏州园林》,同济大学建筑系,1956 年版。
    陈从周著:《扬州园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版。
    陈从周著:《园林谈丛》,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年版。
    陈从周著:《中国名园》,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
    陈从周著《惟有园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
    陈明达 主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
    陈明达著:《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
    陈明达著:《应县木塔》,北京:文物出版社,1966 年版。
    陈明达著:《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版。
    陈明达著:《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
    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年版。
    陈同滨、吴东 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年版。
    陈同滨、吴东 主编:《中国古典建筑室内装饰图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年版。
    陈薇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私家园林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陈星灿著:《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 年版。
    陈耀东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佛教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
    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版。
    陈直校著:《三辅黄图校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
    陈植著:《陈植造园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版。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婺源乡土建筑》,汉声杂志社,1998 年版。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著:《诸葛村乡土建筑》,汉声杂志社,1996 年版。
    陈志华著:《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版。
    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年版。
    陈志华著:《张壁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程建军著:《风水与建筑》,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
    程建军著:《中国风水罗盘》,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版。
    崔勇著:《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月版
    单士元著:《故宫札记》,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 年版。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年版。
    杜顺宝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风景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段文杰主编:《1987 年版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年版。
    方可著:《当代北京旧城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冯尔康主编:《二十世纪社会科学研究与中国社会》(彭炳进教授学术讲座第三辑), 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出版社,1999 年版。
    冯建逵、杨令仪著:《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冯钟平编著:《中国园林建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
    傅熹年、孙大章等主编:《中国历代艺术?建筑艺术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2 卷(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傅熹年著:《北京古建筑》,文物出版社,1986 年版。
    傅熹年著:《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
    傅熹年著:《傅熹年书画鉴定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年版。
    傅熹年著:《古建腾辉――傅熹年版建筑画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年版。
    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故宫博物院编:《禁城营缮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年版。
    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3 卷(宋、辽、金、西夏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
    郭黛姮著:《东来第一山—?隆罚本何奈锍霭嫔纾?003 年版。
    郭湖生著:《中华古都》,台湾空间出版社,1997 年版。
    郭俊纶著:《清代园林图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国家文物局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
    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年版。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中国名胜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年版。
    韩冬青、张彤主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汉宝德著、吴晓敏绘:《风水与环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
    何晓昕著:《风水探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何重义、曾昭奋著:《一代名园圆明园》,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编著:《郑州商城研究》,郑州:中州国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北宋皇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
    贺业钜著:《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
    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版。
    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版。
    洪铁城著:《东阳明清住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侯幼彬、李婉贞著:《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
    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 年版。
    胡汉生著:《明朝帝王陵》,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年版。
    胡汉生著:《明十三陵》,北京:中国青年版出版社,1993 年版。
    胡厚宣:《殷墟发掘》,北京:三联书店,1955 年版。
    黄宝瑜著:《中国建筑史》,台北:正中书店,1978 年版。
    黄汉民著:《福建土楼》,汉声杂志社,1994 年版。
    黄为隽、尚廓等著:《闽粤民居》,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版。
    黄永年著:《文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版。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全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 年版。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编写小组、城乡建筑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初稿)》(油印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藏。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歴史及理论研究室中国建筑史编集委员会编:《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 年版。
    建筑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建筑历史研究》(第 3 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年版。
    建筑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新疆维吾尔建筑装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建筑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浙江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年版。
    建筑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年版。
    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古代建筑史编辑组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初稿),1959 年版。
    姜伯勤著:《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 年版。
    姜怀英等编著:《西藏布达拉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
    金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 年版。
    荆其敏编著:《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荆其敏编著:《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年版。
    荆其敏编著:《中外传统民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乐嘉藻著:《中国建筑史》,1933 年版。
    李长杰、全湘、鲁愚力等编著:《桂北民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年版。
    李德喜、郭德维著《中国墓莽建筑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李济著,聂玉海、苏秀菊译:《安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李全庆、刘建业:《中国古建筑琉璃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版。
    李裕群著:《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
    李允鉌著:《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版。
    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2 年版。
    梁思成英文原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 bilingual edition),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梁思成主编、刘致平编撰:《中国建筑艺术图集(上/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年版。
    梁思成著:《营造法式注释(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
    梁思成著:《中国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
    粱思成著:《中国建筑史》(油印本)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5 年版。
    林洙著:《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刘大可著:《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年版。
    刘敦桢编著:《苏州古典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年版。
    刘敦桢等著:《建筑十年》,南京:东海印刷厂版,1959 年版。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年第一版。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年版第二版。
    刘敦桢著:《刘敦桢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年版。
    刘敦桢著:《中国住宅概说》,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年版。
    刘庆柱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刘心长、马忠理主编:《邺城及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1 卷(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
    刘致平、孙大章等:《中国古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
    刘致平著、王其明 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附四川住宅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年版。
    刘致平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年版。
    刘致平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龙庆忠著:《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楼庆西著:《乡土瑰宝系列—雕梁画栋》,北京:三联书店,2004 年版。
    楼庆西著:《乡土瑰宝系列—户牖之美》北京:三联书店,2004 年版。
    楼庆西著:《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版。
    陆元鼎、陆琦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宅第建筑(二)南方汉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
    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陆元鼎、魏彦钧编著:《广东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年版。
    陆元鼎、杨谷生编:《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陆元鼎等著:《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民居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版。
    路秉杰编著:《天安门》,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罗英、唐寰澄著:《中国石拱桥研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年版。
    罗哲文、罗杨著:《中国历代帝王陵寝》,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4 年版。
    罗哲文等编著:《中国著名佛教寺庙》,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年版
    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罗哲文著:《中国古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
    马炳坚编著:《北京四合院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马炳坚著:《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茅以升主编:《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年版。
    孟亚南著:《中国园林史》,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年版。
    南京博物院编:《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
    南京博物院编《明孝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版。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编:《江南园林图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79 年版。
    潘谷西编著:《江南理景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潘谷西编著:《中国美术全集 建筑艺术编 园林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4 卷(元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山版社,2001 年版。
    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年版。
    乔匀著:《中国园林艺术》,香港:三联书店,1982 年版。
    清华大学建筑系编:《颐和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邱玉兰、于振生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年版。
    邱玉兰著:《中国古建筑大系?伊斯兰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版。
    泉州市建委修志办公室编:《泉州市建筑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年版。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阮仪三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桑兵著:《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曲阜鲁国故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 年版。
    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四川省勘查设计协会编:《四川民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宿白著:《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
    宿白著:《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
    孙大章 主编《中国古今建筑鉴赏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孙大章、于振生等编著:《建筑设计资料集(三)》(古建筑、民居部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年版。
    孙大章编著:《中国古建筑大系?礼制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版。
    孙大章编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坛庙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 5 卷(清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孙大章著:《中国古代建筑史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年版。
    孙大章著:《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
    孙建国等著:《魏氏庄园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孙雅乐、郝慎钧著:《碧云寺建筑艺术》,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年版。
    覃力、高轸明著:《中国古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编辑组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共八集),北京:中华地图出版社,1974 年版。
    唐寰澄著:《中国古代桥梁》,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年版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编:《清代内廷宫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天津大学建筑系、承徳市文物局编著:《承徳古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天津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园林局:《清代御苑擷英》,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82 年版。
    童寯著:《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年版。
    童寯著:《童寯文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童寯著:《造园史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年版。
    汪之力主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 年版。
    王璧文著:《中国建筑》,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 年版。
    王灿炽著:《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版。
    王成祖著:《中国地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王汎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傅斯年百龄纪念筹备会印行,1995 年版。
    王建国主编:《杨廷宝建筑论述与作品选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年版。
    王剑英著:《明中都》,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年版。
    王军著:《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版。
    王鲁民著:《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王璞子著:《工程做法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版。
    王其亨 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明代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王其亨 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清代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王其明著:《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国书店,1999 年版。
    王绍周、陈志敏编:《里弄建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年版。
    王世民著:《中国考古学简史》,(《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
    王世仁、杨鸿勋著:《西藏建筑》,建筑工程出版社,1960 年版。
    王世仁著:《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87年版。
    王世仁著:《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王毅著:《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卫聚贤著:《中国考古学史》《中国文化丛书》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年版。
    魏嘉瓉著:《苏州历代园林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年版。
    魏挹醴等编:《湘西城镇与风土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温玉成著:《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年版。
    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主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年版。
    吴葱著:《在投影在外――建筑图学的扩展性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吴空著:《中南海史迹》,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年版。
    吴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年 12 月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帝陵基金会编:《黄帝陵》,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年版。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查设计院、建筑工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编著:《布达拉宫》,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
    夏昌世编著:《园林述要》,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夏鼐:《五四运动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载于《考古》,1979 年第 3 期。
    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
    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年版。
    萧默著:《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版。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年版。
    徐宗威主编:《西藏传统建筑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版。
    阎崇年主编:《中国历代都城宫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年版。
    雁北文物勘察团编著:《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1951 年版。
    杨昌鸣著:《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杨大禹编著:《云南大理白族建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杨泓著:《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杨鸿勋:《江南园林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年版。
    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杨宽著:《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
    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年版。
    杨永生编:《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篇》,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
    杨永生编著:《1955-1957 建筑百家争鸣史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版。
    叶大松著:《中国建筑史》,台北:中国电机技术出版社,1977 年版。
    叶启燊编著:《四川藏族住宅》,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年版。
    叶骁军著:《中国都城发展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易漫白著:《中国考古学简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于善浦著:《清东陵大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于倬云著:《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年版。
    于倬云著:《紫禁城宫殿》,香港:商务印书馆,1982 版。
    余立著:《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俞进化著:《清东陵与西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年版。
    张复合著:《北京近代建筑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张弓著:《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张国刚著:《德国的汉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版。
    张家骥译注:《园冶全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张家骥著:《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张家骥著:《中国造园史》,哈尔滨:黒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张良皋著:《匠学七说》,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版。
    张林堂、孙迪著:《响堂山石窟——流失海外石刻造像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年版。
    张十庆著:《五山十刹图与江南禅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张十庆著:《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张十庆著:《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张十庆著:《作庭记译注与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张驭寰、林北钟等编著:《内蒙古建筑》,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年版。
    张驭寰、孙宗文等编著:《上党古建筑》,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63 年版。
    张驭寰著:《古建筑勘查与探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年。
    张驭寰著:《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张驭寰著:《中国塔》,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张仲一等:《徽州明代住宅》,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年版。
    赵春琳主编:《园林美学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年版。
    赵立瀛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 元代前陵墓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版。
    赵振武、丁承朴著:《普陀山古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年版。
    郑岩著:《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历史部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帝王陵寝》,北京:档案出版社,1982 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圆明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
    中国古都研究会《中国古都研究》 (第二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 50 周年版纪念丛书.历程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编著:《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年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 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唐长安大明宫》,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年版。
    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系合编:《中国建筑》,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著:《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营造学社编著:《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7 卷),1932~1944 年版。
    周若祁、孙光主编:《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版。
    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紫禁城学会编:《清代皇宫陵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年版。
    宗白华等著:《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邹德侬著:《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
    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1996 年版。
    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载于《文物》1981 年第 5 期。
    陈明达:《关于“营造法式”的研究》,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
    陈明达:《纪念梁思成八十五诞辰》,载于《建筑学报》,1986 年第 6 期。
    陈明达:《建国以来所发现的古代建筑》,载于《文物》,1959 年第 10 期。
    陈薇:《天籁疑难辨 历史谁可分――90 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
    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载于《华中建筑》1989 第 4 期。
    郭黛姮:《 营造法式研究回顾与展望》,载于 “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 900 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 99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浙江宁波,2003 年 8 月。
    郭黛姮:《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腏啤罚赜凇督ㄖ仿畚募返?5 辑。
    晋宏逵:《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探讨》,载于 2005 年 9 月 23 日《中国文物报》。
    练伟杰、刘 业:《永远的精神,永远的财富——纪念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教授百年诞辰》,载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6 卷第 3 期。
    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载于《建筑师》第 69 期。
    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刍议》,载于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 14 辑。
    王贵祥:《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载于《建筑学报》2002 年第 6 期。
    王其亨:《深化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考》,载于《建筑学报》1995 年第 8 期。
    王其亨:《探骊折札-中国建筑传统及理论研究杂感》,载于《建筑师》第 37 期。
    王其亨:《营造法式材份制的数理涵义和审美观照探析》,载于《建筑学报》,1990 年第 3 期。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建筑学报》,1999 年第 4 期。
    吴庆洲:《中国建筑史学近 20 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载于《华中建筑》,2005 年第 3 期。
    夏铸九:《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载于《台湾社会研究》春季号,第三卷第一期,1990 年版。
    杨鸿勋:《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载于《建筑史论文集》第 11 辑。
    余健、陈小宁:《从中国建筑史研究引文分析的初步结果看其学科的发展趋势》,载于《建筑师》第 37 期。
    张复合:《由剥而复的建筑路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建筑师》1994年 4 月号。
    张十庆:《日本之建筑史研究概观》,载于《建筑师》第 64 期。
    赵辰:《从“建筑之树” 到“文化之河”》,载于《建筑师》第 93 期。
    《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一览》,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国立中央大学三五级毕业纪念册》,中央印务局印制;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 ;
    林 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杨永生:《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杨永生:《建筑百家杂识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杨永生:《哲匠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张驭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
    杨道明:《沈阳故宫测绘纪实》,《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5;
    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0;
    童鹤龄:《卢绳先生的建筑史观与教学思想》《新建筑》,1998 年第 3 期;
    天津政协文史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辑·第 24 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白丽丽:《卢绳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